启蒙班教学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启蒙班教学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启蒙班教学内容

启蒙班教学内容范文1

关键词:启蒙教育;语言;兴趣;儿童;教师;创造性;示范性;专业性;热爱性

2010年末的一项市民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家庭投资的最大热点为教育。这项调查还显示,年龄在4—23岁孩子的家长中,约64.4%都在为孩子的教育做储备。这些孩子的年龄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而这种现象其实在我们周围早已出现。常听说某些家长在为自己的孩子找幼儿艺术班或英语学习班,各种学习班的招生简章也常见诸于各报、各电台、电视台,甚至大街小巷,楼道车筐,尤其是针对儿童。种种现象足以说明,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儿童的教育问题,人们对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充分应证了伟大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随着接受教育群体年龄的下降,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教育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教学工作该如何应对呢?说“应对”其实并不确切,因为这么说显得很被动。我们应该主动地去研究、去探索这种低年龄段的教学问题,即所谓的启蒙教育。我们通常把“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叫做启蒙,那么启蒙教育就是使初学者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对象包含的范围很大。凡是初学的人,不计年龄,都可以视为在接受启蒙教育。另外启蒙教育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有艺术类的,有文史类的等等,而我在这里仅对儿童英语的启蒙教育略抒拙见。

先入为主是人的天性,因而儿童英语的启蒙教育就尤为重要。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讲,这种英语启蒙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他们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不懂得如何去理性思考,所以学习起来主观性极强,换句话说就是学习随性。往往他们喜欢学英语是因为喜欢英语老师或喜欢老师的讲课方式,并不是意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才来学。因此,启蒙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对这门课的学习态度。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大部分升入初中的男同学不喜欢学英语,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这种无兴趣,甚至是厌恶的学习情绪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所以这些同学在上初中时就被甩掉了。这种现实值得我们深思。从语言的角度来说,英语本身是一种语言,它对中国的孩子们来说是一门外语,且与我们的母语有很大差别,因此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分管语言的半球是左半球。它对语言的控制很特殊,仅有一种语言通道是打开的,也就是说孩子们的语言环境决定了这条开着的通道是英语、法语、汉语或是其它语言。总之,只有一种语言形成通道,其他的无法开通。这就是说任何人学习外语所达到的程度都不会超过本身以这门外语为母语的人。所以启蒙英语教师不要一味地定下一个目标,从小教授英语就能使学生可以像说母语一样说外语。这是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一种误区。英语启蒙教师应设立的目标是,尽可能的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多学、多用;会学、会用;爱学、爱用。尽力使他们的英语越来越像母语,即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达到这种状态的关键因素就是成功的英语启蒙教育。

既然儿童英语启蒙教育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启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成功之门呢?首先,我们要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记忆规律及学习取向,然后根据这些特点来进行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心理特征:儿童对新事物都有强烈的新鲜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儿童有好动的特点,这样,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地好动便成了课堂游戏。而游戏中便会产生竞争,儿童就会产生好胜的心理。胜利后希望得到认同,受到表扬,产生成功感。这样一来,教师便很自然地诱发了儿童学习的直接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积极、自发地去学习的动机)。(二)生理特征:理论上说,人脑的发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儿童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在其某个区域内细胞活动太多就会引起大脑局部缺氧而产生大脑疲劳,于是大脑就会形成保护性抑制,这时儿童的注意力开始不集中。所以,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暂,大约在15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动静结合,规划课堂活动的时间,安排好授课程序。(三)记忆规律。儿童的记忆方式以机械记忆为主,然后逐步递加理解记忆的比重,发展运动记忆和情绪记忆,利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只有当儿童把获取的有效信息意义化了,才能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因此儿童对语言有较强的记忆力。(四)学习取向:基于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及记忆规律,儿童对于形象性强的学习内容更感兴趣,易于学习、掌握。目标教育对儿童来说很难奏效。教师要不断培养、巩固并发展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说儿童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儿童兴趣淡化做斗争的过程。

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素质才能成功地完成启蒙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儿童无疑是教学围绕的中心,但教师是引导这个中心的关键所在。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从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极强的创造性、良好的示范性、出色的专业性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性。在启蒙教育中,要激发并巩固儿童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不断地在教育方法上有创新,而这里指的示范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学术方面的示范性。儿童学英语方言的干扰很小,母语的保护系统也不成熟,这样,儿童学英语时极易受启蒙教师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影响。所以,英语启蒙教师一定要有准确的示范性及用英语思维的方式。其二是文化习惯方面的示范性,教师要通过教授语言本身来传递西方国家优秀的文化、特有的习俗和个人品质。如处世方式、各种体态语、守时观念等。出色的专业性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无论在语音、语法、口语、听力、写作等哪一方面,启蒙教师都应做到时时强、样样强。这就是说启蒙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刻苦钻研,并具备教学预见能力、指导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此外,对教育工作的忠诚与热爱也极为重要。试想一位不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怎能全情投入教育工作?尤其是从事儿童英语启蒙教育事业的教师,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让一位孩子从你这里掉队。面对孩子要充满爱心和童心,影响他们走进英语的世界,主动探询英语知识。

最后我们来谈谈具体的教学方法。儿童英语启蒙教育应选活泼有趣的内容为教材,例如童话故事、生活故事等,引起儿童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四个为主”。(1)以语言练习为主;(2)以使用英语授课为主;(3)以学生之间练习为主;(4)以口头练习为主。这样教师就要精心研究适合儿童学习的一套教学方法。现在很多儿童英语学校都在试行课堂游戏教学。儿童学习英语时心理障碍小,害羞意识淡薄,进行游戏教学既可以学到知识,又给了他们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如果这种方法运用得当,必定会取得突出的成绩。那么,如何把课堂教学游戏化呢?这就涉及到游戏设计的原则问题。其实原则就是在满足儿童好模仿、自制力差,自我表现欲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因此所投计的游戏应具备:(1)猜测性。如:在教了几个单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猜,老师心里想的是这几个单词中的哪一个。这样就巩固了他们所学的内容,教师还可进行纠音。(2)对抗性。儿童的好胜心极强,关注游戏结果,希望自己获胜。如:可以把学生分组,看哪组同学能快速补充老师所说的句子。(3)趣味性。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有时一个简单的动作孩子们就能重复很多遍。因此把教学内容动作化,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4)可控性。教师要随时掌握课堂的教学进程和课堂纪律,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5)授课时要注意每个游戏均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为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服务,为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知识服务,并且应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另外,版书要活泼多变,多用简笔画来吸引孩子们的视线。在游戏教学前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上的(卡片、头饰等)、知识上的(所应掌握的知识)、还有心理上的(对游戏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对)。教育还应注意游戏教学中应遵循顺序性、公平性、把握让学生多说,多练的原则。

儿童英语启蒙教学是英语教学基础的基础,理应引起我们大家的重视。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美国,幼儿学外语的有关杂志就有二千多种。而在日本,高中学生就可以流利地掌握一门外语。这就是日本能够从二战的废墟中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重视启蒙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关键环节”。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不断加强,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英语已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一条纽带,学好英语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迫在眉睫。英语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也在于此。尽管目前我们的教学研究,教学条件、对启蒙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但我们仍然看到这种状况在迅速发生着改变。相信不久之后会有更多的人来参与研究启蒙教学,更多的孩子可以自由快乐地在这个地球村中生活、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1989年

2、赵霞:《中学外语教与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桂诗春:《心理语言学》,2004

4、《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s》,penny U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启蒙班教学内容范文2

关键词:幼儿音乐;启蒙教育;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曾说:“音乐是一个人最快乐的朋友,音乐就如同生活当中的涓涓清泉,能够陶冶人的性情,能够熔炼一个人的性格。”我们应当在幼儿的启蒙阶段就对其进行音乐素质培养。历史当中众多的成功人士都对音乐情有独钟,甚至将音乐作为自己发展事业的重要动力。通过上述内容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在启蒙阶段接触音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一、培养幼儿了解音乐节奏

在这个世界当中,节奏充斥在各个角落里,并以各种形式与状态出现。例如唱歌或者是走路等行为都包含着丰富的节奏感。节奏就是一种在高度、宽度以及实践等多维世界当中产生的一种规则或者是不规则的阶段性变化。音乐含义上的节奏则主要是指音乐基于时间意义当中的一种规律性的组织,可以说,节奏就是音乐当中的核心骨骼与脉络,更是音乐艺术展现魅力的重要载体。同时,对于音乐而言,节奏更是组成音乐的主要因子。节奏产生于客观资源变化与生命运动特征之中,能够模仿自然界的任何事物的运动特征,甚至能够模仿人类的种种。因此,节奏性变化甚至可以从心理学当中进行分析。幼儿阶段对音乐的认知主要是指对节奏的认知,通过了解和把握节奏感,促进幼儿对音乐世界的兴趣。

那么,在幼儿阶段如何去感知节奏与形成节奏感,是幼儿教育当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培养活动。

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曾经阐述过这样的一个道理,对音乐节奏感的感知属于积极认知与体验音乐的重要情绪与能力表现。也就是说,幼儿阶段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以及相关方面感知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音乐的陪伴下学习与生活,能够更好地增强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在积极的感知心理下完成相关动作与互动,是提升幼儿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础。为此,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通过美的音乐产生的节奏,展现音乐情绪当中的情感内容。

二、幼儿音乐启蒙当中音乐节奏感培养方式

世界上许多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在谈及有关音乐能力培养方面都强调应将节奏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奥尔夫教育系统当中对此进行了归纳,并形成了一种通过培养节奏感为基础的教学系统。节奏朗读教学方法以及器乐表演教学方法等,共同构成了完成的音乐练习系统教学内容。这其中节奏朗读教学是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中之重,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并让幼儿在这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律动,进一步在美的音乐当中唤醒其潜在的艺术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

三、针对不同年龄范围内幼儿的节奏启蒙

针对3~7岁年龄范围的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应当十分谨慎与科学,为了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形成,应当对幼儿阶段孩子进行年龄区间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大、中、小班教学。

1.小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

小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的幼儿年龄范围应当在3~4岁年龄范围,这个年龄区间中,教育主体从婴儿时期进入到幼儿阶段,教育主体的思维模式主要是直觉行为方式。注意力以及观察能力都比较弱,主要通过无意注意的方式观察世界、认知世界,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主体稳定性相对较差,小班阶段的幼儿不能够脱离实际的环境与事物。因此,小班音乐节奏感的教育应当通过简单模仿开始,在具体教育活动开展中应当设置简单明快的音乐节奏。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系统中的节奏朗读教学法,让幼儿跟随教师朗读不同节奏感的歌词,令幼儿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节奏感的独特性。不同节奏的儿歌也应当让幼儿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与好奇。

2.中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

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范围在4~5岁左右,属于音乐节奏学习当中承上启下的年龄范围,并且思维活动也正在从原本的直觉行动模式中不断蜕变。中班年龄范围的幼儿具有夸张思维现象的特征,在音乐教学开展中教师应当充分认知这个特征,不仅要设计夸张的游戏内容,还应当引导中班阶段的幼儿进行具有创造性意识的互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系统方法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说“什么动物出来玩啦”“火车开啦”等的歌儿,让幼儿在编唱歌词的构成中直接参与行为。中班幼儿音乐启蒙教学中还应当融合体态动作,通过这种配合能够快速提升幼儿的节奏感知能力。

3.大班音乐节奏启蒙教育

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范围一般在6~7岁之间,大班阶段,幼儿在注意力以及观察能力方面都有所增强,更能够主动地具有目的性地去体验周围的事物与相关活动,甚至产生自己的想象能力。柯达伊音乐培养教学系统当中的节奏唱名教学法以及奥尔夫系统当中的创作教学法可以被应用在这个年龄范围的幼儿节奏感教学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能够掌握教音乐的乐趣。幼儿甚至在这个阶段能够进行自我创作,并通过创编的方式增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掌握能力、感知能力,形成健全的审美艺术与自我探究能力。

根据不同的年龄范围进行具体的分析发现,在进行音乐艺术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幼儿音乐节奏培养需要经历多个环节与过程。从最初的探索与发现,到操作与尝试,最终实现感受与直接体验,甚至是即兴创作。这个完成的过程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的音乐潜能以及对音乐节奏感的掌握与理解。

在整个教学中,幼儿的节奏感、听辨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以及音乐创造性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也从中得到节奏的训练,可培养幼儿兴趣,提高幼儿音乐素质,所以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学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意义,是关系到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帮助作用。音乐教育当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与音乐素养对于促进幼儿成长至关重要,更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音乐与节奏感的培养,幼儿能够最终形成良好的基础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蒋荣辉.幼儿音乐教育[M].21世纪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出版社,2010.

[2]刘碗碗.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J].新西部,2012(11).

启蒙班教学内容范文3

关键词 学前聋儿;主题教学;语言康复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007-04

Practice Research on Topic Teaching for Hearing-impaired Chil-

dren//ZHOU Jing

Abstract From contents,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the method of teaching these three aspects, the article expound and discuss about the features and influences of the activity for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hearing disabilities. Practices improve that children theme activity,a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of language therapy for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hearing disabilities, can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process of the language therapy.

Key words pre-school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topic teaching;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1 前言

在聋儿康复教育领域中,黄昭鸣博士引进国际先进康复教育理念,并在多年研究和实践中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HSL理论及1+X+Y康复教育模式。1+X+Y模式主要由集体康复教育(1)、个别化康复(X)和家庭康复(Y)[1]三部分组成。集体康复教育是指在课堂或区角之中,康复师通过“一对多”的教育形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聋儿进行语言康复教育的过程[1]。主题教学是集体教学的一个基本形式,是系统训练聋儿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它以多媒体手段为主,寓听觉、言语于语言教育中,让聋儿在浓缩的主题环境中学习知识和语言,极大地激发了聋儿的兴趣和欲望。目前,该教学形式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已得到众多聋儿康复专家的肯定。笔者现将学前聋儿主题教学的内容、实施、方法及特点介绍如下。

2 主题的确定

聋儿由于听觉语言障碍,对抽象的事物难以理解,对于他们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可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源于周围的现实生活,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聋儿的学习兴趣,聋儿的学习也越有效。因此在选择主题时,从聋儿的兴趣、生活、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确立我自己、我的家、我的幼儿园、可爱的动物、我们的食物、漂亮的衣服、美丽的大自然等14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又划分了若干个教学单元。如我自己的主题,见图1。这些主题的选择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聋儿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生活常识、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等。把学语言与聋儿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学得懂,用得上,复现频率大,有利于聋儿形成语言能力,也符合儿童形成语言的普遍规律[2]。

3 教学内容及其编排

教学内容 主题确定后,要按照主题进一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含6个元音、词语、句子、对话和短文,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围绕儿童生活的14个主题展开。

1)6个元音是学习复韵母的基础,又是半数以上常用音节的最后一个音素,把这6个音发好,能提高读写音节的质量[2]。

2)所选词语均在聋儿沟通交往中经常使用,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以名词为主。考虑到词语是学习句子的基础,词的教学质量越高,也就为造句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词语在各教学内容中占绝对优势[3]。

3)所选句子是3岁左右(语言年龄)儿童交往常用语句,包括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聋儿只有形成了句子能力,才称得上开始具有社会交往的能力。

4)对话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句子成分提问进行对话交流;另一种是进行情景对话交流。聋儿所学的词

语、词组、句子都能在对话交流中不断得到巩固。

5)短文以看图说话为主,语言简练易懂,内容贴近聋儿生活,是聋儿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

考虑到儿童发展的规律,在主题教学内容设计中包含了一系列认知的学习内容,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比较、推理等能力。

教学内容的编排 将以上这些教学内容按由易及难分成六册:启蒙篇上册、启蒙篇下册、基础篇上册、基础篇下册、提高篇上册和提高篇下册。其中,启蒙篇上册以最常见名词、动词为主;启蒙篇下册以较常见名词、动词、简单句主;基础篇上册以稍抽象词语(如儿童节)、较复杂单句(主谓宾句式)为主;基础篇下册以简单句、较复杂单句为主;提高篇上册以简单句、较复杂单句、复杂单句为主,其中穿插较难的词语;提高篇下册以较复杂单句、简单复句、2~3个句子组成的简单句群、生活故事或日常对话为主。

在内容编排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两个原则:1)不同等级数量变化原则;2)不同等级难度变化原则。

不同等级数量变化原则是指不同教学内容的数量在不同难度等级中是不一样的,主要体现在:词语主要集中在启蒙篇和基础篇,句子主要集中在基础篇和提高篇,而短文主要集中在提高篇,见图2。

不同等级的难度变化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编排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主要体现在:词语不断提高难度。考虑聋儿处于康复起步阶段的特点,把儿童经常接触、较易理解且易于其听辨和发音的词语编到启蒙篇和基础篇中;离生活较远较抽象,且难以理解的词语编到提高篇中。同时,参照正常儿童声母音位习得的顺序,根据由易到难的顺序将不同的声母组织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启蒙篇结合聋儿语言认知的发展水平,主要编排了以易掌握的声母“b”“h”“m”“n”开头的词语,而提高篇则主要编排了以“z”“c”“s”“zh”等难掌握的声母开头的词语。句子不断增加修饰成份,句子是由简单句到比较复杂的单句到简单复句这样阶梯性的发展逐步加强难度设计编排的;短文和看图说话不断提高难度,也是根据等级程度由短到长阶梯性的发展设计编排的。

4 教学程序

主题教学的授课主要遵循的程序为:预备活动、复习、新授和巩固。授课时间安排上,1/3的时间用于复习,1/3的时间用于新授,另有1/3的时间用于巩固练习。

预备活动主要是为了调动聋儿正式上课的积极性,使之尽快融入学习的氛围。可以通过点名答到、拍手说儿歌等方式,激发聋儿的学习兴趣。点名答到的目的在于用游戏的形式培养聋儿的听觉注意力,帮助他们养成聆听的习惯,让聋儿在活动与游戏中进行听力训练。点名答到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康复师可以在这一环节让儿童进行一些发音器官的口部运动训练和语言呼吸训练。

如主题课的新授内容是词语“葡萄”,康复师可请点到名的儿童说一个已学的水果名称,或者请他们收紧双唇发“p”音,将纸条放在口前感觉纸条的变化,体会送气的感觉;也可让他们一口气发“p”音,训练其呼吸系统,以获得足够的气体来支持言语过程。

儿歌是聋儿理解词汇的很好材料。在儿歌方面,选材时选择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儿歌,要求形式简短,节奏感强,内容比较易理解,能调动聋儿的兴趣。

复习是主题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由于聋儿记得慢、忘得快,语言的发生和发展与正常儿童相比都比较迟缓。所以每节课康复师要选择1/3的教学时间帮助聋儿有计划地复习巩固所学音位、音节、词语、句子等。实践经验也证明,只有将1/3的时间用于有计划的、螺旋式的复习,才能提高聋儿听说词语、句子和短文的熟练程度。

复习的实施第一步是通过唱音练习对已学的韵母、声母以及音节进行练习,唱音练习包括长短音练习、间音练习(ba di fa ba di fa)、强弱音练习、一口气唱几个音、四声练习等。提高班的聋儿可适当增加重读训练的慢板和快板节奏训练,目的是增强聋儿语言韵律能力。

第二步是利用多媒体、语音积木训练板、句卡、图片或其他形式复习已学的词语、句子。

复习要以聋儿为主体,康复师询问时,语言要简短、明确、语速稍慢,易于儿童听懂。如聋儿的主题课上新授以声母“b”开头的词语,可将已学的以声母“b”开头的词语综合起来复习巩固,康复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从中检查聋儿的学习情况。

新授是聋儿学习新知识的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第一步,康复师可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方法诱导聋儿,使其把听到的话语与具体的实物或行为联系起来,形成对新授词语的初步理解;然后康复师可以让聋儿根据已理解词的音节与其他音节相拼组成字词,也可以让聋儿对该词语进行听一听和指一指的练习,或者按照词语的意思做出相关动作等。通过以上方式,加深聋儿对词语的理解。

第二步,康复师可在聋儿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康复师要引导儿童注意模仿自己的唇形、舌位和发音,通过纠正示范等方法训练聋儿有意识地连续发音。

最后,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形式,根据句子成份相互提问应答或进行情景对话交流,强化所学的词语和句子。对于程度较好的聋儿,康复师可以适当提高要求,要求他们说出尽可能多、尽可能长的句子。

巩固练习不仅仅是对刚刚教授内容的复习,更重要的是结合学过的词语和句子做进一步的拓展和迁移,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把一个句子扩展成几个句子,举一反三,扩大聋儿的句子数量,使学过的句子变成拓展的材料,逐渐扩大聋儿词句表达的范围和听、说能力。在这一阶段如果简单要求他们看图片复习记忆,缺乏积极性,巩固的效果会比较差。具体的做法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聋儿的积极性,使聋儿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巩固已习得的语言,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脱口而出的水平。

5 教学方法

主题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别是结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

结构教学法 结构教学法是一种按照构语、构词、构句的规律,以语法为主线对聋儿进行教学的方法[4]。它是指导聋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主题教学中教师提供了大量的示范范例和替换练习的材料,帮助聋儿在反复做替换练习的过程中感知汉语的语法规则,并通过大量的问答练习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语言规则,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结构教学法不能作为唯一的方法,若是在主题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让聋儿机械地进行练习,聋儿学得没有动力,教师教得也没有趣味,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若教师适时地将结构教学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运用具体的场景或者提供学习资源以引起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5]。主题教学创造各种情境,让聋儿主动地与康复师、同伴进行沟通交流,帮助聋儿习得语言、巩固习得的语言、应用习得的语言。特别是聋儿用词用句上不限定一个规格、一个标准,同一个情境、同一个内容,康复师鼓励他们有不同的表述,这也调动了他们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为了让聋儿学习词语“超市”,认识超市,教师可以在主题课上模拟超市的场景,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抓住实际场景,与聋儿进行对话交流。康复师在课堂上将聋儿带到生活中,聋儿兴趣高,不但理解了买卖的含义,复习认识了人物和实物,同时也认识了超市,习得的语言也更加真切适用。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结构教学的呆板。

游戏教学法 在聋儿的语言康复中,游戏作为最有效、最有意义的活动形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训练正确发音,丰富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如主题课新授元音“u”,如果教师让一遍又一遍地发音,不仅达不到好的效果,还会挫伤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康复师可将教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在聋儿面前,设计游戏“开火车”,根据聋儿发声能力和兴趣进行发音训练。康复师一边推火车,一边发出“u”音。游戏中,康复师发长长的“u”音,表示火车在前进,这样聋儿也跟着学习发出长长的“u”音;反之,康复师发短短的“u”音,表示火车停止了,聋儿也跟着学习发出短短的“u”音。康复师也可借助手势一口气发几个“u”音,儿童模仿。

通过这种游戏式的呼吸训练和发音训练,不仅可以激发聋儿表达的积极性,还能改善其发音质量,帮助聋儿更清晰地发出元音“u”。

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一种相对于抽象的说教的教学方法。从聋儿的心理特点来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学习语言必须依靠直观形象的帮助,特别是依靠视觉形象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图片、演示、语音积木、训练板等直观教学手段诱导聋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把听到的话语与具体的实物或行为联系起来,形成对词语或句子的“第一理解语言”。

6 特点

医教有机结合 在主题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医教结合的精神。强调学前聋儿主题教学的本质是一种语言教育,同时考虑到听觉和言语障碍给聋儿语言学习带来的困难,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充分尊重他们在认知,听觉、言语和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在教学实施中尽量渗透听觉和言语训练,将最小音位对比式识别训练、呼吸训练、嗓音重读训练、口腔训练等以游戏的形式渗透在主题教学中,帮助他们提高听觉功能和言语功能。

除此之外,主题教学作为一种集体康复训练形式,它能为个别化康复提供直接依据。康复师在主题教学时发现聋儿听说异常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个别化康复的康复师,由个训康复师初步解决儿童的听说问题,然后进入更高层次的主题教学。医教的有机结合使聋儿在语言康复教育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的应用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的清晰程度。

视听结合 科技的日益进步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样也为聋儿康复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教学的形式上,针对聋儿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特点,运用由黄昭鸣博士研发的多媒体软件“主题教育系统”,使得整个主题教学的过程变得趣味盎然。“主题教育系统”突破传统教具在时空范围上的局限,其中提供大量的声音、图片、文本和影片资源,将教学内容以视听两种通道同时作用于聋儿。这些刺激为聋儿正确认识事物创造条件,使他们更容易在活动中感知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也有利于他们保持学习兴趣。总之,将聋儿的语言教育与现代化科技手段进整合,为缩短康复时间、增强语言康复的效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强化口语表达,注重沟通交流 只有重视口语表达,注重沟通交流,才能使聋儿告别无声世界,回归主流社会。主题教学是一套完全口语教学的活动,所有的环节都是围绕着口语表达这个中心展开的。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儿童学习语言的普遍方式,让聋儿主动地与康复师、同伴在各种创设的情境中学会沟通交流,突出所学词语、句子和句式的实际应用能力,强调语言学习的灵活性。

7 结语

聋儿康复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早期干预和语言康复训练,使聋儿走出无声世界,学会说话,学会与人交流。4年多的实践研究证明,学前聋儿的主题教学是实现聋儿语言康复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大大缩短聋儿康复的时间,增强聋儿语言康复的效果。今后将对教学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如何在语言教育中有效渗透听觉和言语的训练做进一步的探索,使其更加科学和完善,更好地推动学前聋儿主题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昭鸣,周红省.聋儿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HSL理论与1+X+Y模式的构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28.

[2]季佩玉.李宏泰.聋校语文教学200问[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50-51.

[3]新编心理语言学[M].桂诗春,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7-59.

[4]余敦清.听力障碍与早期康复[M].北京:华夏出版社,

启蒙班教学内容范文4

一、优化网络资源,提高幼儿德育启蒙教育成效

1.整合网络资源,优化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环境

互联网信息资源具有良莠不齐、丰富多样的特征,其中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信息。作为幼儿德育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整合资源。首先,要关注网络资源的适宜性。教师在筛选网络资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资源对幼儿是否适宜,是否与德育教育理念相符,基于适宜性原则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筛选,才能促使网络资源能够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正面作用。其次,要关注网络资源的整合性。教师不能盲目筛选搜集到的资源,而是要按照主次原则,对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有针对性地使用网络资源。例如,大班幼儿教师在讲授《首都北京》相关内容的时候,需要适当筛选网上与北京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在课堂上向幼儿展示,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2.开发德育学习网页,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师在运用网络资源开展德育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确定德育教育主题,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内容的可操作性,同时制作与幼儿德育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网页,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网页多元化、综合性等特点,引导幼儿大胆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对此,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浏览网页信息资源的方法,帮助他们通过网络图片、书籍等资料,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开展德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给幼儿展示大量形象直观的图片,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我的家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将有关家乡的图片放到网页中,让幼儿通过网页欣赏家乡的美景,引导他们展开联想。

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幼儿德育启蒙教育方式

1.运用设备记录幼儿的日常行为,增强幼儿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在开展“好朋友”社会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日常拍摄,将幼儿一起玩耍、互相关心的画面制作成视频,并在德育课堂上播放给幼儿观看,借助影像培养幼儿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品质。

2.借助校园电视台,展示德育教育成果

校园电视台具备音频、视频、文本等多文本传输功能,幼儿园德育教师可以将其当做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将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校园电视台展示出来,还可以将之应用于幼儿园德育成果的宣传活动中。例如,幼儿园在开展德育诗歌诵读比赛的时候,可以借助校园电视台进行直播,让幼儿园全体成员都能够观看到比赛现场的情况,对幼儿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构建学习互动平台,拓展家园共育空间

幼儿家庭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幼儿德育启蒙教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本着尊重、合作的原则展开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并帮助他们增强教育儿童的能力。对此,幼儿德育教师要努力构建起家园互动合作交流空间,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沟通平台,构建德育专栏,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德育教学现状。具体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展开:

启蒙班教学内容范文5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改革;卓越医生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12-02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以及实现和国际医学教育发展接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明确提出实施“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共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2013年“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作为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其重点发展完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卓越医生培养的核心任务是改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医学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等多元化的要求。遵义医学院第一批入选了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从2013年起我校就全面启动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每年从新生进校的第二学期开始,通过笔试和面试,主要从临床医学专业挑选出40名左右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卓越医生教改班,实施教育培养计划。

基础医学院肩负着“培养卓越医生”早期教育的重任,为积极配合学校这一改革计划的开展,基础医学院多次召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反复讨论,明确卓越医生培养的真正内涵,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和系统解剖学课程在同一学年完成,将四门课整合为人体结构学,主要是从器官组织细胞分子这一从宏观向微观逐级递进的讲解方式阐述人体的复杂结构与功能。

生物化学授课学时在人体结构学课程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鉴于此,生物化学教研室的老师们经研究决定尝试对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更好地与其他三门学科内容相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以往都是在第三学期全部完成,而现在把它分成两大部分,即第一部分包括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第二部分包括物质代谢与器官生化。这两部分内容分别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分别完成。理论课第二学期主要讲解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基因表达调控、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和基因工程等;第三学期主要讲解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的代谢、生物氧化、血液生物化学、肝胆生物化学等。实验课的内容为了与理论课的内容相匹配,我们在第二学期主要选择了与蛋白质、核酸有关的实验内容;第三学期选择的实验内容主要与物质代谢有关。为顺应新形式的发展,我科专门制定了针对卓越医生教改班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考核标准”。卓越医生教改班学生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我们在实验内容上作了很大的改革,把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换成了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因此实验的难度增加了,操作时间增长了,以前每次安排4个学时能完成的实验,现在需要8个学时才能完成。对于这一改革,学校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把卓越医生班的生物化学实验课安排全天进行。从这两年上课的效果来看比较满意,学生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提高,以下是几点体会,供大家借鉴。

一、学生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实验

本科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医学生完成医学课程的基本训练,训练要从基础课开始,基础课大多是实验性学科,实验教学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深化、论证和补充。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生物化学实验是以生物实验与化学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大多数是蛋白质、酶、核酸及糖的提取、定量及鉴定的实验,要求严格,操作复杂,要保证实验的完成质量,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对于实验来说,预习是关键,首先要吃透实验原理,了解各种试剂的作用、掌握每一步反应的意义、写出操作流程图,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实验,这样做实验才不盲目。因此,实验课改革后,学生在操作前的预习准备工作就比较充分,在老师讲完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后,他们有时间吃透实验讲义,提出重点和疑难问题问老师,把问题弄懂后才动手操作。因此他们可以更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效率,做出满意的实验结果。

二、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了

为了操作更加方便,我们将卓越医生班的学生分为两个实验室,每一个实验室约20个学生,很多试剂和仪器为大家共用。因此,团结协作尤为重要,如第二次实验内容是:“基因组DNA的提取、浓度测定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首先要取得新鲜鼠肝称量,提取DNA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实验步骤繁多,条件要求严格,用时也较长,有些步骤需2人一小组操作,有些步骤需5人一大组进行,要想让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同学之间一定要配合好;此外,大家还要一起讨论问题并共同解决,选定最佳技巧,完成实验,如DNA提取关键步骤的把握,离心机使用的配平与开启,比色计的预热,电泳过程中的实时观察,染色和脱色液的更换等都需要安排好。越是复杂难做的实验越需要同学们的团结协作。通过这两年的实验观察,感觉教改班的团结协作能力比其他班要好很多。

三、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我们开设的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是由几个相关的小实验进行科学地组合设计而成,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如第三次实验:“蛋白质定量分析及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一个实验涉及到几种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如离心法、比色法和电泳法等技术。在实验课中,利用操作中等待的时间,老师提出一些与实验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同学们串联着去思考、讨论并回答,有时会有几种不同的答案,这样他们的知识面得到了提高,对实验的整体认识也增强了。做完实验后,老师再理论联系实验进行点评、总结,同学们再回去经过分析讨论写出实验报告。从他们班的报告来看,就比其他班的要理想,特别是对结果的分析讨论部分要全面一些:如做了什么实验?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是多少?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今后应该怎样做?等等,都分析得比较清楚、透彻。

四、启蒙与引导了学生的科学创新与设计能力

对于医学生要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极为重要。卓越医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适应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卓越医疗人才。而科学合理的基础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启蒙和引导他们更快地达到这一要求。验证性的小实验只是将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论证与补充,过多强调实验的结果、结论,过分注重对理论的重复性验证,教学方法单一,手段落后,学生是在老师一切都准备好的条件下操作完成实验。而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是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不仅涉及对理论知识的复习与验证,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实验方法的科学组合,通过实验设计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应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其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如我们开设的最后一次实验是设计性实验,我们给出实验题目与要求,要学生们以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的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技术,查阅资料、写出方案(实验的目的、原理、仪器、试剂、操作流程、结果预测、参考资料)、实施完成,写出实验报告及综合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启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引导学生涉入科学研究的大门。

综上所述,由验证性实验改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复习与验证,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实验方法的科学组合才能高质量地完成相关实验,通过实验设计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法流程、实施完成、分析评价等程序,帮助学生既要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基本实验方法的训练和验证理论知识的训练,还要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完成实验,既动手又动脑;培养学生做事情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群体精神;还要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积极、主动和有爱心,使他们尽快地成为新一代的卓越医生。

参考文献:

[1]厉岩,郑力,彭义香,等.高等医药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6):558-562.

[2]张潜,薛黔,罗军敏,等.卓越医师班人体结构学课程体系中系统解剖学授课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9):687-689.

启蒙班教学内容范文6

一、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行为习惯特点,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

创设合理的、契合学生生活经验情境可以很快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目标上来,使课堂既活跃又高效。如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图片或者精心准备的故事情节,组织学生演绎过程。表演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都很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其中。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时可见一斑。

二、 寓教于乐,组织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已不被孩子们所接受。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都是“小皇帝”,而且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通过讲故事、播放小视频、学生演小品等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活动中或者情景剧的表演中,学生会积极参与,并能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思想。同时告诉学生大家一律平等,不能有搞特殊化的思想。通过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从而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实践知识和情感体验。

三、 将爱的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规则教育等融入教学中,同时再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使所有教学内容、目标,回到生活中去,从而使学生形成美的生活体验和良好的思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