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服务体系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安全服务体系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安全服务体系建设

网络安全服务体系建设范文1

【关键词】高校 网络应用 管理 安全

一、引言

目前就一些高校来说,已经充分了解、认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网络技术逐步成为了时展的主流。在学校的教学和工作中,各个部门的工作和教学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是分不开的,如:公告等各种通知、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文件信息传输、校园的资源统计和筹划、课堂教学等等都需要安全、良好的网络。而网络技术还应用于学校的生产和信息教学,使学校融入一个信息化的氛围中,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素质。而学院计算机网络的终端设备种类比较繁多,所以在管理计算机网络时有了很大的难度,加上计算机网络工作中还要防备网络病毒、木马、IP冲突、ARP攻击及IP盗用等潜在中的威胁。所以在对校园网络管理和安全方面的加强尤为重要。

二、网络运行管理的内涵

(一)网络管理的界定

网络管理主要是对网络进行有序的控制、协调,维护网络安全运转,保障网络和谐稳定的发展,有利于网络的正常运转,同时为网络有效运行提供充分的资源。网络系统一旦出现故障,管理软件可第一时间提供报告并进行处理,给整个网络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作用。

(二)网络管理的目标

在如今这个以信息化为主的社会大背景下,网络的覆盖面已经愈来愈广泛,进而网络共享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加剧了各种网络应用软件类型与通信量的递增,故而操作量的属性也随之不断提升。于是,网络管理引起更多人的重视。要求从过去的网络调试发展成保持正常运行,这也是网络管理的最终目标。并保证有异常问题出现时能提供有效快速的解决方法和机制的恢复使用。

三、加强高校网络运行管理及安全的对策

(一)制定一系列制度规范

制度规范的主要目的是:指导管理服务体系建设、规范管理人员操作、激励管理人员积极性。制度规范的执行有以下几点作用:利于保障服务队伍按照业务工作的相关制度服务于不同的管理对象;严格的制度规范,利于保证管理服务体系的优良运转;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奖惩措施,利于广大用户积极有效的参与网络安全使用和维护;技术规范的制动,有利于技术人员按照规定、规范与工作流程来运行维护工作。

(二)高信息人才

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所以,目前高校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环节,就是要求构建的服务队伍必须具有合理的管理水平,同时要求提供大量的人才给教育信息化。鉴于管理的对象各不相同,又可把信息化管理机构分为三个部分:网络运行中心、应用管理中心和用户服务中心。其中网络运行中心主要负责硬件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应用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后台的工作,包括系统的调研和开发,以及存储设备、数据库、各种公共支撑平台的维护和管理;用户服务中心主要将使用指导和义务服务提供给网络用户。同时这三个部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强化管理手段

1.强化网络系统的管理

对于网络系统的运行管理,高校应当开发一些综合性的网管系统软件,如网络管理、用户管理等,可以对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上网认证和出校访问权限进行管理,一点检测到网络设备就会自动形成网络是主页、区域以及全网拓扑图,对网络端口的流量和状态进行监控。为满足校际合作教学、远程教学等新兴教育的要求,高校还可以构建一套能够实现灵活调配网络资源与带宽的服务系统。

2.强化应用系统的管理

基础平台方面的管理。严禁基层单位建立独立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统一由学校网络中心完成采购并提供服务。

网站系统方面。已经逐渐向集中建设为主、分散建筑辅助的方向发展,这种模式的重点主要体现为三方面:统一建站平台、统一访问出口、统一运行管理。对一些高校建站难、网络中心管理控制难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管理系统方面。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 研究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的办公系统。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一个综合办公平台来确保办公自动化的统一,有利于教学管理系统的集成、整合与完善的推动。

3.强化信息安全的运维监控

网络在带给大家便利的同时也将一些危害带给了我们,比如病毒与黑客的攻击,病毒可以在网内进行快速传播,最终蔓延到各个网路,病毒的感染使网络收到破坏,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使用。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好奇心作怪,对网络进行黑客技术攻击,给网络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要求各高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监控:

(1)对与非网络采取物理隔离,以此保证终端网络的绝对安全。(2)对网络配置安全防护系统,如防火墙、漏洞扫描、信息审计、入侵检测等。(3)给网络设立专职技术服务岗位,加强终端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等防护措施。(4)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监控平台,加强安全政策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安全监控工作,加强网络安全应急处理。

参考文献:

[1] 陈中才. 网络管理答疑室[N]. 中国电脑教育报. 2003/10/13

[2] 朱贻军. 加强网络管理提高引导能力[N]. 江阴日报. 2008-05-31

网络安全服务体系建设范文2

网络安全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网络安全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多交叉,是高技术专业,需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储备不足,亟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15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决定在“工学”门类下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此举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希望将分散在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和软件工程学等学科的相关网络安全科目进行统筹,集中资源和力量来培养网络安全人才。

笔者近年供职于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深入参与了国家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和标准编制等工作,目睹了国际和国内网络安全政策、产业和技术的重要变革,对产业政策、产业现状和需求,以及网络安全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结合近年工作经验与高教研究,以打造网络安全体系性人才为目标,对网络安全专业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网络安全专业的教学特点

网络安全专业涉及范围广,涵盖了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学、生物、法律、教育和国际贸易等多学科内容,属知识密集型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广泛性和实践性,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网络安全专业的特点更加突出。

1.内容涉及范围广。网络安全专业涉及信息系统软硬件的本质安全,以及应对网络威胁、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动态过程安全,在安全访问领域涉及密码学和生物学等,在网络安治理方面涉及法律学,在网络安全服务方面涉及教育学和管理学等,WTO第二十一条“国家安全例外”等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学。

2.知识和技术迭代速度快。网络安全由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安全演变而来。狭义的信息安全重点关注内容安全,即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层出不穷,异构信息系统和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带来了新挑战。除具备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外,了解和掌握更多新技术知识是网络安全专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3.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网络安全对实践操作能力有很高要求,构建具有本质安全的自主可控软硬件系统需要丰富开发经验和集成适配能力。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威胁,需要提前具备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能力;面对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国际贸易保护下的信息安全产业和政策竞争策略等。

二、教学内容设置

对于网络安全专业学生和非网络安全专业学生,在设置网络安全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应予以区分,以使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将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充分发挥,适应未来职位对其知识储备的差异化需求。

(一)网络安全专业学生

网络安全涵盖本质安全和动态过程安全两大部分。对于网络安全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鼓励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观念,并依据个人爱好,深耕具体技术方向,使网络安全专业毕业生具备顶层大局观和技术优势。

1.本质安全方向。近年来,“棱镜门”等事件充分说明美国政府可利用其全球大型IT或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甚至对产品植入后门,来窃听、窃取各国数据和信息,这促使我国政府和产业界高度重视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涉及包括CPU、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整机、网络设备等软硬件技术产品的自主研发,目前我国党政军和“8+2”对以上技术产品渴求度很大,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因此在课程内容应增强核心硬件和基础软件知识的普及力度,使学生在本质安全基础理论、产品设计和集成适配等方面有所突破。

2.过程安全方向。学习了本质安全相关知识后,就可了解如何构建一个相对完整、安全的信息系统,但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还需要针对系统构建运维服务体系,从外围加强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健壮性。过程安全相关的教学内容包括容灾备份、追踪溯源、安全访问等技术,在过程安全教学内容中,可以以聚合式的思维来教授相关知识,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运维服务体系思维。 (二)非网络安全专业学生

1.专业与网络安全有交互的学生。本部分以涉及网络安全的国际贸易和法律专业为例,阐述如何面向专业与网络安全有交互的学生进行教学。

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引导学生加强国际IT贸易问题研究,特别是WTO第二十一条“国家安全例外”,即从国家安全考量出发,深入研究世界主要国家限制其他国家企业在其本土投资的案例,以及外国企业如何规避WTO限制,在我国广泛开展IT投资,总结国际贸易争端经验,为未来围绕“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贸易纠纷做好充分准备。

对于法律专业学生,鼓励学生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法理研究,深入学习互联网治理和网络安全相关法律和法规,培养网络安全法人才,为党政军和相关产业提供网络安全法律力量支撑,提升国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其他专业学生。对于其他专业学生,设置网络安全知识普及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体验等手段,培养学生安全使用互联网的习惯,提升网络安全意识,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防范和处理基本方法,巩固意识形态,促使学生做到文明上网、安全使用、加强防护,构建和谐清朗网络空间。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理念因学校和教师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总的来看,现代教学方法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互动教学和构建体系化知识三项原则[1],重视创新性和突破性,符合新时代和新形势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本节结合网络安全专业的特点,总结了三个面向该专业的创新教学方法。

(一)教法和学法结合

网络安全专业涉及范围广且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创新,将教法和学法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学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提高实践能力。

PPT教授法。教师精炼教材重点,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手段,将要点和案例以图文并茂的PPT展示,并结合课堂上的口头表述将知识展现给学生。比如利用信息系统模拟工控系统运行环境,利用DDOS进行持续攻击,使学生从各生产节点和控制系统观察受攻击时的状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随着教师思路来学习。

互动提问法。在课堂上利用互动提问法可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提高注意力和快速学习到重要知识点,避免无精打采或溜号走神等现象发生。同时,提问法给学生提供了讨论、发表个人观点的机会,也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比如讲到构建本质安全信息系统时,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构建该系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要素,请学生总结自己认为的具有本质安全信息系统的构造,以此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分组发表法。将学生分组并布置特定研究方向,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获取知识、查找案例,并编制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素材为一体的PPT,在课堂上进行发表,通过教授的点评和同学的提问促使学生深入了解该方向内容,做到专;通过聆听其他组的同学做发表,可以了解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可通过课堂提问和课下交流来深入了解其他网络安全技术知识,做到广。例如学习网络安全政策时,可组建学生小组,基于学生网络安全基础技术和知识,深入研究包括FedRAMP、美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总统令或国防部云计算安全指南等网络安全政策,并在课堂上做发表,与师生共同分享和研讨美国的网络安全治理经验。

(二)传统授课和网络授课结合

目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是我国教育的主要方式,作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授课模式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当面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可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未来对知识的提取。而网络授课的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合了互联网的优势,该模式相较传统教授模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互动性和广泛性。特别是对于教师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域,可以依托互联网基础设施,通过网络授课的模式将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到地方课堂,使学生享受到公平的先进的网络安全教育资源。

(三)注重实训体系建设

依托网络安全企业或其他专业机构建设网络安全实训基地,与高校等人才培养单位联合,对网络安全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实训基地对于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实训基地可解决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使用相“脱节”、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其次,实训基地涵盖技术、战略、法规等多个领域,有利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实训基地培训既要涵盖网络安全技术,也要涵盖网络安全战略规划和法律标准等。针对网络安全专业的不同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分类建设攻防、追踪溯源、容灾备份、安全测评、自主可控等实训场景;针对网络安全战略规划,针对性地研究世界主要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规划,分析各国目前网络安全现状和未来发展重点;针对法律标准,深入研究WTO“国家安全例外”、 中美网络安全相关标准,为未来工作找到技术和法律依据。

四、改进考核方式

网络安全服务体系建设范文3

关键词:智慧教育;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1-0017-03

一、引言

智慧教育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信息技术突破了学习围墙,扩展了学习手段与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本溪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市探索及三通两平台建设时期进行了持续的数据中心现代化建设及改造,不断吸取各方面的科技成果,融合各种信息化理念,避免简单的设备堆砌,避免过度投资浪费,携手联通、电信、移动等各大国内厂商与集成商,共同探索打造适合本市实际的现代化教育信息中心数据支撑构架。

二、围绕两大职能体系,建设数据支撑构架

依照教育部的工作脉络,明确我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的两大职能体系:教育服务体系、监管体系。

围绕两大服务体系进行信息化管理中心的设计,以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的眼光进行数据中心支撑结构的建设和改造。在设计初始就进行了整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同时吸收、参考了国内知名安全厂商整体的安全建设框架,将信息化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加以整体的充分考虑,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及场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力争对建设信息化中心的建设进行全方位的、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教育框架下的综合设计。

1.服务体系构建,以三通两平台为基础

设计要求就是要构建开放、协同、高性能、互联、弹性可扩展的IT软件环境,通过统一的数据资源平台,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与学服务平台、教育数据分析平台、数字化校园平台各类数据、服务进行融合、实现统一的集中管理与掌控。同时利用先进的存储及虚拟化环境进行数据支撑服务、安全支撑服务、业务支撑服务、教学指导、教育门户网站服务,开发及建立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归结到改革试点市工作中的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及实施。首先完成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市建设工作,成为全省唯一实现“三通工程”100%全覆盖的城市,实现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新常态。

2.服务体系构建探索

(1)虚拟化的探索:在2010年我们率先采用了VMWARE的虚拟化方案,利用3台高性能的定制服务器配合7TB容量(后期扩容为20TB)的存储迈进了云计算的行列,利用虚拟化的便利及效率,成功探索构建上百个教育服务平台。其中代表性的有虚拟主机、资源中心、BBS、聊天时空、MAIL系统、教育局办公系统、文件上传、视频会议、智能题库、电子图书、网上作业本、学校管理系统、分班系统、电子备课、仿真实验室、校园电视网、中考查询、网上报考等数十个永久及临时平台。这些平台有力的支撑了服务体系。

(2)集成化的探索:每一种技术都不是万能的,在虚拟化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在不断的融合更加先进的理念的同时,有效的使用老技术,让老设备发挥更高的效率。至今我们仍旧保留有2000年生产的服务器,由于保养到位,依然能够有效运转。同时我们也引进了IBM存储,刀片服务器,用先进的集成设备保障承载“三通两平台”任务的平台建设,即教育资源整合共享的云服务体系。

3.服务体系智慧“云”时代探索

由于设备先进,理念先进,部署得当,优教通平台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我们以前多种平台,突破了“两平台”的限制,达到了“云”平台的一些功能,并积极地向大数据的方向过渡。云数据平台的建设,有效避免了区域资源平台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现象,通过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的统一用户中心实现教育资源、应用、服务的汇聚融合,面向我市教育的社会个人和机构提供实名制的网络空间,为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在网络上从事教学、管理活动提供一个集成的、可定制、可扩展的个性化空间。以题库管理为支撑,支持多学科、多题型、多平台导入,再编辑,同时覆盖教师及学生,支持在线学习、自主学习、网络培训等,形成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教育培训模式,提高整体的教育培训服务。进一步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全面互动。

至今我们的优教通平台的后台管理具有:包括班级创建、学生与教师注册、教学资源目录建立及资源统计、教材版本设定等;前台使用包括:教师备课、开展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区域教研、网上作业、家校互动、资源上传等内容。

随着信息化的推动使服务平台与教育教学结合更加紧密,我们制定了量化的信息化评估标准,使各级的信息化建设有迹可循,并在区域进行落实,实地检查打分,年度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公布成绩,奖优罚劣。

4.确立服务体系软硬件建设的整体规划目标及原则

以“环境建设领先均衡,教育资源高度共享,服务平台先进高效,师生能力显著提升,区域综合水平一流”为目标,完善信息化管理中心的中心机房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分布合理,开放性良好。

网络安全服务体系建设范文4

随着烟草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及云计算、虚拟化、移动应用等新兴技术运用,使烟草行业的信息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核心软硬件被国外垄断,严重威胁行业信息安全

当前,烟草行业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包括主机、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几乎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品牌,使得烟草行业信息系统比较容易被国外掌控,威胁烟草行业信息安全。

1.2传统互联网威胁向烟草行业辐射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烟草行业信息系统由半封闭的行业内网向互联网转变,网上订货、网上营销等新型业务与互联网结合日益紧密,同样面临的网络攻击和威胁形势日益复杂严峻,传统互联网威胁(如病毒、木马等)也必将危及行业信息安全。

1.3新技术的应用使行业信息安全面临更大挑战

随着云计算、虚拟化、移动应用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极大地影响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服务方式,互联网服务的开放性特点对烟草行业信息安全工作提出严峻的挑战。

2烟草行业信息安全发展方向

近期,为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形势需要,提出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是未来一段时间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方向。

2.1坚持自主安全可控,健全行业信息安全体系

信息安全自主可控作为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大安全可靠的先进技术应用力度,提升对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能力,保障行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健全以防为主、软硬结合的行业网络安全体系。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加大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的应用比例,确保行业信息化高效安全平稳运行。

2.2坚持等级保护,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执行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以安全策略为核心,坚持技术和管理相结合,构建与行业信息化发展协调一致的行业网络安全体系。

2.3强化安全运维机制,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尚未全面融入信息化的“建管用”的各个环节,需要进一步建设、健全行业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安全运维机制,提升安全综合防范能力。

2.4完善应急处置体系,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加强日常信息安全监控,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充分评估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并制订覆盖各类信息系统、各种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提升信息系统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能力,保障业务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2.5烟草行业信息安全建设思路

随着国家、行业主管单位对信息安全认识和要求的不断深入,烟草行业信息系统综合安全防范能力需要通过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细化和完善信息安全法规制度、标准规范、流程细则的管理体系;和以“常态化”为目标,包括阶段性运维、日常运维、应急工作三个角度的安全运维体系设计,从而提高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综合防范能力。

2.6建立系统安全基线,提升系统基础防护能力

国家局针对信息安全工作下发了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范》《行业单位等级保护建设规范》等一系列的规范标准,同时以“三全工作”“安全检查”为抓手推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指南,各行业单位对标准规范和安全建设尚不能有效落地,不能执行到具体的业务系统以及所属的主机、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层面。为保证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水平,防止因为各类系统、设备的安全配置不到位而带来安全风险,有必要针对信息系统建立其基本的安全要求(安全基线),确保信息系统具有基本的安全保护能力。

2.7建立自主可控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自主可控是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制订行业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准入要求,启动核心信息技术产品的信息安全检查和认证工作;二是加强对产品或系统的漏洞检测和代码审查,及时发现系统安全隐患,同时明确国外进口产品在使用过程的责任和义务;三是建立烟草行业新技术的安全标准规范,明确新技术的使用、运维和管理的方法和范围。

2.8不断完善行业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体系

目前烟草行业已经陆续了一系列行业信息安全标准和规范,但是相对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来说还存在滞后性。制定、完善和细化行业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对于烟草信行业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针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制订包含在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行维护和停用废弃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标准规范;针对移动应用,应制订包含由移动终端、移动网络、移动平台、业务应用构成的移动安全框架和建设标准规范,为烟草行业的移动应用建设提供指导;针对烟草行业数据安全,应建立包括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分布、数据操作、数据备份和恢复在内数据安全标准规范,为合理保护和利用行业数据提供指导;针对第三方服务外包,制定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评价指标体系。

2.9建立安全运维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运维监控指标体系。通过对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水平的层次化监控指标的建立,得到该业务系统的安全运维水平评级,以此来表明该业务系统的安全运维体系的建设成熟度。同时还应将表示安全运维水平的各个指标项建立针对某类安全事件的度量标准。建立监控指标不仅应当包括传统的各种系统资源使用率、数据和应用工作状态等,同时要加强对运维监控中发现的各种异常现象的监控分析,对风险隐患及时处理,同时根据运行分析结果动态评估系统的处理能力,动态优化系统资源配置。二是完善安全运维和管理工作。安全运维和管理工作应包含在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行维护和停用废弃等各环节,落实系统建设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安全指标和流程要求,做到基础信息网络、重要信息系统与安全防护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三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保障业务连续性。随着行业数据的集中,各类信息系统整合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日趋复杂,需要在日常运维过程中积累、提高对各种技术的把握、优化能力。充分评估各类信息系统潜在的威胁,并制订和完善各类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2.10开展信息安全风险态势感知体系研究

风险态势感知体系是具有宏观的角度对行业的整体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进行评估,同样也应对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进行评估,为提升信息系统整体安全防护能力提供决策支持;同时风险态势感知体系应具备两个维度的态势感知能力。一方面,从安全本身的发展变化入手,通过对事件和威胁的分析来评估当前网络的整体安全态势,包括地址熵态势分析、热点事件分析和威胁态势分析;另一方面,从信息系统所需要达成的安全管理水平入手,通过对一系列管理指标的度量,来评估当前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建设完备的信息安全风险感知体系,是提高烟草领域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风险态势感知体系的建设应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建设针对信息系统所有的基础设施包括终端、网络、应用、系统、物理各个方面,以及信息系统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与内容安全、监控审计、备份恢复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安全风险态势感知体系,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信息安全事件的预警及防范能力。

3结语

网络安全服务体系建设范文5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问题;发展途径

一、电力营销信息化概念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我国各行各业都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对电力营销而言,其信息化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电力营销信息化指的是通过在电力营销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得电力行业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着集约型和高科技型模式转变[1]。对电力营销信息管理而言,其核心在于有效整合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信息化的营销管理系统,最终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在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例如设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机制建设过于复杂等。

二、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的意义

作为电力企业营销的重要途径,加强其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无论是何种企业,信息化对于都是其机构组织或者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化发展,不仅能够极大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营销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在业务处理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对信息管理的功能进行规范,能够有效避免信息或者业务的重复办理。第二,实现对企业信息的存储。随着电力营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其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时利用了计算机的强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检索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存储容量。通过报表打印的形式来代替传统的手工填写,通过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来代替传统的资料袋与账本,不仅查阅与检索更加便捷高效,而且也避免了手工书写出现的错误。第三,以先进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各业务的传递效率,实现对电力用户的实时监控,提升营销业务的效率。

三、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中的困难

1.电力营销管理机制复杂

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最大的特点便是高效、便捷,不仅要求电力营销信息处理工作做到标准化,还要求其必须统一化。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力业务流程的制定依赖于传统的营销体制,传统的营销体制下,业务流程繁琐,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和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大相径庭。此外,电力营销工作中,基层管理比较落后,甚至是对电力用户的资料都不健全,增加了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难度,由于不能和客户共享相关信息,限制了部分网络业务的开展。

2.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在我国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中,业务人员往往为信息化不相关专业出身,他们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无法有效地满足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对电力企业来说,想要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中找到既懂计算机技术,又能胜任营销工作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艰巨的工作和任务。

3.信息化设备使用有一定难度

要想促进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提升工作效率,必须要引进一些高技术含量的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然而,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这些新引进的技术或者设备在真正投入使用以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管理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专业技术,因而无法运用到设备实际运行中,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如果无法及时解决将酿成严重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降低了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加大了其维护成本。

4.网络安全管理与技术手段有待提升

现在网络安全运维工作主要由电力科信部和信通公司专门负责,对网络安全提高了重视,实行内外网隔离处理,并且进行了有效的黑客防攻演练。但是面对当前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必须从管理与技术等多方面做出改进,真正确保信息安全,维护电力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正常运营。

四、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发展途径

1.促进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完善化发展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中,遵循“先试点、后推行”的原则,电力企业所有成员包括领导和员工,共同努力,保证前期准备到试点运行的顺利,然后落实到应用推行的阶段,逐步推进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导向,创新营销管理系统

电力公司应该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工作,优化现有的营销模式,逐渐形成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后盾的新型营销管理模式。并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售前、售中与售后,促进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发展[2]。创新电费收缴方式,和社会化服务相融合,保证客户能够享受到经济、便捷的高质量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建立全面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利用网络的作用调动客户信息,对其价值与信誉做出判断,并以此发掘潜在客户的价值及其市场潜力,为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信息参考。

3.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我国电力营销信息化网络的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制定管理的建立与完善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必须加强对电力信息安全示范工程的建设,通过网络层、用户层、数据层等建立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体系。此外,还应该不断提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培训,建立信息安全监控体系,不断强化信息安全。

4.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中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

电力营销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与其现代化管理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做好电力营销的现代化管理工作,才能够为实现其信息化提供保障。使得电力企业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来源。为此,必须严格做好数据管理的监督工作,提升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平台提供的信息为电力企业制定更加合理的营销措施,实现对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化建设的现代化管理。

作者:刘芯宇 单位:国网自贡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服务体系建设范文6

比如,金融业逐步形成了银行电子化的基本框架,建立了方便、安全、高效、规范的银行电子化服务体系,实现了银行业务操作的计算机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支付结算的电子化和办公应用的自动化。交通领域先后开发了智能交通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联网售票及收费系统、客(货)运管理调度系统、交通信息分析决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能源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步入到从点到面、从单项到系统、从单机到网络、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提高管理效能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阶段。农业部开通了全国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网,开发运行了“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一站通)”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了全国各级政府农业部门网站的联网运行和供求信息“一站登载、多站、定向反馈”的目标。钢铁行业综合统计信息网已覆盖了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

我国企业信息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大致经过了企业产品设计信息化、企业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信息化,以及企业管理信息化三个阶段。在社会信息化方面,通过实施“便民”工程,全面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实现社区资源信息化、服务网络化。争取2010年前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此外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重点工程。

1.金关工程。1993年,国务院领导提出实施金关工程。金关工程是对外经济贸易和相关领域的国家信息化重点系统工程。在外经贸许可证管理、加工贸易审批、进出口统计、电子报关、联网核查、出口退税、外汇核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金卡工程。1993年,国务院领导启动了推广使用电子货币的金卡工程。金卡工程不仅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金融电子化建设,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各重点部门及地方政府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电子商务推广应用的社会信息化基础工程。

3.金税工程。1993年,国务院领导启动了金税工程。金税工程是指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增值税进行监控管理的系统工程。金税工程一期主要是在50个城市进行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的建设。金税工程二期建设阶段,主要包括防伪税控开票系统、防伪税控认证系统、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和发票协查系统四个应用系统组成。

4.金审工程。我国于2002年正式启动了金审工程。金审工程是在对财政、银行、税务、海关等部门和重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及相关电子数据进行密切跟踪的基础上,对其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有效审计监督的信息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