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1

关键词:创新人才;人才培养体系;三大课堂;三大平台

中图分类号:G658.3;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01-02

一、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基地

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负有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在谋求数量增长的同时,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而高校是否具有创新性,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是衡量高校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一般说来,创新不是教而得之的,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探索,创新才能逐渐成为其自身品质的一部分。课堂、实验中心、技能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创业基地、社团协会,都是创新实践的载体,因此都是广义的创新基地。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的自主活动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营造一定的问题氛围,让他们从自身的活动出发,得出种种新的看法和认识。这种常态化的符合创新理念的教学活动,在多数场合没有列入创新人才培养的讨论中。因此,狭义的“创新基地”并没有包含课堂。创新基地的建立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平台和训练环境。创新课程的学习对创新人才培养同样重要。学习和运用创新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两翼,两者不可偏废。创新基地要研究创新素质形成的机制,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特定的实践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绩效。

二、“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浙江师范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个课堂”联动与“三个平台”并举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三个课堂”是指以教室、校园和社会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一、二、三课堂,以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为纽带,将三个课堂连成一体,第一课堂以开放性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第二课堂以专业性活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第三课堂以预设性训练激励学生自觉成才,“三个课堂”联动互补,构成整体推进的大课堂育人体系。“三个平台”,一是指为基础性的专业训练、适应性的通识教育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而建立的职业教育平台,二是指通过开放课程体系、繁荣校园文化而建立的个性教育平台,三是指以“初阳学院”和“新世纪人才学院”为主体建立的英才教育平台。“三个平台”并举,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大平台教学育人体系。“三・三制”模式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于一体,是“大课堂+大平台”的教学育人范式。

根据“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浙江师范大学尝试了许多改革。下文总结了其在课堂教学以外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

(1)设立人才学院,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学校团委的人才学院从在校本科生中招收优秀学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成立以来,先后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团队合作训练课程,开展生存训练活动,大力弘扬生存实践文化,成为全国高校中开展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成果最丰硕的特殊的实践课。

(2)成立校科技创新协会。科技创新协会以“营造科研氛围,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创新人才”为原则,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创造平台,促进学生科研成果的产生和推广。协会组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课题申报、“学术之星”和学生科研积极分子评比等一系列学术性、知识性、实践性活动。

(3)社团引入学分制。学校大力拓展教育空间,在学生社团中大胆引入学分制,通过在学生社团开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锻炼,从而搭建起社团这一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舞台,成为学校第一课堂的深化、延伸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

(4)出台《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对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项目、行业证书类项目进行学分认定。学科竞赛主要包括国家级、省(部委)级基础课程竞赛和专项竞赛。学术活动包括在国家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研学术论文和专利发明。行业证书类包括计算机类证书、外语证书、国家级注册水平证书、操作技能和艺体类等证书。

(5)用“节”文化培育创新人才。“节”文化是学校的文化大餐,每年举办电影节、电脑节、体育文化节、音乐节、国际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通过组织“节”活动,不仅培养了许多学生骨干,也让广大的受众享受了精心组织的文化大餐,开阔了视野。

(6)设立各类项目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比如设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金”,资助科技小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和制作、具有一定水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定价值的社会调查等四类项目。大学生能力建设项目申报以大学生能力建设为主题,下设“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学科竞赛、技能竞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三个大类。学校还组织教学改革项目、学生学习评价改革实验项目等,积极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通过教学团队建设、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7)举办各类技能竞赛。通过加强竞赛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为学生搭建了一座座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培养出大批优秀创新人才。技能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8)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学校广泛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开放式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开放,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时间短、任务重,实验过程走马观花、草草结束、不重视总结的弊病,创造了一个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外部环境。

(9)创新与创业结合。学校积极利用浙江省经济发达、民众普遍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优势与特点,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理论引领、实践倡导,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实施了创业创新人才结构及需求现状的大规模动态调研,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过打造校内“商业一条街”、创业孵化中心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三、“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

第一,注重三个课堂育人的整体性。“三・三制”育人模式诠释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性。学校有关部门出台的举措涉及三个课堂的方方面面,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经费投入,构建了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第二,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深化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出台了许多鼓励创业的政策,如《关于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指导意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条例》《大学生创业中心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第三,理工科专业以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建设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创新基地。创新实践建设与运行始终依托于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实验是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学校推行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代表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建设以实验室为基础的创新基地,是必然的选择。第四,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增加了教学的实践性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空间,改变了传统评价的单一化与绝对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它不仅应用于课堂教学,也广泛应用于课外学术科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第五,多模式并存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改模式属于第一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课外学术科研模式、社团文化模式和“节”文化模式属于第二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竞赛模式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实践模式、创业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是第三课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种模式共同构建了多元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四、优化“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

近几年教育部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还需深入研究,不断探索,优化培养体系。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1)理念层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仅仅是实验中心、实训基地、实践基地、创业基地等创新基地的教学条件的建设、开发和改善,更主要的是要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转变。结合学校实际,我们要加强“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突出“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策略,构建与“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子模式,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基地,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不再是培养几个学科竞赛尖子的问题,而是教育方针问题,国家要求把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贯彻到高校育人的方方面面。因此,从管理者到一线教学的教师,都要加强创新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

(2)制度层面。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保障。全面梳理现有的制度,整合各类项目是必需的,通过整合才能推进资源的共享,合理设计学校与学院之间的分层与分工,发挥学科与专业的特色。这些也符合创新基地建设的四项原则:资源共享原则,校、院共建原则,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原则,规范化、制度化原则。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导师制度,建立评估与评价制度,全面提高创新基地建设的综合绩效,实现创新基地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实践层面。在实践层面上要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教改模式、课外学术科研模式、社团文化模式、“节”文化模式、学科竞赛模式、社会实践模式、创业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进行进一步研究和优化,探索出更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子模式。对出现比较晚的创业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我们取得的经验还很有限,成绩也不够突出,因此尤其需要更多的扶持和关注。创新人才培养要建设一支稳定的导师队伍,提高导师素质和提高导师待遇同样重要。梳理校、院两级管理的职、权、利,充分发挥学院(办学实体)的积极性,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

另外,如何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难点。目前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自觉性正在提高,但有的校企合作对企业的短期回报很低,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合作的持续力严重不足,高校很难对这种合作提出进一步的绩效目标。因此,校企合作模式在目前还不是主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高校人才培养必将走向社会化,校企合作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只有加强实践,适时总结,不断探索,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改革中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2

[关键词]应用型 创新人才 课程体系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教育的全过程,而且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当勇敢面对新世纪和知识经济的新挑战,慎重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努力采取和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以教育创新来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进行产学研结合、实施高等教育国家化、积极探索和实践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概念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的人才类型。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根据市场需求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的任务;理论型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承担发现规律、创新知识的重任。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工科院校,则“应用”应成为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办学传统的主色调。其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要体现出跟传统本科教育的差异。

2.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应用型特色。从提高生产的效益和工艺水平上讲,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更为显著。与理论型人才培养相比较,相对于其注重理论性知识,我们更要强调应用性知识;相对于其强调理论研究,我们更要强调技术应用;相对于其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我们更要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应用型创新特色。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应用性是特色,是优势,是本质特征。

3.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在突出“应用”特征的同时,还要突出“创新”特征。在明确了本校、本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质量规格之后,设计出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培养方案就成为实现培养目标业务规格的关键,而构建逻辑性强、相对完整的培养体系则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改革和探索,构建起能敏锐地反映社会需求,重基础理论、重创新能力、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两重两强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规格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起重基础理论、重创新能力、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两重两强的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切入点首先应调整教学培养计划,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真正能够反应本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特色。要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目标出发,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整个体系构建过程中,需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多样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建立以社会适应性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

1.重基础理论。重视基础理论教育,保证基础课程设置,不可轻视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教学,要按应用型创新人才发展需求和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需要,合理设置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基础课学分比例占总学分的55%-65%,搭建扎实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平台,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加大教学改革和研究力度,提高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建设水平,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纯粹的研究人才主要掌握系统科学知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理论技能;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有一定的科学人文知识和相关的财务、管理和人际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要从以“够用”和“实用”为限的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从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要求的知识逐步向掌握完整、系统和科学性的专业知识体系方面逐步转变。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具有研发能力,要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发展后劲,须具备较为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

2.重创新精神。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充分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建立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比较完整的实践体系,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减少课内授课学时,增加课外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提倡研究型、问题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实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设立创新实验室,扩大实验室开放,支持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对学生课外科技成果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必须到相关生产企业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获取必备的感性知识和生产企业改革创新思路。回校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要写出一定的创新意义论文,组织校内专家进行必要的综合评分给出等级。通过后可以获得相应的隐性环节奖励学分。

转贴于

3.强实践技能。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科学设计人才培养计划,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保证在40周左右。前提是在掌握应有的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技能,并不是指强化熟练程度,而是指强化掌握的必备理论应用于实践技能。在此加强硬件建设,加大实验设备投入,提高实验室开放率,保证实验开出率。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实效,强化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外语等手段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特点,需要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需要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可以通过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多媒体制作竞赛、英语竞赛等综合性竞赛,通过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使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的实践中提高素质、获得技能;可以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等。

围绕社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整合实验内容,确定相应的基础实验(实践)技术系列、专业实验(实践)技术系列和模块实验(实践)技术系列等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例。验证性实验保持与相关理论课的密切联系;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要体现技能的综合训练,体现设计性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又体现统一实验课的阶段要求;要突出各阶段的能力培养重点,形成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为实施个性化培养,在实验课程性质的设定上,可将本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点设定为必修实验(实践),对于技能延伸性实验(实践)或次技能点实验(实践)设为选做实验(实践),供学生自由选择,给学生以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以基础性与先进性、综合性相结合为原则,筛除部分传统课程体系内的验证性经典实验,更改、串连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原理、方法,解答、处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培养。

在实验教学的方式上,要注重因果式引导、成果型训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与钻研的好奇心,这对自主学习习惯与研究氛围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系统性、规范化的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可使所培养人才符合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

4.强综合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在进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关系密切,这些非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即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我们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应将规范化的素质拓展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人、成材、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在此方面应减少必修课,扩大选修课,要求学生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文化素质选修课程。选修课程设置小型化,少学分、多课程,便于学生选修。学科基础课程按专业大类、宽口径原则设置,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成选择性模块,拓宽学生专业面。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辅助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步提高。

总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最为关键的要改变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以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目标,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营造突出个性发展、崇尚实践创新的校园氛围,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旭.构建新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J].江苏高教,2004,(2).

[2]曹中一,刘舜尧.工程训练中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3,(3).

[3]邹晓燕.论创造性人才的独立性人格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0,(5).

[4]欧阳康.如何构建中国大学创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20).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3

关键词:大学;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05-02

继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提出之后,改革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重点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那么,我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改革究竟应当走向何处?这是学校和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

一、国际视野的大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怀疑大学在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但大学和大学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社会创新中的作用机制究竟是什么?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近代科技创新的发展看,其创新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大学的传统和运行机制符合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处于创新前沿的大学,对于其从事的学术活动的价值外部难以作出评判,主要交给学术界自己进行,而“大学自治”保证了大学创新的方向不受外部干预。这样的自由和自治给了大学创新活动最少的约束,打破了一切社会桎梏,能最大程度地解放创新的翅膀,使大学真正成为一个汇集智慧与创造的地方,带来创新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成长。

在这样的机制下,大学创新活动的动力不是“功利”,而是承载着人类的期望,代表着全社会探究未知世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因而社会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在这样的活动中,大学应坚持客观真理,以对人类社会负责任为自己的道德规范和约束机制。自由探究形成创新的动力,社会责任约束大学创新的方向。大学在这样的传统与运行机制中,保持了创新动力,承担着社会责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大学的组织模式为创新和创新人才成长提供适合的环境

在大学里,学术活动主要是学术权力主导的,从学术资源配置到学术评价与学术决策,虽然现代大学行政权力有不断强化的趋势,但基层的学术活动主要是由学术权力发挥作用。

现代大学作为一个巨型社会组织看起来极其庞大,但大学内部主要是以知识的组合结构――学科运行的。虽然作为大学的目标难以清晰或者即使明确也难以得到广泛认同,但大学内部从事学术活动的学术人员的目标却是十分清晰的,就是每天从事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教学科研活动。大学的真正活力来自最基层的学术组织,学术人员按照各自学科的规训,自我确立目标与方向、自主组合人员和力量、自我进行激励、在同行中进行学术评判。大学里与学者相关的学术资源的配置主要是基于学术权力,创新的领先性决定学科内的话语权,创新活动的“优先发现权认可”带给学术人员最大的满足感,这样的组织模式最大程度地激励着创新的积极性,为创新活动设置最少的约束。学生在参与教师的创新活动、在与从事创新活动的教师交往中能激发创新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逐渐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我国大学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

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和体系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到今天虽然已经拥有了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一些大学的装备水平与西方一流大学的差距迅速缩小,但在继承大学最核心、最本质的精神遗产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大学,培育创新土壤还是抢夺创新的“苗子”

创新人才的成长中个体因素是基础,但个体因素只有在合适的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里才可能成长为创新人才。大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营造一种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在这样的土壤和环境里,大学不断产出辉煌的创新成果、培养优秀创新人才,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成果需要“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在基于创新者的兴趣和爱好,基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愿望、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取得具有影响的创新成果。虽然在工程技术开发中可以围绕产出组织创新活动,但在科学发现、智慧创造中却难以实现。

这些年我国大学在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中有了更强的紧迫感,为此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行动。概括这些年围绕创新进行的改革可以发现,我国大学在追求创新中更多关注创新的结果,在培养创新人才中更多关注“创新的苗子”,而忽视创新土壤的培育。大学投入的创新资源大都有明确的“目标”,围绕产出而不是好奇和兴趣组织创新,以功利的眼光看待创新,无法取得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也就不足为奇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把“夺苗”放在“育秧”之上,“生源大战”“掐尖”成为影响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把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注意力放到“选才”上,忽视了大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是“育秧”,是推动创新人才的成长,是提升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改善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关注不够,这样的状况影响了我国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2. 创新人才,自然成长还是“催熟”“拔苗助长”

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机制在于大学的文化、氛围、精神和理念,今天的中国大学对培养创新人才的本质性问题关注不够,更多的是通过各种“工程”与“计划”得到办学的资源。人才培养是一个长周期的复杂过程,教育成效的滞后性使得大学的人才培养成效难以直接得到社会认同并直接为大学带来利益。于是,为了大学自身尽快得到收益,为了争取各种办学的资源,大学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无意识中走向“速成”的道路,总希望拔尖人才尽快出成果、尽快有收益,长期艰苦的思维训练、长期深入细致的探究被忽视和遗忘甚至遭到排斥,功利成为驱使创新活动的主要动力,而好奇、兴趣、社会责任退居其次。这样的创新机制和行为恐怕也会在一些方面有违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

而现实的中国社会从领导到大学、从公众到学界,对创新人才的渴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催熟”和“拔苗助长”现象。虽然通过“计划”“工程”能促进创新,但广而推之也会带来明显的弊端,不能不注意。

3. 大学创新,创新成果与创新人才培养哪个更重要

大学的研究活动最初是作为培养学生的手段进入大学的,在大学的职能中一直把培养人才放到第一位,但随着现代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创新活动与教学的距离越来越远,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矛盾逐渐凸显。当今中国大学,相当多的创新活动主要考虑创新本身,而很少考虑教学与人才培养。这些年尽管制定了类似教授必须上本科讲台等规定,但个别大学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结合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因此,在大学创新活动发挥作用越来越大的今天,需要重新审视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否则被边缘化的人才培养体制难以体现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职能。

三、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

中国大学在适应创新人才培养中面临改革的现实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从大学总体进行改革,在现阶段,以下方面问题可能是迫切需要考虑解决的。

1. 青年才俊扶助机制

目前大学创新活动主要是围绕项目运行,项目的获得主要看以前类似项目的成功积累。在这样的机制下,优秀的青年才俊虽然其有更活跃的思维,有更强的探究热情和干劲,但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声望,积累的成果不足,导致难以获得相应的项目资助。从某种意义上讲,“最需要资源支持的时候得不到资源,失去创新能力的时候最容易得到资源支持”,这样的“后资助”模式不利于吸引优秀青年才俊到大学的研究岗位工作,不利于原创性的出现。现在大学里最困难的群体是青年教师,与项目挂钩的收入机制使得他们的收入不高,难以集中精力于未知世界的探究,难以集中精力于培养青年大学生,会为生存、为收入而创新,使得大学创新的文化难以体现。为此,建议在改革大学收入分配机制的同时,建立大学青年才俊的辅助机制,提高工资水平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通过评价机制和资助体系的改革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使他们得到资助,同时建立淘汰机制。这样的机制才能推动创新人才的成长。

2. 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文化氛围营造

大学最为重要和宝贵的是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在独特的文化中形成的,建设大学创新文化是中国大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教育与社会联系的不断紧密,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使大学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挑战,不适应社会潮流变化大学就难以吸引优秀青年人才,迁就社会文化就可能丢失大学自己的理想与坚持,如何建设适应时代特征的学校文化是大学发展面临的时代课题。中国大学是后发外生形成的,是西方大学文化与中国本上文化结合的产物,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大学文化始终受到社会现实的挑战,在战乱、混乱中积淀不够深厚,而随着文化多样化的发展,大学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坚守大学文化净土的难度越来越大。在推动我国大学创新发展中,必须把大学文化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改革大学评价考核机制,把大学从功利中解放出来,学生不是围绕证书、分数读书,教师不是围绕项目收入工作,学校不是围绕资源努力,这样的大学才能回归本质,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3. 本科教育与大学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本科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按照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鼓励学生继承和学习,但对学生的质疑、求异鼓励不够,相比较西方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但缺乏对知识运用、知识联系的关注。要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本科教育的思想必须有根本性的改变,从知识传授为重点,以考试和分数、证书约束学生学习转变为鼓励探索和质疑、重视兴趣与好奇,本科教育的定位更多强调思维训练、方法掌握,淡化知识记忆和具体的专业技能训练,体现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当前我国已经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更加要求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在各自的目标市场里实现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研究型大学应当充分秉持传统大学的精神,推动智慧训练和高深知识探究,将创新的重点放到原理性、原创的创新活动上,实现知识与智慧的创新;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应当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与技能;教学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应当重点关注应用创新,培养学生在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现实问题的创新能力。不同本科院校要按照不同的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创新研究和实践活动。

四、结束语

总之,创新人才培养既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应当从分析大学的本质精神和时代要求入手,在继承大学核心“遗传密码”的同时,不断适应社会创新大学教育模式和机制,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

[2]徐高明,张红霞.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0(06).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4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德育培养

一、建立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

德育管理是为德育的育人功能服务的,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对德育管理提出改革的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系统,以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管理体制。要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高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员关注的德育管理机制,实行全员参与,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互联互动的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把立足点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管理功能。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系统

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管理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德育管理方法,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在学生管理部门办公室配置计算机、建立互联网等现代管理设施,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世界各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便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三、建立素质优良的德育管理队伍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德育管理队伍,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要把德育管理队伍建设问题与当前高校的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对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管理队伍的合理流动。要有计划地抓好对德育管理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引导和帮助他们把德育作为一门科学去钻研、去开拓。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管理队伍和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四、建立资源优化的德育运行机制

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育人的力量,是适应并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德育格局。要着眼德育管理运行机制的转换,健全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结合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研究和探索学分制与自主学习并轨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机制转换,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管理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以宿舍为基础群体单位和管理基本环节的管理机制,改善学生宿舍的软硬环境,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激活主体的深层次需求,形成丰富的、进步的、稳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创新人格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机制

强化目标意识,量化管理指标,建立适应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评价机制,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转变的重点。德、智、体等综合测评是对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力求运用科学手段对人才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进行反馈督导,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德育功能由虚变实。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班三级评价机制,加强德育管理评价的督导性,实行多层级评估。要建立激励创新的德育管理评价机制,激活大学生督导创新意识,设立德育创新奖,通过评比先进,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在学生中培养积极上进、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鼓励高素质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加强适应新时期德育管理研究,建立科学的德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学生成长全过程管理重要保障,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5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badly in need of financial infromatization innovative personnel. Through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financial infromatization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aiming at the weak teaching of financial infromatization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this paper builds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ability and creative ability of financial infromatization personnel.

关键词: 金融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Key words: financial industry; talent training;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39-02

作者简介:赵丽娜(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周欢(1976-),男,广西贺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商业智能。

0 引言

金融业是百业之首,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加入WTO后,面对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压力,金融创新已成为我国金融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1]。而金融行业是信息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个行业,金融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根据统计,金融业95%的创新来自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对金融创新提供了保障能力,而信息化本身也具有创新能力。因此,金融创新需要依靠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金融业务知识的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金融信息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目前,我国大学的实践教学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知识验证”层面上,也就是说,实践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对书本知识与原理的一般验证与应用。显然,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创造,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2]。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金融信息化应用型创新人才有积极的作用。

1 金融信息化对人才的需求

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于IT的金融服务体系,根据诺兰(Nolan)的信息化发展六阶段模型,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处于集成阶段(第四阶段),正准备向数据管理(第五阶段)迈进,处于由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向以信息技术与业务融合为主的转折点,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这一阶段需要的是大量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金融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金融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也培养了一批人才,但随着金融电子化到管理信息化的变化,对金融信息化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通晓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经济和金融理论与实务,还必须掌握金融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的是复合型金融信息化开发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金融管理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并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的系统分析人才、金融信息化管理人才[3]。但目前我国能够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院校不多,金融信息化人才严重匮乏,根据欧美银行业的人力配置标准,未来5年,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缺口至少在10万人以上,严重缺乏金融信息化人才的现实,将成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迫在眉睫。

2 我国在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2.1 国内能够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院校屈指可数 现在国内高校逐渐认识到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开始努力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国内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的院校主要有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成立金融信息工程系,招收金融信息工程硕士;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收金融信息工程硕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于2008年在本科生中开始招收“光华创新人才金融智能与信息管理实验班”;西安交通大学招收金融信息工程本科学生等少数几个院校,高校培养的人才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2.2 重理论,轻应用[4] 金融信息化是理论性兼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领域,金融信息化人才要求是研究型和业务型相结合的人才。研究型人才要求的是快速反应学习能力,更多是为了快速满足业务目标,而应用型人才要求的是持续跟踪的能力,要有应用的感觉,应用的能力,要有快速的研究能力,而不是专在一个领域的研究能力[5]。目前我国高校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培养的人大部分都是研究型人才,不能很好地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并重,以至于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快速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

2.3 培养途径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我国对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在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以IBM技术中心为例来探索金融信息复合人才培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充分发挥了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行业优势和领先地位,在多国金融财团的资助下已经建立起了“金融科技中心”、“金融培训与实践中心”,并且研发了金融的“证券交易平台”等系统,供学员熟练掌握工作技能。[6]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建立银行卡产业园,2005年授牌为“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2008年再一次被授牌为“上海张江金融信息服务外包专业园区”,上海银行卡产业园及神州数码教育学院作为社会培训机构面向社会进行金融信息化人才实训。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尝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仍然是实践性不强,缺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3 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金融信息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金融信息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许多课程的学习,特别是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课程实践才能掌握。针对我国在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金融信息化人才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构建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从时间上实现全程化,从大学低年级贯穿到高年级,4年不断线。从内容上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

基础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以编程能力为重点。教师平时可以边讲边练,最后在课程结束后,留一个课程大作业让学生分组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安排与开展专业实验的综合能力,更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过程中。创新研究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这部分实验在学生四年级完成,可以设立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教师给出研究范围,学生以项目组形式申报与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3.2 制定立体化实践考核制度 以往的实践教学成绩大多情况下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或实验成果给出的主管评定。这就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使得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难以管理,教学效果难以评价,造成部分学生依赖和抄袭[7]。应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建立客观、公正、立体、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的考核制度,从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拓展能力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的综合评价。课内实验成绩应分为平时成绩(70%)和考核成绩(30%)两部分,平时成绩由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方法和实验态度等几部分给出,充分重视学生的实验过程;课外实践按项目的完成情况及对企业的贡献给予相应学分;对学生参加的各级创新竞赛或申请的创新项目可给予创新奖励学分;对取得的各类认证证书可给予相应的技能奖励学分。

3.3 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 金融信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提供相关的环境和实验条件,使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并提高各项技能,因而建立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是非常必要的。目前,金融信息相关的实验室还不是很完善,缺乏一定的专业实验软硬件,因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大投资,建设具备一定超前性、前瞻性的实验室,提高硬件和软件的水平。另一方面,应建立学校与社会、著名企业合作培养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教育模式,采取与社会、著名企业共建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逐步形成和完善校企双向推动,产学密切合作的运行机制,实现产学双方的深层次合作,为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支撑。

3.4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①坚持实验室的开放,对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实行全面开放,从硬件和软件上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实验室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实验设备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优势和功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促进学生的探索性,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②实验室管理模式规范化:实验室日常运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应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实验室管理信息化,二是实验项目管理信息化,三是学生实验成绩管理信息化,通过必要的软件系统和工作人员全面实现规范化实验室管理。

4 结论

金融业要发展离不开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对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实践教学模式、立体化实践考核制度、规范化实验室管理以及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多角度构建了金融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希望能对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成虎,吴文.金融信息化建设与金融信息化教育[J].中国金融电脑,2006(7).

[2]肖侠,吴价宝.大学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3]周志丹,张莹.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黄晓涛,吴驰.金融信息复合人才培养探索[J].2008(9).

[5]潘辛平.技术人员在金融信息化浪潮中所扮演的角色[J].金卡工程,2005.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范文6

关键词:畲族舞蹈;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畲族舞蹈以极富神韵的个性动作展现了畲族文化体系特征,它是畲族人民表达情感、描摹生活、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地重要工具,特别是一些仪式舞蹈,如“传师学师”“安祖舞”“功德舞”等等,都是畲族文化的活化石。但是,随着历史的变革、社会的多元化、经济大发展的冲击下,具备这些“活态”的民间传承人越来越少,并且大多都已经六、七十岁了,如何抢救这一文化遗产艺术迫在眉睫。同时,大部分民间艺人由于受到教育程度的影响,虽然对本民族的舞蹈有着深厚的情感,却对深入的研究工作束手无策,而当下大学生接受着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成为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畲族舞蹈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在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以传承与创新本土文化为核心,探索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引入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构建“畲族舞蹈的研究与实践”“两个平台”“多个支撑”为主要内容的“畲族舞蹈的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立足于民间,尊重它的价值标准与发展、演变与变迁规律,是我们保护、发展、创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出发点。让我们在思考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追寻民间舞蹈何处去的今天,真正在挖掘与加工、保护与发扬民间舞蹈的工作中形成上下互动的良性循环。

1深入畲族传统舞蹈的研究与实践

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有继承与发扬民族艺术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正确的学术引导、良好的媒体宣传和深入的教育实践,大力推进民族艺术的发展与研究。丽水市畲族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县市区有莲都、景宁、遂昌、云和、龙泉、松阳,1000人以上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有33个,畲族人口占30%以上的行政村有208个,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为畲族舞蹈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采集、整理、研究的极佳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畲族人民也认识到本民族独特文化的珍贵,但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才能得到良性的发展。多年来,我们课题组一直进行地域间的实地采风,深入景宁畲族县、莲都区老竹畲族镇、松阳板桥畲族乡、云和黄家畲村等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掌握各地区畲族舞蹈的独特动律与风格,建立畲族民间艺术人才库,把原生态的范围从舞蹈艺术这一领域,扩充到民族文化这个更广泛的领域中;同时,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知识,使我们对畲族舞蹈的研究更具有宏观性与科学性,更好地进行畲族音乐舞蹈素材的挖掘、传承与创新,艺术作品的表演与创作等方面研究。课题组在中文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发表了十多篇相关方面的学术论文,省部级课题5项、市厅级课题6项,并且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舞蹈作品,其中获国家级金奖2个、省级7个。这些成果为畲族舞蹈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

2构建畲族舞蹈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途径

(1)编写畲族舞蹈系列教材。目前国内大多数师范院校的舞蹈教学均采用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北京舞蹈学院教材或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材,可是由于专业要求与对象的不同,此教材不适应师范类教学体系,尤其是师范类民间舞教材应加入区域性民间舞教学教材的整理与选编,这样才能突显自己的特色。这方面,扎根本土民族文化的云南艺术学院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不但创作编写彝族、苗族、哈尼族等大量的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教材和开展其特色教学,并且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剧目,在桃李杯、荷花奖、全国舞蹈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云南民间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畲族一直都与汉族杂居,所以汉化程度较深,其舞蹈语汇较少,基本舞步只有“坐蹲步”与“悠荡步”两种,因此我们收集其舞蹈素材编写教材时,更注重对畲族舞蹈原生态“魂”的挖掘、“根元素”的整理与应用和合理创新研究,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合地方高校课堂教学和发展的畲族舞蹈教材。

(2)制定具有畲族舞蹈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置是最能体现教学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显性形式。普通师范院校应该发挥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在确定培养大学生成为本土民族艺术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的教育观念下,有计划、有规律的设置畲族舞蹈系列课程和讲座,如:开设畲族舞蹈编导课,根据不同的素材让学生编排出各种创新性的民间舞蹈组合,这样不仅对畲族舞蹈起到了传承的作用,同时也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开设畲族舞蹈的系列专题讲座,聘请畲族舞蹈专家或者民间艺人向学生传授畲族舞蹈文化知识。从文化的角度去诠释畲族舞的表演风格。紧紧抓住浙西南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之根,孜孜以求地追求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定能成就地方院校特色舞蹈的发展之路。

(3)加强多创新性师资队伍的建设。无论何时,学校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就是教师队伍的竞争。舞蹈界中教学方法、表演深度、理论研究、文艺评论等方面人才梯队的建设不完善,严重影响着舞蹈学科的深层次发展。所以我们通过聘请国内畲族舞蹈研究专家、地方文艺研究专家为兼职教授,加之本校梯队合理的骨干教师,组成了具有多重创新能力的教学团队,有效解决师资不足和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同时,积极开展民族民间舞蹈学术研究与交流、举办畲族舞蹈名家讲座,组织畲族舞蹈表演与比赛,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创作能力。

(4)依据舞蹈教学特点,探索递进式教学新体系。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与专业艺术学院相比的一大优势就是专业设置齐全,校园文化氛围浓。我们组建大学生民间艺术表演团,面向全校师生招收民间文艺爱好者。艺术团采取“基础―提高―强化―创新”的递进式培养训练方法,建立理论结合实际,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递进式教学新体系。具体方案如下:针对大一学生,进行形体与民间舞基础性的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舞蹈能力;针对大二学生,进行畲族舞蹈剧目提高性的培训;针对大三学生,进行舞蹈技巧强化性的培训;针对参加比赛的学生,进行密集型训练,提高其创新意识。这样以赛促能,解决了民间舞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问题。

(5)服务地方、协同创新,有效解决就业难题。民间舞蹈是区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其得以更好生存的重要途径,民间舞蹈在社会经济中转化和应用的成功与否,也是继承和发展民间舞蹈的重要因素。丽水正在积极打造“生态绿谷、养生福地”,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文化,而畲族歌舞表演已经成为宣传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我校艺术团与地方政府协同合作,定期在各类重大活动和旅游风景区进行畲族歌舞表演。一方面,通过此类演出,学生的舞蹈表演与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另一方面,我校培养的畲族舞蹈学生将成为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的主力军,为畲族歌舞这一特色品牌提供了的有效保障。

3创设两个平台,全面保障畲族舞蹈传承与创新人才的发展

(1)高校创作平台。我校艺术学院创建了一支较强的畲族音乐舞蹈研究团队,积极开展畲族音乐舞蹈的研究、创编,传承和发展畲族音乐舞蹈,使古老而淳朴的畲族音乐舞蹈发扬光大。其中,团队创编的畲族舞蹈《祈福》获得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表演类甲组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2012年创编的畲族舞蹈《选种》又一次蝉联获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同时,这些优秀的畲族舞蹈作品都是社会各级各类大型活动的指定表演节目,俨然成为地方政府宣传畲族文化的一张品牌。

(2)社会演出平台。学校积极组织畲族舞蹈学生参与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三月三”畲族歌会和“竹柳新桥”等畲族民间活动。其中,学生们参加表演的畲族风情剧《畲山风》《畲家谣》《千年山哈》分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表演金奖,并获浙江省绿谷文化精品工程称号。在这些少数民族的比赛活动中,我校学生与许多优秀的畲族民间艺人相互切磋,交流合作,取得珍贵的经验,增加了他们对畲族舞蹈的了解和认同,从而逐渐成为传承和发展畲族文化的生力军。

4结语

全球多元文化的激荡为当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地方高校应拓展大学生文化多样性视野,培养大学生对地方民间艺术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提升和发展做努力。构建畲族舞蹈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开启了将民族文化内容系统性融入高校教育的新思路,为地方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为地方高校传承、提升和发展地方民族文化艺术的提供一条新路径。参考文献:

[1] 姜盛,王海英,肖灵.高师音乐舞蹈复合型艺术师资培养模式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7(5).

[2] 陈鸿.论高师音乐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J].湖南社会科学,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