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培训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编导培训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编导培训教育

编导培训教育范文1

16年传承 千万家长的选择!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66-911转分机73733

【关于我们】

京翰教育成立于2000年,是由京城名师联合创办,专注中小学个性化辅导的专业教育机构。

历经十五年的发展,京翰教育立足北京拓展全国,已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武汉、天津、哈尔滨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开设了100余所分校。累计服务数十万学生,成为中国教育界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开设课程】

高中一对一辅导课程:

高考/艺考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金牌作文

初中一对一辅导课程:

中考/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作文

小学一对一辅导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奥数/作文

国际项目

澳大利亚游学/美国夏威夷游学/美国加州游学/大学精英留学/高中精英计划/京翰国际留学

【哪些学生适合来学 】

【为什么选择我们】

1.好老师 在京翰!

优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京翰教育的突出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京翰教育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合作,开创性的以校企合作形式共同建立了“个性化教师”培训基地,采用标准化的流程,通过资格审核、师资培训、资质认证、考核评价、激励体系五个步骤打造京翰优秀教师,这就是京翰教育名师培养公式。

2.“定制式”教育,对症下药,药到分提!

京翰个性化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分析、测试和诊断,进而根据学生的潜质特征和自我能力,为其量身定制教学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组织相关专业老师采用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方法和知识管理技术,配合有效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达成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目标的教育培训体系。

为每名接受个性化教育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制定科学的短期、长期目标,确定符合学生特质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四个一”教学服务体系,全力保障效果的达成!

3.规范化服务流程,为学生的成绩保驾护航!

京翰不仅有强大的师资和科学的教学方案,我们首先推出四个一的服务模式,规范化的服务模式,学生放心,家长安心!一课一次的短信回馈、一周一次的回访、一月一次的测试、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京翰以人为本,为您负责!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66-911转分机73733

接听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0:00

拨打方式:先拨总机号码,听到语音提示后拨打分机号码。拨打过程中可能会有延迟,请您耐心等待!

【武汉市校区分布】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武珞路中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73730

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武广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73731

武汉市洪山区徐东大街徐东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2

武汉市洪山区东湖开发区珞瑜路光谷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3

武汉市江岸区中山大道永清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4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武汉中学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5

编导培训教育范文2

一、传媒学院简介

传媒学院设有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设有11个实验室,实验设备价值1300余万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山东培训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和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挂靠该院。

学院现有一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分别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戏剧与影视学硕士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广播影视语言艺术三个硕士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传播学硕士点;另有现代教育技术、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电影四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7人,另有国内外兼职、客座教授10余人。学院现有本、专科生1700人,研究生249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172人,全日制专业硕士75人,此外还有在职研究生85人。

二、招生专业简介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播音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音像公司、互联网站、电子传媒及其他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采访、编辑和制作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基础课程: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传播学概论、新闻学理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即兴口语表达、文艺作品演播、形体训练、语言学概论等。

主要选修课程:化妆与造型、公共关系学、影视配音艺术、体育评论解说、活动与会议主持、类型节目主持、音乐鉴赏、现代礼仪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要、中国艺术鉴赏、西方艺术鉴赏、社会热点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以培高素质、高水准的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类节目、栏目、频道策划、编导、制作、主持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外艺术史、中外电影史、中国电视艺术史、艺术学概论、文艺美学、素描、色彩构成、速写与构图、摄影技术与艺术、电视策划学、影视语言与导演、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节目编辑、影视特技、数字动画基础、动画艺术技巧、画面造型与影视用光、数字录音制作、电视节目创作、影视美术、影视化装、戏剧艺术、主持艺术、影视表演艺术、音乐基础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五官端正,无形体缺陷,有一定艺术素养;非色盲、非色弱。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与电视剧剧本创作、影视编导与制作、影视产业策划、影视艺术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创造、鉴赏及选题策划和市场推介营销能力,能在电影、电视剧的制作与营销机构、各类媒体、相关院校、文化艺术市场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剧本创作、选题策划、影视制片、宣传、营销,以及评论、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基础课程:影视学概论、影视文学创作、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艺术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精要、创意广告文案策划、影像产品的市场营销、影视编导、视频制作、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经典影片解读、中外戏剧名作解读等。

主要选修课程:艺术传播学、美学原理、艺术哲学、信息与网络技术、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讲、西方文化名著选讲、平面设计、广告创意案例解读、文化人类学等。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掌握影视动画创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影视动画编导设计、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能力,能够独立策划、设计、制作动画作品,具有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动画创作人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动画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创意造型,动画艺术概论,动画人物速写,动画角色造型,动画剧本创作,动画美术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与数字绘画,美术构成法则,中外艺术史,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设计,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无纸动画技法,三维动画技法,无纸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艺术学概论,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艺术,动画后期制作与特效,数字雕刻艺术,定格动画,漫画创作,动画衍生品设计开发,广告动画创作,网络技术与网页设计,连环画鉴赏与创作,动画策划与项目推广,插画创作,动画导演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热爱数字艺术事业和动画创作,有一定美术基础;品行端正,身体健康;非色盲、非色弱。

三、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

播音与主持艺术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1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初试3月2-4日,复试3月5-6日。

初试科目:基本素质测试(指定稿件朗读、模拟节目主持)。

复试科目:综合艺术素质测试(指定稿件播读、即兴评述、现场答问)。

广播电视编导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6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3月7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影视创作与评论

1、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2、影视创作与评论:(1) 电视编导基础;(2) 命题故事编写;(3) 电视栏目、节目分析。

戏剧影视文学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4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3月5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戏文创作与评论

1、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2、戏文创作与评论:(1) 分镜头脚本写作;(2) 命题故事写作;(3) 电影评论写作。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1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 3月2日

考试科目:彩画、连环画

1、彩画

考试要求:根据考场提供的黑白动画截图,绘制一幅彩色动画图像。使用四开横幅素描纸,由考场统一提供;自带画架、画板、三角尺、铅笔、钢笔、毛笔、水粉颜料等。

2、连环画

考试要求:根据提供的动画稿本故事绘出连环画片断,采用写实画法,不得采用变形夸张等手法。包括:(1)设计主人公形象;(2)绘制三幅能代表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画面;每幅都应画出边框线并注明顺序号;在每幅下面写出对故事画面的文字描述或角色语言对白(每幅不超过50字)。使用四开横幅素描纸,由考场统一提供;自带画架、画板、三角尺、铅笔、钢笔、毛笔等。

编导培训教育范文3

学校一般是以教学进度的完成,以及考试的应付作为主要目标,学生无法获得更多时间的机会。然而,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作为一个有着极强动手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基础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操作以及动手能力同样重要。但是就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仍然较为单一和死板,只是为了学习理论,而进行教学活动,为了考试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无法开展,由此就会导致部分学生虽然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较为突出,但是动手能力却极为欠缺,只能从编导沦落为普通的编辑。第二,是实践方面,没有足够的操作经费。对于优秀的编导的培养,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总结经验,并且要以良好的设备作为实践的基础,而不能依靠教师的动手,学生的观察,学生无法做到亲历亲为,亲自操作更是不现实。很多学校在广播电视编导教育方面,因为相关设施的欠缺,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生无法在毕业实习的时候做到直接上岗操作,只有在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才可以上任。因此有必要在一些学校内对相应的投资进行利用,对相应的设备予以完善和更新,让学生具备较好的操作平台。第三,教学活动虽然存在,但是许多教师都不是资深的专业人士。因为当前社会上对这一专业的学生有较大的需求,因此许多较为优秀的广播人往往会在电视台等地方工作,学校教学自然也就被放弃了。在校学生也因此无法获得最新的相关消息,学生的学习不能够衔接社会的发展。上述的原因是当前该专业实习教学模式最大的问题。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

从实习方向来看,很多人的模式都是定向的,比如说电视台、广告公司等。对于这部分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极为热爱自己的专业,他们也会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这份工作当去。就毕业生来说,实习是其第一个工作岗位,因此也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思维以及模式产生了决定作用,因为结合这样的实习,毕业生们原本接受的理论知识就上升到了实践这一高度,能够细致的予以实践。结合这一平台,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国内目前的这一专业实情有所了解,能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更好的完成日后的实践以及工作。就实践而言,只有和理论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不断完善,而理论只有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才不会是纸上谈兵。所以说就实习模式来说,对于毕业生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才更有利,更容易实现这一专业的革新。媒体是这部分专业毕业人员第一个接触到的,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媒体也体现出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市民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记者以及编辑,许多报纸也实现了政府以及市民之间的沟通。因此良好的媒体,能够让社会的发展得以推动,使得政府以及民众的距离得以拉进,二者能够更加和谐的沟通,向政府传达民生,所以也就表示这部分毕业的专业人士必须要将自身融入到媒体当中,让自己成为市民以及媒体之间的桥梁,更好的向社会提供服务。此外,作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员,道德观以及责任心也是必须的,要从内心对自身的职业公正性有所认识,要以为民众考虑的思想,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要无愧于自身的职业以及专业,因此一名广播电视编导如果被认为是合格的,不仅其专业知识掌握度要比较高,并且道德素质以及良好的动手能力,都是必备的。作为一名优秀的编导来说,创新能力是必备的,要结合自身实践以及过往的经验,对更加完善和省力的结论进行总结,在日后的实习方面运用,因此就实习模式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刻板的模式,要对和自身实际相符合的模式进行探究,对自身喜爱的工作方向予以选择。洞察力以及思维都是编导们必须要具备的,这样的思维能够让节目编制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得到解决,达到见招拆招的目标,要以淡定的态度来应对上述状况,洞察力的作用也极为显著,作为优秀的编导来说,新闻视角必须要独特,要及时的汇报相关的见闻给观众,而这恰恰是保证节目收视率的关键。

三、结语

编导培训教育范文4

【关键词】素描教学 艺术类专业

一、编导类专业学生及课程的特点

此类学生普通文理科学生,没有经过任何的美术培训。虽然在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开设了美术课,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美术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许多学校的美术课程如同虚设。而且,高考前的美术课,通常以美育为主,学生很少会进行专业正规的美术教育。通过对青岛农业大学2010、2014级编导类学生的调查问卷,得知有98.3%的学生没有进行过专业美术训练,1.5%学生接受的美术培训也是在初中之前参加的美术兴趣班。99.7%的学生认为自己害怕拿笔画画。

编导类专业对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则有着很高的要求。一位编导最终完成的片子质量,决定于他的艺术品位高低。很难想象一位品位低下的导演,能够拍出质量上乘的片子。一位导演想提高自己的片子质量,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在中国的古语中“眼高手低”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艺术领域中,我们要不断地做到“眼高手低”,因为只有“眼力”提高了,才能有“手高”的可能性。编导类素描教学要求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整体观察的方法,形成基本的造型能力,并掌握构图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艺术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美术表现基础和理论基础”的要求。

二、编导类专业素描教学的难点

由于种种原因,编导专业的美术教学课时比较少,只有短短的48学时。这部分学时除了需要进行素描教学外,还要求讲授构图学及简单的分镜知识,真正留给素描教学的时间不足30学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传统的素描教学体系,连几何石膏体部分都不能完成,更无法想象48学时后,要求学生能画出简单的分镜了。因此进行素描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素描知识,建立正确的艺术观察方式,并使学生的手头绘画能力达到一定水准,使我们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编导类专业素描教学内容整合

在“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艺术创意能力为核心,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强化专业思维观念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注重专业特质,体现“由技入道”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注意到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技术的训练达到对一般造型规律的把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门课程采用了专题训练的模式,将素描教学分为了绘画习惯一个核心和线条练习、空间练习、比例与角度练习、明暗练习四个专题,针对每个专题选取合适的练习题目,加强学生的某个绘画技能。例如,在线条练习专题中,我们选取了手、脚、鞋、单独器皿作为练习对象,引导学生注意到每个线条的特点,画出尽可能多的细节线条。在这种练习中,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总结每个线条的特点,真正的画出自己自己观察的线条,而不是某些头脑中的概念线条,避免了学生一提到画眼睛就化成了杏核眼。

四、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精准表达教学内容

首先,准确观察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而在实际绘画教学中,由于教师与学生所站立的位置不同,导致即使观察相同物体但观察的形象也是不尽相同的,特别是在现在整班(35人)上课的情况下,差别更为明显。比如老师在借由石膏正方体讲解比例时,老师与学生的位置如图1所示,由于教师、学生1、学生2相对于正方体的位置不同,观察的正方体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见图2),教师观察的效果为左右面面积均等,学生1观察的效果为左面面积大于右面面积,而学生2的观察效果则是与学生1刚好相反的。在这中情况下,如果教授量取右面与整个宽度的比例关系时,只能使用语言描述操作要点,观察学生的量取姿势是否正确,而无法核实学生的量取结果是否精确。如果借由多媒体演示则可以精确模拟观察者的视域,从而确保学习者精确理解知识内容。

图1

图2

其次,制作以第一视角为基础的教学视频,生动再现绘画过程。现在的绘画示范视频一般为录像式,而且一般拍摄角度为第三者的视角,可以展现绘画的一般过程,不能形象展示绘画视域特征,更无法表现出绘画者的观察过程,在整个讲解过程中,只能用语言提示学生,绘画者是如何观察物体的。但语言表述无法做到精准,加之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往往无法完全领会绘画者的想法。因此,在讲解各专题要点时,我们选择使用相关软件自己制作教学动画,从而将画技能方面视觉化,这样可以使绘画的整过过程形象的再现出来。学习者能够通过“移情”效果,对于教学者的观察方式及过程有着直观的感受则,可以站在教授者的角度形象领会教授者的处理方式及思维脉络,使学生对知识要点掌握更加形象。

编导培训教育范文5

关键词:影视编导;竞争机制;团队协作

影视技术是20世纪末迅猛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感官享受有了更多的追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世界影视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西方,视觉艺术教育成为包容面很广的艺术教育,在中国,体现中国文化的影视作品不断出现,也适应了时代视觉传播的需要。[1]国内外经验证明,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不仅对开拓广泛的经济市场有益,而且对加大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提高该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整体形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2]反过来,不良的影视作品对人们的误导也不可忽视。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影视行业基本上还是处于引进来的阶段,很少有优秀影片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引导世界的影视潮流。所以,笔者深切感受到影视教育的迫切性,在此对影视技术教学做一些探讨。

一、温州及其周边地区影视技术的发展现状

温州经济的发展虽然迅猛,但在该地区,中小企业仍然是温州企业的主体。而中小企业的品牌意识非常薄弱,基本上还是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阶段,经济效益不容乐观。笔者于近几年走访了温州市及周边区域36家广告策划、影视宣传相关媒体设计公司,对146位影视技术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其中的27位项目经理及部门技术经理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到温州地区的影视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各中小企业主要采用经济效益明显的宣传方式而不重视影视宣传等方式。部分项目经理表示:在前几年,企业订单还是以平面宣传为主,近几年尤其是今年,随着3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影视宣传,设计公司接到影视宣传片、产品宣传片的订单越来越多,但本地从事影视技术专业人才的匮乏使我们不得不千里迢迢去外地招聘影视技术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运营成本。同时,也正是因为人才匮乏,而该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又极大,两者的冲突直接导致本地区本行业的公司很难发展壮大,这也就意味着行业龙头企业难以出现。整体行业的竞争处于无序与不利的地位,从而使更多优秀的影视技术设计人员向外地发展,而物价和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也使人才流失的现象更进一步恶化。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温州地区影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创建一个良好的商业化平台。

通过沟通不难发现,影视技术人才的匮乏正日益成为制约温州及周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通过影视编导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为社会输送有用的影视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温州地区广告、传媒、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高职院校影视编导课程的教学现状、竞争机制的构建过程及方法

高职院校影视编导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影视拍摄与编辑能力。其意义在于加强和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影视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操作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编导能力、独立设计能力、独立编辑能力和综合运用影视相关知识的能力,全面掌握影像视频作品的创作、拍摄和简单编辑等影视技术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全面掌握影视领域的知识打下扎实基础。

高职院校影视技术教育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该技术相关课程的发展一直较为滞后。有些院校因为资金问题,未能采购足够的影视设备,将这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硬生生地上成了影视欣赏课。[3]还有些院校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较好地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课堂授课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所教授出来学生的水平可想而知。此外,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课程,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该课程大部分的教材都是理论性非常强、仅适合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教材,在市面上较难找到一本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的教材,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影视编导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该课程是为数字媒体技术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该专业学生普遍反映教材内容因循守旧,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有所脱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考虑到以上原因,在影视编导课程中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竞争机制正是顺应了社会的需求。当学生学完影视技术的基础知识后,通过团队之间竞争机制的引入和构建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影视技术的兴趣,从而有能力做出精美且具有个性化的影视作品。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领域,致力于影视编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师不多,因为受到教学环境、实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影视编导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一直较为缓慢。但随着影视技术跟生活越来越贴近,越来越多的影视爱好者已不再满足于影视作品的欣赏,开始纷纷走上自主创作影视作品的道路。互联网上有不少的文章涉及如何利用数码摄像机来实现影视作品的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笔者改革影视编导课程的决心。笔者尝试采用循序渐进的“四部曲”的方式改革本门课程的教学。

1.序曲部分,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引入分组教学的方式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笔者撰写了《影视编导课程实训指导书》,将每次实训项目化、将每个项目具体化。影视编导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即使手中有设备也无法拍摄出满足市场需求、满足商业化运作要求的影视作品。同时,如果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而从未实践的话又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该实训指导书的指导,加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对影视编导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影视作品拍摄的能力,同时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设计影视稿本的能力、团队协作沟通的能力等。为了更好地提升项目化教学的效果,笔者对每位参与项目的学生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首先,学生要根据项目主题要求查阅、参考相关资料,提前进行认真预习,初步弄懂实训项目的目的、内容,并撰写项目报告。项目报告应包括基本的项目目的和内容,基本项目步骤、过程以及操作记录,对于自主创作的项目要提前准备好设计方案(包括故事梗概、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团队分工名单等拍摄前必需的文字材料)。其次,进入实训室后,学生要搞清本次实训项目需使用的设备,每种设备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合理、正确地选择使用相关设备。根据已设计的实训项目步骤在经教师同意后开始项目运作,项目组原则上为3-6人一组,学生要认真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准备好相关文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项目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学生在完成项目后,科学、真实、完整地撰写项目报告,对本次实训项目加以总结。

通过不断地备课、模拟教学,笔者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影视编导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分组教学的教学方法,将团队精神与竞争机制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课程教学之前,按照学号顺序进行分组,同时微调各小组男女比例,将全体学生以3-6人为一组的方式组建10个创作团队,每个团队推举1名团队负责人牵头整个团队的整体运作与协调工作。之后,再由每个团队自行讨论产生导演、演员、监制、编剧、剧务、音效、后期等角色分工,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项目团队的运作中。通过不同的分工将团队内每位学生的特长发挥出来,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另外,采用按照学号进行分组而不是自由分组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会遇到形形、不同性格、不同工作作风的搭档,不可能永远和自己熟悉、默契的人协同工作,因此通过按学号分配的方式能更逼真地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对学生与人沟通、团队协作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曲中部分,指导学生创作项目化作品的故事梗概、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通过竞争的方式引导项目团队创作优秀作品[4]

在教学初期,笔者不断地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影视作品,并以“拉片”的手法让学生通过欣赏、模仿的方式掌握拍摄的技巧和镜头剪辑的方法,同时也将学生从对影视剧情的关注转移到对影视镜头及影视技巧的关注中去。所谓拉片,就是一种对影片“精读”的过程。它要求学生运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将影片中的一些重点内容逐帧逐句反复观看。在观看的同时将影片镜头的景别、时长、技巧、转场等信息详细地记录下来。通过对整部影片的“精读”来完成针对性的总结提炼,并撰写出相对应的故事梗概、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等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提供系列影片供学生选择,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一部影片进行拉片分析,教师在整个分析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量化指导。[5]让学生通过模仿、揣摩的方式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剧本的撰写、镜头的处理及作品的拍摄技巧。

在教学中后期,每次实训前教师都指定一个主题或方向,由每个创作团队构思、设计并准备好前期文字材料,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会同本专业教师、企业影视从业人员组建“影视创作指导小组”以商业化运作的标准对每个作品进行批改、指导、反馈,直到每个作品都能满足拍摄的要求、商业化运作的要求,在审核通过后方才允许该团队成员动手进行拍摄。例如,笔者曾要求学生创作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宣传片,该项目来源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招生宣传需求及相关院级教研课题,通过两个班级约20个影视创作团队近1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创作出了符合学院要求的商业化作品。

3.部分,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小成本校园影视短片,在竞争机制中孕育优秀作品

以项目创作团队为单位,拟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小成本的校园影视短片。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引入商业化的运作手段,指导学生通过插播广告宣传的方式吸引校园周边商铺进行商业化投资。例如,笔者指导学生创作的校园影视短片——《尚炒饭面试记》获得了一鸣真鲜奶吧温科院分店的商业化投资,在作品中自然穿插加入了该商铺的商业化广告,通过院系各级网站、各级影视制作大赛、互联网推广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商业化运作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当然,并不是每个创作团队的作品都有资格获得商业投资,该作品也是通过竞争,在20多个影视团队中脱颖而出的。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影视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曲终部分,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影视创作平台,实现校企“零距离接触”,真正做到校企合作无缝衔接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的入职培训引入到影视编导课程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企业中的入职培训人员请到学校里以讲座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接触。同时,以企业订单跟单的方式,让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到企业中接订单做,让学生在实战中增长能力,同时也为企业创造财富,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例如,数字媒体专业部分创作团队已接手温州天彩科技有限公司的订单——“正泰集团产品宣传片”,将课堂所学知识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企业增添经济效益、为学院增添社会效应、也为自己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为今后高质量就业、高薪就业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持和能力支撑。

三、教改效果调查与反馈

在教学改革措施实施以后,笔者于2012年对本院201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两个班学生做了针对性的影视编导课程改革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0份,其中男生41人,女生39人,男女生比例接近1∶1。通过调查发现,占总人数68.2%的学生认为采用分组教学模式真正起到了人尽其才的效果;占总人数56.5%的学生认为《影视编导课程实训指导书》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占总人数68.2%的学生认为课程实训内容对于自身影视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占总人数90.6%的学生认为分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本次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门课程包括课程ppt的设计、实训内容的安排、实训指导书的撰写、课程教材的选定、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等各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当然,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希望通过今后的教学不断地予以改进。

笔者通过改革影视编导课程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竞争机制的创建让学生从以往的“要我学”模式逐渐转变为“我要学”模式,以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影视制作能力。通过研究、改革当前的教学现状,让分组教学的应用、竞争机制的构建成为课程建设的新亮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而且能使影视创作成为生活的一个新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影技术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创作优秀影视作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孟静.影视合成教学浅析[J].科技资讯,2009,(24):

189-190.

[2] 李运林,徐福荫.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8.

[3] 赵津晶.普通高校大学生影视鉴赏能力培养研究[J].现

代传播,2009,(3):123-124.

[4] 詹琛.大学生校园数字短片创作指导研究[J].湖北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2012,(6):120-121.

[5] 李成林.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品观摩与探讨”课程拉

编导培训教育范文6

一、研究缘起

影视节目和广播电视新闻数字化发展很快, 影视节目和电视新闻编辑也由线性编辑发展到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顾技术与艺术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讲述视音频编辑的理论和非线性编辑方式的技术原理、艺术原则及实际操作的方法与技巧等。笔者作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师,长期教授《非线性编辑》这门课程,由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近几年才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经验不足,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非线性编辑》课程的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笔者在整个课程授课当中对课程的内容设计及结构安排始终都处于一个探索和研究阶段,本文就是在这个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一些思考和观点,用于本门课课程标准及实践教学指导书的制定的参考资料,同样也为类似课程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在整个授课的过程当中,笔者实验研究的方式,把授课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传统教学阶段,在课程的前半段,主要是沿用其他院校相同或者相似课程的任课老师的一些经验和教学方法。另外一个阶段是学期的后半段,主要是根据笔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改革,所制定的新的课程设置方案。

两个阶段的教学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为影视系2013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4个班188名学生,根据学期教学安排,本人前半段教授2013级广播电视编导1班和2班,后半学期教授3班和4班非线性编辑课程,针对4个班在《非线性编辑》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整理成研究数据,以作为后期的研究资料。

二、需求为王――改革之径

高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以市场为导向,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可以以市场的需求为目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非线性编辑》这门课程而言,市场需要这门课程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软件,这个方面,绝大多数高校教学都能做到,但是这只是基础,市场要的作品,不是技术上简单的镜头的拼接,是要能够体现企业需要,比如能体现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产品卖点、具有视觉效果、有思想、有高度的作品,每一项无不考验着制作者除了技术之外的能力,如制作经验、视听思维等等,那么非线性编辑课程该如何变革才能适应这样的市场需求呢?

(一)以项目为中心,加强职业化训练

第一、项目中心制的宏观教学法

以微观为主导的学习形式,是目前软件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该课程传统教学大纲以技术为先导,强调细致全面,每一章节几乎所有的技术点和知识点都有涉猎,虽然全面,但是却很庞杂,很分散,学生往往学到后面,前面又忘记了,学习效果不尽于人意,遇到这种情况,宏观思维的项目教学法就是不错的选择。

项目教学不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国内关于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是从1998年开始,近年来也成为学术界热门的研究话题,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是如火如荼,尤其是理工、电子学科、信息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各专业或行业教育教学改革时更倾向于采用项目教学法。那么项目中心制的宏观教学法,就是打破专项训练的实践模式,以综合实训为主导,以专项训练为辅。对于综合性比较强的《非线性编辑》课程来讲,专项练习显然不是很适合,往往学到后面,前面又忘记了,作为实践课,宏观上的综合训练,更适合该课程学习,该课程不仅仅要求学生有较强技术,更强调全局性的编导思维,编导思维要求学生有全局思维,剪辑片子时考虑的是整?w而不是局部。

笔者作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线性编辑》课程任课教师,教师除了讲解基本操作技巧之外,每次课都会安排综合案例,专项训练为辅。专门收集了《华睿科技》、《华晨灯具》、《闽侯亲子活动》《宝林禅寺》等一系列商业案例给学生进行实战练习,虽然学生在制作当中会遇到大量还没有学习到的技巧和内容,但是正是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学生才会积极提问,积极和团队进行探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激发了兴趣,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案例制作的过程当中,以完全商业的标准规范的流程去要求学生,教师从前期到后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经过几次训练之后,学生很快就能找到规律,也能更快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效果显著,笔者为考察效果对四个班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在第三单元的时候进行的测验考核,出几道操作题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记为合格,结果统计如下:

从以上的表格可以看出,13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四个班共计197人,分成4个班,平均每个班50人左右。其中1班和2班,采用的传统教学法,3班和4班采用项目中心的教学法,一个月后通过阶段测验,考察学习效果,图表显示1班和2班通过率分别为50%和46%,学习效果较差,而3班和4班采用项目中心制的教学法,学习效果较为理想,全班通过率在80%左右。从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来讲,项目中心制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该课程的受欢迎程度。

第二,专业师资队伍培养

项目中心制开放式教学离不开专业的师资队伍,倘若教师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而对专业实践全然不知的话,项目中心的教学法是无法展开的。教师必须要有至少两年的项目制作经验,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方法,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影视系为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有12名专职专任教师,80%的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验,或者鲜有制作商业案例的经历,要满足项目中心制的教学要求显然还有些困难,那么针对这样的问题,如何打造一支符合教学要求的队伍呢?

首先,脱产培训。所谓的脱产培训,是指需要教师真正扎根一线,去到企业里面从实习开始,承担企业工作任务,暂时不承担教学任务,完全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或者创作当中,替客户负责,为企业盈利。之所以强调脱产,之前各个学校也有个相应的企业培训,但是收效甚微,教师除了参加企业培训,还要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几乎每周都要去给学生上课,开会,企业和学校两边来回跑,教师难以两边兼顾,身心俱疲,企业培训变成了负担,大多教师只能应付了事。脱产培训可即时快速提高教师实践水平的一个有效而且快速的途径,需要企业、学校以及个人三方有机配合,方能顺利进行。当然,除了把教师送出去锻炼,也可以适当引进一起企业人员进校授课,或者培训老师。

其次,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现如今双,师型教师是各个高校,尤其是应用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的共同呼声。什么是“双师型”说法不一,笔者更推崇“双能力型”这种说法,既能够胜任纯理论的教学,又能够知道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能够知道学生完成企业标准的案例。

(二)拓展平台 促进交流

创建学习QQ群或者微信群。为了更好的促进学习上的交流,建议设立专门的内部交流群,可以提供给学生作业及作品,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对作品进行点评,高效便捷,学生能随时随地收到作品反馈,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专业群除了能拓展正常的教学手段,也能方便师生的交流,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在群里面讨论,也能单独找老师交流,每个任课老师都必须在群里面,正常的上班时间,都要为学生答疑解惑。对比较积极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课酬鼓励。目前,3班和4班有组织班级群,教师会定期任务,并且根据作品质量认定考试分数,不少学生积极参加,交流活跃,整个学期下来确实有产生一些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