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

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范文1

关键词: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专业发展

G61-4;G652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应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统筹规划,加强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在师资队伍建设实然状态中,男女比例失调,女性教师占比过重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很多高校,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中仅仅只有一两个男生,男幼师生被称为“国宝”。为了改变国人对幼教行业中男幼师的世俗眼光,增加幼师队伍的阳刚之气,有部分院校已开始着手实施“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免费”政策,其中以江苏省为代表,但在面对强大的舆论和社会压力下,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仍不乏有专业认同感减弱,甚至出现转专业、退学的情况。专业认同是一种状态与过程的结合,即指个体对自己正在学习或从事的专业有清楚的认识和规划,认可并愿从事相关工作的情感态度。

一、调查目的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中,职前教育是培养一名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这样稀缺的资源,其专业素养是影响他们职业生涯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研究立足职前教育中的专业认同,通过对四川省S学院学前教育男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对本专业的认识和规划现状,情感态度,以期能对高校更好的掌握学前教育男生的学习状态,培养优秀的幼儿男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做到因材施教。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S学院是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公办普通院校,学校以创新思维为基点,立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研究选取该校2011级―2015级学前教育本科男生为主要研究对象。S学院于2009年开始招收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并于2010年开始招收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学生。其基本情况如下表: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2011级到2015级S学院共招收学前教育学生257人,其中女生239人,男生18人,男生占比约为7%。从整个男生招收趋势而言,每年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人数并不多,且报考人数极不稳定。从纵向看,2012级男生人数占比相对较高,是因为在2012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允许招收艺术类考生,到了2013年,由于国家政策的规定,S学院只能招收学前教育普通类考生。

为更加清晰地了解S学院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并与女生做差异化研究,本研究选取了2011级―2015所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采用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57份,回收255份,回收率99.2%,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43份,回收有效率为95.3%。访谈选取了2012级(大三)和2014级(大一)的两名男生。

根据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调查问卷》,从专业认知、专业学习、专业期望和前景三个维度共设置问题37题,其中1-4题为学生的基本情况,5-17题体现学生的专业认知,18-27题体现学生的专业学习,28-37题体现学生对本专业的期望和前景。本问卷选用5点计分法,选A记5分,选B记4分,选C记3分,选D记2分,选E记1分。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度普遍低于女生

从调查结果和男女生专业认同的状况比较分析,男生对学前教育的专业认同总体程度不高,且普遍低于女生,主要体现在:

1.填报志愿的性别差异

学生对本专业的初步认识最初体现在志愿的填报上,因此本问卷设置了三种选项:第一志愿、第二或第三志愿、调配。选择第一志愿的说明对本专业认同度相对高,反之则说明相对低。笔者在整理数据中发现,男女生在此项的选择中性别差异非常明显。其中男生填报第一志愿的3人,占男生人数的16.7%,而选择调剂的男生有13人,占男生总人数的72.2%。女生填报第一志愿的为156人,占女生总人数的65.2%;选择调剂的女生有29人,占女生总人数的12.1%。

2.录取方式的性别差异

录取方式作为填报志愿的补充,从侧面反应学生对本专业的初步印象,影响其以后的专业认同程度。如果是正常录取的话,说明其对本专业认同度相对较高,如果是补充录取的话,则专业认同度相对较低。经过对问卷资料的分析,笔者发现,男女生在此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女生正常录取227人,占女生总人数的95%,降分录取12人,占其总人数5%,补充录取0人,占比0%;而男生正常录取13人,占比76%,降分录取3人,占比14%,补充录取2人,占比10%。

(二)学前教育男生对本专业的认识程度不够

1.大多数学前教育男生对本专业不甚了解,关注度低

学生对一门学科的认识程度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建立其专业认同的有效前提。如果一个学生连对自己本专业的了解都不足,何谈专业认同。一名大一的男生在访谈中说道:“说实话可以用‘零’来形容我对这个专业的了解,听别人说这个专业出来以后就是到幼儿园当保姆的。我之所以最后选择读这个专业,是不想再复读了,因为我已经复读了一次。”笔者在整理数据中发现,在这18名男生中,有11人选择对本专业较不了解,占比61.1%,甚至有3人选择了基本不了解。虽然有88.9%的学前教育男生比较乐意听取所在院系对本专业的相关介绍,但有83.3%的男生却较少选择阅读本专业的课外书籍或相关的网站;在逛书店时,也基本不关注学前教育方面的书籍(占比77.7%)。

2.对本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清楚

课程设置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得以实现的载体,也是其专业意志的体现。目前对课程的定义没有统一的定论,在本研究中,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 由于大一的学生刚入学,对课程设置不甚了解,所以笔者对大三的学前教育男生进行了随机访谈。但访谈发现,基本没有一个同学能清晰地回忆起这三年所学过核心的课程。在问卷选项“您了解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吗”,有接近94%的学前教育男生选择了较不了解。

(三)学前教育男生对本专业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推动人参与并积极投身于某项活动的有效动力之一,它不仅影响人的专业适应性,专业定位和职业选择,更能促进个人能力的发挥,适应多变的外在环境。学前教育男生在选择“您对现在所学专业知识是否感兴趣时”,有77.8%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16.7%的同学认为“没多少兴趣”;甚至有55.6%的同学较不乐意跟他人谈论自己专业的相关问题。有38.9%的男生认为“六十分万岁,多一份浪费”的情景比较符合自身情况。有一位男生在访谈中提到“对理论课的学习,课堂上老师提到的问题一般只有被点名的时候才会仓促思考,对于一些理论课,根本提不起兴趣,不明白的专业知识,也不会向老师请教。而技能课比如舞蹈,弹琴等,对于我来讲,基本就是人间炼狱。”

(四)学前教育男生对本专业学习的意志不够坚定

专业意志是衡量学生专业认同的一项重要指标,表明学生是否有愿意接受并继续学习本专业的动力和决心。在问及“如果现在有一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您会选择本专业吗?”问题时,有10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选择了“不怎么想选择”占比55.6%,有5位选择了“一定不选择”,占比27.8%。对于大二、大三男生而言,已经经历了许多见习、实习活动,基本熟悉了幼儿园的教学情况,但仍有接近2/3的男生认为“学前教育专业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理想”,甚至有50%的男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幼儿园工作。笔者对2012级已经毕业的7名男生进行的追踪了解,目前只有两名男生在从事与幼教行业的相关工作,其他5名同学开始选择了幼教领域,但最后都转行了。

(五)学前教育男生对本专业的期望值较低

专业期望是个体对本专业愿景的体现,在调查中,77.8%的男生较不满意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也不愿意继续在学前教育专业领域深造。在访谈中,有不少男生觉得由于社会对幼师认同度低,要让自己在这一行闯出一片天比较困难。尽管现在国家鼓励男性教师加入幼教队伍,但目前围绕在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仍是女性居多。“幼儿园的男教师少,优秀的男教师更少”“我不知道自己以后如何在幼儿园领域能立住脚”。

四、讨论及建议

了解学前教育男生专业认同的现状,有利于高校更多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状态,制定更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高校专业技能培养水平。未来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中,男性占比增加将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虽然目前由于政策因素、根深蒂固的行I观念、社会因素等原因阻碍了男性对这一行业的选择,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弱化了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培养力度。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升男幼师生的专业认同可以做以下方面的努力: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高自我效能感,激发其专业认同;引导学生挖掘自我优势,树立信心,提高专业认同;多样化、个性化教学,设置适宜的特色课程,强化其专业认同;增加薪酬待遇,解决其职业保障,稳固专业认同。

参考文献:

[1]航梅.基于专业标准的江苏男幼师生免费培养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3(12)

[2]谭兆敏,段作章.国外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10)

[3]殷洁.贫困文化:学前教育男生专业成长的困境与消解[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4]袁朝阳.学前教育专业认同感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范文2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学前教育;职业技能

一、应用型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才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呢?做好学前教育的职业技能培养是关键。从学前教育来说,学前教育是人们成长的基础,只有做好了学前教育,孩子日后成功发展才有希望。现实中很多孩子都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因为从小没有进行学前教育,基础不牢。从职业技能的培养来说,现在的大学生表面上是进了一个好大学,但是在大学里又有多少人真正学习呢?很多本科生不仅专业知识不扎实,而且连最基本的技能都没有,即使有少部分同学学习,他们也大都只注重理论学习,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本不重视,导致职业技能的匮乏。良好的职业技能是日后适应社会的基础。

二、应用型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内容及要求

应用型大学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要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在思想道德、身体素质及工作能力等方面提高了更多要求。而应用型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理念、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文化修养、工作创新能力等。

1.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职业道德是任何一个职业都必须具备的,没有了职业道德,即使有过高的能力,也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学理念则是进一步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教学理念主要包涵教育观、课程观等,这主要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之后从事教育行业的要求,但是在大学期间就应该开始培养。

职业道德往往是为人处事的原则,教学理念则是人们学习的动力。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经验,争取日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2.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过硬的专业知识是对每一位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大学生在校期应该以打牢专业知识为基础,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然后进行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因为毕竟大学毕业时大学期间的学期成绩在找工作时起到很大的作用。其实专业知识不仅仅包括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还应该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热点话题,不要做一个书呆子,多方面地了解自己专业的相关知识。

专业知识是一方面,学前教育本科生的文化修养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本科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多了解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像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断丰富自己的大脑,做一个综合性人才。我们只有对各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日后才会更胜一筹。

3.从事教育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毕业之后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科研等工作,为此要想日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适应新工作就必须具备从事教育的工作能力。同时创新能力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必备的,良好的创新能力不仅能保证自己能在平平众生中出类拔萃,而且常常在一些关键困难时期,想出解决难题的办法。

三、应用型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面临的问题

应用型大学主要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

1.本科生从事现代职业的基础不够坚实

作为应用型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不仅仅要学好学校的课程知识,更应该多注重实践,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明白更多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职业。从事现代职业必须具备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像最基本的WPS,学生应该弄明白,但是事实并不如此,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这就直接导致日后的不良发展,在职业技能的发展上他们也不注重,放松警惕。

2.本科生专业知识很欠缺

应用型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弄明白自己的专业知识,但是很多本科生感觉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知识非常理论化,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缺少实践性,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对其他方面的职业技能培养更是置之不顾。

3.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很多应用型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都重理论轻实践,完全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再加上学校资源的匮乏,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都不合理。其中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类的课程,但是像其他领域的课程很少涉及到,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很多大学本科生都只知道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其他领域像人文社科、计算机等学科什么也不知道,进入工作以后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也会阻碍学前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

4.考评方式欠缺,职业技能难以检验

出现在应用型大学中的一大问题就是考评方式很欠缺。很多应用型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检测都是通过笔试等环节来检测的,但是往往考试只涉及到了职业技能的某一个方面,甚至都是专业知识,跟职业技能毫无关系。因此,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纯粹的考试来检测非常片面,这其中很容易出现这样一种误区:那些死记硬背的同学在考试中往往能取得好成绩,但是他们的实践能力非常差;而那些重视动手能力的学生,往往对纯理论考试的内容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取得的成绩比较差。所以,考试方式的欠缺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应用型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基本措施

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范文3

【关键词】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学生视角

“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专业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它对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和评价以及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性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我国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亦需要重新的调整,并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综观目前国内的研究状况,更多的是从学前教育本科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以求得生存的角度探讨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改革,缺乏对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应有的定位探讨,改革表现出更多的被动性,亦使得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存在极大的偏差。本文试图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视角,了解她们对学前本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看法,以期对学前教育本科培养目标的改革提供参考性意见。

一般认为,培养目标是指:“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规格,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落脚点,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影响着课程的构建、实施和评价,从而将影响着本专业学生的长远发展。

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2年7月教育部规定,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师范学校学龄前教育学及心理学教员 ”。后来教育部在一些文件中把培养幼教管理人员和幼教科研人员作为两项新的内容纳入到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体系中。至20世纪末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沿用这些培养目标,未有较大改动。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迅速发展,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也不断面临着挑战。旧的培养目标指导下的学前教育专业逐渐显现出不适应性,以及发展中的不合理性,具体表现为:首先,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模式正在由三级向二级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中等幼儿师范教育或升为大专学校或并入其他高等院校,并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学前教育内部结构的这一突破性进展冲击着高等学前教育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的同时也提高了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原有的培养目标若没有做出适时的调整,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将受到挑战,难以胜任这些不断变化的学前教育领域的工作。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原有的培养目标所面临的这些挑战已经引起了重视,许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同时,全国各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相继作了一些调整。

事实上,本科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盲点,不仅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应有发展和良性运行的形成,也极大影响着在学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报考学生的专业认识,以及本科学前教育的市场形成,并强烈地反映在近些年的招生中。如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本科学前教育专业03级的38名学生中仅有2名同学是以第一志愿录取的,而剩下的36名同学都是从其它专业调剂的。这使得她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识从一开始就处于空白的状态,对学前教育专业有一个艰难的认识过程。因此,笔者设计了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试图通过她们的体验,客观反映和了解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和看法,希望能为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改革提供学生的意见和观点。本调查以笔者所在校学前教育专业2003-2006级在学的全体学生为主要问卷调查对象,共发放104份问卷,回收9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3.27%。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基本认同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为本科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

在回答“许多幼教学者认为,学前教育培养目标应该主要为:幼儿园教师。您认同这一观点吗?”这一问题,选择同意的同学占总数的60.82%,选择不同意的占39.18%,而且各个年级的选择比率差异不大。

(二)入学前与入学后对培养目标的看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笔者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入学前,您认为学前教育本科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时,43%左右的学生都选择了“幼儿师范院校教育学科的教师”,另外各有20%左右的学生入学前认为本专业是培养幼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和幼教方面的科研人员,选择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仅占8%。由此可见,学生们入学前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偏差,入学前学生对中等学前教育的变化及其对本科毕业生就业所造成的冲击不清楚,对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正面临的改革也不太了解。

入学后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在现实情况下需要转化的意识比较强,其中大一的学生中认为本科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幼儿师范院校教育学科的教师的占全班总数的23.52%,大二的占全班总数的14.28%,大三的占全班的11.11%,大四的学生中仅有一名。从侧面显见年级越往上,学生对本专业培养目标改革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认识越清晰,对专业目标改革的意识越强。

学生入学前与入学后对培养目标的看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的原因在于:首先,专业目标的转化对学生的就业和将来的社会适应性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容易成为学生的关注焦点;其次,由于专业培养目标的特殊重要性,本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提到相关问题;再者,同专业前几届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也会影响着学生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

(三)大部分学生愿意毕业后去幼儿园任教,而幼儿教师待遇低则是影响另一部分学生做出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很多学者认为,本科学前教育目前的培养目标应该调整为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那学前教育本科学生他们是怎么认为的呢?她们是否愿意去幼儿园任教?笔者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四个年级中有67.5%的学生愿意在本科毕业以后去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32.5%的学生不愿意去幼儿园任教,其中毕业班的学生不愿意去幼儿园任教的比例相对比较高。但是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学生愿意在毕业后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

调查结果也表明,不愿意去幼儿园任教的学生仍然占有相当一部份的比例。这些学生不愿意去幼儿园任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55%左右认为幼儿教师的待遇低、自身的社会地位不高是影响自己做出选择的重要因素,25%的学生认为幼儿教师自身的发展空间有局限性是主要原因。另外有些学生认为普通的幼儿教师平时的工作量较大,事情比较琐碎,保育成分高,她们认为幼儿教师实际上是不需要高学历的。

(四)学生认为能够进行教育科研是本科、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区别要素之一

随着原来幼儿师范学校的不断升格,由原来的中专层次提高为现在的大专层次,专科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得以提高,那么学前教育本科的目标定位与普通幼师(大专)是否应该有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里?学前教育本科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对待这一问题,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其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3:对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与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的认识统计

年级

更倾向于从事学前教育科研(%)

更倾向于从事学前教育行政(%)

更有利于学前教育学生的深造(如:读研)(%)

没什么不同。(%)

其他如________(%)

03级

72

8

16

4

04级

40.8

14.8

37

3.7

3.7(应该会更爱孩子)

05级

63.3

13.3

16.7

3.3

3.3(应该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06级

66.6

11.1

22.2

总计

60.7

11.8

22.9

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范文4

一、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对国外四种音乐教学方法借鉴的必要性

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首先,现阶段,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强调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去学习音乐的理论知识,以书本为主,不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从高等师范院校走出来的学生整体专业素质水平低,也就影响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其次,高等师范院校对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内容很有局限性,理论性太强,这些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受到了很大的约束,所以他们在以后教育孩子们的时候也是运用比较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大大抑制了孩子们的天性,不利于孩子们创造力的培养。最后,高等师范院校为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设置的课程里面缺乏对幼儿心理学知识的讲授。因为幼儿是特殊的群体,他们特有的心理状态会阻碍他们学习音乐知识,但是假如能够了解并利用好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就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学习音乐。

二、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对国外四种音乐教学方法的借鉴和应用

国外四种音乐教学方法有着共通的地方,我们经过分析和研究,将这些共通的地方总结出来,通过对这些精髓的借鉴,很好的应用在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学前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会成为学前音乐教育的老师,他们在学前音乐教育中扮演着和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学习效果。所以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让他们在学好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更多的能力。对这些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要以提高他们对学前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为基础的,他们只有重视学前教育教学,才能在学生的过程中主动去提高自身的能力。达尔克洛兹和奥尔夫是创造了四种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育家中的两位,他们的教学方法就体现了他们对学前音乐教学的重视。他们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调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给幼儿提供一个合适他们的方法来学习音乐。

(二)培养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造能力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受到了极大的压抑和抹杀,所以他们的思维会被模式化。但是音乐是有灵性的,被束缚的思维是没有办法很好的领会音乐的内涵和价值的。这样的话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本身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都不到位,怎么能引导好幼儿呢?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法注意到了这一点,它的方法是符合孩子们的特点的,他认为孩子们的思维正处在最活跃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特点是孩子们独有的天性,所以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侧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不为孩子们设定任何的约束,让他们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音乐,用音乐表达自己。所以我们也要注重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发挥自己得想象,培养孩子们得创造力。

(三)在课程中增加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心理学课程

现阶段高等师范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学的课程中很少涉及到幼儿心理学的知识。把握幼儿的心理状态是能够教好幼儿的一大前提。孩子们顽皮好动。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有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孩子们的的心理想法才能有针对性的去教育他们。达尔克洛兹和奥尔夫在这一点上也有同样的见解。他们的学前音乐教育法就是从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出发的,倡导保留孩子们的原始天性,引导他们去用音乐表达自己。并且通过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好动的特点,创建出了很多趣味的音乐教学法,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所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这样才能采取更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幼儿。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范文5

【关键词】专科层次 学前教育 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35-02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面向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因而它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学前教育专业有利于孩子早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对于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长期以来,实践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积极探索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是十分有价值的。

一、实践教学体系内涵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狭义上,它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围绕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一系列专业课程的安排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如见习、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并且两者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实现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在广义上,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由一定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管理、以及一定的教学设施或条件综合形成的一个整体。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合作,以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的目标。

二、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实施不到位

在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其虽然设置了整体的教学计划,并且对其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课时量都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但是在其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实施不到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1.在一些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上还是能够得到比较完善的实施的,但是在涉及儿童心理发展、学前教育原理、幼儿教育活动指导等内容的教学实施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教学模式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灌输式的教学,缺乏实践性的教学。2.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缺少如保育类一类课程的安排,而关于保育的实践教学是几乎没有。3.实践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教师在其教学中占主导性的地位,主要是由教师来示范指导学生,而学生自主进行组织策划各类幼儿活动的实践却少之又少。

(二)实践教学条件不充分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的条件上,专科院校还不够完善。第一,缺乏足够的硬件设施。对于条件稍微好点的专科院校来说,在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训室的建设上,还是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实训需求的,如基本的手工室、 书法室、 琴房、 舞蹈实训室都是有的。而可供更进一步的技能训练的实训室或者功能室大部分的专科院校内是缺乏的,如涉及游戏指导技能、 环境创设技能、 婴幼儿照护技能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的实训室。实训室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第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不够强。专科院校的很多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从大学刚毕业后就进入了工作阶段,他们对幼儿园的具体实践活动还不够了解,再加上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几乎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缺乏一定的幼儿教学经验,因而在其教学中,很多只局限于纸上谈兵,其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第三,实践教学的时间太短。在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中,只为技能类的学科安排了平时的技能训练外,其他的学科除了在课上的学习,其他时间几乎没有要求,这是不能够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

(三)实践教学管理不完善

专科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只是将其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很少去关注学生有没有吸收进去,缺乏对实践的教学管理,而且学校也没有安排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对实践的管理是实践实施的保障,是强化实施过程效果的必要环节。但是在很多专科院校中就缺乏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没有对实践教学过程实施监控,最终造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一直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因此专科院校要十分重视对实践的教学管理。

(四)缺乏一定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第一,在评价标准上不够规范化和全面化。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评定的时候,教师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评价学生,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依据。第二,在评价方式和主体上不够多样化。学生的实践成绩一般就是运用百分制的评价方式,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其进行打分,及格就能获得学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成绩也只是由学校单方面地进行打分,学生只需要将实习体会记录在表格而上就算完成实习任务了,而这些都只是流于形式的表面功夫。第三,实践评价只是重结果轻过程。对学生的实践情况学校只是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而往往会忽略掉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情况或者是存在的问题,这种缺乏过程性的评价体系是不当的。

三、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出专门针对幼儿学习和成长进行教学服务的人才设置的一门应用型的专业。在《课标》中,对三年制的专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采用学分制的方式,规定最低必须修满40个学分,最低总学分为60分,两者都不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根据最低60个总学分来计算,总课时量为1080个。根据这些课时量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局限在理论知识上,还应该包括一定的实践课程,这也正是《课标》所规定的。但是在二者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大多专科院校还没有能够做到协调,实践教学是普遍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重新安排其课程,在比例上以及在教学目标上,都要突出实践教学,从而保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要想全面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设施齐全并且功能完备的实训室,并且包括室内和室外的。在实训室建立之前,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学前教师专业技能的构成,从而为学生确定一定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校内实训室的建设。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不仅需要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类课程实践的需求,而且更要注重学生薄弱的实践环节的实训室的建设,如幼儿园教育活动模拟室、幼儿行为观察或游戏室等,从而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实践条件,促进学生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校外实训室的建设上,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见习和实习机会,在体现学前教育专业自身特色的同时,要体现多样化的特征,从而建设出具有特色校外实践基地。从而形成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首先,将实践教学管理的要求写进教学制度里面,如学生见习、实习制度、活动记录手册等,并且要求全体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公共执行,从而以此作为依据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促进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其次,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指导,这是实践教学活动高效进行的保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派专人全程监督和检查实践教学过程,在课程结束之后,将检查的情况如实反映给教学老师,从而让教师对自己的实践教学中做的到位的地方以及不足之处都有清楚的了解,从而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加以改进。第三,建立起完善的学生见习、实习的反馈机制。学校要对学生在校内实训以及校外见习、实习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在毕业生参加幼儿园的工作后,也要对他们进行走访,收集毕业生的教学情况并且对其进行深刻的分析,这将会成为学校将来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四)建立实践教学评估机制

在每一学期的实践教学结束之后,学校需要对每个班级的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在这一方面要形成完善的教学实践评估体系。比如可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或者展开座谈会等,深入地了解学前实践教学建设情况。另外,对于实践教学的调查得出的情况需要形成文件,并且进行有序的归档,这对于实践教学评估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有效、规范的评估体系所评估的对象应该是学前教育专业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指导方式、考核方式、教学进度的掌握情况等等进行评估,以确保评估的情况与教师的实践教学情况相吻合。在对其进行评估的时候,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凡是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全体教职工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另外,在评价方式上也要注意多样化,如可以采取教师互评、 师生互评, 教师评学、 学生网上评教等方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估体制有利于促进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同时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完成的一项指标,它不仅是保证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也是其培养优秀的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该专业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完成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新兴.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J].教育探索. 2013(05)

[2]高闰青.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大学(学术版). 2012(06)

[3]范小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

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范文6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4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026

由于学前教育的受关注程度在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教师水平也受到家长、社会的重视。作为学前教育教师的主要培养基地,高职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方面受到培养性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教育市场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结合当前的新时代背景,坚持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意识,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

一、积极应对学前教育专业挑战,培养富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专科人才

教育的实质是不断改革和创新,新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也需要进行创新。从大环境的发展形势来看,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行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模式,学前教育的市场化已然成为大势所趋。而在这种学前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学生要面临的是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虽然整体上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尤其是专科学生就业率表面成绩非常好,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高就业率背后的其实是低端就业。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只能选择民办幼儿园就业,而民办幼儿园的待遇条件差,无法有效留住人才,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进一步恶化学前教育环境。

因此,针对这种环境问题,作为以学前教育技能学习为主要目标的高职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从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积极应对当前学前教育过程中的不利因素,高度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家长对于孩子都抱有非常大的期望,特别愿意进行学前教育投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以说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空间。高职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要积极拓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像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人事管理、课程管理、财务会计、资本运转、人际关系、市场营销等,培养学生了解和明白幼儿园的创办、运作流程,让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观念,并且积极鼓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业行为①。比如说,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从学校学前专业走出来的并且在创办学前教育机构方面取得成功的毕业生,定期回到学校和在校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将在创办学前教育机构所遇到的困难及成功的经验和大家进行分享,有助于形成学前教育专业的良性循环。

此外,高职院校也可以效仿一些其他本科或者师范院校,为有从事学前教育行业意愿的其他专业学生提供选修学前专业作为第二专业的机会,充分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厚度。当然,对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高职院校来说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和师资力量的挑战,因此,在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的有利政策基础上,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新模式。比如说,高职院校可以和一些本科院校或者师范类院校进行合作,将学前教育专业纳入“校园专业合作计划”,为其他专业学生选修第二专业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多样化的知识构建有助于拓宽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就业领域,加深学前教育行业的资源积累,从而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基础教学能力

当前关于学前教育领域的改革方面,传统观念和做法的改革使得幼儿园教师工作繁重的工作、低下的待遇条件更加“雪上加霜”,这种环境对于在校的学前专业学生来说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影响②。所以说,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目标更加注重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适应性和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具体通过在学前教育的行为过程中改变教育行为和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学前专业学生专科人才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像唱歌、跳舞、讲故事、绘画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在新时代环境下明显区分于目前传统的幼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凸显出专科学历层次学前专业人才的优势。

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幼儿行为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只有使学生对幼儿行为表现更加了解,才能有效保证未来的实践教学质量。当前很多关于对幼儿行为的描述还非常局限,只是论述了幼儿的一般生理和心理行为习惯,但是由于幼儿自身的生理结构作用,在日常表现中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多样性,普遍性的理论方法并不适用。因此,要注意培养学前教育学生养成细致、耐心的优秀品质,提高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另一方面,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组织教学与应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理论性较多,实践操作策略偏少,导致幼儿教师普遍缺乏设计幼儿教学活动的能力,无法真正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提高幼儿学习的趣味性③。因此,在学前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整合其他科目、领域的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组合和应用能力,多参与学前教育课堂实践,多观察、学习和总结优秀幼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开展和活动的组织,从而丰富学前专业学生的组织与应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三、转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习同样也是学前专业学生的主要目标,其不仅要理解专业课程的内容,还需要注意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要想真正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幼儿教师,就必须转变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重新构建教学体系,丰富和深化专业内容,要引导学前专业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不能只是成为通过死记硬背、机械操作而获得教师资格证,特别是对于专科学生,更要积极主动探求自身技能的提升。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并没有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无论是在实践还是在学习中都是以自身的经验能力作为教学的参考依据。比如说,有的学前教育实践课中学生对于幼儿的游戏往往只是一些简单的堆积木、折纸、手拉橡皮筋等,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于像一些关于数学题目中的加减法都是依靠记忆实现。所以说,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提高学生自身主动探索教育方法的能力,为未来成为幼儿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在专业考评中还是以考试为主。这种一直以来根植于学生思想中的应试教育观念自然也会影响未来的学前教育者④。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专业,可以对自身的教育内容和考查方式进行革新。比如说,可以将“学前教育课堂大讲解”作为专科学生的期末科目测评方式,让学生提前准备好10-15分钟的学前教育内容计划,之后在讲台上进行实践,不限定学生的形式发挥,无论是口头讲述、制作PPT、开展游戏等都可以,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测定。

四、全面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按照常理来说,幼儿教师都是学前专业毕业的优秀人才,接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和思想熏陶,然而当前却经常会看到幼儿教师随手丢垃圾、大声喧哗、穿着奇装异服,甚至会经常看见有幼儿教师体罚学生的新闻报道。幼儿时期是人成长最基础的阶段,幼儿教师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作为幼儿教师的“摇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高低至关重要⑤。

活跃的课堂氛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爱岗敬业精神、细心耐心的优秀品质等都是优秀幼儿教师的标准。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特别是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养。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大院校要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的培养,丰富和创新对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方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

注释:

① 赵南. 新时代背景下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想[J]. 学前教育研究,2009,08:22-27.

② 张谦. 新时代背景下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想[J]. 新课程学习(中),2014,03:1.

③ 赵丽英.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状况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