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工艺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工艺文化

传统工艺文化范文1

一个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具备相当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承载着衣食住行的工艺造物文化。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一旦失去本身应有的特色和风貌,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工艺造物文化和美学思想,是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众所周知,中国造物文化的悠久、发达、辉煌、丰厚,无与伦比、举世公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未能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学科。但是没有系统整理不能误解为没有系统的工艺美学思想存在。为此我在1989年发表的《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述评》一文(见《中国工艺美术》总第32期)中明确指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工艺美学已经初步形成了思想体系和理论形态,并从7个方面对其重要内容作了简要述评。继续这一研究,本文将进一步对传统工艺造物文化的基本范畴、理论框架及其思想特色加以述评和探讨。

一、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范畴是理论构建的基本概念,是构成体系“网结”的支点和要素。范畴系统,是概念范畴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结构。因此,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寻求和建构传统工艺美学基本范畴的理论框架,是建立科学、系统理论的首要前提。但是,要想从传世的有限几本工艺著述中找到这样的理论范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技术思想是和古代的哲学思想融汇一体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道与器、物与欲、文与质、技与艺、用与美等工艺美学基本范畴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或取譬引类,或直言阐述,连篇累牍,史不绝书。《周易·系辞》更是一部阐释天道易理“人文化成”的宏篇巨构和百科全书,其中就包括了工艺文化“开物成务”的丰富内容。例如制器尚象、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道寓于器、载礼释道的教化功能;以意立象、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天人合一、共生共荣的美学追求等等。如果有人说引用这些范畴概念是妄测臆改,牵强附会,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这些范畴概念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下面有必要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作为概念范畴形态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概括升华。汉字“范”即工艺造物的模具。《荀子·强国》:“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得齐。”而“畴”指已耕作的田地或田地的分界。可见“范畴”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的认识。“道与器”,道即理,《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脉理,依其脉理而治,就是理。“质与文”,质就是器物的质地,文即图案纹样之“纹”。可见这些概念,原本就是工艺造物原初意义的引申。我们只不过是把“借走”的概念“物归原主”,从本质上或本体上没有什么不妥。

第二,工艺造物的双重建构,工艺及工业历史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之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实际上工艺美学比传统美学更接近哲学。建立在实用理性、经验直觉、意象思维方式和讲究“经世致用”的传统哲学如《易·系辞》,更接近于广义的“营造学”。“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己者也。”工艺与传统哲学的双向靠近,使《易·系辞》的工艺文化人类学和工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内涵便凸显出来。对于人类文化的起源、社会文明的发展、衣冠文物与发明创造一一对应:渔猪时代(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农耕时代(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垂衣裳而天下治。“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把这些工艺造物、文明建树推崇为圣人的事业。“以制器者尚其象”视为推行“圣人之道”。“尚’就是注重、效法,这里明确指出了《易经》对于工艺造物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第三,工具(广义)性的造物实践,“开始对观察世界造成极为多样而广泛的客观因果联系”(李泽厚语)这是《易》之所谓体察天道、人文、万物化醇的最深刻的基础。从钻木取火到烧陶、冶铜“五材”的掌握,再到“五行生克”和“五德始终”的“改正朔、易服色”,穷理尽性,品物流行,弥纶天地人“三才”之道;从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的构物系统要素,到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的文化生态观念,尽精微、致广大,囊括造物玄机。如果说《周礼·考工记》为传统工艺美学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论,那么《周易·系辞》为传统工艺学提供了基本范畴和方法论。两者构成了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二、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

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见图示一)

附图

图示一: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

(一)图示说明:

(1)概念设立:循用旧名,但要汇通古今之义。

(2)逻辑层次:由上至下,从普遍到特殊、从总体到个别,再到综合、整体。

(3)逻辑顺序:以人为本位,统搅道、器、形;造物即造形,“形”位居中心;由构思到构形,再由构形到统形(型器、形象、形制)。

(4)此表为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工艺美学的意匠美、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技艺美、形式美等基本范畴虽未列出,应为其中包含之义。

(5)传统概念的包涵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义理解释紧扣造物宗旨,不务诠析详尽。着重理解概念范畴的理论框架。

(二)基本范畴

1、本体论对偶范畴:天人、道器、理气、文质

(1)天人天即自然、造化;人是人文、社会;物是物质、物体。天——人——物主要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之关系。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自然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尽人性以尽物性,尽物性以“参天地之化育”,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师造化自然天成,尽人功巧夺天工。从而也规范了工艺美的两大基本类型。

(2)道器从《易》开始,中国古代传统中道、器并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总体看这里并非空说易道。“道者,器之道”,无弓箭即无射道,无车马也无御道。“道寓于器”到制器的“载礼释道”,是作《易》者的本意,也是传统造物的一条规律和基本社会功能。综观中华五千年的衣冠文物、宫室器用、典章制度,宗宗件件为既定的社会秩序形态提供着合法性的支持;为“大一统”社会体制的形成,发挥过何等重要的作用!“器之道”真可谓神矣!

(3)理气理,通常指条理、准则。《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诗》:“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凡造物皆须“审理定则”,就是要符合物理、物性和规矩、法度。气是宇宙和生命化生之元。“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外篇》)。故气又代表一种生命力。传统工艺造物传神,讲究“气韵”,是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

(4)文质《说文》曰:“文,错画也,象交文”。段玉裁注:“像两纹交互也。纹者文之俗字。”可知本义为纹饰。它指的就是色彩、线条的交叉组合结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髹饰录》指出工艺造物要“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就是要求以人自身作为内在的尺度;外在形式要有阳刚和阴柔之美。中国古代文“”的宇源取象,肇自人体的文身。孔子引申为仪表修养,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造物而言,就是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

2、形象发生论范畴:意、象、形、法、技、意象、意匠、型器、形制、形象。

(1)意有意图、意想的含义。作动词指意会、料想、测度。造物指创意。

(2)象有二义:一是指形状象貌,“象也者像也。”(易辞)。二是想象之象,作动词指象征。

(3)形《说文》:“形,象形也。从彡开声。”古人造“形”字是从毛饰画文而来。指形质、形状。

(4)法《易·系辞》“制而用之谓之法”,指方法、作法,也指标准、模式。《管子·七法》:“尺寸也、绳量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也指效法、遵守。

(5)技《说文》:“技,巧也。”工部曰巧者技也。二字互为转注。指技术、技巧。古代观念“技艺相通”,因此,还包括艺术加工技巧。技艺美是构成工艺特殊本质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6)意象是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象的形成是客观物象经主体意识的加工,糅入人的意志,情感,思想观念,带有理想化、创意化的形象。它也是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一种思维形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的获取乃是造型观念、审美心理最基本的部分。(7)意匠意匠是人心构想之象,心意如匠师之筹度。与现代词构思、设计同义。意匠是工艺形象发生论的中枢“大脑。”

(8)型器工艺造物文化中“器物层”之统称。包括器皿、器械、工具、农具、仪器、兵器等。

(9)形制工艺造物文化中“制度层”之名词。形制就是按规定的制作式样。例如:宫殿、陵墓、服饰、舆仗等象征礼仪、等级的器用和式样。

(10)形象工艺造物文化中“观念层”之“工艺形象”,通常指从艺术和审美表观的角度,涉及功能、材料、技术以及装饰趣味与生活情感等方面,对于形象的塑造与评价。

3、造型要素系统范畴: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

(1)形此处指造形及造形要素点、线、面、体。“形乃谓之器”,“成形曰器”(易辞)。人类对形的深刻认识,主要是在制造工具的实践中,体察到各种形状变化与功能的关系,并在造物中形戍了物态化意识。

(2)色即色彩。传统创立了独特的“五原色说”(青、赤、黄、白、黑)。非常重视色彩的作用。色彩成为地位、等级甚至国运的象征。

(3)材材料、材质,造物的物质条件。《考工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工。”取材应时,因材施艺,讲究材美工巧。

(4)位一指空间位置,也叫构图布局。二指定位,当位,如图案的“四方八位”。成位立象,各得其位。

(5)向指方向和变化的向度与趋势。如发射、向心,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等。

(6)数指与形象呈现有关的所有可数字化的要素。如大小、长短、比例等。也指数理。《易·系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逐成天下之文;及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7)时指天时季节,也指时代、时尚。造物应时,识时知变。传统造物观念中,十分重视“时”的要素,因为万物因时而变,形成一个动态时空系统。

(8)比有比较、比和、比喻之义。《易·序卦》:“众必有所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物连类、比类取象、取类供喻。无论形象、寓意皆因“比”而得,故视其为造型系统必不可少之要素。

(9)应指物与物、物与人的交感对应。物与物同类相感、同声相应,或异质互补、相反相成;人与物的感应就是生理、心理作用以及精神对物质的“穿透性”。“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易·系辞》)。

三、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的理论特色

传统工艺文化有自己独特造型理念、创造心态、视觉模式和构形规律。从形象发生学范畴讲求意、象、形三分,而不像西方“就形论形”或追求所谓科学的视象(如透视、光影等)。反映了中国造型哲学和艺术思维的独特性。首先形、象对举而有别:“视之则形也,察之则象也”(王夫之《尚书正义·毕命》)。形是视而得之的客观形貌,偏重于客观性、空间性、静止性的一面;象是“心眼”观察思考得来的形象,与形的实体性相比,具有空灵性、意想性、象征性的明显特征,是对有形之物的超越。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章》说:“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不仅对“象征”一词作了精辟的解释,同时指出象的意义生发结构是开放性的。这也决定了“制器尚象”类的工艺、建筑属于“象征性艺术”。

第二,以象形取意、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突出“意”的主导地位,树立了“意象”和“意匠”的核心概念,奠定了传统艺术注重心理意象创造的基本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美学偏向伦理或社会美学的价值取向。制器的社会象征意义或祈福、纳吉等观念意蕴的表达,成为传统工艺美学显著的构形意识。

第三,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立象尽意的思维逻辑,规范了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易教下》中说:“物相杂而为之文,事得比而有其类。知事物名义之杂出而比处也,非文不足以达之,非类不足以通之;六艺之文,可以一言尽也。……故学者之要,贵乎知类。”比类取象就是通过提取具有相同特征事物的理想“范型”,共理相贯,据形系联,通过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建立起形象符号与意蕴传达的普遍联系,即所谓“立象以尽意”。更通过类型化、程式化的艺术语言,取象构形塑造形象。这种方法的形象思维,使人的视觉经验和审美表现上升到理性而不趋于概念,(程式化不是概念化)“意象造型”成为传统造物最典型的本质特征。

第四,传统工艺造物文化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哲学。造形是如何发生的?根据《易》的解释:“精气为物”,“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是自然界蕴藏的精灵之气,相荡相摩,辟阖相循,赋形以生命的呼吸。“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山川草木可见其形而不称其为器,何故?物质的自然形式就其不适合人的需要这点来说,还是一种“无形式的物质”,工艺造物赋予其使用价值、文化涵义和功能形式,方成其为器。“成形曰器”——成形就是造型。传统观念视物为“有机生命体”,各种造型相互连锁相互照应,这是贯穿了古代中国探颐索隐之“造型哲学”的大原理。(见〔曰〕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钱钟书也说:“盖吾人观物,有二结系:一以无生者作有生看,二,以非人作人看。鉴画衡文,道一以贯”(《管锥篇》卷四1357页)。传统哲学和艺术中的直觉方法讲“体物”,“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朱子语类》)。因此从不脱离人谈造物,也从不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孤立地分开而“就物论物”。而是兼顾物理、数理、心理,使之具有人格化的人文特色和感彩。从而避免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而能做到和谐统一,这是非常高明的造物观。

第五,传统的造型机制即造型要素的组合和形式结构的生成,可以说是见解独到,自成体系。从造型要素而言,形、色、材是造型的外显层面,主要在造型的整体把握和特征的强调;位、向、数是造型的内构层面,着重空间、结构、数理、秩序和程式格律;时、比、应是造型的演化层面,强调造型的意义和形式随着不同的文化场景、时态环境而变化。尤其是“比——应”作为造物构形“系统”的两个“软件”,盘活了形色材等所有硬件要素。突出了传统造型“以意举、以类求、以比显、以应和”的构形特色。外部形式结构化的过程,也就是形象实体化的过程。三种基本心理图式决定了相应的形式结构的生成和基本形态:(1)摹仿造型图式——由自然形到工艺形;(2)抽象造型图式——由基本形到具体形;(3)综合造型图式——由功能形到装饰形。来自工具性经验和物喷实用性目的,与精神观念象征性和审美欣赏性目的,是具体形态发生和演化的内在动力。

第六,传统的造物机制,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化动态模式的宇宙观念,对于传统造物观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造物讲究物态系统和物态环境的和谐,特别强调适应机制和调节机制。既包括对自然的适应,也包括对其他文化的适应。同时注重稳定性原则,达就是传承沿袭的各种典章制度和形制式样。形成观念系统的调和持中与保守性。扬弃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传统工艺造物的多维、动态、有机的文化生态观念,是值得我们很好继承和发扬的。学习这些将对中国的设计思想得到本质的提高。

传统工艺文化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公共空间;艺术设计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在生活领域中复兴,中国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也呈现出文化意义上的不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当下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能感受到一场设计的已经逐步展开。中国经济改革的三十余年,不仅是经济上的高速腾飞时期,也是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的时期。在这个文化碰撞的过程中,设计师们从开始全面学习西方设计理论体系,逐渐到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根源。然而我国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发展很快,但文化内涵却往往被忽略,使得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缺乏生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现以传统文化为落脚点,尝试从传统文化出发,探讨其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意义,以期为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融进传统文化提供借鉴和参照,并给传统文化在空间中的应用提供启示。

一 当前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1.设计古板模仿

面对“设计趋同”的现状,九十年代国内“继承传统”的呼声越来越强,复古之风一时风生水起,各种传统文化元素不加以改变地全部被“搬运”到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来。固然它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视觉美感,但若是到处古板模仿,那便不是设计与创新,而是抄袭与复制。例如,国内许多传统风格的当代建筑都少不了大坡屋顶,似乎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代名词,这种情形在各地新建筑中比比皆是。

2.设计缺乏深层次内涵和特色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建造技术越来越先进,而文化却渐行渐远;设计费扶摇直上,发明的作品体现出的文化气息却越来越淡薄。只是强调高度现代化的设计,难免会使人们感到失去传统的根基和精神的寄托。中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这种文化性在中国当代的空间设计中却很少能充分表现出来。究其原因,一大部分空间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少且浅,很难能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艺术价值不应仅停留在表面装饰上,更不能被空洞而表面化的潮流所淹没,应承载着一代代人民沉淀下来的思想和特性。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再现历史的载体,才能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二 传统文化对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影响

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发展取决于设计师们选择优良文化的能力、公众的认知水平、对文化的态度,它是公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展现于公共空间中,具有物质性;同时存在于文学、伦理规范上,具有精神性;也存在于特定价值观念里,具有排他性。

1.传统文化对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正面影响

(1)发挥步行街区的活力

中国传统公共空间长期以来都是以线形为主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基础。古代布局多是以皇宫为主体进行整体规划,没有为普通民众服务。公众的生活基本上集中在庙会、集市和以街道为主的带状空间中。到了宋代,经济进步、交通设施的发达以及商业的发展都丰富了公众的生活,也延伸了街道的空间范围和意义,具有深厚的生活和文化底蕴,因而有了比其他类型的空间更为浓厚的生活、商业气息和空间活力。

(2)提高公共空间的识别性和文化性

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记录,是衡量一个城市的标准。社会的进步需要文化的进步为支撑,城市的发展是来自于市民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对新文化的包容,作为继承者的我们更要善于选择、归纳并解读出所拥有的现代意义。在塑造公共空间时,可以有选择地利用线性空间布局形态,塑造流畅、活跃的活力空间,深入了解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图式,提炼出程式化的认知模式,唤起民众对空间的归属感和领域感;在节点处设置分流的广场,在街道中合理地分布点状的休息区域,并通过人性化的景观设施,营造吸引市民停留观望的宜人的空间氛围,满足使用者观看人流和展示的内心需求,如南京的夫子庙。

2.传统文化对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负面影响

(1)对公共空间发展的制约

中国模式由原始社会的聚落空间而来,具有集中性和内敛性的特征。在古代,由于阶级间的矛盾突出,历代帝王在建设都城时是出于阶级统治的需要。里坊制是“礼"与“法”结合的典范,在区位和组织功能上达到了“朝廷宫寺,居民市区,不复相参”的目的。建设街区是为了皇帝出行和抓捕罪犯,街区的网络密度较低,尺度较大,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决定了临街面极为有限,对城市市民的生活影响较小,渗透率低,商业活动也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制约了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正常发展。街道宽度的制定是以满足市民步行和牛车的需求产生的,因此在社会生产力提高、市民有了更高要求的时候就显得捉襟见肘,不能再满足需要。在此情况下,需要大量的社会财富用于修补和改善,但由于初期规划的弊端,很难形成有组织的、高效的空间。

(2)群众参与性不足

“院”是中国传统公共空间建设的基本单位,通过“院”的有机组织和展开形成中国传统公共空间的基本组织格局。这样的组织模式以“院”为单位的中国传统居住模式强调安全,表现出以“院”为中心的封闭性,而西方的建筑组织模式强调开放性与街道外界的交流性。传统中国社会是以儒学为官方思想,儒家思想中对礼制的强调、对封建统治的维护,形成了城市布局中等级明确、层次分明的特征。古代小农经济体制下,中国人封闭、分散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制约着公众对于公众活动的参与性。

三 未来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发展的方向

1.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应用越来越广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要使大家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可以从传统文化思想中去得到灵感。所以在公众空间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惬意,使内心得到平静。从目前我国发展趋势看,以传统文化来引导空间设计不乏意境深邃的作品。学界相关的论文和书籍也在逐年增多,并从理论探索逐渐转向实践转移。我们应该继续探索传统文化,在空间设计中展现出其稀有的魅力。

2.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大放异彩

文化可以展现出一个空间的思想,如果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中展现不出文化内涵,那么这种设计就是没有生命的。当前,我国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正朝着西方现代设计的方向前进,在这种试图国际化的进程中,反而忽视和丢弃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应用。反观我们的邻国日本,其公共空间的表现形式与方法都是源于我国传统的空间设计,在此基础上,日本的空间设计理念又研究学习并结合了西方优秀的艺术设计理念与方法,两者相互补充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日本传统文化空间设计。通过以上反思,我国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更应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融合不同的空间设计手法,从多层面去表现出我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使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在现代和未来继续传承发扬,并展示在世界设计之林。

3.具有强烈现代中式风格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正在逐步完善

中国传统的古典的空间设计思想与手段,在现代空间设计中是不能直接搬运和模仿的。这就需要把传统文化应用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时,要结合理论上的不断创新并加以传承,以新的表达方式来推进发展,形成具有我国特征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风格。同时,在思想上不仅需要不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学习,而且需要不断学习和结合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将我国的独特空间设计风格不断完善。

四 结论

目前,我国公共空间的设计已经开始逐步意识到汲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个过程仍然十分漫长,需要设计者们不断积累学习。艺术设计就是一种领悟,既需要用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来积累经验并提升自我,也需要不断的思考、思辨。只有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将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并在设计中给人们以启示。总之,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的具体应用,当代设计师对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从未间断过。不久的将来,传统文化必将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建辉.中国文化知识精华[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张慧.构筑多元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安徽建筑.2005(1):9-13.

[3]李婧.浅谈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里的传承[J].经营管理者,2010(3):333.

[4]杨丽娜.浅析中国传统元素与公共空间设计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2012(2):136-137.

传统工艺文化范文3

雷雅云,中澳合作协会会长、澳大利亚East West集团董事长、北京雅云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世界杰出青年华商”。

但在中国大陆,人们对雷雅云更为熟知的是她在许多地方热心社会公益的一件件善举,她对中医药事业挥之不去的情结,以及她对中国传统文化难以割舍的情义。

根在中国,应该为中国奉献一份力量

“我祖籍陕西,出生在台湾,后来移民到了澳洲。尽管没有在祖国这片热土上生长,但心中永远记得自己是炎黄子孙,根在中国。”雷雅云说,自己血管里流动的是“中华的血脉,她的父亲一直都说着一口“秦腔。”

移居澳洲后,雷雅云在澳大利亚成立了East West国际开发集团,致力于开发住宅和商业房地产,成功运作了包括800块住宅土地、购物和商业用地、幼儿中心和公园的昆士兰伊普斯威治市瑞班花园地产等多个大型项目,项目总值三亿五千万澳元。

作为一名海外赤子,成功后的雷雅云首先想到的是回报祖国。雷雅云说:“我的根在中国,我应该为中国奉献一份力量。”2008年,她在澳大利亚注册成立了一个国际社团组织——中澳合作协会(CACS),致力于促进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在文化、教育、经济和医学等领域的合作。

或许是祖籍在西北的缘故,雷雅云回陕西拜祖途中,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各种所见所闻,特别是很多贫困大龄失学儿童由于缺乏获得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只能日复一日的在土地上辛苦劳作,对她触动很大。她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于是,雷雅云决定出资200万澳元,设立了“雷雅云奖学金”,每年资助100名来自贵州、陕西、甘肃、河北等地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大龄女生和孤儿。专门为她们开设家政、形象设计、计算机等职业培训项目,希望通过职业教育,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自立脱贫,改变自己的命运。每学期开学,雷雅云女士都亲自到学校与报名来学习的女生谈话,了解她们的学习及家庭情况,鼓励她们要好好学习。2008年10月,雷雅云还特意安排“雷雅云奖学金”受资助的学生到北京参观游览。对于这些把到北京作为人生最大梦想的孩子们来说,北京之旅成了她们终生难忘的记忆,也打开了她们心灵理想的天窗。一个孩子事后在给雷雅云的信中写到:“就在那天,我终于下定决心,无论在未来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努力,为自己的理想打拼。哪怕用尽我的青春和生命。”

在雷雅云看来,公益是一种美德,捐赠由己及人,这是一种内心德化的真实映照。人们应当知道成功除了标志着富有,同时也意味着责任;成功不仅代表着得到,同时还包含着给予。追求自然与人心的内在和谐,是在人的内心世界建设一条从小康社会到大同世界的理想途径,也是帮助人们攻上精神世界的“果岭”。

基于这种认识,在随后的时间内,雷雅云从送书到送物,从北京到西北,不停地在做着各种社会公益事业。2011年8月,雷雅云千里迢迢远赴甘肃,不顾舟车劳顿,冒雨赶到泾川县党原乡坷老村,为30个贫困家庭送去大米和生活用品,让困难群众深切感受到了海外华人的一片真情厚意。同时,近年来雷雅云还分别向中华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会、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国学社捐赠了上万册图书。正是由于这种真诚的奉献,2010年10月,雷雅云荣获了“2010年世界杰出青年华商”称号。2011年8月,雷雅云被推荐入编由中国国家邮政部门推出的《我们的旗帜·世界华人楷模名人堂》大型个性化肖像纪念邮册。

抱着海外赤子一颗火热的心,为中医药的崛起出把力

回国之前,雷雅云对中医是一个地道的门外汉。但回国考察的一次旅途让她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旅途中,她亲眼目睹了一位老中医运用中医方法无私救治一位患者的过程,被老中医的高尚医德所感动。之后,她又听到了许多中医治疗西医无法治愈的顽疾等事例,于是又拜访了许多中医大家。在与名医交谈过程中,她逐步认识到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科学,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在西药未进入中国的几千年里,是中医药滋养了整个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几千年来,世界各地都发生过一些对当地人具有毁灭性的疫病灾难,但从未对我们炎黄子孙产生过毁灭性的打击,中医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雷雅云说,“中国必须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必须很好地传承下去。”“因为对中国有着深深的赤子之情,所以我对中医药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义。当我看到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研究传统医学,并对中医药着力开发时,心里着急啊!为了我们的子孙万代,任何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来挽救和抢救中医,想办法把中医的根续上,保住它。”

2009年1月,中澳合作协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期推动中国和澳大利亚在中医药方面开展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在“医、教、研、药”等领域内为推动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构建一个规范化、现代化与国际化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平台。2009年3月,当得知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办的中医七年制传统班以“继承传统中医、保留中医基因”为目的、以“诵经典、跟名师、多临床”为特色的情况后,雷雅云决定在该校设立“中澳友谊传统中医班雷雅云奖励基金”,尽自己所能资助传统师承班的90位学生完成学业。雷雅云表示,“只要传统中医班一直力、下去,我就一直资助下去。如果能有更多的院校开设传统班,我愿意尽我所能,资助每一个学生。”2009年4月,中澳合作协会和北京雅云世纪文化传播公司出资赞助并承力、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首届“中医药国际论坛”,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澳大利亚农业部长托尼·博格等出席了论坛。2009年7月,雷雅云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探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并与网友在线交流。2010年6月,雷雅云资助山东中医药大学建立“传统中医班雷雅云图书室”,除购置图书室设施外,还捐赠图书671册。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义

应当说,雷雅云成长、发展的环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多少有些距离。但比起当下普通的中国百姓来说,雷雅云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有一种特殊的眷恋与不合。雷雅云说:“我一直在心中记着自己是中华儿女,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义和义不容辞的传承责任”。

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是华夏民族女性先祖之一,被誉为是母亲神,始祖神,女神,美神。西王母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支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北民众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他们心中,西王母不仅仅是作为道教的神灵而被崇拜,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的母亲、祖先。因此,人文始祖西王母祭祀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2002在中华世纪坛的取土仪式上被定名为“中华西王母祖祠”;2009年,甘肃泾川回山西王母祖庙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王母信俗”更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西王母特殊的历史地位,古往今来,西王母一直受到历代的高度关注。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叱咤风云的人物,曾在这里写下了他们丰功伟业中厚重的一笔;李商隐、王昌龄、柳宗元等文人墨客动情于回山泾水,吟出了精美的传世诗篇;左宗棠、林则徐、冯玉祥、于右任等仁人志士在这里留下了辉煌业绩。

传统工艺文化范文4

一、中国皮具行业现状

目前,中国皮具行业受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影响,在经过一个发展阶段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皮具行业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但是皮具行业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也十分突出,具体有以下几点。

1.皮具行业的现状和环境目前中国皮具行业制造水平较低,生产工艺落后,研发技术水平不高。尽管许多企业在生产规模和产品数量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管理没有跟上,结果是生产线扩张了,但效益却没有明显提升,生产的产品仍然以中低档产品为主。

2.文化与艺术的融合性差,缺乏创新性目前中国皮具行业不注重向文化、向艺术要产品和效益,多数产品只是对目前市场流行产品的简单模仿,缺乏创新性,不注重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创新点。

3.企业存在用工难和人才难留的问题目前全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皮具产业面临着民工荒、用工难、人才流动性大的问题,仅狮岭每年就面临3万人的用工缺口。同时皮具产业对设计、研发、管理、营销、品牌等各类人才的需求很大,但人才往往容易流失,很多企业成了一个培训机构,花大力气培养的人才却没有办法留住。①

4.品牌数量少,知名度不高目前,中国皮具行业拥有超过1万家各类皮具制造企业,但是具有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企业数量却很少,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来样、来件加工阶段,没有品牌的企业往往只能采用打“价格战”的营销方法。中国皮具行业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品牌效益不突出,与服装业、鞋业相比,皮具箱包行业在全国还没有形成一批中国名牌。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即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皮具制造工艺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作为探讨皮具产业集群升级的一条道路。

二、“文化”与“艺术”范围的界定

“文化”一词是从《易经》贲卦象辞中的“人文化成”一语中简化而来的,其涵义有很大的可伸缩性。根据其外延的广狭,有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之别。大文化的外延非常宽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中文化的外延小于大文化,指人们改造、整合主观世界的能力和成果,具体指人类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人多称之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小文化的外延最窄,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财富。从三个文化的涵义可知,大文化与中文化是从宏观上、从理论上讲的,反映的是价值体系、精神理念;小文化是从微观上、从实践上讲的,反映的是人们具体的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1]关于“传统”,传统固然与过去有关,但它的关键却不在过去而在现在。大家知道,时间是三维的,即由过去、现在、未来所构成。而事物在时间中有至少有三种形态,一、它产生于过去,但在过去就死亡了;二、它产生于过去,一直留存到现在,尽管它可能已经变形易位了;三、它产生于过去,留存到现在,并有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而所谓“传统”,至少是跨越两个时间维度的事物,即只有后面二者才能叫做“传统”。至于产生于过去并在过去就死亡了的事物,不能称作“传统”,因为它没有“传”下来,也未成其为“统”。所以我们说“传统”关键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如前指出的,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是思想,物质的东西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是精神却可以一直流传下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产生于过去、现在仍活在我们脑海里的精神的东西,或者形象点说,是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活的东西。[2]203.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直觉体悟的直观性和观物取形的象征性。这种整体直观的思维方法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方面,在于直觉体悟而不是明晰的逻辑把握。关于“艺术”,目前为止.广义的分类有造型艺木(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等)、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等)、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狭义的分类艺术专指语言艺术以外的其他艺术种类。语言艺术也称文学,人们有时把文学与狭义的艺术并称文艺。[3]本文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指能够为皮具行业所采纳、借鉴、吸收的精神和理念,并折射在皮具制造和研发工艺过程中的,具有鲜明传统文化和艺术特征的这一部分。皮具制造工艺是指皮具制造技术、研发技术、生产技术的综合体,也是皮具行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皮具制造技术相结合,引领中国皮具行业新潮流和发展趋势,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1.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从皮革皮具的历史来说,皮革皮具的诞生是装饰品和服装的衍生品而来,其来源是一种装饰文化和贵族文化。到现代社会,皮革皮具日益涵盖、渗透、融入了各种文化,诞生了一系列针对各种文化而特别设计的个性各异的皮革皮具产品,适用于不同的消费人群。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明,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髓,寻找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皮具制造工艺的结合点,是建立中国品牌文化的重要目标。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形象地传达它的深厚底蕴,并直观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我们不只是借鉴传统文化在皮具材料制造方面、款式设计上的直接或间接的应用,而是要挖掘文化精髓,使文化与技术紧密结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家、儒家文化更是对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不仅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特征,而且标示出与西方文化传统质的区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和最高境界。[2]203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也是我们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创造潮流、引导潮流的根基。

2.正确处理产品个性化与生产规模化的关系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叫做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倾向;矛盾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在皮具行业中,产品的个性化与生产的规模化是一对相互的矛盾,也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选择。鉴于皮具行业的特殊性,多数企业选择了规模化生产,借助“三来一补”的贸易方式,依托国内的资源成本优势,不断扩大企业规模,而选择产品的个性化生产的企业较少,主要是因为采取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设计研发技术的支持。从欧美国家皮具行业向时尚行业转化的过程来看: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共性趋于实现,文化的介入使产品个性得到张杨,而二者的结合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3.采取差异化战略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企业可以采取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一点战略,这也正是管理的战略的不同体现。在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只要考虑如何进行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就可以不断获取利润,企业往往会采取成本领先战略,迅速扩大规模,提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但是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产品供大于求,企业就将有预见性地选择差异化战略或者集中一点战略,而对皮具行业来说,产品的个性化就是一种差异化战略的体现。企业采取这种战略也是应对竞争的一种出路。

4.向产品的个性化方面发展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对皮革皮具产品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对消费者形成了刺激,带动了市场需求。目前,随着消费者对皮具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也使得皮具行业不得不向产品的个性化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产品的个性化与生产的规模化(实现共性)是可以进行相互转化的,只要企业注重设计研发和技术提升,产品的个性就会得到实现,企业的效益也会随附加值的提高而大幅提升。这样带来产品销售数量的提升,企业的制造成本也将降低,最终达成了规模化生产的成本效益,从而实现产品的个性化与生产的规模化这一对矛盾的统一。

四、技术支持

为了实现皮具行业的产品个性化与生产规模化的统一,需要各种技术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材料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研发技术、制造技术等等。

1.信息技术

21世纪可谓信息时代,诸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CAT(计算机辅助测试)、MIS(管理信息系统)、FMS(柔性制造系统)及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将普遍应用于皮革行业进而实现皮革行业的“e化”。皮具行业的“e化”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胶原结构模型,开展绿色皮革化学品的分子设计;(2)利用计算机软件的新技术,力求实现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以利于企业的规模发展,如:现代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ComputerAidedTesting)和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Intelligence),使皮具手感以及感观等方面的表达,从传统的眼看手摸转向量化表征阶段;(3)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打版系统,可以实现企业研发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化;(4)利用强大的箱包设计软件的功能实现款式和配件的快速设计,节约绘制过程,更多时间用于创造性搭配和设计。

2.材料技术随着合成革、塑料、纺织面料等新材料的不断发展,皮革作为一种最古老的材料要经受各种新材料的挑战。要立足于市场就必须要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而不只是仅仅满足于现有的花色品种及常规皮革的制造。要立足于国际市场,就必须提高产品附加值。因此,开发各种特殊效应革以及稀有特种皮革已成为我国皮革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纳米技术已成为一颗新的科技明星。由于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极强的吸湿性、抗菌性和阻燃性等优点,因此纳米科技的引入必将为皮革工业带来勃勃生机。材料技术的发展,也为皮具产品的特色和个性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机电一体化技术缝纫设备发明以来,经历了专业化、提速化阶段,进入了机电一体化阶段,其性质均属于机械技术的改进提高。专用机的应用必然需要在缝纫机上增加许多机械机构,一些零件结构特殊、复杂,精度要求也高,相应增加了制造难度,复杂系数的增加也伴随着机器故障率的增加。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缝纫机而言,其含义概括地说就是缝纫机的刺布、挑线、钩线、送料等执行部件仍沿用原机械机构,而控制方面则采用电子或微电脑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皮革皮具行业的发展有着提升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的重要作用。

4.面料和产品的多样化如今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追求个性已成为时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皮革皮具也是如此,皮包、皮带、饰物、票夹等都在彰显人们的个性。要满足人们的需求,皮具产品就必须向着多品种、多风格的方向发展,其中皮革面料的多样化发展是皮具产品向多品种、多风格方向发展的基石。随着稀有皮革、特殊效应革的层出不穷和不断发展,皮具产品将不再局限于以猪皮、牛皮、羊皮等为基本原料,品种也将不再因原材料的限制而显得呆板、单一。不同特殊效应革及稀有皮革的使用或搭配,会使皮具产品呈现出迥异的风格。如复古效应革、珠光效应革、动感效应革可使皮具休闲化、时髦化、动感化,从而使皮具产品不再仅仅局限于正规场合的佩戴和使用,而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合;鱼皮优美自然的鳞纹是传统猪、牛、羊皮革无法比拟的,也是人工压花板无法仿效的。采用鱼皮制造的皮具优美、高贵,而不同鳞纹如光鳞纹、毛鳞纹、绒鳞纹、蜡感鳞纹等品种的鱼皮革制成的皮具,也自然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五、案例研究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产业链配合、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探讨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与皮具制造技术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下面就狮岭镇采取的一些方法和措施作一简介。

1.狮岭镇以及狮岭皮具行业现状狮岭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西北部,全镇总人口约2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近8万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距广州市中心34公里,距广州新国际机场和花都港均15公里;交通网络四通八达,107国道(广清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珠三角环形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处在港澳2小时交通半径内。独有的海、陆、空立体型交通优势,为狮岭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狮岭镇抓住国际皮革皮具行业转移、国内皮革皮具产业集聚的战略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开放为动力,以民营为主体,以专业市场和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创建区域品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整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了产业跨越式发展,在实践中成功走出一条市场培育引领,产业集聚带动,农民就业创业,政府有为引导,区域创新发展的富民强镇新路。①狮岭的皮革皮具行业经过多年滚动发展及产业链逐步完善,成为了花都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镇有皮革皮具生产企业和商家5000多家,从业人员近12万人,年产皮具近4亿只,年产值超80亿元,皮具产量占全国的1/3,产品远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地。狮岭镇目前拥有中国最大的皮革皮具专业批发市场——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主要经销皮具生产所需的各类原辅材料、皮具产品和缝制机械设备,每天交易额均超过2000多万元,全镇皮具、皮革交易总量为全国第一。一年一度的国际性皮革皮具行业盛会—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已连续举办6届,更使狮岭声名远播、蜚声海内外;兼备交通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的狮岭镇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皮具生产销售中心和皮具原辅材料集散地,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皮具之都的光荣称号。①

2.狮岭在文化艺术与产品制造工艺相结合方面的举措与成果2003年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狮岭镇领导认识到,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导皮具企业产品升级换代。那么如何升级,向哪一个方面升级呢?经过不断探索,狮岭镇政府和皮具企业达成了一种默契——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深入挖掘,从向制造要效益转为向创造要效益。首先建立“狮岭皮具”产业集群品牌,实现“从狮岭制造向狮岭创造”的转变,同时筹划成立中国皮具博物馆、皮具设计学院、皮具行业博士后工作站。狮岭还成立国内首家镇级产业研究机构——广州索派皮具产业发展研究院,旨在通过全面、客观审视狮岭皮革皮具行业发展优势及现状,整合全球皮革皮具资源,实现中国皮具之都的新一轮产业提升和技术飞跃,在世界皮具业界发挥应有的作用。上述举措极大地增强了狮岭皮具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2004-2005年,狮岭镇的GDP都取得了超过10%的增长,特别是皮具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增幅超过了20%,外贸出口额增幅也超过20%,一大批企业正在不断做大做强,国家名牌、广东省名牌企业开始涌现。不少企业努力从OEM的低级贸易制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ODM以及企业自主品牌的打造,其中嬉皮士、LCK品牌的成功尝试验证了这一点。这两家企业均推崇“皮具演绎生活”的创新理念,坚持文化、艺术与市场需求高度结合,自主设计实现销售的产品占企业销售产品的70%以上。在设计上,坚持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生产制造技术相结合,在短短的三四年内,嬉皮士在国内已经拥有200多家加盟店,而LCK更是已经进入全国主要省会城市的大型商场中。②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皮具制造工艺结合的发展趋势研究,结合产业集群品牌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狮岭镇人民政府注册了皮具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商标——“狮岭皮具”;在产品开发的思路上,以引领中国时尚潮流为宗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传统文化引入皮具的设计当中,创造出一种富含文化魅力的时尚潮流文化。他们非常重视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质量,引入国际(意大利)先进的设计和生产工艺,再结合国内审美标准,推出适于国内销售的款式。选择一家狮岭最好的企业生产,注重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他们从一开始即以最标准的方式来生产品牌产品,达到与市场的高度融合。不到半年,企业已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吸引其他企业纷纷加盟。

六、结论

1.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皮具原辅材料及产品生产制造相结合,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对于中国中小皮具生产企业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和规模无法和大企业进行对抗,选择差异化竞争战略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2.在实现传统文化艺术和皮具生产制造相结合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处于一种引导的地位,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的整体发展,对行业的整体环境和良性发展进行引导,扶持各种智力平台、创新平台、研发平台的建立和发展,利用外部资源实现产业的腾飞。

3.在实现传统文化艺术和皮具生产制造相结合的过程中,皮具企业和政府需要通力合作。政府有针对性扶持有发展潜力的皮具企业,皮具企业也要执行政府的宏观决策并加以实现。

传统工艺文化范文5

[关键词]行政文化;政府形象;政府公共关系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112-01

1 政府公共关系、行政文化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政府公共关系是指以各级政府为主体,以社会公众为客体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指政府为了更好的管理社会事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运用传播与沟通的手段,与社会公众建立起协调互动关系的行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首要目的和任务。

行政文化,是一种多层次、复合的文化,包括了政府的行政认知、态度、愿望、情绪、信仰和价值观,以及政府公务员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习惯等,即行政观念、行政思想、行政价值、行政原则和行政传统等。行政文化关系到政府部门及政府公务员的形象、权威、地位和作用,关系到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与公众的关系,是行政体系的深层次结构。行政文化作为行政组织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在组织成员中达成共识,通过约定俗成的规范和共同价值准则规范约束成员的行为、思想,调解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的价值观内化为公务员个人的价值观,使政府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指导和约束公务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受到良好的行政文化影响的公务员更容易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使之与行政组织保持一致。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公共关系的目的和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因素,行政文化的建设也就是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建设对行政文化的重塑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良好的政府形象的塑造,提升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2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政府形象的影响

(1)官本位的行政文化和权力崇拜。在儒家思想和“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排序的影响下,我国形成了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官本位的行政文化和对权力的极度崇拜。在我国传统封建政治体制中,以封建皇权为顶尖的金字塔形的官僚体系按权力大小和官职高低进行生活资源的分配的现实,在社会成员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意识。尽管儒家经典中也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但现实层面的权力崇拜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并作为谋求社会利益和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和衡量人的价值实现程度的基本尺度。这是行政文化意义上的一种潜在意识和行为取向。权力具有超常的支配空间,百姓被排斥在政治生活之外,他们没有政治权利。百姓(即公众)只能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统治阶层,才能获得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权利。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权力的崇拜和强烈的“官本位”的行政文化。

积淀于公众心理层面的官本位的行政文化和对权力的极度崇拜,对现代社会存在着不利影响。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依附关系,而不是平等的服务关系,是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以及民主政治的实现遇到重大的阻碍,同时对政府公共关系建设存在负面影响。

(2)行政文化的伦理本位。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在行政机构和行政活动的价值取向和实际控制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强烈的伦理性特点。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上以自身道德修养作为管理国家的基本出发点,将道德的社会调节作用扩展到解决行政活动的各种具体问题上,“使之成为行政官吏的中枢和力源”。伦理道德“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代替行政”。这种强烈的伦理性的特点与我国传统社会的宗法家族式管理和乡村社会的特征有很大的联系。传统中国的行政惯例主要是靠民德而非法律来执行。中国乡村社会重礼俗、轻法律的传统,也是行政文化伦理本位特点的强烈体现。

这种伦理本位的行政文化的直接负面影响,就是国家行政活动和公务员(官吏)的行政活动中对法律的轻视。更深远的影响则在于现代社会“法治”意识的薄弱。这种行政文化不仅导致行政原则如同虚设,公私界限模糊,不利于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转和负担正常的行政功能和社会功能,更是寻租和腐败滋生的温床。而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其负面影响进而成为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障碍和阻力。

(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内在控制机制和外在控制手段。儒家把“德”和“礼”作为管理的两种手段,反映在我国传统行政实践中,“道之以德”成为以伦理道德价值为导向的内在控制机制,“齐之以礼”则成为以礼义、礼法制度为规范的外在控制手段。从现代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儒家“道之以德”的治心式的内在控制手段就是现在所讲的“软管理”,“齐之以礼”的礼治主张就是现在所讲的硬管理。这种强调礼法的硬约束与道德的软约束,制度的外约束与道德良心的内约束,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是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但这种以“德”、“礼”作为管理手段的行政活动,从体制内部来讲就存在矛盾。与法治社会里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法律控制手段相比,“礼”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伦理道德式的软控制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硬约束。因此并不能有效的约束政府,从而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也有着负面的影响。

3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文化的重塑及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影响

首先,树立科学的行政价值观是重塑行政文化的首要手段。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是行政文化的核心,对整个行政文化具有整合、导向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出现了不同的行政价值观,而且不同的行政观之间存在着冲突,不同的行政价值观念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着行政活动的走向。树立良好的行政文化,树立为公众服务的行政价值,对于抵制官本位的行政文化和传统行政文化中对权力的崇拜,削弱传统行政文化的不利影响,具有首要作用。

其次,构建现代法治社会,是重塑行政文化的重要手段。政府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前提。法治精神一方面要求所有公务员必须依法行政,明确行政权力的来源,法律则独立于政府和公务员,并在其之上;另一方面,行政的法治精神要求公务员自觉接受合法的监督,使行政权力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构建现代法治社会,不仅有利于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更重要的是从深层次上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组织和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处于法治社会之下的政府行为,有利于其形象的提升,同时有利于政府公共关系的建设。

传统工艺文化范文6

灯笼,叉名花灯、彩灯等,具有悠久历史,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灯笼主要用于照明,是中国古代最为普遍的照明工具之一。灯笼造型之丰富,花纹之精美,做工之细致,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河南开封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是一座七朝古都,其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闻名国内。北宋时期,汴梁开封的元宵节灯会就名扬天下,汴梁花灯以其手工制作精美而流传至今。手工制作的传统花灯是汴梁花灯的一大特色。“汴梁灯笼张”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当前,传统的汴梁花灯艺术正在被青年一代渐渐忽视,如何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花灯文化回归现实?这是现在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分三个部分,运用文献、归纳、比较等研究方法,从汴梁花灯的发展历史、工艺美学及其制作、保护与传承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希望大家对传统手工艺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共同保护我们共有的文化财富。

关键词:

手工艺品 花灯 汴梁

中图分类号:F7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5-0096-02

一 汴梁花灯的发展历史

花灯自从出现之日起,就作为传统手工艺品中独具代表性的一种流传至今,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从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进程。花灯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符号。宋朝至今,开封就是一座休闲娱乐的城市,归根原因与皇家的提倡密切相关。像我们熟悉的上元灯会,就被称作古代的狂欢节。张灯祭神,开始于西汉,在北宋达到鼎盛时期。因此,上元节观灯,就成为当时的人民庆祝的节日。自那时起,就出现了一大批制灯的民间作坊并逐步得到发展,直到今天在休闲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

汴梁花灯闻名中外,“汴梁灯笼张”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汴梁灯笼张”世居开封,前后历经七代相传,共有200余年历史,是著名的花灯世家。因其制灯作坊名为“敬文斋”,故又称“敬文斋灯笼张”。

清代晚期,开封出现了一家以制作宣纸花灯及宋式木版画灯为主的“灯笼张”,制作之精美,让人们赞叹不已。张太全,汴梁灯笼张的创始人。他对宋代花灯有自己的想法,并善于制作花灯,画、刻、印、扎糊彩绘样样精通,在传统花灯的制作上进行创新,很快声名远扬。他制作花灯的特点不仅仅在于制作形式的丰富,还在于花灯制作内容的创新。在画面设计方面,他擅长从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戏曲中选择题材,整个画面设计得活泼生动,活灵活现。“汴梁灯笼张”的第二代传人张艺广在张太全的基础上认真钻研,他精通花灯纹样的雕刻。他运用走马灯原理,制作出了风靡一时的鲤鱼跃龙门花灯,随着不断旋转所产生的影子,从而产生龙出鱼进的视觉感受,鲤鱼跃门灯之所以成为当时花灯中的佼佼者,还在于灯体下方的纹样雕刻,水纹纹样的木板雕刻又使花灯具有皮影戏的艺术气息。张精业是其第三代传人,在前两代传人的基础上,张精业设计的花灯增加了技术含量,在选材方面,以休闲游乐题材为主,其滚地灯,能沿地滚动,迎风转动,灿若流星。但灯内蜡烛并不会因为转动速度快而出现倾斜的现象,在重力作用下,彩灯的发光效果并无任何影响。第四代传人张弘,以善于宣纸竹篾彩灯制作而闻名。清光绪二十七年,张弘及其三个儿子参与装缮了开封行宫。行宫陈设壮丽,俨然有内廷气象,光绪帝和慈禧太后观赏期间,甚是喜欢。“敬文斋灯笼张”就此成为汴梁花灯的代表品牌。第五代传人名叫张嘉义,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对花灯进行创新,把民间玩具和彩灯相结合,创新出几十种新花灯产品,由于便于携带,操作方法简单方便,颇受民间大众的欢迎。第六代传人是张金汉,他八岁起就开始随父学习制作花灯,掌握多种技艺,在花灯研制开发上面认真钻研,知难而进,将中原彩灯文化大放传承下来,大放异彩。其代表作品有“汴京八景无骨花灯”、“干手观音干手干灯”等。第七代传人张俊涛,从小研究花灯,现在他已经完全掌握了制作花灯的技艺,他已经攻读完硕士,准备攻读民俗博士。他认为,花灯研究在我国学术领域中还是一块空白,他将在这一块领域中做出自己的努力,让花灯艺术继续绽放光芒。

二 汴梁花灯的工艺美学及制作

1.汴梁花灯的工艺美学

汴梁花灯在题材选取上非常讲究,最常见的是以民间代代流传的神话故事为题材,比如猪八戒吃西瓜灯、齐天大圣孙悟空灯、鲤鱼跃龙门灯、龙王祝福灯等,这些花灯造型丰富,还原度高,制作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深受大家的喜爱。还有的以佛像为花灯题材选取的来源,比如最著名的“干手观音干手干眼灯”,该灯的题材选取灵感来自于开封市著名的大相国寺内的干手干眼观音佛像,该灯与原物相差无几,真实再现了佛像,佛像体内有大灯,每只佛像手上还有小灯,下面的莲花宝座也是绽放的荷花灯,璀璨夺目,吸引了很多花灯爱好者的眼球。汴梁花灯之所以有这样高的艺术价值,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它吸收并融合了宋代工艺美学。由于受到经济、民俗,技术、环境等若干因素的影响,宋代工艺既体现了文艺思想的一系列变化,同时又反映了了人文精神。朴素、典雅、质朴、简洁的艺术风格,造型上去除了复杂累赘的修饰,给人清新脱俗,回归自然的感觉。

以美学视角来看,汴梁花灯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典雅的。理、高雅、简洁、质朴、清新、严谨,既是工艺美学品质所强调的内容,也是宋代文化思想在不同阶段的美学乐趣。其中理则是传承了宋学思想。艺术是审美主体情感驱使的产物,宋代的工艺美学趣味则是超越了它所处的时代。宋代文人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也有着与理学相当不同的见解。他们各从自己对生活日用的感悟出发,对人与物的关系,对物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内容甚至与现代设计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对于物的正确认识,深刻地影响了宋代工艺美术领域的造物活动。

2.汴梁花灯的工艺制作

“汴梁灯笼张”的种类非常丰富。张金汉已经复原了无骨灯、有骨灯、彩扎灯、宣纸竹篾灯、走马灯、珠灯、荷花灯、万眼罗灯、吉利灯、木版画灯等十几个品种,几十个花色的古灯。其中木版画灯是“汴梁灯笼张”独有的。在制作工艺方面,汴梁花灯对技法要求非常严谨,花灯出现并发展于民间,不但表达了民间手工艺人的心思灵敏,手艺巧妙,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汴梁花灯的工艺制作主要分为扎制工艺、着色绘图工艺、合褶造型工艺三种。

1.扎制工艺:使用材料主要包括竹篾、芦苇、秸秆、棉线、浆糊等。使用工具主要有竹刀、尺、笔、锉刀、刮刀、剪刀、铲刀等。制作的基本步骤是:首先画出作品的图案轮廓,反复修改后放大到实际尺寸,勾出骨架线。其次将劈篾、平节、打磨后的竹篾依照设计开始捆扎,用棉线和纸捻涂浆糊作十字捆扎,捆扎过程中,如果需要弯曲的地方要进行加热处理,最后一步是做整体的调整。

2.着色绘图工艺:在这方面“汴梁灯笼张“有两大特色,一是木版灯画印版,二是浸染技术。木版灯画印版现存100余块,分为单色版和套色版,既有人物戏出,又有花乌虫鱼。浸染技术是通过特制的工具在一张纸上同时染出各种色彩,鲜艳柔和,过渡自然。使用工具主要有灯画印版,排笔、晾纸杆、晾纸架、趟子、刷子等。使用材料主要是各种染色、蒉褶后的绵纸。主要制作步骤是:先将蒉褶后的绵纸用棉线捆扎成把,放入染色格子中用牛筋固定,再用排笔、毛刷点蘸染料分层次着色,置于避光处阴干,人物、动物等便栩栩如生地显现出来。

3.合褶造型工艺:使用材料主要有宣纸、绵纸、有光纸、细铁丝、棉线和浆糊。使用的主要工具为蒉、轧纹工具,花瓣烙子,勒花工具等。在制作喊将剪裁整齐的纸张做轧纹处理,百折纸用蒉合成为各种形状。

三 汴梁花灯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也随之改变着。当民间老一辈的手工艺人把花灯重现时,老年人都感慨万分,那是曾经伴随几辈人走过欢乐童年的回忆,老年人对于花灯的情感是深厚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古老的生活方式正在被新的文化模式所替代。随着社会的变革,青年一代的思想也在慢慢变化,传统的汴梁花灯艺术正在被青年一代渐渐忽视,这是我们不愿意去承认的现状,但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不应该忽视传统的艺术品。汴梁花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也见证着一个勤劳勇敢民族的壮大,如何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花灯文化回归现实7这是现在面临的一道难题。笔者建议对汴梁花灯的保护与传承从以下两点考虑:

1.市场是传统花灯得以重生的平台

首先得把花灯市场做起来,才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汴梁灯笼张”第七代传人张俊涛认为,只有进入市场,传统花灯才会有生命力,只有通过市场,传统花灯的制作技艺才不致于流失,传统花灯的传承才有可能持续。

目前,花灯市场的现状是不令人乐观的,如今的市场已经很难找到传统花灯的身影。虽然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和传播,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传统的东西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电的发现与使用,使传统花灯的照明功能被电灯所替代,同时,越来越多兼具审美与装饰功能的电灯应运而生,花灯几乎被电灯所取代。

如今,很多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都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不收任何费用,只求能把它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仅仅依靠国家的支持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花灯走得既远又稳,笔者以为,对传统花灯进行创新让其走进市场,才会使花灯得以重生。只有根植于市场这片沃土,传统花灯才能扎根结果,才能得以传承。

2.增强花灯文化传承意识,保护共有文化遗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与发展水平。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变的是一个国家的面貌,那么文化繁荣则可以化育一个民族的风骨。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拥有深厚的文化血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兴衰成败,历史文化的根脉始终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以花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

如今“汴梁灯笼张”已走过近300年的风雨历程,在越来越多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当下,以“汴梁灯笼张”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们,对于老行当的坚守,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毅力和精神着实令人佩服,青年一代必须加以保护并且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