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康复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康复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1
脊柱侧凸是一种复杂的三维空间内的畸形,包括冠状面上脊柱一个或数个节段偏离中线,形成侧方弯曲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1]。常常伴有脊柱的旋转畸形和矢状面上生理弯曲的变化,胸廓、肋骨、骨盆、下肢的长度也会随之变化,严重的病例,会影响到呼吸功能、心脏变位,甚至发生截瘫[2]。因此病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内固定矫形脊柱畸形同时植骨融合是目前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但该手术需要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病人术前、术后积极而有效的配合,才能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和预后。为了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及缩短术中手术时间,使其积极有效地配合,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我科于2005年2月-2008年7月对78例脊柱侧凸病人使用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心理疏导及康复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8例中,男30例,女48例,年龄13~20岁,平均15.6岁。其发性脊柱侧凸4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1例,麻痹性脊柱侧凸10例。术前冠状面畸形Cobbs角为55°~114°,平均68.5°。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在住院后经细致检查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
2.1.1 病人心理护理 本组78例病人均为不同年龄的青少年,病人年龄不同心理活动各异。我们均使用建成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目的让病人更直观的了解自己脊柱的侧凸程度,因所做出来的模型较精确模拟了脊柱侧凸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结构完整,单元划分精细,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借助模型为病人讲解脊柱的解剖生理,术后成功案例等,从而提高病人对手术的信心。鉴于此类病人特殊的心理,护理人员对于青少年病人,因畸形导致自卑心理,护理人员细心护理,同情关怀,给予积极的帮助,合理安排其生活,引导他们自立奋发,使病人的身心都得到康复。
2.1.2 病人家属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适当地给病人及家属讲述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取得家属的配合,使家属对康复训练树立信心,获得家属的协助和重视。真正让病人及家属明白康复训练的好处。
2.2 术后早期在软组织修复前,防止扭转,术后2周内应绝对卧床,由于经后路手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病人翻身痛苦较大,适当延长翻身时间,可每3~4h翻身1次,使病人易于接受。但应在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执行,如身下垫水垫(夏天)或海绵(冬天),严密观察骨突部位。
2.3 饮食 术后进食宜清淡、易消化流质后半流质,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品,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食物,同时多摄入粗纤维蔬菜,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2.4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4.1 脊髓神经功能观察 双下肢感觉异常,甚至发生瘫痪,可由于术前检查不详,畸形矫正过度,术中操作失误,术后处理不当使脊髓受到不同程度的牵拉,均可造成脊髓损伤。因此,术后72h内要严密观察脊髓神经功能的主要指标:(1)病人清醒后立即检查肢体活动感觉情况。(2)远端肢体的运动功能,病人由于疼痛,完全的下肢运动往往有困难,所以可以观察足趾的运动。
2.4.2 有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危险 与术后切口疼痛,怕咳嗽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无脊柱畸形病人胸部或脊柱术后由于疼痛,肺活量也可降低15%~20%[3]。(1)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和有效咳嗽的必要性。(2)鼓励和指导病人做有效咳嗽,护士协助按压其伤口以减轻疼痛,然后让病人深吸气,用力咳嗽、咳痰重复进行,一日数次,并做间断深呼吸、吹气球,既有利于增加肺活量,清除分泌物,又可防止肺不张。(3)压缩雾化吸入,使药物直接到达肺泡。
2.4.3 泌尿系感染的可能 (1)每班观察尿液颜色、性质及量,有无混浊沉淀,必要时膀胱冲洗。(2)维持密闭引流系统,注明导尿管置入时间和储尿袋更换日期。(3)会阴擦洗:5%的碘伏棉球擦洗2次/d,夹闭尿管病人有感尿意时开放。(4)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00ml以上,若尿量超过尿袋一半时,应及时清倒。
2.5 疼痛的护理 评估病人疼痛的性质、强度和形态。据统计,75%手术病人有较明显的手术后疼痛[4]。若疼痛属于温和、间歇性,可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协助采取舒适卧位,按摩伤口周围皮肤以分散注意力,嘱病人深呼吸、哈气等松弛技巧,并鼓励其听轻音乐、聊天、阅读书报等,以转移注意力。若疼痛严重、持续性,应报告医生,按医嘱使用止痛剂并监测用药效果。
2.6 功能锻炼 向病人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病人从思想上重视并主动配合,锻炼时应克服困难和疼痛,自觉锻炼活动范围、幅度循序渐进,减少卧床并发症。包括颈前屈后伸、侧屈侧旋、耸肩活动;双下肢足的背伸、跖曲,踝关节旋外、旋内,髋屈曲、内收外展,及直腿抬高、股四头肌收缩等活动;上肢以肩关节为主,进行上举、外展、旋转活动。以上运动每个部位起初每次做10下,渐增至20下,2~3次/d,同时配合做扩胸运动、深呼吸,并进行吹气球等呼吸功能锻炼,以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增强机体肌力。术后7 天开始45°~70°靠坐,靠坐时忌腰部折曲,术后2周可戴支具下床活动,并督促病人保持正确姿势,禁止做弯腰动作,防止脱钩或断棒的发生。
3 出院指导
术后病人戴外固定支具3个月以上,半年内避免做上身前屈的动作,双手不得提、拉重物,尽量减少脊柱的活动。自己翻身时要使脊柱受力平衡,不可做极度弯腰、转体动作。正确的姿势:(1)站:抬头挺胸,背部平直,收缩小腹。(2)坐:两脚平踏地面,背部靠于椅背,臀部坐满整个椅面。(3)躺:睡硬板床,侧睡时双膝弯曲。两年内限制任何对脊柱不协调的剧烈体育运动和极度的弯腰运动和工作。保持正确的站、坐姿。病人需定期复查,出院前医护人员应告知病人复查、随访的时间与内容。
参考文献
1 余慧琴,顾苏熙,李明,等.脊柱侧凸三维有限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医用生物力学,2008,23(4):136-139.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饮.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756.
康复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2
【关键词】护理干预;烧伤病人;心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47-01
近年来,烧伤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烧伤患者的存活率明显增加,但是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则显得日益突出。严重烧伤可以导致容貌毁损、瘢痕增生、功能障碍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使患者综合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担心失去原有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地位及作用,从而产生焦虑和忧郁心理。为了解烧伤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我科自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集8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组,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调查测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本科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住院治疗的烧伤患者82例,烧伤面积均大于30%,深度为深Ⅱ度以上,烧伤部位:四肢烧伤33例、头面颈烧伤19例、躯干会阴烧伤3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26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6.2岁,自入院起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分组患者在烧伤面积、深度、烧伤部位、性别、年龄、婚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一般心理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个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分别进行筛查和评定,筛选时,以8分为阳性起始点,即8分以上为可疑及肯定有症状者。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所得数据采用Excel、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所用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和x2检验,P
2 结果
两组烧伤病人入院时焦虑抑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干预对策
3.1 入院首次干预烧伤早期大多数患者因意外致伤,对所发生的突然事件无心理准备,瞬间丧失心理应对能力,产生害怕、恐惧、紧张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入院积极救治病人的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尊重,获得其高度信任。这时,主动与患者沟通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为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打好基础。评估内容除病情外还包括:病人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社会角色、家庭成员、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等情况。
3.2 烧伤相关知识掌握的干预研究显示近100%患者及亲属都希望获得与其疾病诊疗和护理相关的健康知识。护士应针对患者伤情及时讲解烧伤后伤情的演变过程、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烧伤后创面护理及瘢痕预防等知识,满足患者和亲属的信息需求,消除疑虑,使其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进展,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医学知识的获得,从另一方面使患者更加尊重护理人员,更好地促进了沟通和交流工作。
3.3 动员社会支持系统的干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成正相关。烧伤后患者存在明显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障碍,护士要帮助患者寻求社会的支持,以激发其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1)积极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告知家属情绪会影响患者疾病恢复,指导家属调整心态,做患者强有力的支持者,使患者获得情感上的支持。教会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善解患者内心的感受,使患者获得有利于身心康复的适宜情绪。(2)寻求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
3.4 经济压力的护理干预烧伤患者焦虑症状与收入水平呈负相关,烧伤治疗费用高,疗程长,手术多,大多要植皮、整形美容等,对患者而言,良好的经济基础是获得最佳治疗及康复的保障,许多患者因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后期的治疗及康复,对其综合健康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入院后要及时告知本人大致费用,提供每日清单,做好费用的解释工作,协助患者办理各种医疗保险,对经济困难者尽量节约费用,免除不必要的费用,减去不必要的治疗。
康复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3
[关健词]人性化;心理护理;精神病;治疗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极大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1]。我院于2008年9月~2010年2月对住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精神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9月~2010年2月选择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精神病患者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
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3.1±12.3)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及精神科专科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由2名从事精神科多年的临床主治医师和心理医师进行评定,评定者不参加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独自评定,且对患者是否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均盲。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30,NOSIE-30),分别于入组时(入院2周)及入院8周时进行评定[2]。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 SANS评分由表1可知研究组的SANS评分在人性化护理前后有明显变化,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2周末与8周末后SANS评分对比(分,)
因子 研究组(n=29) 对照组(n=29)
2周末 8周末 2周末 8周末
情感淡漠 8.71±1.25 6.35±2.31ab 8.78±1.24 7.45±1.66
思维贫乏 12.03±1.43 9.41±1.21ab 12.45±1.23 12.32±2.32
意志减退 9.88±1.56 8.23±1.32ab 10.01±1.45 9.89±1.47
注意障碍 11.87±1.33 9.44±1.02ab 11.23±1.45 11.45±2.41
兴趣缺乏 10.44±1.56 8.64±1.43ab 10.14±1.24 9.67±1.78
注:与本组2周末比较,aP
与对照组8周末比较,bP
2.2 NOSIE-30评分由表2可知研究组的NOSIE-30评分在人性化护理前后有明显变化,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2周末与8周末后NOSIE-30评分对比(分,)
因子 研究组(n=29) 对照组(n=29)
2周末 8周末 2周末 8周末
积极因素 33.27±11.33 59.46±10.02cd 39.23±10.45 33.42±12.01
消极因素 72.44±6.26 30.46±9.11cd 73.10±11.22 71.87±13.32
注:与本组2周末比较,cP
与对照组8周末比较,dP
3讨论
人性化护理将“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模式。而这种人文关怀集中体现了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权利和要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人性化护理不仅只表现在护士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轻盈的动作,给人以美感,更重要的是人性化护理能体现护士对患者的真情实意,针对不同的患者,及时提供不同的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身心恢复到最佳状态,实行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学的又一发展。
本文对收治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了以下几点人性化心理护理:①身心照护,积极沟通,提高家属参与的积极性。家属是患者最亲近的人,在治疗中如能共同参与治疗决定,用更多的时间陪伴患者,这样可消除她们的孤独感,使她们积极地配合治疗,尤其是配偶,给予细心呵护。在生活上适当地给予更多关心和照顾,根据患者的身体功能水平,多安排一些集体活动,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利于增加患者之间的了解和互助[3]。②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护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职业、宗教文化背景、家庭、配偶及个人生活境遇等,熟悉每一位患者疾病的程度、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方法、药物的使用、心理状态,其治疗、预后等因素,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患者及其家属的职业、社会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及时给予明确的解释和说明,同进或超前的测知她们将要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规律,有针对性的解除她们心理上的障碍。人性化护理在维系精神病患者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孤独感和无助感;生活关怀满足了患者的生理需要;文化护理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本研究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服务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能够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改善,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雷志娟.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09-110.
康复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4
[关键词] 康复护理;护士;角色
康复医学是对患者在身体功能、精神和职业上实施康复的学科。服务对象包括残疾者,慢性病者,老年病者和以及疾病恢复期患者等。其目的在于使患者减轻痛苦,尽量减少继发障碍,使残余的功能和能力得到维持和强化,最大程度地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由于康复医学服务的对象、治疗目标和工作方式不同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所以康复护理和临床护理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康复护士以特殊治疗手段和优质服务赚得病人的信誉,充分施展了角色的作用.“角色”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的专门术语,是在社会结构或社会轨制中一个特定的位置,每一种角色只是一个人的一个方面。在康复护理中,护士的角色呈现出了多元化,以下本文予以详细阐述:
1 护士在康复护理中的角色
1.1教练的角色
康复护理的对象是主要是残疾者和慢性病患者,因此恢复患者的残余性能和能力,减轻残疾和因残疾带来的对社会交际、工作以及日常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其才智和功能,以使他们能重新回到社会是康复护士的任务.康复护士结合护理工作,把握康复时机,在障碍还未泛起时,制定康复护理计划,采用理疗法,以自动运动为基础的,包括理疗,磁疗,以增强肌肉的锻炼、传统医学治疗、心理治疗、功课治疗等方法,特别是对残存性能强化练习、糊口流动能力练习。如一房距离缺损修补术后第一天因脑拴塞引起肢体瘫痪的病人,在天天作cPT(胸腔物理疗法),针灸,穴位磁疗,穴位推拿的同时,应加强病人的患侧功能练习、辅导器具使用联系,此外,“根据不同性质、程度和种别的患者,教会不同的处理和转移,把握早期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如预防发生褥疮,呼吸道感染,关节挛缩,畸形和肌萎缩,关节流动能力练习和呼吸功能练习,冠心病预防措施和运动治疗方法等。”
1.2知心朋友的角色
护士应首先接受病人的残疾或疾病,并评估病人对其残障疾病的反应.以真诚、同情和关心的立场,鼓励他们,让病人知道他是全然被接受的个体。籍此病人可获得勇气,以承信自己与凡人的差异之处,而不感觉到羞耻或悲伤.护患关系属于介入一匡助型,两者之间应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激励的合作关系.匡助他人不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应毫无前提地真诚对待,精心护理,热情接待,互相沟通,用真诚的心去感化那已破碎的心,使病人鼓起勇气,面临现实,进步糊口的决心信念。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通过观察病人的言行,准确理解病人的感情和需要,同时通过与病人的交谈和对病人的匡助取得他们的信赖,才能施展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介入我们制定的康复护理计划,唯有此才能让我们的护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1.3辅导员的角色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影响健康和导致疾病的因家除生物因素外.还有环境、糊口方式、卫生服务和生物遗传因素。此外,还认为心理状态与躯体性能状态有紧密亲密关系,心理状态影响着健康,心理因素能导致疾病.因此,要把康复对象当整体来考虑,使健康服务不限于解决躯体方面的题目,还要全面考虑精神的、社会的、教育的和职业的需要.在护理过程中,要了解病人心理、糊口环境的基础上,分析其致病因素,健康状态决定因家和不良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结合病人的文化涵养,受教育程度及致病危险因素的熟悉,制定适应各个病人的康复教育计划,如:防止疾病发展的教育,护士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使病人知道更多有关健康和疾病的信息,不是被动接受康复护理,而是熟悉到介入护理的价值,并主动介入;病因预防辅导,我们对冠心病和手术患者利用讲课,个别交谈,图书、宣传册幻灯、录像等进行出院指导.“并定时举办各种不同类型学习班,目的是减少或消除致病危险因素,防止疾病发生;临床预防教育,主要是预防各种并发症,减轻伤残程度,促进功能性康复和心理康复.”
2 康复护理中对护士角色的素质要求
2.1崇高的职业道德
作为康复护理的护士应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具有三心,爱心、同情心和耐心,能够充分体谅和理解患者的遭遇和处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面对身心残疾的服务对象,面对生活护理上需要作出巨大努力,语言沟通上需要不厌其烦的患者,面对福利待遇不如综合医院的现状,护士应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2.2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产业与科技的发达,意外事件和交通事故增多,致使残障者人数愈来愈多.在整个疾病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贯串康复的思惟与实践,从早期开始的康复护理对于保护功能,加快恢复和预防残疾起到非常的重要作用。所以说康复护士的责任是了解病人所面临环境变化.匡助他改正不恰当的适应行为,增强适应能力,并充分利用个人的能力或潜能来达到最大程度的健康(功能)水平。因此,康复护士留意增强康复护理意识,并有健康体魄和情绪,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充沛的潜力、饱满的精神,丰硕的知识,如懂得一些物理治疗,功课治疗,心理治疗,语言治疗,运动治疗,体裁治疗和中国传统治疗等知识,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流动。由此可见,康复护理有自己的特殊性,康复护士在思惟素质,知识结构,技术及技巧方面也需要更高境界的追求。
2.3敏锐的观察力与良好的表达能力
在与病人接触过程中,应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了解病人,运用各种感观获取病人的直观资料。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提出并解决问题,同时要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新发生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宣教方法要得体,病人及家属易于接受。对于住院后产生恐惧、孤独、焦虑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关心与安慰,用温暖、平近的话语与他们进行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感受,帮助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适应各项制度,建立遵医行为。
2..4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首先,护士要为病人创造一个有利健康的恬静治疗环境,包括糊口上的恬静感和心理上的安全感。护士要知足病人的生理基本需要,如充分的睡眠和休息,营养丰硕的饮食,排泄体内废料等,还需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糊口习惯,多方面知足病人需要,并用康复护理程序解决碰到的护理题目。对病人要热情,真诚。护士的热情,应与非语言的沟通结合起来,表达感情,沟通思惟。非语言的沟通是以人们的步履和立场进行的,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音量,步态,手势,抚摩和眼神等。常常留意观察病人的真实感情,如病人向护士叙述自己的病情或询问治疗时.护士表现出不耐烦或问非所答.使病人感到护士不尊重他,不愿意匡助他减轻优虑,影响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俞晓萍,陈燕梅.《浅议康复科护士的角色》,载《中国临床康复》.1999年第8期,第34页。
康复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5
方法:对42例脑梗死康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评估后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比较2组焦虑量表(ASA指数)。
结果:干预组SAS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将心理护理作为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护理中的一项重要护理措施。
关键词:心理护理 脑梗死康复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8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37-01
脑梗死是一种致残率高,康复期长的脑血管科常见疾病。因为肢体功能丧失,语言障碍,自理能力缺陷。使康复期的病人产生一定的负性情绪。这对疾病的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现将我科42例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实施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康复期的患者42例,均排除意识障碍和语言障碍的患者,男27例,女1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1例,2组患者,病情,年龄等方面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再病人入院后按常规护理外再给予心理护理。
1.2.1 一般护理。按常规护理方法,定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协助生活需要要及康复锻炼,做好用药护理,加强饮食指导。
1.2.2 心理护理。
(1)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洁净的住院环境,保持床单元整洁,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减轻患者因为住院环境陌生而产生焦虑情绪。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热情对待病人,微笑服务,采用合适的语气,语调,与患者沟通,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尽力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在沟通中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针对病人的情况采取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保证。
(3)心理疏导。通过谈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来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使患者积极的对待疾病,主动配合康复治疗,对疾病的恢复充满信心。
(4)加强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患病后患者大多会变得焦虑悲观,这时家属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并给予他们心理安慰和支持,多与患者交流,解除他们的顾虑,让家属知道,他们的态度和言行是影响患者心理因素及病情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评价方法:42例病人焦虑状态均采用焦虑量表(SAS)进行评定3,该表由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该分数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干预组SAS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P
①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②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在临床护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护理学也由简单的基础护理学、专科护理学发展到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心理护理是研究患者心理活动规律及使患者得到最佳护理的科学。心理护理是护士运用心理护理技术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减轻精神痛苦、思想负担、焦虑心理。
3.2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失语,常常使病人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变得焦虑,好发脾气。特别是意识清楚,语言尚清的康复期患者更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的心理情绪。在本组病例中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平分均高于正常水平,所以对脑梗死康复期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第3版)[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21,626
康复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6
【关键词】 脑外伤;脑外伤术后;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94-01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马路杀手-汽车的大量增加,车祸也随之增加,外伤性疾病逐年上升,脑外伤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脑外科疾病,为了达到理想的医疗效果,决不可忽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重症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他们正面临着生命威胁,并且遭受躯体伤残的心理正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紧张情绪,配合积极有效的抢救,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安定,使病人转危为安。.否则,在病人心理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或手术时的种种劣性刺激,绝望悲观的负性情绪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通过近两年来总结的护理工作对脑外伤及术后恢复期的心理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36例,男182例,女54例;年龄1-72岁,昏迷76例,清醒131例,意识恍惚29例 ;手术治愈205例;死亡11例。植物状态20例。
2 护理体会
2.1 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护患关系 脑外伤病人一般发病突然,常常表现为心理反常,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易激动或抑郁。一切不良刺激常致患者情绪的异常波动。因此,病区要保持整洁,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是加快病情恢复不可轻视的条件之一。 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为了促进病人健康,医护人员必须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应同情、关心病人,取得病人的信赖,使其愉快地接受医护人员的劝告和护理,同时让他们相信,只要认真治疗,疾病很快就可痊愈。
2.2 增加安全感 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病人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护理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的接诊,亲切而又耐心的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并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要使病人感到安全,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病人获得安全感的基础。所以,我们在护理及操作过程中应做到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技术基础和过硬的技术技能。做到,稳、准、熟。因为赢得时间是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
2.3 重视精神护理 重型脑外伤后往往有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等现象。因此,要劝说亲朋、病友给予热心关切和照顾以解除其自怨自卑心理,提高生活乐趣。医护的优质服务是患者的心灵良药。崇高的医德、医风对护士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护理技能,还要具有高尚的责任感和语言修养。同时,文雅的风度、细微的观察力等也是能够有效地完成心理护理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病人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的好转迹象都要告之,并予以安慰和鼓励,让其明白自己的病情确实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尤其是当病人由昏迷转为清醒时,嘱家人陪伴左右,告诉他终于挺过来了,表扬他真的很坚强,这样一来,他就会更加珍惜生命,盼望康复。
3 护理措施
3.1 功能锻炼时的心理护理 重型脑外伤后,恢复期病人多有身体部分功能减退或丧失,如失语,肢瘫等症状。常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失去恢复信心。因此,要说服并协助其坚持锻炼,树立信心。多列举一些功能恢复良好的范例,耐心回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鼓励他们持之以恒的锻炼直到功能恢复。.肢体按摩应从远端关节开始,应按肢体正常功能方向开始,先行被动运动。一开始因疼痛病人不愿活动,此时应安慰鼓励并稍加强制。活动从短时间小运动开始,逐步增量。应鼓励尽早恢复自主活动。对失语病人,坚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反复练习,持之以恒的原则。先从病人受损最轻的言语功能着手,如运用姿势性言语,眼神,手势等进行交流。然后再用具体物品,单字,单词,短句进行训练。言语训练时,发音练习要尽早开始。智能训练过程,作业训练应尽早进行。最好让最熟悉的亲朋好友与之交流,配以音乐刺激,以尽快恢复语言功能。
3.2 心理康复 颅脑外伤病人的心理改变包括以下四个过程(1)心理休克期;(2)期望期;(3)悲观期;(4)适应期。常见的心理反应包括:焦虑、否认、烦躁、抑郁、依赖等。为了使病人克服不良的心理反应,避免悲观期负效应,必须进行有计划的心理康复。首先,要给他们以心理支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对病人功能的评估应强调保留的功能,可恢复的前景及取得的成绩。在乐观积极的氛围中,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康复计划顺利实施。病人的康复计划应遵循渐进、量力而行,避免病人产生挫折感和烦躁心理。每天的训练又要有明确的目标,使病人在完成训练后有一种成就感。其次,要及时有效地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治疗,包括支持疗法、精神分析疗法、行为治疗、职业疗法,从而帮助他们重建认识,协调与社会间的关系,在新的起点上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
3.3 康复期 对于轻型病人应鼓励他们尽早自理生活,防止过度依赖医护人员,要让他们树立战胜伤病的信心。消除“脑外伤后综合征”的顾虑。重型颅脑伤病人在神志体力逐渐好转时,常有头痛、眩晕、耳鸣、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医护人员应该向病人适当解释。让病人知道有些症状属于功能性的,是可以恢复的。对于遗留神经功能残疾的病人,今后生活工作,颅骨修补的最佳时间,偏瘫失语的锻炼等问题,应该积极向病人及家属提出合理建议,鼓励病人面对现实,树立争取完全康复的信心。.脑外伤病人较易发生智能障碍后遗症。应注意尽早开始各种机能训练和康复治疗护理。要加强日常生活,个人卫生,饮食,睡眠等基础护理和培训。尤其对生活不能自理者,要进行生活习惯训练,防止精神状态继续衰退。病人只要不是严重痴呆应定时引导排便,养成规律解便的习惯。
4 护理总结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的人们普遍承担着巨大的生活压力,面临着不可预测的意外事故,颅脑外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随之增高,这类病人的心理问题正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而心理护理又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做好这类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不仅要精通业务技术和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无论是神志不清,偏瘫还是烦躁不安,精神障碍的患者,都一视同仁,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饱满的工作热情服务每一位患者,只有这样才能为病人早日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