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人才培养
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国范围的中职和高职院校中火热开展。作为竞技场上参赛者,无论是教师学生层面还是学校层面,大家都积极拼搏进取,不甘人后,力争上游,希望获得好成绩。通过这种良性竞争,参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参赛学生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参赛学生备赛中的积极学习、赛场上的奋勇拼搏、获奖后的兴奋自豪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而指导教师也在竞赛指导和筹划准备过程中,学习了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提升了自身教学能力。技能竞赛增强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交流,企业通过冠名赞助技能竞赛获得知名度的提升和产品的推广,院校通过技能竞赛获得企业最新的技术支持,是一项双赢的合作。职业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 技能大赛提高了学生职业素质
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持。这些技能型人才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为了高质量的出色完成工作任务,除了需要娴熟的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包括与客户与领导的沟通能力、团队共同协作的能力、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等。而这些职业素质参赛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大赛中想要获得好成绩必然需要学生们具备良好的各项职业素质,缺一不可。备赛过程中,学生刻苦努力,熟练掌握技能,与指导老师和企业多方位的交流沟通,比赛过程更是锻炼了学生应对大赛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积极进取,以及培养了学生间默契的团队协作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是各个专业技术领域新技术的比拼,学生只靠书本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老师、企业、网络等多种渠道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应用到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由被动式的课堂学习转变主动的探索钻研,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职业素质。积极主动地自学新理念新技术,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对将来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2 技能大赛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
从多年的调查发现,参加过技能竞赛并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能迅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并且这些学生也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分析其原因,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而这些素质正是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大赛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多个方面,除了工作更加积极外,还包括专业技术水平、团队协作能力等的提升。
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备赛阶段经过了在学校的强化训练,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到企业参观,向企业一线的导师学习,去图书馆查阅各类资料,上网搜索最新技术等高强度的学习,参赛学生学到了其他同学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学到知识与技术,专业技术水平上胜人一筹,并且由于是向企业导师学习,学到了企业一线的技术,将来到了企业即可快速上手,无需长时间培训,企业自然欢迎这些技术能力过硬又能节约培训成本的人才。
团队协作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短板,有些学生虽然自身能力很强,却性格孤僻,无法融入团队中,最终只能孤军奋战。而在企业中,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就无法融入企业团队中,不受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欢迎。职业技能竞赛很多赛项是团体赛,一般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在这样的小团队中,需要有队长负责协调各个队员,队员间需要相互配合协作,服从队长的安排,任何队员间的内讧都会影响比赛成绩。因此经过技能竞赛的洗礼,学生会更加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更懂得与人交流协作,这正是企业所需要的。
3 竞赛学生所起到的带头示范作用
学生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社会团体,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参赛学生备赛中的积极学习、刻苦钻研,赛场上的奋勇拼搏、力争上游,获奖后的兴奋自豪都会对其他同学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他未参赛的同学在这种学习竞赛的氛围下,也会对新技术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继而向参赛同学学习请教,见贤思齐,共同进步。职业竞赛促进了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4 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师自我能力的提升
职业技能竞赛中指导教师是很重要的角色,指导学生学习最新的专业技术,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企业一线,o跟产业步伐,将自身的专业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通过指导竞赛学生,教师除了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发现自身专业技术方面的不足,经过自我反省和知识更新,从而积累更多教学经验,为将来教授其他学生奠定基础。
职业技能竞赛提供了院校间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平台,通过竞赛教师与兄弟院校的教师们互通有无,可以发现自身教学教法上的缺陷,教学条件上不足,进而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软硬件,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
5 技能大赛促进了校企合作
企业掌握着最新的专业技术,职业院校迫切需要教授给学生最新最实用的技术,而企业也需要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中挑选出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促成了校企合作。职业技能竞赛提供了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平台,企业通过冠名和赞助技能竞赛获得知名度的提升和产品的推广,院校通过技能竞赛获得企业最新的技术支持,是一项双赢的合作。
人才培养的意义范文2
【摘 要】 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关的教育功能的探讨,不仅对于诠释教育的本质、彰显教育价值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教育功能;意义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应用型人才是指相对于学术型(理论型)人才而言的,是一种人才类型。所谓学术型(理论型)人才,是指主要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从事相关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其任务主要是运用抽象的价值符号系统构建某个学科或领域的概念、定律和学说,发现新知识。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他们的任务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化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与实践。前者侧重于理论研究,后者侧重于实际操作。高等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大学层次的知识与智能水平,又具有从事某一专业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某种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曾经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状态和形式,描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提出了“精英――大众――普及”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即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即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该理论认为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早在2005年10月,原教育部长周济在“亚洲教育论坛北京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就说道“……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达到2000万人,毛入学率已达到1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迫切而重要的任务。所以,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功能进行研究对于我国进一步确立合理的高等教育目标,不断创新和完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功能研究的重要意义
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功能研究的理论意义
(1)研究教育功能可以更好地诠释教育的本质。教育功能与教育本质是两个即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教育范畴。教育本质是说明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是人们运用抽象思维对丰富的教育相关的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加工,提取有关教育属性和规律,使主体能够从周围现象的内部联系上把握教育。而教育功能,回答的是“教育能够干什么”,以及解决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怎么办”的问题。研究教育功能可以提升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水平。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功能展开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诠释和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本质,正确选择教育发展的方向,制定正确的教育政策,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方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研究教育功能可以更好的彰显教育价值。一般而言,教育的功能是中性、客观的,而教育价值则是一个涉及到规范与理想的问题,其本身反映了教育主体的一种偏好和追求,因而教育价值反映了“教育应该干什么”的问题。事物的价值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人主观赋予的,而是以这种事物的一定功能即它对事物一定作用为基础的,因而可以说教育功能构成了实现教育价值的现实基础。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决定了事实上教育产生什么样的价值,教育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功能的多样性,哪一种教育功能能够满足教育主体的需要,哪一种教育功能就有意义,就具有教育价值。教育价值与教育功能之间具有很大的正相关性,主体确立了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实际上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教育功能。教育价值的实现,依赖于教育功能的发挥,忽视了教育价值等于迷失了教育发展的方向,而丢掉了教育功能就丧失了教育发展的力量。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功能展开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提出的教育以“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突显教育的恒定价值,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功能研究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现了教育主体对教育活动的期待和价值选择,既包括社会对教育所造就的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和设定,也包括个人通过教育活动获得幸福和实现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在理论层面上,教育功能的选择和实施应该兼顾受教育者个人追求幸福而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实现两个“需要”的协调统一,也就是达到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和谐一致。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或由于教育目标的泛化,或由于教育方法的缺陷,或由于教育起点方向的迷失等种种原因,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发挥。如在建国初期,当时的社会背景,致使教育强调的是牺牲小我的利益,成就国家、集体利益,要求受教育者的品质要符合政治的需要,强调教育的阶级性;以后,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又要求培养的个体品质能力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经济性的人才;又如,我国在过去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等,这似乎也兼顾了个人发展,体现了教育的个体功能,但这些人才品质的塑造和培养标准的确定在本质上更多的还是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注重的仍然是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对于教育的个体功能则往往放置于次要的地位,更多采取服从于国家需要的态度,这皆坚持的是“国家本位”的教育方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仅明确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并且强调提出教育以“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活动。从根本上来说,人应该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最直接目的是满足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即要发挥教育的个体功能,通过个体功能的发挥与实现,促成教育的社会功能的释放与完善。现代教育发展观把教育的焦点指向人本身,认为教育首先应为发挥人的一切潜力而创造条件,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主张培养完整的人,追求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着眼于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和终身幸福,实现受教育者在身体、精神、情感、心智等方面的有机统一。因此,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功能展开研究,力求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教育教学环境的优化等方面做出探讨,在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从而构建起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 郭荣祥.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嬗变[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2] 雷 云.试论教育功能研究之取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3] 王全宾.功能、教育价值、教育目的论[J].山东师大学报,2001.(5).
[4] 胡贵勇.教育功能:诠释,梳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
【作者简介】
人才培养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51 ― 02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前进,越来越重视科学向生产的转化与应用。也只有将科学应用在生产的一线中,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才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途径,在这个途径中,社会更需要既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又同时具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大学教育制度本身,也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要,适时的调整发展模式。因此,我国现有的高校基本上都进行了自我剖析与分层,一部分成为研究型学校,一部分则变为应用型发展模式。许多高校和学者也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价体系以及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指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并且能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文化与技能实践在社会生产中,强调其“应用性”发挥的人才。其特征应该是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工艺水平。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评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作用与意义
(一)通过评价,可以提供相关数据,反映出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质量的满意程度。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评价所评内容应该以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为主,适当兼顾其他,所以社会用人单位与高校教育质量的利益密切相关,对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有自己的认定标准与需求。用人单位制定出来的标准与反映出来的需求时最有实践意义与说服力的,这样,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评判也就成为高校的评判设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要掌握了解和分析社会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评价维度,在吸纳社会评价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设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实践教育等,使学校实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内部改革。通过评价,既可以让人才培养高校“有的放矢”,达到教育目的,又可以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更可以满足学生(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实现人生理想价值的现实需要。是企业、高校、学生的“共赢”。
(二)通过评价,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理念是强调“以人为本”。这个“人”指的是人民主体,而高校的主体就是学生与教师。所以高校的发展就是要强调学生与教师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更好发展就是能寻求到为社会贡献力量的职业,教师的更好发展就是充分实现其职业价值,充分开展教学活动。有学者指出,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应该是通过评价项目、评价指标、样本选择等事项,采取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相结合,从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学习管理情况等多方面入手,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客观性、公正性、有效性的评价。正是这种客观、公正、有效的评价,更好的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贯彻情况。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至少需要用人单位、毕业生家长、毕业生三方的认定。这种三方认定,影响着高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和实践,突出了以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的成果,强调着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社会都要以人为发展之本。
(三)通过评价,有利于规范高校的教育管理,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在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对高校转变教学方式,转换管理模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有更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评价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高校管理的关键环节,而对质量的诊断和改进,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认知,是包括在社会认可的范畴之中的。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讲,学校应制定一些列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先内部的进行检测,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加以改正。学校是内部管理与检测,那么外部的检测与监控机构就是社会。而社会的认可范畴除了用人单位,还有政府和中介机构。政府和中介对高校人才质量的评估,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通过学生个人价值的展现,权衡两者是否协调,也就成为了高校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的指标。通过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也更有利于高校的整改与提高。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帮助高校找到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模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具有鲜明的实效性特点。通过评价,能及时的对发现有点和不足,可以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整改完善,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满意度的提升,实现国家、社会、企业、高校、学生的“共赢”。
二、国外模式探讨
(一)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认证评价体系
美国大学将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工作是放在首位的。评估的方式不是一维性的通过学校提交相关纸字材料后由政府级的评估者进行审查,而是由多维的评价者,尤其是与其有密切利益联系的评价者从各自的角度做出评价,最后进行综合归纳。这个多维的评价团可以有很多不同身份、不同利益持有者等构成。企业间、师生间、上下级间等,都会有相应的评估。综合多维评估结果,会对高校师生的教学教育活动产生方向性的影响。对于教师岗位的设定、职称的晋级、收入的增加、工作满意度的提升等有深刻的影响。因材,美国高校老师非常重视社会各界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评价完成方式也较多样,如无记名式或记名式,调查问卷也较为多见。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模式由来已久,其中认证制度成为其质量评价的核心,认证制度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①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模式,决定了高校要直接参与市场的竞争和资源配置,该认证制度(评价系统核心)可以综合各类评价结果和指标并进行反馈,保障了教育质量,为人才质量评价做出了巨大贡献。②由于美国在1963年就开始实行认证制度,所以到现在美国的认证制度非常成熟的。这种对人才质量评价的方式有利于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在各方面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美国高等教育的认证制度更侧重于对学生个体能力的评价,即强调学生在毕能做什么。
(二)德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认证评价体系
德国可以称得上是是这个世界上最讲求质量的国家。德国对于教育,也是以培养“成品”质量的人才为主要目。因此,学校专业、相关课程会因实践的需要而发生调整。也正因为课程调整是很“普遍”的情况,这样就对学校的老师提出了要有更高的知识储备,要不断学习,不到充实自己,一定要与时俱进的提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时刻进行质量监控,开设学生职业教育,在诸多方面突出实践取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有效保证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日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认证评价体系
日本是一个谨慎而善于借鉴的国家。进入20世纪,日本的高等教育也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日本十分关注学生的应用性,更注重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日本为此建立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管理机制。日本技术人员教育评估机构在1999年成立的。该机构是工程教育类的专业评估机构。主要做法是引进国际通用标准对大学理工农等应用型学科进行评估,从而保障其教学质量。
三、构建原则
通过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作用与意义的论述,以及对国外典型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认证评价体系模式的探讨探讨,
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我国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实现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但由于各学校客观性的学科差异、地域差异、特色差异等原因下,在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时必须遵循目标原则,切忌大而全,全而散,目标指向不明确,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分值设置要详略得当,同时要突出办学特色和地域需求性,要从实际师资力量出发,寻找现实与培养目标的差距和实现培养目的的路径,操作性要强,指向明确。如日本人的评价体系,只针对理科、工科、农科的毕业生进行评估,所以我国高校在具体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时也要有取舍,先找一到两门学科进行特色培养,办出特色。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也称为整体性原则,它要求把对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评价视为一个系统,以人才质量的整体目标的优化为准绳,使评价体系更完整、平衡。因此,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该将各个小评价指标的特性放到评价体系的整体中去权衡,以整个体系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小评价指标,以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平衡性和完整性。但切忌因系统性原则而忽略了评价指标的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为了指标更完善更真实,目的性原则是为了评价指标实用性更强。
(三)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原则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开展应用型大学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高速发展的迫切需求。评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价值,就是要尽可能的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评价标准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要适时调整组织结构、课程设置、管理模式及师资力量结果等,并在社会需求与高校自身发展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既要兼顾社会需求的质量目标,又要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目标。结合高校和社会的供与求,对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素质进行分析与评价。如德国,高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而要不断的对学校专业、相关课程和师资力量进行调整,不断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满足社会进步的不断需求。
(四)评价指标的操作性原则
量化指标可以更客观的放映评估结果,但定性指标却可以更直接的反映评估的结果,所以指标设计一定要定量和定性指标结合,使得评价指标的操作性更强,同时也保障了指标的科学性和灵活度。如美国的评估认证体系,评价完成方式多样,指标也就多样,操作性就好。而我国的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要突出实践性、专业性,所以面对不同的程度、基础的学生,制定出来的培养目标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时,应如何应对不同层次的质量评价,必须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 考 文 献〕
人才培养的意义范文4
随着全球性创意经济的热潮,创意产业对于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贡献有目共睹,发展创意产业可说是未来提升产业经济的重要手段。对于创意产业而言,创意人才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如何培养出有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意人才才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就创意产业而言,无论是产业成熟度还是国际知名度,台湾较于上海都略胜一筹,其培养创意人才的手段之多样化更是让人惊叹不已,既有专门培育创意能力的民间育成机构,也有产学结合的育成中心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希望通过对台湾创意人才培养手段的介绍和研究,为上海地区加快培养创意人才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创意 创意人才 设计产业
中国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145-02
1 引言
自从英国政府1998年正式提出“创意”的概念,世界各国逐渐将由这个概念衍生出“创意产业”“创意经济”等名词,如今又逐渐聚焦在“创意人才”上,可见随着国际竞争愈演愈烈,人才之于创意产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国内首届一指的创意之都,沪上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经授牌的园区有近100家,未被授牌的园区达200多家,其300多家文化创意园。园区内企业来自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门类涉及时尚、绘画、工业设计、游戏软件、动漫等。
以设计领域为例,上海创意设计产业设计师人才来源有五大块,一是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和高职院校的设计类应届、往届毕业生;二是大批在职白领;三是社会各界具有创意设计能力的待业、再就业,或称为自由职业者;四是国外留学归国的创意设计类留学生、设计师、以及部分失业精英;五是国内外有意到上海投资兴业的设计企业和设计师。然而,无论从设计人才学历、设计人才知识技能结构和设计人才创业经验上看,沪上人才都不能满足提升创意产业经济、引领创新构造的需求。反观台湾地区,早2002年就出台了“挑战2008,:台湾地区发展计划”,其四大投资主轴一一投资人才、投资研发创新、投资全球运筹通路和投资生活环境。人才成为发展规划的首要目标,台湾文建会为此专门拟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延揽、进修及交流计划”。至今,从通识教育到实务训练、从地方政府支持到民营育成机构、从文创园区到产学研结合,台湾形成了一套初步完整的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很多方面可以值得上海学习和借鉴。
2 台湾创意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曾于台湾求学数月,对于台湾的文创能力和文创产业印象深刻,其培养创意人才的手段之多样化更是让人惊叹不已,既有专门培育创意能力的民间育成机构,也有产学结合的育成中心等等。具体台湾创意人才培养体系介绍如下:
1)学制外民营育成机构
学学文创志业是台湾第一家受到核可的文化创意产业民营育成机构。台湾玻璃集团总裁林博实、徐莉夫玲夫妇有感于台湾人文思维与经济产业转型过程中,社会对“学习平台”的渴望以及产业对文化知识和创意启发的渴求,成立了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价值,以“教育”“研究”“展览”“顾问”“育成”为业务内容的学学文创志业股份有限公司。学学文创结合台湾资深文化创意经营者、旅居世界各地的台湾创意人,意在推行文化教育,传授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沟通文化、创意、哲学与科技、商业、经济社群之间的桥梁。其业务范围涵盖视觉艺术、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影、广播、网络、建筑等多个产业领域,既提供人才培育课程,也提供商业咨询顾问,同时还为各类艺术展览提供场地。
与大学院校不同的是,学学文创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师资力量多元化,且教学内容更贴合商业实务,学员也是多元化,可以“随时学习”“终身学习”。一定程度上而言,这是给民众“接受专业化的文创教育,培养居民文创能力”提供机会,每位居民都可以成为有能力的创造者,有利于民众提升对文创作品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能力,从而间接引导了创意产业的正向质量提升。也正是由于创意来自于民众,审美依靠民众,才酿造出台湾创意作品独有的亲和力和生活气息。“学学文创”存在的意义是为所有居民搭建一个横跨各领域、各地区的创意学习平台、创意人才培养和提升中心。
(2)产学研合作――以创新育成中心为例
创新育成中心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实业家约瑟夫,马努斯克于1959年提出,指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相结合,进行技术开发、转让并商品化的事业体。台湾创新育成中心的发展起源于1978-1995年间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创建及开放实验室的兴起,1997年台湾推行“育成中心计划规划”,鼓励地方政府和民营机构设立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目前已建成100多所。从进驻企业看,多属高科技领域,占比80%左右,从培育产业看,则是遍及各个领域。
台湾的育成中心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学术机构型育成中心,由大专院校成立,形成产学合作,目前占比最高,台湾各大学均成立了创新育成中心。二是研究机构型育成中心,由研究机构提供相关的空间与服务给进驻厂商。三是政府经营型育成中心,由国营事业单位成立,也包括由政府部门设立、委托民间经营的公办民营型育成中心。四是私人机构型育成中心,由民间机构投资经营,以增加利润为目标。
笔者这里主要介绍―下台湾高校创新育成中心,中小企业进驻高校创新育成中心后,高校大学生可申请加入育成中心内的企业,将个人所学知识与技术应用于中小企业的创新过程,接受市场化实战性的训练和检验。台湾是“内容为王”的创意城市,总有好的创意得不到市场化的运作,更不用说创造产业经济。创新育成中心正是引导创新人才学习商业实战理念,积累实务经验,形成产学合作,以学带产,以产助学,培养真正有竞争能力、知学能产的创意人才。产学合作透过学校与产业的合作,贯穿理论与实务,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经济效益双赢。
(3)美学教育融入高校基础课程
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喜欢到台湾旅游,称赞台湾是座有文化有创意的地方。台湾的创意不是所谓“创意人才”独有的,而是人人都可以创造的生活的灵感、生活的乐趣。根据笔者观察,这是因为在台湾的教育体系中,美学教育融入了高校基础课程中,使得每一位走进校园的学子都多多少少可以耳濡目染些美学涵养。
在笔者求学的台湾学校里,教务处设置的公共基础课程就有大量与创意或者美学相关的课程,如《生活美学概论》《艺术赏析》《手作创意》《摄影欣赏》《音乐赏析》《虚拟摄影棚入门》《版画艺术》等涉及电影、音乐、文学、手作、烧陶、金工、摄影摄像各类领域基础课程,所有学生可自由选择,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各类研究道教、佛教、宗教理论、客家文化的课程。以陶艺课程为例,学校设有专门的烧陶教室,配备与业界相同的基础烧陶设备,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堂课学生都可以亲自设计、亲手制作,成品则可直接在市区创意集市售卖或者自己收藏,而这样的创意集市,在台湾随时随地都有。尽管都是基础的学习,浅尝辄止,但是却很好地逐步培养了台湾学生的美学意识和创新概念,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宽度和深度。在台湾,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每个人都有某―方面很强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从服装鞋包到项链首饰,从陶瓷杯皿到书皮纸艺,甚至是每位小摊贩的名片,或用台湾三峡独有蓝染工艺染就,或手绘漫画而成,都独具匠心,令人咋舌。
(4)政府支持
台湾创意产业由多部门(如“经济部”、“新闻局”和“文建会”等)协同负责执行与推动。“文建会”负责环境整备、工艺产业旗舰计划,“新闻局”负责电视内容、电影、流行音乐三项旗舰计划,“经济部”负责数位内容、设计两项旗舰计划等。此外,为了加强部会间的沟通与协作,还特地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等机构负责统领协调管理。
除了改善创意产业管理机制外,台湾地方政府也为创意产业工作者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创业或者起步阶段的个人、团体和小微企业,台湾地方政府提供种子资金、减免税收、优惠贷款等资助。而对于高校内的学生群体,为鼓励学生研习表演艺术,台湾地方政府亦提供相关补助,补助项目包括教师钟点费、训练费、道具费、服装费、制作费、文宣费、排练及成果展演之场地费及灯光音响等器材租借费、艺文推广活动费等。笔者在台湾曾加入一个由极为普通的学生组成的话剧表演小团体,并参与了一出话剧的完整制作过程,在表演结束之后,即凭借所有正规票据,按照流程获得了政府补助,可见其补助手段之亲民。
3 台湾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对上海培养创意人才的启示
并非为了“崇台湾而贬大陆”,近年来沪上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只是与纽约、东京等世界创意之都相比,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仍显得不够成熟,所以有学习之源仍需虚怀若谷。单从创意人才这一点来看,上海仍存在高端人才不足、缺乏市场中介、缺乏原创人才、市民平均创意精神低迷等不足。
追根溯源,沪台两地对创意产业的概念理解有明显不同,台湾对于创意产业的理解是“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累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而上海对于创意产业的定义是“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以文化为元素,以创意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以品牌为抓手,形成融合型的产业链,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符号价值的交易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前者更注重创意内容,后者则更注重产业经济。所以导致两地的创意产业存在明显差异,台湾的创意产业具有强烈的亲民性,同时台湾群众似乎普遍具有创意潜力和热情,而在上海,创意人才只是少数的小资群体。
因而,就笔者看来,为了提升上海创意人才培养的数量与品质,提出几点建议:
其一,需从教育基础提升未来青年的美学涵养,引进各类美学教育和文化教育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引导学生以兴趣为导向选择性修习,提升个人美学涵养和创意精神。并且,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应更系统化、逻辑化、实践化、全面化,杜绝灌水课程,减少机械口头创新理论灌输,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过于注重就业对口和短期回报,研究型大学则往往忽视个人软实力积累,多浅层次窥探,少深度创造性研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个人内部的积累才是激发持续创作的来源,如果创新能够成为青年人灵机一动就想去做的小玩意,就不必担心创意之源桔竭了。
其二,为提升大学生创意实践能力和市场感知度,应以大学院校为创意人才培养中心搭建产学研合平台,加强高校与企业、研究所之间的跨域合作,建立平等有效的合作机制,门槛不宜设置过高,未来的创意人才既要是创作人才,同时也是管理人才。再者,借鉴台湾创意集市的概念,酝酿出上海的创意街区和创意集市,减少政府管制,充分发挥市场选择创意的功能,营造自由创作交流的氛围。既鼓励年轻创意人才大胆尝试与市场接轨,也鼓励业余有创新能力的人对外展示、交流,从业余走向专业,而不是仅仅以改造老厂房老建筑、招收“高冷”企业或商店入驻、吸引游客观光的一贯手法来操作,创意是为了提供创新的生活型服务,同时兼具旅游观光、文化传播等功能,改进创意产业“产业为王”到“内容为王”。上海的创意产业必须向台湾学习亲和力,学习接近居民生活,要可看可摸可听可闻,才能源源不断地被传播开来。
人才培养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意义;原则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社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人们逐渐的开始注意起了自己所居住的周边环境,并且对居住环境以及环境艺术的要求和品味也在不断的提高。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正是在这种大的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得到市场不断认可的同时,它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受到了社会广泛欢迎的学科。在经济上处于发达地位的一些欧美国家,在二十世纪中期最先对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进行了发展,之后各个国家也开始对这一学科的发展给予普遍的关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始在我国发展开来,经过三十多年以来的沉淀和发展,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近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是空前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城市化在为其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各高校纷纷开始根据社会行业发展来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达到为社会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能够符合市场的需要。就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来说,它不仅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同时它也是对人类在生存环境方面的整合设计,在内容上它包括了公共空间、雕塑、室内、建筑、园林、装饰等艺术要素。基于以上原因,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各高校要不断提高对人才培养的标准,使学生在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原则
1、要遵循预见性和适应性的原则
由于当前人才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的竞争和压力日益激烈化,因此一定要带着预见性的原则来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当前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前提就是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把握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要把人才需求预测工作以及人才需求调查工作做好、做实,以便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能够有据所依。同时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工作适应性进行提高,这是因为教学和工作对环境艺术设计在深度以及范围上的要求不同,并且环境艺术不同的设计者其面对的工作也不尽相同,这就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的扎实、全面,进而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未来担负的起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和社会所给予的责任。
2、要遵循系统性的原则
在专业性以及综合性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表现的较强也较明显。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其专业内容涉及到了建筑学、绿化学、艺术学等众多的领域,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具有渗透性、交叉性以及融合性。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专业的特点,即对其专业的深度给予重视的同时还要对其系统性的原则和要求给予同等的重视。在这一过程中,怎样使学生在知识面的广度上得到拓展、在综合素质上得到增强、在整体思维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这些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都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
3、要遵循特色性的原则
特色性的原则指的是高校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针对性这一方面进行提高时,必须依靠学校的特点来进行,进而在某一工作领域中使本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所具有的竞争力更强、更独特。基础不同、性质不同的学校都可以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但园林类或建筑类的院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方面其前景更加的广阔。这是因为从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上来看,园林、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联系较其它行业更为紧密,并且这类高校可以将园林或建筑等作为重要依托,来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侧重性得到提高。因此高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寻找挖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教育的结合点,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
4、要遵循创造性的原则
这一原则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得到体现,即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的技术以及知识,而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规划,并组织学生对各自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与思考。相同或类似的设计不但使规划或作品缺乏生气,同时也不能使人们对于环境的审美要求得到满足。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重点的强调,进而使学生在艺术设计中的创造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付军,张维妮,王燕;从城市意象角度探讨高科技园区景观环境设计[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刘海青;关于综合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发展方向的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王秀华;现代景观环境基本属性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人才培养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高职;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人才培养;模式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形成了医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突破口,校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 模式的主要特色
(一)“三层”内涵
1 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长期坚持的办学思想和服务定位,是人才培养的正确导向和服务宗旨,是特色的关键所在。“三个”面向,既体现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和高职高专教育上,也体现在实用人才短期培训上。培训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充分体现了“三个”面向办学思想,是践行办学思想和服务定位的特色彰显。
2 长育短训结合。长育短训结合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成功样式和办学模式,“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用人才培训选项+长育短训机制=效果最佳”,这是学院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表达公式,是特色的创新之处。长育系指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大层面;短训系指基层实用人才的短期培训,是学院发挥和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直接实现产学结合、直通职场需求的人才“深加工”的重要形式。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长育短训结合,以长促短,以短优长。
3 高质量地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这是依据学院专业优势和社会需求而确立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是特色的核心表现,乡村医生免费培训则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形成特色的亮点和重要支撑。学院坚持立足山东,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培养德技双馨、理用结合的实用人才,不仅为基层输送了大批医务人员,而且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学院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办学宗旨。
(二)“四个”特点
1 独特性。立足于学院高职高专教育平台建立起来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免费培训机制及产生的良好效果,是学院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貌。从垒省和全国来看,无论是同类院校,还是医学院校,开展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免费培训,至今只有该学院特有。
2 先进性。农村医疗卫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员则是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持,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学院在省内外率先开展多村医生免费培训,体现出围绕和服务重点的先行性,体现出推进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服务广大农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性。同时,学院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为平台开展多村医生免费培训,并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推手,促进垒日制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高。免费培训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具有办学特色的先进性。
3 稳定性。正确的办学定位、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以及规范的高职高专教育,特别是长期为基层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医护类专业,促进和保证了乡村医生培训多年不间断,步入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呈现出稳定运行、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4 动态性。学院面向农村免费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是在动态中服务,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高职高专教育,特别是医护类主体专业,引领着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工作继续深人推进。
(三)“五个”作用
1 服务作用。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最直接地体现了学院贯彻“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拓展和实现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办学功能,直接惠及农民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2 双赢作用。乡村医生免费培训的双赢作用主要表现为:事业双赢,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和学院全日制教育事业,人才双赢,促进乡村医生职业素质提高和教师教学思想及学生就业观念转变;资源双赢,卫生资源共享互利,扩大了学院实习基地,有益农村相关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桥梁作用。通过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搭建学校与农村、培训与就业、需求与服务的直通桥梁。通过这个桥梁,了解农村基层卫生状况和实用人才需求,检查和改进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4 促进作用。乡村医生免费培训对学院高职教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医学类专业更为明显。学院把从乡村医生培训中获取的经验和信息,移植到医疗和护理专业的教学中,按照贴近实际的要求,丰富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实际技能,更好地适应了基层和农村卫生需求及发展。
5 示范作用。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作为最有成效独具风格的短期培训人才的形式,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了民办高职院校产学结合、四性凸显(实践性、开放性、服务性、职业性)的“学校面向基层、教育立足服务、培养促进培训、长育短训互动、育人注重需求、优化就业素质”的基层实用人才培切I机制。以这种机制运作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仅对学院其它专业教学改革是一种示范,对省内外其它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也将起到示范作用。
二 模式的成效彰显
(一)深化了办学理念
通过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抓手和推力的的长育短训,引领垒院教职员工走进一个教育教学思想的新领地。确立了“诚信办学、质量立校、专家治校、名家执教”的办学理念l践行了“德慧双修、明道优术”的校训,弘扬了“诚信、奉献、求真、务实”的校风和“勤学、善思、笃行,创新”的学风。这些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具体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诚信办学,质量立校,内涵发展,突出特色,=是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服务一线,三是德技双馨,理用结合,教书育人,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深化,激发了办学活力,坚定了服务面向定位。
(二)提升了社会责任感
充分发挥学院教育资源潜能,服务基层,积极开展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是在社会责任的推动下,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及形式。同时,以社会责任感为切入点,推进了职业道德建设。学院制定下发了《德育大纲》,注重对学生实施“德技双教工程”,坚持专业教育与品行教育相结合,坚持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在主要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通过多途径获得思想品德的丰收。
(三)推进了课程体系改革
学院坚持以社会服务为桥梁,以乡村医生培训为推手,多渠道地检验教学内容对人才标准要求的契合度,以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推进了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以临床医学为例,在限选课中增设了医用生物学、医用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设置了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政策和法规等人文社科课程,设置了临床中医、医疗康复、临床护理、皮肤性病学、农村(社区)卫生保健等专业拓展类课程,设置了地方病防治、健康医学等专业深化类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坚持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相继开设了摸拟医院、摸拟病房及摸拟护士站等。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实践性教学,加大技能培训比例,改善实验实训条件。目前拥有总值为4500万元的医学教学仪器设备,解剖标本陈列馆陈列标本7000余件,均为学生动手制作,是山东省最大的人体标本陈列馆,其中足神经血管等7件标本人选中华解剖图谱。学院医护实验实训中心,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建设基地和山东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四)提升了教师素质
短训优化长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是关键。通过乡村医生培训的教学实践、与乡村医生座谈交流以及其它途径等,教师们获取了有益经验及信息,启迪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强化了面向基层做好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另外,校院结合使教师有更多机会到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进修学习、参与临床实践和开展科研,这样不仅加强了教师队伍素质,而且还更好地促进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引导了学生就业观念转变
由于就业观念异同和城乡差别等因素,不愿去基层和农村的现象普遍存在。为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学院组织在校学生与乡村医生进行座谈交流,以毕业学生和培训结业的乡村医生在基层事业成功的典型事例教育在校学生,促进择业、就业和创业观念的转变,引导医护类学生把基层医疗卫生一线岗位作为重要的就业去向。截止2008年7月,学院为基层医疗卫生行业培养医护类毕业学生2835名。2006、2007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1.84%、91.04%,200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1%。近三年来,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满意率为96.83%。
(六)扩大了实训基地
学院把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所在地医院和乡村卫生室都作为医学类学生见习和实习的基地,形成了实习实训网络体系。
三 模式的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在校外拥有多所附属医院和数十个临床实习基地。学院把参与培训的乡村医生所在医院和乡村卫生室也作为医学类学生见习和实习的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和扩大,为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搞好实习,增强实习环节的针对性和职业性,我院与附属医院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科学安排实习任务,并成立了实习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学生实习工作,并选派优秀的代课老师负责实习管理。
(二)聘请兼职教师任教
为了使乡村医生培训更具实效,学院还从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聘请了大批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临床经验的中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为乡村医生授课。例如,学院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乡村医生免费培训班上课,深受乡村医生的欢迎。
(三)建立临床教研室
为了组织好校外临床教学和实习实训,学院在附属医院都建有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由医院科室主任担任,并且教研室做到了“四有”:有教学场所、有教学制度、有教学课件、有教研活动。
(四)开展校院技术合作
每年学院教师都会分批分期到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医院医生也会不定期到学院参加业务培训,理论深造,实验研究和学术活动等。例如,学院组织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有关专家参与编写了《中西医临床医学高职高专系列教材》(共18册),此教材填补了我国高职高专中西医临床医学教材建设的空白。
(五)发挥技术优势帮扶
学院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为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服务的帮扶活动。例如组织专家教授为医务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此外,学院还组织教师到附属医院帮助培训卫生技术人员、指导考试工作等,并于2005年学院在开展医疗帮扶活动中向济阳县等卫生和教育单位无偿捐赠了100台显微镜。
四、模式的前景展望
“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突破口,校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中,产生了显著的人才培训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好地实现了学院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的责任和宗旨,获得上级领导及主管部门的认可。在省教育厅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校院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乡村医生免费培训这一突破口和抓手,得到省部级主要领导的高度赞扬。今年初卫生部主要领导派调研组到我院对乡村医生培训进行了垒面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省长姜大明在一份介绍我院乡村医生免费培训情况的新闻内参上批示分管省领导组织力量对此项工作进行调研。其它省市领导和主管部门同志也先后到学院指导乡村医生免费培训,都给予了褒奖。这些都将成为推进“以乡村医生免费培训为突破口,校院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运行和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