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条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地规划条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地规划条件

土地规划条件范文1

关键词:地理信息 土地规划建设 信息化

1 土地规划建设信息化实施背景

土地规划和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国防建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的土地规划和建设工作涉及多行业,范围,专业性,知识性,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很高。如何充分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的工具,在城市建设工作中所使用的计算机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模式建设,土地规划和建设要解决的课题。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适当的和有用的工具。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日益丰富的手段,使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的实际value.MapInfo平台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入发展,为实现土地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有了准确的数字地图数据线为骨干的专题数据重组,整合形成一个动态的,立体的决策框架,抽象的地理分布,不仅可以数据可视化是更利于重新使用土地规划和建设管理和模拟。

早期的全国土地规划和建设信息平台建设规范建设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后,土地规划部门组织的研究和开发的土地规划和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设计,技术标准和基本功能提出一个明确的要求。作为国家标准成为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在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城市土地规划建设的显著成就,建设土地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2 建设目标

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符合国家土地规划和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标准,严格遵守国家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开发建设的土地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成覆盖全市7个乡镇的土地规划建设信息网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土地规划建设信息系统专用平台,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数据管理。②开发综合应用分析系统,建立重要规划建设数据在电子地图上的标注与链接。③建立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系统的安全管理、用户管理和日志管理等功能。④建设信息网站。完成网站建设,实现地理信息和土地规划建设信息的。

系统建设原则:①标准统一,建设规范。按照国家颁布的信息系统标准制定建设方案,坚持这些标准为主体的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依托全市现有的发展和改革的纵向网络系统,信息网络建设。②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软件界面设计应围绕土地规划和建设的形象,清晰的菜单,功能描述清晰、准确,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应该有主题应该尽可能方便快捷图标按钮,软件安装和使用。③稳定可靠,易于扩展。运行可靠性高,灵活性强,正常情况下保持长期稳定运行,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的软件,修改和更新数据库表结构的操作,以满足软件开发,不断升级的需求。④反应快速,易于维护。在指定的经营环境,软件应该能够达到足够的反应速度,以减少大量的事务处理软件,以避免该软件的忙碌和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软件的安装和操作,维护方便、简单,不需要复杂繁重的维护工作。

3 平台及架构系统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非常多。包括美国GIS开发商ESRI和MAPINFO的软件产品,以及MapGis、GeoStar为代表的典型国产软件。这些软件提供了相似的功能集合,不同之处在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和操作效率。本系统采用了MapInfo公司的MapXtreme产品。以Intranet/ Internet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使用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或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将应用一分为二,服务器负责数据管理,用户任务完成客户端交互。利用其强大的数据操纵和事务处理能力,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约束为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4 系统主要功能

在土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安装桌面系统,进行数据和用户管理。建立用地规划和建设信息网络,各乡镇部门可通过特殊的网络浏览和查询特定的网页浏览器上的信息。

系统可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基础地理信息管理:①地图显示系统控制软件,GIS数据层可以实现放大,缩小,漫游和其他地形图操作。②空间定向搜索:地理空间目标,建设和发展的数据和可以结合起来,实现建设空间的目标定位,进入施工单位的名称显示在屏幕上。③查询:坐标查询,距离量测,面积计算,属性查看,在对象上单击以查看其属性条件查询的属性(名称,编码等)。④统计:区域统计,分类统计,自定义条件统计。⑤专题地图生产:饼图,直方图等。⑥网络应用:地图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公路和铁路网络的任意两点的最短路径分析和简单的条件下的最佳路径;缓冲区分析。⑦在一定区域内的一个重要目标,找到一个地区在一定的目标;地图编辑器。⑧附加删除,编辑图形和属性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⑨符号集:完成各种空间对象(款式,颜色,大小)的一组符号;撤消修改。

建设资源信息管理:①录入数据:收集有效数据到系统数据库中的条目。②数据更新和维护:编辑系统中的数据库,包括添加,删除,修改的数据资料。③统计查询。④打印功能:报表数据查询结果输出。⑤生成图表:资源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应用,饼图的各种数据查询统计,柱状图,线图,多个图表的形式。⑥数据共享:Excel表格导入导出系统数据,Oracle导出到Excel表格系统。⑦目标分析:对基础地理对象和建设资源的对象和目标,建立寻找和指定范围的搜索分析能力。⑧处理:根据规划和建设的具体业务要求的重要依据,按照选举的原则,为一个特定的地域或规划和建设资源的网站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最好的位置定位,并可以保存位置的定位数据。

5 结语

土地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对国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土地规划和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土地规划建设的主要职能和作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建设档次和对外形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地理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土地规划条件范文2

关键词: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十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一方面以国家战略目标为前提,对农村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尽早实现城乡一体化;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尽管我国在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取得喜人的成果,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新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以保证新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一、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

首先,对农村土地所有权没有明确定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在《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土地是集体所有,村民没有土地处置权力,这与所有权实际上是矛盾的。在城镇化进程中,各类性质的征地屡见不鲜,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自身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其次,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的集体土地可以由村委会或者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管理,也可以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管理或经营。然而,规定与实际的配套监督机制却并不匹配,导致一些道德素质低下、只顾自身利益的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权钱交易,从而严重影响村民的切身利益。如发生在山东平度的征地事件,在村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村长,私自将村民土地出让。村民对征地严重不满,与相关方面展开对抗,结果受到伤害的总是手无寸铁的农民。最后,所有权弱化。农民普遍认为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这种认识导致村委会等集体土地所有权组织实际职能弱化,执行力、约束力严重不足。

(二)缺乏建立长期规划目标的意识

自从 1978 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转让以及使用的计划被逐步放开,大部分的土地规划管理部门为了获取经济收益而将土地频繁的售出给企业, 用于建设工业园区、 工程项目等。以我国的江西省南昌市为例, 根据资料表明, 2009 年该市回收的十八块土地中, 有十七块土地都批给了企业用于商业开发。为了暂时的经济收入而没有规划性的开发土地, 会导致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下降,土地发展变得混乱不堪。

(三)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问题

首先,土地规划不科学。我国土地总体规划特别强调土地利用,对总体规划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于专项规划却只作为一种补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样就会出现,在实际过程中各级规划的核心职责缺乏明确分工,导致土地规划太过于片面,缺乏战略性和协调性。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出现“偏轨”情况,提升了农村土地规划难度。其次,机构设置不全面。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由县、乡(镇)国土管理部门负责,而在落实上主要由县级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这样造成了实施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在城乡土地利用收益上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这种差异将更加显著。再次,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规划管理上应用也非常广泛。但在大多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滞后,信息化管理现状令人堪忧。最后,土地利用率较低。农民对拥有土地只能承包使用,不允许出让或用于非农业建设。这一模式导致土地市场配置作用无法发挥,土地资产价值得不到体现。

(四) 土地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力仍需提升

对于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来说,土地资源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强的话, 那么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自然也难做到位。 目前国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并不高,专业知识也有待加强,这是当前我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二、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原则

一是优先农业耕作使用。在2012年以后,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虽是如此,但我国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国,土地仍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耕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及产量,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所以保持一定的农业耕地面积是优先条件。二是节约土地原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自己所居住的生活环境是舒适的、大面积的。然而这必然会占用大量土地,所以在节约土地的原则上,应尽可能的利用劣地或者荒山做建设用地,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三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同,土地规划利用也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国地制宜地进行合理规划。

三、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的具体措施

(一) 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

发达地区是土地规划管理的重点区域,这些区域的土地整治资金相对充足,应制定长远的规划目标,把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工作作为重点。其整治方向应放在农村宅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引导村民向中心村靠拢,形成产业园区,对建设用地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尽早实现新农村建设。

1、迁村并点。农村宅基地占有大量土地,在整治工作中,尽量将分散居住的村庄迁移到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基础的中心村。在迁移之后还要进行复垦工作,从而保证村民的正常生活。统一的住宅布局、完善的配套设施,复垦带来了更多的耕地,为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2、整村搬迁。对地处偏远、居住环境差的村子整体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地理条件较差、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配套设施较差,改造起来成本较高。然而,如果进行整村搬迁后,原地点的土地还可以整体规划,提高了耕地使用率。

3、旧村改造。在原村地址上进行旧村改造,提高闲置空房的利用率。

4、建立城镇化社区。将农村土地规划与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部分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城镇化转变,使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福利待遇。

(二) 次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

次发达地区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而稳定的粮食生产是国家稳定生产的基础。在农村土地规划过程中,要采取以下方式。

1、农田改造。对较好的农田进行改造,同时健全相庆的配套设施,提高产量、质量,形成标准化农田。

2、农田产品发展。通过农村土地的整治,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提供平台,从而可以为地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创造便利的条件,并且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土地整治方面,一定要与现代化农业产业形势发展相适应,符合现代化土地规划及产业化发展的具体要求,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基地。

(三)落后地区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

1、特色农业。为特色农业提供配套设施,基础平台。比如有的地区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灌溉条件,这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保障。通过土地整治,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使农作物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热资源和养分,为优质农业奠定良好资源基础。

2、 生态保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地整治,在地质环境脆弱区以及城市生态隔离带等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整治规划方案,进行分类整治,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我国土地规划利用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科学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土地规划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我国正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黄艳华,曹月娥,周颖,李小华. 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问题及改革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

[2]田立峰. 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14,(04).

土地规划条件范文3

土地规划又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配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尽可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进行合理配置,首先是农业与非农业之间进行配置,其次在农业与非农业内部进行配置,如在农业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配置。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因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一、当前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

1.控制力有限

土地规划无法做到完全控制土地市场,其控制力的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当前土地市场自身不完全,存在着许多漏洞。土地价格的不一致,从而使得土地规划在执行时,在占地补偿方面的问题变得难以操作;二是土地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动态性很强,使土地规划部门不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三是土地市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土地市场信息不但瞬息万变还有真假难辨的特性,土地规划部门获取的市场信息有可能不真实,因此土地规划本身不可能对土地市场进行有力的宏观调控。

2.规划预测具有不确定性

土地规划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确定的。因为土地规划效应具有滞后性。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常是一项带有战略性的长期规划,从开始实施到最后的这段时间里,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很多的不可控、不可预测因素会干扰土地规划的结果,而规划制定的各项内容和重要指标都是静态的。如此一来,动态性的经济发展和静态性的规划指标之间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的误差。另外,由于土地规划目标和土地规划手段之间有时相互牵制,甚至产生冲突。

3.土地规划的实施问题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规划工作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规划的制定实施经常出现脱节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花费了很大精力和人力编制出来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未能严格按规划执行,从而使得土地规划处于有规划如同无规划的状态,造成了规划的不稳定性。

4.修改规划随意性

有些地方考虑到吸引外资企业或者内资企业到该地建立公司和厂房,往往会给对方开出优惠政策,但是这些优惠政策一般都超越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如果不按规划方案的要求来选址,不按照计划供地,很容易造成规划管理和计划管理上的混乱。从短期角度来看,地方为了经济发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些方案缺乏全局观念,对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指导性以及权威性认识不足,容易造成建设混乱,甚至影响到以后的投资环境,得不偿失。

二、完善土地规划的建议

1.加强法制化建设减少权力寻租

想要优化土地规划,必须从机制入手。减少权力寻租的现象,纠正和避免土地规划的失灵,必须进一步完善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要实现依法治国,加强民主建设,建立有效的权利监督机制,并且要在此基础上推进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另外还应该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危机意识等等,特别是要严查、严惩腐败现象,保证政令统一、建立一个精干、高效、廉洁、权威的行政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为纠正和避免土地规划失灵提供组织保证。

2.土地规划对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控

土地规划对市场的干预,应当遵循适度和适当的原则。就是说土地规划有其特定的干预内容和范围,只解决仅凭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一般而言,土地规划限于公共领域,微观活动则由市场机制加以调节。土地规划对土地市场的干预并不是限制、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是在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土地规划在市场调控中的运行应当体现市场经济的原则。凡是市场能够独立解决的尽可能由市场解决,同时国土管理规划部门应该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以提高各方面的运作效率。

3.改进规划方法

首先要将定性分析方法改为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其次应改静态分析方法为动态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是根据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理性认识,对某一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合理的判断。这种判断既可以用语言的形式进行描述,也可以用许多数据进行表述,这两种表述方法都属于定性分析的范畴。以往人们常采用的规划方法虽然也采用了数据来说明问题,但其实质仍然是定性分析的方法。如果把对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做出的判断用数学关系式、数学模型等展现出来并进行推算分析,这样推理就更加有科学依据,从而变成了定量分析法。静态分析方法是对某一事物在某一个时间点和某一空间位置上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以此为依据进行规划的方法。然而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身也应该是这种动态变化过程的反映。因此,要想求得具有动态特点的规划方案,必须采取动态规划方法。

4.完善内容

完善内容即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把农村聚居点布局调整和乡村道路网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中,使零散的村庄向小城镇集中,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完善乡村道路网络,为促进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创造条件。规划的内容体系应该以指标控制体系为主向,进行宏观调控。

5.规划管理信息化

土地规划条件范文4

【关键词】 土地规划管理 测绘技术 应用分析

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是政府主管部门将一定区域内的土地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进行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广,以及空间技术的应用,使得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充分的将遥感技术(RemoteSensing简称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全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技术)等技术应用到了土地规划与管理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土地规划管理中测绘技术介绍

1.1 遥感技术(RS技术)

遥感技术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遥感技术在进行测绘应用时有其独特的优点,能全天候的获取信息,并且信息量非常丰富,费时短,尤其是当高分辨率的遥感技术出现后,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如社会资源的规划、灾害防治以及土地的利用等等领域中,具有相当的时效性以及高精度的特点。遥感技术不断的成熟,也使得现在国内外的许多部门将其应用到土地动态监测分析中,遥感技术能够准确的掌握土地的变化及其变化趋势,获取的信息也能为土地的规划管理提供必需的帮助。

1.2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GIS技术能够对地球表层空间的图形数据、空间定位以及遥感图形等数据进行处理,各种数据的整合处理能够对某片区域内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处理,为技术人员提供必需的参考资料。GIS技术充分利用了空间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它能够在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等等领域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并且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我们的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GIS技术能够对特定区域内的土地建立数据库,将空间图形与属性数据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数据与图形一体化,我们在对土地进行规划管理时更加方便,形成了一种信息化、数据化的管理。

1.3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全天候、实时的进行全球的定位导航。它也从最初的纯军方运用发展到民用的领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GPSRTK技术的出现,它具有作业时间短、精度高以及实时定位的能力,在资源调查、地质勘测以及城市的规划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 测绘技术的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2.1 对土地的利用进行调查

当前已经利用的土地现状情况的调查主要是通过采用遥感技术来完成,一般有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通过对调查区域的测绘,我们能够获得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随时对其更新,这也能为我们的国土资源部门提供必需的基础。

在进行土地调查工作时,我们可以对农村及城镇土地进行分别调查,操作过程为:采用RS技术获得制定区域的遥感图像,然后进行实地调查,然后进行遥感的内业工作,对该区域的土地信息进行分析汇总,根据获得的信息可以对当地的土地进行管理工作,最终形成一个土地动态的监测系统。

2.2、土地的规划设计

土地规划设计是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规划设计工作需要大量的实际数据来完成。因此在进行设计前,必须要对区域内土地的详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在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后才能进行设计工作。我们在对土地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区域内土地的质量以及性质,然后能精确的对土地进行划分。

目前来说,通过3S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对土地的信息进行准确实施的收集,并且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先通过遥感技术获得区域内土地的信息,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就能获得土地的图像及相关的属性信息。GIS技术的应用可以对该区域的土地进行空间信息的建模,在未来土地进行规划时可以有具体的数据资料提供依据。

2.3 土地勘测定界

对土地在使用过程中,其范围的界定,如出让、开发、征收等相关程序,需要测定其具体的界定位置,测绘土地的现状,计算土地面积,这就是土地的勘测定界。当前,我们国家已经为国土资源部门提供了相当先进的技术,为用地审批以及地籍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必备的技术支持,也使得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与精确。

土地在进行具体的勘测定界工作中,先是要进行外业的测绘数据收集工作,然后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内业工作的数据处理及绘图工作,当前,内业与外业工作都能通过3S技术来完成,这些技术在测绘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比如,在外业的勘测定界作业时,GPSRTK技术能够精确的测绘土地的各种数据,同时,测绘数据能通过基站向流动站发送,完成对GPSRTK数据的收集处理,利用定位技术对坐标进行集中的计算,完成测绘工作。

土地规划条件范文5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土地规划管理;应用

测绘新技术在近年来经济社会的推动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该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测绘领域人士的不断努力,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应用已经逐渐趋于成熟。然而,就我国当前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而言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因而还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发展的土地规划与管理领域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强测绘新技术应用的重视和研究,在促进测绘新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不断的推进我国土地规划与管理的进步。

土地规划与管理是指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及国民的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方面,在该地区进行实施的土地资源经营管理的一种综合性措施。随着计算机一级空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我国在土地规划与管理方面亦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中常用的规划软件主要包括:AutoCAD、cass、mapinfo以及Arcgis等等。

一、遥感技术概念及其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

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为RS,"遥"是对RS涉及的空间上来说的,其针对的目标位置甚至可以是在宇宙空间内,距离系统本身位置相当遥远;"感"指的是信息系统,其中包含了目标信息的获取和传输、加工、整理、分析,最后形成可视化的信息系统;遥感的目标可以是地层、矿产、也可以是地质事件;物体本身对电磁辐射的作用特性,遥感技术利用这样特点,根据不同物体的波谱差异达到辨别目标的目的。遥感的具体类型如下图所示:

2、遥感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土地监测能够有效的掌握土地资源以及使用状况的现状;对土地使用历史以及趋势进行动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规律;为政府进行土地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并反映出前一阶段的工作效果。其对土地规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动态遥感监测则是土地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其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是,利用遥感的图像处理以及识别等技术,掌握我国耕地或者建筑用地的变化情况,并且,定期的进行信息更新。通过对这些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掌握耕地、建筑用地的使用变化情况,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宏观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对于一些涉嫌违法用地的目标或者是地区可以采用频繁的日常监测,及时的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并对某些突发事件的责任认定提供判断依据。

二、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我国当前的测绘新技术无论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还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都是极为先进的。并且从技术的内容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出,这些技术都非常的适合应用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之中。因此,我国土地管理领域的相关人士要加强对测绘新技术的重视和研究。笔者在此对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可以为测绘新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而献计献策。

1、应用于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有很多,首先就体现在土地利用方面的更新调查上。也就是对当前土地利用的情况,在原有土地利用的基础上进行调查,例如使用定位系统等对于某一区域的土地情况进行调查,进而在参照原有土地利用情况、数据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进行更新,进而推动我国土地利用管理的及时性、以及规范化。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大,在当前的农村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已经有效的使用了测绘新技术,例如利用遥感技术来获取土地的实际影像资料、对农村土地利用进行内业处理等等,各种测绘新技术的利用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土地利用的更新调查。

2、土地规划设计

土地规划设计是进行土地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因而,做好土地规划设计工作至关重要。然而,要想做好土地规划设计,首先,就要获取足够的土地信息、数据,并且对土地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而利用测绘新技术,不仅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同时还能对土地的质量、土质等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3、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无论是外业前端数据采集,还是内业图形数据处理,均可采用测绘新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外业工作中,可使用GPSRTK技术进行定位,将基准站的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基准站数据,并采集GPS观测数据,形成差分观测值,通过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计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4、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测绘新技术除了可以有效的应用在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可以将测绘新技术应用在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上。土地管理与利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我国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及时的整理和更新,进而有利于相关单位的管理与规划。因而,在土地管理与利用中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传统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在数据的准确性上有一定的欠缺,并且监测的过程中也比较被动。而测绘新技术的应用,例如在检测中应用遥感技术等,不仅能提高数据获取的精确度,同时,还可以对数据的获取进行核对。

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涉及的内容有很多,所以对于测绘新技术在该领域应用的研究就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而以上仅仅只是笔者对于该技术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并且由于笔者对于土地规划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能力有限,所以,以上研究也比较粗略,因而仅仅凭借这些研究来提高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还有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三、总结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大,而由此带来了城市规划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城市为了容纳更多的外来人口,大量的绿地变为了高楼,周边的工地也成为了工业园区,这些表面看起来增添了城市的繁荣,但是,由于在开发的过程中,没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城市的格局完全处于混乱状态,这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相关部门在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对土地的具体信息的掌握情况不能做到准确、及时和系统化,从而无法正确的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再加上所使用的技术较为落后,无法在当时的条件下,真正的实现土地调查、分析的准确、及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土地规划工作一定会更加的科学、合理,进而促进我们尽快的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杨兴叶.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与土地开发管理[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0

[2] 丁莉东."3S"测绘技术在现代土地科学中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0,10

土地规划条件范文6

【关键词】信息系统;城市土地规划;应用

1 前言

土地原本就是一种十分可贵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在人多地少的我国,这种可贵表现得尤为明显。土地的不可再生性要求我们在进行土地规划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谨慎,特别是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质量较低以及缺乏土地后备资源的国情,更加要求我们在认真谨慎的同时还应该有一个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布局。进行土地规划的重要目的就是确保土地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土地的发展保持可持续的态势。这一切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精准掌握,而对土地资源的精准掌握便需要认真详细地调查以及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划分,明确某个区域的土地特征(例如历史特征、自然特征等)。

土地规划是进行土地利用的重要前提条件,原则上讲,在使用土地的所有环节当中,土地规划这一个环节坚决不能够越过,没有经过土地规划,不能够使用土地。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利用信息系统提高城市区域土地规划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历史形势和我国国情的共同要求。

2 城市区域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结构概述

城市区域土地规划信息系统主要分为系统主体和系统数据库两个部分。该系统基于日益成熟稳定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具有非常优秀的数据存储和读取、空间信息输出以及空间信息描述等功能。

第一,系统主体。城市区域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的主体结构主要分为四个功能单元,即地理信息查询功能单元、土地资源管理功能单元、房屋拆迁信息管理功能单元以及地下管线管理功能单元。首先,地理信息查询功能单元。该功能单元的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形成的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其中属性信息主要包括当前土地的利用情况、建筑拆迁情况、管线情况、地形图、影像等。同时,该功能单元在数据库技术、GIS技术、计算机检索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之下可以有效发挥出信息查询、信息定位、数据(包括图表)浏览、数据统计以及数据计算等。在该功能单元的协助之下,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当前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处理等,同时也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不同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情况尤其是变化动态。以上这些功能都能够有效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其次,土地资源管理功能单元。该功能单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当前的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具体内容包括:现状地形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城市规划信息、土地用途统计、地类划分、征地分析以及征地补偿的预测等,能够对土地利用起到很好地控制作用。再次,房屋拆迁信息管理功能单元。该功能单元的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拆迁管理部门需要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其中属性信息主要包括拆迁建筑以及建筑规划等。同时,该功能单元融合了数据库技术、GIS技术、计算机检索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信息查询、信息定位、数据(包括图表)浏览、数据统计以及数据计算等功能。第四,地下管线管理功能单元。地下管线对于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而言均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对城市的地下管线进行管理,迫切需要将其融入到城市区域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当中。地下管线管理功能单元实现了城市对地下管线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地下管线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对当地投资环境的改善也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系统数据库。数据库是城市区域土地规划信息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和源泉。系统数据库当中的各种地理信息(例如行政区划范围信息数据、地下综合管线图、拆迁房屋信息数据、现状宗地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2000地形图以及1:500地形图等)均采用的统一的空间坐标系统,保证良好的兼容性和应用的普遍性。

3 城市区域土地规划信息系统的应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政府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以区域内全部土地为对象、以利用为中心,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方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做出的统筹安排和长远规划。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并为实行用地分区和用地审批相结合的土地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基本上是一种静态规划。然而由于寸_地利用需求,要受到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求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也要不断地随之调整。同时,随着规划的实施执行,也要对土地的利用现状作出相应的变更。但传统的规划方法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而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区域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在数据更新、方案调整、用地量统计、动态决策等方面有着卓越的功能,从而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了更科学合理的定量依据。正是基于这种现状,我们研究开发了这套基于GIS的城市区域土地规划信息系统。

系统功能设计包括一般GIS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如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录入、修改;对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分区图等图形信自、与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规划信息、管理与查询)。系统具备规划项目选址预审功能,同时还可进行专题地图等的自动制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朝着科学化、可持续化的方面发展,需要对日益增多的土地信息进行管理,以利于城市土地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在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当中,土地规划发挥着“龙头”的作用,是做好土地规划工作的重要前提,更是整个土地工作的核心环节。本文所研究的城市区域土地规划信息系统在严格控制和管理土地利用、科学设计土地规划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实现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而言具有十分显著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邱冬炜,杨松林. 基于GIS的地籍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J]. 北京测绘,2004,(01):119-120.

[2] 戴建旺,张明达,蒋文彪,李相一,陈国金. 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应用[J].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3,(03):366-367.

[3] 武雪玲,任福. 基于MapInfo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J]. 地理空间信息,2008,(02):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