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范文1
关键词:农科院校 农业产业化人才 培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业主要以分散的家庭承包方式经营。这种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小、产品成本高。只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的重复、盲目、简单性劳动,缺乏足够竞争力,也难以回避市场风险,导致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包含市场流通服务多元化、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集约经营规模化。它形成产、销、加工一体化的一条龙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并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这种转变,本质上需要由知识与技术的集约来实现。这就需要农业产业化人才在生产、经营和服务各个环节中进行大力推动。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人才需求仍有很大缺口,因此农科院校需要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智力、人才与科技支撑,负有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的重任。农科院校理应在农业产业化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大农业产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农业产业化又将促使农科院校在教育结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那么,农科院校在农业产业化中能发挥哪些作用呢?
一、农科院校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1.开展农业产业化人才培训,为农村输送优秀人才
学校可根据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需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如开设的农学、果树、植保、蔬菜、畜牧等专业,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训体系,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将活跃在农村基层,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学校还可以帮忙培训地方选送来校学习深造的农村实用人才,普遍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文化和专业技能素质,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2.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与农业技术贡献率息息相关。农科院校应发挥多学科优势, 把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学校通过建立“产、学、研、用”合作系统工程,与当地企业、科研等单位互动。通过专业教师进入企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入学校,加深与企业之间的双向合作与交流,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科技支撑,有力地推动农业科技的开发、推广。
3.服务龙头企业
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一般龙头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资源和配套能力。农业院校可通过整合相关学科力量, 成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为龙头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如整合计算机、网络专业与物流管理专业, 为中小企业物流配送提供技术方案等。
农科院校还可为龙头企业输送产业化优秀人才。学生毕业后服务于农业基地(公司)、农业服务中介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利于壮大龙头企业规模。
二、农科院校需要培养的农业产业化人才类型
我国目前缺乏大量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科技人才和产业化管理人才,从而影响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二种人才也是农科院校需要重点培养的人才类型,下面具体论述:
1.农业科技人才
农业科技人才在产业化各环节主要起以下的作用:
(1)指导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和掌握先进农业机械操作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是向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大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投人,增加产出,达到增产增收。其目的是要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人工创造的可控环境条件下连续作业,以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
因此,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帮助农民掌握农用机械相关知识,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还需要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与推广的人才。他们掌握了农林牧副渔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在产前、产中各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有效的技术服务,指导农民进行生产。
(2)指导农民对农产品贮藏、保鲜、深加工与包装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的继续、发展和深化。只有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才能保证农产品高附加值的实现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4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约70%左右产值是通过产后的贮运、保鲜和加工等环节来实现的。由于我国缺乏农产品的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的技术、经验与人才,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低效益产业向高效益产业转变以适应市场需求,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加工、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以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程度。这就需要大量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如机械加工、食品加工工艺等技术,能切实搞好农产品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的人才。
(3)帮助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
科技人才先要帮助农民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其次,督促农民严格按规程操作、施用生物肥、药,推广防虫网、杀虫灯等先进设施,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科技人才还可以帮助建设农产品的安全标准体系,如建立监督检测,强化安全标准生产的措施等。
(4)帮助农民提高科技素质
事实证明,一个地方转化科技最新的成果的速度越快,品种技术的更新也就越快,农民接受新生事物、转变观念也就越快,同样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也就越快。要适应买方市场,必须不断更新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才能做到。
农业科技人才可以帮助农民大胆引进科技新成果,使用新肥药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从而增强农副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帮助农民提高科技素质。
2.农业产业化管理人才
农业产业化需要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这种“能人”按其在产业化各环节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农产品营销人才
农业具有的周期长、易受不可抗力侵害的特点。为了获得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避免盲目生产,需要大量的农产品营销人才来帮助个体农民发现市场需求、开拓市场、抵御风险,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些农产品营销人才一般都聚集在产业化组织中。产业化已越来越为广大农民所接受,加入各类产业化组织的农户呈逐年递增态势。而产业化组织负责“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以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2)连接产、供、销各环节的管理人才
目前加工企业大多数为植根于乡村的私营企业,它的生产原料大部分由当地供给。如果企业生产原料得不到保障,企业就难以运转。现在大面积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集约化经营方式,许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连接还较为松散,部分农民不按订单合同办事、单方毁约的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其中有农民素质的高低的问题,还有农业组织形式的调整和完善问题,以及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
因此,需要有善于整合并优化农业产业化各要素资源的能力的管理人才,帮助连接各环节并兼顾农户、企业、消费者各方的利益,形成紧密的利益集团。
(3)帮助农民增强市场观念、职业道德、法制观念的人才
一些农民的小农意识,缺乏市场观念已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农产品质量保障要求农民必须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养。有些农民缺乏职业道德,不顾农药的残留期,刚喷完农药就上市,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农民还须增强法制观念,增强信誉意识。这样才能够依法办事,又能通过法律讨回自己的利益。
因此亟需有帮助农民增强市场观念、职业道德、法制观念的人才,这些也是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农科院校面临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科院校特色鲜明,在服务地方农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农业院校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向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方面倾斜,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下面就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做一些探讨。
1.师资问题
对于农业基础课所需的师资,农科院校大多能够自身解决。对于部分专业课,农科院校已有的专业师资亦可解决,甚至部分课程为农科院校的特色或专长。
面向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所缺少的师资,农科院校可以通过引进、外聘专职教师、聘请社会兼职人员,或本校教师外出进修等途径加以解决。部分新课程也可采取联合培养,甚至采取让学生跨校选课的方式加以解决。还可聘请专家到校传授农业、水产、畜牧、林业等农业实用技术和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相应企业进行生产培训等加以解决。
2.试验基地问题
依托学校现有的实验、实习基地,围绕设施农业、林下经济、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业的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强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品牌特色专业。
对于农科院校缺乏的实验基地,可与各类企业全方位合作, 包括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建立科技园区等。利用社会大农业资源的优势,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农业产业化,需要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目前,我国农业从业者素质偏低,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偏少,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农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突出为农业产业化服务这一重点,有所取舍,办出特色。加大农业产业化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最终使农科院校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懂专业、善管理、会经营,寻找商机,迎接挑战。
(注:本文为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重点课题结题论文 。课题题目: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研究,课题号:2014021404)
作者简介:(可不放在文章中)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公路行业管理 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通过现代化的措施,合理地调配、组织、培训与物力处于相互结合的人力资源,给物力、人力处于最佳状态提供保障,合理地协调、控制、诱导人的行为、心理以及思想,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发挥,确保企业的管理以及组织目标得到实现。公路行业基于以人为本的发展前提下,人力资源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科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开发人力资源,加快公路行业迅猛发展的速度。
一、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体现
公路行业管理工作中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达到认识人、尊重人等需求,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作用全面体现。公路行业的管理工作中科学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将良好的管理的平台进行搭建,使员工的技术、知识、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与提高的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工作人员的智商以及情况,将优秀的人才留住并且吸引,公路行业的管理工作中留住良好的人才,能够促进公路行业的营运工作拓展出较大的生存以及发展空间。
二、促进薪酬制度的灵活性明显增加
公路行业在实际的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为了促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得到推进,应该在企业经济效益获得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长效激励制度以及薪酬正常增长制度,确保公路行业工作人员工作的兴趣得到有效调动,加快公路行业健康发展的速度。通过分析公路行业实际的情况,并且与国家相关规章制度互相结合,对分配员工薪酬的方法进行设置。薪酬分配的设置主要是以利益责任互相挂钩、兼顾公平、效率优先为基础,将经济效益作为主要中心点,对员工工作职责、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构建岗变薪变、以岗定薪等相关制度,在符合企业薪酬政策、经济效益相关要求的情况下,科学地设置相关制度。同时,应该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长、劳动熟练程度等分别划分员工薪酬,确保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范围的调动,对工作人员立足岗位等有着较大的激励作用,从根本上促进公路行业营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占据着相对重要的位置,采用人才培养措施,能够使员工在企业工作中的团队精神、凝聚力、认同感得到有效增强。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该通过分析经营管理、项目建设、营运工作等方面需求人才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确保构建的人才队伍能够符合优良素质、合理结构等需求。首先,重视内部挖潜的工作,加大岗位交流的力度,能够推动合理施工人才以及多岗位锻炼人才的工作。其次,通过对外引入人才的方式将公路行业专业人才队伍全面拓宽,给复合型管理人才、管理专业人才、项目建设人才的培养做好准备。进而,加大培训公路行业一线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力度,将全员达标的工作全方位启动,促进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再次,公开招聘专业管理人员,公路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均能够采用内部竞聘的方式竞争管理人员的岗位。最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改革分配人事制度,通过对员工进行考核,表现较为优异的员工能够转变为合同制,确保工作人员得到有效激励。
四、促进企业文化得到推动
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工作中构建企业文化有着相对重要的位置,公路行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从加大员工沟通力度、提高责任心、增强管理者意识、提高业务能力等角度出发,对于党工团在公路行业管理中开展的活动给予全面知识,确保班组文化得到全面推进,使公路行业的氛围以及文化处于良好的范围内。另外,还能够给工作人员构建才艺展示的平台,让员工将自身的特长、才艺充分发挥,同时能够促进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确保企业凝聚力有效提高。加大构建精神文明的力度,使员工的岗位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公路行业的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人力资源管理不但能够对公路行业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同时还可以将优秀人才引进公路行业的发展中,构建人才激励与人才选拔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且还能够使工作环境处于温馨和谐的状态下。公路行业采用人力资源管理将优秀的人才进行选拔,使公路行业的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且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范文3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这是xx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论断,鲜明揭示了人才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处于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对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目标,意义十分重大。
历史经验证明,较之于优先积累物力资本的国家,优先开发人才资源的国家不仅发展速度更快,而且发展质量更高、后劲更足。一些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所以能迅速提升,就在于人才优先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惟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才能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最根本的是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价值理念。在人们的观念和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重视物质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开发,轻视人才资源开发。比较重视产业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贸易结构以及其他结构调整,轻视人才结构调整。比较重视各个领域、行业、项目中的物质投入,轻视人才投入。比较重视一般管理创新、工作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轻视人才制度创新。这些都制约了我国人才作用的发挥,迫切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把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关键就是坚持“四个优先”: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即是确立人才资源相对其他资源的优先开发地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即是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早谋划和率先调整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即是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推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加大对人才发展投入力度。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即是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设计,改革和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必能使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从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范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总量不断增多,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结构不断改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但另一方面,面对全球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人才培养体制不健全、导向不科学,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学术成果数量轻质量等现象。二是高端人才匮乏,缺乏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在全球产业竞争和国家安全方面存在隐患。三是人才分布不均衡,西部地区的人才竞争力和人才使用效益较低。四是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企业内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较低,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要而紧迫。党的十指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这为新时期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
切实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唯学历;尊重人才的成长周期,不急于求成。倡导人人都可以创新成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各方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教育机构的事,应充分调动学校、企业、社会的积极性,各展所长,形成合力。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教育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学校应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调整教育目标和学科设置,提倡学术批评,倡导个性教育,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将创新理念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人才和研发经费投入,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
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抓住西部地区新一轮发展机遇,以优惠灵活的政策引导人才向西部流动,鼓励人才到西部创新创业。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合理有序引导人才向金融、信息、保险等新兴产业流动。优化整合存量人才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研发机构人才创业,激发各类人才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范文5
一、以主题报道为重点,切实增强宣传实力。
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围绕我市“四大战略”实施和九项作风建设等重大活动,策划推出一批重大主题系列报道、专栏报道,形成贯穿全年的集聚宣传声势;创新舆论监督栏目。《行风热线》、《连心桥》从以监督为主转为监督与服务并重,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送服务,《连心桥》栏目把每周一次的部门上线报道搞好搞活;保持对外宣传优势。积极向中央、省级和等上级广播电视媒体输送新闻作品,更多更好地宣传的新成就和新经验,力保广播电视在省台、台的优势地位,力争在央视、央广发稿取得新突破。
二、以栏目创新为手段,切实增强品牌实力。
民生新闻栏目着眼创新、提质。《直播》、《百姓百事》、《西津茶馆》等民生新闻节目要负起媒体职责,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创新字幕、片头、专题制作包装手法,不断提高品质。对农栏目着眼服务、精品。电视对农栏目《乡土乡约》、电台对农栏目《金土地》时刻关注“三农”,力争在新一年度继续创出佳绩。
三、以抢占阵地为目标,切实增强事业实力。
切实增强广电有线网络综合发展能力,集中精力落实好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一省一网”整合发展工作,完成公安监控工程和政务信息公开、村三务公开平台建设;巩固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和调频广播“村村响”成果,村广播通响率保持95%以上;广电广场二期工程加快进度,力争年底前投入运行;花街镇广电站开工建设,芝英、西溪等镇广电站的征地工作开始启动。
四、以培育亮点为途径,切实增强产业实力。
利用有利平台,实现效益双赢。以“华溪春潮”为龙头,多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努力实现广电事业与广电产业和谐发展;拓宽增长渠道,增加广告创收。搞活经营机制,寻找新的增长点,努力提升经营收入。
五、以优化素质为核心,切实增强队伍实力。
加大作风转变力度。进一步深化“走转改”活动,宣传线围绕走基层迈出实质性步伐转作风,网络线围绕抢占市场提供优质服务转作风,后勤线围绕提供及时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转作风;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继续引进高学历、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加大人才选拔力度。选拔一批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开展“十大标兵”、“爱岗实干奖”评选和“首席制”实施,始终保持人才队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激情。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范文6
【关键词】大学教育;人才培养;转型
一、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转型的必要性
当下大学教育人才培养转型是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新的学分评价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但是这种转型的发展不单单指以就业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教育,也不仅仅是以掌握技术为主要培养目的的技术培训型教育。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的转型是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指导,全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型人才。并且逐渐完善这一新的教育体制。大学教育人才培养转型有利有弊,在转型的过程中既给我国的高等院校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转型可以便于应对当下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部分问题,也在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日渐增多的今天为大学教育院校开创新的发展模式,缩短了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教育体系中与国际一流大学之间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差距。
二、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的转型
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转型后,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也逐渐转变。传统的理念灌输教育模式逐渐被新的模式所取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兴趣爱好的个性化教育。同时也改变了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同构性”的局面。教师也将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办学理念的转变逐渐引导教育方式的转型,所以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的转型关键是办学理念的转型。
三、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
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转型后首先要弄清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即转型后的高等教育想要培养哪种类型的人才。随着高校的转型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在以往的技术型人才和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以应用型为主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这种新的培养模式主要特征是以应用为主导,学以致用,将理论培养转移到实践、技术应用的层面。这与传统的培养理论研究型专家学者的培养目标大大不同。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人们将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划到高等教育之外的歧视性,打破了社会大众对人才持有偏见的局面。
四、人才培养转型后的培养方法
人才培养转型后教育院校会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使生产实践、理论学习与科学讲究相结合,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在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实习。在实践中学习,并且为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进行启发式教育,让学生以团体小组等新型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这种互动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拓展。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法中将加大企业实习环节的比重,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训练和创新训练。并且鼓励各类院校为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园,充分做到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学生的潜力,鼓励其自主创新。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的转型是需要长期发展才能逐步完善的项目。人才的培养方法也在不断的探索创新。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是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转型的基本保障。
五、人才培养转型下硬件设施建设
新的人才培B模式下以应用技术为主,这也对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学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设备应该紧跟当代潮流,让学生掌握当下正在应用的科学技术,传统的教育中不管是技术和仪器都与时代脱节,导致学生所学在实践中无法与社会要求相匹配。对已有课程进行改革并增设一些实用学科,将实验室建设的更加完善,同时增多学生兴趣活动课程,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也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大学教育院校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物质保障。
六、人才培养转型现状
在我国理论型人才的教育年代久远,各界社会民众对职业技术型人才仍然存有偏见,认为职业技术的教育属于中等教育范畴,在社会大环境下,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仍需要面临诸多问题。而且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部受重视,部分院校将个性化教育趋于形式化,缺少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管理,并且保障机制也不够完善相应的制度也不健全。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和大学教育院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对应用型人才和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转变传统观念,并加大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力度,做好相关制度完善工作,合理建立奖励机制,为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的转型提供制度保证。
结束语
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转型必然会与以往的教育体制发生一些冲突,会对传统的教育形式造成一些冲击,也可能遭到人们的抵制。可能会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产生制约。
为了满足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需求,大学教育院校应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新的办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加快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转型,实现大学教育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校企合作,增大实践课程所占比例,顺应时代需要,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小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2016,03:239+237.
[2]张海霞,解晨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16,06: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