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盆底肌康复培训

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1

【关键词】护理干预;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ethods Analysis from May 2012 to July 2013 120 case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function of the female pelvic floor,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each group nursing effect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01-02

随着时代瞬息万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指的是人体的盆底出现部分缺陷、损伤,由此造成患者的功能障碍,并发一系列的疾病[1]。我国政府和全社会对此也给予高度重视,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防治已被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FPFD防治就是其中之一[2-3]。为了加强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取得了满意的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本组全部患者符合卫生部门制定的关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的诊断标准,年龄为28~45岁,平均年龄为27.8岁,初产妇为82例,经产妇为38例。将本组12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患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产妇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均衡性。

1.2 护理方法[4]:

两组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均给予产后盆底康复治疗。(1)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如下综合护理干预。

1.2.1 盆底保护的健康教育:

成立医院盆底保护的健康教育小组,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及时组织护理人员对来医院治疗的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进行分类,根据患者的个人职业、年龄等因素,告诉患者盆底保护的一些常识,让患者熟练掌握盆底保护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如产褥期避免感染,患者在一个月期间不可以参加剧烈的体力劳动,也不可以盆浴。

1.2.2 盆底功能检测:

要求护理人员跟踪产后达到42天的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常规盆底功能检测,根据患者的检测结果,做好对应的处理措施,护理人员还要让患者坚持妇盆底肌肉锻炼,并且教会产妇正确掌握控制盆底肌肉方法以及阴道哑铃的锻练方法。

1.2.3 产前孕妇盆底肌肉锻炼培训

根据医院制定的孕妇操作手册,指导孕妇每天做2-3次产前体操,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提高患者的骨盆韧性,腹部和阴道的弹性,每天定时做好阴道收缩运动,锻炼盆底肌肉。

1.3 疗效评价[5]:

根据目前盆底功能恢复疗效标准,盆底肌肌力分为0-5级。(1)显效: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经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肌力为5级,疲劳度为0级,阴道压力肌张力完全正常,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经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肌力为2级以上,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经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肌力和症状无任何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5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患者的计量数据采用х2±s来计算,组内及组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女性盆底功能障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

P

参考文献:

[1] 朱小玲,陈琳. 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1): 1539.

[2] 王雯,王美玉,刘小妮. 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 1765-1766.

[3] Marian Wiegersma, Chantal M.C.R. Panman, Boudewijn J. Kollen, et al.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versus watchful waiting or pessary treatment for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PS): Design and participant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parallel pragmati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primary care[J]. Maturitas, 2014,77(2): 168-173.

[4] Dalia M. Kamel, Ali A. Thabet, Sayed A. Tantawy, et al. Effect of abdominal versus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 in obese Egyptian women with mild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Hong Kong Physiotherapy Journal, 2013,31(1): 12-18.

[5] 李淑玲,廖惠璇. 心理干预对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研究[J]. 吉林医学,2013,34(18): 3726.

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2

[关键词] 尿失禁;分娩方式;产科;治疗策略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5(a)-0025-02

Postpartum Urinary Incontinence Women Time Distribution and Pertinence Treatment Strategies

XING Dong-liang1,SONG Dong-kui2,KANG Zheng-jun1,JIU Tao1

1.Department of Urology,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Province,450052 China;2.Department of Ur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Province,45005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ostpartum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time distribu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elivery mode obstetric factors on postpartum urinary incontinence. Methods Selected 2432 cases of maternal childbirthFrom in our hospital, used the ICI-Q-SF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maternal. Results The survey of 2432 pregnant women,2342 valid questionnaires recovered (96.30%),including 65 cases of urinary incontinence,the incidence rate was 2.78%;Multiple pregnancy maternal, vaginal birth maternal, multiparous maternal urinary incontinence rates were 30%, 5.04% and 5.76%,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fetal maternal, cesarean section and primipara,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Urinary incontinence;Mode of delivery;Department of Obstetrics;Treatment strategies

产后尿失禁(post partum urinary incontinence,PPUI)是指女性生产过后不能如意约束小便而自遗[1]。主要临床表现为小便频繁,排尿疼痛,尿时淋沥不断。产后尿失禁的发病原因主要为生产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拉伤骨盆底肌肉群或损伤相应的血管神经,从而导致提肛肌松弛、萎缩,影响尿道外括约肌的功能。目前对于尿失禁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盆底锻炼来加强肌肉功能。该文2011年1月―2014年7月间通过对2 432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究产后发生尿失禁的时间分布和产科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在该院分娩的产妇243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保存完好;②依从性高、能配合完成随访;③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中止妊娠者;有盆腔手术史;有肝肾等功能不全者。该次研究共纳入2 432例孕产妇,年龄19~41岁,平均(28.61±2.75)岁,其中单胎2 124例,多胎309例;足月产2 215例,非足月产217例。

1.2 调查方法

调查表格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2]。采用电话、入户、门诊随访等方式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员由该院各科室抽调的30名护士组成,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问卷内容包括:年龄、体重、职业等一般情况;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等产科情况。本次调查2 432例孕产妇,回收有效问卷2 342份(96.30%)。

1.3 尿失禁诊断标准

尿失禁诊断标准依据1990年国家尿控协会(ICS)制定的标准,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3]。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指腹压增加时有尿液自尿道流出;急迫性尿失禁指尿急、尿频、夜尿、尿量减少,能自主控制或来不及上厕所引起尿湿;混合性尿失禁包括上述两种情况。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

2 结果

2.1 尿失禁发生情况

2 342例研究对象中发生尿失禁者65例,发生率为2.78%。65例产后尿失禁产妇中,尿失禁发生在产后6~8周的例数为13例,占20.00%(13/65),在产后5周内的例数为6例,占9.23%(6/65),超过产后8周的例数为46例,占70.77%(46/65),通过该次研究,说明产后超过8周发生尿失禁的比例较高。

2.2 产后尿失禁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尿失禁产妇与未发生尿失禁产妇在年龄、体重指数(BMI)、孕周和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分娩方式、产次等比较

多胎产妇尿失禁发生率为30.00%(14/2107),明显高于单胎产妇的0.66%(51/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分娩方式、产次等比较

3 讨论

尿失禁是一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后尿失禁的主要发病因素有产妇自身因素、胎儿因素以及生产因素等。尿失禁的发生与胎儿对产道的过度牵拉密切相关,所以胎儿体积过大为巨大儿时,经阴道分娩时更容易损伤产妇盆底肌肉组织,造成产后尿失禁。而生产因素是产后尿失禁的主要发病因素[4]。生产过程中胎儿先露部分经过产道时过度牵拉盆底支撑组织的肌肉、筋膜及韧带,从而引发尿失禁。该研究结果显示,2 342例研究对象中发生尿失禁者65例,发生率为2.78%,其中发生在产后6~8周的为13例(20.00%),发生在产后5周内的为6例(9.23%),超过产后8周的为46例(70.77%),说明产后尿失禁主要发生在产后8周以后。该结果提示临床上存在一段时间可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女性产后尿失禁的发生,这种早期预防的效果将明显优于发病后才治疗。该文研究结果还显示,多胎产妇尿失禁发生率(30.00%)明显高于单胎产妇(0.66%),而阴道产产妇尿失禁发生率(5.04%)高于剖宫产产妇(1.28%),经产妇发生率(5.76%)高于初产妇(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根据研究结果,该文对产后尿失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训练以及心理调节。盆底肌锻炼是一种常用的适合轻中度产后尿失禁患者的保守疗法[6]。通过盆底肌锻炼,一方面可以增强盆底肌肉以及尿道括约肌和括约肌的收缩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盆底神经的兴奋频率,改善盆底神经功能[7]。经过盆底锻炼,一次快速及时有力的盆底肌肉收缩可有效防止尿液溢出,并能有效支撑膀胱尿道。生物反馈训练是通过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将盆底肌肉活动信息转变为感观信号反馈给患者,从而根据反馈信号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增强对盆底肌肉的自主控制力。该方法可应用于女性产前锻炼,有效预防产后尿失禁的发生[8]。

综上所述,产后尿失禁主要发生在产后8周以后,主要与生产因素密切相关。而通过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训练以及心理调节等可有效预防产后尿失禁的发生,并能促进尿失禁的治愈。

[参考文献]

[1] 高雅丽.产后尿失禁54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7):748-749.

[2] 陈志芳,胡晓红,孙晓琴,等.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对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1):5145-5147.

[3] 冯艳霞,王艳华,李雪凤,等.妊娠和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4,14(6):655-657.

[4] 刘娟,曾洁,王海兰,等.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10):754-757.

[5] 陈燕辉,杨卫萍,邓敏端.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6):757-759.

[6] 张珂,王澜静,焦玲洁,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盆底肌收缩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10):757-759.

[7] 王芳,王焱.宫腹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观察[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20(5):84-85.

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3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高龄产妇;实施

延续性护理服务是为有医疗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的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服务,是住院护理服务的延伸,主要针对在出院后仍然存在较高护理需求的患者,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现场咨询等措施将医院高质量、专业水平的医护服务延伸到社区与家庭,使护理服务方式变得更为现代,既能满足患者需求,促进了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也更有利于节省医疗资源,也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二胎”的全面开放,出现产妇的年龄日趋高龄化的现象,随之带来的是对产科护理工作更高的需求。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是对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护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也将是产后护理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结合近年来我院产科与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续护理服务的做法,建立高龄产妇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对40例高龄产妇采取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观察其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的80例高龄产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1)年龄均≥35岁;(2)均为单胎分娩;(3)顺产;(4)未合并内科疾病的并发症;(5)均无交流障碍,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6)均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两组产妇均为单胎,其中观察组年龄35~44岁,平均(38.3±1.8)岁;妊娠周期36~42周;产后住院时间为2~7d,平均(4.2±1.5)d;剖宫产13例,自然分娩27例。对照组年龄35~45岁,平均年龄(39.1±1.7)岁;妊娠周期36~43周;产后住院时间为2~7d,平均(4.2±1.5)d;剖宫产14例,自然分娩26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妊娠周期、产后住院时间以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住院期间按产后护理常规落实相应工作,如:子宫复旧、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以及有效的母乳喂养指导等至出院。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查阅、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关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和延续性护理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近年来我院产科与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续护理服务的做法,为建立高龄产妇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拟定高龄产妇产后康复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方式包括电话随访、上门访视、微信咨询等,由经过正规培训的产科护理人员或社区护理人员对符合条件出院后的高龄产妇进行护理服务。具体方法:(1)电话随访:健康服务中心专职护理人员每周按随访的内容进行一次的电话回访,内容包括:睡眠、饮食、心理状态、情况、泌乳情况、子宫复旧情况、恶露、会阴伤口等情况,并针对产妇的问题进行指导。(2)上门访视:由社区专职护士定期上门访视,访视内容见产后访视评估记录表。(3)微信咨询:将观察组建立一个微信群,在微信群里将母乳喂养技巧、产后注意事项、盆底肌功能训练方法、饮食指导、心理减压技巧、育婴知识等放群里共享,并设专职护士24h负责指导与答疑。(4)产后保健操的训练:根据产妇的情况,运动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循环渐进行练习,直至产后6周。出院后由专职护士每周对观察组进行评估与指导。保健操训练方法如下:①深呼吸运动:仰卧位,双腿伸直,全身放松,慢慢地吸气扩张胸部,腰部紧贴着床,然后慢慢地呼气。目的:锻炼新妈妈的膈肌和胸腹部肌肉,提高肺活量。②缩肛运动:仰卧位,双膝分开,并放松,双膝用力向内合拢,同时收缩,然后双膝分开。目的:锻炼盆底肌肉,用助于预防产后尿道松弛而引发的溢尿及子宫脱垂。③伸腿运动:仰卧,两臂伸直放于身旁,两腿轮流上举和并举,举时须与身体保持直角,该运动有利于腹肌力量的加强。目的:锻炼腰部、臀部、腿部肌肉,有助于身形的恢复。④腹背运动:仰卧位,双膝屈起,双足平放床上,抬高臀部,使身体重量由肩及双足支持。目的:锻炼腰部、腹部、腿部的肌肉,锻炼身体的平衡性,并防止子宫脱垂。⑤仰卧起坐:仰卧位,双手叉腰坐起。⑥腰部运动:跪姿,双膝分开,肩肘垂直,双手平放于床上,腰部进行左右摇摆运动。⑦全身运动:跪姿,双手支撑于床上,左右替向背后高举。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2d的泌乳量、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子宫入骨盆时间以及恶露平均消失时间,并采用问卷调查表格评估产妇的产后抑郁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泌乳量评价标准,以婴儿满足进行评价:(1)乳量多,除能满足婴儿每天所需母乳量外仍有部分剩余;(2)乳量适中,满足婴儿每日所需母乳量;(3)乳量少,无法满足婴儿每日所需母乳量。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产后抑郁调查,总分30分,分值≥10分为抑郁筛查阳性。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态度、效果等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产妇身体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子宫入骨盆时间(7.2±2.5)d、血性恶露消失时间(18.8±8.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9.2±2.5)d,(21.7±5.9)d,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产后抑郁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产后抑郁评分(6.8±1.6)明显低于对照组(93±2.4),护理满意度评分(98.2±1.7)明显高于对照组(91.4±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大多数产妇经过漫长的分娩过程,分娩后身体内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器官功能均需要修复,加上年龄大、分娩体力消耗、会阴切口或剖宫产切口疼痛等各种原因,致使产妇心理情绪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变化,产妇的康复和新生儿的喂养均容易造成不利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妇的产后身心健康,尤其对高龄产妇,其产后康复过程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健康,因此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4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73-01

所谓护理安全,指的是患者在医院接受护理的全部过程中,没有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之外的心理、机体结构以及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者死亡。护理安全的指数是反应护理质量好与不好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优质服务和良好护理的保障和基础,是维护社会治安和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重要因素。在护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在近年来,护理纠纷也不断的呈上升趋势,因此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怎么保证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这是心血管内科护理全体人员所关心的话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护理安全的一些状况,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对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和防范措施进行简要的论述。

1 影响护理安全工作的因素

(1)人力资源:由于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不足,因此在职护士总是在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工作,这就很容易产生身心疲惫综合症,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行为变慢、工作质量下降,导致了护理纠纷的增加。

(2)自我保护意识浅薄:由于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浅薄,在接待病人的时候由于说话不谨慎容易说错话,或者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而引起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的不信任,引发了医疗纠纷,有些护士对临床护理的资料书写不及时不规范。

(3)敬业精神的缺乏:有些护理人员由于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遇事情绪化,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4)规章制度不完善:有些医院由于缺乏完善有效的医院规章制度,有些医院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5)管理层及其他因素:护理安全管理是其质量管理的核心,,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则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发生。外界因素包括媒体社会等对医疗机构及人员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的环境还不能令人满意,还有一些直接影响因素就是院内感染烫伤坠床跌倒、输液渗出、坏死、食品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等等。

2 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一般方法

(1)生活护理:护士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要协助其个人卫生以及生活的起居。

(2)饮食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饮食上不能吃不易消化的东西,要吃高维生素食物,少食多餐,避免刺激。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功能不全者要注意钠盐食物的限制。

(3)排泄护理:长期卧床的患者要鼓励他们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养成每日解便的习惯。让患者多运动,并指导他们进行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肉的运动,便于促进排便。

(4)药物护理和心理护理:护士要熟练的掌握心血管疾病常用的药物剂量方法,以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根据不同的个体状况合理用药。在心里护理上,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体贴关心鼓励患者,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和平衡的心态,有助于患者身心早日康复。

3 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

(1)认真做好入院评估:由于不同的个体病情不同,因此心血管内科的护士必须根据患者病情的缓急轻重,将患者安置在监护室还是安排在普通病室,在普通病室中有分为离护士站近的还是远的,一般对于重症患者护理人员一定要安置在监护室,根据患者的情况是否留陪伴。患者入院时就要严格的执行查对制度,,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保证所执行的护理过程准确。

(2)重点环节管理要到位:由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重,且部分患者疗效相对较差,病院年纪较大,身体较弱,用药特殊,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的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

(3)心理康复指导:许多心血管疾病不容易治愈,经常反复的发作,这就需要进行长期治疗,除了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之外,还给患者的精神上带来了较大的负担。所以护理人员要积极的让患者参与到护理的过程中来,在心理上帮助他们正确准确的认识自身疾病的特点和本质,让他们的心里冲突得到缓解,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其不良情绪的影响,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4)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护理纠纷的处理和索赔,科学地分担风险,更好地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发挥各级护理治理人员的职能作用,严格把好质量关。建立护理安全治理网络,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和质量控制护士三级组成,明确职责,加强监控,有利于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防止护患纠纷,提高病人满足度。

(5)加强护士专业培训: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医疗护理技术是护理安全的基础。科室除按护理部要求的相关培训外,还积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同时不断培训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护士的沟通能力,并定期组织理论及操作技术的考试和考核,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在连贯的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要眼看、耳听、口答,避免患者对操作过程的猜疑,这样既增进了护患亲融性,也使患者感受到知情权。时刻提醒护理人员,我们服务的对象是生命,只要造成伤害就要承担法律责任。由此,护士长要利用一些范例,典型教育护理人员,要明确护理的纠纷是与护理的质量的高低成正比的,在技术操作水平中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等,服务态度中观察病情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中,都会涉及法规内,因而要求护士长要在对护理质量监控中融入法律意识,严格监控病区护理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5

【关键词】 心理护理;下腹按摩;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h-8h不能排出尿液,临床上以小腹胀满、疼痛,或排尿不畅、尿液不能排净为主要表现的产后常见的并发症[1],其发生率约在10.9%左右[2]。尿潴留常导致膀胱充盈压迫子宫,引起子宫收缩不良,阴道出血量增多,是造成产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原因[3]。目前临床上尿潴留治疗以插导尿管为主,但该法存在诸多缺点,如造成患者尿道、膀胱黏膜的损伤,甚至发生尿道感染等。此外,热敷下腹部、使用开塞露促进排便、用温开水冲洗会阴、热气熏蒸外阴、艾灸配合耳穴埋籽等方法[3]均为对症处理护理措施。本科室护理人员针对产后尿潴留常见原因,根据“未病先防”思想,采用心理护理配合按摩下腹宫底部方法明显降低了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科住院196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其中98例为对照组,9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19岁-37岁,平均27.5岁,孕龄37-42周,观察组年龄18岁-36平均27岁,孕龄37-42周,两组无产道畸形,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无产程延长,排除合并内科疾病等其他疾病。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次、孕周、新生儿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心理护理:①个性化交流。耐心、细致地跟患者交流,认真倾听其产后主要不适,并详细解释产后发生不适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消除患者焦虑不安心理。如惧怕宫缩疼痛及担心排尿会影响侧切口的愈合而不敢排尿的患者,应鼓励患者排尿。②正确评估尿量,及时督促排尿。尤其是初产妇对分娩知识缺乏,惧怕疼痛,分娩过程用力过大,能量消耗大,故嘱产后2-4h内多喝温热饮料,促使尽早排尿;每3-4h排尿一次,以免膀胱过度膨胀引起排尿困难;③创造合适环境。对于那些不适应床上排尿又无禁忌症的患者,协助其下床入厕排尿或坐于床沿排尿,并用床边屏风遮挡,避免患者在病室排尿的害羞心理;创造轻松的排尿环境;④产后知识宣讲。跟患者交流一些母乳喂养方法及分娩后常用康复方法等感兴趣话题,取得产妇的信任与配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排尿;⑤转移其注意力。产后可放轻音乐在床旁,放松紧张情绪。在心理干预的同时予按摩下腹膀胱区及宫底部:方法:嘱产妇平卧,双下肢放平,操作者站在产妇的右侧,右手五指并拢,嘱患者均匀呼吸,待腹部放松后,右手掌面放于耻骨联合上4横指范围(膀胱区),左手拇指及食指(虎口处)按住宫底,协助右手用掌力向下向腹壁方向按摩,按摩时,动作宜轻、缓和,力度逐渐增加,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使小腹产生温热感。每次按摩10min,每间隔30min1次,一次无效,继续按摩第二次,连续观察6h。下腹按摩的护理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能具体对病人实施操作,操作人员观察并记录产妇首次排尿时间。

1.2.2 对照组 予产后常规护理,鼓励产妇多饮水,尽早排尿,自行下床活动,听流水声诱导、用热毛巾热敷下腹部。

1.3 疗效判断标准 以《妇产科学》中产后尿潴留的诊断标准[1]对产妇进行诊断,即分娩后6h仍不能正常排出尿液,小腹胀满疼痛,不能完全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尿液不能排净。腹部检查可扪及胀大的膀胱,膀胱叩诊区呈明显浊音。两组治疗后,观察首次排尿时间,6h以内自行排尿者为有效,6h后不能排尿者为无效;并记录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然后采用B超检测排尿后残余尿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 观察并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0-2h、2-4h、4-6h、﹥6h)的排尿情况,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患产妇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后残余尿量比较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后残余尿量,观察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排尿后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相比,产后排尿时间较早,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产后心理护理结合下腹按摩护理措施可明显缩短产妇自解小便时间,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目前认为,引起产后尿潴留的常见原因有[5-7]:继发性宫缩乏力、会阴损伤、精神因素、药物应用和留置尿管。

产后尿潴留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产后母婴喂养及休息,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预防产后尿潴留显得尤为重要。人体排尿与控尿受大脑皮层直接控制,与人的精神因素有关。产妇产后在病房小便自觉有害羞或不习惯心理,担心伤口重新裂开,疼痛恐惧又抑制了副交感神经,使排尿反射弧受到影响;产后产妇处于紧张、疲劳状态,无暇顾及排尿,从而导致尿潴留。心理护理可使产妇思想放松,疼痛减轻,使其认识到早排尿的好处及意义,鼓励早期排尿;同时护理人员与产妇进行近距离交流,实施健康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教给新妈妈们一些有关哺乳、产后康复知识,并给予更多关爱,使其充满自信,积极配合,有利于小便尽快排出。本组病例中,下腹按摩同时辅以心理辅导,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的要求。研究认为[8]:按摩不仅可以疏通经络,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能使体内需氧量增加,激发人体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而且使人的大脑皮质功能彻底获得放松,缓解膀胱肌群紧张状态,促进膀胱和尿道消肿,反射性刺激膀胱,建立正常排尿反射,使尿液顺利排出。按摩在松弛尿道肌群同时,还能增强盆底组织的张力,促使子宫尽快复原,有效解决产后患者腹痛的困扰。另外,从中医角度分析,按摩宫底,可以使周围的穴位如关元、气海、中极等受到刺激,而中极、关元、气海均属于任脉穴位,是治疗小便不利的常用穴位,有促排尿作用。观察组中,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排尿后残余尿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可见产后心理护理结合下腹按摩护理措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下腹按摩操作简便易学,成本低廉,结合心理护理,明显缩短排尿时间,解除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心理护理时,可在分娩前向产妇宣传分娩过程可能产生的疼痛和原因,解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让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指导合理用力,避免过度消耗体力而导致尿潴留;产后交流要真诚、耐心,仔细观察产程变化,及时处理,减少患者不适,加强产科人性化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5-381.

[2] Aruna N.Kekrea,Shyamala Vijayananda,Rupashree Dasguptaa,et al.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after vaginal delive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s,2011,112(2):112-115.

[3] 侯丽辉.产后尿潴留的病因预防及处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9,17(3):40-41

[4] 春.预防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225-228.

[5] 马秀娟,郑颖.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37-4838.

[6] C.L.E.van der Walt,S.P.Jansen van Vuuren and C.F.Heyns.Urinary retention in women:Causes and management[J].African Journal of Urology,2010,16(1):7-11.

盆底肌康复培训范文6

关键词:健康管理;产妇;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分娩几乎是所有女性必然经历的生理过程,但由于初产妇对分娩过程陌生,惧怕分娩时疼痛及孕期生理变化等影响,使初产妇对分娩产生更多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 绪[1],负性情绪往往会对初产妇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2]。随着产妇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改善产妇围生期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上需重点关注的问题[3]。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有效的健康管理有利于增强初产妇对分娩体验的满意度。因此,本研究拟探讨健康管理对初产妇围生期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定期产检、建档的3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30岁;②妊娠≤的单胎初产妇;③身体健康,无严重基础疾病;④B超下显示胎儿发育良好;⑤资料记录完整;⑥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胎膜早破、早产等情况;②有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产妇;③孕周≥36周;④存在精神疾病史者;⑤参加过孕产妇学校学习者。研究对象脱落标准:①未选择在本院住院分娩者;②x择无痛分娩者;③未完成评估量表者;④干预过程中要求退出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分为健康管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给予对照组初产妇常规护理,健康管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综合健康管理。干预前取得初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健康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1分娩前健康管理方法 ①产妇在门诊进行第二次产检时,由工作人员向其发放《产妇健康知识手册》,内容包括身心保健、日常生活、饮食营养、疾病预防、科学胎教、保胎防护、临产检测、顺利分娩、产后康复等。②由门诊护士向产检产妇进行口头健康知识宣教及行为指导,主要内容包括与产妇健康状况、孕期相符的饮食推荐,活动休息安排与注意事项,该阶段常见的妊娠期反应及应对方式、分娩前须准备的母婴用品等等。③定期于院内举办产妇健康知识小讲座,并组织健康管理组初产妇积极参与。讲座主题包括妊娠期生理、心理变化,对产妇进行心理指导,减轻产妇的分娩恐惧及焦虑等负性情绪;教授孕期卫生知识,讲解妊娠不同时期胎动的特点及意义,如何检测胎动情况,及监测胎动情况的重要性;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对产妇及新生儿的意义及母乳喂养方式与技巧等。④建立QQ群,工作人员定期上传、更新产妇健康知识PPT、视频等,产妇有任何心理需求或疑问均可在群内提问,有专业人员为其进行详细解答,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鼓励孕妇间相互交流经验,增进产妇与医护人员之间、产妇与产妇之间的相互交流。

1.2.1.2分娩期健康管理方法 ①尽可能详细解答产妇的疑问及心理困扰。②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向产妇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增加对分娩知识的认知度,帮助产妇消除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纠正对分娩方式的错误认识[4]。③在产房或手术室时提供护士全程陪同服务,通过抚摸产妇腰部或子宫以减轻宫缩疼痛,进行持续心理疏导,减轻产妇负性情绪,减少不良干扰。

1.2.1.3分娩后住院期间健康管理方法 ①再次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指导母乳喂养方式。②指导产妇及家属保持个人卫生,并指导家庭环境、新生儿奶具、尿布的消毒,避免手术切口感染,保证新生儿健康。③产后第2 d指导产妇做孕后健身操,预防子宫脱垂和尿失禁。④对产妇及家属进行饮食指导,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少量多餐。⑤关心产妇情绪,聆听产妇遇到的问题,并耐心及时解答。⑥指导婴儿沐浴、抚触步骤、环境要求等,并强调抚触的重要性。

1.2.1.4出院后健康管理方法 做好定期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主要为:①指导新生儿脐部、眼部护理,强调家庭成员手卫生的重要性。②了解产妇恶露、伤口愈合盆底肌锻炼、母乳喂养情况等,了解新生儿脐带、吃奶及大小便情况,再次指导新生儿沐浴、抚触方法。③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并做好心理疏导及相关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在随访过程中,如有产妇有疑难问题,告知产妇及时就医,如有上门服务需求则安排护士进行家庭方式。

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前宣教,告知产妇围生期的主意事项,同时给予一定的相关知识培训,及时解答疑问。入院后向产妇介绍产房的相关情况,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并加以心理疏导,同时合理安排产妇的饮食,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做好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

1.2.2评价方法 于入组当天、出院当天,由经过正规培训的工作人员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量表)对两组产妇进行调查,比较评分。

1.2.3评价标准 ①HAMA量表及HAMD量表均包含14个条目,采用0~4分的五级评分法对其进行评分,均以总分≤7分表示阴性,即不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7~14分表示可能有焦虑;14~21表示肯定有焦虑;21~29表示肯定有明显焦虑;总分≥29表示可能为严重焦虑,本研究以≤7分为界值。②WHOQOL-100量表包含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状态四个维度共计100个条目,每个维度均以百分制评分,分值与状态成正比。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产妇一般资料 比较两组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两组产妇HAMA、HAMD及WHOQOL-100量表评分比较,两组产妇在入组当天的HAMA、HAMD及WHOQOL-10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出院当天健康管理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初产妇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初产妇均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生活质量较低。原因可能是,分娩对初产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应激反应,产妇常由于缺乏分娩相关知识,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对生活质量、产后恢复等产生不良影响[5]。因此,对产妇做好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围生期对初产妇进行专业有效的健康管理,对孕产妇及其家属改善相关行为,增强保健意识,减少产妇产生负性情绪,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7]。

3.2健康管理在控制初产妇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中作用,由表2、表3可见,健康管理组HAMA、HAMD评分低于7分,即无焦虑、抑郁存在的初产妇人数少于对照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健康管理较大程度降低了产妇负性情绪,改善了其生活质量。这一研究结果与已有相关研究结果相似[8-9]。其原因可能是,产妇在整个围生期,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其产生各种心理变化,加之分娩带来的刺激,产妇在孕期负性情绪发生率较高,负性情绪会对产妇的分娩过程及产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产妇围生期的生活质量[10]。本本研究在初产妇分娩前、分娩期、分娩后住院期、出院后灵活应用发放知识手册、口头健康宣教、开展健康知识小讲座等多种途径给予了初产妇个性化的知识指导,对产妇的饮食、运动、休息、妊娠期变化、胎儿健康等知识进行全面健康宣教,并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详细的疑问解答,促进产妇与产妇间的交流,最大程度地让产妇了解妊娠过程,消除了产妇对妊娠过程中的疑虑。研究健康管理组在分娩前、分娩期、分娩后住院期间、出院后的健康管理措施中都含有心理护理,有效地改善了产妇负性情绪,使产妇家庭关系和睦[12],有利于产妇恢复及新生儿健康,同时提高了产妇生活质量。说明围生期的健康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现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优越性,不仅对缓解产妇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具有重要意义,还能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因此,医护人员对产妇围生期实施有效护理干预[11],早期对孕妇实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在产妇健康管理中保持个性化、连续化、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可以满足产妇对各方面知识的不同需求,避免或减少产妇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产妇的孕期生活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产妇分娩前、分娩期、分娩后住院期、出院后灵活应用发放知识手册、口头健康宣教、开展健康知识小讲座等多种途径给予初产妇个性化的知识指导,对产妇的饮食、运动、休息、妊娠期变化、胎儿健康等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并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详细的疑问解答,促进产妇与产妇间的交流,使产妇了解妊娠过程,消除产妇对妊娠过程中的疑虑,不仅能消除产妇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还可以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武晓丹,丁焱,朱春香,等.孕晚期初产妇对助产士产前门诊体验的质性研究[J].理学杂志,2012,27(12):4-6.

[2]Raine R,Carteright M,Richens Y,et al.A qualitative study of women's experiences of communication in antenatal care:identifying areas for action[J].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2010,14(4):590.

[3]何育萍.健康教育Τ醪妇产后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43.

[4]王秀兰.高领初产妇妊娠及分娩的观察与互联[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80-381.

[5]Pocan AG,Aki OE,Parlakg üm üs AH,et al.The 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at an urban maternity clinic in Turkey[J].Int J Psychiatry Med,2013,46(2):179-194.

[6]张海红.产前产后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观察[J].健康教育,2012,50(26):121-122.

[7]Firouzbakht M,Nikpour M,Salmalian H,et al.The effect of perinatal education on Iranian mothers' stress and labor pain[J].Glob J Health,2013,06(1):61-68.

[8]丰贵香.舒适护理对初产妇负性情绪、疼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7):106-108.

[9]李娜.围生期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生活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8):107-109.

[10]潘继红,姚瑛,阮景.孕妇孕期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