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范文1

【关键词】高职层次 编辑校对人才 工学交替模式

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大出版单位越来越重视出版物的质量,而出版物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编辑校对工作的质量。如今编辑校对人才已成为重要的出版人才资源,各传统出版社、互联网出版单位、文化传媒企业对编辑校对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为了满足出版单位对编辑校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相继有一些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致力于编辑校对人才的培养,比如笔者所在的单位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内重点高职院校就开设了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专业,为社会输送了不少优秀的编辑校对人才。

一、工学结合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有效途径。

工学结合模式既具有国际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具有中国职教特色。它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不断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典型形式,主要有订单培养、项目驱动、工学交替、工作室制、顶岗实习、“2+1”模式等,以上几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 高等职业院校应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 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选择适合的渠道形式开展工学结合。下面笔者将结合实际对工学交替模式在高职层次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作一些思考。

二、工学交替模式

(一)工学交替模式的理解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 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 将学生的在校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在校内主要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 辅之以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企业则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工学交替模式尤其适合于职业教育,体现出了适应新时期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学校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经学校和企业共建或认定的, 学生在合作企业从事的是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学生应服从企业的相关管理规定,其表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查与评价。企业对学生的录用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决定。

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应该注意选好合作企业和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工学交替实施与教学计划的设置、工学交替与理论课程教学的比例、工学交替实施与学生管理的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以及解决好就业的问题。工学交替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融入顶岗实习模式和柔性“2+1”模式,分阶段地实现工学结合。

(二)工学交替模式的应用实践

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的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专业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了分阶段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阶段:专业认识性训练,工学交替。该阶段一般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学生在校主要学习通识课和职业素质课程,对编辑校对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要求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组织学生利用集中实训周或课外时间,分期分批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认识实习,学生认识实习后又回到学校学习,将在企业中学到的实践知识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对今后的职业环境与岗位也有所认识,感受了企业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职业核心能力实训,工学交替。该阶段一般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学生在校主要学习职业核心课程,通过课堂内的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 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基本功,安排学生利用小学期到企业进行近一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理论得到强化,核心技能得到提高。这一阶段的工作由校企共同负责、共同管理、共同评价,学生实习成绩记入学生档案,本阶段结束时有一些学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第三阶段:实习、试用、就业三位一体,工学交替。即在前四个学期完成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 把第五学期分为前八周和后八周两个学习时间段, 前八周学生在学校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后八周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岗前训练, 第六学期学生进入顶岗试用期和预就业阶段。实习、试用、就业连续进行, 既得到了企业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又使学生可以从中受益, 不需要中途返校就可以完成实训、实习和试用, 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把对学生的培训融入到企业员工的培训计划中, 使学生有机会与企业共同成长, 从而实现了学生身份与企业员工身份的有机融合。本阶段结束时有90%以上的学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我院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专业的学生采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经历了以上三阶段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工学交替式学习模式,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熟练掌握了编辑校对实践技能,并在实习中学到了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为今后就业和职业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础,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三、结论

通过研究与实践,将工学交替模式应用到高职层次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中是可行的、有效的。通过工学交替,使学生较为扎实地掌握编辑校对理论与技能。学院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对路、适应力强的编辑校对人才, 充实了出版企业的编辑校对专业技术人才力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局面。在今后编辑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完善工学交替模式,使其在编辑校对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谷溪.高职院校实施多元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职业与教育,2008(8).

[2]杜学森.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天津滨海高职教育,2007(1).

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范文2

【关键词】责任意识缺失;表现;途径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无论任何人,都对自身、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逐渐认识自己在人生成长中的责任,形成深刻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的过程。而由个人、家庭及社会原因导致大学生责任意识极度缺失,从而出现震惊全国的“药家鑫案”的大学生药家鑫,“我爸是李刚”事件中的大学生李启铭等等。他们虽然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个别,但这些案件却引起了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忧虑。

一、大学生责任感缺失主要表现

(一)理想信念的缺失

富有理想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不少的大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下容易产生理想信念模糊,容易限于功利目标,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他们普遍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可望而不可及,难以把握,是虚幻的,只有“现实的”才具体、实在,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眼前的利益、自身的发展状态和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二)价值取向的缺失

人生的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个人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倾向性,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他人利益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判断、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逐步凸现出来,从而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错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常常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具体目标上,对“我”之外的事却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三)社会公德和法纪观念的缺失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是新世纪大学生的主要职责。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些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现象严重,考试作弊,不爱护公物,节能意识淡薄,法纪观念不强,网络道德失范,对同学中的不良现象视而不见,不少应该在中小学要解决的问题,在大学里依然存在,使得现在的大学教育通常要补以前的课。

(四)社会主人翁意识的缺失

在理想追求上,相当部分的大学生追求具体、实惠,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样子,没有真正把自己命运与社会、他人的命运结合起来考虑。没有把自己放在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来看待,遇到问题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二、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成因

总体来看,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对责任的认知不深刻,对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这与当代大学生、未来的人才这样的称谓是不相匹配的,也令人遗憾和忧虑。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培养、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如何培养、教育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能够支配其行为的责任意识是关键。

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方面的原因;既有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开放多元、信息高速发展、高风险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独立精神,另一方面,社会上逐利思潮的泛化与利益意识的强化,必然导致责任意识的弱化。由于信息的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开放多元,网络空间不断拓展,使得社会交往的风险频发。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21~35岁的占88.4%,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科技进步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由于受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学校推行应试教育,学习好几乎掩盖了一切。学校只注重升学率,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塑造和培养,使学生真正接受思想教育的水平在不断下降,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造成严重冲击。

纵观我们的教育,总是想培养在思想道德方面尽善尽美的人,对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重视不足,也忽略了个人利益对整体利益的影响。一方面,经常要求学生要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另一方面,学校却很少倡导大学生关心和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对自己负责。结果不仅使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心灵受伤害,而且导致大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可以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以至造成某种“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真空状态。

(三)家庭条件氛围

如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他们从小生活在溺爱的家庭氛围中,生活条件优越,缺乏生活的磨炼,自我性表现明显,视长辈的关爱和呵护为理所当然,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总考虑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意识、责任意识弱,造成社会责任意识的先天不足。

三、高校培养人才树立责任意识的途径

(一)建立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机制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既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也要在全社会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1.建立小学――中学――大学联动的教育机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要分阶段实施培养目标。在小学、中学、大学分别确立社会责任培养的不同目标,使之落到实处。如果小学、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能实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就容易达到。同时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学生。

2.建立学校――社会的联动机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发挥社会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变社会环境的随意影响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小就接受社会大课堂的熏陶,不断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免疫力”。社会要加大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人和组织的惩处力度,从而不断增强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

3.建立学校――家庭的联动机制。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学校教育要发挥较好的作用,与家庭配合不可或缺,而且家庭对学生的成长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学生在一个个家庭中成长,家庭成员、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成员、家长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深远。学校在做好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同时,也需要家庭配合,提高家庭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认识,使之成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的自觉行动。

4.建立学校――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及时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各种信息,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5.建立个人社会责任的信用机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都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一己私欲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要通过建立个人社会责任的信息,不断规范个人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

6.建立网络道德失范的防控机制。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便利的交流平台。但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却又极大地助长了部分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进而引发网络犯罪。因此,全社会都要关注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及时过滤不良信息,不断净化网络环境,有效打击各种网络道德失范与网络犯罪行为。

(二)在实践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既要建立各种有效机制,更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社会责任意识对自己未来成长和发展的意义。过去,我们曾经开展过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革,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提炼适应时展要求的教育内容与实践活动,使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互相配合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也需要每一位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 张卓,周丽军.大学生责任意识及责任教育刍议[J].价值工程,2010(17).

[2] 徐晴.浅析和谐校园环境下的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J].新西部,2010(08).

[3] 何星舟.“以学生为主体”背景下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新西部(下半月),2009(02).

[4] 韩小香,冯基聪.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2).

[5] 霍思元.浅谈大学生要自我培养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识[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

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范文3

关键词:公安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46-02

在信息化建设日趋加强、公安招录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刑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因此,加强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客观上要求刑事技术人才要在理论素养、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以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另一方面,公安院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刑事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然而在信息化的大潮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创新型刑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直接影响到高素质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基于如此背景,试图从对当前刑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认识的角度探讨我国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不平衡

我国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公安院校承担,而公安院校在师资水平与教学水平上又存在院校间、区域间的不平衡,这直接导致教学资源分配上的不平衡,从而带来了刑事技术人才培养过于集中于某些院校或某一地区。从院校看,部属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在刑事技术水平和师资水平上相对于地方公安院校来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因此承担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的任务也相对多,而地方公安院校无论是师资上又还是技术水平上均相对薄弱;从区域上看,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科技资源相对丰富,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发展相对较早,这一优势使得在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上造成了区域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格局,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知识衔接缺乏过渡

在公安招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公安人才培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仍有较为突出的问题,单就刑事技术的体改学员而言,主要存在着知识缺乏衔接过渡的问题。从专业背景上看,体改生来自于各个专业,多数体改生的学历背景和知识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为专业上的差异,又表现为个体上的差异。然而刑事技术专业对于他们中的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理论与实践性更强,但他们现有的专业知识又无法直接刑事技术知识相衔接,这不得不说是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体改生的知识背景与刑事技术专业的衔接存在明显的脱钩现象直接影响到学员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影响刑事技术人才的总体培养。

(三)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过于笼统

当前,我国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高中直接统招的本专科生;另一类是非统招生,具体分成教、干训、体改等不同批次。第一类对象,其学历背景和学习起点是一致的,因此采用统一的课程设置是合理也是可行的。但对于第二类对象,由于其学历水平、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生活阅历、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课程设置显然不甚合理。然而,当前对第二类对象的培养,绝大多数公安院校主要采用同统招生基本相同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没有将不同层次和学历水平的刑事技术学员区别开来,这诚然受师资水平、教学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这却是刑事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制约了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应用。

除上述课程设置过于笼统外,在对学院的考核方式上也存在类似问题。当前的刑事技术人才培养机构,在考核学员时,往往采用传统一刀切、片面化、书面化的方式,即不分水平、不分层次,一律采用书面化的题目进行统一考察,以分数论等级,以成绩论质量。因此,在考核的方式上过于单一、笼统,在考核内容上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从而忽视了学员个人专业技能的发展,也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考察,这必然会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与个人素养这两个大方面相脱节的问题。实际上,这种考核方式是当前普遍流行的片面化考核方式的影响结果,这对于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

(四)缺乏信息化建设内容

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有新的战略与方法与之相适应。在当今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刑事技术也应当进行信息化建设。就目前我国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的内容来看,传统的知识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而物证技术的信息化、侦查技术的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信息化等内容明显不足。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告诉我们,刑事技术要有更快更新的发展,必须要有公安信息化做支撑,特别是要在刑事技术、网侦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等信息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而这些内容,在现阶段我国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中是缺乏的。此外,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集中于公安院校,缺乏与非公安类院校的专业与信息化技术方面的交流,也缺乏应用成果与资源的分享,这都不利于刑事技术人才的专业拓展以及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构建信息化交流与资源分享平台,在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中势在必行。

二、解决对策

(一)调整结构,创新教法

现阶段,在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上,我国应当缩小地域间的差异以及部属公安院校同地方公安院校间的差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应当鼓励中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刑事技术教育教学的支援,缩小区域间的差异。同时,部属公安院校及东部地区公安院校应当帮扶中西部地区院校,给予其人力资源、刑事技术上的支援,缩小院校之间在人才资源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

在调整结构的同时,作为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主体的公安院校也应当积极创新教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多数公安院校采用的教学方式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即多以讲授法为主,诚然,讲授法有其优势,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讲授法显得十分重要。但刑事技术这一专业的特点以及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都要求培养出的刑事技术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方能适应现代化警务管理及应用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员们对知识的掌握及实践应用。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十分必要。

(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员不同的学历和知识背景进行分类和分层次教学。具体而言,对于非公安专业出身的学员,要加大刑事技术类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比例,让学员从头学起。因为现阶段,在公安招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安系统招录了一大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员,相比于公安专业出身的学员而言,他们在刑事技术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这类学员,要加大基础知识教学的力度,同时要充分发挥其专业背景优势,将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而对于公安专业类出身的学员,要加大专业知识教学力度的同时,还应当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以教促学,以学促练。

(三)多元考核,注重全面

刑事技术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专门人才,要求学员具备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考核上,应改变传统一刀切、片面化、书面化的考核方式,不能只重知识而轻实践能力。要针对学生的德、勤、技、体、能等方面做全面考查。在具体考核方式上,应当注重“四法”:考试法,教师命题,闭卷考试;论文法,临时公布论题,学生当堂提交;案例法,给出案例,自主分析;口试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些考核方式,真正把以分数、以知识接受度作为衡量的标准转变到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实训能力、综合发展能力上来,形成有公安特色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这也更有利于刑事技术学员们对知识与实践综合能力的掌握。

(四)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增加信息化培养内容

现代公安教育提倡“教、学、演、练”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培养出的人才不仅仅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实践技能。刑事技术教育作为公安教育的一个方面,也必然适应这一发展要求,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而言,应当加大实训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平台。一方面,公安院校应当加大职业性与仿真性训练基地的建设,让学员们在职业化和真实性的刑事技术实践基地上掌握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公安院校在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上,还应当加大先进性与开放性训练基地的建设,所谓“先进性”是指建设的基地应当具备现代化功能,能适应刑事技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能够适应学员对先进刑事技术掌握与运用的需要。所谓“开放性”则是指建设的基地应当具备开放功能,能促进本院校与外地院校的交流,能增进本院校与公检法机关的合作。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刑事技术信息化建设,在刑事技术人才培养中增加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促进学员们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适应物证技术的信息化、侦查技术的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信息化的新要求。

三、结语

刑事技术的现代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在新形势、新要求、新背景下,应当加强刑事技术人才培养的力度,破除培养体制及培养方式中的障碍,促进公安人才培养的发展。探讨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实际上还有许多内容值得去挖掘、创新:一方面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单位要重视培养机制的转变,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整体、轻个体,重战略、轻方法的局面,在人才培养上讲求实用、实效、实际;另一方面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者,要注重培养人才的方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多注重信息化的内容,将培养的对象放到“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进行锤炼,以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刑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把握好时代的动态,在创新中探索新路子,实现刑事技术人才培养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政治部.公安教育发展“十五”规划[J].公安教育,2002,(7).

[2]谢朋,李彪,王相臣.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

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范文4

一、知识经济条件下高层次人才的特点

与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是进行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劳动者。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创造性劳动,具有巨大的价值创造功能。这是因为,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不同于一般性(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更不同于主要运用人的双手进行具体操作的体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根据劳动价值学说,体力劳动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劳动时间的长短,而脑力劳动价值的大小则应取决于其能动性和创新程度,创新程度越高,价值量越大。脑力劳动巨大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须从历史、人文、心理、思维等各个层面较细致地进行剖析。

(一)高级脑力劳动者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为高深的知识所武装的劳动

他们所掌握的高深知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累性,可使其劳动的创新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因而其劳动支出能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有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实际上是站在一代又一代代代传承的众多巨人的肩上)。知识的历史积累性,是高级脑力劳动者的超常智力之源!

(二)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异常艰辛的劳动

不仅需要高度专注,还需要创造激情。当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进行到紧张阶段时,就会象艺术家进入创作一样,工作与休息是很难明确区分的,因为进入高度活跃状态的思维活动很难遵循通常的作息时间。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甚至在做梦时,也会突然闪现出一个“创意”来。这也充分说明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的高强度性。

(三)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创造过程往往具有不可重复性

因为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同劳动主体瞬时的心境、情绪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可贵的创意、灵感、顿悟的涌现,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是转瞬即逝、难以重复的。这是创造性脑力劳动与一般性(重复性)脑力劳动的根本差别。

二、“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育,是创造性人才培养、提高的关键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通常认为,人类具有经过漫长岁月进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奇妙的器官――“大脑”,是人类所以能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而成为“万物之灵”的最根本的标志。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活动,而人具有“创造性思维”,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分水岭。人类社会世代积累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结晶。由于“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富有个性(独出心裁)、开拓性、独创性和灵活性”,因而活跃的“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智活动的高级形式,能不断产生“创意”(creative idea),在思想观念上产生新的飞跃,这是一切创新之源!因为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是一切实践上创新的先导,更具根本性。一个人在思想观念上如果因循守旧,只会循规蹈矩,跟在别人的后面人云亦云,在行动上必然安于现状,不敢越雷池一步。要求具有这种思想状况的人进行创新,就象缘木求鱼,是完全不现实的。因为,创新实质上是对现实的“超越”(突破),只有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飞跃,创新的实践才能实现。

(二)“创新能力”的培育应着重关注的几个主要方面

创新能力是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能以己知为起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推陈出新,提出新理论、新学说、创造新成果的能力。在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理论、新学说的创立,往往能引发社会秩序的变革;在自然科学领域,重大的创新成果往往会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飞跃。当今世界,一个民族能否称雄世界,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长盛不衰的创新能力。”

较具体地说,“创新能力”的培育,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是对现实世界没有的东西进行想象的能力。想象力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通过对自己已有的认识进行延伸、扩展,产生新的智慧的火花,构筑新的形象。最有创造性的思想家,往往同时是最富想象力的幻想家。

爱因斯坦说过:“物理学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可见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和源泉!

2.质疑能力

质疑是对世界上各种各样已有“定论”性的东西进行质疑。因而质疑能力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善于质疑(于人无疑处有疑),是一个人探索精神的表现。一个人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就必须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大疑大进、小疑小进、无疑则无进矣。

3.记忆能力

没有记忆,人就不能积累和保存知识,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人的大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加工必须不断有新的材料输入。学习就是从外界吸收各种思维材料,通过记忆内化于自己的头脑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进行加工,使之活化和扩展,才能从已知创出新知,不断丰富、发展已有的东西,从而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否则,头脑空空,真正有价值的“创意”是决不能闪现的。因此,博学强记,往往是一切有大成就的学者的显著特点之一。如当代举世闻名的大学问家陈寅恪、钱钟书等就是这样。

也许有人认为,当今的世界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要什么材料都可以很便捷地从电脑上查到,今天还谈什么记忆能力,已完全不合时宜了。须知,电脑上的东西,都是外在于人的东西,没有经过记忆,使之内化和活化于人的大脑,就不可能收到“积学以储宝”的效果。

4.自信能力

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往往都是个性鲜明、独立性、自信心很强的人,独立自主性是创新人才的核心品质,其创造能力往往就蕴藏在独特、鲜明的个性中。

一个人具有充分的自信,才能特立独行,不迷信任何权威和已有的定论,而能坚持不懈地通过自己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源源不断地开创出原创性的成果。

5.洞察能力

洞察能力是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趋势所具有的敏锐、正确而深刻的预见能力。洞察能力的提高,虽不能完全排除天赋的因素,但主要是知识、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深思熟虑的结果,因而能“见微而知著,鉴往而知来”,其中隐含着许多闪耀着“东方智慧”光芒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以上各种能力综合地、灵活地创造性运用,就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对“创造思维”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前已指出,人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是由于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奇妙的大脑。人的大脑是极其复杂、高级的思维器官。人类思维具有多种形式,较深入地分析,可作如下细分: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也称抽象思维、理性思维;非逻辑思维又可细分为:艺术思维(形象思维)和哲学思维(悟性思维),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一)逻辑思维重“理”,具有推理严谨、定量分析精密等特点

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链条式、环环相扣的递进式的思维方式,借助于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方式来实现。逻辑思维对确定性、可量化事物的认识,可以编成严密的程序,用计算机模拟再现。”

(二)艺术思维重“情”

主要表现在: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进行创作,要达到以情感人,作品的内含不仅不要求精确性地描述,反而要求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以便给人较大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因而古往今来,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通过情景交融,善于表达出许多人心中所有、而自己又无法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就能超越时空、扣人心弦、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和赞叹,而成为千古绝唱!

(三)哲学思维重“悟”,同佛教中国化的禅宗有着直接的关系

禅宗讲求的“悟”“是一种不可言说的领悟、感受。”一般地说,“所谓悟,是运用直觉、灵感、想象、联想、类比、假设等手段,经过思维的飞跃,突然了解、领会、判断以把握事物的一种思维现象。”大量实践证明,对确定性事物的认识,有赖于理性;对不确定性事物的认识,则有赖于悟性。许多表面上看来不确定的无序现象,实际上其中也是深藏着一定的有序性的。大量无序现象中的有序性,是不可能直接用计算工具“算”出来的,而有赖于高智慧的人通过悟性思维“悟”出来,据以作为行动的指南。

属于非逻辑思维的艺术思维与哲学思维都具有不追求精确、清晰、规范和可量化的特点,这是它们之间的共性。那么,我们又应怎样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所在呢?

哲学思维可以看作是艺术思维的升华和超越,因为它更具深刻性,是在更高的层次上领悟世界!成书于2500年前的《老子》(亦称《道德经》),全书只有5000字,被尊称为中国智慧的源头。其最大特点,就是围绕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来探索宇宙人生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显示出既高屋建瓴、又包罗万象的大视野和大智慧!因而被称为世界哲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受到普遍地尊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例如:西汉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其皇皇大著《史记》中作“老子韩非列传”就指出:“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申子、韩子……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老子哲学所包含的超越时间的真理性,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司马迁不惜长期忍受世人不能忍受的屈辱和痛苦用血泪写成的《史记》,将“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融合在一起,是用老子的哲学思维观察事物的卓越范例,也是司马迁本人以其大视野、大智慧融入其中的生动体现。

(四)直觉、灵感是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灿烂之花

哲学思维重“悟”,“悟”孕育“创意”(creative idea),而“直觉”与“灵感”则可以看作是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灿烂之花。这是由于“直觉与灵感”思维能发挥独特的突破性的创新作用。许许多多为人敬仰和怀念的文学艺术家的“神来之笔”,军事指挥家的“奇谋”,科学家特有的“顿悟”和“豁然贯通”等等,都是在说明直觉与灵感思维在关键时刻建立的奇功。

爱因斯坦依据自己的科学创造实践,得出结论:“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他还认为:在科学发明创造过程中,从科学观察和实验到一种新颖见解的提出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诉诸于直觉和灵感。爱因斯坦在这里,是将直觉与灵感并提,说明它们之间有共性。共性在于:直觉与灵感都是非逻辑思维方法,当逻辑思维方法失效时,得依靠非逻辑方法来开辟新路;直觉与灵感,都发生在潜意识领域,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相互交融的结果;都是基于知识与经验的长期积累,经外界信息的意外激发而突然地显现的,表现为“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不可能是无源之水。

而其不同之处在于:知识与经验的长期积累――“积学以储宝”(《文心雕龙》,见前引)形成了智慧的潜力,灵感是在环境比较宽松、心灵自由自在、从容不迫、无外在压力的情况下,潜力突然闪现的;而直觉则是在遇到外部强大压力,情况非常紧急、千钧一发的情况下,潜力突然发挥出来的。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射石的故事,可较好地说明这一点。

(五)以管理会计师面临的时代挑战为例,分析人的思维方式与先进信息技术的关系

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范文5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良好的条件保障和工作环境,必将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条件保障

1.实验室的任务和管理机制、体制建设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为保证上述任务的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是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验室设立独立的学术委员会,它是实验室的最高学术指导机构,其职责是确定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审定研究课题、监督经费使用、决定重大事项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具有浓厚的科研氛围和良好的学术风气。规章制度健全,管理科学有序。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研究资料完整,环境整洁。

2.实验室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从政策、机制上保障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实验室技术支撑团队。通过修订和完善实验室各类人员编制及工作量的核算办法,业绩核算向一线教学实验室技术支撑人员倾斜;鼓励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和改革工作,将绩效与投入挂钩,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吸引和稳定优秀实验技术人才在实验岗位安心工作,使得实验室技术支撑队伍在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及年龄结构方面渐趋合理。

3.大型仪器平台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大型仪器实验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及共享平台已实现信息查询、预约测试及测试结算等各项功能,通过该信息系统可进行大型仪器设备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可为后续的实验平台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参考。

4.设备采购管理及制度建设

通过制定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管理的一系列办法,在采购管理的机制与模式、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实施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规范制度和做法,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与和监督下,通过专家的参与,独立评分和质询制度的建立,保证了设备购置的针对性和效率。通过学校招投标方式采购的大型设备,不仅中标价更加合理,部分项目中标价比投标报价明显降低,同时在确保资金安全、延长保质期、保证供应商的长效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重点实验室条件保障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条件保障日趋完善,实现了良性、高效的自助运作,人财物方面配置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科研能力明显增强,提高了科研队伍的素质,极大地促进了支撑学科的人才培养,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1.对师资队伍培养的促进作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可以使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华。凭借良好的科研条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在该领域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他们在国内外各个岗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重点实验室,科研队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年青教师在科研实践中独立承担和完成一些科研项目,科研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2.对研究生培养促进作用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保障和宽松的学术环境,为研究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3、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大学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的重要实践基地,大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计划、创新实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等项目,可以利用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在假期和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参与相关课题研究,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系统的科研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有机化学专业的热爱。

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思维方法会产生很大影响。教师每年都要指导大学生进行本科论文,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大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重要场所之一。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科研课题紧紧结合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 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前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沿和面临的最新问题, 前沿的研究领域和国家需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起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范文6

近代以前的中国美术教育,遵循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哲学,对后世颇具影响,代表了一种含有祖先崇拜的宗教意识和传袭前人做法的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思想不强调自立门户、发挥创造,而要求世代相守。在美术教育中所强调的就是模仿、师承和传统。没有明显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组合,这时的美术教育面很窄。到宋元时期文人画出现后,教育思想有了通达宽博的地方。随着画诀、画论著作的成熟,伴随着画品气韵以及笔意的讲究,诗、书、画、印形成一体,对绘画的要求不再只限于画“技”的要求,也对绘画者的综合素养有了更为严格的品评,但是还没有明确的多思维的培养理念。

这种情况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开始出现理念转型。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美术教育变革的主要内容是引进西方的、日本的教育制度、艺术观念和教育方法,同时也把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方法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在公办的中小学堂中也仿照西方学制,开设图画手工等课程,侧重学生动手能力、实干才能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从此揭开了中国美术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中国最有影响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美术观点是,科学化的美术和美术化的科学有利于促进科学的发达,而科学的发达推动了工商业和军事的发展,由此可以带来国家的强大。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乃至美术发展进程发生深远影响的是和他的美育思想体系,他颁布了“四育”方针,其中以美育为教育宗旨之一,将美术教育提到与科学相提并论的历史高度。“”前夕,他又及时提出了“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教育,又要普及美术教育”。

结束之后,中国美术教育界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西方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对刚打开国门的年轻一代中国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了教育思想认识的一次次突破,逐渐把合理的探索纳入教学课程之中。于是教学的关注点从一般的技能训练和具体学科的专业化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转向了美术观念的宏观思考,教学的重点放到宏观的观念教育和理论思辨方面。

自从我国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的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教育以来,美术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其中的审美素质教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培养的学生不是艺匠,成为造就有高尚情操和品位的新人,是能在各个领域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

二、 西方美术教育的模式及其发展

西方美术教育在较早时期就具备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早在公元前四五十年,雅典统治者发现要统治民众必须要有德才兼备的领导者,于是,一种以“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教育观开始形成和兴起,它是以人格的全面发展即体力、智力、审美和道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

米开朗基罗认为“艺术家是用大脑而不是手作画”,他还认为雕塑是一门“知识渊博的科学,而非一种机械的或无创造精神的技艺”。从这里可以看到美术不仅是教给人们技能的掌握,更是开启智力的一把钥匙,学习它可以从小时候就开始,使人们更早的就懂得发掘人深藏的潜能。

利昂・温斯洛在他的《种族混合学校艺术学校教育计划》中,坚决提倡创造性的表现,但同时也坚持艺术教学应该具有广泛的文化价值。温斯洛认为,审美发展既拓宽了儿童的社会视野,又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三、 中西方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历程上既有交合点又有不同点。

根据文化底蕴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国情的不同,双方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也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在这个基础上,双方都在调整自己的步伐,使美育为时代服务。

中西方美术文化起源不同。中国绘画要求表现的是气韵、个性精神和自我意识以及道德的表现和发掘。像秦汉时期的美术,如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汉代石刻,清朝的“四僧”与“扬州八怪”等,都是把一些道德的和文化的思想融入了艺术之中,抒发时代的精神和个人的逸气,造成了像文人画的发展,纯艺术的修养形式等的形成。而西方的绘画重视的是绘画形式的严谨性,以写实为基础,解剖了解人的生理结构,用科学的方法融入绘画之中。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它所强调的就偏重于多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