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教学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考教学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考教学培训

艺考教学培训范文1

如何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与教学呢?结合我这次在进修学院培训学习,我琢磨存在以下现象。

历次培训,教师职业道德是必不可少的。林大了,什么鸟都有,这是事实。实际上,绝大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绝对合格,道德沦丧的是极个别现象,总不能一有犯罪分子就把好人都集中起来培训吧!功利心人皆有之,只是要注重实际。全面分析存在的现象,一分为二看问题。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曾几何时,谁人不是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呢?考试太侧重了。一样的孩子,别人花钱上辅导班,请家教,成绩上去了,有效果。自己为什么不呢?这到底怨谁?怨老师?怨家长?还是办辅导班的人呢?我认为,暑假内有空闲的时间办学习班的老师,国家政策应加以引导。他们不办,社会力量也会办。竞争,对孩子,家长来说更有利,也算是一种市场吧!孩子上辅导班,一是可以把没学好的再学习学习;二是可以让家长放开手脚去挣钱;三是学生的安全有人负责;四是减少学生上网玩游戏,长时间看电视的时间。一举多得。需要产生市场。这根本就不是光培训老师职业道德就能解决的问题。别说治本了表也不治。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没有培训师德的必要,就像党校培训一位教师说:一培训就是师德,好像教师就是缺德的,真恶心。

培训教师培训些什么呢?中国学校拘谨的像金字塔。校长太高,中层领导太少,班主任,任课教师多。应该分层培训。校长培训就应该培训有思想、行为的一个好校长。中层培训应该是如何贯彻执行校长的理念,灵活主动的展开好自己的工作,班主任培训应该是如何才能当好班主任,任课教师培训想当然就是如何上好课了。我觉得集中培训目的不明,费时费劲,效果不好。没有搞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来的实在,能具体的学到些实用的知识经验。希望教师进修学校能给教育分开层次培训,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些,能现场指导的更好。

艺考教学培训范文2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积极心理学;自我教育

作者:毛晓薇,毕晓莹

1规范化培训中住院医师现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在认定的培训基地医院重点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使其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5]。在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环境中,规培医师的心理能否适应目前的医疗工作状况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我院的规培医师进行调查发现:(1)规培学生来源广泛,学生之间人际关系复杂;(2)学习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轮转科室定期的专业理论及临床技能考核,规培结束时的结业考核;(3)就业压力大。调查发现,培训基地医院一般是规培医师毕业后向往的工作单位,但培训结束后可能仅有1/4~1/3的人能留院工作,存在着“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因此,规培期间,学生们一方面希望给医院及科室各级医生留下好印象,有积极主动、努力向上,展现自我的心理;另一方面未来不确定感困扰着他们,因此在规培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压力过大,消极倦怠、心浮气躁、钻牛角尖的现象;(4)高风险、低收入、医患关系紧张、职业认同感不稳定。有研究表明[6],个体可能因受教育程度越高,自我期望值就越高,更易导致心理不平衡,职业认同更趋消极,这使规培医师普遍的心理压力较大,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婚恋困难、前途困惑等)。

2积极心理学核心内涵及应用

2.1积极心理学核心内涵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崭新的研究领域,是一门研究人类幸福、美德和正面力量的科学。它从积极的角度去解释心理现象、应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对传统心理学病理性研究方向和消极思维模式的反转。其目的是研究人性、生活和社会的积极面,关注人类价值的体现和发展,提倡人们发掘自身内在的正能量、积极力量,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以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

2.2积极教育和自我教育积极教育就是积极心理学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与传统教育重视传授各种知识技能不同,是一种既传授传统技能又教授幸福的教育[7],其主要内容有:积极情绪、沉浸体验、意义、成就、积极关系。积极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帮助学生拥有幸福五元素,最终达到生命的繁荣[8-9]。自我教育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一,作为个体自觉地“把自我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等方式方法,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10]。积极心理学让人们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发生的问题和自身存在的不足,既能解决问题又能激发自身潜能,将积极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效融合,实现“理想我”和“现实我”的有效转化,促进自我实现的良性循环。

3积极心理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价值与应用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快乐的人在工作、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都会更出色,更容易做到名列前茅,在学校和实习、工作岗位中更易获得成功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它着重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注重激发人的优质潜能,让人挖掘自身的才能与积极潜质,树立面对各种生活压力的信心。因此,培养规培医师善于发现自身的价值与能力,并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乐观包容的胸怀,增强应对困难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以及坚强勇敢的心理素质是规培阶段的重要任务,对促进规培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贯穿积极教育理念,临床指导注意形式和内容以神经内科的规培医师来说,要求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独立抢救急危重症,解决部分疑难病例,对实习生或进修生进行临床指导,应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和低年资主治医师的要求。传统培训(临床带教、专题讲座)通常是上级医师枯燥教授知识,规培生被动接受。针对以往培训的弊端,尝试将积极教育理念融入临床实践中。

3.1.1让临床实践成为规培医师积极主动求知的过程传统教育造就被动的人,积极教育则会造就主动的人。主动的人能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不因循守旧。积极教育主张把教育过程变成学生积极求知的过程,变成造就主动求知者的过程。因此,临床带教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化,提高规培医师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规培医师对初收治的患者,独立进行问病史、体格检查、总结病史特点,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下一步诊治方案。带教老师予以分析总结,指导查询内容及疾病诊治前沿,次日组内小讨论,答疑解惑。通过反复培训,培养规培医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给予表扬肯定,使其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培养成就感,建立独立完善的自我意识。

3.1.2组织疑难病例讨论、热点专题讲座我科病区内病人多,病种复杂(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人,复合多病种病人)。为给规培医师提供一个高起点、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科室每周开展一次疑难病例讨论及热点专题讲座,除聘请业内专家授课外,还鼓励规培医师进行独立分析,参与科室小讲课。除加强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识别和诊治外,更注意临床思维的培养及多学科间的联系。通过讨论和小讲课,规培医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取新知,充分调动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帮助带教老师和培训医师消解学习、工作中的压力,提高职业成就感,增进身心健康,获得幸福感。

3.2创新理念,促进研究型医院建设,培养规培医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医学职业生涯想要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与持久性,必须要培养创新研究型医学人才。要有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勇于创新探索的钻研精神、锐意进取的作风、开阔缜密的思维分析能力等[11]。因此,带教规培医师,关键就是要培养临床技术和科研能力兼具的研究型医师。创新思维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培养创新意识,即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求新、求异的意识。带教过程中鼓励规培医师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有创新思维的人。医院为规培医师制定了很多政策,如“规范化培养医师科研基金”。本科室根据规培医师(硕士)在研究生期间的主攻方向,结合科室特色及个人兴趣,为其量身订制发展方向。如硕士期间研究认知障碍的规培医师,定时至我科记忆门诊,规范病例收集,积极参与科室“早期认知障碍专病中心”的建设,突显了个人专业研究特色。另1名规培医师成绩突出,获得青年基金1项,因地制宜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艺考教学培训范文3

借 我一双慧眼吧

当步入北京某知名艺术类高校时,附近的公交站牌上粘贴着一些花花绿绿的艺考培训机构广告,路边的树荫下不时有人散发暑期艺考培训传单。这些广告单的突出重点都是“艺术联考过关率95%以上”“专业课由名校名师亲授”等字样,附近的小区居民楼外墙悬挂着各种艺考培训班的广告。记者按图索骥,在一个老式的居民楼四楼找到了一个号称是某知名美术学院教师办的艺考培训班。不大的两居室一间是生活区,另一间则是教学区。20平米左右的房间堆满了画架、石膏像等,四周散坐着的五六个学生在认真练习素描,一个教师模样的年轻人不时低声指导着,此人就是这个培训班的负责人。自称“王老师”的年轻人告诉记者,他的艺考培训班口碑很好,授课质量有保证。2011年美术联考经他辅导过的学生很多都通过了。暑假期间每天上午一个班,下午一个班,每个学生一个月的费用1000元。当记者问其是否是知名美术学院的教师时,他自称是从某知名美术学院毕业的研究生,而美术学院的教师很忙,会不定时过来上课指点学生。再问其是否具有教师资格证,他不耐烦地说授课质量说明一切,听一节课就知道了。而上课的学生悄悄告诉记者,那个所谓的名校教师只来上过一次课,当然也无从辨别是否为真正的名校

教师。

类似这种家庭小作坊式的艺考培训班记者在调查中遇到很多,多分布于艺术类高校附近。教室往往是一套单元房,由两三个学过艺术专业的人充当教师。这种家庭小作坊式的培训班的授课通常没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师大多是从某知名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通常不具有教师资格证,教学设备也较为简陋,因为大多位于居民区,也无法给上课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两个小时的课程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学生的学习多缺乏针对性,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空洞,这些可以说是这类家庭小作坊式培训班的通病。

相比家庭小作坊式的艺考培训班,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或少年宫合作创办的艺考培训机构就显得正规一些,因为具有一定的专业师资和教学设备,教学管理较为严格,学费也相对不高。暑假期间,这类艺考培训机构的学生往往人满为患,但也正是由于学生较多的缘故,教师大多泛泛授课,很难有时间就一个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这类培训班多以开设基础班为主,主要对没有任何艺术专业基础的学生进行入门级的引导。

如今,以企业模式进行运作和管理的艺考培训学校很多。以北京市某艺考培训学校为例,他们取得了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办学许可证,位于北京市郊区,有独立的办学环境,专业提供艺考培训服务。专业课的划分较为详细,如播音主持专业、影视编导专业、影视表演专业、舞蹈专业、音乐专业、美术专业等;从学生专业水平划分为基础班、提高班、加强班、冲刺班等;从班级学生人数上划分为一对一、小班上课、大班上课等;从学习时间上划分为暑假班、周末班等,基本上能够满足艺考学生的不同需求。

与其他艺考培训机构不同的是,该校有专人负责分析研究新的艺术类高考动态,并与各大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和教学关系,掌握了一些艺考的资料和信息。同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学到质量较高的专业课,该校从全国各大知名院校高薪聘请很多知名教授进行教学,也直接聘请一批知名教授、专家担当学校职务。该校招生也不局限于北京市,其招生网点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和地区,有专门的艺考培训宣讲团走进中学进行宣传。该校宣传负责人李老师介绍说,“在考前阶段的冲刺班里,学生所报考学校的有些面试考官进行详细辅导,为学生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艺考培训,确保学生的专业课能够顺利过关。”当然,这类艺考培训学校的费用相对较高。譬如播音主持专业暑假班,采取全封闭的教学管理模式,两个月的培训费用为7800元,而寒假阶段的冲刺班只有3天,费用为6000元。而“如果参加一对一的培训,费用最低的也要上万”。

对于一般的工薪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艺考培训费用的不菲阻挡不住艺术类考生的报考热情,然而,扑面而来的大量艺考培训信息让很多普通高中生和家长茫然无措。对于艺考培训机构的选择,经常陪同孩子参加表演专业艺考培训的汪阿姨有自己的想法,她说:“肯定要选大的培训机构,主要看师资,有没有计划报考学院的专家、教授讲课。再者说,能在教授面前混个脸熟,让他记得曾经教过你,考试时也会有些帮助吧。”这或许能代表很多参加艺考培训的学生和家长的心声。

艺考教学培训范文4

进入21世纪,高招艺术类考生热潮(简称“艺考热”)持续升温,考生队伍逐年增大。伴随着“艺考热”,高校专业设置的“艺术热”、为考生考试前强化专业培训的“考前班热”,有关围绕艺术考生而谋取经济利益的“艺考经济热”,以及受“艺考”和艺术市场炒作的“艺术文化热”等现象相继出现。这种特殊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艺考热”表面现象的分析,如“艺考热”对艺术教育的影响,“艺考生”的考试动机与学习条件问题等,而对其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高等艺术教育体制问题,艺术的平民化与精英化教育模式问题,“艺考经济”对艺术产业经济影响问题等,则关注不够、研究不深。若不从根源上分析这些问题,要建立一种理性的艺术教育机制无疑是一句空话。

一、“艺考热”形成的社会动因

追溯“艺考热”,还要先从“艺术热”谈起。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十年“”摧残的艺术开始复苏,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同步,艺术创作开始繁荣,艺术家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艺术品的经济价值持续上升,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开展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突破口,一时间被当作了素质教育的代名词,艺术家庭教育遍地开花,催生了少儿“艺术热”。这一阶段的“艺术热”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从社会到家庭,普遍将其作为提高少年儿童素质的一种途径,受教育一方基本不受功利影响,教育者则通过劳动获得了相应的经济利益。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经费从国家拨款变成国家拨一部分,学校自筹一部分,大学生原来享有的吃住由国家“承包”的待遇逐渐被取消,再加上物价上涨,学校规模扩大等因素,教育成本大大提高,因此经费问题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国家对学校办学自实行部分下放,专业设置较灵活地由学校考虑。因此,高校纷纷扩大办学规模,争相举办新专业,争相扩大招生规模以解决经费不足的矛盾。相比较而言,艺术专业学生的学费通常高出其他专业一倍,所以高校普遍看准了这个机遇,通过设置艺术类专业,扩大艺术类招生来开垦这块园地,“艺考热”随之兴起。“艺考热”的前几年,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五年左右时间里,由于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宏观控制力度还较大,“艺考热”大多表现在一些有艺术兴趣和学习条件的学生群体里。那么到了21世纪开始,随着高校升格热、扩招热兴起,90%以上高校都开始设置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也逐年加大,再加上艺术类招生的特殊政策,对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艺考热”迅速升温。据统计,2006年全国艺术类考生有100万,而一些生源大省如山东,近三年“艺考生”均在10万以上,2006年更是达到惊人的16万多人。河南省五年前“艺考生”基本在2万人以内,2006年则达到近10万人,其他省份“艺考生”也都在逐年增加。

二、“艺考热”反映的教育问题

(一)“艺考生”的热情缘何而起?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艺考生”的热情主要由三个方面引起的:一是一部分学生早期受过艺术家教,有良好的兴趣和学习基础;二是高校艺术专业“扩军”,招生规模扩大;三是一部分文化程度较差的学生,看准了大多数高校艺术专业招生重专业成绩轻文化成绩的机会,突击强化专业培训,这类学生专业学习时间多则一、二年,少则三、五个月,突击学艺术,突击考大学,属于钻政策空子的高考“投机分子”。这三个方面原因可以看出“艺考生”的学习动机令人担忧。

(二)艺术专业“扩军”与“扩招”,是改善专业结构还是争生源、争经费?不可否认,我国的艺术教育普及程度是落后的,高等艺术教育无论是规模上、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够,与中国13亿人口的大国地位极不协调。而目前的问题是,我们正在一座艺术的贫瘠土地上构建楼阁,短短几年时间高校艺术专业和招生规模几乎是两三年翻一倍,速度之快令人担忧。而问题的关键是少数院校不具备办艺术专业的条件(师资、设备、教学经验),而是看中了艺术专业收费高、生源足这块“肥肉”,这样速成的艺术专业也令人担忧。

(三)艺术生综合素质的低下与考生热情的高涨,将给艺术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专业招生大多强调专业成绩,忽视文化成绩。目前高校艺术专业招生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文化划一个基本分数线,过线后按专业成绩高低排名录取;二是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相加,按总分排名录取;三是专业成绩占60%,文化成绩占40%,两项相加排名录取;四是部分学校限定语文、英语等单科成绩。不论哪种录取方式,对文化课考试成绩要求都不高。因此学生进入大学后,轻文化与理论学习,重专业技能学习,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水平不高。学校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也颇感到为难,在部分公修课如英语等降低了教学难度与考试标准,甚至在授予学位时,有的学校也因为学生大面积公修课考试不及格,不得不降低标准。可以想象,以这种模式培养出的艺术生,大多将会是“工匠式”的艺术工作者,而不是在精神修养上达到一定艺术化程度的艺术工作者。如齐彪先生所言,“学艺术的文化课‘先天不足’,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共识。事实上,纵观历代艺术大家可知,真正的艺术需要文化底蕴的滋养,而不仅仅是技艺的支撑。”[注:参见齐彪《评当代艺术教育的“沙化”现象》一文,《美术报》,2005年6月11日,第7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考试招生体制,主要是艺术的大众化程度不够,基础薄弱。

三、“艺考热”反映的经济问题

物质决定意识,“艺术热”和“艺考热”都是在经济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以后出现的。然而当经济发展稳定在一个缓慢平稳增长水平以后,艺术市场大幅度升温,势必给艺术投资带来畸型结构,即其平民化道路会越走越窄。艺术学习的投入在这一大的经济社会环境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它主要表现在艺术学习的高成本与艺术生的低承受力之间的矛盾。目前的“艺术生”一般要经历三个学习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启蒙学习,即接受家庭艺术教育或参加少儿艺术特长班,这个阶段学习投入较大,一般是按课时付学费,音乐技巧课基本是每课时100-200元,美术、舞蹈等编班授课者,每节课学费也大都在30元以上,这部分学生大多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者,但学习人数有限;第二阶段是高考前强化培训,培训时间在三个月到一年不等,学费每月平均为1000-3000元(由城市经济水平决定),考生面较大,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农村考生,家庭经济状况参差不齐;第三个阶段是大学阶段,每生每年学费为5000-10000元,每年食宿、资料、学习材料等费用也在5000-10000元。一个学生要完整地经历这三个学习阶段,大多要10-12年,经济投入在10万元以上。而依我国城市和农村普通居民家庭目前经济收入水平来满足一个学生的艺术学习,显然是有一定差距的。

“艺考热”反映的第二个方面的经济问题是由大量的“艺考生”催生了大量“考前培训班”、以及为艺术考生提供服务的租房、餐饮、学习用具生产与经营等特殊的“艺考经济”现象。对此问题,我们要从两方面看待,一是“艺考热”为社会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使一部分人从中获取了经济利益,为“艺考生”提供了社会服务;一是这种特殊的“艺考经济”有一定隐患,主要是服务环境和质量不高,比如食宿条件较低廉,考前培训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办学条件差,供“艺考生”使用的画具、石膏像等质量低劣、学习资料质量差等。这些问题都会对艺术的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艺考热”反映的文化问题

追溯“艺考热”的根源,不能不从艺术市场谈起。近些年来艺术市场煞是热闹,就音乐与表演看,大赛多,成名快,挣钱多;就美术看,展览多,出名快,出名后经济收入高。就活动目的来看无可厚非,关键是在一些艺术爱好者参加活动的目的与手段太过于功利化和市场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为入选或获奖拜名师、傍评委,进行金钱和感情投资,朱中原先生对当代书画展览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充满愤怒地说道:“整个展览过程中,又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正当的非正当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合法的非法的交易活动……”。[注:参见朱中原《书坛盛产“活动家”》一文,《美术报》,2005年6月25日,第10版。]二是突击式、作坊式的作品制作,如书画作品为参加某项展览,多方揣摸评委爱好,反复数十次、百次制作同一内容与形式的作品,因此,一些人把比赛与展览看成了“造星工厂”。艺术市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包装,强势炒作,制造“市场效应”。艺术的“市场效应”和“明星效应”对青少年艺术爱好者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一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艺术学习方法的选择,不少青少年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对明星艺术风格的模仿上,而忽视对艺术基础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梦想一夜成名。另一方面它影响着青少年艺术爱好者的价值观,认为成了名便会赢得声誉和利益,而忽视了艺术修炼的艰苦过程,过分利用一些炒作方式获取功名与利益。艺术市场化的目的在于改善艺术家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提高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促进艺术的大众化消费,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而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方式则曲解了艺术市场的游戏规则,扰乱了艺术市场的秩序,导致了艺术增强了商业特色,失去了文化特色。

艺考教学培训范文5

关键词:音乐高考;现状;发展;培训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22-02

在二十世纪末掀起了一场“艺考热”特别在近些年,其热度更是上升,形成空前“繁荣”。然而,这番景象的“繁荣”实是“虚火”此火屡浇不灭,都是艺考惹的祸。其原因:一是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状况的普遍提高,对精神文化的审美需求也随之提高。二是长久以来,高考被人们寄予无限的希望,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高考时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走向成功的途径。但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距离本科线有一定差距的学生,为了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也会走艺考这条“捷径”之路。由于艺考文化课成绩分数低,几乎过了专业合格线,文化分数线达到三百多一点就可以考取二本院校。和文化课万人争过独木桥的道路相比,艺术高考无疑是一条通向大学的光明大道,所以导致了“艺考”火爆局面,这现象不仅在那个省,而在全国也普遍。三是一些生源不好的学校为了提升自己学校名气,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升学率,依靠艺考生成绩来带动学校的学习气氛。四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扩招.改变中国的高等教育也从已前“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不少综合性大学相继创办了音乐专业。现在全国的音乐高等院校有专业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一千多所综合类和师范类音乐专业院校。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这些音乐院校无论是在专业数量还是招生数量上都有了迅速的扩展,高考音乐专业一度成为“高考捷径”,“艺考热”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高考音乐生在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下不断发展.队伍在逐年增加,目前全国已超几万人。每年艺考前夕,高考音乐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出现了“三多”现象:参加艺考的学生人数多,参与选拔的学校多,考生来回奔波多。从基础理论测试到专业技能考试。艺考生需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到各地的音乐院校应试专业。拿到专业合格证后,又要准备文化课考试。虽然颇费周折,但仍有许多考生如愿以尝。

一、高考音乐的尴尬现状

在众多的音乐考生中,不少人把上大学甚至是以后找到一份称心如意工作的希望寄托在音乐专业考试上以致音乐高考存在不少尴尬现状。

(一)学生选择简单盲目

由于音乐专业的高考文化分比其它专业的分数要低几十甚至上百分。很多学生在自己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考入一般院校无望的情况下,把目光盯住了音体美专业,以此作为跨人大学校门的金钥匙。多数学生从高二才开始找教师学音乐。他们不管是否具有专业基础,也不管是否具备学习音乐专业的条件,临时找教师强化训练,只为了能拿一个专业合格证。在这些学生中,只有极少数学生具有音乐天赋。而那些艺术天赋出色且文化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却又不会选择这个专业,原因是音乐专业就业的局限性,使许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只有文化科很差,才可学习专业,达到升学目的。

(二)音乐培训班良莠不齐

随着学音乐的人数激增,各地高考音乐培训班也是脱颖而出,名目繁多。主办者大多口气之大,有的虚称培训班是与某某音乐学院合办,保证能让学生专业过关;有的刚成立不久就吹嘘已经培养出了多少重点音乐学院的考生:有的借著名音乐院校牌子,称某某教授也加盟培训。其实只是挂名帮做广告宣传,却从不亲临指导等等,可谓是音乐江湖、各领。学习班的增多,这个市场的竞争开始变得激烈而混乱,一方面是培训班名不符实的宣传,一方面是学生晕头转向的选择。多数学生选择培训班时,分不清好坏,既损失了学费又浪费了时间。

(三)专业就业面局限

每年到毕业时候,从高校大门走出的音乐类毕业生而言,前途并不是那么乐观,赏心悦目的景色并不能缓解他们面对就业的紧张压力。当年浩浩荡荡如潮水般涌人音乐高校的年轻人,四年后走出校门就业时,发现现实远没有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音乐专业就业的市场供大于求,很多毕业生无法顺利找到与音乐有关的工作。放眼人才招聘市场,招聘音乐专业的就业信息非常少,特别是音乐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就更难了,起点低、名声小。在人才市场上往往是无人问津。现实让人感觉的是,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最后还得想法另辟新径。然而,就业的压力并没有影响考生如潮水般地涌入音乐类院校该现象很让人忧心,这也凸显了现行高考体制的弊端。

二、怎样才能让高考音乐科学有序发展

学校应高度重视高考音乐,积极主动地寻求高考音乐教学的新模式,在音乐专业培养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学生及家长在选择专业和培训班时不要盲目,要从实际出发。

(一)认清形势、准确定位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天赋是学习的基础。作为一个高中学生,首先应确定自己是否具有从事音乐事业的条件和决心。音乐人才是一种特殊人才,音乐学科是一门特殊学科。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音乐的普及和影响促使一大批青少年从小开始学习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不久后必将活跃在音乐的大舞台上。那时候突击进入大学校门的音乐考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和压力,音乐专业的专业性将成为检验专业人才业务水平的标准。所以,音乐考生们千万不要为了短期的利益而做出错误选择,浪费全方面综合学习的大好机会;要把握当前难得的学习机会,慎重选择以后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艺考教学培训范文6

误区一:先准备艺考,等艺考结束后开始学习文化课

艺考生,本来文化课就很薄弱。据数据显示很多艺考生都是专业成绩很优秀,却在文化课考试中败北,与艺术院校失之交臂,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所以建议艺术类考生在理想院校考的差不多的时候,就要尽快的进入文化课的补习,千万不要等到校考全部结束后再进入文化的学习,那样的话给文化课的复习时间就太短了。

误区二:对于文化课学习缺乏正确的方法

很多艺术类考生补专业课占用大部分精力,文化课基础薄弱,甚至一度被落下一大截,而专业联考结束以后,只剩不到半年的文化课复习时间,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相信不少考生及家长都是压力很大,高考)可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转折点啊!不少考生买了很多高考复习资料,那些如小山堆的资料摆在桌子上,考生两眼茫然,不知所措,在家长督促下,开始做一本又一本的习题。一段时间下来,考生精疲力尽,疲惫不堪,也不知道哪些做过哪些没做过了,甚至到了看到试题就想吐的地步。

艺考生时间紧、任务重,做题是必需的,但是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历年高考真题,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选择相应的试题,而且要定期整理自己做过的试题,反思自己做过的试题,比如说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得非常牢固的题型,哪些是自己掌握得不够牢固的题型,哪些是自己不熟悉或者容易出错的题型。根据不同题型自己再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整理错题本。同时,专家指出,考生除了做题外,还要背诵一些知识点、定期复习知识点,切莫只搞题海战术,否则学生会身心疲惫,效果不太理想,甚至事倍功半。

误区三:文化课学习成绩不好才艺考

艺考生有两类,一类考生可能从小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文化分落下了,在升学压力下或者老师的劝说,他们选择了艺考。这部分艺考生想的是艺考生文化分要求低,想“曲线高考”,走高考的捷径;还有一类考生是从小就学艺术,艺术功底不错,文化课水平也不错。但是由于高三集训专业课而导致半年来没有学习文化课,文化课成绩大幅度下滑。

针对文化层次不同的考生,建议考生要选择负责任的专门的艺考生文化课培训学校。在这类培训学校里,老师们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讲解不同的内容,预留不同的学习作业,针对性地进行课下辅导。

误区四:缺乏自信,盲目报名补习班。

文化课是艺术生的短板,加之长时间的专业课学习和考试,使得大多数艺术生对自身的文化课缺乏信心,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有的考生情急之下听信他人之言盲目报名补习班,结果被一些不正规的补习班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每年这样的例子都不在少数。

艺术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

找准切入点,学习中一定要做到9字方针:抓基础、避偏难、找考点。高考大纲中会规定考试的命题范围,考生只根据高考大纲中的要求,有目的的针对考点复习,就能事半功倍。

但是很多考生不知道什么是必考点,那么,复习文化课时注意高考大纲中的基础知识必考点分类整理,让基础差的艺术生直接针对考点复习,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误区五:学习无计划,且追求面面俱到。

艺术生的文化课复习最缺乏的是详细并科学的学习计划,一进入高三,自身整个的学习计划就应该了然于胸,不管在专业集训还是最后的文化课突击时期,都应该做到有条不紊。

考生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多听取老师的意见,最后将详细的学习计划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放在最显眼的地方督促自己。

依照学习计划复习时,切记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这是很多艺考生最容易犯的错误。

由于艺术生学习时间有限,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取舍,分清主次,主抓重点和基础知识,对于自己的强势科目和提分较快的科目,可以适当的多花费些时间。根据制定好的计划复习,规避茫无目的的复习。

误区六:忽视语数外单科成绩,盲目跟从文化生学习模式。

在每年的招生录取工作中,都会出现一些很特别的事情,一些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考的都不错,可就是生生的被某些院校淘汰。

究其原因发现,这些考生一味的追求总分而忽视了个别院校对语数外单科成绩的要求,比如:有些院校要求考生的英语、语文成绩要在80分以上。所以考生在学习文化课时,一定要熟知报考院校的录取规则,不要心存侥幸。

由于艺术生跟文化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最后冲刺的关键时期切勿盲目的跟从文化生的模式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