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益活动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益活动的作用

公益活动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移动消防装备;灭火救援工作;内蒙古

前言

内蒙古的地理因素和产业结构决定了其灭火救援工作难度比较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将消防工作作为日常巡查的核心要素,结合内蒙古消防的区域性特点,努力打造与当前灭火救援作战任务相适应的消防装备体系。同时,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内蒙古灭火救援工作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消防工作者要结合近年来灭火救援后勤保障建设实践经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强消防部队特勤装备体系建设。

1、内蒙古巴彦淖尔消防队消防配备使用现状

首先,内蒙古巴彦淖尔消防部队投入经费不足,很难确保常规装备的配备。部分消防单位配备的器材装备比较先进,但由于价格昂贵应用率并不高,真正投入战斗后,消防官兵对器材装备缺乏具体的认知,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关负责人要确保消防员能够熟练使用相关器材装备,进而提升灭火救援工作质量。其次,内蒙古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其火灾高发性。相关人员没有认识到装备器材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对消防配备操作过于盲目,使其损坏率高,严重影响了其应用效果。同时,管理人员不重视对消防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修,使消防设备不能正常使用,造成设备的浪费。加之,执勤装备和日常训练装备混合应用,严重降低消防装备的使用效益。第三,消防员对消防设备使用技能掌握不到位。消防观念的革新,使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更加重视消防部队建设和管理的正规化,并配备了大批新型装备。但是装备数量有限和培训时间不足,使消防官兵对新型消防装备缺乏了解,应用效果不佳。发生灾害事故,官兵很难对设备进行科学调配和使用[1]。

2、移动灭火装备的作用

首先,灭火作用。移动灭火装备包括移动式消防水炮和消防机器人等,其应用原理是给水加压形成柱状水流,对火域进行击打,进而压制火势,达到灭火的目的。其次,冷却作用。应用移动式灭火装备对起火区域喷射水流,降低火灾内部温度。或者应用开花或者喷雾式射流,对起火区域进行覆盖,以降低现场温度,达到灭火目的。第三,窒息作用。移动灭火装备通过对雾状水流进行喷射,进而对热量进行吸收,确保现场冷却,并形成水蒸气,降低空间含氧量,使火焰因供氧不足而停止燃烧。第四,消烟降毒。装修材料、橡胶制品和塑料制品发生火灾后,会产生有毒气体。应用移动灭火装备对其进行喷水,并对水流和射程进行调节,进而对火灾现场气体和烟雾进行稀释,达到消烟降毒的目的。第五,衰减热辐射。火焰燃烧过程中经常波及周围物体。应用移动灭火器喷射雾状水流,在火场周围形成水雾保护,能够有效避免火灾蔓延。

3、移动灭火装备的应用优势

首先,移动灭火装备携带方便。相较于固定灭火装备,其体积小,并且比较轻便。应用移动装备进行灭火救援工作,能够确保消防员及时撤离到安全区域,并降低日常消防难度。其次,移动灭火装备战斗力强,灭火效率高。移动水炮和移动泡沫炮等移动装备流量大,灭火威力强,能够提升灭火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并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第三,移动灭火装备安全性比较好,节约人力资源。移动消防装备优越性比较好,其体积小、性能好,并且射程比较远。其能够对火灾现场进行有效控制,也能够确保救援人员深入火灾内部开展救援工作,进而提高救援质量,最大程度保障消防人员在火灾救援过程中的生命安全。第四,应用范围广。移动灭火装备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其既可以用以港口码头和石油化工火灾救援中,也可以应用到中小型火灾救援中。消防人员要对移动消防灭火装备具有明确的认识,注重在火灾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对其进行应用,并充分发挥其装备优势,对人们不易靠近的区域进行灭火处理,达到良好的消防效果[2]。

4、移动灭火装备的应用效果

4.1提高灭火效率

诸多因素的限制,使移动灭火装备的应用范围仍然比较狭窄,其一般被应用到石油化工、大型仓储和港口码头等区域灭火中。但是在其他火灾情况下,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移动装备对传统的消防模式进行改变,能够结合火灾需求,对水流形式和消防射程进行调整。其在灭火救援过程中的辐射范围和覆盖范围都比较大,最大程度上提升了灭火效率,达到了良好的灭火效果。

4.2节约人力资源

移动消防装备的应用,提高了灭火救援质量和效率。其具有范围和跨度层面的优势。普通移动水炮和普通水枪的最大流量分别为40l/s和19l/s。移动水炮和水枪的射程分别为60m和28m。移动水炮的应用使整体灭火救援性能提升了六倍,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并提高了灭火救援的效率和质量,达到良好的消防效果。

4.3丰富战术手段

移动消防装备的应用,使消防人员改变了传统的消防思路,应用新型消防技能和模式,对消防战术手段进行不断丰富。移动消防设备是消防官兵日常训练过程中的重心。消防官兵逐渐将移动消防设备作为日常训练和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并充分发挥其在灭火救援中的优势,提高灭火救援过程中的战斗力,并最大程度提升消防质量[3]。

5、结语

消防工作是保障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日常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内蒙古巴彦淖尔的地域特性和产业特性,决定了当地政府和消防部门要加大灭火救援工作的力度,结合实际救援情况,对移动消防装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以提高整体消防质量,将火灾隐患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侯伟星.移动消防装备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运用[J].武警学院学报,2015,(06):39-43.

公益活动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高校 公益活动

前言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军事、政治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续有效的提高,但是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也日益显现。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先进和完善的背景之下,积极推行、实施公益事业,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精英群体和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的基地,理应科学合理的开展公益活动,在公益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开展公益活动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高校教育体制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以及社会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不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重视,而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加强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因此,高校开展公益活动迅速成为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

1.服务质量不稳定

自从我国高校开展公益活动实施以来,已经如火如荼的在很多公益领域进行了活动,例如西部支教、大型社会活动、自然环境保护宣传、地区扶贫等,并且在活动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依然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有很多高校公益活动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但是所得到的实际效果并没达到预期的目标,最终导致公益活动走向形式化,使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造成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实际服务效果不高、形式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社会实践能力有限,以及缺乏有关公益活动的系统培训等[1]。

2.资金支持不到位

公益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无偿性,高校开展公益活动也是不计报酬、没有物质吸引,但是这并不代表高校在开展公益互动时不需要任何有关物质条件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在开展公益活动室,有很多必要的基本开销,这些开销所需的资金貌似并不多,但是长期让学校和学生自己来承担,是不切实际的。学校的首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次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也是如此,首要任务依然是学习,其次才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因此学校没有多余的资金,学生更是没有经济来源,让学校和学生承担公益活动中过多的花销,必然会影响学校开展公益互动的积极性和学生参加公益互动的热情。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绝大多数是依靠于政府的支持,社会给予的支持相对较少,然而政府对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进行行政划拨的资金毕竟是有限度的,很难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导致学校在日渐丰富的公益活动中自己缺口变大。

3.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有很多省、市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性公益活动的法律法规,但是面向全国的、具有权威性的公益事业立法还没有正式出台。因此高校在开展公益活动时,无法充分保障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机制的落后,使得很多高校和学生对开展及参加公益活动产生很多顾虑,望而却步。虽然很多高校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但是对于公益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切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学生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人身赔偿和医疗保障。高校及学生满怀热情的开展并参与公益活动,但一方面在遇到危险时却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这对高校开展公益活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制约了高校开展公益活动。而且,法律的滞后,对公益机构的规范化和科学管理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阻碍了我国公益活动走向制度化进程[2]。

二、高校开展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高校开展公益活动是高校培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无私奉献他人、投身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以及对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开展公益活动是在崭新的历史时期,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新形式,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学生的普遍认可。高校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和事物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这些都是在校园内无法学到的经验。而且学生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亲身接触和体验社会的各个方面,由此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必定有很大的帮助。显而易见,高校开展公益活动对学生内在素质和外在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高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时,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时间项目,从而能够对学生形成系统的时间教育模式,有效的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在公益活动中,不仅会促进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而且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也会促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思想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校开展公益活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国情、接认识社会现状、丰富自身经验,是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结语:经过高校合理开展公益活动,大学生群体这支公益力量,在我国公益事业的作用和影响力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在未来高校学生必然会引领新的社会公益潮流,促进我国公民整体道德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所以,高校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是具有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李磊.公益劳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之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12):25-27.

公益活动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美日青少年 公益活动 启示

公益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民族对发展公益事业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中国青少年的公益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公益活动,形成开展公益活动的长效机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国外发达国家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现状,为我国的青少年公益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一、美日青少年的公益活动现状美国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目的是培养优秀公民,其公益教育不仅纳入了美国的教育体系,而且有法律和社会机制的保证,主要体现在:参与公益活动成为青少年的一种习惯,很多小学、初、高中学校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参与社会服务的经历,有些学校在高中阶段就要求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并以此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开设专门的社会公益的监管机构,如公益学习协会、公益学习信息中心等,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指导与评价。还有很多的机构接受和指导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如基金会、社区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很多大学会把申请者的社会公益经历看做是一条“隐形”的录取标准,一些用人企业或机构更会把应聘者大学期间甚至小学、初中时期的社会公益经历作为是否聘用的重要参考标准。日本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重视青少年素质的培养。校内外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日本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开展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政府的重视,从教育、经济等领域给予大力支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改革,把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理念,把公益精神划入校内教育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思想品德教育。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完备的公益活动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举办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二是完整的公益法律法规体系,凡涉及公益事业发展、机构组织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法律体系详细而明确,保障了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青少年公益精神的传播。美、日等国高度重视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发展,一是政策上给予支持,二是经济上给予保障,三是制定相对完善的公益活动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至把青少年公益活动纳入了国家课程教育体系。那么,我国的青少年公益活动开展如何?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我国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现状令人担忧,一是青少年对公益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全面;二是青少年公益意识淡薄,对参加公益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参加的;三是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的途径和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四是相关部门对青少年公益活动重视不够,缺少宣传和监管;五是青少年对公益活动满怀期望,希望公益活动的组织形式再丰富一些,活动内容可考虑一下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

二、美日等国青少年公益活动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1.加强政策支持与经济扶持要推动公益活动的开展,首先,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借鉴先进国家把公益活动纳入中小学课程教育体系,针对我国国情制定青少年公益活动在校内的实施方案。其次,增强经济扶持,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经费是校外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公益活动面临的首要问题,公益活动要做大做实,活动中心的服务对象就要扩大,特别是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外来农民工子弟等需要服务。增加财政的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的建设和活动经费,是确保青少年活动场所、青少年活动开展根本性改观的重要保障。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国际经验表明,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法规的规范与推动。完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法规体系,一是政府应对青少年公益活动出台相关政策,激励社会组织等参与到青少年公益事业中来。二是政府应鼓励地方积极出台促进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多层次法规政策体系。三是政府应出台一批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法规,解决社会高度关注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组织及相关组织团体的行为不规范和公开透明机制不明确等相关问题。

3.培育公益意识,树立公益诚信青少年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出现了认识上的不足和理念上的偏差,甚至还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有青少年认为公益服务就是义务劳动,有青少年认为参与公益活动就是为了做秀。这些理解误区严重挫伤了青少年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为培养青少年的公益意识产生了障碍。还有受助者的“假托”和施助者的“伪慈善”在青少年公益活动中的出现,造成了青少年公益组织的价值观失落、诚信缺失等。培育青少年公益意识、树立公益诚信需要校内外和家庭等社会大环境的宣传渗透。学校普及公益知识,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家长正确引导价值观,社会营造公益成长环境,共同促进公益文化精神的传播发扬。

4.搭建公益平台,丰富活动形式

一是学校搭建平台,建立常规的校园公益活动。二是校外活动中心搭建平台,开展可持续的综合实践活动。三是社会爱心人士搭建平台,整合社会力量传承公益精神。借鉴国外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形式,创建多元化的公益活动形式是我国青少年宫和活动中心的服务内涵。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积极组织公益讲座,涉及安全、环保、心理健康等知识普及;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安全体验、环保动员、科技探索、文艺义演、参观学习、职业体验等活动。围绕青少年品德、文化与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尊老助残慰问帮扶的手拉手、传承与交流民间传统文化等活动;积极开展能力拓展训练营,文艺特长比赛等活动。针对贫困、留守及特殊青少年儿童,积极开展兴趣特长培训、文艺社团体验等活动,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圆梦活动。

5.完善公益监管和服务体系

加强青少年公益监管体系,一是推行公益活动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完善活动的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二是建立健全适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公益活动体系,定期青少年公益事业的发展报告。三是推动形成监督有力、规范有序的公益监管机制,努力为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健康发展制定法律监督、行政监管、公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等监督体系。完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服务体系,推动青少年公益活动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一是加强从事青少年公益活动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大力推动活动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二是加强规范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流程,设置完整的活动体系课程,不断丰富活动的服务内容,努力提升活动的服务技能。三是建立健全青少年参加公益活动的权益保障制度,根据青少年成长需求建立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研究和实施中心,推动社会购买服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服务作用。

公益活动的作用范文4

通常理解下,公益活动是规模型企业用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美誉度的主要手段。在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中,公益活动更像传播行业正能量、树立奉献精神主流价值观的“圈内社交名片”。

或许,公益活动并不能回报可以量化的经济效益,但对于公益项目的创新、坚持和执行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成长潜力的重要参考。在多数本土企业看来,做公益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关键在于选对项目,有效执行,能让更多人群积极参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就水到渠成,企业也能从中获得不可估量的隐形价值。

从“高大上”到输出价值

多数营销案例证明,公益活动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即公益营销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利益,足以补偿甚至超过其付出的成本。尽管多数本土化妆品企业认为,公益活动最大价值就是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但是根据自身企业文化和品牌战略来选择相应的公益活动,并由此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参与企业早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在选择公益活动时,公益活动主题首先要与公司实力及资源相匹配。其次,要选取有良好声誉的公益机构或NGO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CEO方玉友表示,珀莱雅公司在日常营销活动中更关注女性的需求和权益,而联合国妇女署并在中国设有相应的女性赋权项目,因此双方很顺利地签订《赋权予妇女原则》。除此之外,珀莱雅十年来在人道援助、科学教育、环境保护等多方面保持着持续投入。

欧诗漫集团特种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伟良也表示,公司赞助“点亮心路”公益项目,也是因为其关注和帮助眼疾和失明儿童重见光明,并带动公众关注弱势群体的主流价值观与欧诗漫企业文化高度温和,企业希望通过这项公益活动能够向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欧诗漫品牌美誉度也能够获得有效提升。

“参加公益活动最大价值就是奉献,以及由此带来的榜样力量。而且这个价值主要是面对社会,而不是面对企业。”奥洛菲集团市场总监刘秀岑介绍,“因爱而美丽”是奥洛菲重要的文化价值之一,只要是有“爱”的公益活动,在合适的时机都愿意去组织参与。2013年,奥洛菲赞助的“它基金”保护和收养小动物慈善沙龙活动,选择这样的公益活动,并非是通过评估活动价值和实际效益,而是最大程度地去奉献爱心,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体现作为一个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奥洛菲未来的公益投入“没有预算、不设上限”,为行业和社会带来“爱的正能量”是唯一标准。

营销及公益活动专家张兵武认为,企业从一开始就要选择与自身战略规划和能力最匹配的公益项目。如果两者关联度很低,这样的公益活动很难持续,即使做完也没有太大意义。“另外,公益活动只是企业营销活动的一小部分,行动和参与才是最重要的,1%或者千分之一的企业投入都可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就OK。”

从赞助合作到主导推进

目前,多数本土化妆品企业主要通过提供资金和资源,交给第三方慈善组织的专业运营团队来操作,企业并没有自建团队直接运作公益活动。

从珀莱雅公司赞助《赋权予妇女原则》等公益项目经验来看,方玉友认为,对企业而言,他们更擅长的是市场运营而非公益事业。目前最常见的是与成熟公益机构合作的模式,寻找双方理念和利益共同点,来完成公益执行团队和经营团队的高效结合。他说“有了第三方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和法律层面的保障,可以确保公益项目的公平、公正、透明,避免被消费者质疑。”

“正如奥洛菲选择与‘它基金’合作一样,我们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尽量与知名的第三方慈善组织合作,让企业团队与公益活动专业团队紧密配合。”刘秀岑说,这种方式有利于公益活动的公平公正,依靠更加专业的第三方团队使活动整体执行更顺利便捷,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策划和公关团队的成长。

对于知名度和规模稍低的化妆品企业而言,在公益活动方面则更倾向于锻炼自己团队,结合终端资源,调动全民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以前的公益活动,公众更像是看客。现在80、90后群体有参与公益活动的强烈愿望,因此公益活动更应该强调互动性。”诺曼姿化妆品有限公司企划部总监杨华介绍,2012年7月开始,诺曼姿公司主动创意并发起“22厘米希望”公益活动,联合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和立人乡村图书馆号召公众以捐出一本旧书的方式给贫困地区孩子带来帮助,而公益活动的主要场所就是1000多家诺曼姿零售门店。

据了解,“22厘米希望”一开始便自建执行团队,通过系统培训让员工和合作伙伴发自内心理解和认同该公益活动的核心理念。为此,诺曼姿通过严格考核,在两年时间内确定了385家零售门店做为公益活动场所,1年365天不间断接受大众的书籍捐赠。在此期间,参与过“22厘米希望”的零售门店一度曾经达到1000家。

“无论公益活动的受益人是谁,他们都有自己的尊严,我们企业一定要换位思考,注重细节。”杨华介绍,曾经有一名中年顾客到内蒙古梁凤洗化连锁捐赠3本书,希望获得诺曼姿活动购物券,但是公益活动培训老师给了她一个拥抱,告诉她这几本书不适合孩子们阅读,赠送购物券不是活动的目的,这位顾客深受感动,不久之后自己购买了3本儿童读物进行捐赠,现场目击者无不动容。

由于注重细节、全民参与、长期持续,在2013年7月份淡季之中,“22厘米希望”公益活动为辽宁董氏连锁销售的诺曼姿植物修护原液带来单店日销售过万元的佳绩,北京红苹果化妆品连锁也在夏季创造了诺曼姿单店月销售30万元的销售额,而原液单品月销售超过7万元。杨华直言,公益活动门店创造的销售业绩并不在公司计划之内,完全来自公益活动本身对消费者的调动和影响,结果顺理成章。诺曼姿正在申请注册“22厘米希望”商标,将公益活动也做成品牌。

刘秀岑也表示,公益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性项目,它的成功开展,必须在企业一己之力的基础上,再借助行业力量、社会力量,在前期展开鼓励性的号召式宣传,在中期细化活动阶段强化活动组织能力与执行能力,并在后期进行公益结果宣传,不断扩大辐射层面,提升参与度和影响力,达到最佳公益效果。在此过程中,可以邀请第三方机构和媒体对公益活动进行效果监控和反馈。

传递企业最强音

多数企业认同,公益是企业感性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品牌影响力和个性的积累,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此。每当出现突发灾难时,那些慷慨投入公益的企业,必定留给外界深刻烙印。每次的公益投入,也会令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感知度、可信度、忠诚度和美誉度呈现无可替代的积极效果。

方玉友认为,企业在公益活动中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不仅限于消费者群体,一些与企业有着共同利益的相关方,如产品经销商、供应商、合作伙伴,也因此更增加了与企业的好感度,提升了合作信心和愿望。

公益活动的作用范文5

一、举办公益活动的重要性

1.组织公益行动,体现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可以看到,大连的三家都市报行业专版除了精心打造特色栏目之外,都纷纷把主办公益活动作为办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认识到,在以“联系社会实际,关注读者需求,帮助公众解决现实难题”为前提下组织的公益活动,可以形成轰动效应,并且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进而可以赢得社会的认同,增强亲和力,从而提升专版的影响力。对于纸媒来说,组织公益活动是必要的。

2.发挥整合社会资源优势,展示权威性

都市报专版主办公益活动,可以发挥媒体的组织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体现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进而提高社会影响力。

近年来,大前程借助晚报优势,联和大连市教育局、大连市总工会、共青团大连市委举办了多届“大连市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巡展”。2012年巡展,大前程和相关领导部门组织了20多个大连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不但走进大连北三市市区,还把它们带到了北三市的乡镇,将巡展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家长纷纷赞叹此次活动真正是送教下乡,“办了一件大实事”,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与巡展活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公益活动还有,2012年9月,大前程在大连晚报社举行的“美国签证官与读者见面会”。此次公益活动,请来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签证处处长及新闻文化领事亲自来大连为晚报读者解读留学申请及签证相关问题,体现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读者参与热情极高,活动备受读者好评。

二、举办公益活动的操作要点

1.注重即时性和热点性

都市报行业专版在举行公益活动时,可以结合行业自身特点,举办一些有即时性和热点性的公益活动。这样的活动对读者来说及时、实用、具有吸引力。

在即时性方面,近年来,大前程根据学生的节奏把公益活动作为常态化,例如:在高考、中考结束后,都会推出针对高考生、中考生的“留学大讲堂”活动,请来业内人士在大连晚报社为学生和家长推出免费的公益讲座活动,活动因恰当的举办契机吸引了读者的积极参与。

在热点性方面,大前程不断立足行业特点,根据行业动态,围绕热点话题,推出公益活动。近年来,美国高考ACT和英国高考A-level考试培训中心进入大连,美国和英国一直是大连学生留学热点国家,大连学生和家长对两个“洋高考”关注度高,这两个考试正式考试需要付费,大前程了解读者需求后,组织了多次“两大洋高考模拟考试”免费体验活动,还请考试官方机构批阅成绩并分析学生能进入世界排名多少的大学,为学生提供了贴心服务。

2.量身打造,体现贴近性

量身打造,强调贴近性,是媒体公益行动成功的关键因素。去年9月,大前程打造的“美国签证官与读者见面会”就是有针对性地为计划2013年秋季赴美留学的大连学生量身打造的,具有贴近性。当时,恰逢国内学生申请2013年欧美国家海外大学秋季入学的黄金季节,而美国是大连学生申请的热点国家,学生迫切了解相关信息。大前程举办此次活动,恰好满足了这部分读者的需要,这也是活动成功举办的关键因素。

3.突出参与性、互动性

传播学研究表明,强化传受双方互动、扩大受众参与度,是提升新闻传媒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都市报行业专版举行公益活动,应突出参与性、互动性,这有助于提升影响力。

大前程主办的“美国签证官与读者见面会”整场活动分为三环节――精彩讲座、模拟面签、读者提问时间,不局限于主讲人单向讲解,强调读者参与,给读者提问机会。活动的三大环节都允许读者提问,第三环节是专门提问时间。这样参与性强、互动性高的好活动,迅速聚集了受众注意力,提高了专版影响力。

4.全方位报道,营造社会共同关注的氛围

都市报行业专版进行公益活动策划,为了实现影响力的提升,要注意主动出击“制造”新闻热点,对活动要高调报道,不但活动前要做报道,而且活动后也要做后续报道,将“新闻”全方位呈献给广大读者,保证公益行动持续吸引眼球,从而增强活动的影响力。

大前程主办的“美国签证官与读者见面会”登场前,就有活动预告新闻见报,此次重磅活动的消息一经,就吸引了大量读者报名参与。会后,大前程又做了后续报道,并把会上读者的热点问题及签证官给出的答案在专版上。全方位的新闻报道营造了社会共同关注的氛围,并通过活动报道向社会宣传、普及了美国留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公益活动的作用范文6

“致富别趁早”

张宁在1997年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在上海位列三甲的律所,很快取得了律师执业资格,从事与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相关的法律服务。张宁做得如鱼得水,参与了很多重大项目,年纪轻轻就拿到了百万年薪。

在律所工作期间,张宁接触到很多非常有钱的人,但他发现这些人大多并不快乐。“有的富豪其实挺可怜的,他们会很孤独。因为有钱,所以他们的防范心理很强,不看重他们钱财的人不愿与他们来往,而觊觎他们钱财的人又是他们时刻防范的”,面对记者质疑的眼神,张宁很严肃的说:“我没有什么仇富和嫉妒的心理。当我看到一家老小在超市里推着小车,可能只花了一百多元钱买了一堆东西时,我真觉得他们比我见过的养着二奶、住着别墅的富人幸福得太多了。当然,我不否认有些富人的生活很积极、健康、快乐,但如果你天天接触这个圈子,也会发现确实如我所说。”

张宁对于财富还有一个很“怪异”的观点是“人绝对不能太早有钱”,因为年轻人的心智不成熟,过早的拥有财富会让人生失去方向感,甚至造成心理的变异和失衡。

“赚钱慢一点,快乐多一点”

带着想改变一下生活状态,重新寻找人生方向的想法,张宁辞去了律所的工作去英国留学。在英国他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当2003年回国后,他突然觉得有点“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源于上海房价出现飞涨,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谈论钱,都在谈论怎么买房。张宁在想: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难道除了钱就没有其他有趣的事情了吗?金钱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让他感觉很困惑。接下来张宁为自己制定了两条“规矩”,一是要减慢赚钱的速度,让快乐指数能拉长一点;二是远离资本市场,他认为资本市场是扭曲人性的地方。他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公益事业上来。

张宁发现:当前中国社会的功利浮躁与信仰的缺失有很大关系,而宗教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从事公益事业,至少可以稍稍改变一下社会运行中过分物质化的倾向。而我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

“必须用商业的思维来做公益”

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所做的工作是公益活动策划,一方面吸引白领参加公益活动,另一方面寻找好的公益项目。张宁已经先后接触了20余个公益项目,在他的名片背后,密密麻麻的印满了公益组织和项目的LOGO,如“健康央车”、“上海绿洲”、“一元一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