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患者康复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患者康复护理范文1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 护理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DING Li-li,ZHANG Xiao-jing,WANG Yong-feng
(Third Outpatient,Baotou City North Hospital,Baotou 014030,Inner Mongolia,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Early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raining a series and also strengthe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esults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on patient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prognosis. ConclusionThrough a serie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on aphasia, dysphagia patients, reduce joint contracture and deformation, muscle atrophy,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not only to 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 but also greatly improved the survival rate.
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脑梗死患者在度过急性危险期后,大多数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偏瘫等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及经济负担。近年来,康复医学发展证明:减少脑梗塞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恰当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2012收治脑梗塞偏瘫患者108例, 其中男38例,女12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56岁,其中50例接受康复治疗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2护理
2.1心理康复护理大部分脑梗死患者,突然发现自己肢体不能动了,话也说不出来,会因此精神萎靡、悲观、失望,这时应及早给予心理疏导,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述,消除其紧张与不安,采用关怀、开导、鼓励的方法,耐心对待患者的反复情绪,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鼓励患者坚定信心锻炼,为战胜疾病,配合治疗和护理奠定基础。 另外,家庭的支持对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影响,对脑梗死患者家属进行宣教沟通、获取家属的支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2.2 吞咽的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是脑梗死的常见症状,轻者进食时易发生误吸、呛咳,影响营养的摄入,重者导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据报道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采取康复护理及恰当的功能训练,有效率可达80%以上。摄食训练 时应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 ,或取坐位, 病情稳定者,进食时要丛健侧缓慢喂入,以一汤勺为宜,每次进食后,嘱患者反复咽数次,然后饮2口水,以刺激咽反射及去除咽部残留物。食物应有适当的粘性,不易松散,以免附着在咽部及食管粘膜上。为防止食物误入气管,进食时先让患者吸气,吞咽时及咽前憋气,使声带闭合,封闭咽部后再吞咽。必要时给与鼻饲。并告知鼻饲的相关知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3失语的康复护理脑梗死引起的失语,据专家统计约占患者总数20~30,不仅影响了与他人之间的沟通,而且也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失语患者,在护理时首先应用非语言支持,即通过表情、触摸、手势、姿态、眼神等与患者沟通,能明显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烦躁,使其树立信心,使患者早日积极地接受治疗。在发病后2w内,即进行主动性失语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卒中致语言障碍患者恢复。对于运动性失语应从简单的口语训练开始,,先练发音,一字一字地练习,一点一滴逐渐增加,让患者用嘴吹蜡烛诱导,发音,然后发出啊、啊的喉音。这样从简单开始逐步增强训练,感觉性失语应以理解训练为主,让患者多读卡片或报纸,经常看电视、听音乐,让患者说出卡片、报纸中的简单的字词以及电视里的实物名称,并进行读写练习,反复进行,这样由简入深,循序渐进。
2.4肢体的康复护理
2.4.1 保持良好良肢位是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关节的一种治疗。脑梗死发病开始,早期良肢位的摆放,防止痉挛姿势的出现对促进患肢的康复极为重要。
2.4.2 肢体运动的护理病情稳定后,早期进行功能运动训练,能防止废用综合征的发生。以主动训练为主,被动训练为辅,用健侧的手臂带动患侧手臂伸直举过头顶,10~15次/次,1~2次/d,患肢要每日进行外伸、内展、旋转等动作。手指关节要做握球弯曲训练,2~3次/d,然后逐渐训练从床上坐起,然后再下地行走,行走开始时应有两人搀扶,让患者缓慢抬起脚走路,脚掌落地。这样反复训练。整个训练过程中要逐渐增加强度,循序渐进。
2.5 尿失禁康复护理脑梗死后尿失禁也是最常见的症状,易导致压疮、尿道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对于尿失禁患者,为防止褥疮的发生,应随时做好更换尿垫、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定时变换、便后给予温水擦洗会等护理措施。对于尿失禁患者要进行排尿的指导和训练是非常关键的措施。要保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达到自主冲洗膀胱的作用。其中盆底肌功能训练在尿失禁中占关键的一步。首先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3~5s,松弛3~5s,10~15次/d,持续6~8w。对于留置尿管者, 应该采取间歇夹闭尿管的方法,2~3h开放一次,使膀胱及排尿功能得到有效训练,有利于患者恢复。进行尿管护理2~3次/d,防止感染的发生。
3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死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康复训练开始越早,功能恢复的就越快。对病情稳定的患者,早期地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进行相关的康复功能训练等,对脑梗死的预后极为重要,。同时为患者实现早日恢复肢体功能,独立生活,为其早日重返社会、回归家庭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章爱芳.脑梗死的康复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2):63-64.
患者康复护理范文2
【关键词】骨科;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配合康复治疗对康复对象实施的一般和专门技术。2009年,我院康复护理人员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积极摸索了一些对创伤骨科患者行之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共36例,年龄在18~46岁之间,平均31.4±5.*7岁。其中,男27例,女9例。根据手术部位划分,单上肢12例,单下肢18例,双肢4例,脊柱2例。从手术时间看,急诊手术11例,择期手术25例。
1.2 康复护理
1.2.1 护理理念 医护人员需要坚持以下正确的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理念,即①术后及早进行康复;②思想教育与功能锻炼一体化,进行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和职业的多方护理;③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护理。考虑患者的性格、经历、经济及受伤情况等作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1.2.2 护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损伤情况、心理情况等全方位的护理评估。①身体状况: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重要脏器功能是否完好、身体活动障碍程度等;②损伤情况:损伤的部位、程度和处理方法、固定部位、牢固程度、有无开放伤口等;③心理状况:患者有无悲观、焦虑、抑郁、惊恐、失望、自卑、痛苦心理,对功能锻炼是否积极,以及家属支持程度等。
1.2.3 护理措施 ①病室护理:创造利于患者治疗和康复的良好的病室环境,室温应保持在20℃~26℃,以全身加温为主;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患者均在空调房内,房内安放温湿度计,护理人员每天定时进行查房,对室内温湿度进行调节。利用紫外线对病室空气进行每日一次的消毒。不适的温、湿度和空气中含有烟草里的尼古丁,均可导致患指微血管痉挛,血循障碍[1];②心理护理:
骨折术后恢复所需时间长,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绝对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在术后早期表现出明显的恐惧、焦虑、烦躁易怒情绪,术后中后期表现出多疑不安,有些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也有些过早锻炼不仅打击了患者的自信心也对病情造成了影响。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患者,讲解正确的功能锻炼时间和方法,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信心,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逐渐实现功能的恢复;③分阶段护理:
早期(术后1~2周):要求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适应床上大小便,严禁大幅度的翻身、坐起和下床活动。患肢一般用小枕或其他物品垫起放在略高于心脏的位置并制动。同时针对血肿进行按摩、消肿措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萎缩。同时,对患者进行患肢除固定部位外的其他部位进行肌肉收缩锻炼。饮食方面以活血祛瘀为原则,食物以清淡为主,忌食酸辣、燥热、油腻之物,切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补之品。中期(术后2~3周):针对骨折处可能的纤维粘连,着重进行患肢骨折的远近关节、自身力量进行锻炼,是防止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饮食以和气补血为原则,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适当补充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晚期(术后6~8周):逐渐进行以关节为主的全身运动,这一阶段是功能锻炼和肢体恢复的关键阶段,需要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锻炼,以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饮食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功能锻炼要遵循动静结合,主动、被动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在吃饭、穿衣、洗澡、入厕等方面进行评价。上述四项活动全部自理者为生活自理;一项或多项需要部分帮助者为生活部分自理;一项或多项需要全部帮助者为生活不能自理。
2 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0.6±4.1 d,知晓康复知识的患者32例,知晓率为88.9%。总体护理效果较好,患者日常生活完全自理的19人(52.8%),部分自理的16人(44.4%),不能自理的1人(2.8%)。36例中4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其中1例发生关节挛缩,2例肌肉萎缩,1例关节畸形。
3 讨论
骨科患者术后进行积极地康复护理对于患者功能恢复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患者术后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损伤情况、心理情况等全方位护理评估,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结合早期康复、全方位护理和个性化护理的护理理念,对患者进行含病室护理、心理护理和分阶段护理的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后,患者对康复知识的知晓率较高,护理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说明康复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预防并发症有积极的效果。
患者康复护理范文3
关键词:社区 康复护理 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21-02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急性脑血管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伴随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1]。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各种后遗症的恢复率。康复护理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围绕全面康复的目标,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医生及其他康复专业人员,运用综合护理理论技术,帮助康复对象尽快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的专业护理。现将本中心康复护理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康复护理在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上的应用
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稳定后便可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护士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对患者及家属做肢体运动示范性指导。
1.1 脑卒中患者偏瘫急性期的护理。护士在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密切观察病情的同时,让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动静相互结合;定时给患者更换,做好患者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压疮;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维持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关节挛缩,采用较为轻柔的手法,从远心端至近心端,有节奏地按摩;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关节多方位的活动,幅度应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则,以促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关节滑利。注意将踝关节置于90°,避免足下垂。护理时应从肩胛处托扶患肢,避免用力牵拉患肢造成肩关节软组织损伤和疼痛。对便秘患者可给予缓泻剂,避免强烈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1.2 脑卒中患者偏瘫恢复期。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患肢做主动运动,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功能。在协助被动活动的同时,鼓励患者主动训练,如屈肘关节、内收肩关节、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及运动足趾关节,逐步达到能抬动瘫痪肢体;鼓励患者练习翻身及移动身躯,训练时可用健侧手抓住床边、床栏,或由家属协助练习坐起。随着病情好转、肌力的恢复,逐渐延长锻炼时间,做好坐起训练、站立训练、徒手训练等;在进行锻炼时应注意防止患者跌倒使病情加重。
1.3 脑卒中患者偏瘫后遗症期。患者在此期不同程度地留下各种后遗症,如肌力减退、共济失调、姿势异常等。次期要利用患者残余功能强化训练,以防功能进一步退化。对患者进行自理生活指导,使患者最大限度实现生活自理。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及其后遗症,对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要指导家属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预防压疮、感染等并发症[2]。
2 脑卒中患者心理康复护理
心理状态影响人的情绪反应,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康复治疗的效果。心理护理是康复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细致[3]。因此护士在脑卒中的心理康复过程中应迅速了解每一位患者心理及病情,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的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动患者康复锻炼的主观能动性。
2.1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因突然患病,心理问题较多,常表现为焦虑、易伤感、易激惹。护士要利用鼓励、暗示、支持、疏导等方式对其进行心理调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与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的信心[4]。护理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分析其思想变化,制定最贴切的护理计划,恰当解释患者病情,消除患者悲观情绪。鼓励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尽可能让患者接受自己喜欢、依赖的治疗,这样能使患者产生自我慰藉,并能极大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障碍的康复。
2.2 脑卒中恢复期。心理护理是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其他康复治疗的条件。护士应指导患者和家属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如擦澡、洗脚、修剪指甲等。对患者进行语言安慰,关心体贴患者,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消除焦虑抑郁心理。尽量帮助患者摆脱孤独的境地,督促亲属按时到医院探视,明确答复患者提出的有关病情问题,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学会看懂患者的手势来代替语言的表达,要通过患者的面部表情,举止行为了解患者内心活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护士在与患者接触时,必须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语气、语调,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服务,避免不当的言行对患者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2.3 脑卒中慢性期。脑卒中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转归常常存有顾虑,护士对患者要耐心开导,鼓励患者摆脱自卑的困扰和冲破固执屏障。对家属要详细解释,并强调康复训练的好处和不锻炼的严重后果,只有坚持不懈地治疗与锻炼,才能达到康复的目的,并列举成功的患者,使患者及家属树立起信心。
3 脑卒中患者语言康复的护理
语言功能丧失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症状,护理中要加强患者日常用语的训练,对患者开口讲话加以鼓励,稍有进步就予以赞扬,以增强患者信心。与失语症患者谈话时力求简练、通俗易懂,言语要慢,对患者的话语要认真倾听,并用肢体语言予以反馈。与伴有认知障碍的患者谈话时,应手势、实物或图片进行配合以使患者理解。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及时的康复训练,能加速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重组或代偿。脑卒中后患者肢体恢复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康复锻炼,容易产生关节畸形、挛缩、肌肉萎缩而导致残疾。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能够为患者各种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效降低神经功能残疾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使之回归家庭或重返社会。
参考文献
[1] 李金萍,丁海敬,刘增军,吴晶晶.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06)
[2] 陈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1(07)
患者康复护理范文4
由于各种意外事故导致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受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消失和括约肌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完全丧失临床上称完全性截瘫,部分丧失称不完全性截瘫。随着治疗的进展,病情稳定后需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使患者最大限度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现将截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30例截瘫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2~59岁,病程40~150天。完全性截瘫8例,不完全截瘫22例。
1.2 家庭康复护理内容及时间安排:对陪护人员进行医护知识培训,包括对患者的心理康复、功能训练、一般治疗和护理。康复护理时间为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在出院前1周由责任护士给予出院指导,留下联系电话,通过电话回访,解答及指导出院患者存在的问题,了解出院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遵医行为,有的放矢进行宣教。
2 家庭康复护理内容
2.1 心理康复:截瘫患者由于肢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表现为焦虑、抑郁、悲观消极的心理状态。针对这些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急能力,解除心中郁闷,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康复护理目标:(1)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2)功能锻炼改善残存肌力和关节活动度;(3)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对C5损伤者可利用辅助工具进食;在他人帮助下完成从床到椅的转移,使用手控电动椅;对C7~T12损伤者能自行或在他人协助下完成从座位或轮椅上的减压,能做各种转移活动;能使用背阔肌训练器、人力训练器等;对T3~12损伤者,重点是借助支具站立和治疗性步行[1]。
2.3 康复护理措施:(1)意识训练:嘱患者在潜意识里做抬腿、抬脚、活动脚趾;抬臂、举手、抓东西每日3~5次,每次10分钟。(2)保持功能位: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如踝关节保持90度中立位,避免足下垂,膝关节保持伸直位,髋关节伸直外展位,避免屈曲、外翻、外旋。垫高肩关节,适当外展位,腕关节避免屈曲下垂。采用沙袋、夹板、支具来维持所需的功能位,要早期进行关节被动活动,每日2次,每次30分钟,防止关节僵硬。(3)功能训练:高位截瘫患者要注意避免上肢发生固定畸形。如借用手支具和ADL箍套,在套中插入匙或叉的柄,利用肱二头肌屈肘力将食物送入口中;坐位或坐轮椅时,注意每30分钟左右用上肢撑起躯干使臀部离开椅面减压,避免坐骨结节形成压疮;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如自行穿脱衣裤、鞋袜,刷牙、洗脸、进食、轮椅转移到厕所等。
2.4 康复训练的方法:训练时采取家属与患者“一对一”的形式,每次训练时间30~40分钟,每日 1次。
3 效果评估(见表1)
4 护理体会
家庭康复护理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截瘫患者经康复护理后改善残存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恢复了肢体原有功能,因而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康复护理后能改善患者的运动障碍程度,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原则,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的始终。总之,截瘫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康复是一项漫长又艰巨的工程,需要护理人员、家庭、社区、社会多方协作与支持,使患者由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由替代护理逐渐过渡到自我护理,最大限度发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患者康复护理范文5
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通过对40例脊髓损伤患者精心治疗与早期康复护理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28~70岁,平均49岁,高位截瘫11例,不全瘫23例,无截瘫6例,高空坠落24例,交通事故10例,打击伤6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20例痊愈,好转18例,2例未愈,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 护理措施
2.1 心里康复指导:脊髓损伤后患者多因突然遭受巨大伤害,失去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生活不能自理,常常出现自暴自弃,悲观厌世,担心家庭经济窘迫及家庭嫌弃等诸多心理问题,应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消除消极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患者调整角色转换并正确接受残疾,尽快认同新的社会角色,发现并积极开发自己的潜能。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告知患者并参与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同时调动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亲人的理解和鼓励,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治疗,起到相互协调、共同面对疾病的作用[1],让患者体会到人间充满温暖,消除绝望、悲观心理,重新塑造自我。
2.2 呼吸系统的康复护理:颈髓损伤后,可因延髓呼吸中枢受损或受刺激而致呼吸抑制,亦可因膈神经、肋间神经功能受损而使呼吸运动受限或发生肺不张。同时,由于截瘫患者卧床或呼吸运动障碍,咳嗽动作减少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亦可引起肺部感染。
2.2.1 保证脊柱的稳定性:颈椎骨折的患者用颈托或颈领制动、颅骨牵引治疗,呈中立位或10~15度防止颈部过仰。也可在颈两侧放置沙袋或小圆枕,以防止颈部左右转动加重损伤脊髓神经。胸腰椎骨折的患者翻身时应保持躯干上下一致。
2.2.2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1)用吹气球法、缩唇呼吸法、深呼吸法锻炼肺功能;(2)吸气训练,护理人员用手掌轻压患者紧靠胸骨下面的部位,帮助患者全神贯注于膈肌吸气动作;(3)呼气训练,护理人员用单手或双手在上腹部施加压力,在呼气接近结束时突然松手,以代替腹肌的功能,帮助患者完成有效呼气。
2.2.3 保持呼吸畅通: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坚持每天叩击患者胸背部,结合翻身进行引流,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2.3 胃肠功能的康复护理:当外伤、压迫等因素造成脊髓损伤,累及交感或副交感中枢时,即可出现消化道运动紊乱,肠蠕动减慢和括约肌障碍,常发生腹胀和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
2.3.1 营养支持治疗:患者无明显腹胀,应尽可能于伤后1~2天开始进食,并辅以静脉营养。饮食应合理搭配,少量多餐,避免产气食物的摄入。
2.3.2 便秘的护理:便秘是脊髓损伤患者普遍的问题,其发生率一般为50%~70%,首要的方法是进行详细的饮食教育,进食含粗纤维食物、蔬菜、水果,口服香油或蜂蜜,多饮水。每日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环形按摩腹部3~4次,每次15~20分钟,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嘱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可戴手套定时为患者扩张,以刺激括约肌引起反射性肠蠕动,加快反射性排便形成。对于顽固性便秘的患者,可用开塞露或肥皂水罐肠等方法刺激排便,严重者可口服缓泻药。
2.4 泌尿系统的康复护理
2.4.1 排尿训练:尽量采取站立或坐位的正常排尿姿位[2],开放水龙头制造流水声,以诱导排尿反射,培养定时排尿的习惯,使用保留导尿管时每4~6小时开发导尿管排尿1次,如无禁忌证,每日摄水量达2 500 ml左右,利用较大量的尿液冲洗泌尿道,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的发生。
2.4.2 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当膀胱充盈,膀胱底达脐上2指时,即可进行手法按摩排尿。护理人员单手从外向内按摩患者的下腹部,用力需均匀,由轻而重,待膀胱缩成球状时,一手托住膀胱底,向前下方挤压膀胱,排尿后,左手放在右手手背上加压排尿,待尿液外流时,松手再加压1次。间隙性导尿可使患者相对处于不带导管状态,以使膀胱周期性扩张,刺激膀胱功能恢复。
2.5 功能锻炼和功能重建:脊髓损伤后,根据脊髓损伤的水平、类型及残存的运动感觉功能、患者的年龄、体质、有无复合伤等进行康复评估,以确定康复目标,制定康复程序[3]。在功能锻炼的同时,再配合适当的电刺激、针灸理疗,进一步提高功能锻炼的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2.5.1 初期锻炼:经常变换,早期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伸展患肢、关节置于功能位。床上锻炼是整体训练的基础,包括:(1)翻身训练;(2)上肢主动训练,可用推力器、拉力器等辅助锻炼;(3)床上体操;(4)下肢锻炼,以被动活动为主;(5)腹部肌肉锻炼,如卧位抬头起坐,或腹部平放砂袋,反复收缩放松腹肌;(6)起坐训练,如靠坐扶坐自坐床边坐垂足坐。
2.5.2 恢复期锻炼:在床上锻炼的基础上进行离床锻炼,(1)起坐自由后,练习上下轮椅;(2)站立训练:下肢随意运动未恢复以前主要依靠上肢及腰背肌、辅助器具进行,顺序是扶床站立依扶站立自己站立,练站的同时依靠上肢支撑力进行下肢活动,如膝关节屈伸、髋关节屈伸、踢腿、摆腿等,加强下肢稳定性。行走锻炼,站立稳定后由专人保护进行行走训练。
2.5.3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上肢运动基础上锻炼日常生活能力,如进食、洗嗽、轮椅上的体育、文艺活动等。
3 体会
脊髓损伤后患者的康复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护理人员在训练过程中,态度要和蔼、耐心,对于患者微小的进步要给予鼓励,增强患者的信心及家属的参与意识。科学的锻炼方法是提高康复效果的重要环节,系统的康复指导、功能锻炼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尽量利用残存功能恢复自理、行动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建华,陈静.急性脊髓炎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J].现代护理,2004,2:158.
[2] 宁 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93.
患者康复护理范文6
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中风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中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对改良组中的中风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对照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共有32例,占80.00%,而改良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有39例,占97.50%,即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中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P
结论:在对中风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恢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康复护理中风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68-01
对于中风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恢复。本文就此问题对康复护理对于中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中风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良组。
对照组中有4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5±2.3)岁,其中男性患者为30例,女性患者有10例。其中脑梗死患者有32例,脑出血患者8例。改良组中有4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1.5±2.5)岁,其中男性患者为29例,女性患者有11例。其中脑梗死患者有31例,脑出血患者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各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对对照组中的中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饮食以及药物等方面的护理。而对改良组中的中风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
1.3数据处理。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取95%可信区间,P
2结果
3讨论
在对中风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的鼓励患者配合治疗,使患者以较好的心态进行疾病治疗1。
而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知,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而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应按照中风偏瘫功能障碍的特点运用相关的运动疗法进行一定的功能性锻炼。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正确的,对患者的患侧肢体以及各关节进行运动,在患者的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坐姿以及站立的平衡训练2。而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没应注意持之以恒,适当运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有异常进行及时处理3。
所以,在对中风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恢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萧蕙,张广清,王琳等.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