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恩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感恩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感恩教育

幼儿感恩教育范文1

“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很多人的呐喊,喊出的应该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心声:应从小让孩子学会感谢、感激和感动。当今社会,孩子得到深爱,却不知感恩,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培养,造成孩子们个性的扭曲和坏习惯的滋生。要知道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孩子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当今社会荣辱观中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的重要标志,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与自然,创建良好社会秩序不可缺少的文明素养。因此,感恩教育迫在眉睫,感恩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一、情——感受体验、感悟恩情

感恩教育并不是直接向孩子传授大道理,而是激发孩子内在的情感,让他们感受体验并在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过程中领悟恩情。因为幼儿的情感是直观具体的,他们既需要成人的关心呵护,也需要体验成人的爱意和恩情。我们要通过创设感恩教育情境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感化,让幼儿受到熏陶,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感恩的情感,不断强化对恩情的体悟。如在幼儿园里创设自然角,动物饲养角,引导幼儿通过亲手浇灌、饲养照料,惊喜地发现小动物、小植物不断产生变化和成长,此时他们对自然的情感悄悄萌发了,在感受小动物、小植物的可爱之处,真切体验自己所付出的爱心喜悦。由此,教师借机因势利导,让幼儿感受到他们无忧无虑和快乐幸福的生活,是与父母的无私奉献和关怀照料分不开的,激发起幼儿对父母的哺养之情的感激,自然滋生感恩的情怀,逐渐学会珍惜他人的恩情,尊重他人的感情,心怀感恩去善待周围的人事物。

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让孩子感受到爱:如晨间接待时热情招呼,以抚摸额头、拉拉小手的亲热方式欢迎他们入园。在孩子不开心的时候拥抱他们,分担他们的忧愁,在离园等待时和孩子聊聊天,安慰安慰他们,孩子生病时主动打电话到家里关心,激发班级幼儿对生病孩子的关、爱之情。看到小植物、小动物受伤及生活中遭受着不幸的人,引导幼儿去关心同情他们,在心里产生怜悯和关爱的感情,而对他人给予自己的关爱行为,应该引导幼儿不惜吝啬地说声“谢谢”,并在内心心存感激,时时记挂他人的帮助和爱护。我们要在周围的家庭生活中营造对幼辈关心、对朋友友善,对长辈孝顺的充满温情的生活氛围,在孩子的生活中培育感恩教育的沃土,把“爱”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心田里,让孩子从小感知体验“孝敬”和“感恩”,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

对于幼儿而言,感恩教育中的“情”尤为关键,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催化剂,感恩教育应在幼儿切身体验和感受恩情的基础上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为感恩的认识和实践提供动力,并以良好的情感倾向伴随感恩教育而深入。

二、知——了解认识、唤醒意识

幼儿对感恩的认识,产生于感恩的意识。丰富幼儿对感恩的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这就是对感恩的认识和形成感恩的意识。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面对众多孩子感恩之心的“迟钝”,传统的德育说教是不够的,只有“知之深,爱之切”,应着力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使他们知道是什么,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唤醒感恩的意识,强化对感恩的认知。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地在接收和施予,成长、成才、成家、立业,都在享受着别人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无论是父母抚养他们,是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还是朋友给予他们友情以及其他人给予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知恩”之后,即认识到从亲人、从他人、从社会那里得到多少恩惠,我们当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因此施恩与报恩是互相促进,施恩就要报答,才能在困难之时获得别人及时和诚恳的帮助。这是对施恩与报恩关系的认识,也是对感恩更进一步的认识,需要我们慢慢地让幼儿认识的重要内涵。

让幼儿产生感恩认知的方式有多样,听故事、看碟片是孩子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教师生动讲解或组织幼儿展开讨论交流,能让幼儿明白感恩的道理。如“乌鸦反哺”“孔融让梨”“漂母的一饭之恩”“衔环结草,以报恩德”等,这些小故事不仅使孩子对感恩的认知得到加强,从中受到良好的感恩熏陶,还唤醒他们心灵深处的善根,产生感恩意识,进一步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感恩认识,获得深刻的感恩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榜样典范,也是幼儿获取感恩认识的有效方式。例如,我班上有个名叫心怡的小朋友,富有爱心,只要看到班上谁东西掉了,就会自觉捡起来;小朋友摔倒了,她会把他扶起……。这时我就会马上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她:你们看,心怡小朋友多么关心班级,图书架上的书乱了,她会主动整理好;看到玩具掉在地上,她会主动捡起来收放整齐。老师的话刚说完,其他小朋友立刻学着他的样子做起了好事。在心怡小朋友的榜样示范和影响下,班级其他小朋友也自觉地关心班集体,爱心和责任心大大地增强了。通过孩子教育孩子,能让幼儿直接地学习和模仿,形成正确的认识,产生感恩教育的良好效果。此外,成人的榜样也是幼儿学习模仿,产生感恩认识的直接范例,教师和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言行,时时为幼儿提供认知和学习的榜样。如教师平时对智障孩子的不尽关爱,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细心地照料他们,并为这些孩子创设表现的机会,不断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深厚的爱心帮助他们不断进步,让其他幼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共同献出一颗爱心,不嫌不弃,接纳关心他们,与他们结成好朋友,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从中教师为幼儿树立了爱的榜样,给幼儿提供了直观的认识,为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爱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让幼儿识恩、知恩,这是感恩教育的基础,作为教师、家长必须为孩子树立认知的良好榜样,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

三、行——练习践行,养成习惯

感恩教育最终应让幼儿养成会感恩、会施恩的好习惯,从而实现“感恩”教育的情知行合一,形成感恩的自觉行为。“行”的实现是感恩教育的标志,孩子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的,光说不做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做到情知行合一,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真实生活环境中去练习、实践和行动,逐渐形成自觉感恩的行为习惯。

从开展自我服务实践入手,让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为感恩行为储备必备的技能。从小班下学期就开始培养小值日生,帮助分发碗筷、浇灌花草、给小金鱼、小乌龟喂食。利用中、大班每周劳动日,组织幼儿清洗自己桌椅、洗晒玩具,整理学具、用具,自己叠被、穿衣、系鞋带等,让孩子在自我服务中学习承担责任,以培养爱劳动、关心集体的行为。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使用玩具做到“三轻”:轻拿、轻放,轻使用,以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爱惜玩具的教育。其次,家园密切配合,大胆放手给孩子充分的锻炼机会:父母生病了,让孩子来照料;父母上班累了,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体验父母生活、工作的压力和艰难。公交车上让孩子给老人让座位;在外边玩的时候照顾比自己小的伙伴等借助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反复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明白帮助别人,能给被帮助者和自己都带来快乐。从小培养孩子学会分享与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活动与渗透教育相结合的手段,创设教育环境,直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我们抓住节日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主题教育。如“五一”节感谢劳动者的教育,“六一”节感谢成人培养的教育,“九月十日”尊敬老师、感谢老师的教育,“十一”国庆节的热爱祖国的教育。并以节日为主题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中,在“母亲节”开展了“爱妈妈”系列活动,有亲子讲演活动“夸夸我妈妈”,有“母爱颂”现场作画,还有亲子手工活动“花儿朵朵献妈妈”等。在“重阳节”开展了尊敬长辈的系列活动,包括朗诵诗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您真好》、歌舞表演《感恩的心》、亲子互动《我喂爷爷奶奶水果》等感恩教育内容。幼儿在唱、演、诵、画、讲、分享、制作等各项活动中,深深的体验爱、感激爱,并发自内心的想回报爱、付出爱,此时的亲情与爱心、感恩与教育得到了升华。开展系列化教育活动之后,家长们都说:“孩子变懂事了,知道了父母的辛苦,能经常帮助我们做一些家务事,听话了也不会吵着父母要这要那物品。”可见,主题系列活动和渗透教育活动有效地激发了爱的情感,并使幼儿亲身实践爱心行动,深化了情感体验和认知行为,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感恩行为。

幼儿感恩教育范文2

现代家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就是家里的“小太阳”,许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父母、爷爷、奶奶颐指气使,甚至恶言相向。存在这种现象其实是有原因的,他们在给孩子创造物质条件的同时,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培养。马克思曾经说过,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你的反应,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那么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很多家长的爱就是无力的、不幸的。从社会发展来看,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就很难期望他能对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有一部分人甚至会走上的道路。幼儿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教育。因此感恩教育应从孩童开始,“人之初,性本善”,幼儿教育有责任去唤醒幼儿心灵深处感恩的善根。那么如何对幼儿实行感恩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一、创设环境,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不同于成人,我们只能通过潜移默化式的熏陶和感染,让他们去感受感恩之情,这就需要创造一个具体的环境来实现我们设想的目标。每次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候,我们会放一些和感恩有关的歌曲,如《感恩的心》《小乌鸦爱妈妈》等,在这些音乐长期的熏陶下,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对感恩产生一些朦胧的认识。我们还可以布置“感恩墙”,“感恩墙”的内容可以丰富多样,比如老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关感恩的图片,也可以是小朋友们自己的感恩故事,鼓励每个幼儿都在感恩墙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照片、想法等。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并在孩子们之间营造一个“比一比”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我们要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这种行为成为一种长期的习惯。在平时,老师要以身作则,经常对孩子们说“谢谢”“对不起”“你好”“请”等礼貌用语,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感染,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尊重别人、感激他人、帮助他人。

二、寓教于乐,激发孩子兴趣

针对幼儿天真单纯、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感恩教育,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⒈唱儿歌,听故事

适合孩子们的儿歌有很多,我们要从中选择一些具有很强教育意义的歌曲教给孩子们去唱。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先要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亲人,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培养孩子爱国之情的儿歌,如:爷爷年纪大呀,牙齿全掉光,我给爷爷倒杯茶呀,爷爷笑哈哈……;外婆是妈妈的妈妈,亲爱的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妈妈。再如:故事《羊羔跪乳》,在幼儿感受文学故事精彩的同时渗透感恩教育,孩子们听完故事会知道是为了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孩子,“小动物都知道报答妈妈,我们小朋友要不要爱妈妈、关心妈妈?”

⒉表演

我们教会幼儿用手语的方式来表演“感恩的心”,表演的同时让他们说“感谢爸爸、感谢妈妈、感谢爷爷、感谢奶奶、感谢老师、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在表演中让孩子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应有一份“感恩的心”。

⒊亲子活动

我们会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邀请爸爸妈妈来园参加亲子活动,如:“三八妇女节”“感恩节”“六一儿童节”。在这些过程中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如爸爸背着孩子赛跑、妈妈带着孩子投篮、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动手做一朵花,然后请孩子把花送给亲爱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等。在这些活动中拉近了家长和和孩子的关系、密切了他们之间的感情。

三、实践体验,在行动中体悟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要告诉幼儿:我们爱爸爸妈妈、爱老师、爱同学、爱祖国,都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因此,我们经常会给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如:每天回家帮妈妈做一件事情,说一句感恩的话;在父母生日快到的时候亲手为父母做一份礼物;经常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我们经常在上课的时候问:“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在家学会了做什么事情?”孩子们会踊跃回答,如:我给妈妈洗脚了、我给爸爸捶背了、我帮爷爷找眼镜,等等。我们对每一个行为都给予表扬,孩子们的热情可高了,经常有家长向我们反映说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幼儿感恩教育范文3

1从细节关注感恩教育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为此,我们在班里创设了感恩的环境,在幼儿在感恩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1.1小手洗干净——感恩身体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我们在盥洗室洗手池边贴上了大班小姐姐洗手的步骤图,并把这位小姐姐邀请到我们班,让她来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孩子们发现图片上的小姐姐“跑”出来了,特别的兴奋,学起来就更加有劲了。之后几天里,我又请小姐姐来当“检查员”,在盥洗室检查幼儿的洗手情况,幼儿洗完手后,就会把小手伸给小姐姐看:“小姐姐,我洗的干净吗?”通过几天的练习,幼儿逐渐养成了正确的洗手步骤。1.2吃饭不挑食——感恩粮食根据孩子们的挑食情况,我们每月布置一个主题,如《有营养的蔬菜》、《好吃的鱼虾》等等,向孩子们讲解蔬菜、荤菜的营养价值,告诉幼儿农民伯伯种菜很辛苦,教育幼儿多吃蔬菜和荤菜是有益健康的。在每天吃饭前,我还会让幼儿朗诵《吃饭歌》,通过朗诵《吃饭歌》,许多幼儿吃饭积极了很多。就这样,孩子们在墙饰的熏陶下,在《吃饭歌》的诵读下,逐渐养成了不挑食、自己吃饭的好习惯。1.3学说文明话——感恩同伴在进餐的过程中,我们也时刻提醒幼儿使用文明用语,如当老师给他盛饭时,就要说:“谢谢老师!”当自己吃完了,就要对同桌的同伴说:“我吃完了,请慢用!”通过这些学说这些感恩的话语,我们的班级氛围更加融洽了,男孩子变得更加绅士了,女孩子变得更加淑女了。

2从环境诠释感恩教育

瑞吉欧学校的工作者对环境的诠释和实践让我们叹服,他们认为:“环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应具有教育内涵,学校没有一处无用的环境。”当然,我们不可能复制瑞吉欧学校,但我们可以接受和尝试他们“墙壁会说话、环境是第三位老师、环境是最佳的记录方式”等教育取向,并根据本班情况创设一个属于我们的班级氛围,班本化特点的环境才会不断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感悟。2.1教学活动,渗透感恩。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仅把眼光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还要凭借这教材内容,随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目前幼儿教材中,有些“爱心”素材就可以作为感恩教育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通过和幼儿进行讨论,幼儿就学会了说感恩的话,做感恩的动作等。可见,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在教学活动中,也能创设感恩的语言环境,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2.2精选材料,融合感恩。我们会根据话题进行区域材料的投放,一般都会投放一些感恩的课程。如语言区,我们投放了“老师的手”“别说我小”等,音乐区投放了“我有小手”“办家家”等。通过把感恩课投放到区域里,我们发现,幼儿对这些课程中的“主人公”更加喜爱了。他们在使用这些材料时,也变得更加爱惜这些材料了。我想,这就是感恩课的魅力所在吧!2.3自主操作,获得感恩。首先我们让幼儿学习蒙氏语言,如“你玩好了,给我玩一会儿好吗?”“我能跟你一起玩吗?”……其次,我们让幼儿学说感恩的语言,如“谢谢你跟我一起玩,我真开心呀!”“谢谢你给我玩玩具,下次我也会给你玩的。”……通过学习运用这些语言,幼儿在操作中感觉到有同伴的陪伴非常的幸福,大家一起玩,可以想出更多的玩法,让自己学到更多的本领。

3从方法激发感恩情怀

幼儿感恩教育范文4

再看看现在家长的心态:“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只求“聪明”生活上迁就放纵等,我们的心揪紧了。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班务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多与家长交流,引导家长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要求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近年来,我园进行了“幼儿园感恩教育”课题的研究,但在研究初期,效果事倍功半。我们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家园不同步,具体表现在:教育观念上,现在的家庭往往重智力投资,忽视对幼儿感恩品德的培养,甚至家长认为谦让、献爱心、被打不还手会让自己的孩子吃亏:教育措施上,家园往往是相互抵消的,孩子在园一个样,在家一个样。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取得家园共育的良好效果,我尝试了“四个同步”策略,把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科学规范的幼儿园教育进行了统一,有效提高了感恩教育成效,促进了幼儿优良品行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教育意识同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意识对孩子的价值判断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统一和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我们开展感恩教育的第一步。我们通过“四个一”与家长密切联系,联手互动,提升了家长的感恩意识,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

1.开展一次学习动员。通过家长学校活动,向家长介绍和宣传幼儿感恩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介绍我园省规划课题“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给家长方向性的指导;介绍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将自身家庭教育现状与国外进行比较,排找差距,寻求教育的共同点。比如,美国的父母从孩子很小时就让其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装修自行车、修理小家电、做简易木工、粉刷房间,到外边参加义务劳动等等。即使富有的父母,也十分注重对孩子进行自谋生路的教育。再比如,日本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此外,德国一贯重视培养孩子“勤奋、正直、可靠、乐于助人、作风正派”等品格。这样,当孩子长大进入社会时,就不会成为低能儿,也不会因好逸恶劳而只求索取不讲奉献。借鉴这些先进的家教理念,我们倡议家长制定家庭“放手计划”,给孩子创造自我成长的空间。

2.发放一次宣传手册。我园联合家长收集各类古今中外的感恩故事、感恩案例,择优汇编成册,发放给家长。鼓励家长发动家庭成员共同阅读,并将感恩故事讲给幼儿听,促进幼儿的感恩意识的萌发。宣传手册分家长版块和幼儿版块,家长版块主要介绍成功的家教经验,幼儿版块我们选择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经典传统故事,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探母》等。适合孩子才能引发孩子共鸣,使孩子在故事中受到熏陶,促进感恩心理和感恩意识的形成。

3.举办一次家教论坛。为进一步加强家长的感恩教育意识,探讨家教新方法、新途径,我园结合感恩节举办了一期“感恩节里话感恩”家教论坛活动,请家长就如何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引导幼儿学会感恩,介绍自己的思路或经验。我们对几百份来稿进行评选,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家教论文通过家园小报、家教橱窗、幼儿园网站等形式供家长们学习交流。

4.进行一次家庭访谈。就感恩教育的话题,我们老师进行了家访。了解幼儿在家各方面的情况,换一个环境与孩子接触,拉近与孩子心灵的距离。发放感恩教育调查问卷,了解“放手计划”的实施情况;指导家长掌握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有效地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感恩”熏陶和爱心培养。

“四个一”的点面结合,帮助家长建立和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家长认识到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更认识到了良好情感品质的建立会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二、创设环境同步

我园在营造浓厚感恩教育氛围的同时,也要求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感恩氛围,有意识地增强孩子的情感体验。

1.家庭关系和谐。我园指导家长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父母对老人关心、孝顺,家人之间民主平等,邻里之间关照、尊重,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

2.家长榜样熏陶。倡导家长和教师同步,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毫不吝惜地说“谢谢”“我来帮助你”……幼儿天模仿,我们成人对他人的帮助怀有感激之心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感谢的人,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3.优美环境渗透。我们建议家长为幼儿创造一个整洁、美观、温馨的家庭环境,并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和管理,让幼儿在美与爱交融的美好环境影响下,在父母言传身教下,在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教育引导同步

我们在感恩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落实幼儿行为表现、提升幼儿道德水平。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密切和家长联系,让家长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合作者,并通过这“三者”实现与教师同步,与幼儿合拍。

1.收集活动材料过程中的同步引导。我们开展主题活动前,需要家长帮助收集大量的图片、资料、活动材料以及为幼儿做前期的知识准备等,于是我们适时将开展的感恩教育详细活动方案公布在信息栏和网站上,并明确注明家长的配合事项。虽说有些家长起初是为了完成任务“被迫”去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但家长在与幼儿共同准备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为幼儿耐心讲解和教育引导。例如:在“我爱妈妈”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夸妈妈”“画妈妈”“唱妈妈”“为妈妈减负”等活动,我们建议妈妈配合孩子一起挑选妈妈的照片,并给孩子讲讲妈妈年轻时的情况和照顾孩子的辛苦。找自己年轻时的照片通常妈妈们都很主动,接下来的交流引导会让孩子从妈妈的变化中,明白妈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懂得识恩、报恩的道理。

2.参与亲子活动过程中的同步引导。感恩教育是一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过程,而爱父母、感恩父母是感恩教育的起点。我们的感恩教育首先围绕“亲情”这根主线展开,我们设计了充满温情的亲子活动,并进行了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力求做到由近及远、由表及里、以情制景、以情动人。一次亲子活动“我们的护蛋计划”,通过“母护子”“子护蛋”的过程让幼儿体验妈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活动后家长们感触很深,无不感叹教师的教育智慧。亲子活动“我为妈妈洗脚”,让家长体验“从未有过”的感觉,并让家长知道只有通过幼儿的实际行动,才能体验父母长辈的辛劳,有效激发幼儿尊敬和感恩长辈的积极情感。亲子活动“绿色天使”,我们让幼儿和爸妈共栽一棵“亲子树”,让幼儿和家长体验、享受和感悟亲情的同时,萌发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情感。我们的亲子活动主要以老师预设为主,为让活动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我们还经常向家集活动计划,以家长为策划、活动主体更能激发家长们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同步共育的目的。

3.提供信息资源过程中的同步引导。家长群体是宝贵的资源库,我们根据活动开展的需要争取家长给予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支持。我们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利用职业之便作为“家长助教”走进课堂:向交警爸爸学指挥交通,向厨师爸爸学做瓜果雕花,跟农民妈妈一起挖山芋。我们在感恩教育基地:县聋哑学校、敬老院、武警中队、县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等开展的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为我们联系了场地,准备了道具,提供了专业性知识。家长与幼儿、幼儿与社区、家长与老师、老师与幼儿的连环互动有效促进了家园合作共育,最终促进了幼儿的情感发展。

四、教育持续性同步

幼儿感恩教育范文5

根据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观点和理念具有错误性,在幼儿阶段不去进行感恩教育而使得感恩观念缺乏,在幼儿长大之后则会形成自我为中心的习气,不管周围的亲人或者是朋友为其做出再多的付出,都很难触动。

现在从幼儿园开始,幼儿的生日都是在酒店进行操办,到时候还要把好朋友和亲戚请到,蛋糕也必须要大的和层数多的,更有新颖的家长还给现场的小嘉宾们准备抽奖的礼物,这使幼儿形成了攀比的心理,如果自己的生日举办得显得寒酸,那么幼儿就会和家长吵闹。如果就按照幼儿的计划去实施,那么还不如给幼儿一个别具匠心的生日,如向幼儿说在他生日的时候介绍个大恩人给他认识,这样就会把幼儿的兴趣提起来,就一个劲地追问是谁,而家长要做好保密工作,说到了那天自然就知道了。

而在生日的那一天,带着幼儿到他出生的地方,分别找到当时为他接生的医生和护士,分别向他们献上手绘的贺卡以及买的鲜

花,在医院里幼儿和医生护士一起去吹蜡烛和切蛋糕。而医生和护士这些白衣天使们见到多年前在这里出生的小娃娃,心里也会产

生很多的感慨和激动,向幼儿讲述出生的时候所面临的许多细节,这些细节会让幼儿牢牢记于心中,并且会在以后能够经常回忆起

这次别出心裁的生日,让他们能够从内心当中了解到能够平安出

生,是很多人在一起努力的结果,妈妈、护士、医生都吃了很多的苦,所以长大之后一定要做个好孩子,以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

感恩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选取的起点为生命教育,通过对于医生和护士的看望,使得能够让幼儿深切的理解到亲缘之爱,并且也能够明白那些非亲缘之爱,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幼儿在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学会感恩,这产生的影响力就

会突破生日这一天的范畴。

幼儿感恩教育范文6

【关键词】幼儿 感恩 教育

一、幼儿感恩教育的缺失现状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了孩子的过多的宠爱,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普遍存在着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暴露了家庭教育中“爱的失衡”及教育的误区。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这样事实比比皆是:孩子大小便在身上,奶奶为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却以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下雨天,年老的爷爷撑着雨伞去学校接孩子,怕孩子湿了,还把他背在背上,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谢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幼儿阶段的感恩教育是后期感恩教育的基础。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是迫在眉睫!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感恩教育塑造幼儿正确的人生观

孩子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现代教育虽然强调让孩子“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家长注重孩子的智育的同时,可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

假如孩子们只知道“我想怎样”,“我们要什么”,不知道“我该怎样”,“要我什么”,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师敬长,不懂得关爱他人,过于强调个性而忘本教育,那么,必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却不知道父母的疾苦;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要求父母这样、那样,却对自己放任自流。

有一个这样的案例,幼儿园每天都给幼儿吃点心,有一天的点心是排骨麦烧,很香!孩子们都争抢着吃,只有一个孩子把点心包好要带回家。老师一问,孩子说:“奶奶爱吃”。感动之余,老师进行家访,发现这个家庭氛围很好,孩子的母亲非常孝敬婆婆。

孩子的眼睛就是照相机呀,犯罪的孩子多数都有一个灰色的童年。感恩意识的获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一个人幼年时没有种下“善”的种子,几乎不可能要求他成年后成为一个乐于助人、施恩不图报的人。因此,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现代的幼儿教育呼唤人性的回归,这既是我们家长的需要,也是幼儿的需要,更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需要。

三、三位一体共促幼儿感恩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并将家教视为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

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接触是一种全方位的密切接触,可以随时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潜移默化地实施感恩教育。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与生俱来,所以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现在有道德缺陷的孩子们,但我们有义务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渐渐淡化的道德观念和日益淡漠的心。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是有利于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幼儿园、学校这些专业教育机构的感恩教育应积极地配合,积极地与家长参与。

同样地,感恩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应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社会正面的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社会中却时常出现这样让人尴尬的情境:在超市的收银台边一个大人丢了一枚硬币,一个6岁左右的小孩捡到追着还给大人,那大人不屑一顾,伸手接过连声谢谢也不说。公交车站边一些人在排队等候上车,来了一位母亲带了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母亲教育孩子要遵守秩序,依次排队,可很多人一看到车子进站就蜂拥而上,结果那对母子根本上不了车。一个小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让座给老人,旁边的一个小青年竟然抢先一步占了位置。这样的事例多了,无形当中就对孩子们造成了反面教育,时间久了,孩子反而会认为母亲的教育使自己吃亏了,他也会加入那群人的行列。

四、感恩教育是中华美德的传承

幼儿正处于一种发展性的自我中心阶段,难免表现“小气”“霸道”等现象,家长要了解幼儿的这一年龄特征,允许孩子表现出这种与感恩相悖的行为,以避免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的心理;同时,又要善于抓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培养其感恩意识。

身教胜于言教,做父母的首先要做孝敬老人的楷模。树立“仁爱之心”,常存“感恩之念”,上敬父母、下爱子女、宽容友善、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工作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建立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父母为孩子提供的榜样示范能够促进其更加自觉地知恩、报恩与施恩,为感恩教育创设良好的氛围。

我们的教育不能仅限于传授文化知识,更要重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感恩教育要从点滴做起,不要好高务远,多讲一些《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经典故事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孩子尊重老人,关心理解父母,为家庭分忧等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在生活中要学会大声的说:“谢谢”。如,经常引导孩子“孝敬爷爷奶奶的宝宝是最棒的”,“妈妈我来帮你”,“妈妈我来帮你揉揉肩”,“奶奶我来帮你捶捶背”,大人生病了引导孩子来关心和照顾等。孩子是最纯真的,只要你给他创造一个机会,他就会将“爱爸爸爱妈妈”的语言化为实际行动,你要及时感谢孩子的施恩行为,“妈妈真高兴,宝宝真懂事”,“谢谢你”等。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孩子的眼中看到浓浓的自豪感,看到他施恩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