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1
导师在教授舞蹈期间,注意配合乐器加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感能够更好的促进舞蹈的教学。音乐一边能充分表达舞蹈传递的情绪变化使人醉心其中,另一边音乐伴奏发挥出舞蹈迷人的魅力。舞蹈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显然表现于舞蹈专业教育特点上,塑造舞蹈形象时添加合适的音乐,使得音乐深化学生对舞蹈创作的理解,透过舞蹈更好的向观众展示同时也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乐感。音乐与舞蹈是相伴相随的,导师要将节奏感传授给学生,舞步合上美妙的音乐节奏,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的情感完成舞蹈动作,不断的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能力。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导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对乐感理解的能力,这光靠一些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在讲解过程中搭配音乐,透过音乐的旋律合上舞步动作的快慢,从中激发学生想象的再造力,为了加深对不同风格舞蹈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来感受舞蹈魅力十分重要。本着提高舞蹈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加音乐课课时,根据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增加音乐课课时,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二、舞蹈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导师想要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透过优秀的舞蹈教材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形体美。舞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根据学生的身体特征,围绕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舞蹈教学内容。舞蹈教材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舞蹈风格种类丰富多样,技能技巧有要难度适中,不仅要能体现舞蹈训练中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舞步的能力结构,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舞蹈教学积极主动性。导师在选择教材内容上要针对学生的形体训练和协调性训练安排教学内容。突出舞蹈内容的覆盖面广,和舞蹈潮流的时效性。在教学方式上,应突出参与性与创造性。舞蹈课程的理论教学比较枯燥,导师在教授舞蹈理论知识时比较枯燥乏味,在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我想象力,根据舞蹈形体动作与课本相结合,大胆发挥,使得课堂生动有趣,不仅加深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印象还提高课堂的舞蹈教学质量。
三、舞蹈教学评估
舞蹈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必然是落实到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采用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的教学办法,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舞蹈的热爱,而且提高舞蹈教学质量。舞蹈教学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值得导师注意的是:对于舞蹈动作掌握较快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给学生训练中正确的反应加以强化,使得他们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发挥自己的所长。对于接受舞蹈动作较慢的学生,在教授舞蹈时,多加耐心指导,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导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在舞蹈教学评估时注意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教学评价中可以把评价结果反馈给评价对象,使得他们深入了解自身实际状况。导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定期开展舞蹈教学评价活动进行良性互动。不断的总结平时在舞蹈训练中的问题,弥补自身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要做到真实了解学生的情况,多加用鼓励语言,对学生的舞蹈学习给予正确的评价,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分配不同的舞蹈动作,多加从旁引导,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后续课程 口语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的重大举措。当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发展形成了广泛共识。其中,大学英语教学转型也需要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2010 年之前学界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性质的讨论多数还停留在“构想”和“思考”的层面,鲜有对已经建立的课程体系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验证的报告。而且,不少“构想”和“思考”也缺乏理论的支撑。现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呈现出进一步深化的趋势,目前大部分以开设综合英语及视听说英语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自身需求,在地方应用技术型院校全面建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势在必行。后续课程建设的开设,既要满足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现有以综合英语及视听说英语课程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滞后、技能提高指向性模糊和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等弊端。与应用脱节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实际英语交流中听不懂说不出写不来,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应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英语课程组合+英语技能组合”的自主性“学习超市”,给学生创造较大的选择空间,把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放在首。
二、口语类课程设置
近年来,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重应试、轻实践、少应用等层面上。从大学英语四六级增设口语考试环节可以看出,口语课程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重要意义。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设置的重中之重,就是口语课的设置情况。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的教学质量,要避免将教学任务不加指导地委任于外教,而应从分级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入手。
1.分级教学。在口语类课程体系中,应根据不同学生口语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开课前对选课学生进行语音水平测试及口语表达能力测试。未通过语音水平测试的同学需修一学期的英语语音课。通过语音水平测试的学生可参加口语水平测试。根据口语水平测试结果可将学生分为三个级别教学。初级班修基础口语,中级班修公共演讲课,高级班修英语辩论课。第二学年每个学期均开设此四个层级课程,学生修完一学期课程后,仍可参加入学前测试,以进入下一层级的语言表达课程。
2.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
(1)英语语音课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音素发音,能够运用语音基础知识进行朗读,语调自然,语言流畅,为实现成功交际打下基础。Z音教学应注重实践练习,也不忽视理论教学,应全面介绍英语语音知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学方法不只局限在跟读-模仿训练,应采取交际教学法及任务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更大的激发学生语音训练的积极性。课堂上进行配音及话剧表演,让学生自主感知英语语音的魅力,通过强化训练感悟到语音语调的变化带来的交际效果;课后除完成规定练习外,还可利用英语趣配音等软件继续训练语音并进行师生及生生互动。教材可选用北京外国语大学杨立民教授主编的《英语语音》教程,内容具体充实,课后练习题丰富。
(2)基础口语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已有语言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做到语流顺畅,语调自然,表达恰当。教材可选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基础口语教程》,此教材话题丰富有趣,围绕大学生生活经历,且课堂活动丰富,更能激发学生表达的主动性。课堂应以交际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为主,教师担当指导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通过完成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任务,提高沟通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公共演讲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公共演讲及修辞手段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演讲技巧,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教材可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公共演讲教程》,此教材专为大学英语选修课设计,语言平实易懂,课后练习丰富,可操作性高,适合大学英语后继课程的要求及需要。课堂因学生人数多,且以口语表达类活动为主,如何科学合理的组织课堂成为此课开展的关键。在此建议教师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当一个学生在前演讲,注意对其他学生布置参与任务,如让学生扮演不同身份的观众,在演讲结束时提与身份相关的问题。并注意记录课堂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争取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上台演讲的机会。
(4)英语辩论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国议会制辩论模式,熟练运用辩论技巧,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在公众场合的听说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因选课学生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与母语辩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掌握思辨方式,敢于表达见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可选用热点时事或历届辩论大赛的赛题作为训练题目。教师应全程参与指导及辩论,以带动学生参与到辩论中。
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1)口语类课程特性决定测试形式应灵活多样,而非终结性测试一种。英语语音、英语基础口语、公共演讲及英语辩论的测试可采取形成性、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以英语语音的测试为例,讲完48个音素后可进行阶段性测试;讲完连读、不完全爆破、单词重音、句子重音等语流音变策略后再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试;最后讲完语调及综合训练后再进行终结性测试。阶段性测试的成绩应占总成绩的60%。通过考试不是最终目的,采取多种多样的测试形式目的是以考促练,让学生获得阶段性收获,更能促进学习积极性。
(2)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以考促学。形成性评价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应不少于40%,成绩构成应形式多样。以英语基础口语课为例。形成性评价可包括出勤、话剧表演、配音作品展示、课堂活动参与度等若干项。形成性评价内容应在开课初公布于学生,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口语课堂活动中,明确本学期任务,对要完成的任务能提前准备,以更好的达到口语训练的效果。
(3)终结性测试应有完备、科学的评价标准,参加测评的教师应有统一标准。口语类课程采取口头表达形式进行测试。由于教师未经过专业的口语测试评价培训,对口试评价标准不一。再加之口语类测试本身存在主观评判的弊端,使得学生之间评价结果相差颇大。比如英语辩论的评价,应有完善而科学的评价标准,在测试之前教师首先应对考点及评分标准进行深入商榷,达到统一评价标准后方可进行测试。建议口语类课程的终结性测试评价结果应先采取等级制,每科测试应至少由两名教师参与,如两名教师的最终成绩等级相差多于一级,应进行二次测试。两位教师最终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后,c平时成绩及阶段性测试成绩按百分比换算,得出学生的学期成绩。
三、结论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是一个系统性性的课题,现有以综合英语及视听说英语课程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滞后、技能提高指向性模糊和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等弊端。因此,应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英语课程组合+英语技能组合”的自主性“学习超市”,把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放在首位。
后续课程体系设置由四大模块组成,即语言基础模块、应试英语模块、语言文化模块和学术英语模块。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后续课程从第二学年开设。从学生角度,第二学年从语言基础模块、应试英语模块、语言文化模块的后续课程中选二门。第三、第四学年,重点要求学生选修学术英语模块课程,同时开放全部四个模块为选修,为必修课阶段没有选到前三个模块所需课程的学生提供二次选择的机会。
语言基础模块中口语类课程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具有重要意义。要避免将教学任务不加指导地委任于外教,而应从分级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入手。以英语语音、英语基础口语、公共演讲及英语辩论的课程形式,以交际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做到以考促学,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咏梅,张小川.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35-137.
【基金项目】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基金项目“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研究”(编号:JY1411)。
作者简介:
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变革 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36
英语在作为一门教学科目之前,它是一门国际通用性的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应该是其最大的职责,但是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长久以来在教学中主要注重听力及读写能力的培养,忽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在时代变化的背景下,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反思,如何让教学真正的为学生服务,使学生通过教学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初中英语实践运用性质应该得到重视,把握口语教学是其中重要一环,在多数老师的教学中,口语教学仅仅作为英语学习的补充,在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口语学习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分析口语教学的相关现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口语教学。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当下,把口语作为初中英语常规学习内容并加以考核的学校只有极少数,初中英语教学几乎完全为升学服务。我们不能否认升学的重要性,但短浅的教学目光并不能走长远的教学道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口语教学存在的障碍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身口语知识能力缺乏
教育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通过教育后的学生成为了老师再来教学,整个教学系统如果不在某一环节调整,就变得一成不变。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这一环节的教学就是教师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由于一直以来初中英语考试只对听、读、写做出考核,所以老师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积累学习口语知识,相关的教学经验少之又少。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老师自身口语能力不强,难以给学生以最直观、准确的引导,换言之,如果老师在教学中都不常常开口说英语,就难以给学生树立一个有效的旗帜和榜样。另外,因为口语学习偏向于模仿和形成习惯,学生在跟着老师学习口语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发音、习惯等的影响,所以老师的一些错误的导向会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学生缺乏学习信心
在大多数同学的意识中,开口说英语很难,更不用说用英语交流,因为害怕说错,害怕听不懂,觉得发音不标准,听起来别扭,这就成为了口语学习的第一道障碍,不开口就无法实践,即使理论学习到位了,也无法运用实践。这种情况尤其存在于乡镇中学,这将会不断拉大城乡英语教育水平的差距,继而影响整体教学的质量。
(三)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良好的口语需要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包括最基础的词汇语法知识,以及口语中的音标、辅元音读音规则、句子的连读、重音、停顿、语调和不完全爆破等等,通过平时的英语课程学习,大多数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积累,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运用问题不大,但是,由于常规口语课程以及训练的缺乏,学生的口语知识基础是非常薄弱的。
(四)缺乏有效的语言环境
为什么外语难学,对比母语与外语,它们的差异在于母语有应用环境,而外语学习在大多数时候是没有语言环境的。有效的语言环境的作用就像舞台之于表演者、训练场之于运动员,缺少语言环境,语言学习尤其是对于口语学习,就缺乏了一个训练的环境和展示的平台。
二、如何推进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口语学习在学生英语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把握好初中阶段的学习,能够为将来的综合能力提升打好基础,对学生长远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教师自身口语知识能力提升
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教学的重要支撑,尽管已经接受过的教育无法提供给教师较好的口语知识能力,但是“后天”的学习提升同样重要。一般而言,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积累的词汇语法知识量较大,所以学习的重点主要放在口语相关的音标、读音等知识学习以及口语能力培养上。教师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上,利用书籍、互联网等资源,不断地学习充实,同时也能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和进步。
(二)采用鼓励教学,让学生开口说
开口是口语学习的第一步,信心的缺乏是一大阻碍,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鼓励教学,以鼓励替代批评,以引导替代强制灌输,逐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让学生知道,自信心是学习的第一法宝,即使是英语知识积累并不太丰富,发音并不标准,通过长期的练习,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这就是一种语言的自信。我们应该把英语当作一种交流的工具去了解和运用,而不是把它作为学习的任务,当学生能够放下心里的压力时,学习的效率和有效性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巩固基础知识教学
前文提到学生在英语口语知识上相对较匮乏,所以在口语教学中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是重要一项。词汇语法的教学我们把它放在一般教学课程中完成,重点在于口语音标、辅元音读音规则、句子的连读、重音、停顿、语调和不完全爆破等知识的教学。这些知识的特点在于,不同于语法,词汇能够靠记忆来学习,口语知识不但需要记忆,还需要用实践去表现出来,并且在不同语境下灵活变通,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替代单纯的讲解,并且辅助以一些创新技巧。以音标教学为例,我们把48个国际音标分为元音、辅音两部分学习,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让同学准备一面镜子,看着自己的嘴练习,比如学u音,双唇要成圆形,稍微向前突出,牙床近于半合,舌尖不接触下齿,舌后部向软腭抬起,舌身后缩,舌尖离开下齿发短音u。
(四)构建有效的语言环境
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4
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理解信息的能力。语言学研究表明: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密不可分的。只有先听得懂,然后才能表达得清。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看似简单,但对连续语流(speech now)从初步感知到完成理解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听者不断地进行辨别、比较、记忆和判断。要较好地完成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技巧,对内容情节、没有听清楚的内容进行猜测;找内容的大意;抓关键的细节等。这些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呢?我觉得首先要强化学生听的兴趣和动机。一个人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很多初中生不适应英语的语言环境,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往往会显得紧张。学生要听清、听懂稍纵即逝的语言材料,明确语言的含义,与此同时作出正确的判断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在听力训练开始前,我会要求学生快速浏览练习,和学生一起预测将听到的内容,暗示所听的重点和关键,教会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善于捕捉那些有用的时间、地点、人名、动作等信息。对于暂时听不懂的地方,切不可作长时间停顿。所以听之前,教师最好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听。这样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就不会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变得手忙脚乱,以致连最简单的词句都听不懂。此外,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单词和句子的教学,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来学习而不是进行机械的操练;课堂上进行对话表演活动,设计合理的动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教材中,每单元都是有情节的故事图片,我就请学生们组对进行模仿、配音的听说游戏。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潜移默化地练习了听力。有了兴趣,学生听的热情就被调动了起来。
其次,用英语组织教学也是提高听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一定要发挥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常规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坚持用英语授课,从而切实落实语言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去思考。教师本身要具备较好的语言素质,掌握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堂中置身于英语的海洋,逐步掌握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读技巧,进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这样做的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输入量越大,语言的输出才会相应提高。当输入达到一定的量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便会产生质的变化。对于缺乏自然英语环境的初中生来说,平时的课堂教育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坚持用英语授课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练习听力。
同时勤朗读也是提高听觉能力的重要途径。听力的强弱,关键在于自身正确、娴熟的发音。英语语音的正确、语调的优美流畅、节奏的把握都要靠平时的勤学苦练。朗读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注意模仿正确优美的语言材料。多听录音,努力创造听的环境,多模仿,多复读,体会说话人的情感。其次,在朗读的基础上,多背诵。最后,能够流利应答日常用语,精彩对话脱口而出,说得出才能听得懂,听力水平才会有相应的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课文朗读的练习,常常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标注重音、弱读等标志,要求学生根据标志,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中的朗读。当学生熟练掌握对话后,可以让他们自编对话,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人物身份,表演对话,最终达到能够自如运用语言的要求。
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5
21世纪我们跨进了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样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活力。它强大的功能,通过声、光、电、音、视频,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教学,这是传统教育教学手段所“望尘莫及”的,它给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应用与实际教学还存在着不太和谐的因素,我们应该坚持扬长避短,勇于钻研实践的态度来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件《大自然的语言》中,通过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创设情境引入,随之通过多媒体向大家展示几幅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再用一系列配音图片(比如小鸟叫声、青蛙叫声、小河流水声、夜晚各种昆虫的混合叫声等等)描述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听觉、视觉的刺激,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新奇的知识,引起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欲望,这样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再播放文章朗诵,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确实存在着语言。这样,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是一个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仓库。课文中富有文采的语言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等使语文教学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架起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领悟到课文深层的美的内涵,获得美的体验。诗文用词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诗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诗文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致使这种刺激难以产生有效反应,从而使学习成为负担。而现代教育技术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符号和制作技术、艺术上的处理,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有效地建立起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如诗文《望岳》“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用多媒体技术的“闪烁”、“勾边”和“遮盖”等技巧制作一段视频,并配以表示诗眼的字、词,恰当地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割”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割”而用“分”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画面上:泰山绵绵不尽,高大巍峨,山南先得阳光,光线明朗,山北日光不到,在昼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录像将诗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动态画面中领悟到“割”字的妙处。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大大束缚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所以应努力改善学生的学知途径。我们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这样能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路径,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能使学生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牢固,又可以保持较大的思维灵活度,自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配音技巧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42
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提高人文素养,首次把情感态度列入目标要求,指出情感态度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众所周知,兴趣、动机、自信、意志等为非智力因素,属于心理范畴。英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因为情感好比是心理之“车”的发动机,离开了情感这个“发动机”,学生的心理之“车”就不会驰骋。因此,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进行交流的工具,掌握它意味着可以用它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交际的能力。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一直是外语教学首先应该培养的能力,因为听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获得语言感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学习英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必备条件。然而,在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读写较为熟悉,而对听力却感到害怕。特别是有些省、市高考听力不计入总分,因而有些学生对于英语听力根本置之不理,出现了“哑巴英语”“高分低能”等现象。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比较重视教学中的认知因素,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和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英语课程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青少年学习外语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如何使用外语。既然是使用外语,那么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际交往和情感态度。
那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在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做一简要探讨。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时,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对原本可以听懂的内容在理解上大打折扣。同时外部环境对学生听力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困难。比如有的学生平时听力训练还表现出色,可到听力测试就不行了,这主要就是由于监考教师、环境的变化使他们感到紧张,从而造成了听力理解上的困难。
综合分析来说,听力过程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有关,而且还与听者的心理素质有密切的关系。那么,怎样在新课改实施中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除了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外,还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听力的氛围,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英语来组织教学,由浅入深地反复训练,语速要适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听英语,多感受语言信息的刺激,以锻炼其感知力,培养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学习新的内容时,应先让学生有一个不见文字材料的听的过程,即让学生先合上书,听课文内容后作简要的回答,然后再打开课本,这样才能达到听的目的,让学生养成仔细听的习惯。同时,在听力训练中,多创设情景,使听力教学情景化、交际化,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能力。教师应充分研究教材,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把教材中传递出的情感和学生激活的情感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
二、注重培养师生情感和学生听力技巧,感染学生,提高听力的效果
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情感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创造机会和学生交流、沟通,关心爱护学生,耐心帮助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如在课堂上挑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回答对了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以树立他们的信心。在课后给他们布置相应的作业,并尽可能地做到面批。教师应主动地多和学生交流,试着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觉到你不仅仅是他们的师长,更是他们的朋友。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自觉地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调动起英语学习的积极和主动,从而提高学习成绩。真诚也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教师本人有了错误也应该学会说“I’m sorry.”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听力训练中,教师要用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听力技巧包括语言技巧和理解技巧。语言技巧包括弱读、连读、失去爆破、句子重音等,平时教师在用英语组织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讲解,多让学生体会。理解技巧是对听的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如在每次考试中的听力测试题,包括词、词组和句子选择;听对话选择正确回答;听短文选择正确的回答。平时,教师在听力训练时就要有针对性地训练这些题型,向学生讲解对这些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这样学生也不会在考试中感到紧张了。
三、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听的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对听力感兴趣的学,学生课堂上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心情放松,听力效果必然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焦虑而产生的心理紧张。在教学中,多带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多下载丰富多彩的课件,多介绍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以诱发学生听的兴趣,同时多鼓励学生在课余练习听力,除听力磁带外,多听一些英文歌曲,多视听一些英语电视节目,如英语配音电影、电视剧、英语短剧、中小学英语电视演讲比赛、洪恩英语、step by step等。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听音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根据所学课本配套听力磁带的相关内容材料,在训练听力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下面的训练手段:1. 听和理解:每个单元的中心课文都可以采取这种形式,让学生合上书,一边听一边理解所听材料;2. 听和跟读:对于单元中生词较多、句子较长、句子结构较复杂的课文适和这种形式。3. 听和回答问题,这种形式在单元听力训练中。4. 听和画,这种形式较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但要视情况而定。5. 听和判断正误,这种形式在课本听力训练中较少,教师可以根据所听材料和学生情况增加判断正误的句子,以达到听的效果;以上听的形式可以交替使用,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听的能力。当学生的听力有一定的提高时,还可以用下面的听音形式:听和复述;听和完成句子;听和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