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音乐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律动音乐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律动音乐教学

律动音乐教学范文1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律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22-01

律动教学起源于欧洲,它所要求的就是跟随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达音乐。体态律动教学体系是瑞士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创立的。通过他的细心观察,逐渐意识到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弊端,如:学生们虽然演奏技巧和水平高超,但是却缺乏对音乐情感的表达,无法感受和理解音乐中的美;一些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将音乐中的节奏反映出来,感受不到节奏的流动性。在经过三个阶段后,达尔克罗兹体系最终确立。它开始于视唱练耳的教学改革,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构建了“体态律动”的理论基础。

当前,我国对律动教学体系的建立仍处于发展状态。思想、文化间的差异造成了我国律动教学体系建立的局限性。

第一,教育体制。尽管“素质”教育在当下已经发展迅速,但是,并不是在所有的学校中都能落实。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形成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习惯,“模式”则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框架。教学模式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以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孩子们的独立创造能力。

律动教学体系则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灵活性,按照其原则进行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由此可见,引进先进的幼儿律动教学、加快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首要问题是从根本上认识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

第二,我国音乐教育的师资水平。目前,我国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偏低,对音乐的教学体系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同时,受传统幼儿音乐教学模式的影响,幼儿音乐教师的授课思想、理念守旧,创新意识薄弱,再加上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幼儿音乐教师的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动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在我国,律动教学体系的建立还不够完善,教师队伍不够壮大,教师素质水平、层次参差不齐,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律动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虽然如此,但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经过从本土化到世界化,再到本土化的过程。只要我们克服弊端,不仅要重视“输入”,也要重视“输出”,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积极与国际接轨。

“听”是律动教学的主要手段。在“听”的过程中,配合直观的道具、夸张的动作以及形象的语言,可以提示幼儿去感受音乐进中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音乐。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曲式,在幼儿逐渐熟悉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他们去做拍手、踏脚、摇摆等动作,或者启发他们做简单的即兴表演。这样,可以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幼儿“本能”地投入到律动活动中。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幼儿就能抓住音乐的特点,配合身体各部位律动,更加生动自然地表现音乐。

例如,课例《开火车》,教师要做“火车头”,带着每节“车厢”在各种不同“轨道”上行驶。在行驶过程中,可与配课教师(或家长)用各种道具(呼啦圈等)搭成“山洞”,让每节“小车厢”跟随音乐的不同节奏运动。在实际体验过程中,通过游戏方式以及律动变化,使孩子们更直观体会到音乐中的各种要素。

律动教学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幼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教师则处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附属地位,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尽量做到动静结合,动静分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让孩子在动静结合的环境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美。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教育模式不是依靠死板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律动游戏学习,看似杂乱无章,却在“玩”的过程中感知到音乐的内涵,在游戏中因势利导地学到知识。这在律动教学中,特别是幼儿的音乐教育中,显得极为重要。律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儿童上升到课堂的主导地位,使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是十分符合当代教学要求的。

参考文献:

[1]李淑珍.“律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8(18).

[2]蔡觉民,杨丽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

[3]傅晓莉.体态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青年记者,2011(26).

作者简介:

律动音乐教学范文2

一、优美的律动音乐转移孩子的情绪和视线

跟随音乐的身体律动能培养幼儿听觉的专注力以及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动作反应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创造力等等。小班幼儿为新入园幼儿,他们多是家里的独苗,任性、撒娇、生活习惯较差,群体适应能力较差,在生活技能和其他技能方面几乎趋于零,怎样让小班的孩子顺利入园,减短其哭闹和适应的过程,律动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教学生活随之很快进入了正轨。

二、音乐律动是实现师生有效情感互动的途径

音乐游戏使得孩子之间变得亲密,没有陌生和恐惧感,在他们高兴活动中培养了他们乐观心态,由此不难看出,音乐具有改变情绪和情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发挥音乐律动的特殊功能,利用律动来调节幼儿的情绪,为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我选用了最简单的《我真的很棒》来与孩子们共同玩耍"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走一走,我可以跳一跳......"使孩子们很快地学会,并能从中得到快乐,慢慢平静下来。通过与教师共同游戏,教师和幼儿之间经过了"好奇-理解-信赖"的过程。

三、音乐律动活动促进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

选择适合幼儿智力和身体发展程度的音乐律动、短小歌曲进行教学。在律动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律动音乐中节奏变化、力度强弱、速度快慢等信息,采用拍手、叉腰、跺脚、走、跑、跳、蹲等动作让幼儿在音乐中表现出人物或小动物的特征以锻炼身体各部分肌内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柔软性,在此基础上可加上速度的变化、前后转向的变化、开始与停止的训练等等,还可发口令几人一组用某部位身体相碰等等。同时用手指律动音乐进行渗透式的锻炼,收效也很好,孩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有节奏有规律地进行无意识锻炼,成了件快乐又有趣的事。

四、在音乐律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艺术领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则《纲要》中多次提到: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在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作为幼儿音乐活动的启蒙者,更应重视因势利导,启发想象,引导创造。教师鼓励启发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即兴创造的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尝试音乐创造,鼓励、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使幼儿从音乐中享受喜悦、乐趣,通过律动教学提高幼儿运用音乐的形式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在幼儿今后毕生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五、音乐律动渗透幼儿常规培养

律动音乐教学范文3

关键词:律动教学;应用;音乐教学;做法

引言

所谓的音乐律动,又被称之为听音乐、做动作,其指的是在音乐旋律的影响下,人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一些有规律的拍手、跺脚、拍肩和拍腿等肢体动作。在对音乐课程教学当前教学情况来看,以律动的形势开展音乐科目的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调动起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将律动教学理念应用到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从心理教学入手

对于音乐教学来讲,要想保证音乐课堂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使得教学内容可以被学生所接受并掌握,就需要对学生的心理情况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智力、动作能力、体力以及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了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学生身心循序渐进的发展,利用从简人难、由浅入深的方法,让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累积音乐知识来为自己奠定一个坚实的音乐学习基础。与此同时,为了调动起学生参与到音乐课程教学和体验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音乐教师需要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性格来制定律动教学形式。其中,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好玩、多动、好奇性强、喜欢模仿、情绪转变较快,所以,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明了、夸张的肢体动作;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其自身的表现能力比较强,所以可以设计一些夸张性较差的肢体形式;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表现力差,所以,可以设计一些带有内涵的肢体动作。例如,在向低年级学生讲授《天鹅》这篇音乐课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以手臂动作为主,既能够表现出音乐的美感,又带有一定夸张性质的的肢体表现形式,这样可以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快速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从而达到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二、突出音乐课程的形象美

正常情况下,让学生能够对所要学习的音乐内容形成形象且具体的思维形态,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利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示出律动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能够生动形象的感受到音乐教学的内涵,这样才能够使其在律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然而,部分音乐教师由于害怕讲授的太多会导致学生出现厌恶学习的心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会省略到一些语言,从而导致学生对于部分音乐理念不是十分的理解。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讲授时需要学会取舍,留下一些能够清楚表示音乐内容和能够表示律动教学理念的语言,从而提高律动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向七年级学生讲授《猎人合唱》这首音乐曲目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是怎样的猎人呢?对,这是一个机警的猎人。这样一来,就可以将这首音乐中基本的乐曲基调机警,向学生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在演唱这首音乐时,其歌唱的声音就会因此发生较大的改变。

三、抓住音乐的神韵

对于音乐曲目来讲,律动属于音乐的种子,所以,在应用律动教学时,教师不可以将律动简单的认为是通过听音乐来模仿音乐动作,即不可以将律动教学作以简单的节奏或者是旋律律动的形势,更不可以将律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音乐作品理解成配合肢体语言的伴奏曲目。在进行律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利用律动让学生体验音乐”这一最终教学目的不动摇,将律动教学当成教学手段的一种,让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表现形式和肢体语言的理解来更好的学习音乐。与此同时,在律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关注度,培养学生养成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且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体验活动之中,对音乐有更好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紧抓音乐教学的本质,以此作为律动教学的基础来开展音乐教学。

四、激发学生的潜能

音乐这门艺术具有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概念的不确定性,这使得不同音乐内涵的解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所以,音乐也是最能够体现人们性格特点的一门艺术,这使得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己思维来想象和解释音乐,将自己的情感宣泄出去。而律动教学的应用则能够将音乐的这种自由性全面的发挥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利用肢体语言将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从而提高自己学习音乐的效率。

律动音乐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律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63-01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不断进行观念创新,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培养些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提高综合素质。引导他们具备端正的审美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律动教学肩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

一、律动的含义

“律动”是在音乐的引导下,有身体进行的有规律的运动,从而表达对音乐的那种感觉。体态律动强调从音乐开始,除了运用听觉外,还要运用身体去接触音乐的要素,实现身体各部分动作与音乐的唯美统一。 律动教学是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律动还指在音乐中进行的歌舞表演、游戏等项目,最终实现对整个身体的训练。利用音乐特征来实现律动的变换,运用动态的美感来培养他们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

二、律动的必要性

1、律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针对当前不太乐观的教育形式,采用律动教学,实现“人”的发展,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有利于素质教育。

2、律动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小学生通过各种动作来表达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此,小学生将听到的音乐表现在自己的动作中,有助于信心的建立和想象力的丰富。

3、律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无处不在,充斥着生活。教师要想方设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天性,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造环境,使他们能够释放创造能量,敢于创新,表现自己,分享创造的愉悦。

4、律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纯粹的理论知识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低落。如果让学生身处学习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使他们不仅使课堂实现高效,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乐器和音乐的特点,枯燥变为有趣。学生充分融入音乐学习的氛围中,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名参与者。

三、律动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新课改的实行,使小学音乐课“律动”教学受到教师的重视。而且实践显示,这种教学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小学生喜欢游戏和好动的特点,实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将复杂和枯燥的音乐乐理和训练转化为生动的律动,实现自身运动和游戏、唱歌、舞蹈等形式的统一,彻底从座位上解脱出来,打破束缚。运用“律动”教学法,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动中有节,动中有序,活而不乱,能放能收。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

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学生处于主导地位。而律动教学有利于课堂中的互动效果的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效促进了平等、和谐学习环境的创造。

2、对学生过程的评价给予高度重视

评价的范围囊括了整个学习过程的情况,重点进行纵向评价。体现学生的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注重素质教育,避免简单排序,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3、 要求音乐为基本,突出特点

音乐教学的律动是以音乐为根本,用身体表现音乐中的元素。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音乐、体现感情是目的,律动是方式和手段。律动最基本的要求是将音乐作为基础,凸显音乐本质和内涵。使学生在律动的同时对歌曲的旋律进行反复的练习,掌握了音乐的曲风,提高了乐理知识。

4、积极融入音乐实践

在新的课改中,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音乐课是操作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学科,是学生提高各项音乐技能的必经途径。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喜欢表现自己,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身体的运动来体验音乐的含义,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律动创造过程中的发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褒奖。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又增强了他们的个人自信心和荣誉感。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几下几点:

(1)简单地认为律动就是舞蹈。律动与舞蹈不是同一个概念。律动的本质是对音乐内涵的反应,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舞蹈,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2)避免喧宾夺主现象的发生。律动教学的目的是配合教学,实现教学目的。不能盲目地认为只有复杂的律动才能有助于音乐课堂气氛的活跃,反而将教学目的搁置一边,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没有起到任何支持作用。

律动教学使学生通过肢体运动实现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避免知识被生硬地灌入学生脑海。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舒展身体,用行动表达对音乐情感的领悟。同时教师一些无法用语言传达的深层情感也能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感受和传达。最终使音乐课堂的价值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林岚. 音乐课堂律动教学的运用与实践[J]. 音乐天地,2008,12:13-14.

律动音乐教学范文5

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培养素质

“律动”这两个字是希腊语变化发展而来的,原意是美好、均衡、调整的意思。瑞士音乐家兼教育家达尔克罗斯说:律动的特点是通过人体节奏的舞动表现音乐的不同音高,不同速度和不同内容。律动是在音乐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有规律地、反复地进行某一动作或一组动作的活动。实际是要求做有感情、有规律的韵律活动。幼儿律动是指幼儿在乐曲、歌曲、舞蹈、体操或在节奏乐器的伴奏下,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感训练为中心的音乐舞蹈教育教学的综合性活动。它是幼儿在学习、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运用身体动作,姿态再现音乐形象的过程,它也是发展幼儿身体动作形象性,并抒发表达个人情感的一种音乐活动形式。那么,如何培养和发展呢?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感受音乐是律动活动的基础

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本身就是以听觉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应完全立足于听。”因此,音乐律动活动要以听为主线,在听的基础上,用简洁、准确、生动并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图片、电化教具去提示音乐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感受音乐、认知并了解音乐。在音乐律动教学中,我们要使儿童感受到音乐中不同的节奏变化,有的是规律的,有的是不规律的,还有一些是特定的节奏,知道如何将长短不同的节奏加以组合,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使儿童亲身体验到音乐所表现出生命和动态感的一面。在幼儿熟悉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去做拍手、点头、踏脚等动作,或者启发他们做简单的即兴表演。这样既能帮助他们去把握音乐的节奏、律动,还能启蒙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他们投入到自觉的律动中。在律动教学中除了让幼儿感受音乐外,教师适当地对幼儿提示,给予律动的素材。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幼儿就会更生动、更自然地以身体各部位的律动去感受和表现音乐。

二、从律动的种类和旋律选择着手

目前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所进行的律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行进律动、节奏律动、模仿律动和动作律动。

1.行进律动,指幼儿在行进中做的律动,以行进步伐,进行中的动作练习为主。通过使幼儿在行进中动作协调富于节奏感。例如,学走路。在教学中可选择进行曲的旋律来训练。

2.节奏律动,指随音乐做节奏练习的律动。可以通过拍手、点头、拍腿、手腕转动、跺脚等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在教学中可选择相同节奏型的旋律或是节奏感比较强的旋律来训练。

3.模仿律动,指让幼儿随音乐模仿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动作。比如,模仿起床、叠被子、刷牙、洗脸、梳头、搬桌椅、洗手绢等,还可模仿工人做工、农民劳动、牧民放牧的动作,又可以模仿走、跑、跳的动作。通过练习掌握舞蹈基本舞汇。在教学中可选择有民歌风味的旋律来训练。这类律动如果配上图片或录像教学效果更佳。

4.动作律动,指让幼儿随音乐学练简单的舞蹈动作。通过常用的舞蹈基本动作,掌握部分舞蹈素材,为幼儿学习舞蹈动作基础,动作律动已具舞蹈的表演因素,要求动作准确,身体要协调,集体动作要整齐划一,注意表现力的不断提高。在动作表演中要增强幼儿的节奏感、旋律感、美感、情感。同时,也让幼儿学会舞蹈的简单动作组合。这也是一种综合训练的律动。在教学中可选择柔和连贯、带有情节性的旋律来训练。

三、从各年龄阶段的律动趋势着手

在不同年龄段发展的趋向也不同。“律动就是用音乐的节奏和身体的感知来完成的,那么不同音律,不同的节奏,身体和感知就不一样。小班幼儿的音律要简单,只用肢体来完成,称之为“单一律动”,此律动单一形象、单一内容、单一节奏,如鸭走。除此之外,还可以与生活经验和大自然连接,亲子游戏,幼儿游戏等都是律动的好机会,能与生活经验有所连接“生活化学习”,幼儿较易了解。并且觉得好玩。如模仿日常生活中“做面包”“炸油条”的动作、宇宙运行(日出日落)、四季更迭、风吹雨打等万物律动,充分利用想象来伸缩或紧张肢体,体会放松与紧缩肌肉的感觉,从扮演中体会律动。幼儿会将这些经验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有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中班幼儿的音律要配合节奏来完成。大班幼儿则是节奏的配合也要有肢体的灵动,正所谓手、眼、肢体的平衡,这称之为“组合律动”,组合律动是指相关的单一律动有机地联合或组合的律动。如欢乐的小鸭子(它包括了鸭叫、鸭走、鸭游泳、鸭戏水等)。在训练过程中,以孩子们听懂的语言打开幼小的心灵之门。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实际行动教他们表现,培养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应该教他们一些常识来拓展知识面。

四、培养音乐素质是律动活动的目的

音乐素质,是指幼儿对音乐语言的感受、表现、创作的生理条件和心理结构。律动教学通过动作来诱发孩子自身的音乐潜在因素,通过身体的动态来领会、表达音乐语言,并随律动进行自我表现,再现音乐的情绪和意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音乐文化艺术的“潜质”,也使音乐教学更好地完成培养素质的任务,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教师在律动教学中,应注重教材的选择和安排,采用不同性质,风格的歌曲、乐曲,让幼儿在理解内容和意境的基础上,去感受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用身体的动作表达出来,使音乐的情绪发展和律动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创造能力,达到乐感的升华。如《拜年》是一首民间小调式的乐曲,描绘过年时小朋友们去拜年的情景,音乐较诙谐、活泼。教学中让幼儿通过听赏,鉴别乐曲在发展中的变化和对比,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景想象乐曲描写的场景,如出去拜年时男孩子们抬轿子,女孩子们坐花娇、拎蛋糕,一路爬坡、下山的情景,随着较欢快的乐曲扭秧歌,等等,然后把想象的情节用体态动作组合并表现。这样,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发展,素质也得以培养。

五、律动与舞蹈与音乐结合

律动音乐教学范文6

关键词:音乐课堂;有效;律动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律动教学呢?在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从节奏入手,激起时尚律动

律动能增强节奏感。奥尔夫早就提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并且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加以诱发、培育,进而为音乐所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的节奏和律动,如走路、呼吸、拍手、跳跃等来训练学生的基本节奏,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

二、从旋律入手,抓住音乐主题特色

旋律是音乐的主线,任何音乐的学习都离不开旋律的感受体验。在一些旋律特点比较鲜明的作品中,就可以运用律动来体验,全身心地感受音乐。

比如,十二册的《火车来了》,这是一首新疆民歌,乐句同音连奏的特点非常明显,那么我就引入民族特色的乐器冬不拉和手鼓,在同音旋律部分演奏,而当旋律有了变化起伏,部分学生舞起简单的新疆舞动律,这样小动作的表演学生还是很乐于接受的,六年级的学生对新疆舞的基本动作有了一定量的积累。

三、从情感入手,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高年级学生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内心情感其实是很丰富的。而音乐律动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自由地宣泄情感,因此它也是增强学生表现力的一个很好载体。通过律动,学生又能够从中对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律动活动中,还能够使学生在与他人相互配合中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从风格入手,味道纯正地体验各民族音乐

风格纯正的少数民族的歌舞往往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特别是舞蹈动律形象鲜明地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所以在欣赏或学唱此类音乐作品时,律动便起到了很大的体验学习效果。

总之,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律动,对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能起到很大作用,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创作中来,要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如、兴趣盎然的环境中逐渐放开自己,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