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意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经济意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经济意识

市场经济意识范文1

径。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也随之升高,贫困生现象日益突显,与之而来的还有他们感恩意识的缺乏,这已成为关系未来人才培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性格比较内向,进入大学后在同学中明显处于弱势。单纯以经济上的帮助方式,虽然可以解决他们的“一时之需”,但对贫困生固有的自卑情绪及消极态度帮助不大。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员,应探索在精神层面给予贫困学生切实可行的帮助,注重对其感恩意识的培养,通过有效模式,在增强他们自信心的同时使其达到努力成才,回报社会的良好效果。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感恩意识缺失

1、社会影响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不良影响也在增加,一些乐于奉献社会的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信仰危机,道德缺失,高考作弊,官员腐败等等丑陋现象充斥着我们的神经,影响着人们原本的价值观,也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特别是家庭贫困大学生,他们还面临着上学学费过高难以承担,就业压力过大岗位难找,导致他们心里压力更重。大学生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对他人缺乏感恩的心。

2、学校影响

中国高校发展迅猛,但也伴随着一些高校过分注重校园硬件水平建设、考研率、就业率等各种高校排名,却造成思想教育流于形式,难以实现教育的真谛。照本宣科、脱离实际的思想教育,只注重感恩意识灌输,未能准确把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特征。学校缺少真实、丰满的感恩意识教育去引导他们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会珍爱自己、尊重他人、理解和回馈社会的感恩、感激之情。云南大学马家爵杀人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都是高校感恩教育缺失和不足的体现。

3、家庭影响

目前很多的贫困大学生家庭也都是独生子女,造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父母在外打工,作为留守儿童的独自成长历程中缺乏与父母亲密接触和言传身教,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孤僻、内向的个性。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心理上的自卑,容易导致他们在内心产生对社会和富人潜在的仇恨和敌意。这些客观的家庭环境势必会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性格上的缺陷。而这种性格上的缺陷会深深的影响到人潜在的感恩意识。

(二)主观自身的原因导致感恩意识淡薄

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形成阶段,同时也是思想最活跃、最容易起伏的阶段。在这个特殊阶段虚荣心、自尊心、攀比心理大爆发,容易受社会各种诱惑的刺激,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面对经济、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不能准确的摆正自己的定位和位置,感觉自己从社会获取的太少,被社会所忽略、不被老师和同学所认可,进而导致心理扭曲、失衡,最终造成感恩意识缺乏。

二、感恩意识的培养对贫困大学生的重要性

在中国,人们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贫困大学生肩负着上述所有压力的同时,还有成就自我,改善家庭,奉献社会等更多责任。因此,在他们人生关键期,在他们最需要各种帮助的时候,如果能从心里上给予其更多关爱,精神上给予更多慰藉。在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的同时,加强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培养,使其在受助的同时,体会施助的快乐。

三、高校贫困生感恩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物质层面的感恩培养模式

现有的高校贫困生帮助体制已经越来越健全,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推荐,贫困生奖学金设置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以办公助理代替原本单纯的教室清洁或值班等体力形式的勤助岗位,使得贫困生在通过自己劳动得到回报的同时,有更多机会接触计算机,学校教师,更多锻炼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在满足了物质保障的同时,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是自信心的提升。

(二)精神层面的感恩培养模式

1、教师帮扶学业“脱贫”培养感恩意识

贫困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圆梦大学校园,家庭经济的困难可能会导致自卑心理,生源地理位置的差异也会让他们有种种不适应,贫困生偏科便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之一。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的薄弱是他们的通病,成绩的下滑对他们原有的脆弱无疑是雪上加霜。对此,在主管领导的重点关注下我校的“自强补习班”应时而生。此补习班旨在对在校贫困生的外语、计算机以及他们重点感觉薄弱的课程进行课外免费辅导,任课教师都是学校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利于课外时间,自愿报名,通过系统有效的辅导,给贫困生以此“特殊照顾”的方式帮其在学业上“脱贫”,从而增添自信心。

市场经济意识范文2

关键词:经济市场化;政府干预;制度产品;主体创造性。

一、市场化的必然性

中国历代有重农抑商的传统,所以自然经济有深厚的根基。如果生产只为自己而很少或者不为交换进行,则必定是分散的而且水平低。中国是一个大国,长期以来主动或被动的只在内部进行生产和交换。相比较而言,西方小国林立,特别在早期城邦国家更多,如意大利就有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和米兰等,这些国家面积小、资源不全,迫使它们必然进行对外的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就相对薄弱,从而允许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中国在明朝末年也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封建势力非常强大,所以很快被扼杀了。中国虽然提出了要建立市场经济并列出了一个时间表,但事实表明,这条路走得很艰难。当今发达国家没有那一个不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反之,不发达国家都是不实行市场经济或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国家。

表面看来,美国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但背后隐藏的是市场制度。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后,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此市场经济也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火车头。1991年后,美国进入了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新经济的萌芽显然不是靠政府慧眼识英雄才发展起来的,而是市场中千千万万的脑袋相互碰撞的结果。生产力朝前发展是必然的,但它以何种方式显现出来(如工业革命时以蒸汽机为标志,接下来是以电气为标志)却不能预知。如果没有市场制度、没有每个人对需求的不断追求,而是寄希望于一种力量去引导经济中的全体人民,除非这种力量是先知,具有神的意识,否则,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受阻,但遗憾的是除了虚无的神,我们在现实中尚未发现谁具有这种力量。

1947年,战后的西德由于价格管制和无所不在的政府管理,市场机制陷入了瘫痪,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但1948年,由于政府从控制下脱身,让市场机制重新有效的运转起来,生产和消费立即高涨,从而带来了经济奇迹。市场生产看似混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解决了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等问题,它能把我们所需的食物生产出来、运送到合适的地点、以可口的形式到达我们的餐桌上,它决定了至今最大的计算机也无力涉及的成千上百万未知变量和关系的问题,没有人去设计市场但它却相当好的发挥着作用,因此,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指出“市场体系有一定秩序,它行得通。”所以,只有市场制度才能在高度复杂的现代经济中有条不紊的组织生产,而不会出现苏联时那样的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到了今天,如果忽视市场的功能,还是习惯于人为的去调整产业结构,很可能会越调越乱。

中国在短短的20年间,如果没有实行市场经济从而带动生产力的大发展,要解决全体人民的吃饭问题,恐怕也是痴人说梦了。今后,我们要走向富强,离开了市场经济也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虽然最初是由西方进行实践的,但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找到的组织生产的最好方式,中国当然应该大力推行。

二、市场化进程中的挑战

中国一向也讲究国家重于集体、集体高于个人的价值观,因此亚洲经验在中国尤其受欢迎。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显示了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仍有致命的弱点:市场制度不完善。许多人庆幸中国躲过了这场危机,总结的原因是资本市场未开放,政府调控有力,这话是对的,但中国正面临着开放资本市场的巨大压力,资本市场的发展从长远看来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阻挡的,不完善的资本市场易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我们却不能因噎废食而使金融领域的市场化停滞不前,一有风吹草动就依赖政府的调控,顾得了这时,但以后怎么办?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当然很多,但市场制度不完善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有人从中吸取的教训不是想方设法的完善我们的市场,而是把刚刚启动的市场化又退回去的话,我们就可能因福得祸。

好政府确实很重要,但如果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都依靠一小撮政府精英来安排,其效果还是值得担忧的。历史是由无数的合力在相互冲突中形成的(恩格斯),没有千千万万的脑袋相互碰撞,而是靠一种具有先知的力量把所有人的努力都拧起来朝一个方向走,方向对头,则幸哉;如果方向不对,则真是大灾难。历史要朝前走是客观的,同样,由千千万万的人参与的生产力要朝前走也是客观的。在经济发展中,如果忽视了市场参与者的创造力,而靠政府为代表的一小部分人来安排或干预生产,这不是以一小部分脑袋的思考来代替整个社会的思考么?一个政府无论如何的好,其能力终归有限,何况政府要做的事很多呢?我们既然找到了市场这种制度,则生产方面的事最好交给市场去做,交给市场中千千万万的参与者去做,政府该集中精力去把其它事情做好。

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市场机制作用越充分的地方,经济也越发达;市场机制作用越充分的部门,竞争力也越强。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不承认特权的,那些害怕市场化的人,有的是担心失去了自己的特权。旧体制受背后利益动机的驱使会延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改变陈旧的观念,在改革的外衣掩盖下,旧体制也会不停的复制自身。所以,只有把那些不该存在行政垄断的部门放到市场经济中去锤炼一番,才能使它们脱胎换骨,真正有利于国家的和人民的利益。

三、市场化的推进

一个社会如果行政垄断盛行,则市场的作用将局限在很小的范围,甚至会不断的扼杀市场的活力。中国有悠久的封建历史,封建等级在制度上虽然已经消灭了,但事实表明,封建思想这个幽灵仍不停的徘徊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由此产生的特权思想仍很流行,特权的存在其实排斥公平的竞争,这是中国构建市场经济的一大障碍,或者是我们在许多方面徒有市场经济的外衣而缺乏其实质的原因之一。再次是充分发挥每个主体的创造性,不要用一些政策来窒息市场的活力。市场制度推动着经济不断朝前发展,永恒不变的政策只会阻碍生产力的前进。

在中国的市场化中,一个灵活的有适应性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非常强大,但近代却迅速衰弱了,究其原因,保守封闭的制度是第一罪魁祸首。中国历史上的制度是压制和奴役人的,任何可能的创新,包括市场制度方面的萌芽,在强大的封建专制面前都会被扼杀。欧洲的中世纪同样是死气沉沉的,基督教会统治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如果没有后来的文艺复兴从思想上解放欧洲,资本主义也很难发展起来。市场经济显然需要灵活多变的制度,需要各种各样的创新,否则就会失去它自身的活力。

市场经济意识范文3

【关键词】 市场 医疗 经济化管理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业都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医院由诞生之日起就秉承“治病救人”的理念。当其他领域都在向着经济化进军的时候,医院也要顺应时代的号召,实现经济化的管理。医院由传统的单纯福利型向综合利益型转变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经营管理的效益和效率,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经济管理模式,使资源达到最有效的利用。

一、医院经济化管理的含义

经济现象是社会个体或群体产生经济行为聚合或沉淀的产物,医院经济过程的发生是伴随着与医疗活动相关的行为而产生的。医院的经济化管理就是指利用经济杠杆,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利用经济作为手段,促进医院的核心技术发展;利用经济作为载体,加强医院的各项管理的提升,增强各级人员的自律性;利用经济作为目标,谋求医院的更快、更好的发展。医院经济效益提高了,才能具备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实行医院经济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在计划经济的管制下,医疗事业是垄断的公共福利性事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理解,民办、外资、合资医院的建立、打破了这一坚冰,所有的医院都感受到了压力。因此,医院只有实行经济化管理才能扩大其服务规模,健全其服务体制,提升其服务质量,提供更全面更合理的医疗服务,才能为医院的发展吸引优秀的人才,注入新鲜的血液,为医院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中独占鳌头。

医院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有些部门工作相对独立,造成重复劳动、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数据来源不统一、信息不能共享;造成实物与财务管理、财务与经济管理脱节等一系列问题。显然,从医院经济管理的整体效果来看,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院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建立科学、高效、优质的经济管理模式,以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的效益和效率,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更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三、医院经济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的转变

我国医院事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思维中,形成了“吃大锅饭”的不良后果,所有医院的管理费用都由政府、国家承担,而医院却把注意力集中于社会效益上,几乎没有想到经济效益,忽略了服务价值。在经济浪潮中,各种经济发展理论、观念、体制层出不穷时,医院仍旧没有意识到这将是对自己生存的一个威胁。

2、人才的匮乏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医院管理者虽然已经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但医院在人才使用上,往往只停留于表面,满足于现状,不能提供人才发展足够的“空间”,限制或制约了人才的发挥。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往往重视眼前或局部的利益,没有制定优惠政策及合理的补偿机制,造成人才流失,导致科室、医院的效益大幅度滑坡,严重影响医院发展。在对待人才的福利待遇上,没有一整套健全的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缺乏技术特色

技术没有特色,专科没有优势,不能有效地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虽在短期内医疗毛收入较高,但技术的含金量低,这是许多医院的长期发展遇到瓶颈的症结所在。医院中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决定了它的竞争力、影响力。中医药是祖国文化的一部分,是国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防病治病都一直仰仗于中医药,中医药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国粹,我们对中医药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不够全面,许多医院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没有深入发掘这一宝贵的资源。所以医院的新业务、新技术是医院未来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4、管理不到位

从根本上讲,管理也是生产力。医院的经济管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不仅表现在医疗质量考评上,没有切实可行的标准和管理措施,造成了医务工作者不能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而且在责任和分工上不清晰,使得管理脱节,管理干部责任不明确,责任落实不下去,奖惩制度不严格,核心医疗制度得不到全面贯彻,各项操作执行混乱,造成医疗纠纷不断,严重损害医院的职业形象,并干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5、战略布局不合理

学科建设重点不突出,不能保证人、财、物优先,影响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体现在各级各部门竞相办医,重复建设,城市医疗资源过剩,基层医院服务量不足,这些现象导致医疗资源人才队伍配置不合理,科室发展不平衡;盲目投资大型设备和项目,忽视当地生活水平和医疗设备情况,使大型设备长期闲置收不回成本,医疗服务模式单一,不能满足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尤其是慢性病防治、老年护理、康复、妇幼保健、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医疗保健需求得不到满足;绝大多数医疗机构片面追求“五脏俱全”的经营模式,但医疗服务社会化程度低,医疗资源共享程度低,严重制约医疗事业的发展。

四、强化医院经济化管理的途径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医院的经济管理不再单纯等同于财务会计的具体工作,而是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通过经济手段,正确引导医疗技术的健康发展

医院的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财政拨款,也叫差额拨款;二是医院自身的业务收入,这是医院经营的主要来源。个别医院由于重视眼前利益,技术含金量低,造成部分科室采取投机取巧的办法获得奖励。因此,医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利用经济手段,正确引导医疗技术的发展。具体的做法:一是强化收费项目和价格的管理,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实行专人负责制,收费人员应持证上岗。二是以科技为先导,围绕患者的要求,加强对新技术,尤其是填补医院或国内外空白的技术,可采取必要的奖励措施。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各级人员努力提高业务技术,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三是优化资源,对重点学科和有发展潜力的科室,必需保证在人、财、物上的优先,逐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带动医院的全面发展。使重点学科更加突出,人才更加集中,优势更加明显,逐步抢占医疗市场。四是利用经济手段,对一些效益不佳的科室,进行重组,促使这些科室进行改革和创新,精简人员,寻求优势医院或者是社会力量的协作联合,彻底改变落后面貌。五是借助外资引进设备,促进医院特色发展,突出专科优势,不断发展规模,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发展特色技术,形成医院的特色项目。

2、通过经济载体,提升医疗水平,完善医疗体制管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医院需要追求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现代企业的结构设置,规范医院的科学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具有这种思想的科室和个人要正确引导:一是将奖金与经济效益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二是以经济效益、医疗质量作为考核指标,评定个人的工作表现,引导各级医务人员立足本职工作,增强自律意识;三是加大对医疗纠纷的惩治力度,提高相关负责人的承担比例,采取一定的经济处罚,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3、通过经济杠杆,不断加强人才的合理管理

提高医院经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因此,新世纪的医院经济管理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经济化管理,采取多元化人才管理方法,做到做事讲原则、行动有准则、前进有动力、发展靠政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人才的引进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把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相结合,及时引进对本单位急需的人才或者是优秀的人才。二是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不断地鼓励青年医生立足本职工作,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与竞争,以适应医院的快速发展需要。鼓励他们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尽快得到成长和锻炼,为医院发展储备所需要的人才队伍。三是在人才的使用方面,深化人才使用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掘他们的潜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成长环境,分配一定的独立行政权和财政权,让他们能完全施展自己的才能。四是在人才的管理上,建立健全一整套合理的补偿机制。人才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正确应用激励手段,以经济为杠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各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医院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一支合理的人才队伍,足以使一个学科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甚至对整个医院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通过经济目标,寻求医院更好、更快的发展

医院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才能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追求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医院要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水平是标志。要提高医疗质量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和竞争意识的人才,培养一批拥有高精技术和领先水平的特色学科以保证医院整体实力和水平的提高,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准确的市场定位,合理战略布局发展特色科室,实现规模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大力推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坚持奖惩相对应的原则。四是优化整体就诊环境,满足各层次需求,进一步增强医院综合竞争能力。五是不能盲目投资大型医疗设备,应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需要、当地的生活水平和相同的医疗设备的配置情况。

5、通过经济制度,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改变传统医疗领域

市场经济意识范文4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市场经济 现状

一、引言

医院的后勤管理是相对比较复杂化的管理工作,这一工作也是对医院的教学以及医疗和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保障。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只有能充分地注重医院后勤管理,才能保障医院整体的健康发展。同时,医院要想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就要能在后勤管理的模式上及时地进行转变发展,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完善和加强,才能使得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升。

二、市场经济下医院后勤管理强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体现

(一)市场经济下医院后勤管理强化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的医院改革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也在不断地完善,尤其是在对医院的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强化措施。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服务行业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市场竞争也日趋的激烈化,而医院是我国的服务机构,在这一全面改革发展下,也在进行积极的改革措施。医院要想能够在管理水平上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就要注重措施的科学化实施,将管理体系能不断地加以完善,[1]使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医院的质量管理、后勤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得以有效的完善和强化。同时,医院后勤管理在医院的整体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已经愈来愈明显,为了能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就要充分注重后勤管理的加强。

(二)市场经济下医院后勤管理强化的价值体现

加强医院的后勤管理对医院的整体发展有着诸多积极的价值体现,通过强化医院后勤管理,就能对卫生产业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市场经济环境下,卫生事业的属性不仅是有着公共性质,同时也具有产业化的性质,这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依靠着产业化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能够将竞争机制加以引入,对卫生事业的发展加以促进。

再者,对市场化经济环境下医院后勤管理的加强,对医院的生产效率提升价值的体现比较鲜明。通过后勤服务实现社会化,就能对生产效率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后勤管理的优化在资源上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问题的重选。因此,医院发展中对社会的信息资源以及服务优势上加以详细利用,在市场化的发展下来选择针对性的服务,[2]通过这些方面的加强,就比较有助于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市场经济下医院后勤管理现状和主要问题分析

(一)市场经济下医院后勤管理现状分析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后勤管理有了新的发展,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机制的逐步完善化,在市场经济方面也日益的成熟,这些方面的发展就使得服务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医院后勤的管理工作对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处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所以就要能够充分地注重多方面的管理发展要求,对市场经济环境能够及时地适应,在后勤管理模式上加以优化发展。[3]同时,在后勤管理中的机构设置要能体现出科学化,对各个部门的设置都要结合实际进行设置,体现出后勤管理部门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而医院的后勤管理内容比较多样化,其中在医院的设施维护以及设备的管理,食堂的管理和煤气水电等方面的管理,这些都属于后勤管理工作的内容。因此,在面对新的发展环境下,加强对医院后勤管理的模式转变就比较关键。

(二)市场经济下医院后勤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下,医院后勤管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医院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没有得到完善化;在进行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有着比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制度可遵循,或者是没有严格地按照制度进行执行。例如,在进行采购物品过程中,没有严格的采购制度规范,就比较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比较容易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以及越权不良行为的出现。

再者,医院后勤管理的队伍建设层面没有强化。由于后勤管理工作的实施主要是依靠管理人员,所以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就决定着后勤管理的整体质量。在当前的医院后勤管理队伍的建设情况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如人力资源没有充足,尤其是医疗、医技的岗位人才比较缺乏;[4]后勤管理干部在学历程度上比较低,一些专业化的医学知识也比较缺乏;对于综合性的后勤管理人员还比较缺乏。

另外,医院的领导层对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医院后勤工作的管理质量水平会影响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行,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医院领导并没有对后勤管理得以重视,为了能够节约资金,对后勤管理的资金投入比较少,使得后勤管理的效率水平等都比较低下,对医院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就有着诸多的不利。

最后,在医院的后勤管理过程中,在体制上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和健全;在管理的职能上没有得到明确化;例如,对后勤管理的职能划分不到位,管理人员的设置冗杂问题比较突出,这就比较容易引起社会矛盾。还有就是后勤管理的服务机制方面缺乏活力,这些方面的问题对医院的后勤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就比较不利。因此,要能充分注重管理措施的科学实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市场经济下医院后勤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医院后勤管理的优化措施实施,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强化。笔者结合实际对医院后勤管理的工作实施探究了几条优化措施,希望能有助于对实际管理工作的良好实施。

第一,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对医院的后勤管理意识进行加强,在思想观念上及时地更新。在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下,要充分地注重医院各个方面的管理质量水平提升,后勤管理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这一管理内容更要加大重视度。[5]在宣传工作上得以加强,医院的领导层以及后勤管理者,都要充分认识到医院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并积极的进行改革措施的实施,带动整个医院的工作人员对后勤管理的重视度。

第二,加强对医院后勤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科学化配置。后勤管理的工作实施,只有在充足的人员支持下,才能保障工作的良好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就要能对管理人员的岗位得以明确化以及在职责上得以明确化,由于后勤工作的管理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在进行岗位确定的基础上,才能让管理有序地进行,而且对管理人员的职责也要明确化,让每个人员都重视对后勤管理的责任,提高管理的质量。同时,也要注重多余人力运转站的建立,将市场意识得以提升,让管理人员能够得以流动,将优质人才的作用得以发挥。

第三,对医院后勤管理的优化,还要能注重对后勤服务的社会化目标的实现。在这一措施的实施方面,要注重医疗改革以及市场经济的双重发展,使成本的核算以及效益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要加强对后勤服务的供应体制并进行及时的改变;在市场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都要得到完善化[6],只有将医院后勤组织实现实体化,才能够有助于管理质量水平的提升;注重对医院服务社会市场的建立,对医院的绿化养护工作以及食堂工作的完善等等。这些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是后勤管理的重要任务。

第四,对医院后勤的管理工作优化,要注重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在诸多领域的管理工作中都得到了应用,而将信息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当中加以应用,能保障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使整体的管理水平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就要能充分重视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以及对计算机网络终端系统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加强,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使信息的传达以及统计都比较的方便化。

第五,保障医院后勤管理的水平提升,还要充分加强制度化的建立,只有在制度的规制下才能保障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在进行制度制定过程中,就要充分注重和实际的管理情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使每项的管理制度都要得到有效的实施;在内部控制的力度上进行加强,集中时间对重点管理内容进行突破等。

五、结语

在市场经济下,对医院的后勤管理进行优化,就要从实际出发,在管理措施的实施方面结合医院的实际发展,只有从多方面进行充分考虑,才能真正地保障管理水平的提升。此次,主要从医院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和问题等理论层面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研究了问题解决的措施,希望能有助于实际的医院的后勤管理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为南开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阳,潘玉.谈医院短期用工人员的管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01).

[2] 龚娜霜,周晓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加强医院后勤管理[J].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4(04).

[3] 林正刚,谭可欣.探索新医改政策下的医院后勤服务管理[J].现代医院,2014 (12).

[4] 俞东青.试论知识经济时代下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创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 (14).

市场经济意识范文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医德医风建设对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怎样坚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成为医务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医德医风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课题。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增强5种意识。

1 增强医疗服务方向意识

作为医疗单位,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坚持正确的医疗方向。首先是增强医疗服务方向意识,必须自觉做到“四个不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道德观念不能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不能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诚信第一的位置不能变。把高尚的医德建设、医务美德和医学理智感建立在病人健康的需要上,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树立“救死扶伤,廉洁行医,礼貌待患,时刻为病人着想”的服务意识。

2 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医疗单位既是人民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专门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的特殊部门,社会对它的职能提出了超常的要求。它不能象企业那样把盈利作为终极目标,更不能象政府机构有国家给予的经济保障,它必须摆正医院利益与社会利益,医务人员利益与病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勤劳、务实地履行社会职能,把社会效益,人类健康水平放在首位。自觉做到“两个坚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即:坚持以提高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坚持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最高标准,正确处理义和利相统一的关系,在传统医学美德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医学道德。

3 增强病人至上意识

在医务人员中,对医德医风纸上谈兵者不乏其人。医疗方向心明如镜,社会服务津津乐道,一旦接触情绪波动的病人就一反常态,或是训斥,或是躲避,或是置之不理,完全违背了医疗道德的要求。究其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对病人的态度问题。因此在为病人服务中,要竭其诚,尽其心,全力用心写好“言、行、形、情、心”5个字。“言”:就是说话要声音适中、语气缓和、用词恰当;“行”:即动作轻柔、操作准确、交往正常;“形”:即面部微笑、表情专注、化装清淡;“心”:即心地善良、心情平稳、心理健康。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将耐心、爱心、细心、责任心,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做到爱护病人、同情病人、关心病人,给病人说一句温馨的话语,做一件关心的小事,送一个善意的微笑,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用真心、实心真情实意地为病人服好务。

4 增强尽职守责意识

作为医务工作者,刻苦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并且用自己的全部医术解除病人痛苦。这种尽职守责意识是医德医风建设的关键。医疗界有许多医疗差错、事故,给病人及其家属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医护人员必须站在为病人、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高度上,热爱自己的职业,克尽职守,忧病人所忧,解病人所愁,急病人所急,乐病人所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三个负责”:对病人负责,对病人的家属负责,对医院负责,做到在岗1分钟干好60秒。

5 增强法律意识

医务人员的一举一动关系着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对于出现的困难、利益调整等问题,坚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决心。二是抓好三观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新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使医护人员正确的看待物质利益,把个人利益融入到集体利益之中,三是抓好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教育,树立病人是医院的“客户”,病人是医院职工衣食父母的理念,进行换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市场经济意识范文6

1.加强国家审计体制的独立性

我国目前实施的审计体制为行政型的,这种类型的审计体制,其独立性不能得到保证,尤其涉及政府部门审计,会受到同级或上级的行政干预,加强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独立性势在必行,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国家审计的体制改革,需要对其隶属权进行明确,即审计机构的管理问题,国家审计所代表的是国家在国家财产应用状况上的监督,国家财产本质归属人民,国家审计应有代表人民的机构来行使监督权,也就是由人大或者常委会来监督。同时,还应对业务指导权的相关问题进行指导,我国国家事务管理主要是由国务院来实施的,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事务管理重要构成,其业务指导管理权应是国务院,因此,我国的国家审计领导权应是人大或常委会,业务指导有国务院来实施,以确保国家审计的独立性,避免外来因素影响,尤其是行政干预的影响。

2.拓宽项目审计范围,并探索审计的新模式

对于国家投资项目,必须实施审计,没有经过竣工决算的审计,是不能办理有关竣工验收手续的,经两级审计机关之后,经过国家项目的计划制定与管理,把全部国家投资项目归入国家审计的范围之内,并经过新闻媒体公告社会,以加强审计计划强制性与透明度,实施投资项目全覆盖。投资审计任务当中,对于审计人员不足情况,可积极组织社会上的相关中介机构进行协助,加强国家项目审计,对其资格准入制度进行严格规范,可用招投标方式,对中介机构年度资质给予确定。建设项目一般具有投资大、周期长与环节控制多等特征,要搞好国家投资审计,需要采取新模式实施审计,其审计范围不仅局限于某环节,应该扩展到决策、设计、招投标、监理与施工等各环节,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将审计方式由事后审计变为事前预防,事中、事后的审计监控,将投资审计贯彻在项目各领域环节当中,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增强国家审计的质量与效果。

3.遵循市场经济,加强绩效审计与宏观审计实施

经济秩序与市场管理混乱时期,审计机关根据实际出发,实施查错纠弊审计是必然选择,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建设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违规现象的减少,在新形势下,将投资审计由真实合法审计,向合理效益审计转变是可行的,将绩效审计作为投资审计发展方向是可行的。我国多数审计机关处于资金与违规违纪审计方面,有关宏观问题的认识分析意识较差,要充分发挥国家投资审计优势,需要从微观审计着手,加强投资领域典型与普遍问题深层分析,并在制度与体制等建设面上,给予针对性建议,以供宏观决策进行参考,并在广度与深度上进行突破,加强国家投资审计在经济管理中作用的充分发挥。

4.加强审计人员素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