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服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康复护理服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康复护理服务

康复护理服务范文1

【关键词】 骨科; 术后功能锻炼; 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86-02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pplication in Humeral Shaft Fracture Recovery Treatment after Operation/LI Jing-zhong,ZHANG Lei,ZHAO Chun-y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4):86-87

【Abstract】 Objective:Discusses systematically the guidance of orthopaedic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function exercise,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Method:Selection January to June 2012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60 cases of humeral fractures in patients treated by using random numbers table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each.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igh quality nursing, 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intervention’s influence o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Result:Observation group in hospital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High quality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No.2 People’s Hospital of Kunming City,Kunming 650021,China

外科手术不是骨科疾病治疗的终结,而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相关的临床实践证明,如果只是单纯的行外科手术治疗,而没有贯穿于其中的相应康复治疗,骨科疾病患者难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或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在现实的临床工作中,由于外界的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往往处于“有名无实”的境地,从而大大影响了骨科疾患的治疗效果[1]。目前,随着国内大范围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工作,以及笔者所在科室3个病区积极中央下发的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护士在护理服务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整体护理,把患者的康复及健康指导融为一体,力争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2-3]。为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实践,对2012年1-6月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护理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优质护理的建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男43例,女17例,年龄14~84岁,平均(49.1±1.5)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开展术后早期康复,健康教育是康复的关键。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康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须与患者系统临床康复评估为基础,由于患者个体情况不同,外科治疗方法选择不同,在评估中与康复师互相沟通,参考相应的临床及康复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流程,同时应根据康复过程出现的情况(如并发症、急症等)及阶段性康复评定结果,动态调整康复流程[4]。

1.2.2 术后早期康复计划 (1)手术当天麻醉苏醒后,患者一般状况良好,伤口渗出少,可在指导下主动活动腕关节和手指。(2)术后第2天,待能够下地,行“钟摆样运动”,下地站稳后弯腰,上肢自然下垂,做悬垂回旋动作(划圈),或做钟摆样前后或左右两侧摆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5次/组,3~4组/d。运动后需用冰毛巾冷敷伤口周围,以利消肿止痛[5]。(3)术后3~6周,骨折初步愈合,开始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如①外展、外旋:仰卧位,双手手指交叉放在头颈部后方,两肘向前、后活动,练习肩关节外展、外旋;②后伸:双手扶椅背,慢慢下蹲,练习肩关节后伸;③前屈,上举:患侧手扶墙壁,做手指爬高运动,练习肩关节前屈,上举[6];④上举、前屈:双手持一木棍做上举,或用健手握住患手上举,利用健肢带动患肢外展、上举、前屈;⑤后伸、屈曲:健手后伸,手背摸背部最高点,触及肩胛骨,再以健手托患肘摸对侧的肩胛骨[7]。(4)肌力训练,主要是三角肌:①术后3~6周,三角肌的等长收缩训练(不产生关节运动的肌肉力量练习),可以防止肩部废用性肌萎缩。然后逐渐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可以控制在每周增加5°~10°;②术后7~9周,主动活动肩关节,等长收缩的强度逐渐增加,同时进行日常生活的训练;③术后10~12周,抗自身重力主动活动肩关节训练,自我牵拉肩关节以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④13周以后,主动活动肩关节,使关节活动达到正常,逐步增加抗阻抗练习,使肌力完全恢复[8]。

1.2.3 健康教育 是术后早期康复的关键,护士在康复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目前骨折治疗不仅要求骨折的愈合,更加重视功能的全面康复,因此骨折治疗的三个基本原则中复位、固定是治疗的基础,功能锻炼是功能康复的关键,应让患者了解基本病情和康复目的,积极配合,并让患者学会返家后可以开展的康复训练方法,理解全面康复是骨科康复的最终目标。

2 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8.53±0.25)d,全面康复25例(83.3%),行二次护理5例(16.7%)。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5.98±0.46)d,全面康复29例(96.7%),行二次护理1例(3.3%)。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对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非常的明显,住院时间短,病情康复快,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性指导训练,能够及时的缓解患者因为病情产生的精神压力,提高自我康复意识,极大的改善患者的自我调整和求生的欲望,对于增强和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更加的明显。老年患者生活条件简单,好多身边缺乏必要的朋友或家人的呵护,护理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调节和呵护,对老年患者的病情和痊愈情况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护理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需要,主动的学习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自我护理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效果更好。

患者在进行康复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其中患者在肩关节的恢复效果是否明显,取决于患者是否坚持持续高效的康复训练,肱骨干骨折术后护理过程中,不建议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性训练,等局部组织愈合之后,再开始进行大量的活动性锻炼,患者的康复功能比较显著,可以达到骨科康复的最终目标,缩短了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关骅,张光铂.胸腰段骨折手术决策流程的量化及临床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1,19(6):64-65.

[2]王彦科.可膨胀髓内钉在24例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120-121.

[3]谢崇英.外科骨折患者压疮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8(12):161-162.

[4]熊英.护理路径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32-133.

[5]黄群.舒适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107-108.

[6]李玉兰.循证护理用于髌骨骨折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6):92-93.

[7]陈静,凌坤.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38-139.

康复护理服务范文2

当前,我国已处于建设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我国护士队伍的建设、护理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健康体检作为研究对象,由专职护理人员随机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共4861 份,回收4569 份,其中男性2955 人、女性1614 人,年龄为25 ~ 70 岁。调查内容包括: 中心环境设施与安全、导检人员工作态度、护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与质量、各功能科室检查与候诊时间、检后服务等。

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1.提出目标。由主任担任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成立了优质护理服务小组,组织护理工作人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业务学习,引导更新服务理念,以“温馨、用心、创新”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以体检客人为中心,确保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达到优质服务标准,并及时发现护理服务缺陷,从体检流程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2.细化检前服务。严格执行体检预约制度,由负责护士根据科室的接待能力合理安排,提前将体检人数和项目录入体检系统备单; 加强检前沟通,检前三日通过体检顾问电话或短信详细告知受检者注意事项,提高了受检者满意度; 体检当日由专职人员负责简短“检前说明”,强调注意事项和配合的重要性,确保体检质量。

3.优化检中流程。一是各体检区护士长和重要导检岗位配备联系耳麦,实施无误沟通和及时调度。二是确保受检者科外体检项目通畅,与医院其他科室协调,如放射科、胃肠镜检查室、影像室等,检前由专门的护理人员预约好。三是普检区和特检区均配置身体成份分析仪、动脉硬化测定仪、心功能、TCD 等,真正意义上实现“一站式”就检。四是体检项目设计科学化,设计体检套餐采取“1+x”模式,突出个性化。

4.注重检后服务。一是给每一位受检者配备健康顾问,于检后24 h、7 日、1 个月、6 个月、1 年根据不同的体检结果进行不定期电话回访并发送健康短信。采用责任承包的形式,健康顾问负责自己所管理的受检者体检后的健康风险评估、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制定慢性病方案、历年体检结果对比分析等服务,指导受检者改变生活及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帮助受检者自己掌握健康知识和促进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实现主动健康。同时电话回访可以及时发现受检者仍存在的问题,了解受检者不遵医嘱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指导。二是健康顾问根据受检者结果作出评估,采用面对面专家咨询、检后健康问题专家分析会、上门健康讲座等形式,完成预约门诊、护送住院、协助取药、接待复查等检后服务。三是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对受检者进行全程动态追踪,主动电话随访和接受24h 健康咨询。四是建立健康风险评估,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等,设专病管理组( 医师和护士组成) ,负责风险控制。

5.规范护士礼仪。护士在提高护理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自然优雅的体态、良好的举止、高雅的谈吐。现代护理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在体检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塑造出护士端庄高雅的气质,学会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护士基本礼仪和礼貌用语,避免由于缺乏语言表达技巧、解释问题不耐心而导致体检人员不满。

6.注重护理质控。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是科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体检质量的高低。护士在整个体检流程中应该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若发现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单位、档案号、体检项目等内容有错误时,应及时与单位或本人联系后及时改正。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按照相应职责督察日常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护理质控会议,分析质量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影响体检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及时发现护理服务缺陷,从体检流程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三、结果

满意度评价分为“很满意、满意、可接受、不满意、很不满意”。很满意3584 份占78. 4%,满意715 份占15. 7%,可接受242 份占5. 3%,不满意24 份占0. 5%,很不满意4 份占0.1%。大部分受检者满意的理由为体检流程通畅、护理服务人性化。不满意的部分为体检项目扎堆、特殊检查排队等候时间较长。针对不满意的原因,科室采用持续改进的方案措施是: 提前合理安排体检人数,根据年龄、性别、项目分流以及全部推行预约模式。

四、讨论

为了持续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科室自开展规范化服务标准以来,体检流程不断优化,服沾胧┤涨魅诵曰,同时也提高了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服务满意度,促进医院、科室和个人的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性化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健康管理中心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面对的是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健康人群,其服务是不同于一般服务行业的特殊服务。目前有不少受检者对健康体检不重视,有的随意放弃某些项目的检查,有可能失去发现潜在疾病的机会,导致严重后果。由于护理人员学历、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而不能给受检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质量难以确保。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各工作站点加大了对受检者健康宣教的力度,增加了护理服务范围。因此,受检者可以更加温馨、舒心、放心地接受体检,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

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护理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迫切需要拓展护理服务领域、扎实开展优质服务,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君玲. 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吉林医学, 2015, 31( 2) : 401.

康复护理服务范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颅脑外伤、脑出血、脊髓损伤(颈段)并行气管切开患者共32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在肺部影像学显示患者病变在肺下叶,以发热,大量浓痰等肺部感染为主,常规接受抗生素治疗。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呼吸肌训练法、机械辅助排痰、分泌物松动的技术、正确摆放及引流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2.1呼吸肌训练方法行腹式呼吸、膈肌呼吸训练及胸廓扩张练习,控制呼气流率,吸气后保持几秒,使肋骨弹起。

1.2.1.1辅助呼吸训练患者取卧位、半卧位、坐位或立位,护士一手置于患者前肋角下缘的腹肌上,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手随腹壁上抬,呼气时向上后方轻度按压加强腹部回缩。

1.2.1.2负荷膈肌呼吸训练于腹部置重物抗阻练习,如沙袋。可减少呼吸频率和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及辅助呼吸肌的使用,并增加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提高SpO2,防止气道痉挛。

1.2.1.3缩唇呼吸练习鼻吸口呼,腹肌不收缩,吸气:呼气=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可行吹蜡烛练习,7~8次/min,每次10~20min,每天训练2次。

1.2.1.4肺活量训练呼吸肌训练器或者吹气球训练。

1.2.2机械辅助排痰原理是通过不同振动频率,在患者身体表面产生特定方向且周期变化的治疗力,其中垂直方向治疗力产生的扣击、震颤可促使呼吸道黏膜表面黏液和代谢物疏松和液化;水平方向治疗并产生的定向挤推、震颤帮助已液化的黏液按照选择的方向(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排出。每天3次,每次10~15min。

1.2.3分泌物松动技术

1.2.3.1胸壁震荡法操作者双手重叠并将手掌置于欲引流的胸廓部位,吸气时手掌随胸廓扩张而慢慢抬起,不施加任何压力,从吸气最高点开始,在整个呼气期手掌紧贴胸壁,施加一定压力并作轻柔的上下抖动,以震荡患者胸壁约5~7次,每一部位重复6~7个呼吸周期。

1.2.3.2有效咳嗽一般采立位或坐位。不能耐受者,自己取舒适,先行5~6次深呼吸,而后深吸气屏气数秒,然后张口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除。患者排痰后应充分休息,以免消耗体力。

1.2.3.3叩击法使手背隆起,手掌呈空心状,通过重力的作用,叩击胸背部或一手压在另一手上在胸背部振动,根据其耐受力,力度由轻到重,自下而上,由快到慢,在胸腔肺部产生振动作用,使肺部分泌物松动,易于排除,一般拍打3~5min。目的:松动支气管内分泌物,使之脱落并移至较大支气管使痰液易于排出。

1.2.4正确摆放及引流根据病变部位,使患者处于不同的。病变在双上叶尖段前部引流,患者取躯干后倾坐位;病变在双上叶尖段后部,患者取躯干前倾坐位;病变在双上叶前段,患者取卧位;病变在左上叶后段,患者取右侧卧位,病变在右上叶后段;患者取左侧卧位;病变在双下叶前基底段,患者取仰卧位;病变在双下叶后基底段,患者取俯卧位。

1.2.4.1引流的时间选择不宜饭后立即进行引流,雾化吸入后进行引流效果更好,选择在患者休息之前进行引流,每天可坚持做2~3次,每次5~10min,耐受后时间可增至每次20min。在引流过程中,如出现紫绀,呼吸加快时,应立即停止。当PaO2<50mmHg,PaCO2>60mmHg时,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1.2.4.2引流的禁忌症头颈部的损伤,活动性出血,颅内压超过20mmHg,近期有脊柱外伤,不能控制气道反应及有误吸的风险的患者禁引流。

1.2.5心肺物理治疗的禁忌症肺水肿;肺栓塞;肋骨骨折;大量胸水;皮下气肿;烧伤、开放性创面、胸部皮肤感染;怀疑有肺结核;主诉有胸部疼痛等患者不宜做心肺物理康复技术。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观察组经过治疗后,PaO2上升及PaCO2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康复护理服务范文4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老年骨科病房收治65岁以上老年患者,疾病谱涵盖骨科各种疾病,但以四肢骨折、脱位多见。2010年8~12月,共收治老年患者436例,男297例,女142例,平均年龄70.33岁;其中,下肢骨折235例,上肢骨折119例,其他骨科疾病82例。

1.2评价内容

1.2.1康复意识评价

评价患者对康复知识的认识和训练方法的掌握。对认识不到位、训练方法不正确的患者给予反复、耐心的宣教指导,直至教会为止。

1.2.2锻炼依从性评价

评价患者坚持完成“训练项目”的情况,观察康复效果,如肢体肿胀消退情况,感觉、肌力、关节活动度等恢复情况。随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的连续性。

1.3结果

本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309例,一期愈合率92.6%,保守治疗127例,患者平均住院日为33.21d。

2“无陪”护理工作模式

2.1护士管床,责任到人

全科27名护理人员中,除安排治疗、办公护士各一名外,其余全部为管床护士。将管床护士分为五组,每组5人,其中设组长1人,专门负责本组重病人以及监控本组病人的护理质量,每位管床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床位,12h在班,24h负责,全面实行责任小组、管床护士包干负责制。

2.2护士回归病房,实施整体护理

护士除了负责患者的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外,还要负责具有医学专业的全面生活护理。同时,对老年骨科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康复指导及无微不至的整体护理工作。

2.3一对一沟通,面对面督导

护士对患者实施“责任包干制”式的护理模式,即一名管床护士在一定时间内,面对的是固定的病人。护士与患者全方位的接触,让护士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观察和掌握第一手病情资料,进行面对面的护患沟通和一对一地讲解、指导,并随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包括了解患者心理动态,介绍病情进展情况,强调康复锻炼对骨折恢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除患者对康复锻炼的顾虑,使康复锻炼有效进行。

2.4康复锻炼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2.4.1定期进行功能评估

管床护士与患者密切接触,随时对患者的伤情以及关节活动度、肌力、肢体肿胀和疼痛等功能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翻身、关节活动,以及站立、行走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锻炼计划。

2.4.2个体化的康复锻炼指导

2.4.2.1知识讲解与方法传授

管床护士根据功能评估结果和康复锻炼计划,采取一对一的训练方式,对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知识和方法的讲解、宣教,使病人了解康复的目的,树立康复的理念,学会康复锻炼的方法。必要时护士要亲自示范、指导,直至病人完全掌握。

2.4.2.2提供骨科康复读物

对有阅读能力的老年患者,推荐相关读物,如我们编写的《骨科病人健康指导》、《骨科知识问答》等读物。使病人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进行康复锻炼的主动性,自觉地参与到康复锻炼中来。

2.4.2.3设置训练项目并督促完成管床护士为病人量身设置康复锻炼项目,并经常深入病房,督促病人按时按量完成每日锻炼内容。

2.4.2.4进行护理,保证康复锻炼效果

老年骨科患者卧床时间长,肢体活动受限,而且不同的手术对或肢体摆放要求不同。因此,康复锻炼过程中必须贯穿护理,即应用人体力学原理,经常检查病人身体的生理曲度或肢置对功能的影响,以便采取良肢位、功能位或舒适,以保持身体放松,避免受压,缓解身体疲劳,有效预防肢体畸形。

2.4.2.5随时调整训练方法

根据伤情及康复训练效果,随时调整训练方法和计划。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方法,防止畸形愈合。同时要避免过早、过量训练,以免影响骨折愈合,甚至造成骨折移位、假体脱位或再损伤的发生。

3体会

3.1提高了患者完成康复训练的依从性

实施“无陪”护理模式,加强了管床护士面对面的康复指导,起到了督促和鼓励的作用,使患者认识到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消除伤患,更重要的是通过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患者训练的自觉性。

3.2体现了骨科康复的整体性

实施“无陪”护理模式,使康复训练贯穿于骨科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从教育指导到预防治疗,全程关注患者的功能康复,起到了医生不能替代的指导作用,体现了骨科治疗与功能康复的一体性。

3.3密切了护患关系

康复护理服务范文5

周秋英苏卫平: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180

无抵抗重力试验对僵硬膝患者TKA术后的康复护理

周秋英苏卫平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ZERO-RESISTANCE GRAVITY TEST ON PATIENTS WITH STIFF KNEES AFTER TKA OPERATION

ZHOU Qiuying, SU Weiping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无抵抗重力试验对僵硬膝患者关节置换(TKA)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作用和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4月~2014年1月,对8例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患者(11膝)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主要根据术中的“无抵抗重力试验”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功能锻炼目标和计划,分别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例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6?5±8?6,7个月,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7?5±8?4分提高到70?5±7?3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18?5±5?5°提高到78?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1例发生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对僵硬膝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根据术中的无抵抗重力试验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和锻炼,安全有效,可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无抵抗重力试验僵硬膝置换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5.07.039

僵硬膝的定义是指膝关节的活动度小于50°[1],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晚期膝关节往往强直于伸直位或接近伸直的位置。这类病人行膝关节置换手术(TKA),术后如不进行积极的锻炼往往膝关节有再僵硬的趋势,但过于激进的锻炼又容易引起切口或深部关节囊缝合部位断裂等严重并发症[2],因此如何准确掌握锻炼的强度及进度一直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难题。对2009年4月~2014 年1 月8例膝关节僵硬患者(11膝) 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根据术中的无抵抗重力试验制定术后个体化的功能锻炼计划,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笔者就他们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例患者中男3例,女5例,年龄35~71岁,平均48?5±9?3岁,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7膝, 强直性脊柱炎2例3膝,创伤性关节炎1例1膝。术前膝屈曲挛缩角度为0~ 45°,平均28.6°,膝关节活动度0~40°,平均18.5°。术前膝关节 HSS评分10~65分, 平均38.5分。手术使用的假体均为后稳定型PFC假体。

1.2一般术前准备①心理指导:介绍成功病例,播放手术宣教录像,通过现有手术病人示范效应,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3]。②训练指导:指导患者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及踝泵运动,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步器和拐杖,训练床上大小便。③皮肤准备及个人卫生指导:术前一天应全身洗澡,每天用高锰酸钾溶液泡足30 min,术前 1 d 术区皮肤严格消毒。

1.3手术方法及术中的无抵抗重力试验采用膝关节正中切口, 髌旁内侧入路, 首先广泛松解髌上囊和内外侧沟的粘连组织,必要时做髌韧带V-Y成型松解,达到足够的显露后行胫骨和股骨的常规截骨。通常先完成股骨远端截骨,对术前屈曲挛缩超过15°行二次截骨。再依次完成胫骨和股骨前后面及斜面的截骨,测试屈伸间隙,根据软组织的平衡情况松解紧张的部分。安装假体缝合关节囊以后,对患者做一个“无抵抗重力试验”,屈髋90°,固定大腿根部,保持膝关节自然屈曲状态,记录此时膝关节的屈曲角度,该角度就是理论上术后患者功能锻炼可达到的最大角度。安装假体后膝关节伸直位等待骨水泥固化,膝关节屈曲位缝合切口各层。放置负压引流管, 加压包扎。

1.4术后护理

1.4.1一般护理早期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记录24 h尿量,加强会阴抹洗,留置导尿管一般术后1~2 d拔除。密切观察大便情况,防止便秘。手术部位普遍采用冰敷,配合使用足底静脉泵和手法按摩,预防深静脉血栓。

1.4.2康复护理康复锻炼均分为3各阶段,各阶段的大致目标相同,但具体进度和强度依照术中无抵抗重力试验的测试各有不同。第一阶段为术后1~3天的早期恢复阶段,目的是防止关节粘连,促进股四头肌肌力恢复。第二阶段是术后4~9天的进展期阶段,目的是恢复关节的基本活动度,也就是要接近术中无抵抗重力试验测试角度2/3的屈曲度。第三阶段是术后10~14天的攻坚阶段,目的是争取患者达到术中无抵抗重力试验测试的最大角度并保持之。各阶段的锻炼进度也可根据患者术中无抵抗重力试验测试的结果略有调整,对于术中测试屈曲角度可>90°的患者,我们会适当缩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进程,反之亦然。各阶段的具体锻炼措施如下:

第一阶段:术日:抬高患肢,观察患肢的血运及皮肤感觉情况,重点观察有无腓总神经麻痹的表现,术前屈曲挛缩畸形较重的患者要尽量保持膝关节于伸直位,在踝关节下方垫软枕,保持膝关节下方悬空。麻醉恢复后,双下肢的肌肉尽可能地主动收缩和放松练习。术后第2~3天:继续抬高患肢,在髌骨上方施加压力,让膝关节尽量伸直。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及踝泵运动,次数不限,以患者感到轻度疲劳为止。要教会患者髌骨推拿按摩,在伸直位分别横向及纵向推动髌骨,次数不限,防止伸膝装置粘连,促进股四头肌肌力恢复。

第二阶段:术后第4~9天,在前两天锻炼的基础上,开始练习直腿抬高和膝关节的屈伸,膝关节的屈伸范围要逐步达到术中无抵抗重力试验测试角度的2/3,通常从屈膝30°开始,每天增加 10°,如果患者术中的无抵抗重力试验测试屈曲角度>90°,可每天增加15~20°, 术后 1周屈膝到 90°左右。同时应用 CPM 机辅助患者进行膝关节被动活动,每次1 h,头20 min做初始角度的屈伸,20 min后增加5°,40 min后再增加5°。当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达到90°时,可停用 CPM 机。第 3天开始可以下床做扶拐床边站立的锻炼,单膝置换的患者可以即刻开始借助步器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双膝置换的患者通常在术后1周逐步负重行走,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循序渐进逐步过度到完全负重。

第三阶段:术后10~14天,为达到或接近无重力抵抗试验测试最大屈曲角度的攻坚阶段,此阶段的锻炼往往引发患者显著的疼痛和困难感,因此强调每天的训练循序渐进,先让患者平卧床上,屈髋90°,膝关节朝天,小腿自然悬垂,也就是无抵抗重力试验的状态,保持5 min后由助手-手握住患肢踝关节-手固定膝关节,缓慢用力下压踝关节,直到感到抵抗,持续加压,以患者能忍受的最大疼痛为负荷,保持1 min,然后休息5 min,周而复始,训练量一般以锻炼后两小时不遗留无明显疲劳疼痛为度。被动活动锻炼后,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再进行主动的功能锻炼,最常用的方法是平坐在小方凳上,固定住双侧脚踝,然后臀部缓慢在方凳上前移,逐步增加膝关节的屈曲角度。

1.5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1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膝关节HSS评分数据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8例病例均获随访,时间 12~48个月,平均26?5±8?6个月,膝关节HSS 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7.5±8.4)分提高到(70?5±7?3)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18?5°±5?5°提高到78?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患者无1例发生感染,无1例出现皮肤坏死和深部关节囊缝合部位撕裂等切口并发症,1例出现轻微的腓总神经损伤症状,经保守治疗3各月后完全恢复,未遗留后遗症。

3讨论

僵直膝患者的术后恢复较一般的膝关节置换困难很多,切口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这类患者由于术前膝关节活动很差,术后如不积极锻炼,手术获得的关节活动度将极易丢失。但由于术中为了解决低位髌骨和伸膝装置迟滞的问题,深部关节囊又往往需要做推进缝合,增加了髌韧带的张力,过于激进的屈膝锻炼又容易导致皮肤坏死和深部缝合部位的撕裂。因此,如何掌握这类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强度和进度,一直是一个棘手的临床问题,有必要探索一种针对个体且可切实掌握的临床方法,来指导这类患者的术后功能康复锻炼。

Rajgopal A[4]提出,术中安装假体缝合关节囊以后,会对患者做一个“无抵抗重力试验”,即屈髋90°,固定大腿根部,让小腿在重力下悬垂,保持膝关节自然屈曲状态,此时膝关节的屈曲角度就是理论上术后患者功能锻炼可达到的最大角度。在术后锻炼接近这个角度时,注意不要使用暴力急于求成,如果这个角度较大,我们可以相应给予较快速的康复计划,如果该角度仅为70°,即使以后患膝不能超过这个角度实现理想的功能,也不能为了强求膝关节屈曲超过90°而超负荷锻炼引发骨折等并发症[5]。作者根据患者术中无抵抗重力试验的测试结果,分三个阶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其实在术中已经对患者的术后功能结果有了一个大致的预期,因此对锻炼计划的轻重缓急可以因人而异,酌情调整,临床实践证明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组病例中有一例术中无抵抗重力试验为100°,但术后膝关节仅弯曲到30°患者就出现了显著的疼痛,对进一步锻炼非常抗拒。同患者说明了我们制定锻炼计划的依据后,患者很快恢复了锻炼的信心,重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锻炼,最终膝关节屈曲到达了95°。对于无抵抗重力试验测试后预期膝关节屈曲度不高的患者,我们不强制要求患者膝关节屈曲超过90°,但强调要达到预期能达到的角度,由于已经提前同患者说明了其可能达到最大屈膝角度,患者对最终的康复结果都表示理解和信服。

术后的镇痛方案也可根据无抵抗重力试验进行个体化设置。对于无抵抗重力试验结果较差的患者,其全程镇痛方案都要相对激进,作者倾向于选择帕瑞昔布类较强的非甾体消炎药,甚至间断小剂量使用杜冷丁。在锻炼的第三阶段,患者往往疼痛加剧,要相应调整镇痛药物的配伍和剂量,作者发现联合使用一种非甾体消炎药和阿片类受体拮抗剂作用比较好,尤其是使用丁丙诺啡一类透皮缓释的贴剂,可以获得较好的持续镇痛作用,对功能锻炼有很大帮助[6-7]。

本组病例并没有出现产生严重后果的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作者的经验表明,对僵硬膝患者行膝关节置换,依据术中无抵抗重力试验制定个体化的术后锻炼计划,对患者的功能康复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AGLIETTI P,WINDSOR RE,BUZZI R.Arthroplasty for the stiff or ankylosed knee[J]. J Arthroplasty,1989,4:1-4.

[2]杨卫斌,苏兴平,王刚,等.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骨性关节病疗效及并发症预防[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4):392-394.

[3]林妙君,林红.个体化视频强化教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3,13(10):155-156.

[4]RAJGOPAL A, AHUJA N, DOLAI B.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stiff and ankylosed knees[J].J Arthroplasty, 2005,20(5):585-587.

[5]GALVIS EJ, PESSA J, SCHEKER LR.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of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J]. J Hand Surg Am, 2014, 39(9): 1699-1704.

康复护理服务范文6

关键词:健康管理中心 护理服务 细节护理 满意率

健康管理中心是集合现场体检、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教育以及健康档案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部门,为人们提供了全面、综合、有效的健康体检服务,呵护健康,在各种常见基础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上均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为人们身心健康保驾护航[1]。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均发生较大变化,但是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与精神生活需求在获得足够满足的同时,健康问题也接踵而至,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急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并且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患者发病年龄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健康体检成为筛查疾病、评估健康程度的主要方法,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与信赖。健康管理中心每天要接待企业组织的集体体检或者个人体检,体检者众多,好的护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检的流畅度,为健康体检者提供了专业的护理以及有效指导,减少了体检等待以及体检时间,对体检满意率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3]。本研究对健康管理中心接待的健康体检者100例采取不同护理服务模式,探究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中应用细节护理的实际效果以及对受检者体检满意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200名,按照体检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男61名,女39名;年龄27~57岁,平均(40.35±2.46)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40名,大专32名,高中20名,中学及以下8名。观察组男58名,女42名;年龄27~58岁,平均(41.05±2.33)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37名,大专33名,高中21名,中学及以下9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提前1 d将健康体检的时间、地点、检查项目告知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者到达健康管理中心后由前台护士核对身份信息后,按照智能导诊流程为客户指引到相应诊间,进行各项健康检查。⑵观察组接受细节护理服务,需在每个诊间内配备专业医务人员,为其提供实时的细节护理。(1)将健康体检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用药史、工作情况等基本信息收集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根据患者年龄、身体情况、疾病情况以及各检查室的占用情况合理安排健康体检者各检查项目的次序,充分利用不同检查耗时的区别进行穿插检查,避免健康体检者在一个检查项目上等待过长时间,另一个检查室空闲很长时间。(2)在健康体检者排队等待健康体检的时候,护理人员通过现场健康宣教的形式向体检者介绍各种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发展、治疗、预后、护理、预防等医学常识与专业知识,同时耐心、细心回答体检客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健康体检的作用和必要性,提高疾病认知。(3)在健康体检者进行各项检查前,护理人员要详细向其介绍该检查的目的、意义、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并嘱咐健康体检者做好检查准备。例如在采血之前,护理人员应该询问健康体检者是否有晕针、晕血的情况,同时告知体检者提前将衣袖挽起或者脱掉外衣,将采血部位暴露,方便后续采取操作,减少等待时间。(4)在为女性进行妇科疾病的筛查以及体检时,由于女性健康体检会涉及个人隐私以及私密部位暴露等问题,所以要严格进行男女分区,禁止男性体检者进入,同时在检查的时候拉好隔帘,保护好女性受检者的个人隐私。(5)健康体检中心配备有轮椅,在遇到受检者腿脚不便时由护理人员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与帮助,并全程陪同进行体检,向其他受检者说明实际情况,征得大家同意优先为老年人或者腿脚不便、患病的人进行检查。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受检者健康体检等待用时、体检总用时及体检满意度。使用健康体检中心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评分,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态度、检查专业性、体检环境等,满分100分,得分超过85分为非常满意,60~85分视为一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受检者体检等待用时与检查总用时比较:观察组体检等待用时及体检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体检等待用时与检查总用时比较

两组受检者体检满意率比较:观察组体检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受检者体检满意率比较[n(%)]

讨论健康管理中心是为人们提供健康体检以及健康教育等医学服务的部门,需要在健康体检的过程中给予受检者专业到位的护理,指导并帮助受检者更加快速、便捷地进行身体检查,减少体检等待时间以及检查总用时。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水平不断提高,日常进行健康体检的人越来越多,企业也会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集体体检,因此使得健康管理中心的平时接待人数越来越多,同时在管理服务方面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此满足不同受检者的实际需求,提高体检满意率。细节护理作为临床护理中的常用模式,主要是指围绕体检者制定护理方案与护理方式,结合病情和症状缓解情况给予不同的、个性化的护理,提高护理水平。将细节护理应用于健康管理中心的护理服务中,主要护理要点在于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时间以及对等待的受检者进行分流,充分利用好各个诊间,保证健康体检可以有序、顺畅地进行。同时需要给予受检者必要的健康教育、宣教以及检查指引,特别要关注老年受检者、女性以及患病者,为其开通绿色检查通道优先检查,并提供安静、私密的检查空间[4]。俞秋霞[5]研究发现,细节护理组的受检者对体检的满意率为96.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排队等待体检时间及体检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检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中应用细节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健康体检者等待检查和检查的总用时,同时可以提高健康体检者对体检的总体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树美,李洁,张君.护理细节干预在健康管理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7):129-131.

[2]吴鸿曾,陈尊文,林江.细节护理对体检者依从率、护理满意度、体检周期和体检耗时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8,40(6):139-141.

[3]张金慧,吴篷.细节护理对体检者依从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科技风,2020(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