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工程造价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工程造价教学范文1
众所周知,电力行业是个投资密集型行业,随着电力投资规模日益加大,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作用也日益突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工程造价专业从原来的土建类专业分离出来成为了横跨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学科交叉型专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对电力工程造价人员而言,必须是一个既懂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又懂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1 电力施工企业的特点
电力施工企业的建设项目一般包括建筑、送电和变电施工、调试等,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业特点。
1.1 作业过程复杂,对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
电力施工企业的建设项目大多数在露天进行,施工活动范围大而分散,人员流动性大,连续高强度作业,休息环境差,控制难度较大,容易出现违章作业和安全隐患。因此,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安全意识、意志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
1.2 资金流充裕,容易忽视成本控制
要想获得较好的效益,企业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这是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最根本措施。电力施工企业主要承担电厂基础工程的建筑、安装、运行调试和检测检修,其本身施工环节复杂、工作量大、工程造价高。电力企业因为其自身企业的一些优势,如国家的扶持、金融企业的倾斜政策等,资金流充裕,往往造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容易忽视成本控制,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手段,工程造价不断上涨,企业运行成本也随之提高,使电力施工企业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电力工程造价人才,做好成本控制,是电力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1.3 必须做好施工组织与工程预算
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都属于工程管理的范畴,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工程造价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工程造价的测算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是,从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看,工程造价的编制必须以前者作为重要基础。
二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以工程造价为依据,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来论证其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使施工组织设计不断得到优化。
三要,提高工程造价编制人员的水平,使工程造价的编制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能够同步进行,达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
2 电力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基本要求
2.1 岗位分析
根据调查,目前电力企业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开放的主要职业岗位主要有工程预结算、工程管理、招投标、资料管理等。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如下:
(1)造价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编制工程预结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资料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编写施工方案、绘制图纸、协助编写投标书、资料的分发和收集整理;
(2)施工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深入施工现场,协助搞好施工监理,复核工程量,提供施工现场所需材料规格、型号和到场日期,做好现场材料的验收签证和管理,及时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和工程量签证,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工程的资料收集、保管和归档,对现场施工的进度和成本负有重要责任;
(3)监理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为:在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检查承包单位的人力、材料、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记录;复核从施工单位获取的计量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总包及施工单位工艺进行检查及记录,对质量检查及记录;对结构主体质量进行旁站监督,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和做好简历日志及有关监理记录。
2.2 位要求
为了使电力施工企业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十分必要。这项工作需要依靠靠素质的工程造价人才来完成。从实际经验来看,为适应电力施工企业的需要,对工程造价人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要求。
(1)具有扎实、广泛的专业技术知识。一是,工程项目基本知识,如综合工业技术与建筑技术、建筑制图与识图、电力企业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现行的各类计价依据;二是,相关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项目投资管理、工程概算和工程造价管理、市场与价格、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2)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良好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想成就一定的事业,就离不开良好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感、道德态度、道德良知、道德意志、道德责任、道德理想的帮助和支持。
(3)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计算机应用和信息管理知识等
(4)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 高职院校电力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目前电力企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重点在两方面:一是高素质;二是复合型。高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知识),又包括基本素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复合型,即懂施工、会预算、能管理。引进复合型人才,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还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因此,企业特别是优秀的大型企业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复合型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围绕这两个重点,高职院校应在电力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上做相应的相应的调整与改革。
3.1 构建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文化培养同时,强调以知识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才能避免盲目拔高或技能滞后,培养具有鲜明电力特色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3.2 重视职业通用能力课程的优化
专业基础知识是建筑行业各专业的职业通用能力知识,是为学习本专业而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前必需掌握和学习的课程。课程包括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结构基础与(下转第71页)(上接第116页)识图、建筑与装饰材料、施工工艺、建筑法规等课程。与原课程设置相比,删除了应用数学、电力生产概论这两门课,将其放在素质拓展模块相关课程教学内容里。
3.3 提升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
职业特定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特定能力模块课程为学生以后工作提供主要知识及技能的课程。课程包括建筑与装饰工程清单计价、建筑水暖电安装工程计价、电力建设各专业工程计价、算量软件应用、计价软件应用等课程。与别的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相比,增加了变电、配电工程计价课程。职业特定能力课程对学生今后就业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模块课程设置主要考虑工程造价人员的技能要求,注重知识的掌握和实践。
3.4 培养学生兼具“其他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虽然电力企业工程造价人员之间不同的职业岗位分工清晰,但是各岗位需要的人员基本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是一样的,除了必须的专业技能之外,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是各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经验表明,企业更青睐复合型人才,那些综合素质高,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技能,理论基础扎实,加之实践能力较强,对相关行业有一定了解的电力工程造价毕业生更具竞争优势。
可见,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无论是在技术、经济,还是管理上,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会预算,还要懂施工,懂经济,懂管理,懂建筑法律法规等。高职院校在电力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中,必须多措并举,在实践中完善培养体制,创新培养路径,使毕业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和岗位的需求。
【参考资料】
电力工程造价教学范文2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课程中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模式;熟悉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建设工程项目综合评价、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具备进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咨询的基本能力。工程估价,顾名思义即为根据工程专案之实际条件、主观需求及客观限制估算出符合工程专案之合理成本。但随着角色之转换、工程进度之推进,估价之类型亦随之变化。基于估价之目标在于提供可行度高之估算成本的原则下作业,因此对于估价类型需作清楚之定义,以设定合理之假设与研究范围。工程估价作业为专案生命周期中相当基本且重要的一环,然而随着电脑技术的逐步成熟与不同理论方法之引进,如:统计理论、多元线性回归、案例式推理、蒙地卡罗模拟与人工智慧领域,工程估价的相关研究,已由传统详细估价阶段之成本分析及电脑技术发展,而回溯至构想规划及初步设计阶段的粗略、概略估价之成本估算准确性研究。一般而言,在相关理论之导入下,新建立之估算方法确实能够达到精确度提高的估价成果。Karshenas则提出以总楼层数与平均楼层面积的相乘模式为基础的造价推估模式。在AkintolaandAk-intoye对于影响工程成本概算因素的归纳,可将影响因素区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现地环境因素,第二类为主观需求因素。现地环境因素指的是经实际调查后,可能对于工程专案产生影响的现地条件、外在经济状况及周边环境影响等。而主观需求因素为业主对于专案建立之内容需求及规划设计单位之初步设计内容。可见建立关系模式系建立良好推估方法的主要研究取向。而推测变数的显着性与建立符合实质关系的推估模型则是推估成功的关键。
2任务驱动法下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要素,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根据学生的水平、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将课程知识面分为多个任务,机智巧妙地包含各个任务之中,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不断深入探究的精神,使学生通过对个各任务的探究和完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水平以及学习兴趣,从现实出发针对某一问题或现象提出学习思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教材提出的某些问题或自己的某些需要而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或工作。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于满足某种需求。学习目标要明确确立,学习活动有顺序、有步骤,有计划化的完成,学生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对任务的设计。必须深入了解学习,领悟学科特点和大纲精神,并以教材为依据,认真规划每一项“任务”,先将这个大的课题分解成许多小的模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资格管理和专业队伍建设一直是电力行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努力,电力行业已经构建了层次清晰、专业划分明确的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资格管理体系。
1)设计(Enginee)r。除包括设计计算书和图纸外,还根据“业主的要求”中列明的设计工作,即项目可行性研究。
2)采购(Pro-cure)。可能包括获得项目或施工期的融资,购买土地,购买包括在工艺设计中的各类工艺、专利产品以及设备和材料等。
3)施工(Con-struc)t。一般包括全面的项目施工管理,如施工方法、设备安装调试及工作协调等。这种模式与前面所述的设计建造模式类似,但承包商往往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和风险,整个工程一般不再设置工程师,只由业主代表对项目进行直接的较宏观的管理。EPC主要应用于以大型装置或工艺过程为主要核心技术的工业建设领域,如通常包括大量非标准设备的大型石化、制药、能源等项目,这些项目共同的特点是工艺设备的采购与安装成为投资建设的最重要、最关键的过程,而工艺设备的采购与安装又与工艺的设计紧密相关。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或工作,将任务进行进一步的确立和更加具体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况下借助其他方面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当学生接受任务后,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条件,产生了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需求,将任务进行细致的分析,发现问题。由于任务是复杂的,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的有用信息。这时,教师应创设任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培养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论
电力工程造价教学范文3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工程;概预算;重要作用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progres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enterprises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s in the dail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project budget in charge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firm's economic lifelines. An enterprise wants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returns and to a certain position in the market of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competition mechanism, we must carry out the reform bill of quantities, enterprise project takes the budget affec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building engineering firms.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on the bill of quantities in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udget Talking.
Keywords: BOQ pricing; building works; budget;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中图分类号:TU2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企业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建筑工程企业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就需要建筑工程企业一定要注重企业自身日常运行的管理工作。企业的核心就是企业的经济管理,而建筑工程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就是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笔者就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点进行分析,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建筑工程概预算的重要作用。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好、进度快、造价低”是业主选择承包商的主要条件。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投标报价,各投标单位均采用同一个定额单价,总价的高低取决于计算准确度,中不中标与投标单位的实力无关。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投标报价,是投标单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报价,价格报高了中不了标,报低了又要赔本,因此为承揽工程和顺利完工,承包商只有通过装备先进设备,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途径,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新的计价模式出现的必然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按照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进行计价,实行的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程建筑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曾经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进人市场经济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外经济开放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传统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适应新的形势提出了全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它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2003一07一01由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联合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该《计价规范》的公布实施,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必将推动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深人和机制的创新,最终建立由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有序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新机制。
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的区别现行的工程预算定额反映平均价格限制公平竞争。工程预算定额消耗量和有关费用以及相应价格是按照社会平均水平编制的。这种平均价格可作为市场竞争的参考价格,但不能充分反映参与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耗和技术管理水平。
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反映了公平竞争下实际发生的价格,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由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数量,投标人自主报价,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够反映出工程个别成本,有利于企业自主报价和公平竞争,同时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对于规范招标人计价行为,在技术上避免招标中弄虚作假和暗箱操作以及保证工程款的支付,结算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特点
(一)统一计价规则
通过制定建筑工程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工程量规则、工程量清单项目设备规则、达到规范计价行为的目的。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造价文件必须做到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划分,计量规则、计量单位、以及清单项目编码四统一,达到清单项目工程量的统一。
(二)有效控制消耗量
通过政府分布统一的社会平均消耗量指导标准,为企业提供一个社会平均尺度,避免企业盲目式随意大幅度减少或扩大消耗量,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的达标。
(三)彻底放开价格
将工程消耗量定额中的工、料、机价格和利润,管理费全面放开,让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调节价格。
(四)企业自主报价
投标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专长,材料采购渠道和管理水平等,制定企业自己的报价定额,自主报价。企业尚无报价定额的,可参考使用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五)市场有序竞争形成价格
通过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引入价格竞争形成的机制,制定衡量投标报价合理性的基础标准,在投标过程中,有效引人竞争机制,淡化标底的作用,保证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按国家“招标投标法”及有关条例规定,最终以“不低于成本”的合理低价者中标。
四、工程造价信息应用原则
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拥有工程造价信息并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是利用掌握的工程造价信息解决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对整个建筑行业来讲,其功能就是通过工程各类价格的收集、分类、整理和,为企业的产前调定价格提供前期调研和可行性论证,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服务。所以,利用工程造价信息要本着信息有用、合理、有效的原则,信息资料的量和质都必须与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目标一致才有价值,才能为企业提供切实的信息服务,来增强和确保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才可以为企业增收创值。
五、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长远利益
对建筑工程进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执行,在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后,就会增加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降低了造价,提高了投资效益,且便于操作和推行,业主和承包商已逐步接受了这一计价方法。
六、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建筑工程概预算中已成为必然
目前国外在招投标中大多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不少国家还为此制定了统一规则,随着我国加人WTO后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在我国工程建筑中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逐步与国际的惯例接轨已十分必要。
结语:
本文中,笔者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点、新的计价模式出现的必然性、工程量清单计价特点、工程造价信息应用原则以及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长远利益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浅谈,最终得出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建筑工程概预算中已成为必然这一重要结论。从根本上对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建筑工程概预算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 唐韬,郑琼茹. 浅析《建筑工程概预算》实践教学改革途径[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2]陈鸿.论工程量清单计价推行后的工程造价管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06)
[3]曹端,刘贞,栗增德.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电力工程招投标管理系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
[4]张彦.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分析与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06)
电力工程造价教学范文4
关键词:经管类;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37-02
当今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时代对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而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核心问题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首要社会职能和根本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培养人才,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基地,因此,高校应当勇敢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提出的挑战,以教育创新推动创新教育,加快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出一套能适合本学校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校开设的热门专业之一,这与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大量需求密切相关,我国高校设置经济管理专业的50多年中,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管理人才,积累了很多的办学经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办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宏观背景下,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薄弱
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我国人才总体水平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做了相关说明,而这个差距主要表现在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匮乏。近十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在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实务基本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化,也就是经济管理日常工作和决策所依赖的信息获取、加工和分析,都能借助信息系统来实现,这也就给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挑战:除了要有专业的基本技能,还要有在复杂环境下的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经济管理问题的环境认知、决策和组织协调能力。[1]也就是对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能力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2.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
现行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多地继承以前老的方法,创新不足。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是双刃剑,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上,一般都是强调完整的学科体系,注重教学上的“是什么,为什么”,却忽视了教学生“怎样做”;在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很少采用能引导学生更多提问,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教师与学生同步思考的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方面,由于条件所限,不能采取一些高投入的外出实践教学,而一些要求较高的综合性实验更是难以实现。
3.制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机制性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方面有了一些改革创新,但是目前高校的组织结构模式、运行机制方式等方面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高校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过度行政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相对陈旧、单一化,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因此,改革相关的办学及管理机制也是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得以有效实现的必要途径。
二、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几点探索
针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的改革,与此同时也在进行促进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合理衔接和贯通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实践。根据市场用人单位对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设计,在办学宗旨、目标定位、课程设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培养方法和途径各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1.培养目标要具体并且具有指导性,注重个性化教育
教育要面向学生,为学生服务,教育过程要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现在的“大一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学生就业困难,继续深造也没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学院根据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制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并不一定需要统一的格式,但一定要比较具体,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即要改变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挥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科和专业特色制定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可以选择的个性化教育实施方案。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形成自尊、自信、自立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还注重提出对学生一生职业生涯规划有较好引导作用的相应要求。
2.重视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
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2]它们三者不是并行的关系,根据素质的内涵,知识和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成分,同时根据经济管理类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未来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
(1)素质方面。要求具有积极向上、勇于开拓、努力进取的拼搏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增加对学生素质学分的要求。
(2)能力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方面,更加注重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
(3)知识方面。除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层面的培养,还要在相关知识层面和广泛知识层面上对学生加以更多的引导。由于经济管理类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需要和各种相关部门协调,因此,相关知识层面的培养能使他们更好地胜任其工作,广泛知识层面的培养能将一名普通的经济管理类工作者提升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才。
3.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除了必要的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在课内实践方面,通过典型案例的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外实践方面要注重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能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专业实习是通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专业能运用到实际当中。在实践中努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企业沙盘模拟实验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的品牌课程之一,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此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进行整个实验,共同去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在竞争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参加工作极为重要。
学院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电力工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是多方位、综合性的,同时又具有特定的行业特色,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更多地考虑这一特殊的要求,使相关专业知识更多地融合、贯通,能更紧密符合电力工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尽快地结合到电力工业的实际中去。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注意选拔一批具有优秀潜质的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其科研能力,为其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4.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学校要做好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控制,但是培养的效果如何还是要学生到社会上才能检验出来,目前人才培养的评价反馈机制相对薄弱,因此就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性教,学生没有明确目标去学,工作后因为很多知识跟社会脱离,用人单位要进行再教育、再培训,这也是对国家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应该建立相对完善有效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这种评价体系要把政府、高校、社会统筹考虑。
三、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采取的具体措施
经济管理类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富于开拓能力,具有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潜力,具有企业管理、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的精英人才;培养具有深厚的科学素养、良好的工程素养、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潜质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培养有远大抱负,立志报国、勇于奉献、敢于创新、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和管理知识,有较强的公关能力和团队精神,善演讲、有较强英语会话能力的尖子学生。针对学校的行业特色,学院希望培养的学生能很快适应电力及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并具有高级管理人员的潜质,能较好地从事政策研究、经济分析、预测与规划工作,有希望成为高级的经济管理专家。学生中的多数或大多数,通过本科阶段严格的专门培养,可通过免试推荐或考试攻读硕士学位,其中有条件的可由硕士连续攻读博士学位。学院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引入有利于学生就业的相关资格考试
建立面向市场和社会接轨的培养模式。针对学院电力经济管理及工程管理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对相关资格的需求,学院也引进了“电力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使学生在就业环节具有优势,并且把该资格考试推广到了学院的所有本科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改革原培养方案,按照市场和社会的要求,分别制定了大学和企业的培养方案,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实习、上岗的时间等,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实践能力。
2.加强课程建设
加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模式成功的关键。针对培养目的,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做了调整,根据学校“大电力”特色,在培养方案方面选取了一些有电力特色的课程。同时,在课程的整合上根据大学“433”核心课程的相关要求,各专业都对课程做了严格的教学要求。“433”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完成,课程建设为更进一步培养优秀学生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3.加强动手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建设
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加大了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同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真正做好实践环节,依托北京市电力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计全过程、全方位的实践培养体系,并形成规范、严谨、系统的培养流程,建立与之相应的岗位责任分配矩阵,研发了学院的培养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学生、教师、培养管理者网上沟通交流,并实现了网上实验模拟、现场实践观摩、现场科学技术试验观摩,实现了培养全过程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并通过本科学生及早参加老师的课题,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俊.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11,(8).
[2]刘秋华.对经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3]刘秋华,等.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4]易荣华,等.基于大质量观视角的经管类专业综合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