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生产事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生产事故范文1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1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
在我国除上海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我国其他各个省份均有煤矿资源的分布,具已探明的煤矿储量来看,我国煤矿资源储量丰富,但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系数,我国煤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小,在开采与运用的过程中还造成了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煤矿企业作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煤炭资源的年均开采量巨大,每年用于生产生活所消耗掉的一次性能源中,煤炭资源占七成左右,而且就我国煤炭资源的市场需求及开采情况来看,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将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怎样长期的满足市场对煤炭资源的需求,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安全生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关乎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煤矿生产多在地下进行,开采环境具有不确定性,由此决定了煤矿开采是一项高危险性行业,为此如何解决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煤矿开采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大的难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安全生产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在追求煤矿开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煤矿安全生产问题。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依法加以治理,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煤矿生产安全,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机率。
2 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有效预防的具体对策
2.1 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
煤矿安全生产除了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外,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保护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一定要以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煤矿生产中一定要对威胁人生命安全的所有行为加以杜绝,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禁止一切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损害人的生命价值的行为发生。必须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重视人的健康和生存价值,尊重人的精神、情感意识。
2.2 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多数原因在于煤矿开采企业的不规范经营,煤矿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承担着保障煤矿开采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只有符合煤矿开采资格,企业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安全资格证及矿长资格证,方可以进行采矿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煤矿企业的负责人与实际管理经营者要严格参照国家相关文件的具体规定,轮流带班下井,并对井下开采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制定下井登记档案,并就煤矿开采事故承担刑事责任。企业承担着安全生产的大部分责任,煤矿开采企业要建立严格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开采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这些管理制度,并通过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及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规范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开采行为等手段,降低煤矿生产安全隐患的发生。
2.3 努力完善煤矿生产安全保障体系
煤矿的通风、防瓦斯、防水、防火、防煤尘、防冒顶等安全设备、设施和条件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有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同时构建煤矿生产安全保障体系还要积极的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例如可以采用高强度抗炮崩通风柔性风筒设备,这种技术主要采用进口的高强度合成纤维作为骨架材料,生产出高强度抗炮崩柔性风筒,极大的增强了其抗炮崩性能,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普通风筒在掘进放炮时发生崩裂,对开采人员所造成的损伤。还可以采用玻璃钢罐笼罐道,这种罐道较传统的罐道具有质量轻,耐腐蚀、耐磨损、强度高、使用寿命长(30年以上)、平直度好、阻燃、抗静电等一系列优点。为矿山井筒装备长效防腐开辟了一条新途,极大的提高了煤矿开采环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煤矿开采设备的研制正在不断需求开采效率与开采安全的最佳结合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煤矿开采设备安全指数的不断提高将为消除我国煤矿生产事故作出突出的贡献。总之,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提高矿井的抗灾、防灾能力,达到安全生产。
2.4 对乡镇小煤矿依法进行严格的整顿处理
加大对乡镇煤矿的整治力度,广泛开展安全评估,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立即关闭。建立资源有偿开采制度应学习美国的经验,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国家资源进行拍卖,然后进行勘探、建井、开采。购买者要想赢利,就必须达到一定生产规模,必须对资源精打细算。
2.5 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监察与管理
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方式。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是安全生产的准绳,各级安全生产监察部门必须健全执法、监察体系,增强行政执法意识,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依法监察,排除干扰,严肃法纪,树立国家监察部门的权威性,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加大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惩戒、惩罚,维护安全生产正常秩序。特别是加强对危险源超前预控,从安全生产源头上治理生产责任事故;对造成责任事故的责任人给予严肃处治,依法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2.6 加强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煤矿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井下作业人员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并建立培训档案。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经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下井作业。
结束语
鉴于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比较严峻,针对煤矿生产安全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问题实施治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仅仅依靠煤矿施工企业加以治理和国家法律的规范是远远不够的。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事业所涉及到的多方面问题,在对煤矿生产事业进行规范治理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各种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既要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又要通过企业自身的自我控制调节,同时还需要国家的强制力作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可靠保障。我国不仅要在进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改革工作还要在努力提高自我发展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地吸收借鉴国外的安全生产经验,紧密的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尽量在实施煤矿安全生产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还要逐步倡导“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全体社会成员要在生产过程中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在生产过程中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机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肖兴志,吴丽丽.中国煤矿安全事故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03).
煤矿生产事故范文2
安全生产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煤矿行业来说,井下工作环境艰苦,生产条件复杂,安全隐患随处可见。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给我们生命与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我们在生产中,忽略了隐患治理这个环节,抱着侥幸心理生产作业,必将造成惨痛的事故教训。
翻开近几年来福建省煤矿安全事故选编,翻阅着一起起带血的事故案例。事故,是令人痛惜的,更是不堪回首的,它是用前人的鲜血和生命代价换来的惨痛教训,是留给后人一份特殊的“财富”。这是我省某煤矿发生的一起因顶板安全隐患不排除,敲邦问顶工作落实不到位引起的事故案例。2006年9月8号的中班,某矿综二队工人田某某(班长)、赖某某、林某某3人到+255-15#下运巷掘进工作面作业。早班作业人员交接班时告诉当班人员,掘进头顶板有脱层,经撬撬不下来,提醒当班人员要注意。中班3人到达迎头后,首先撬脱层顶板但也撬不下来,于是便不去在意,也不先套架就开始进行打眼、放炮和出渣作业。出完渣后才进行支架,田某和赖某2人在+255石门处锯木头做棚梁。约21:40分,田某和赖某听见“哎呦”一声和顶板冒落的响声,马上进入运巷察看情况,发现林某被冒落的顶板压住动旦不得,田某和赖某立即搬开石头,并赶紧打电话给矿井调度室汇报,请求救援。23:03分,林某被运送出井口,但在送去医院的途中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这起顶板事故原因。一方面,当班作业人员思想麻痹。早班矿井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时已经发现顶板脱层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但班长田某在明知存在较大隐患的情况下,没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带班冒险作业,导致脱层顶板悬顶面积进一步扩大而发生冒顶。另一方面,是执行规章制度不力的问题。当班安全员在查出较大隐患和发现空顶作业情况下,未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而放任至中班处理,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如何加强煤矿隐患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如何加强事故源头的隐患治理,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是本起事故给广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一个问题,应引起我们深思,不让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事故源于隐患,隐患不除,则事故未已。鉴于现阶段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和高危重点行业企业安全隐患仍然相当严重的实际,国家安监总局把2008年定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安全监管总局局长王君在3月20日的总局干部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措施。王君指出,今年是安全生产的“隐患治理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总局和相关部委也陆续下发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内容、重点、方法和要求。排查治理隐患,是加大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的重要措施,也是今年安全工作的一条主线。当前我们工作的重心,就是要着眼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抓落实,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抓落实,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抓落实,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抓落实。当务之急,就是要推动各地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落实好煤矿和重点行业、领域的实施意见,把这项工作全面铺开,以此带动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巩固和发展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成果,切实做好停产检修煤矿、受灾煤矿的复产工作;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认真排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隐患点;健全重大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完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通过努力,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
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我们应该根据煤矿企业的灾害特点,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和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排点,深入开展多层次、多专业、多循环的自我排查和整治,努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边远采掘头面、系统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注重用事故教训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认真分析近年来的典型事故案例,掌握事故发生的部位、环节、原因、特点及规律,举一反三,制定并落实措施,预防和杜绝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煤矿生产事故范文3
关键词:零打碎敲预防;安全生产;本质安全
中图分类号:TD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035-02
权威数据表明,零打碎敲事故占煤矿事故起数的94.2%,占伤亡人数的63.7%。同时,诸多案例证明: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零打碎敲事故诱发或波及扩大造成的。消灭零打碎敲事故,必将从很大程度上降低重大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预防零打碎敲事故,也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隐患可控,事故可防。实践证明,零打碎敲事故是管理问题,不仅仅是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不强问题;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小概率危害因素的出现或两种以上小概率危害因素叠加发生的。如果工作做到位,零打碎敲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也是可以杜绝的。
1 优化人机系统,实现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
某矿在综采工作面下付巷转载机段设置过桥,行人侧打设密集柱,每根柱间距不超过150 mm,人挤不过去,让职工不走过桥就无法跨越转载机,避免了跨越转载机时人员掉入溜子内而被拉伤。总体概括来说,要在环境、设备的本质安全上下功夫,从客观上消除发生人身事故的条件,从人机系统方面杜绝零打碎敲事故的发生,实现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即便出现职工误操作,违章作业,出现小概率危害因素的叠加,也不能发生事故,即便发生事故也不能伤人。
1.1 完善防护设施
安全防护装置能够实现人与机的有效隔离,确保作业安全。
1.2 改进设备缺陷
设备设施是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标准物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作业环境。要充分发挥一线职工的聪明才智,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如设置副井罐笼气动帘子门、实现电机车关门闭锁等,进一步提升设备运行可靠程度。
1.3 配备设备操作标识
对设备、阀门的开、停、闭、转的手柄、阀门等等,都统一进行醒目标识,使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杜绝误操作。
1.4 拉高安全质量标尺
按照安全设施“不缺失安全可靠舒适精美”四个步骤要求进行整改,改善职工作业环境,进而通过亮堂、舒适、优美的作业环境逐步引导职工规范岗位作业。
2 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培养职工符合安全要求的作
业习惯
某矿维修队职工张某在到皮带巷另一侧取钎椽时,为少走几步路,不走行人过桥,而是两手扒住过巷钢管去跨越皮带架,衣襟被吊绳挂住,跌倒后右小腿被皮带拉伤。
这起事故中,张某虽有防范意识,跨皮带时也做到了小心谨慎,最终还是被皮带拉伤。但如果他有跨越皮带走过桥的好习惯,事故就不会发生。
抓好安全生产,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职工作业时的小心谨慎上,而是要靠日常的严抓细管和职工良好的作业习惯。要从日常作业的一点一滴抓起,逐步扩大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培养职工良好的作业习惯。
2.1 以“安全不放心人”排查为重点,控制不安全行为
可以把“安全不放心人”分为固定性和临时性两大类。对年迈体弱、性情暴躁、胆大冒险等固定性“安全不放心人”,要求与安全意识高的工人8小时全过程结伴、一对一相互监管。对新入矿、新婚、刚刚调换岗位、探亲前后、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等26种临时性“安全不放心人”,按照“班前会安全网络小组全面排查当班组长检查队长或支部书记抽查确认井口救护队抽查”等流程进行一天三班不间断排查。被确认为不安全的职工及时采取调岗、联保或调休等措施,牢牢把住安全入井第一关。
2.2 全面推行全要素安全确认
为避免职工在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因人、机、环境和物的综合因素而发生生产事故,对“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进行拓展和延伸,推行全要素安全确认。
以地面综采车间电气焊作业岗位为例,首先对“工作场所有无危险隐患、灭火措施是否到位、人员是否具备上岗资质”等准备工作进行确认,作业前再严格按照“高低压表灵敏、氧气管不漏气、乙炔管不漏气、氧气和乙炔瓶间距不小于5 m、割把完好”逐项进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
通过全要素安全确认,把每项岗位作业都分解成若干环节,再按流程要求对每个环节进行精确、准确的确认,保证每一项岗位作业都在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下进行。
2.3 组织生产不能人为制造隐患,更不能违章指挥
在布置生产组织时,要首先考虑到具体操作方法、现场注意事项、哪些会造成意外事故,同时,还要根据岗位人员的性格、心理素质、技术素质等,合理配岗。
2.4 到一个新地点作业,要首先熟悉环境
斜坡绞车司机、信号工、把钩工等固定岗位不要随意调岗、调人,避免由于对设备、环境状况不熟悉而造成事故。
2.5 实行脱产帮教,整治“三违”
发放《“三违”帮教手册》,凡出现界定范围内的“三违”行为的,一律进行为期一周时间的半军事化脱产帮教,帮教结束后,“三违”者家属陪同在班前会上谈认识,让职工真正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三违”的危害。中层干部完不成反“三违”任务的,给予经济处罚,学背“三违”条款,并在安全办公会上作检查,在全矿形成齐抓共管反“三违”的格局,约束职工遵章守纪,控制不安全行为。
2.6 强化职工不良行为的现场纠偏
建立职工不规范行为纠偏台帐,要求生产科队管理人员都当“职工行为指导员”,每天下井都要对职工的不良行为进行纠偏,通过坚持不断地指正、落实、纠偏,消灭职工的不良作业习惯。
2.7 坚持行之有效的区队日常管理
①两人及两人以上作业时,必须指定临时负责人,并给予适当补贴;②岗位工定点汇报,队值班室进行反调度;③队管人员分片包岗,定反“三违”指标,不定时巡查;④推行“作业票”制,明确安全措施、安全责任;⑤发现较大安全隐患,岗位人员要及时向队部汇报请示,不得私自处理,造成危害扩大;⑥特殊地段作业,处理斜坡车辆掉道等涉险作业,队领导必须到现场指挥;⑦双向安全确认。如人员在皮带里侧清煤,开皮带前必须由清煤工亲自告知皮带司机已撤离;⑧安全结对、岗位联保。按就近原则,两两结成安全伙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一人违章,两人受罚。
3 多措并举,提高职工素质
3.1 制度管理
以公司组织年度全员脱产培训、季度分系统培训和月度区队内部培训贯穿全年,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做到定教师、定教案、定时间、定目标、定考核奖惩办法。每月培训计划与生产经营计划同时下达、同时考核。每周二下发培训动态简报,对培训班组织情况、职工成绩明细、不足之处进行通报,使公司领导、各部门、区队实时掌握培训状况,及时进行工作调整和部署,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3.2 思想引导
矿每季度组织一次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各系统每季度第一个月由系统矿长组织进行一次全员安全意识培训,大力宣贯先进理念,引导职工树立“煤矿作业可以不出事故、自己下井不能受伤”观念。落实《员工安全培训学习例会制度》,强化周二安全学习、媒体宣传、集中宣传、典型引导、身心调适(含职工静动态档案)、家属协管等安全活动载体作用,让安全意识落地生根,让职工主动要安全、管自己。
3.3 政策激励
①从各区队总工资中提取5%作为职工培训奖励基金,每月对各队职工的考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进行奖励,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②认真落实“名师带徒”制度,凡到“大师工作室”听课或到车间参加技术演练和观摩的职工,均给予工资补贴,激发学知识、学技能的积极性。③各级管理人员入井随身携带“奖金卡”(30元面额),对井下现场各岗位职工不定时进行抽查提问,内容包括本队每日一题内容、本岗位操作规程、“手指口述”等应知应会知识,回答全面的现场发放一张奖金卡以示鼓励,激励职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3.4 干部带动
科、队长、支部书记定期全过程跟班,现场跟班盯循环,盯工序,更清楚地了解作业流程,对环节认知度才更高,发现问题才会及时准确,安排工作才能更切合实际。同时,与职工一起作业,潜移默化地影响职工,引导职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4 找准载体,持续不断开展“岗位安全预想”专项安
全活动
专项活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巩固、提高、深化安全工作效果的有效手段,“岗位安全预想”活动则是有益的尝试。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一小部分“无知无畏”职工甚至会错误的认为不安全行为不一定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相反在一些情况下还会带来好处,如省时、省力等。开展“岗位安全预想,全员危害辨识”活动,就是要实现安全管理方式转变――在过去“抓三违”、管具体事的基础上增加管人,强化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职工对危害的辨识能力,让职工做本质安全人,从源头控制,保证安全。
通过活动的全面开展和坚持,职工在作业前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辨识,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超前预想,对自己行为进行一次审视和再确认,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思维方式,逐渐养成“走到哪儿想到哪儿”的良好习惯,做到了“往最坏处预想,向最好处努力”,主动控制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保证作业安全。
煤矿生产事故范文4
关键词:顶板事故 冒顶 片帮 岩石应力平衡 支护不当 顶板管理
引言
在采矿生产过程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事故是顶板事故;在矿山事故中,一般把巷道或工作面顶部坍塌的事故称为冒顶事故;把两侧坍塌的事故称为片帮事故。而顶板事故是冒顶事故和片帮事故的总称。
1.顶板事故产生的原因
顶板事故是由于岩石的稳定性差,当强大的地压传递到巷道的顶板或两帮时,使岩石遭受破坏而引起的。众所周知,岩石在地壳内部是处于平衡状态,由于井巷开拓的结果,在井巷周围便产生了岩石应力的重新分配,致使岩层发生某种变形,并随着压力的产生而出现有裂缝;同时岩层的节理也在压力的作用下逐渐扩大,在此情况下,岩石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出现了顶板的下沉弯曲,裂缝逐渐扩大的现象,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能形成顶板的冒落。这种岩层内部运动和压力分布的变化是产生顶板事故的客观原因。
在调查双鸭山矿业集团各矿发生的冒顶、片帮事故中,大多数为局部冒落及浮石处理不当所引起的事故,而大冒顶及片帮事故较少。因此,对局部冒落及浮石的预防,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一般是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主观与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表1所列,是按冒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类统计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属于生产管理方面的原因占45.6%,属于物质技术方面的原因占44.2%,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物质技术方面的原因与生产管理是分不开的;因此可以说,在当前物质技术的基础上,冒顶、片帮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所致。至于由冒险作业等原因而引起的事故并不多,仅占10.2%。这说明,有的人将事故的主要原因和责任,归咎于遇害者的“不小心”,而放松了对生产管理及物质技术条件的改进,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
又如表2所示,是对冒顶事故发生的地点进行统计的资料,从表中可见,巷道内发生的冒顶事故较多,其中掘进工作面的冒顶事故最为频繁。因此,必须加强巷道及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和支护工作。
2. 顶板事故原因分析
2.1采矿方法不合理
采矿方法选用的错误,采掘顺序、凿岩爆破、支架放顶等不当,都能导致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如在顶板岩石松软,节理发达,断层裂隙较多的矿床条件下,采用不合理的水平分层法,使顶板暴露面积过大,就容易发生顶板事故。所以,合理选用与改进采矿方法,是防止冒顶片帮事故的关键。
2.2顶板管理不善
根据冒顶伤亡事故的统计资料表明,只有10%左右的冒顶伤亡事故是属于较大型的冒落,其余大部分都属于局部冒落及浮石伤人。这些都是由于事先缺乏认真的检查,没有进行全面地毃帮问顶,疏忽大意等原因所造成的。从冒顶事故发生的时间来看,一般多发生于爆破后1—2小时的这段时间内。这是由于顶板受到爆破的冲击和震动而产生新的裂缝,或使原有断层和裂缝增大,破坏了顶板的完整性的结果,因此,如不加强爆破后的顶板检查和维护,往往引起顶板事故。
2.3处理浮石操作不当,违反操作规程
由于处理浮石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冒顶事故,大多数是因为处理前缺乏细致的全面地检查顶板,没有掌握浮石情况等,在处理时便引起了冒落事故,诸如撬左落右,撬前落顶,撬小落大等。其次,还有处理浮石时站立的位置不当、操作技术不熟练等等。另外,也有些冒顶片帮事故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缺乏安全操作知识所造成的。
2.4地质矿床等自然条件不好
这一原因是造成冒顶片帮事故的客观原因,有时由于矿体与围岩为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所破坏,形成压碎带,节理层理发育,裂缝多;有时再加上裂隙水的作用结果,破坏了顶板的稳定性,因而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2.5地压活动
在矿山岩体中采掘矿石、煤炭,形成空间打破了岩体的平衡。由于围岩稳定性高和岩(煤)柱的支撑,在一定的时间内,空场之间的岩壁尚能保持静压状态而互相屹立;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空场暴露的时间增长,促使密集或连续空场之间岩壁应力不断集中,最先打破一个缺口,沿着断层、岩脉等构造薄弱线发生岩石移动,从而导致大面积岩壁倒塌,形成地压活动。这是地压形成的客观因素。有些矿山之所以会发生大规模的地压灾害,主要是个别领导只重生产和利润,忽视安全;只顾一时,不顾长远;违反安全生产方针和矿山技术政策,乱采滥挖,对采空区长期不进行处理。这是地压危害的根本原因。
2.6支护不当
支护也叫支架,对防止顶板事故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支架架设不好、结构选择错误、材料不符合要求、架设不及时、支护跨度大、架设不完善等,都可能导致冒顶片帮事故。
总之,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各原因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各种原因所占比例亦不一样,对双鸭山矿业集团各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具体统计如表3所示。
结束语
要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我认为,一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知识,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学习。二要进一步落实好顶板管理责任制,按质量标准化作业。三要加强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不懈地做好顶板的安全防范措施,就一定能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钱鸣高,刘听成主编: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
煤矿生产事故范文5
关键词:机电;煤矿;运输事故;紧迫性;防治
在煤矿生产中,因运输线路长面广,各环节均有所涉及,一旦机电及运输过程出现故障,就会带来严重的煤矿事故,为了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及时排除运输系统隐患,有必要了解机电及运输过程出现故障的原因,并采取合理的对策进行解决,这对整个煤矿机电及运输的管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机电及运输事故防治的紧迫性
在煤矿生产中,每年都有大量的煤矿事故,其中一类事故就是机电及运输事故,如2014年吉林的煤矿事故调查中,机电运输类隐患事故占总事故近1/3,运输事故占总事故1/3以上,尽管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并出台了很多措施,以预防事故的出现,但煤矿企业依然有大量煤矿事故出现,特别是煤矿机电与运输类的事故,加强煤矿机电与运输事故的防治是很有必要的,这就需要加强事故原因的分析,出现运输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有人违反了行车不行人的规定,致使行人被撞,还有些煤矿作业人员违反蹬车,违反规程操作运输设备或者违反规程应用斜井防跑车的装置,这些都是导致运输事故的直接原因。其他原因则主要是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现场管理执行不力,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作业人员的管理比较混乱,设备日常检修不到位,员工安全教育也不到位,这些均是造成煤矿生产事故的原因,为了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出现,对这些事故原因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
二、煤矿机电及运输事故的防治措施
(一)加强常见煤矿运输事故的防治
在煤矿运输工作中,常见的运输事故有平巷、斜巷及胶带运输事故等,其中,要防治平巷运输中的事故,需要按照检查的标准对机电撒沙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并按照号令发车,除了调车之外,其它的机车应该在前面牵引,避免顶车行驶,若两列车同向行驶时,两车间的距离应在100m以上,对机车的速度要严格控制,最好控制在4m/s以内,距离要控制在20m之内,对于机车行驶到弯道及交叉口等位置时,应该减慢速度,在40m之外就要进行响铃提示;对于斜巷运输中的事故可以采取的措施为:对牵引车的数量进行认真检查,保证牵引车的数量符合要求,对各车间的连接状况也进行检查,工作检查完毕没有任何异常时,才能发放车的信号,对于斜巷自动的防跑车装置可按照规定的实践进行检查,以确保性能良好;对于胶带运输事故的防治措施为:合适的位置进行防撕裂防滑及防跑偏装置的安装,从而提升胶带工作安全性,胶带滚筒的杂物需要及时清理,并依据实际需求来调整胶带的长度,让机架中心与滚筒的轴线保持垂直的状态,机巷两侧要预留合适的距离,以确保胶带运输的安全性。
(二)加强煤矿机电的日常管理
随着煤矿业的机械化发展,煤矿机电与运输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首先,需要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及规范煤矿生产的流程,如机电设备的台账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与管理制度等,以确保煤矿生产活动的科学合理性;其次,认真执行机电设备的使用规范,根据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机电设备实施持证上岗的制度,以确保责任到人,对于交接班规程,可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方面的工作,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再者,做好机电设备的安装验收工作,机电设备改造时,需要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安装,对安装中的各环节要监督管理,安装完成后,要由专家进行组队验收,发现不合格情况及时纠正,为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科学的验收制度。
(三)加强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抓好培训工作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杜绝煤矿事故的出现,应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并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新上岗人员要进行安全培训,合理制定培训内容与时间,以确保员工获得针对性的培训知识。煤矿企业还可通过宣传栏及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企业员工生产安全宣传教育,让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于新的机电设备及新技术等也要进行针对培训,让员工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性。同时,还应加强员工日常的安全教育,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生产安全方面的常识教育,让员工充分了解各种操作规程,充分发挥安全教育的作用,对于特殊的作业工种,也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之后,作业人员才能上岗工作,从而有效确保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另外,相关的机电技术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掌握机电系统及运输系统的情况下,要能及时发现机电故障,并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以确保机电设备自身的安全性,避免机电故障的出现,这也需要相关人员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升机电及运输方面的工作能力,以确保煤矿生产的整体安全性。
(四)加强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煤矿企业应积极引入新设备及新技术,逐渐实现煤矿运输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煤矿所应用的设备、仪器及材料需要获得具有安全标志的产品,国家禁止应用的设备或者淘汰的设备,企业监督管理部门要心中有数,下发相关的设备材料淘汰目标,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机电设备智能化的发展是大趋势,为了降低事故率,提升煤矿的生产效率,煤矿企业要做好相关的设备更新工作。
三、结语
煤矿机电与运输设备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工具,对煤矿的整个开采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机电与运输事故所占煤矿事故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有效防治煤矿生产事故的出现,确保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有必要加强机电与运输事故原因的分析,依据煤矿事故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进行处理,以降低机电与运输事故发生概率,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进而促进煤矿企业持续安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防治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4:48-49.
[2]孙继平.煤矿事故分析与煤矿大数据和物联网[J].工矿自动化,2015,03:1-5.
煤矿生产事故范文6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 原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D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0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oal min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electrical safety equipmen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mine safe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al production and coal industry, to prevent the electromechanical accident in coal mine, the coal mine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analysis.
Keywords: the electromechanical accident in coal mine; cause; preventive measures
我国煤矿机械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煤矿机电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煤矿生产的重要保障,针对机电事故产生原因的分析,为解决煤矿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煤矿机电管理,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技能,优化机电设备水平。
1煤矿机电事故特点
(1)煤矿机电事故具有单个事故,零散,多发,涉及面广的特点。在管理上存在对事故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2)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为避免机电事故发生需要掌握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3)工伤事故,设备故障事故,维修和设备非正常运转情况下事故。(4)机电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的比重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2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结合煤矿机电事故的特点,从设备,管理,人力等方面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2.1设备质量
煤矿的生产建设需要成套的煤矿设备,然而由于一次性投资金额比较大,导致一些煤矿的机电设备没有及时更新,设备比较陈旧,另外受到我国煤矿设备科学技术水平低,制造工艺差,原材料不足,检测手段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设备品种少,生产水平低,设备安全性差,缺乏高新技术产品。都给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降低了设备的质量,也给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2.2设备维修
随着煤矿行业逐渐由机械化转向自动化,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先进设备也逐渐应用到煤矿生产当中,而引起设备的损坏的原因是设备长时间的运行和使用人员操作失误。对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工作就十分必要,有关数据表明,机电事故约有75%-80%是因为设备操作失误引起的。机电设备技术人员没有在日常的维护中对设备进行监管,例如出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设备带病运转,设备相对老化,设备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等问题,会造成机电事故的发生。
2.3设备管理理念
煤矿生产企业一直以来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产量完成生产任务为主,而管理理念仍处于落后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煤矿设备管理存在“什么时候坏, 什么时候修”的观念,而现今的机电设备管理倡导“重点部位点状监测性检修”的新理念。管理理念的滞后会增大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率,煤矿事故的30%-40%都是由于机电管理不到位导致的。例如以往发生的煤矿机电事故,多是因为缺乏监管,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缺少安全考核,安全奖罚不及时,管理人员不遵循管理原则,对没造成重大事故的人员处理不严格追究责任,缺少安全意识。落后的管理理念造成事故频发,制约煤矿产业的发展。
2.4设备管理队伍
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智能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的机电技术人员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都需要技术人操作使用。然而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中存在人力资源缺乏,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差,业务技能培训少的问题。由于煤炭行业工作环境和待遇方面相对其他行业具有险、脏、累的特点,导致缺少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而在岗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缺少机电技术知识,缺少设备操作维修的技术手段,在机电设备操作过程中,达不到安全操作要求。
3预防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综合分析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要预防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 应积极采取以下策略。
3.1更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
煤矿企业在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对一些机电设备进行更新,因为一些机电设备超期服役会给设备安全管理带来隐患,所以煤矿企业应该增加购进先进设备的资金投入,使用先进的节电节能新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保障新设备投入生产使用。同时,要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日常维护,针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到时时掌握,消除设备故障隐患,提高机电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工作效率。
3.2提高安全意识
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以“重点部位点状监测性检修”为指导理念,加强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通过组织多种途径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使员工明确事故的危害性,例如利用典型的事故案例,消除员工的安全侥幸心理。把煤矿机电安全工作摆在第一位,落实安全职责,使煤矿安全生产观念深入人心。
3.3健全煤矿机电部门管理
构建机电部门管理组织结构,制定部门管理制度和煤矿机电管理质量标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健全煤矿机电部门管理主要从四方面做起,一是组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机电管理队伍,合理分配人员的工作,促使每个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职能。二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执行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确保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三是协调机电与生产的关系,制定机电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机电管理工作,才能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四是建立管理机构,制定规章制度,使机电管理工作有据可依,规范机电管理,重安全促生产。
3.4组织技术培训
要大力加强对机电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机电队伍的稳定性, 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机电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就是技术培训,提高在岗人员的机电知识水平,掌握机电技能,提高现场操作能力,能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投入安全生产。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加大技术培训的力度,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支懂技术,重安全的专业队伍。
4结语
预防煤矿机电事故发生,减少煤矿生产的安全隐患,保障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安全意识,加大机电管理力度,促使机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推动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荆霞.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山东煤炭科技,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