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践性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践性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 公共政策分析 案例教学法 学生主导 教学方法

0 引言

公共政策分析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也是一门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策制定、筛选、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的研究,其核心问题是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备选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以达到改良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获取解决途径的目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的总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教学效果。传统教学中明显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因此,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要摒弃传统单一的“主体到客体”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和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①与传统教学法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同,案例教学关注复杂的社会现实,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对原理和规则的掌握。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中引入以学生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运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政策研究和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而增进学生对公共政策问题和现象的理解。基于公共政策的特征,该课程天然具有实践性导向,因此课程的教学必须结合社会现实,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实际生活中的政策案例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对政策过程缺乏了解,很多知识尤其是一些技能难以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形成,例如怎样发现与分析政策问题、如何提出政策建议、如何执行具体政策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及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社会实践,对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政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公共政策分析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相当于在政策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设一道桥梁,寻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增长学生分析政策问题的能力。②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教学法优势明显,它有利于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结合公共政策分析学科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通过针对性探讨政策分析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政策素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案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一方面教学案例多从国外直接移植过来,本土化程度低,学生难以融入案例情景,不利于学生将公共政策理论与我国复杂的社会现实联系。另一方面,“灌输―接受”式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缺乏课堂置疑和辩论的热情,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无法培养学生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教学的目的不再是让教师向学生提供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一套完整并适合自己的分析问题的思路。

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是指由学生根据案例自主选取和查阅相关学习资料、由学生分析案例和讲解案例,并由学生对案例进行总结和汇报,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往的案例教学法多为教师主导型,即教师搜集资料,在课堂上讲解,与学生讨论,再总结得出结论。而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只负责布置任务,提供参考案例,组织讨论与点评,将大量的资料筛选,案例分析与讲解,分析报告的撰写,分组课堂汇报等工作交给学生完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团队合作、归纳总结以及当众发表演讲等能力。

2 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的组织安排是否恰当,设计程序是否合理,既是案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公共政策分析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教学大纲以及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的一般流程,科学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

2.1 前期准备阶段

2.1.1 分组和评分方式

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的学习过程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更加强化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而分组是教学是否成功的首要环节。考虑到讨论效果,分组方式最好由学生自由组合,但人数不宜过多或者过少,每组大约4至6人比较合适。组长由学生自荐然后共同推选出来,组长在小组中的作用较大,不仅要完成自身任务还要整体协调、安排其他组员的任务。教师除了要对小组共同完成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评分(满分40分),还要按照个人对小组的贡献给每名成员打分(满分10分),这两部分的分数总和就是学生的课程总结报告分数,占本课程最终成绩的50%。这样的评分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肩负着提高小组成绩的共同目标,在分析案例和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小组就会进行明确的分工,积极地讨论和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按照每个成员所承担的角色和对小组的贡献评分,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避免小组合作中最易出现的“搭便车”现象。

2.1.2 公共政策案例选取

教学中选择的案例是否恰当,是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好的案例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③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从案例与特定政策分析基本知识点的关联性、案例与社会实际生活的关系以及案例的总体难易程度来考察所选案例的适当性。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通常是对课程教学有用处、与教师所要传授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关性、能引发争论和探讨、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因此,考虑到教学目标和课堂效果,综合以上因素,此次教学实践选择将怒江水电站开发建设问题作为一个案例方向,向学生提供了四篇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以此方向为切入点,自主查阅相关案例,进行小组案例讨论,撰写分析总结报告。

2.2 教学实施阶段

2.2.1 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具体实施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之前,教师应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相关政策分析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点详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备处理公共政策案例的充分理论知识储备。④公共政策分析的教学目标是:系统了解公共政策学的框架和内容体系、熟悉公共政策学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分析的一般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公共政策问题。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应结合所选案例,对公共政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运用政策分析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2.2 小组讨论与报告撰写

小组讨论是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在分组讨论之前应先确保每名学生都充分学习和理解案例,因此布置四篇阅读材料的读后感为课堂作业。然后选取“从怒江水电站开发看中国公共政策模式变化”、“中国政策网络适用性考量――基于怒江水电站开发项目的案例研究”两篇文献进行小组讨论,并结合所学理论撰写案例分析小组报告。要求先简述案例背景,再介绍所用的理论,然后结合理论与实践展开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学生根据案例讨论的情况,在综合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思考,可提炼出全面、深刻、见解独到的分析报告。

2.2.3 小组展示与汇报发言

此次教学实践活动共有四个班级,101名学生参与,按照自由组合原则分为19组,每组4~6人。由于各小组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最后的案例报告展示是学生相互学习、互动讨论的一个平台,因此小组陈述的顺序也就不重要了,各组可以自由随意发言,课堂氛围比较民主、活跃。与以往每小组指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不同,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言,对自己在小组中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发表对案例的个人见解,与其他学生分享完成小组合作任务的感悟。这种小组汇报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仅提高了学生案例分析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口头表达、随机应变及课件展示等其他能力。

3 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教学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在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的成效。统计结果显示,参与此次教学活动的101名学生,课程及格率100%,其中成绩优秀(90分及以上)的有17人,优秀率为16.83%;成绩(下转第138页)(上接第135页)良好(80~89分)的有53人,良好率达52.48%;成绩中等(70~79分)的有29人,中等率为28.71%。总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9.3%,由此可以看出本次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根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发现,通过运用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学生可以参与到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每个步骤,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经过材料阅读、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报告撰写、课堂汇报等教学环节,学生对公共政策分析的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点都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此外,该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虽为主角,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教师的积极倾听、因势利导和及时对有争议观点进行分析,是学生对案例问题达成共识的重要基础。在这一模式中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中教学相长的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实践更易掌握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注释

① 陶.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4):161-163.

② 杨芳.多种教学方法组合运用的实践与反思――基于《公共政策学》教学实例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47-148.

实践性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研讨;案例;机械;教学模式

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是运用生产现场情境作为典型教学案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其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因而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教学内容专业实践性强,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前期实践经验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这些实践经验也正是学生所缺乏需要补充加强的教学内容,基于此矛盾,课题组将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到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打破课堂内外的时空界限,全方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构建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优化机制方向专业课教学体系

(一)形成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技术路线

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二)加强校企联合,优化案例教学内容,构建案例教学资源库

教学中所选案例多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周边企业,并将收集到的素材整理,归类构建制造加工现场案例集、夹具应用案例照片集、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网络教学平台、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网络创新教学平台,结合相关网络教学系统,应用于具体的实际教学中。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三)优化基于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的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应用案例时,首先需优化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课程试验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过程,使分散的教学内容合理配置和有机结合,保证教学全过程的相对完整和连贯。其次通过一些开发性综合实验,对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最终使机制方向专业课教学体系不断得到优化。

二、优化教学手段,落实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针对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式教学方式,优化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主要采取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网络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课程实践性强、学生实践经验少、理解困难的矛盾。

(一)用案例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

用案例驱动法逐步展开教学内容,一环扣一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吸引到问题中去,可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六点定位原理、加工原始误差的组成、定位误差的分析等知识点的引入,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桌子大多是四条腿的,而三角架总是三条腿,且脚很尖?从而引出定位原理的概念。

(二)用案例模拟法,加强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培养

通过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加工安全案例、经济纠纷案例、工程产品质量案例,让学生模拟其中某个企业的身份,讨论分析机械加工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如利用汽车质量不过关导致市场流失事件、水污染事件等案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经济意识、质量意识及环保意识。

(三)用案例讨论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将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难点分成若干讨论课题,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布置讨论任务,学生采用合作小组的形式,在任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最后教师总结,使学生由倾听者变成了思考者和参与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榜样案例激励学生,营造浓厚的校园工程文化 文化教育与技术教育必须融合协调才能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中,顺其自然地发挥其工程创新潜能。针对此,将榜样案例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及网络课程中,确定以竞赛引导学生的机械工程竞赛机制,具体做法为:在高年级学生中,通过竞赛引导其进行各级别机械工程竞赛活动,对已取得成果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宣传,鼓励更多的低年级学生进入到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竞赛中去,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充分结合的同时,加深其对机械工程涵义与价值的理解。

基于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的机械制造方向专业课教学体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充分参与为指导原则,促进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岗位技能在“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中形成和提高,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各高校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可多采用研讨型案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俊霞,张文雪. 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06):1-2.

[2]黄爱华.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04):58-60.

实践性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ANSYS软件;力学分析

0.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机械、数控、铁路、建筑等大多数工科专业都开设工程力学这门课程。工程力学作为一门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技术基础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与工程和生产实践联系密切,在工程意识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对机械类专业来讲,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在工程设计中也具有很强的直接应用性。因此工程力学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必要的工程软件结合,对整个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

ANSYS软件是美国ANSYS公司开发的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该软件是FEM(Finite Element Method)分析中迄今为止惟一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设计分析软件。开发初期,主要应用于电力行业,现在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汽车,土木工程、水利等各个领域,能够满足各行业进行有限元分析的需要。ANSYS软件是融结构、流体、电场、磁场、声场分析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它能与多数CAD软件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如Pro/Engineer, NASTRAN, Alogor, I-DEAS, AutoCAD等, 是现代产品设计中的高级CAE工具之一。

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部分学生仅凭在高中所学的物理基本知识,到了职业院校以后,学起来很吃力。而且他们空间想象能力不是很强,再加上很多学生对工程力学这门逻辑性和前后连贯性非常强的课程缺乏兴趣。这些情况都给工程力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静定和超静定杆系结构,例如多跨连续梁、桁架、刚架、三铰拱等结构。利用结构力学中的力法、位移法或力矩分配法求解超静定结构,求解过程麻烦,尤其是多次超静定,需要求解方程组,计算十分复杂。因此将ANSYS软件引入课堂强化实践性教学则解决了求解的难题,它不仅具有强大的前处理功能,而且其后处理的显示功能可以清楚地给出结构的位移、内力图,使结构力学的求解问题不仅简单,而且直观。

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主要是应用三个基本模块:前处理模块、分析计算求解模块和后处理模块。预处理模块提供一个强大的实体建模及网格划分工具,用户可方便地构造有限元模型,实现参数定义、实体建模和网格划分三种功能。在分析计算求解模块中,是通过定义分析的类型、分析的选项、载荷数据和载荷步选项等,来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的求解。对于后处理模块则主要是用来查看分析结果,从而得到位移、应力、应变等的图形和数字显示。

1.ANSYS软件在悬臂梁变形计算中的应用

在工程中计算梁的位移是一个重要问题,设计梁不仅要求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要有足够的刚度,即要求梁在载荷作用下的位移,不超过容许的值。另外,对于某些梁,如车辆下的叠板弹簧,要求有较大的弹性位移,以便更好地起缓冲、减振作用,也都要进行位移计算。

积分法是求梁位移的基本方法,它能求得挠度和转角的普遍方程,这是它的优点;但是当梁上载荷复杂时,计算冗繁。而工程中往往只需求某些特定截面的挠度和转角,这就促使人们寻求新的计算方法。

以悬臂梁为例,利用ANSYS软件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求解悬臂梁的变形,求解步骤为:定义材料、实常数和单元类型:根据具体的有限元分析问题,选用合适的材料本构关系和相应的单元类型,并确定单元的实常数;建立几何模型:根据具体问题进行有限元模型简化,并画出几何模型;划分网格:对几何模型进行单元网格划分,即离散几何模型;加载(位移和力):在单元网格上加上力边界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求解:进行有限元求解;查看结果:查看分析结果,包括单元和单元节点上的位移、应力和力等。

2.ANSYS软件在桁架结构中的应用

桁架结构是工程中大跨度结构常用的一种形式。桁架结构是由杆件相互铰接组成的体系,当荷载只作用在结点上时,桁架结构中的每一根杆件都是二力杆,各杆的内力主要是轴力,可能是拉力也可能是压力,在理论力学或者材料力学中求解桁架的手工计算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结点法、截面法及联合应用。

利用ANSYS软件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求解各种桁架结构,求解步骤为:设立某个具体问题的文件名;选择单元类型(桁架结构为杆单元);设置材料属性;设置截面形式;定义实常数;建立模型;施加约束;施加荷载;运行计算;后处理显示结果。可以验证,采用ANSYS软件计算求解出的桁架结构受力变形后的各杆的轴力与手工计算的理论值完全吻合。

3.ANSYS软件在钢网架屋盖结构受力分析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网架屋顶结构的受力,包括屋盖的布置、上下弦杆、斜杆和竖杆的截面尺寸与材料的选用以及节点的连接构造等;然后对钢网架屋盖结构进行了建模与网格划分介绍;接着进行了加载与求解介绍;最后进行了计算结果分析,包括分析结果统计以及从变形和内力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等。

4.ANSYS软件的推广应用

各类结构在工程结构施做和使用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过程是十分复杂的。ANSYS强大的求解功能使得其十分便于应用在各种复杂的大坝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桥梁结构工程、房屋建筑工程、边坡工程以及基础工程中的力学分析中,将有限元结果与教材上的理论结果进行对照,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5.结束语

工程力学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岗位需求,彻底改变原有课程内容体系,以解决实际工程力学问题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根据专业、学习形式不同对内容作大幅度取舍,组织有丰富工程经验并担任过多年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写适于该学科的校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意引系工程实际且有代表性的例题、习题和思考题,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李黎明.ANSYS有限元分析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权.ANSYS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实践性教学案例范文4

1.中职学生安全事件的特點 

1.1中职学生安全事件主体较为复杂 

虽然很多中职学生都属于成年人了,但是很多学生可能是初中都没有结束就直接步入了中职学校,身心发展还尚未成熟,甚至有很多学生都是参加工作了之后进入到了中职学校,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非常大,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冲突,所以中职学生安全事件主体较为复杂,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症下药,充分了解每一个中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困惑。 

1.2安全事件较为多样性 

由于中职学校在教学活动方面把实践操作作为主要的内容,所以实践操作的技术性、安全性也成为了中职学生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并且中职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非常大,所以发生的安全事件也呈现出的是多样化的现状。中职学校在安全教育管理中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让中职学生都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 

2.目前中职学校安全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2.1管理制度较为不完善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没有意识到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管理制度较为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中职学校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没有设定专门的安全教育管理课程,教育工作不到位,最终使得学生不能够受到相应的约束,比较放纵自我,发生严重的安全事件问题。 

2.2安全教育管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目前中职学校在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安全管理的认知存在误区,很多情况下学校总是把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对象,只是一味的去约束学生而已,但是其实在中职学校安全事件中,很多都是由于治安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非法人员进入到校园内对学生的生活、工作产生影响。 

2.3安全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内容单调 

目前在中职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方式单一、内容单调的问题,很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现状,很多情况下都是在课堂上简单的宣传一下安全教育管理知识内容,并且没有让学生对安全教育管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导致学生对于安全问题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只有在发生安全事件的时候才会追悔莫及。 

3.提高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 

3.1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在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其次在教育工作中还要结合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制约,让中职学生能够明白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学校还要设定安全教育管理的考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严肃对待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内容。学校不仅仅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工作,其次还要加强学校周边安全设施的建设,包括校园周边禁止开设游戏厅、酒吧等,还要加强对校园护卫队人员的培训工作,让校园护卫队人员能够提高责任意识,防止校外人员对中职学生的工作、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学校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规范校园护卫队人员的各项行为。 

3.2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在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还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因为网络现在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很多学生都是由于沉迷于网络而耽误了学业,甚至做出非法的事情,所以学校一定要重视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教师要不断的引导中职学生实现安全上网,利用网络去做和学习相关的事情。学校要在校园网页中多多一些安全上网规范内容,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还要定期对校园网页进行检查自动屏蔽一些不良信息,为中职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 

3.3创新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方式 

目前很多院校的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方式较为传统,根本无法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所以中职学校需要不断的创新安全教育管理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配合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不断的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的选定一个时间让学生观看专题录像,也可以开展校园橱窗、网络的方式实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其次,还需要提高安全教育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设立相应的奖罚措施,让每一个安全教育管理人员都能够做到高度负责。 

4.总结 

总之,新形势下需要不断的创新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拥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和工作。教师要充分的尊重中职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真实生活、学习困惑,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安全教育管理方案,让中职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从而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实践性教学案例范文5

一、以点带面,积少成多,注意基础知识的系统性

语文学科跟其他学科一样,知识前后联系紧密,一个学科就好比一棵大树,各部分就是大树的分支。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定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容易记忆,收到的效果也很好。教师要在上复习课之前,通观教材,看看这一课的内容,与其他地方还有哪些联系,把它整理下来,讲课时前后联系,不但丰富了课堂容量,而且容易唤起他们的记忆,学习起来也就不感到单调了。我们前面已经学完《唐诗宋词选读》,所以,我在带学生复习时,就想换个角度去复习,不想“炒冷饭”。我们在前面学习时,已经学习了诗歌的意象、形象、情感主题、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相关内容。所以,在这节课上,想让学生能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按照“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加上“内容特点”,再加上“情感内容”的思路来理解鉴赏诗歌和回答问题,即这首诗通过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特点。我称之为“三步鉴赏法”。尤其在处理练习时,更不可单纯为做题而做题,应以题目为基础,以一道题联系众多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利用“滚雪球”的方式,再建立一棵知识树,纲举目张,教学思路的整体美感,带给学生的将是无穷的求知乐趣。另外,教学中还应该有层次感。笔者是用几首简单的唐诗或宋词,带着学生去解读,和学生一起来分解诗歌的内容、意向、情感、表达技巧或表现手法。这样用了两天的时间来解读和练习,既树立了学生鉴赏诗歌的信心,感觉诗歌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又熟悉了我的“三步鉴赏法”。然后才慢慢加深诗词的难度,直至用高考题来训练,一直训练了两个星期,才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如果不这样做,就会使你的复习课上得支离破碎,不能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

二、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落实教与学的一致性

这主要是指在课堂上有目的地运用有竞争性质的竞赛教学法,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运用竞争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及学习结果产生兴趣时,才有利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控制注意力,从而掌握知识,增长才干。比如,在课堂上用激将法,让男女生、左右、前后、实力相当的学生比赛回答诗歌的情感类型、艺术手法和形象特点。

教师在复习课上,应尽量从多方面设计高、中、低不同档次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回答,同时可采用抢答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回答。十个手指有长短,当然,班上的学生不可能语文素养也一样。所以我的问题也分高中低档,对决的时候,也找语文素养相当的或稍稍有点差距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能够找到努力的方向。面对问题,学生思维活跃,精神振奋,沉浸在积极思索,接受知识和品尝成功的喜悦的美好境界中,从而使师生的双边活动形成一支既紧张热烈又优美和谐的课堂教学和思维发展的交响乐。

另外,分组讨论,然后请代表起来发言,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复习方法。真正的难题,确实会让学生为难,这样可能就会让课堂冷场。这个时候就要灵活地让学生讨论。讨论既可以激发灵感,也可以为素养稍微欠缺的学生降低诗词解读的难度,从而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学习的兴趣。学生大都因为年龄的关系,本位思想占了很大的成分,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获得成功,在小组发言时,答对了题目,会感到自豪,有时教师一句表扬的话会使他们兴奋好几天。所以,教师也应该不失时机地启发、暗示,对比较理想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试想,有了良好的心理状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怎能不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教师的教落实到学生的学上,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三、重在有所“得”,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到极致

语文学科教学难度大,学生投入的时间少,语文要想跟数理化争时间,那比登天还难。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也向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课堂上,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要讲究语言表达艺术,使教师自身具有相声大师般的语言,具有艺术家的表演风范,具有播音员的口头表达水平。一堂课重点讲清楚一个或两个问题,并且时时有意识地设下伏笔,为下一节课打好基础,学生有一种好奇心、求知欲,自然要关心下一节的内容。我的这一节课就是用一个新鲜的名次“三步鉴赏法”,甚至还戏称为“胡氏绝招”“不需要自宫的葵花宝典”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再反复操练“手法、内容特点和情感的思路”。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鉴赏诗歌的思路,又回顾复习了诗词鉴赏的一些基本知识。同时,无形中就把学生给拴住了,其学习的兴趣怎能不高涨?

实践性教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典型案例 选取 实践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基于这点,众多高职院校都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进行过很多有实效的研究。图片处理课程作为电子商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拓展课,所占学时相对较少,而图片处理技术在日后的工作中会经常使用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让该课程的教学达到岗位能力需求的目标?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法不失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案例教学法以其启发性、实践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专业的教学中,自20世纪我国引入案例教学法以来,其在课程的教学中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案例教学法形式多样,有案例枚举法,案例讨论法等,但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绝大多数案例都限于片面解释相关的理论、原理,而侧重于策略、思维习惯训练、知识整合的综合性案例却少之又少,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无疑与高职教育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悖。

如何选择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案例,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掌握图片处理的每一个功能的案例,即典型案例,对于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许多课程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法有着丰富的经验,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在《图片处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结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兼顾教材中的案例,做到岗位能力需求与课程教学大纲一致,整合图片处理课程知识点,并根据这些知识点及在实际中的一些素质要求,形成典型案例,就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1 课程内容整合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例如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以某产品参加某展会为教学项目,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把图片处理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合理的融入到相应的教学任务中。达到教与学目标明确、任务清晰。

2 分类选取典型案例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达到熟练处理图像与灵活创作设计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并具有一定的广告设计和综合创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意识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为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平面设计与制作人员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在学习制作图像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依据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应选取以下几类典型案例:①注重学生图片处理能力的培养。选取的案例以锻炼学生图片处理的相关技能为主,如抠图、色彩调整、滤镜应用等技能。②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选取的案例以锻炼学生图片处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如制作某产品的宣传册等。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选取案例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设计的理念,如设计某产品的标志等。

3 针对性选取典型案例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这些特点:自我要求不严格、不良习气较重、责任心不强;学生不认真、不刻苦、不求上进、自学能力差;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足、人生目标不够明确等。鉴于此,我们在选取案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因此我们在选取案例的时候应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3.1 从岗位实际操作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教师通过以下途径获取真实的案例:教师下企业锻炼;学校与企业开展产学合作;教师走访实习生顶岗实习。从岗位实际操作中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不仅符合岗位工作能力要求,而且能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岗位对于图片处理技能的要求,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3.2 从众多优秀的教材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慧眼和耐心,去发掘优秀教材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图片处理的相关知识点在各教材中的体现都是大同小异的,而且大家所采用的基本上也是案例教学方法,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大家所选取的案例。但我们教师通过对比以及自己的体验发现闪光点后,应该刨根问底,真正体会选取该案例的用意。众多优秀教材中的案例本身就是由各位优秀的老师通过反复的斟酌和筛选而形成,因此我们要多多揣摩各个案例的特点和用意,以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该案例讲明白、讲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认定我们所选取的案例就是典型案例呢?我认为学生学完课程后所掌握的图片处理能力和水平,是论证的最有效佐证材料。这其中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案例是没有问题的,可能是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方法等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案例所搭载的技能。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运用典型案例呢?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我们总结典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认为应分以下几个阶段:

①前期准备阶段。在该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和理解典型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了解整个教学模式,避免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教师应该在每次课堂教学前把本次课所使用的案例及任务做一个详细的说明,让学生明白本次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师还应在授课前做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准备,要科学的提出一系列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该阶段学生应该积极的参与进来,首先应该对图片处理的软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里主要包括PS等,掌握软件的下载和安装。其次在以后运用综合案例的时候,事先应该把案例的主题和任务告诉学生,让学生课前进行相应的素材收集等工作。

②实施阶段。在该阶段教师首先应该对本次课所采用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分析,再应该根据不同的典型案例相应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以锻炼学生图片处理技能为主的案例,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最后是学生动手操作并个别指导。以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案例,采用分组讨论法,然后每组由组长统筹安排并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最后通过各组派代表进行解说,其余各组和老师进行打分和点评。同时在该阶段教师进行演示和讲解的时候,要注重科学性提问,并加以解释。比如在抠图的案例教学中,在涉及需要抠出内容和背景有色差,并且涉及毛发这类时,这个时候就可进行提问学生,根据所学大家会采用何种方式?这个时候可以大胆的让学生去讨论或者辩论,最后教师进行一个解释为什么说采用通道进行抠图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图片处理技能的理解,在理论的学习上自然而然的有所掌握。

③总结阶段。在该阶段教师对案例实施后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优缺点。对于学生新颖的见解和处理方法要给予肯定,并给出恰如其分的评判,同时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扩散学生的思维局限,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效果。

④教学评价。依据高职教育理念,从能力本位出发,本课程采用“驾证式”考核体系。这种考核方式就像“考驾照”,先要考驾照的基本理论,其次在理论基础上必须要通过驾驶能力考试,如移库、场考、路考等。该考核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典型案例教学法,不仅是因为案例的选取贴合实际,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建学生自己的处理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菲菲.高职《公共关系学》案例教学法探讨[J].文教资料, 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