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1

关键词:日本近代建筑;文化转译力;意识形态;“黄金时代“;东方营造之术;本土设计

作者简介:李俍岑(1989.08-),男,汉族,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洪智勇(1990.07-),男,汉族,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引言

日本与中国自古一衣带水,古时大唐时期,中国最盛期的建筑与城市思想传入日本,奠定的系日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基础。但是在中国百年的近代屈辱历史中,茫茫中华大地战火连绵,经济、文化以至城市的建设发展大大退化甚至被破坏。而日本因为明治维新大开国门,又因为大和民族特殊的民族自尊心,在大力学习西化的同时,完成了东方文化的西式转译,自1960年的10年经济奇迹一跃而入世界强国之列。虽然随后遭遇了泡沫经济,但其坚强的经济、文化基础还是非常厚实且底蕴深厚的。

1.主要内容

纵观日本的建筑与城市发展,除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外,可以观察到极强的文化转译力。亦是说,总能将很好的别国的思想和技术,进行符合日本本国的文化表达,而最终成为自己的成果。这一点和近代的中国有天壤之别。梁思成先生在东北大学建系的宗旨里描述近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时说:“溯自欧化东渐,国人崇尚洋风。凡日用所需,无不以西洋为标准。自军舰枪炮,以至衣饰食品,靡不步人后尘。而我国营造之术亦惨于此时,堕入无知工匠手中。西式建筑因实用上之方便,极为国人所欢悦。然工匠之流,不知美丑,任意堆砌,将国人美之标准完全混乱。于是近数十年间,我国遂产生出一种所谓‘外国式’建筑。实则此种建筑作风,不惟在中国为外国式,恐在无论何国,皆为外国式也……”反观日本的文化学者们,往往会在深入了解此外国文化技术的背景后,做出与日本形态意识相符的作品来,几乎所有领域莫不如此。

在半年的研究生学习中,非常着迷于日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非常关注于这近半个世纪来的近展,日本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如何进行本国的设计营造的。抛开两国的恩怨与羁绊不谈,单从结果出发,且以为,日本文化的相当大程度来源于中华文明,当今的中国想要在这个生态时代之初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可以去向这位过去的弟子学习,并用来改善我们本国的文化建构和文明思想。

在接触学习日本设计文化发展之后,发现近代日本飞黄腾达的1960至1970这10年期间,是被称作“黄金时代”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也是奠定日本位列当今世界强国之一的根本所在。并且就是在这十年间,日本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出现了新老交替的传递工作,也完成了西式建筑设计与规划思想在日本的日系转译工作,而完成这关键性的一步,与一个人和一个组织相关。丹下健三,日本近代建筑之父,日本现代建筑的翘楚,第一位东方的普利兹克奖得主。丹下老师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通过一系列竞赛,开始奠定自己在日本与国际当代设计平台上的地位。他与他的同辈板仓准三等日本第二代现代建筑设计师,深受柯布西耶.密斯等当时现代建筑掌旗者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收到本国老一辈建筑师如村野藤吾.白井晟一等的影响,带着强大的西方新建筑思想,与本国古老的东方营造之术,在黄金经济时期的背景下,完成了极高的设计思想与成果,为当今设计与规划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和极大的营养价值。

1960年,国际设计联盟(IDC)决定同年在东京举行大会,日本由建筑师学会挑起了这次盛会的大梁。丹下的同事浅田孝一,丹下的弟子黑川纪章,当时十分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川添登,还有年轻建筑师菊竹清训.大高正人.槙文彦一起,以新陈代谢派设计小组在这个国平台上集体登场,并于之后的10年中,做出了一些列建筑设计与城市探索的概念狂飙式的方案,虽然他们理想的社会主义最终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他们的全盛时期走向了乌托邦主义,但是这10年的种种思想鸣动以及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方案设计,深深影响了日本甚至世界的城市规划走向。

1970至今日本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建筑师,为世界建筑行业输出了大量人才,由此可见,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比中国近代建筑的历程,似乎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日本建筑界的持续思考,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西方建筑思想的深入研究、对东方文化的执着坚守都功不可没。在中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应该研究日本优秀的建筑思想与城市文化,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本土设计的深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国的文化与建筑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丹下健三.区域规划理论.1950

[2]丹下健三.现代都市的区域结构与建筑形式.1959

[3]川添登,大高正人,菊竹清训,槙文彦,黑川纪章.新陈代谢1960:新都市主义的提案.1960

[4]槙文彦.集合形式的调查.1963

[5]矶崎新.过程规划理论.1966

[6]藤森照信.日本近代建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9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2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10-0058-02

1.引言

《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指出:“在人类迈向21世纪的时候,人类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的持续性发展,人居建设的目标是:使每个人都有个安全的家,能过上体面、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体面生活”。人居环境的建设方向在此被明确,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Human Settlements)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及国家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人居环境的研究核心是人,倡导“以人为本”,以研究探讨“和谐人居”建设为目标。

2.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性思想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是建立在将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的。

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以下简称道氏)认为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其间的聚居”。根据这个宽泛而模糊的解释,任何人类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称为人类聚居地,不论其定位、结构、形态、尺度如何,也不论其设施配套、各层级物质配建如何。总而言之,人居环境就是人类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整体概念。

道氏理论的特点就是考虑问题的整体观、系统观。“人们总是试图把某些部分孤立起来单独考虑,而从未想到从整体人手来考虑我们的生活系统”,因此,只注意病状,而不研究产生病状的原因,只把我们生活中的某些要求分开来考虑,就事论事,穷于应付。我们应该把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作为完整的对象考虑”。

提出整体观的研究思想的同时,道氏理论同样认为,在建筑与城市科学中,应有意识地运用交叉学科的观点,引入多学科理论方法去从事城市研究。

通过对目前人居科学环境科学所涉及的学科我们可以发现,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为核心的多学科群组,其学科涉及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交通等领域,内容包含人类社会各个方面。

因此,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不同于传统的多学科协作,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更不可能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融会贯通与人居环境有关的学科内容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理论。虽然其方法论体系仍在探索阶段,但主要方法论概念已经确立,即“融贯、综合、集成”。

3.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既有规划编制方面的问题,也有规划管理方面的问题,其核心是规划体制问题。城市规划体制存在着规划决策与规划实施合一,规划实施随意性大;规划职能被肢解,综合调控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工作思维定式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基本上遵循的是“调查先于规划,诊断先于治疗”的工作模式,这种调查――分析――规划的工作程序一直被广泛的采用。这种思维方式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出发将事物先分解再逐一解析,用于学术的分析和认识问题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应用层面却并非如此。

人类在某一阶段对某些事物的认识能力始终是有限的,这种调查――分析――规划的工作程序人为地将事物割裂开来,使人们不能够全面的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缺乏将事物内在联系整体思考的能力。而且,所需认识的事物越复杂,该类割裂程度就越深,形成了不断割裂,不断分解的恶性循环。

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综合巨系统,在城市规划中仍然沿用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对城市各子系统有机联系的认识就会愈加困难,就无法真正理解城市的客观规律和城市问题,也就无法采取正确的行动。

3.2研究方式的过度细化

受工作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对城市的了解越多,产生的学科及学科分支就会越多。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对城市进行研究的学科细至十余类,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更新,研究的学科越分越细,造成了学科间的各种交叉或断层。对所研究对象的整体研究目标不统一,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不同,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其综合协调效果大打折扣,使城市规划陷入了仅有针对性没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工作状态。

3.3规划过程的简单化

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是由规划主管部门委托规划设计单位一手包办,中间进行一些象征性的征求意见,规划提出的目标和内容并没有真正形成共识,真正成为全社会尤其政府各部门共同奋斗的目标,规划的权威性不高。个别城市领导,在编制问题上不讲科学,最好是他今天刚提出要求,明天就能按他的意图做好规划,从而导致规划质量的低劣。

3.4规划内容的技术化

城市规划应当既是城市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并且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地趋近目标。因此,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张蓝图,还必须包括实现蓝图采取的政策步骤。而目前的城市规划编制在对象上仅限于物质要素的层面,在手段上仅限于技术领域。

4.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现代城市规划需要整体观和战略观的指导,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特点符合这种要求。虽然人居环境科学在城市规划研究及建设实践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还未真正融入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实践发展。

4.1理论构建

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中各学科已经独立发展了较长时间,各学科自成体系,内容丰富,需要运用人居环境科学思想观从整体角度出发,将各学科进行组织串联,形成整体性强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

这其中可以将“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合为一体,以构建城市规划中的核心理论体系,在近代西方理性思维的影响下,建筑、地景、城市规划被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学科,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它们之间缺乏固有的内在联系,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将三大学科合为一体就是糅合其主干课程,形成统一的城市规划中心理论体系的核心,作为各学科、各专业拓展的基点。

同时将综合型城市规划理论定为目标,在以空间形体规划为主的城市设计和以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规划为主的综合型规划中,确立综合型规划理论体系的首要性,以现代城市系统的发展整体利益为主线,确立综合性规划的主导地位。最后根据城市规划中心理论体

系的要求,加强各学科见的同步协作,形成广泛的城市规划基础理论体系。

4.2规划实践

在规划实践的过程中,从人居环境科学提出的“融贯、综合、集成”的角度入手,提高解决城市实际问题时的整体思考、综合协调和动态应变的能力,使城市可持续地发展。

4.2.1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整体性的思考能力,对城市进行规划前必须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基础调查,调查内容必须包括城市系统组成的各个要素,考虑城市规划过程中将会影响的各个城市领域,并运用最新的技术方法对城市规划区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考证和检验,甚至对该区域的历史形成进行研究,以求现状调查成果的科学性,真实性,有效性。

4.2.2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应对分析方法进行确定,选择一定数量的已有方法,以涉及面广,典型适用为基本原则,对所选择的方法进行选择和修正,争取在整合分析方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研究方法。

4.2.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从分析结果中找寻恰当的切入点,从解决路径中突出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合作,在规划行为中实现城市系统组成要素的优化,最终完成一整套城市规划项目的实践行为。

4.2.4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力度。从保证城市整体利益为前提,确立适度超越政府的规划决策机构,明确规划审批机制,改变目前规划决策与实施管理合二为一的体制,增加规划调整的难度和透明度。同时加快推进规划成果的法制化。改变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随意现象。

4.3方法和途径

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即以人为本,讲求从人的角度去认识世界,生活和城市,根据城市居民和整个城市社会的心理、生理需求,以加强公众参与和树立评价体系为基本途径,提出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3.1公众和社会参与是体现居民和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公共决策模式的转变,公众参与科技决策势在必行。有序的公众参与是实现科技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和保障。但我国传统的体制和政治文化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的缺失、公众参与能力的缺乏等诸多现实障碍阻碍了公众参与科技决策。因此,我国应该采取转变决策理念、建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体系、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等措施,努力推进公众参与科技决策。

4.3.2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施评价可以全面评估规划项目的实施,有效的监测、监督既定规划项目的实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信息的反馈,从而作为政策设计和规划运作制度的架构提出修正调整的建议,使城市规划的运作过程进入良性循环。

对于城市规划领域而言,揭示和剖析自身实施运作的过程和结果,提高实践检验理论的真伪,将促进其不断的进行自身的调整完善,从而有助于规划项目实施的至真至美,确立、巩固和提高城市规划的社会地位。准确的衡量城市规划项目本身的实施效果,客观公正的评说城市规划项目的成功与失败,对城市规划项目的整体实施运作过程加以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将有助于规划的决策和实施管理者评判自身工作的得失,找寻既定规划存在的缺陷与漏洞,并以此作为提高城市规划实施质量的途径。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3

关键词: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发展,人们在享受种种文明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资源的锐减、生态的失衡、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涉及人与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这一切都是由于近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过量的资源开采,城市垃圾的失当排放,城市建筑的盲目扩张等引发的。面对地球变暖,气候异常,水土流失,在人类遭受了环境的重大创伤后,1992 年联合国和平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人口将涌进城市。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城市将长期处于一种即承担经济发展重任,又面临资源短缺的两难境地。因此, 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城市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人口急剧膨胀,各种经济成分杂乱无序的发展,导致区域资源短缺和整体环境恶化,又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比较重视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但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比较薄弱,因此,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应表现为城市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城市的开发建设应保持在环境与资源的承受力之内,保护和维护自然与生命支持系统。

2、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经济可持续性应表现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采用清洁生产,文明消费,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而且还要重视增长的质量。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区域生态环境背景,离不开区域城市与城市之间资源和产业配置分工协调和城市内部合理的产业结构。

3、社会可持续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人是城市的主体,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是可持续发展所追寻的最终目标。它包括关注城市人们的基本权利,人居住环境的改善,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心理稳定等一系列目标的实现。

二、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城市规划

1、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基本思路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应以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维护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为最高宗旨;以社会、经济和环境最佳综合效益为指导思想、原则和最终目标。因此,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体现现代人所担负的未来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方法、体系和政策的建立和实施,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续发展这一理念,使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在指导城市发展过程中更突出其未来导向性、生态环境导向性和社会导向性的特点。

2、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未来导向性

城市规划是预测未来,并通过行动改变和适应未来,达到一定目标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它的最本质特征就是未来的导向性。城市规划的未来导向性意味着:任何规划都是以目标作为未来趋向的;规划的内容和过程始终是为未来指明方向的, 并引导未来规划行为来实现规划所确定的目标。按照规划的这种本质特征,规划制定过程中,预测城市发展目标尤其是长远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被确定,它就会引导未来的相关行为来实现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的确定是城市规划最高最综合层次的规划;它应是在研究城市区域的资源水平、特点及承受力基础上,综合平衡城市各方利益(包括当代与后代)而确定的。城市的长远目标确定后,在规划实际操作过程中以其做指导,突出近期规划的实效性。近期规划着重解决城市向未来目标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使近期规划真正落实到城市公众利益的矛盾焦点上,完成规划各子系统结构功能的定位和发展预测; 对近期城市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交通总量、职能分布等提出科学的预测方案,并在地域空间上加以反映。同时应不断调整近期规划、建立反馈调查修改机制,使其更好地趋向于城市长远发展目标,保持城市发展的整体性。

3、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导向性

城市规划的环境导向性就是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采用和实施生态学的思想方法进行规划,研究城市规划生态系统的环境与资源承载力,以确保在规划中明确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关心, 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确保城市规划的生态环境导向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将要制定和实施的城市规划进行战略环境评价与城市规划的制定要同步进行、滚动发展、互为反馈。这样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分析预测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环境专家可以为决策者和规划者直接提供最有用的生态环境信息, 弥补由于专业规划设计人员环境科学知识的相对欠缺,而导致的对环境因素考虑的不足。通过环境评价专家与规划设计者在规划过程中知识的有效结合,使将要产生的环境问题在源头上得以解决,从而找到城市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最佳结合点。这样就能确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进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 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 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体制等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 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城市规划应具有未来导向性、生态环境导向性和社会导向性的特点。新世纪的城市发展,应以建立“安全、健康、有活力的生态城市”为目标,掌握自然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公共设施的充分开发,城市文化和历史的延续与发展,创造安全、高效、便捷、舒适、和谐的充满活力的健康环境。使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协调统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珂 城市规划过程控制[ J] 城市规划汇刊,2004( 3)。

[2] 陈勇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 2)。

[3] 顾汇达 深圳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 J] 城市规划汇报,2000( 3)。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4

关键词:低碳时代;生态城市规划;问题措施

1、目前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正面临的挑战

1.1城市生态的规划未遵循设计基本两大原则

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两大基本原则是:尊重人文、尊重自然。根据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进程,在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中遵循当地的生态环境需求以及周围环境、居民的要求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而在实际的规划与操作中,一些地区并未按照两大设计原则进行规范操作,致使某些地区虽然进行了生态规划,但是效果不佳甚至是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譬如,在西北等干旱沙尘暴较多的城市中,本应因地制宜,种植一些白杨、沙棘等抗旱、防沙的植被,可是有些设计者与相关人员为了追求城市的美观性,种植一些并不符合当地生态现状的观赏树木,这就导致当地的城市生态化步伐停滞不前。这种现象的出现,大多是设计者未按照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两大基本原则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到头来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对城市生态建设毫无意义。

1.2生态城市规划与实际情况不符

根据城市生态规划的两大基本原则,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时刻谨记,要按照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仍会存在一些设计者敷衍了事,忽略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的追随其他地区的规划方案或者是将某些小问题扩大化,如此,只会是费时费力而不会有实际效果,事倍功半。在城市化步伐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越来越重要,在这种现状下一方面给许多城建、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引进大量的优秀人才,但也为一些职业素质相对较差的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影响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步伐,甚至导致与城市生态化步伐脱轨,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

1.3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

自古以来,中国的城市规划思想满载盛誉,被海内外许多国家称赞追捧。不过,由于中国近代时遭到帝国主义入侵,许多城市规建思想,譬如“天人合一”“风水”等都没有很好的继承下来,并且许多古建筑都遭到破坏。直到中国解放前,城市规划的概念传入中国,中国的城建方面才有一定的改变,但是没有系统的、大范围的学习。另外,建国以后大部分都在学习苏联的建筑学,临摹苏联的城建思想,想要只学其精华,但是,也学到了大量的落后知识,这些知识理论在中国的国情下并不完全适用。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建规划理论引入中国,这时便于原有的苏联的建筑理念发生了冲突,而且这些理论的学习应,并不能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中国能够自己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使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2、生态城市规划变革应采取的几点重要措施

2.1合理遵循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合理地进行生态化城市建设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生态化城市建设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遵守“尊重人文、尊重自然”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大原则,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城市进行设计规划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历史与现代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化城市建设体系。在生态化城市建设中,遵循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加快城市生态化步伐,有利于增大当地的绿化带,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来讲也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对城市进行生态化规划时,必须遵循两大基本原则,从根本上防止问题的产生,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步伐。

2.2生态建设要切合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对城市进行生态化建设在城市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态化城市化建设中必须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守地域性原则,因地制宜更好的进行规划。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项目一定要融合当地文化和历史,创造更好的园林生态意境,在生态化的过程中更好的达到生态与人文历史并存。只有这样,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才能在尽可能不被破坏,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才会更好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只有在符合当地的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好的方法才符合建设低碳生活的建设目标,同时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基础。只有这种方法才是最为高效的,此种方法对环境建设的要求也是不算太高的,我们不仅要利用这样的优势,同时还要在规划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同当地环境和当地的经济相符合,这样就会在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还可以建设低碳生活,同时还会为了我们的健康环境着想。除此之外,在低碳城市规划中,我们还要坚持对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大力完善和美化原有的生态环境,这样只有充分的利用生态资源,建设生态型城市,才可以更好地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2.3利用全球化优势努力跟进国际水平

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我们国家要不仅走出去,还有积极利用国际上的各种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的因素,这样就会在我们国家生态低碳城市的基础上,很好的和国际上进行接轨,这样国际上的优秀的资源和方法,我们就能在利用的同时,还能进行加以改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国家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为节能减排做贡献,这样就能很好的利用各种资源,同时我们还可以加以改进,这样就会使得我们的资源效率得到提升,全球化的优势是我们和其他国家减小差距的优良武器,我们要紧跟上世代的步伐,这样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们国家城市的低碳生态环境建设才会长久,我们才能发挥出我们的优势,不仅好好利用各样的资源和方法,这样我们也会取得好的效果。

2.4生态城市规划要考虑实际的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的时候,有可能将生态城市建设没有考虑进去,这样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在一开始考虑到了实际的城市规划问题,这样就能和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有机统一起来,这样就能在考虑单方面的问题,然后在考虑其他问题,这样协调统一进行工作,可以减轻城市规划出现的资金紧张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和城市规划一开始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在以后的城市化进程中,就不会出现各种老城市改造出现的问题,这样我们的城市建设就会节约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的和谐。

3、结语

在城市的规划中,更好的将低碳理念进行贯彻和实施,这样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就会迈向一个新台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更好地将环境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结合在一起,二者密不可分,做到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共存,在考虑到这些因素上,变革规划手段,充分了解城市规划变革的意义与重要性,这样才能够使低碳环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未来的日子里,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低碳城市的建立的与发展,就是执行可持续发挥策略的体现。

参考文献: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5

关键词:新民大街;时期;历史街区保护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94―02

0引言

2014年4月长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批复文件,要求对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按照规划严格保护。新民大街保护街区集中了大量“满洲式”风格的建筑,主要由时期的遗留建筑所形成。同时新民大街规划也反映近代长春日占时期城市整体规划的一些典型特征,清晰、真实地保有当时的历史环境的整体面貌。新民大街空间布局完整、历史建筑风格统一、使用工程延续良好,在我国城市现存历史街区中独具特色,在长春及我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1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长春市朝阳区。街区主要历史建筑包括军事部、国务院、经济部、交通部、司法部、综合法衙、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解放纪念碑等。同时,新民大街对长春城市总体风貌的形成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它两侧分布的官厅建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东西方融合的现代设计风格,是中国建筑历史上特殊而独具特色的一页。

2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特征分析

2.1宜人的街道尺度

长春既是洲国国都,又是满族皇族复辟的据点,受两种势力的影响,新民大街的道路布局呈现中西结合的特点。街区内形成以中国传统都城的棋盘式方格路网结合西方放射状道路加圆广场的街道格局,文化广场和新民广场(原顺天广场)构成街区的端景和视觉汇聚点。新民大街作为长春当时最宽的马路,新京的轴线道路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在道路中央设置了一条16米宽的散步道,道路断面形式独具魅力。新民大街两侧庭院内的建筑在街道界面中后退,让位于围墙和树木,建筑隐藏在树丛后面成为沿街背景,造就了新民大街宜人的街道尺度。

2.2独特的空间肌理

由于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时期的行政中心,建筑性质为政府办公建筑,行政办公建筑建成了威严、整齐、壮观、功能分区严格的外部形态。建筑的使用性质决定了街区的空间肌理,街区内的街阔形态以长方形为主,每个街阔内开放空间包围建筑,建筑是视觉的焦点,这与大多数历史街区通过建筑围合出封闭的公共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更具开放性。

2.3高度离散型的街道空间形态

街道中建筑的体量与尺度是决定街道空间形态特征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芦原义信在街道美学的分析中将街道宽度(D)与建筑物(H)的比例作为评价街道空间的量化指标。根据美学原则,街道空间比例在D/H=I~3区间时空间形态匀称;当D/H3时,街道空间趋向离散。新民大街为追求宏大的气势,形成足够的街道空间,街道两侧的建筑远离道路布置,东侧建筑距道路60~65m,西侧建筑距道路40~45m。街道两侧建筑红线的宽165~180m,远高于F・吉伯德提出的宏大城市空间尺度极限。街道两侧的近代建筑为3~5层,檐高约为16~22m,街道建筑构成的空间比例为D/H=8~10。街道空间形态呈高度离散、开敞型。

2.4突出的街道整体性

伊利尔・沙里宁在分析植物生长规律时指出,生命物质的每一部分都具有自身的表现特征和相互协凋的特点。城市街道也和具有生命的有机体一样,它的生气体现在空间的有机秩序原则之中。街道空间环境的有机秩序主要表现为街道体型的有序性、连续性以及街道空间序列的构成。

新民大街空间的整体性,是街道轴线与建筑物综合集成的结果。街道两侧的建筑都有围墙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每一空间以相似的风格和体量形成关联的实体,且具有统一的尺度感。街道中近代建筑的中央局部高起的塔楼与屋顶的形象构成街道轮廓线的韵律特征,起伏变化的屋顶曲线增加了天际线的柔和与富有弹性的魅力。使街道、建筑与围墙既相互独立,又浑然一体,严整有序。

2.5明显的街道方向性

街道空间应具有易于识别的方向性,有助于通过街道把整个城市联系为一个有序的整体,提供最简捷的认识城市方位与特定场所的工具。新民大街的方――文化广场、新民广场和南湖公园。现在的地质宫成为街道北端的对景,南湖公园以松柏为主的园林成为伪皇宫的对景,这均为新民大街提供了很好的视觉焦点,突出了新民大街的南北向。

2.6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于一体

街道绿化突出点、线、面的结合。点是建筑院墙内的树木,线是道路中央分车带行道树,面则是建在地势低洼地段的朝阳公园和南端的南湖公园。这些绿色的点、线、面构成城市的多层次绿化系统。

宫廷园林、朝阳公园、南湖公园三处公园、街巷绿化及新民大街两侧庭院绿化构成街区多层级的绿化体系。街区内植被品种丰富,绿化较好,整体形象绿林如海、美观朗润。街区内大量的古树名木,为街区的历史风貌增添了色彩。

2.7建筑特征分析

洲国时期的“兴亚式建筑”、建国后期的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近现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并置一处,显示出整个街区的历史价值,特别是时期的建筑与相对简单的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

新民大街的近代建筑型体构成采用的是西方古典建筑的构图手法,力求体现政府对称式布局,且体形富于变化,增强了建筑的立体感,舍弃了现代板式建筑的布局形式。建筑的体量控制在三、四层的高度.中央高起一座塔楼或高起一层并在顶部建有东方式的屋顶,形成丰富的建筑外形轮廓线。同时为强调屋顶的构图中心作用,每座建筑都有明确的中心。

3保护思考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小街阔为主,适宜发展步行交通和院落经济。充分保护、延续历史空间肌理有助于创造特色空间。保护以新民大街为轴线,向南纵向延伸的中轴对称式的空间格局,保护街区内棋盘式方格路网结合西方放射状道路加圆广场的路网格局。对于新开发的地块,要求延续街区空间肌理,避免大尺度的商业建筑对传统肌理造成破坏。以现有的空间肌理为基础,将与旅游相关的动态功能设在区域外部,以文化展览为主的相对静态功能设在区域内部。严格控制本街区沿街建筑的体量及高度,保证人行空间与两侧建筑之间的协调比例关系。

4结论

新民大街曾是洲国时期的政治中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警示教育意义。新民大街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思想与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结合的典型。新民大街是历史建筑及历史风貌最集中的区域,同时街区还延续了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典型建筑,对研究长春城市发展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保护意义。新民大街对长春“舒朗、大气、通透”的城市总体风貌形成,起到导向作用,强化了长春从建设之初即在全国城市规划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长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C].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5).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6

讨了城市道路与土地利用模式演变的一系列问题、模式和动因,以期对今天的城市规划有所启示。关键词:道路;土地利用;街廓尺度

城市在任何一个时期其形态、结构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演变,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密切相关。中国城市在微观的道路和土地利用层面上,按其规划建设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空间形态特征划分,可以分为四种模式:封建传统模式,近代殖民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

1 封建传统模式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采用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城市建设以政治本位为基础,以巩固封建政治中心, 维护中央集权, 加强防御管理为目的。经济上,采取重农抑商、强国穷民的政策,因此“坊里制”在封建社会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怪了。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城市主干道和坊墙,将划分好的坊墙交予居民各自建设,坊内街巷基本是自发形成,与城市宏观整齐划一的方格网布局相比,坊内杂乱无章。城市道路-土地利用模式是粗放型的大网格道路与自发生长的小街巷双重叠加。

2 近代殖民模式

1840年后,一些列强国家开始在中国一些城市开始大规模建设,目的是满足贸易、商业、行政与居住等活动,因此城市的经济职能得到明显强化。城市殖民地区规划初期道路面积率普遍达到20%-30%,有的甚至高达40%。红线宽度在10-30m之间,大多保持在15-20m。街廓尺度相对较小,典型街廓的短边在40-200m之间,大多数保持在50-150m之间,形成了殖民时期的小尺度密路网模式。

西方国家认为地块划分必须保证每个地块与城市道路等基础市政设施直接相连。一般短边为40-200m之间的街廓在初期地块划分时,会被分为两组背对背,至少有一侧临街的地块。如果街廓短边大于200m,在其中所划分的地块纵深尺度过大,超过正常建设项目所需的尺度,造成土地浪费;相反,如果街廓短边小于40m,这时仅能容纳一组地块,会出现地块腹背临街、道路网密度过高、基础设施浪费等问题。

3 计划经济模式

1949年后,采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政府职能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受前苏联影响较深,注重功能分区,倡导城市土地公有制,反对土地投机和私有制,强调城市道路的分级。这个时期,道路与土地是相互独立的个体。道路唯一的目标就是满通,因此道路要尽可能的宽,交叉口要尽可能的少;对于土地,则是满足其实用功能,内部选择越大外部干扰越少为好。因此,街廓要尽可能大,穿越要尽可能小。在对前苏联城市规划的效仿与借鉴中,计划经济下中国城市普遍采用大尺度稀路网模式。

计划经济下,土地没有价格,城市的开发建设除了不能带来经济利益,还要耗费大量的政府财政收入。另外,在当时,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得到关注,道路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计划经济几十年以来,政府只能集中财力,拓宽或者新建一些稀疏的城市干道,以及少量郊区道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一些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为3.58m2,道路面积率为7.34%,这一数据与殖民时期殖民区20%-30%的道路面积率可谓相差甚远(如下图)。

计划经济下城市主干道间距通常在700-1200m之间,最小也在500m左右。街廓短边多在200-500m之间,约为封建时期街廓短边(300-1000m)的1/2,为殖民时期(40-200m)的2-5倍。街廓内部容纳了一个或多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单位。

4 市场经济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代以后的城市规划建设逐渐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城市路网大多采用网格骨架,但是尺度上明显大于殖民模式尺度。由于传统文化深根蒂固,规划设计者的固有定式,政府执政者的长官意识以及规划管理机制缺陷等等因素使得市场经济下的城市道路-用地模式依然很难从根本上摆脱封建传统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而且今天的城市随处可以看到上述两种模式的残留。市场经济下的道路系统规划,很大程度沿袭了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即在大尺度稀路网模式下进行道路分级和交通分流,由于小汽车的剧增和工程技术的进步,1990年代以后出现了城市快速路,形成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树形道路交通体系。

市场经济时期城市主干道宽度为40-65m,道路间距约在500-1500m之间,与计划经济时期数值基本相同。快速路的红线宽度一般为70-100m,有的城市的快速路的红线宽度甚至达到180m。在此时期,次干道和支路的宽度与数量上也普遍提高,例如,在计划经济下,次干道红线宽度一般为20 -30m,少量在15-20m之间,支路低于7m。而市场经济下,次干道红线宽度达到30 -40m(一些中小城市在25m左右),支路一般在18 -25m左右,窄的也大约在8 -15m左右。

在些大城市的新建地区,如北京商务中心区、深圳福田区、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虽然仍保留树形交通体系,但是已经开始增加次干道和支路的密度。北京商务中心区道路网密度总和达到8.9 Km/Km2,深圳福田区与上海陆家嘴的路网密度均在8 Km/Km2以上,超过国家现行标准5-6Km/Km2,达到了国外城市8-10Km/Km2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虽然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表现出明显的树形分级结构,但是次干道和支路已开始向密集均等的网络状转型。这些地区的道路面积率也因为次干路、支路的增多有所提高,基本达到殖民模式下20%-30%的水平,有些甚至达到30%-40%。我们可以从深圳、上海等新建地区明显看到次干道、支路对疏散交通的作用,但是在中国一些城市一些地区仍存在对次干道和支路进行强行分工的现象,严格划定其规模尺度,甚至忽略支路的建设。再加上城市大多还保持之前封建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没有对其进行有效改善,因此,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城市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1990年代后,新建地区城市街廓尺度小于计划经济时期,大多街廓短边在150 -250m之间,少量为70-150m之间。一般情况下,街廓短边边长在200m以上时,在该方向上就会出现地块细分,,形成100-150m进深的街廓。当短边在100-150m之间时,如果不进行细分,则会做成100-150m进深的地块,如果细分,就可以做成背对背的两个地块,进深为50-75m。当短边在70-80m时,一般就不会在该方向上进行细分。

5 启示

一种模式在城市的发展中得到保留和继承的越多,说明其越稳定,适应性越强。换言之,城市某一片区在演变过程中如果新增的道路越多,说明其之前的模式越不合理,反之,如果新建道路较少,则说明初始规划模式的合理性和适应性越高,后期所需的城市投资也越少。

北京金融街地区在规划初期采用传统封建模式下的大尺度稀路网模式,在90年代的改造中,围合中心区的四条主干道是沿用民国时期主次干道的位置,同时保留了原来的5条东西向胡同和1条南北向胡同,继承原来道路数量总共为10条。另外,在改造中新建了14条城市道路,占到新区道路总量的60%。在仅仅50年之后的重新改造后,北京金融地区的道路体系发生或要发生巨大的本质性改变,随之带来的是巨大的拆迁和改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