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介绍了江淮丘陵地区夏大豆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肥料运筹、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夏大豆大田生产。
大豆(俗称黄豆)属豆科作物,其根系上有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因此,在大豆生产上,化学氮肥一般比其他作物施用得要少,生产成本相对较低。随着世界油料资源的紧缺,其价格不断上涨,扩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势在必行。凤阳属江淮丘陵、江淮分水岭1年2熟耕作区,大豆是凤阳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当地大豆油消费在植物油消费中占有重要位置,因而研究夏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尤为重要。现将大豆夏茬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抗病、优质品种,如巨丰、中黄13号、皖豆24、豫豆25号、中豆20号等。巨丰大豆在江淮丘陵地区已种植多年,其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耐水肥,生育期比其他大豆品种略长,茎杆粗壮,高抗倒伏;荚果饱满紧凑,皮色微黄透明,种脐色淡,商品性较好,作为夏大豆种植产量一般为2625~3375kg/hm2。中黄13号也是较好的夏大豆品种之一,不仅单位面积产量高,出油率也较高,可以在我地扩大种植。
2科学施基肥
播种前结合整地,做到普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补施氮肥,一般大豆产量3000~3750kg/hm2,要求施土杂肥30.0~37.5t/hm2。大豆虽然属豆科作物,但要高产还应在苗期补充适量的氮素肥料,生产上一般施磷酸二铵150kg/hm2、钾肥150kg/hm2、硫酸锌15kg/hm2、硼肥15kg/hm2作基肥。播种前1kg种子用1~2g钼酸铵拌种或用0.05%~0.10%钼酸铵溶液在苗期至开花前喷施。
3抢茬播种,确保全苗
夏大豆全生育期短,适播期易受干旱或连阴雨天气影响,往往不能按时播种下地。因此,前茬收获后要尽快整地、施肥、播种下地,干旱时要抗旱抢种,连阴雨天气抓住降雨间隙抢种,争取6月上旬一播全苗,抢茬播种,确保全苗。
4合理密植
江淮丘陵地区夏大豆采取宽窄行或宽行窄株种植方式均可,密度为4.50~5.25万株/hm2左右,播种量45~60kg/hm2左右。做到科学合理密植,充分利用温度、光照资源,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和优势。
5田间管理
5.1苗期田间管理
大豆播种后,墒情较好田块,用90%乙草胺1200~1500mL/hm2,对水450kg/hm2,进行芽前封闭除草,对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阔叶杂草效果很好,大豆三叶期后中耕灭茬不影响其效果。在大豆苗期,如连阴雨天气多,土壤湿度较大,田间还有杂草,禾本科杂草可用10.8%的高效盖草能或5%的精喹禾灵等进行处理;阔叶杂草可用氟璜胺草醚、克莠灵等防除。苗期及时间苗、补苗、匀苗、定苗,是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行之有效地方法和技术。大豆2~3片复叶时,要及时剔除疙瘩苗、小苗、病苗和杂苗,按4.50~5.25万株/hm2定苗。发现缺苗断垄应在下午4时以后及时足墒移栽,补齐苗。
5.2中后期田间管理
夏大豆在中后期生长阶段,要重点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抗旱和排涝等工作。大豆害虫主要有豆荚螟、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蚜虫、豆天蛾、大豆卷叶螟、豆芫青、蛴螬等,地下害虫应该在苗期以辛硫磷、毒死蜱毒土或直接土壤处理为好;斜纹夜蛾、大豆卷叶螟根据病虫情报掌握在1~2龄幼虫盛期用甲维盐加吡虫啉效果较好。大豆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根腐病、茎腐病、白绢病、锈病、病毒病等,立枯病、炭疽病、根腐病、茎腐病、白绢病可于苗期或发病初期用代森锌加水灌根;锈病、丝黑菌病在发病初期用己唑醇加水喷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毒病主要是防治好蚜虫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钝化治疗。同时,做好抗旱和排涝工作。夏大豆开花、鼓粒期,需水量最多,如发生旱情,必须及时浇水,后期遇雨水较多,应该做到排水顺畅,雨停田干。中后期,为了养根保叶,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功能期,要进行叶面喷肥,一般喷1%的尿素和0.4%的磷酸二氢钾1~2次,以夺取大豆的丰产丰收。
6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不仅可以提高大豆产量,还可以提高品质,使籽粒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所提高。最佳收获期为大部分叶片脱落时。收获后,晒干储藏,及时腾茬,以安排下茬作物。
参考文献
[1]马志武,裴德明.夏大豆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20.
[2]陈存来,王金龙.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01(6):7.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 重迎茬大豆有很多负面影响,通过选择高产抗病优良品种、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秸秆还田、进行种子包衣、改垄三栽培为45cm窄行栽培、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可以解决重迎茬大豆存在的问题。
重迎茬对大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株高降低,茎粗变细,节间加长,分枝减少,结荚数和单株粒数减少。开花期以后,光合效率降低,根系活力降低,使得吸收能力减弱,不利于干物质积累。二是对产量的影响,大豆重茬平均减产6.1%~31.5%,迎茬平均减产10.7%。重迎茬1年减产15.9%,重茬2年减产21.4%,重茬3年减产31.1%。三是对品质的影响,重茬1年脂肪降低0.29个百分点,重茬3年降低1.29个百分点,百粒重迎茬降低2.7%,重茬降低3.7%,病粒率、虫食率迎茬和重茬分别增加39.7%、41.6%,导致逊克县大豆单产低,总产上不去。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大力气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总产,促进农民增收。
1选择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
农业生产中种子的贡献率为23.8%,根据试验及在逊克县范围内对大豆品种的筛选,逊克县第4积温带应以黑河43号、黑河8号、黑03-3559为主栽品种。第5积温带应以黑河31号、垦鉴豆27号为主栽品种。第6积温带应选择黑河35号、黑河33号为主栽品种。在同一积温带,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块轮流更换使用增产10%~15%,发挥品种增产优
势。
2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
改春整地为秋整地,秋整地能将秋季雨水贮存在土壤中,保墒保苗,且能延长土壤熟化时间,提高土壤肥力,既解决了春整地大豆缺苗断垄问题,又提高了产量。经调查,在相同条件下,秋整地大豆保苗率达98%以上,而春整地保苗率只在70%左右。由于整地时间不同,产量也不一样,秋整地比春整地增产12.5%左右。改年年耕、深翻为浅翻、深松(据有关专家测定,深松的深度每增加1cm,可增加蓄水量600 t/hm2),可增加作物产量
15%~20%,是一项很好的增产措施。
3秸秆还田
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不仅避免了因腐烂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以地养地;而且为大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夯实了地力基础。逊克县目前有耕地面积10.56万公顷,有90%以上耕地种植大豆,从1998年开始就进行秸秆还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截至2008年全县应用小型混轮脱粒机和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获还田,面积已达5.33万公顷,有机质连续提高1.0%~1.5%,通过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农田保水蓄水能力,从而达到了保墒节水目的,减少了黑土层流失。经调查,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可增收450元/hm2。
4进行种子包衣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病虫害加重,逊克县大豆种植区90%以上发生根腐病,不少乡镇大豆孢囊线虫病危害严重,并且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要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就要杜绝白籽下地,用适乐时、生物表面活化剂进行种子包衣。经调查,使用种衣剂加适乐时进行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增产112.50kg/hm2,增加收入310元/hm2,提高产量10%~15%。
5改垄三栽培为45cm窄行密植
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近几年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是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增加密度实现增产的一项新技术,行距由65~70cm缩小至45cm,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比常规的垄三栽培技术增产幅度达13.2%。45cm双条密植增产原因:一是增加了保苗株数,扩大了绿色面积;二是植株分布均匀合理,在加大密度的条件下,由于行距缩小,加大株距,缩垄增行,增加绿色面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协调比较好,从而达到增产。经调查车陆乡10户农民应用大豆45cm双条密植技术,在2009年历史罕见的大旱之年,平均产量1 271.93kg/hm2,比逊克县大豆平均产量增产15%,比常规大豆栽培增效益564.00元/hm2。
6施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
为改善微生物环境,可施用有机肥15t/hm2以上,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为解决大豆重迎茬养分消耗单一问题,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广泛应用喷浆造粒工艺生产的复合肥,增施土壤磷素活化剂,既能分解土壤中的磷、钾,又能起到固氮作用。根据土壤养分的丰缺来确定氮、磷、钾的比例和用量,既能节本,又能增效,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目的。经过3年的测土配方工程实施,大豆平均增产幅度为8%,逊克县节省化肥投入800万元,节本增效达1 800万元。
7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进行田间管理,苗期浅趟深松,中耕除草。一定要使用既不抑制大豆生长,又能杀灭田间杂草的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生育调控,进行追肥,使用既能促进大豆生长,又能防止前茬农药残留的生长调节剂——奈安叶面肥,防治病虫害,保障大豆植株健壮,以获得高产。
参考文献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介绍了北疆春大豆有机栽培技术,包括土地准备、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及贮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北疆春大豆有机栽培提供参考。
1土地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pH值7~8、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土地。一般入冬前采用秋翻的方法对土地进行整理,土壤耕翻深度为20~25cm。播种前可喷洒具有选择性的生物或植物源除草剂,以抑制杂草生长。
2品种选择
选用的品种须茎杆粗壮,节间短,以有限或亚有限结荚习性为最佳,如新大豆1号、新大豆7号、中黄35等。
3播种
播种前可用根瘤菌剂进行包衣。当5cm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以上(若为地膜栽培,膜下温度稳定通过≥8℃以上)时,即可播种。行距可采用50cm加30cm宽窄行,也可采用35cm或40cm等行距,株距7~8cm,播深4~5cm。可机械条播也可点播。要求种子行覆土严密,压实,减少断条。
4田间管理
4.1疏苗匀苗
在2片真叶展开至第1片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按密度要求间苗,去弱苗、高脚苗、病苗,留壮苗。膜下滴灌田,对于不能自行拱土出苗的情况要及时查苗、放苗,以避免烂种、烂苗。
4.2中耕松土、除草
除草可结合机械中耕进行。当大豆子叶拱土显行时进行第1次中耕,以后每12~15d中耕1次,第2、3次中耕深度18~25cm,至大豆封行前完成第3次中耕。保证大豆行间土壤疏松,起到提高地温、促进根生长及壮苗作用。
4.3灌水
滴灌技术是大豆有机栽培的首选灌溉方式。大豆生产中株型的调控是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有机栽培禁止使用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运用滴灌技术能够少量多次,适时适量,合理统筹水肥,完全可以实现水肥调控代替化学调控。全生育期滴水11~13次,总灌水定额为3500~4500m3/hm2。出苗水:对部分墒情较差的地块,播种后视墒情和天气情况可适量给水,以保证一播全苗,灌水定额为300~375m3/hm2。苗期:大豆苗期虽需水量较少,但由于地表蒸发量较大,要根据田间具体情况滴水1~2次,灌水定额为225~300m3/hm2。花荚期:大豆开花后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这一时期植株生长速度较快,需水量大,灌水同时还要利用水分对株型进行调控,因此,应采用“小水量、高频率”的灌水原则,适当缩短灌水周期,以5~7d左右灌1次水为宜,共灌水6~7次,每次灌水定额375~450m3/hm2。鼓粒期:这一时期是籽粒干物质积累期,缺水会造成百粒重下降,影响产量,可灌水3~4次,每次300~375m3/hm2。成熟期:植株需水量减少,可根据植株生长及天气情况适时灌水1~2次,每次灌水定额225~300m3/hm2左右。
4.4施肥
有机大豆栽培培肥地力以全层基施有机肥为主。于犁地前深翻经科学发酵的有机肥15~30t/hm2。在大豆生长发育期间,可根据作物需要,运用滴灌技术随水滴施液态生物肥或液化有机肥。
5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5.1病害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精选种子,剔除带病种子。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轮作倒茬制度,特别是菌核病多发区,要避免重迎茬或与向日葵、油菜等作物连作或间作。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防止扩大蔓延。可用菌克毒克等微生物药剂或其他生物杀菌剂进行防治。
5.2虫害防治
新疆大豆种植区,虫害以叶螨为主,种植前清除田间枯枝烂叶、杂草,以除去藏匿的越冬虫源。有虫情危害时,可释放天敌,如瓢虫、草蛉、寄生蜂、捕食螨等,或施用大蒜素等植物源杀虫剂,或是利用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5.3草害防治采用滴灌技术,可有效的抑制作物行间杂草生长。但应根据田间具体情况,适时进行机械及人工除草,或使用真菌除草剂有针对性地对田间杂草进行防除。
6收获及贮藏
人工收获,可在大豆黄熟70%~80%、叶片脱落时进行;机械收获,当豆叶基本落净、豆粒满圆、豆荚全干时进行。在收获中应当注意,不同品种必须单独收获、脱粒、运输及储藏。有机大豆的包装物要避免对大豆及环境造
成污染。储藏前还应对仓库进行清洁卫生、除虫及消毒等处理。
参考文献
[1]杜广平.春大豆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4(4):42-43.
[2]李之国.大豆有机生产及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05(2):119-120.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范文4
(1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株型是反映作物性状重要指标。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等粮油作物在株型育种方面研究比较深入。株型对油用亚麻来说,同样是一个重要综合性状指标,分枝性状是油用亚麻株型主要反映。前人调查油用亚麻分枝性状指标,一般只调查分枝数,而对分枝长短和分枝空间分布状态不做调查和描述,不能反映分枝总体状况。笔者从油用亚麻“分枝层高”和“分枝类型”性状引入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在品种资源、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中意义进行了分析论述,对全国油用亚麻区域试验、栽培技术研究中实际应用结果进行了评估,以期引起相关研究者对油用亚麻这一性状研究的重视。
关键词 :油用亚麻;分枝层高;分枝类型;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S563.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246
基金项目:国家油用胡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17-GW-1)。
第一作者简介:乔海明,男,1965 年出生,河北张北人,推广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油用亚麻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通信地址: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新区清水河南路惠通街张家口农科院,Tel:0313-4195845,E-mail:qhm1965@163.com。
收稿日期:2014-03-19,修回日期:2014-07-21。
0 引言
根据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将栽培种亚麻分为纤维用亚麻、中间型亚麻、油用亚麻、大粒种亚麻和匍匐茎亚麻5 种[1-4]。中国常见的有纤维用亚麻、中间型亚麻、油用亚麻3 种。在西北地区甘肃、宁夏、新疆和华北地区河北、内蒙古、山西等以油用为主的亚麻产区,多以中间型亚麻(油纤兼用亚麻)栽培为主[5-7],形态学上油用亚麻实际应用较少。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在油用亚麻主产区麻茎已失去原有利用价值,收获籽实实际已成为油纤兼用亚麻唯一生产目标。选择株高适中、蒴果数多、桃粒数多、千粒重高、籽实产量高的品种是油用亚麻主要育种目标。分枝性状是油用亚麻一个重要经济性状。在长期育种实践中,常接触到不同分枝类型品种。笔者在10 多年油用亚麻育种及栽培研究实践中,对油用亚麻经济性状调查方法一直是借鉴前人调查标准[8-23],这些调查标准对油用亚麻分枝性状一般只调查分枝数。分枝数只能反映分枝多少,而不能反映分枝长短和分枝空间分布状态,也就是不能很好反映油用亚麻株型性状。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在株型育种研究方面比较深入[27-29],其他杂粮作物如高粱[30]、纤维作物如棉花[31]也有类似研究。目前对油用亚麻分枝性状内容调查描述不完整,株型研究更是短板,在今后研究中,细化和完善胡麻分枝性状调查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1 油用亚麻“分枝层高”和“分枝类型”性状引入必要性
1.1“分枝层高”和“分枝类型”概念
“分枝层高”是指分枝基部至花序最上部中间长度,即株高减去工艺长部分。根据分枝和主茎之间夹角的大小,“分枝类型”分紧凑、中间、分散3 种[1]。
1.2 分枝性状是油用亚麻重要性状指标
1968 年,澳大利亚学者Donald 提出了作物“理想株型”的概念,即具有能够影响光合作用、生长以及谷类籽粒产量的标准性状的植株,作物株型问题开始引起各国育种和生理学家的重视。国内外对玉米和小麦株型研究已取得了极大成功,株型是玉米和小麦育种家、生产者关注的重要指标[5]。在以往油用亚麻研究和生产中,对株型关注不多。
对油用亚麻而言,分枝性状是株型的重要体现。分枝是油用亚麻植株重要组成部分,分枝性状能直接反映油用亚麻株型。分枝是油用亚麻蒴果着生重要部位,分枝性状直接影响油用亚麻个体、群体发育状况。在油用亚麻育种研究工作中,调查分枝性状对资源、品种综合评价有着重要意义;在油用亚麻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中,调查不同栽培条件下分枝性状表现对栽培措施研究分析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1.3 分枝数不能全面反映分枝综合性状
把涉及很多性状、内涵复杂的株型过分简化,仅以单个性状的考察是不全面的。分枝数只能代表分枝多少,不能代表油用亚麻分枝总体表现,分枝性状包括分枝数、分枝层高、分枝类型(紧凑、中间、松散型)等。一个时期以来,各研究学者对油用亚麻分枝性状只调查分枝数,忽略对分枝层高、分枝类型2 个性状调查,相关文献也鲜见报道。调查指标单一,不能充分反映分枝综合性状。
1.4 考察“分枝层高”对于油用亚麻更具针对性
纤维用亚麻和油用亚麻追求不同产物目标,油用亚麻经济性状考察项目,一直沿用工艺长性状对纤维用亚麻非常重要,而对油用亚麻意义则不大,对于油用亚麻来说,考察“分枝层高”显得更为必要。
1.5 通过“分枝层高”、“分枝类型”性状考察可以更全面反映油用亚麻形态类型
“分枝层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分枝长度,而“分枝类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油用亚麻空间分布及株型类型。
2“分枝层高”和“分枝类型”性状引入可行性
2.1“分枝层高”代表分枝长度可能性
以参加油用亚麻品种比较试验的33 份材料为测试对象,调查了分枝层高和分枝平均长度,对2 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枝层高与分枝平均长度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1**),达极显著水平。分枝层高可以充分反映分枝平均长度。
2.2“分枝层高”、“分枝类型”性状考察时期选择“分枝层高”在油用亚麻成熟后调查测试。“分枝类型”在成熟前调查记载。
2.3“分枝层高”、“分枝类型”性状调查方法
“分枝层高”在不同品种成熟后田间取20 株代表样株进行室内考种调查测试。“分枝类型”在成熟前田间用目测法观察记载。
3“分枝层高”、“分枝类型”性状引入意义
3.1 品种资源研究中意义
在品种资源研究中,调查分枝层高和分枝类型更能全面体现油用亚麻资源特点,为其合理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3.2 新品种选育研究中意义
作物合理的株型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株型性状是油用亚麻育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胡麻株型性状的遗传表达特点可为油用亚麻株型育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改善植株外部形态结构是油用亚麻株型育种的重要选择指标。关于油用亚麻株型性状的遗传特点未见研究报道。因此,研究油用亚麻株型性状对于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3.3 栽培技术研究中意义
同一个油用亚麻品种在不同栽培环境条件下,分枝层高表现有较大差异。不同栽培环境条件分枝表现不单是多少差异,分枝长短、空间分布状态也有明显差异。
4“分枝层高”、“分枝类型”性状引入实际应用
4.1 全国油用亚麻品种区域试验应用
2013 年全国油用亚麻品种区试试验参试品种12个,分别来自全国9 个育种单位。通过考察分枝层高、分枝类型性状,把12 个品种划分为短分枝紧凑型、长分枝松散型和中间型3 个类型,比以往仅考察分枝数更能全面表达油用亚麻品种特点。
4.2 栽培技术研究中应用
在油用亚麻高产栽培试验中,通过增设2 个性状考察,结果表明在高肥力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油用亚麻分枝层高,改善株型结构,有利于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1] 李延邦,刘汝温,谢世君,等.胡麻[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2-7.
[2] 农业科学研究所经济作物室.胡麻丰产栽培技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7-11.
[3] 熊和平. 麻类作物育种学[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107-108.
[4] 米君.亚麻(胡麻)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12):1-8.
[5] 陈鸿山.国内胡麻育种栽培技术的进展与成就[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4(5):9-12.
[6] 乔海明,米君.河北省油用亚麻当前育种任务及对策[J].河北北方学报,2010(2):55-57.
[7] 乔海明,米君,张丽丽,等.基于“尚义大桃”和“红木”资源利用的胡麻骨干亲本选择重要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11108-11109.
[8] 王利明,张建平,米君,等.国外引进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33(4):356-361.
[9] 王利明,党占海,张建平,等.胡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7):88-92.
[10] 吴瑞香,杨建春,等.胡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4):52-54.
[11] 杨万荣,薄天岳,杨根枝,等.胡麻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87(2):39-45.
[12] 曹秀霞,安维太,钱爱萍,等.胡麻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0(3):9-12.
[13] 杨素梅,尹江,米君,等.亚麻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通径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1998(1):16-18.
[14] 李心文,赵廷芳,等.胡麻性状遗传力的初步估测[J].中国油料,1984(4):8-10.
[15] 聂征,施杏春,陈甫堂,等.亚麻种子产量相关的通径分析[J].中国油料,1994,16(3):25-27.
[16] 关友峰,安维太,岳国强,等.主成分分析在胡麻育种中的应用[J].中国油料,1994,16(3):50-53.
[17] 乔海明,米君,米亚丽,等.高α-亚麻酸胡麻品种在河北坝上地区综合评价[J].中国麻业科学,2014,36(1):17-22.
[18] 乔海明,米君,张丽霞,等.节水灌溉条件下油用亚麻密度氮磷钾四因素正交旋转组合高产栽培模型研究[J].中国麻业科学,2014,36(2):76-81.
[19] 杨万军,乔海明,米君,等.同一密度不同行距播种方式对胡麻产量及主要性状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4,30(1):49-53.
[20] 曹秀霞,安维太,钱爱萍,等.密度和施肥量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2(1):87-89.
[21] 乔海明,米君,张丽丽,等.胡麻品种不同播期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9-23.
[22] 乔海明,米君,李爱荣,等.自然极度干旱条件下胡麻品种不同播种期的二次生长表现[J].河北农业科学,2010(1):3-5.
[23] 乔海明,米君,张丽丽,等.不同前作对胡麻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8):57-58.
[24] 章履孝,陈静,等.玉米株型的划分标准及其剖析[J].江苏农业科学,1991(5).
[25] 苏祖芳,张亚洁,孙成明,等.水稻高产株型指标的研究[J].中国稻米,2003(4):5-6.
[26] 李万昌.小麦株型与产量结构间的协调性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09,25(5):966-970.
[27] 赵继献,任廷波.4 个油研品种的株型结构比较[J].贵州大学学报,2002,21(6):391-396.
[28] 张洁大,傅寿仲,陈玉卿,等.油菜株型结构及其理想型研究Ⅲ.若干高产品种的株型及冠层结构[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3):36-41.
[29] 游明安,盖钧镒,吴晓春,等.大豆空间分布特性的初步研究[J].大豆科学,1993,12(1):66-71.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介绍毛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种子处理、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内容,从而为毛豆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大豆原产我国,是我国传统的粮油兼用作物。毛豆属豆科,是以绿色嫩豆粒作为蔬菜食用的大豆。毛豆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具有保健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1988年台商与日商合资在龙海市创办第一家果蔬速冻企业,同时引进优良毛豆品种示范种植,以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有多家速冻企业,龙海市年种植面积5000hm2以上,一般鲜荚产量9.00~11.25t/hm2,产值1.95~2.70万元/hm2,是龙海市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后的主要栽培作物。产品通过厂家收购速冻加工,全部出口日本等国家。
1适时播种
春植豆一般在3月25日至4月5日;秋植豆在8月上旬。特殊情况下,遇大雨或洪涝灾害造成播后烂种,只能采取重新补种挽救,春植最迟在4月20日前,秋植最迟在8月20日前抢时机补种,当然产量将受一定影响。
2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进行种子精选,剔除小粒、秕粒、虫蛀、病斑及破伤种子,选粒大色鲜,籽粒饱满的种子。为防种皮带病菌,播种前应进行药剂拌种,可用雷多米尔锰锌按用种量的0.3%均匀干拌种,即拌即播。
3施足基肥
施基肥可明显提高产量,应施钙镁磷肥750kg/hm2、尿素300kg/hm2。可结合整地最后一次耙平前匀施,耙后整畦,做到全层施肥,也可整畦后条施。
4合理密植
播种前1d淹水至畦面湿润。毛豆播种采用穴播,整成畦宽(含沟)1m,畦高15~20cm,先捣穴,行距20~25cm,株距春植25cm,秋植23cm。用种量春植67.5kg/hm2,秋植75kg/hm2左右。一般植7.95~8.50万穴/hm2,每穴播种3粒,盖土厚3cm。比较黏质的田块必须要用疏松土盖种,而较砂质的田块可直接用本田块畦面土盖种。
5加强田间管理
5.1化学除草
播种后当天或隔天要及时化学除草,用50%乙草胺600倍液或72%都尔450倍液喷雾,若杂草已出土面,需加克无踪混合使用。若播种后遇长时间下雨,种苗、杂草均已出土面,要在出苗后10d内选择晴天及时喷药,可用选择性除草剂如15%精稳杀得600倍液或4%喷特750倍液喷杀。过迟喷药杂草比较难于杀死。
5.2早补苗
从种子萌发到子叶展开为发芽期。出苗一般春植播后6~7d,秋植4~5d。全苗壮苗是高产的基础,要掌握幼苗第1张真叶伸出时及早补苗,再后补苗不易成活。
5.3合理施肥
毛豆从播种到采收时间较短,春植一般75~80d,秋植70~75d,因此生产上要施足基肥,同时要早追肥。从子叶展开到植株开始分枝为幼苗期,一般13~15d,即4叶包心开始分枝,再过6~9d开始开花。施肥原则为“攻头、控中、保尾”,即前期出苗至20d内,应以氮肥为主促进早生快发,促进低节位分枝,形成一定苗架;中期现蕾至结荚前期,应适当控制氮肥,而以施钾肥为主;后期依苗情追施氮肥防早衰,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籽粒膨大。毛豆营养期较短,应早施肥,出苗后7d第1次追肥,用碳酸氢铵300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掺水浇施,若遇小雨天气,也可用氯化钾复合肥(16-16-16)300kg/hm2、尿素105kg/hm2条施畦中间。第1次追肥8~10d后(春植10d、秋植8d)进行第2次追肥,施氯化钾复合肥(16-16-16)30kg/hm2。第3次追肥要掌握在植株顶端的豆荚籽粒开始膨大,初见籽粒时施。一般用氯化钾复合肥(16-16-16)150kg/hm2、尿素120kg/hm2条施。毛豆生长后期会出现根系早衰,叶色褪淡现象,因此在结荚期喷药防病虫时结合根外追肥,可促进籽粒饱满,色泽翠绿,提高成品率。
5.4早培土
早培土有利于旱天灌溉,雨天排涝,促早发早分枝,多开花结荚,后期防倒伏,是毛豆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培土的一个关键是要突出“早”字,应在播后16~18d(出苗后10~13d),叶龄2叶1心,株高20cm以内,选择晴天及时培土。过早培土易伤苗,过迟不利于操作。
5.5科学管水
种子发芽要吸收种子本身重量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动,过旱,种子出苗困难,造成缺苗;过湿(遇大雨天气),土壤透气性差,氧气不足,种子能吸水膨大但不能发芽,可能导致烂种。因此,发芽期要保持畦面湿润。苗期正值毛豆蹲苗扎根,若土壤水分过多,根系不下扎,仅在土壤表层生长,茎节细长,茎叶柔嫩,中后期容易发生倒伏。因此,应适当控制水分,以促进根系向深层发展,形成强大的根系,增强后期抗倒伏能力。第1次追肥时,灌半沟“走马水”。分枝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对水分的要求开始增长,及时灌水对毛豆生长、发育均有促进作用。应掌握旱灌涝排原则。花荚期需水最多,是毛豆需水的关键时期,蒸腾作用达到高峰,干物质积累也直线上升。因此,这一时期要保持沟底有浅水层。鼓粒期遇旱及时灌水,采收前6~7d灌最后一次跑马水。
6综合防治病虫害
在本地,毛豆发生的病虫害达20多种,生产上既要把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又要保证产品符合进口国“农残限量标准”。因此,毛豆病虫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毛豆主要病虫害有疫病、炭疽病、豆杆黑潜蝇、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白粉虱等。
在农业防治上,一要建立基地。基地周围无污染源,包括环境污染和邻近地块农药风传污染。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排灌方便。土壤肥沃,无农药残留,交通便利。面积要达5hm2以上,土地连片便于轮作和集中喷药。与邻近水稻田要有一定的隔离带。二要科学轮作。实行不同科作物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以减少土壤里的病原积累和单食、寡食性害虫的食源。三要清洁田园。在生长季节,及时拔除中心病株;毛豆采收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大大减少病虫的数量和侵染来源。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通过对南阳市农业自然资源条件、水稻栽培技术、市场需求的回顾和分析,认为南阳水稻生产的潜力很大,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限制水稻发展的主要因素等,提出了稻作改进对策及发展战略。
大米位于我国的三大主粮之首,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粮,大米是极为重要和敏感的特殊食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几次抢粮风潮,都是从大米开始。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做好大米产业,对于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南阳市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水稻生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达到“南阳三个提高(提高稻米品质,提高单产水平,提高科技效益)一个保障(保障粮食基本结构)”的目标,已是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经分析论证,形成以下几点看法:①南阳稻作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喜人,地位重要;②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全面推广稻作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增产、增效的农业技术,实现科技兴稻,是提高南阳稻作效益的科技保证和根本途径;③多部门综合服务,生产绿色有机保健优质稻米,培育“南阳稻米”名牌产品,是提高南阳稻作效益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的;④提高加工工艺,建立网络化的经营模式,拓宽销售领域,实现产业优势化、规模化、市场占有率高和农民增收增效。
1新形势下发展南阳稻作的重要意义
1.1确保粮食安全水稻是高产优质高效粮食作物,其产量一般为旱作粮食作物的2倍。全球有2/3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粮,其中亚非地区约4/5、我国1/2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要粮食。在确保世界的粮食安全中,稻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入WTO以后,我国稻米的生产成本仍较世界主要稻米出口国平均生产成本低,较之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具有较好的比较效益。如果生产的稻米达到绿色有机稻米标准,可与泰国籼米、日本粳米等国际名牌稻米媲美,则其利润空间更大,可较现有传统杂交籼米种植效益成倍提高。
1.2保护生态环境水稻是与环境友好的作物,种植水稻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如水田能蓄留夏季暴雨。减轻水土资源的流失和夏季的洪涝灾害,稻田的灌溉有利于减少化肥的流失和促使农药快速降解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1.3保护农田水利水稻生产的发展可以促进和保护农田水利建设事业,从而对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水资源条件。凡是水利条件好的地方都有水稻的种植,而种植水稻的地方都能保证良好的水利条件。
水稻与水利的良好互促互动,证明水稻生产较旱作物具有保护农田水利的独特作用,只有发展水稻,才能发挥灌区水土资源条件的作用,提高灌溉效益。
1.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稻生产具有防灾和为农业结构调整腾出土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再调整的作用。在干旱年份,具有灌溉条件的稻田,可得到良好的光热条件,往往能够创出超高产量。在雨涝年份,稻田更能省水高产,化害为利,2006年秋季遇罕见雨涝,仅水稻减产较少。为了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各方面均在调整改革、加速发展。粮食生产正在从东北平原向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集中。就水稻生产而言,因北方的干旱、缺水和南方的发展经济毁田严重,迫使水稻面积向黄淮海区转移集中。南阳属南北过渡带气候,地处江淮地区,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800~1200mm,温和湿润,5~10月份的日照时数和有效积温比河南省黄河以北高,有利于实现高产、超高产,又利于实现稻米品质优、效益高等目标。按照“以水定稻”的原则,南阳现有各类水库505座,总蓄水能力25亿m2,有效灌溉面积达43.33万hm2,在保证旱作灌溉的条件下,还可保证10万hm2水稻的灌溉需要。南水北调中线完工后,南阳年可增加可利用灌溉水12亿m2,对于南阳发展稻作增加了水源保证。考虑到其他方面用水需要也在增加,水稻生产中节水灌溉技术正在广泛采用,水稻年灌溉定额可以控制在6000m/hm2左右,则全市可利用水资源在保证其他方面用水的前提下,完全可能保证10万hm2稻田的需水,如果抓住南水北调工程的机遇,在2010年前的5年间,每年增加水稻面积0.67万hm2,全市年产稻谷可达9亿kg,创社会效益14亿元以上。转
2提高南阳稻作效益的措施
2.1推广水稻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