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案例范文1
[作者简介]常佩艳(1972- ),女,陕西米脂人,延安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与现代化。(陕西 延安 716000)梁芷铭(1981- ),男,广西玉林人,钦州学院商学院,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分析、区域发展与行政法治、职业生涯规划。(广西 钦州 53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委托重点课题“广西沿海地区高校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AA040)、钦州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建设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和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1DJSZ12)和钦州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基于美学视角的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1DJSZ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57-02
一、基于人格本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是儒道佛理想人格的融合,是一个进则儒、退则道、隐则佛的完整人格体系,既承认自身实现理想人格的可能性,又认可人性之善。西方近代人格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欲望、心理、潜能和需要等主观因素,重视环境对人格的影响,把人格当成一个可以逐步完善的整体。的人格理论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把人置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重点从人的社会属性考察人格的形成,认为人格是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而人格的养成,既受环境的制约,又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人格理论既承认实现理想人格可能性,又彰显个人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的追求,既重视环境的作用,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其成为建基于人格本位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基于人格本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政治灌输色彩浓厚,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方法和策略单一老套,受到大学生的心理抵制,加上部分大学生自我教育和学习意识欠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受到明显影响。事实上,大学生“一方面在一元价值观下深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另一方面又在社会中不断接受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这两方面的反差使得他们产生了价值观念模糊、行为方式模糊、理想信念失落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显得十分乏力”①。这就使得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有了更加重大的意义。建基于人格本位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立足于人格的形成规律,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策略,使得相关教师能逐渐摆脱功利倾向而从广阔的视野中考量思想道德教育,主动淡化了政治色彩和单纯的道德教化色彩,因此,建基于人格本位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也更易取得实效。
(二)有利于拓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域
现代社会是一种“抽象社会”,社会已被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和商业逻辑贯穿其中,人们难以像在传统社会中那样保持自然而完整的自我,有着明显的“归属感的淡化”“生活意义的空洞化”②。这种社会境况中,大学生人格深受冲击,亟须塑造大学生的人格体系。在现有高校课程教育体系中,思想道德教育最具有这方面的功能。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坚持的是“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最终服务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而不太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建基于人格本位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人格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通过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影响着人的道德的认知、意识和选择,建构大学生新的思想道德世界和健全的人格,扩大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论域。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大学生在校的一切学习行为最终要落实到自身价值实现上,而实现自身价值,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起点。“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自我定位、目标设定、目标实现、反馈与修正四个方面。大学生通过确定预期目标,使自己明确职业目标定位,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严格要求,为今后步入社会就业做准备,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③。但是大学生的“自我定位、目标设定、目标实现、反馈与修正”应该在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而这个过程正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才能得到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融入社会,真正实现自我。因此,建基于人格本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
三、基于人格本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现路径
(一)以人格为本位加快转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观念
首先,高校管理者要加快转变观念,把人格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各项工作中。“思想观念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础,是德育领域的思想解放,具有重要的牵引力量。”④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高校管理者制订相关计划、目标和战略,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实施。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格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要从课程安排上,通过学校日常教务工作,把学生人格教育贯穿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要把相关人格教育理论与方法贯穿于相关教师的培训中。只有高校管理者主动地把人格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各项工作,才能保障建基于人格本位论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到顺利开展。
其次,教师要加快转变观念,注重从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师主导整个实践过程,包括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方式。教授内容的选择、教授方法的选取尽管会受到学生方面的影响,但最终还是由教师来决定的。因此,‘教什么’以及‘怎么教’是教授实践永恒的主题。”⑤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刻把握人格教育对培养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逐渐淡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功利化和政治化色彩;教师应主动转变思想道德课堂教学观念,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淡化甚至消除自身的思想道德权威地位;教师应主动创造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增长思想道德体验和人格体验,进而实现思想道德的超越。同时,“除了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外,教师还要以身作则,像孔子那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化学生。”⑥
最后,大学生要自觉转变观念,主动完善自己的人格,为自身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创造主观条件。大学生要主动克服“以主客二元分立的知性逻辑去把握人和社会的关系,不能将社会与个人对立起来”。⑦大学生应正确认识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发挥自己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自主精神和创造力,主动参与关于基于人格本位的思想道德教育案例的讨论和思考;应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控,重新认识自我,创造双方的良互关系;应在平等和谐的关系中,扩大心灵和精神的对话,进而实现人格的提升,为自己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建立人格基础;应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生活,增加自己的人格体验和思想道德体验,为自身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建立现实基础。
(二)以人格为本位加快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
首先,结合人格理论传统和实践编写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在全球化思潮的涌动下,西方的自由化思潮、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地对大学生发生影响。它改变着大学生的基本政治观念,甚至是大学生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及政治领导的评价标准。”⑧因此,要主动开发把人格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课程资源,为编写科学的教材建立理论基础;应深入学生校园生活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动态,为编写科学的教材提供现实依据。通过编写科学的教材,促进大学生正确政治观的形成,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其次,结合人格养成规律,设置合理的思想道德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在内容设置方面,区分不同成长阶段的人格状态而设置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比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可以人格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并举,在高年级学生中则可以适当增加人格教育内容;应根据重大时事新闻、地方新闻事件和校园事件,适当安排包含人格成长在内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应开设相关课外实践课程,推动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要对高低年级的学生,做出合理的课时安排,但不能违背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基本规律。
(三)以人格为本位建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评价机制
一般而言,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客观评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激励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首先,明确评价主体,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基于人格本位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该课程教师、其他任课教师、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同班同学,甚至家庭成员和社会公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应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以便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发现大学生的人格与思想道德水平,进而客观衡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成效。
其次,明确评价客体,进行多方面评价。基于人格本位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既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又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世界。因此,既要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过程做出评价,又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做出评价。同时,要从学生的人格养成方面,对相关教材、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做出评价。
最后,明确多元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应设定一个建基于人格指标的客观标准,把学生日常行为和思想观念与这一客观标准做出比较,以考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应以年级或者班级为单位,树立人格养成典型和思想道德典型,让学生在大环境中准确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他们不断健全人格,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应鼓励学生及时反省自己,为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供良好的内动力。
[注释]
①李伟.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6):56.
②黄剑.抽象社会中的现代性体验困境及其出路[J].吉首大学学报,2010(4):29.
③钟谟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35):47.
④石宏伟,陈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2010(1):159.
⑤韩培花,朱国新,谢佳伟.大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双重实践及其互动[J].吉首大学学报,2011(2):163.
⑥蓝利萍.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发[J].教育与职业,2006(14):134.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案例范文2
关键词:技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技工学校的学生以其一技之长、一专之能参与到了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但是由于高校扩招、部分市场需求饱和等因素,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与高校毕业生的理论知识、专业素养都存在一定差距的技工学校毕业生找工作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因为社会环境和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内在作用,有一部分技校学生开始游离于社会主流,他们自卑、焦虑、困惑、茫然,许多不良的心理因素干扰着技校学生的思维走向,也影响着他们的人生发展。因此,技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引起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技校学生基本现状分析
技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当前高中段的招生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分布:一类生进重点高中;二类生进普通高中;三类生进普通中专、职高、技校。作为第三类的学生,技校生总是觉得自己事事都不如人。首先,技校生文化基础薄弱。从入学成绩来看,大部分技校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学习兴趣不浓,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在成绩至上的应试教育模式中,一直以来,这些学生在学校和社会普遍不受重视,遭到的批评和冷眼颇多。其次,大部分学生经历了中考的失利,感到底气不足,又加上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对技校并不寄予太大的希望,他们认为读技校是低人一等的,是"混日子"的,是上不了普通高中的无奈选择,所以对自己的前途信心不足。
技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技工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20岁之间,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道德、情感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真正定型。他们思维活跃,但是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精力充沛,热情活泼,但是容易冲动;他们渴望被关注、被关怀,但又有着极强的逆反心理。
技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之前的学习基础没有打好,入学成绩不理想,大部分技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是十分端正。他们多数是服从家长的安排到技校来学习,对专业的选择也是随大流赶热门,并没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觉得前途迷茫,对自己不抱希望,"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使得少部分同学经常逃课、不参加考试,结果是成绩越来越差,陷入恶性循环。
二、技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与出发点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真正以学生为本,把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以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为目标,追求人性的真、善、美。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将着力点放在了社会与道德的层面,过多强调培养继承既定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个体,忽视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问题及人格的独立问题;过多强调以牺牲个人价值为代价去迎合社会的需要,"为他人着想,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忽视了个体个性发展的需求;过多看重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价值,忽视其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合理化价值;在方法上多采取强制管理和灌输,忽视教育对象的内心认同。技校学生长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习,成绩并不好的他们大多有着逆反的心理,书本上"高、大、全"的道德楷模形象并不能真正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技工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应当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把学生自身的发展摆在教育的中心位置,把教育的目标变成学生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行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真正做到学生的心里去。
以爱与尊重为出发点。现在的技校学生多为"90后",中考的失利、之前学习当中遇到的挫折让他们感到自卑和茫然,他们大多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没有信心。正因为这样,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技校的老师在学习、生活当中就更应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知道,技校学生并不是被普通学校所淘汰的差生,并不是将来就一定找不到好的工作;让他们知道,人生本来就有无数种可能,年轻人只要积极进取、吃苦耐劳,在任何岗位上都会有成功的机会。
三、技工学校思政课创新
在技工学校的课程安排里,思政课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一方面技工学校教学的重点是要突出职业化、技能化,大多数学校都把专业课和实习实训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虽然教学部门都会把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安排在教学计划里,但是它的设置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另一方面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本来就不重视,很多学生对专业课学习都不认真,经常会逃课,就更别说思想政治课了。其实,《论语》里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告诫我们先要学做人,再谈学习其他的知识。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毋庸置疑,思政课同样应当引起技工学校和职业教育者的重视。
面对当前技校学生综合素质偏差的现状,技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从正面加强教育与引导,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经说过:"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政课在课程设计上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案例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中国高校;时效性;研究
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所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国家兴旺,高校作为人才的教育基地应当高度关注和重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针对性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和优化,倡导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促进高校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网络世界不良现象的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覆盖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世界的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大。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是紧进宽出,学生进大学难,进好大学更难,但进去之后毕业就容易了,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家长、学校的束缚都少了,学习也没有那么紧了。所以很多大学生都沉迷于网络,网络上的不良观念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很容易让学生迷失在网络世界中,严重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的风气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核心的经济体系,社会中所出现的矛盾也是层出不穷,尤其是由物质利益关系引起的矛盾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社会上渐渐发生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由于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我国当代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部分的缺失。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策略
(一)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理念
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是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时效性的重要环节,所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树立全新的思想道德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的思想观念,同时注意注重对个别心理极端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
(二)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应该要时刻谨记创新、丰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在信息时代每天都在发生新的思想道德相关实践,教师应当利用实际事件结合时代特点,联系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运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当前社会实际,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学生对社会实际的关注,提高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实际问题的思想观念。目前高校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非重要科目,对于总体的成绩考评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没有抱着正确的心态去认真学习思想政治。因此高校可以针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端正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态度。从当前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看,教材本身的内容理论性较,对此可以根据目前的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理论性知识生活化、实际化,创新、丰富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从而打到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三)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形式
正确的教育形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育质量,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有效地结合多媒体设备,注意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研究,积极创新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知识面。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敢想、敢问,培养学生的全面分析能力,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三、结语
简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新阶段,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从而持续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黎开谊.时代语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路径选择――兼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103-106.
[2]刘艳萍,王凤仁.浅论提高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447-449.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案例范文4
【关键词】艺术院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课程资源 开发
德是艺之根,艺是德之华。艺术院校学生担负着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使命,承担着反映人民群众精神世界、引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任,如果他们缺乏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难以承担使命与责任的。艺术院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人生的境界,健全理想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最终成为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实现自己的价值。艺术院校具有丰富的“基础”课程资源,“基础”课教师通过筛选和开发这些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当然,并不是所有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能够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得到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才是真正的“基础”课程资源。本文主要探讨“基础”课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
一、艺术院校“基础”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需要首先明确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具体来讲,就是要把握艺术院校“基础”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规律,坚持下面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德与艺“同道同修同进步”原则,明确把握艺术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性。巴尔扎克认为,艺术乃德行的宝库;罗斯金认为,艺术的基础存在于道德的人格;柯尼利亚认为,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福楼拜认为,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这些至理名言说明,艺术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都是以育人为本,以成人和成才为根本目标。在艺术教育中,有很多素材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元素,例如:对爱国主义的讴歌、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对理想信念的求索、对真情友爱的描画等;反之,思想道德教育的许多素材和主题,也大量用于艺术教育当中,体现了德育与美育之间的极大互补性和契合性。把握艺术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性,坚持德艺双修,可以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双赢。
二是坚持艺术院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原则,合理确定课程教学的方法与难易。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学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大多数现代艺术院校学生追求艺术的纯洁性、开放性、愉悦性和欣赏性,在性格上比较活泼开朗,有良好的形象思维和较强的表演欲,但他们思想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基础”课教师,应当清醒地把握艺术院校学生的这些特点,努力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同时,正视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找准思想道德教育与艺术人才成长的结合点,合理确定课程教学的方法与难易,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于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把理论讲得过深、过于学术化,而要多从他们身边的故事讲起,多从他们自己的专业讲起,提高他们对课程的亲切感、认同感,激发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三是坚持课程资源有机整合的原则,努力形成“基础”课程教学的合力。艺术院校“基础”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资源、人力资源、实践资源等多个方面,这些资源通过“基础”课教师的积极开发和有机整合,可以为“基础”课程教学提供最佳的服务。在整合“基础”课程资源时,“基础”课教师要坚持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探索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和信仰体系。只要通过不断拓展教材资源、挖掘人力资源、创新实践资源,并加以有机整合和充分利用,就能够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法律素质教育的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二、艺术院校“基础”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环节中的开发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础”课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教师既要依据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不断拓展教材资源、积极开发自身资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在课程教学的动态过程中有机整合和创新“基础”课程资源,实现由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课规范教材体系,向符合艺术院校实际的“基础”课生动教学体系的转化。
(一)不断拓展“基础”课程教材资源,发挥教材资源的多样性和时效性。教材是首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集中反映了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基础”课与其他三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具有情感色彩浓、社会责任感强、注重生活交往、综合应用性强的特点,而且,几乎在教材的每一章中,都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教师可以通过汲取这些最新理论成果,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做出及时有效的回答和阐释。同时,通过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拓展教材资源,真正完成“基础”课教师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化。
在开发教材资源进行课程教学时,既要注意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又要注重资源本身的代表性和时效性,通过积极筛选、链接与教材内容相关、与学生自身相关的现实社会问题作为典型案例,不断创新鲜活的教材资源。例如,笔者在2009年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就及时引用了当年发生在第58届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上的一个案例,即:为抗议电影节主办方播放介绍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的“世维会”主席的纪录片,甚至邀请她来墨尔本出席电影节开幕式的行为,中国电影导演贾樟柯和赵亮决定撤回准备在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上公映的3部影片。通过对这一案例的解读,让本校艺术类学生充分理解当今时代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敌对势力从没有放弃过对我国的西化和分裂,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越来越明显,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与艺术事业的辩证关系,认清思想政治对艺术事业的巨大影响和内在要求,了解艺术领域所存在的政治倾向和社会功能。
(二)积极开发“基础”课教师资源,发挥教师个人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特长和优势。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要在锲而不舍地进行“基础”课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同时,不断尝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不断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将教育科研的成果有效地转化为课程资源。首先,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要增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可以结合科研中的真实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培养艺术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再次,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可以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拓展学生的人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情绪体验,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艺术院校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多才多艺,自立能力强,他们往往认为艺术与思想政治关联不大,存在轻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倾向。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要根据艺术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内容和授课的语言体系进行转换。首先,在处理课程内容中,要吃透教材精神、消化教材内容,把重要文献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其次,在每一章和每一节的授课中,最好都要选择和利用艺术院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典型案例或影视资源,用这些生动的实例和教师的特色语言来传输或体现课程教材中的核心思想和重要观点,努力形成“基础”课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避免过多地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再次,在讲授法律法规时,可以根据艺术院校学生未来就业的基本倾向,搜集与艺术各专业基本对应的职业法律法规文献资料和各职业人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用以教学。
(三)充分利用“基础”课学生资源,发挥艺术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首先,课程实施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过程,在这种对话和交流过程中,艺术院校学生带着他们的整个生命世界来参与课程学习,其生命世界中积累和沉淀的多种文化因子在教学场景中会不时显现,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新的资源,对其价值迅速地加以判断,并及时地转化为学习的内容;其次,青年学生是最敏感、最活跃的一批人,艺术院校学生更是如此,其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艺术院校学生较少受陈腐观念的束缚,经常外出体验生活、采风、艺术实践,对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更快,也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同时也更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和其他专业大学生一样希望中华民族复兴,关心祖国富强,立志振兴中华,但也有一些人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片面地认为“一旦与政治挂上钩艺术就变味了”。“基础”课教师在课程实施环节中要通过积极提示、暗示、鼓励学生,开发学生自身的资源,帮助他们解决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艺人、做什么样的艺人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唤起艺术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使他们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社会道德、艺术道德,积极能动地发挥自身的艺术才能,最终成长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总之,艺术院校“基础”课教师必须确立多元开发的课程资源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艺术院校自身特点和艺术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吴潜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逻辑结构与特点[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刊(增),2006.
[2]尹晓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资源开发四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2).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案例范文5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思想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经途径,在继续教育中起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1]。我院作为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自2012年开始实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此次并轨的最大优势是参与培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达到毕业条件并培训合格之后可获得四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毕业后即可行医,大大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然而,住院医师大多是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思想活跃,工作积极,渴望成才。但他们对当今社会出现的各种不良思潮、错误观念缺少应有的免疫力。因此,加强对住院医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显得更为迫切[2]。我院一向非常重视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一直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管理者的教育引导
1.思想教育学习讨论会
传统的思想教育形式往往存在单一、枯燥且脱离实际等缺点,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我院积极开展以讨论会为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管理者可以结合教育部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文件精神进行教育引导,定期开展思想教育相关主题的学习讨论会,以小组分组讨论形式开展,系统讨论医德医风、医学伦理等方面思想教育问题和体会,研究生也可以结合自身体会进行学习交流,师生互动,不断明确医德医术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己,医术上精益求精,思想上不断完善,态度上积极热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将良好的医德医术内化为自觉遵守的准则,在平常学习工作中不断践行。
2.入科前集中培训
我院对进入临床的研究生入科之前实行集中培训,近年来,共培育研究生1123人次主要针对医德医风、专业素质、科研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集中的学习和活动使他们明确医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与伦理道德水平,加深对基层医疗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努力将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医学事业接班人。培训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3]:(1)医德医风教育:促使研究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本职工作和患者保持很高的热情和责任感;(2)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掌握相关的临床操作技能可以使研究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得心应手,树立自信心;(3)医疗法律法规普及:使研究生知法懂法,自觉遵守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3.医学道德教育课程
将思想道德作为一门研究生必修的医学道德教育课程,挖掘诚信道德的典型事例[4],阐述医德失范的真实案例,并在学习结束后对研究生进行理论考核,考核主要从社会公德、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医患处理等方面进行,满分100分,结果上报研究生办公室从理论层面对其领悟程度进行考查,针对思想道德考试不合格的同学进行进一步深刻教育。借助这种方式,督促研究生重视学术道德,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二、导师的监督指导
1.导师言传身教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导师的思想道德、处世哲学、治学态度以及成才经历都会对研究生产生影响。导师是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自己的学生,还要的是在思想上对他们加强引导。我院积极在研究生入学前组织研究生导师参与德育课程的教学,提高导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能力,还把它作为遴选和考核导师的重要指标,强化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为研究生树立高尚医德高超医术的榜样,对研究生思想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师生交流会
研究生导师应定期和自己的研究生进行交流,加强沟通,关注研究生思想动态,针对研究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进行指导教育,并定期举办师生经验交流讨论会,近几年,我院共举办院级师生交流会5次,参与人数约800人,会上师生之间畅所欲言,在鼓励研究生加强临床技能,树立良好医德,促进良好医风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3.学术实践活动
导师定期组织研究生参加医学专业学术实践活动,例如:填写活动内容通过这些活动,调动研究生钻研医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研究生的自我教育
1.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讲求利益,名利并重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而且在一部分研究生的心目中已是根深蒂固。医院是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行业,临床科室直接服务于病人,与病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临床研究生教学中始终贯穿:在对病人实施医疗服务中,要求高尚医德与精良技术的结合,在诊疗工作中要求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5]。为提高研究生自我道德修养,举办了多次讲座和座谈会,深入到学生的中间,了解与研究我院研究生道德情况,建立道德修养评价标准,有针对的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6],不断自省,不断总结自身不足。只有锲而不舍、矢志不渝才能攀登医学高峰,只有秉承踏实认真、兢兢业业的态度,献身医学事业,才能成为一名白求恩似的医务工作者,传承白求恩精神。
2.加强自律
研究生管理者的教育引导及导师的监督指导是他律,研究生自身的反省和自觉遵守才是自律,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归根结底要靠研究生自身的努力。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通过研究生内化为自我要求、自我约束,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实现从他律到自律升华。近年来,我院进行关于医学研究生医德医风自我管理的讲座2次,着重于将良好医德规范内化于心,并将其固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做一名具备良好医德医术的合格医师,这正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真正意义所在。
四、建立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
1.出版相关学习教材
相关医学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专业研究生并轨的特点[7],参与出版相关思想教育的学习教材2本,作为管理者、导师和研究生的学习依据和理论参考。
2.成立考核小组
成立了相关考核小组,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包括,针对思想教育形成完善的考核机制,定期对相关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进行学习教育,并组织考核评估,对表现优异的研究生给予表彰,对表现不佳的给予继续教育,努力使其达到教育的目标要求。
五、效果与体会
1.结果
我院通过规范系统的学习、评价、教育、反馈,对提高研究生医德医风、医学伦理、思想政治,自我修养等方面水平有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多次讲座,加强与研究生、导师之间深切的交流,了解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发现和解决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的践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的有效路径,在促进我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2.体会
完善的临床医学应是一门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医学,而医学人文思想和理念的形成离不开医学思想道德教育。医学研究生是未来医学科研、教学和医疗工作的骨干力量,对其医学人文素质应该有着更高的要求。多年来我院一直努力探索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力求充分发挥管理者、导师和研究生自身的作用,提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促成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输送越来越多的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旻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可行性探讨[J].研究生教育,2011(9):118-119.
[2]王国栋,刘新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人文思想[J].2013(20):351-352.
[3]赵美玉,李强.临床医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教育和管理研究[J].德育研究,2010,(30):65-66.
[4]时玉平,李纯辉,付伟,麻吉河.研究生学术道德、学术诚信教育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1(21):126-127.
[5]何珂.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伦理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1-14.
[6]王学风.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45-48.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案例范文6
关键词:育人为本;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41-01
一 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培养一个人树立坚定的信念
一个人只有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定了自己奋斗的目标,才可能为之努力奋斗。诺贝尔为了试制各种各样的炸药,不顾一切危险,一直站在死亡的边沿线上,他拿自己的生命作为资本,不顾一切困难进行着自己的工作。爱迪生为了做化学实验,在列车长打聋了他的耳朵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做实验,一生中发明了一千多项实验成果,得到了世界公认的“发明大王”的荣誉称号。如果他们没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作基础,没有坚定的信念作依靠,他们会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毫不畏惧,毫不后退吗?他们又怎么能有今天惊人的成就呢?这难道不是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所起的作用?这难道不是高尚思想教育所引出的结果?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难道不需要这样的
人?
二 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主体不断形成价值观的特殊过程
一般地说,“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能 力的过程”。所谓的“是非判断”能力就是指分清什么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什么是违背 客观实际的谬误,从而形成科学的认识,以解决认识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认知关系。所谓 的“价值判断”能力指的是,要分清什么是具有肯定价值的东西,什么是具有否定价值的东 西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解决价值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价值关系。
培养“是非判断”能力不仅是培养“价值判断”能力的基础,而且是在任何学科教学过 程中,必须要首先解决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是非判断”问题 和“价值判断”问题所占的比重和所起的作用,显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一般的知识技能 学科经常把教学重点放在解决“是非判断”问题上,并且解决“是非判断”问题的过程直接 表现为解决“价值判断”问题的过程。譬如,假设数学教师给学生说明1/2=0.5的问题, 这时,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教导下,很快认识到1/2=0.5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真理,同 时认定这些运算方法和规则很有价值。到了这个程度,教师就没有必要再花费更大的精力去 引导学生进行另外的特别的“价值判断”,因为学生主体通过科学认识过程,已经判断出这 种科学知识很有价值。当然,除了思想道德修养课以外,其他富有社会性内容的学科,“价值判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比上述技能学科可能略微大一些,但是,与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价值判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相比,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其鲜明的差异点。
三 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培养一个人的献身精神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没有一定的献身精神是办不成的,例如:被我们熟知的孔繁森、焦裕禄,他们都是为社会主义事业而舍己为公的人;还有为哺育一代新苗而不畏病魔的童淑英老师.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已达到了忘我的工作地步.他们为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而拿自己的一生作抵押。我们也从中体会到思想道德素质所散发出的巨大力量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一句: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和昌盛,社会也不会进步。要想长治久安的搞建设、搞发展,那也不过是枉费心机,要想抓思想道德教育就必须端正教师的思想。
1.履行职责,明确任务
教师即“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即为精神意识,也就是说一个人将来他的道德品质是好是坏,全在于教师,可以肯定的说,社会上的任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管他的品行如何如何的坏,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像船上的舵,掌握着学生人生路上的方向,学生将来怎样,全凭教师的摆布。
我们是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应认清教书育人的含义,只授给学生知识这只能能叫“教书”,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才是“育人”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育好人比教好书更重要。教好书也许只靠应试教育就足够了,而难就难在育好人,也许这就是素质教育更高一层次的要求。作为教师,不能因为育好人较难而放弃,教师应做一个雕刻家,把学生雕刻成最为完美的形象。
2.开展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活动,推进德育工作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教学中,尤其是政治的课堂上,坚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思想教育为核心,以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莫表,但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因此学校积极寻找外部的德育力量,比如利用几年90周年,见过60周年,清明节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利用科技馆参观“神舟七号”“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图片展览展开讨论,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自强不息,干预创新,用于贡献民族精神;还聘请法制工作者定期到学校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违纪现象越来越少,违法现象近来没有;同时又成立了家长学校,每个年纪都有领导主抓,每学期都定期针对家长教育方法、家长行为、家长观念等讲授,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养成习惯,家长学校的成立密切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逐渐形成了思想认识上的同意、教育方法的统一,从而加强了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而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