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法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听说法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听说法教学案例

听说法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中职英语口语;案例

        “任务教学法”是指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外语教学中是指在课堂教学时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transact)某些任务,使二语学习者能够自然地学习,习得语言,扩展中介语体系和促进外语学习进步。

        我国中职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令人担忧。在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时发现,擅长口语,能与口语教师进行日常会话的学生只占0.83%。学生说英语时,有32.29%的学生感到害羞,43.75 %的学生感到紧张得说不出来,只有15.62%的学生很乐意使用英语与别人交谈,而能自然流畅、充满自信地进行英语交际的学生仅占0.83%。?

        传统口语教学有许多不足之处: 

        1)传统型口语教学过于强调准确性。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听说法,即只让学生反复机械地操练语言的结构形式,忽略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学生活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2)纯粹的语音教学。在过去几十年来时间里,口语教学偏重于教语音,学生发音准了,却还是不会用英语连贯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片面追求熟巧。大多数教师让学生操练一些已有明显答案的问题或互相转述一些大家共知的事实,有的教师让学生背诵,记忆课文,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反复操练来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这些做法忽视了语言形式的情景性,学生还是不会在不同场合用恰当的语言结构表达特定的语言意义,因而无法进行正常交际。 

        任务型口语教学案例: 

        Hobbies!

        1、教学目标 

        (1)学会谈论自己的业余爱好; 

        (2)学会谈论喜欢业余爱好的理由; 

        (3)了解这些业余爱好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2、语言目标 

        (1)- What are your hobbies? /What is your hobby?

        - My hobbies are…/ My hobby is… 

        (2)- Why do you like this/these?

        - Interesting/relaxing/improve my English.

        3、单元任务 

        Task 1:谈论自己的业余爱好? 

        Task 2:说明喜欢自己业余爱好的理由。

        Task 3:这些业余爱好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Task 4:看哪位学生做得最棒! 

        Task 5:要求学生在网上搜寻国内外名人的喜好。 

        4、教学过程 

        Step 1). Pre-task:谈论自己的业余爱好?

        ①Lead-in 

        Do you know your classmates hobbies? 

        ②在表中填写你的三个同学的姓名,先猜一猜他们在业余爱好是什么,然后分别去核实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③小组活动:每个学生都向本组汇报采访的结果,评出谁的业余爱好最有意义。 

        ④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由全班评出业余爱好最新颖的同学。 

听说法教学案例范文2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学案例

很多人在听说我是地理教师后说,“在中学学地理时的感觉那叫无奈、无趣。地理标本不让碰(学校穷,我家穷,都穷),台风、飓风又不能体验,连外地都不能去,加州的阳光更别奢望了!”的确,这些主观或客观的因素造成了本来非常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出现了前面所述的情形。

在高新一中,设备与仪器都非常齐全,但仍然面临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如,外面的世界学生没有机会了解,抽象的东西没有仪器帮助理解,等等。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将地理课上得既生动有趣,又能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抽象立体的地理事物,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苦苦思索的问题。

有的问题,也许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它的存在,但解决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在我意识到问题之后,并没有能力将问题即时解决。但是,我在教学中逐渐尝试渗透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对同样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逐渐在摸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初一年级一年的实践中,我取得一定的效果。

在这里我选取了一个教学案例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在高新一中初一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这堂课让我记忆深刻。

在《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一节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了解“地球是球形”之前,先要了解古人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从错误的认识到真理的出现。

由于地球形状的结论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常识,因此,很多同学对于古人的错误认识无法想象,也不能理解。讲台下,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他们的疑惑。很多人在看书的过程中表情很严肃。我觉得简单的实例说服已经不起作用了。

于是,我在课堂上给他们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即,准备一个地球仪,准备

一张白纸,在白纸上拿针扎一个小孔。然后开始实验,我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来,将纸放到距地球仪不远的地方,通过纸上的小孔观察看到的地球仪的形状,并得出结论。我的实验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参与。我最终选择了一位平时学习踏实但有些胆怯的同学,希望能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

我要求这名同学向其他同学介绍看到的情形,他说,他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平面,根本不是球形。下面的同学一片哗然,有人开始偷偷议论,难道这个几千年来为人们熟知的结论是错误的?要不就是老师的实验有问题!

看到学生很激动,我不慌不忙地说,”同学们,你们心中一定充满了疑惑。这就对了,科学家就是从最初的疑惑开始走向成功的,你们不仅要有疑惑,而且要主动思考。多想’为什么’。”

然后我让同学们分析实验结论出现的原因,大家都很踊跃的发言:有同学说,是视力的影响,其他同学笑了;有的说,是距离的影响;还有的对我的实验提出疑问:认为实验应该进行修改,可以让一个同学站在一个球形物体上。这个同学的答案吸引了很多同学。他们积极地要求补充,支持他的同学说,这个球形物体越大越好。反对他的同学认为,他的想法无法实现:因为操作起来困难太大。最后站起来的同学非常自信,颇有小科学家的风范,他说:“我想原因应该是视野比较狭小,不能看到地球仪的全貌,只是看到地球仪的一个小部分,一个面。”这个同学说完之后,大家开始鼓掌,看来大部分同学们都很认可他的说法。但还有一些同学半信半疑。我对这个同学的回答进行肯定,并提出表扬,认为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同学。

为了证实这个同学的观点,我继续进行了一个实验,我再次请上一名同学,这次我让他站在离地球仪比较远的地方,通过纸上的小孔看地球仪的形状,并向大家说明看到的情况,他很高兴地接受任务,观察完之后,他激动地说:“我看到的是地球仪的全部,我看到的不再是平面,而是球形!”

掌声雷动,我觉得异常热烈。每个人的表情都告诉我,我们成功了,我们用自己简单的实验,证明了一个似乎只有科学家才能证明的结论。

最后,我对实验进行总结,古人由于认识世界视野范围的狭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地是方的”,而眼界放宽之后,结论就显而易见了。现在我们可以

很容易举出一些事例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形。“你们能举出例子来吗?”

同学们还沉浸在喜悦中,我趁热打铁,将问题抛给学生。将他们分成小组讨论,最后派一个代表汇总结论。这时的课堂已经成为沸腾的课堂,每个人都在热烈的讨论中,有的人已经争得面红耳赤了。几分钟后,我做了安静的手势。大家静了下来,小手举起了一片。

有的组说:“远处来的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尾。”这个组的代表怕大家不理解,坚持要为大家做个实验。我满足了他的要求。只见他走到讲台上,拿起粉笔盒,放到地球仪上。然后,从容地对大家说:“你们看,粉笔盒就是船,现在在地球仪上航行。同学们注意观察,你是不是先看到它的上面,最后看到它的下面.”说完之后他开始沿着地球仪移动粉笔盒。当移动结束后,我带头鼓起了掌,我的喜悦难以形容。这才是真正受到启发,灵活应用啊!我很动情地对他们说“你们太棒了!”其他组的同学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事例,非常生动活泼。课堂上不时传来开心的笑声,秩序却井然。

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起,同学们都依依不舍。我知道,他们都在期待着下节课。

在这节地理课上没有一个同学走神,每个人都全身心的投入,积极思考,勇于质疑。我很感动。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能让全班同学都投入到地理课堂中,是无比可贵的。这一切,都是我所没有想到的,我想,如果我没有进行尝试,我永远都无法看到学生如此可爱的一面,更不会想到他们有这么大的潜力。于是,我开始反思,真正能调动学生的,只有设计巧妙的课堂以及能够让学生参与的课堂。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大量的科学证据与资料的照搬——也许,这样可以轻易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但却失去了学生。没有什么比自己证明结论更使学生记忆深刻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发现有很多的同学开始积极提出问题,并主动思考,甚至还有一些同学给我建议一些小的实验。我从他们身上不断地得到新的灵感,并在教学中应用。

我把我的做法与反思发到网上,有几位老师给出评价及建议。他们认为方法新颖,设计巧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做到了让学生

动起来。避免了有的课堂“形动而神不动”。有的老师说,着眼于思维的培养胜

于知识的传授。知识是可以遗忘的,但思维是永恒的。还有的说法是,可以影响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等等。但有一位数学老师的想法很独到,他说:“如果不是由老师来进行‘引进’呢?如果能启发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矛盾’现象来激发那种追求真理的情趣呢?在现代社会,人们都已经知道‘地球是球形’这个常识的情况下,学生们还有什么有兴趣探究的呢?是不是应该找到新的“强刺激”来激发学生呢?”

他的观点给了我一个启示,即,在结论已经显而易见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有兴趣探究?这个问题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了一个醒,帮助非常大。

听说法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语境记忆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石,词汇掌握不好而图快捷学习英语这种方式就好像在豆腐渣上建高楼大厦,其势必不稳。然而英语作为外来语又缺乏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堂外很少能收到耳濡目染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课堂这个有效阵地对英语词汇教学进行积极提效和拓展。现行的初中英语牛津版教材比较重视对学生词汇能力的培养,里面的情境短文等最大程度地融入新词汇,以便于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本文从一线教学出发,结合现行教材教学案例,对如何提升初中英语课堂识记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基本记忆法

词汇积累的方式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基础、最基本的无外乎以下三种情况:

1.人为提高词语出现频率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一般需要坚持5~16次重复学习才能真正掌握某个词汇的听说读写。所以,对于缺乏语境的英语学习,我们一定要有意识的多次重复新词汇,尤其对于那些容易记错和混淆的单词、特殊文化背景和典故的单词还有随着语境、语法和时态的变换而变换的单词等,一线教师更应该设置丰富多彩的方法将词汇多角度、多用法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词汇的复现率。这样通过让学生反复识读和记诵,同学们耳濡目染,熟能生巧,最终掌握词汇用法,产生语感,全面提升英语能力。

2.巧记多练

我们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词汇识记小技巧,比如,我们可以指导大家将重点词汇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和造句关联,然后自己检测一个一个过关。比如,a bit(有点儿),a bit of后跟名词a bit of housework.然后趁热打铁完成造句练习,巩固知识,生成能力。例如,I feel a bit lonely from time to time because I have just come to a new school(我偶尔因为感到有点儿孤独因为我刚刚来到一所新学校).

3.鼓励学生自主复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复习是对新学知识的再现和巩固。学完新课,在课后几分钟可以抓紧时间让学生现学现用,自己检测诵记和默写;指导学生能课下自主归纳相关词汇,比如,相同词根的归类,反义词归类,动词形容词及名词形式归类。

二、语境记忆法

作为外来语,我们周边缺乏英语语境,但是只要我们是有心人,就可以在课堂上创造语境来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词汇教学有效辐射。

1.借助实物,形象教学

牛津英语的教学理念其一就是要贯彻对不同认知的学生制订相应的英语学习计划,初中生形象思维比较活跃,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借助实物来创设活泼灵动的语言情境。例如,学习牛津英语7A 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时,我们就可以实现准备不同风格的食物样品来呈现情境,诸如韩国的紫菜包饭;美国的汉堡包;中国的包子、饺子;日本的小点心等。当然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呈现,课堂上我们可以请同学代表上来面对食物创作情境对话。如此一来学生兴趣高涨,学习效果陡然攀升,当堂词汇识读和记忆率超前。

2.肢体语言辅助

肢体语言是世界语言,也是活的语言,借助肢体动作我们可以强化单词记忆,比如,我们学习cry的时候我们扮可爱的哭相、学习shout的时候我们把手做喇叭状放嘴边做大声喊状、学习laughter的时候我们学QQ笑脸等,我们将幽默活泼的肢体动作用于词汇教学,利于强化学生记忆,提高识记能力。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利用动作情境演示法,尝试全英语直通教学,提升语境的真实感。

3.课外涉猎

课堂时间有限,要想丰富词汇量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总之,牛津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境的创设,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与语境的结合点,通过有效的语境导入把英语单词、句子、语法规则等向学生进行形象的渗透和强化,为语言操练奠定基础。

三、文化识记法

语言是文化的传承载体,许多词汇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所以教学中我们还应该从英文词汇文本背景进行引导:(1)感彩不同。特定的语言背景中词汇有着很深的民族特色和情感色彩,比如,英文国家中的dog(狗)在语言情感表达中就和我国传统的情感色彩大相径庭,比如,英文里面常用的“He is a lucky dog”就是一种比较亲切的说法“他是个幸运的孩子”,不能以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理解成骂人的话。教师进行词汇教学过程中要主要进行情感色彩的渗透,如教学“red”这个单词,教师要介绍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2)重视不同国家英语词汇的含义传授。由于英语在世界上的广泛使用,各国人民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改进、更新他们使用的英语。教师可以对有着明显差异的词汇内容进行重点讲解。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图片展示、故事讲授、笑话讲授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外国文化背景与中国文化背景的不同。当然,文化差异的学习是长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多搜集文化差异的现象,形成主动学习能力。

四、相互联系法

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给学生一个切入口,让他们回顾旧知识,将发音相同或者词义类似的词语总结出来,这样温故而知新,对积累词汇有重要作用。比如,学习到 Animals这个单词,我们可这样来启发学生进行横向联系:What do you think of when I say“Giant Panda”?然后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让大家写出来。基础扎实的话,三分钟内有的同学可以写20~30个动物名词,诸如bear,white,forest,black,fat,strong,zoo,bamboo,protect,shoot,(nature)reserve,slowly,wild animal,rare,die,dangerous(in danger)hunter,fur,quiet,peaceful等。基础不太好的,也能写出一些比较简短的。这样的话不但让大家回顾了知识,还为大家树立榜样,引导大家寻找差距,写得少的学生产生积极的驱动效应。横向联系词汇教学法比较适合初中英语新旧知识的连接,这样边引导边复习,让大家互相启发、相互拓展,总体词汇量得到巩固和提升。

总之,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如果我们能在英语词汇教学这一关,有效激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够为英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要重视对文化背景的渗透教学,根据他们的实际认知规律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创设语境,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词汇知识,从而提高词汇识记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梦璇.英语词汇识记有技巧[J].考试周刊,2012(8).

[2]韩家瑞.夯实基础才能提高能力: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抒见[J].学苑教育,2012(12).

听说法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单词教学 新课程理念 词汇教学 方法和意义

词汇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见的英语词汇教学有语法翻译法、直观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但是,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的教学效率低,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本论文通过对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率为目的,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词汇是组成英语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的积累,要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几乎是纸上谈兵。新课程标准要求八级达到3300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九级达到4500个。要求学生能辨认,默写并且运用和表达。这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如何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成为了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中生在英语词汇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记忆单词困难,遗忘速度快

很多学生抄了一遍又一遍的单词,但是第二天就忘记了。这是由于学生的记忆方法不恰当。学生往往根据教材表后面的词汇表集中记忆。死记硬背,没有真正了解单词的发音方法和词义。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受挫,对于英语的兴趣就会下降。

2.任务繁重,压力大

以高一英语为例,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3300左右的单词和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对于高中生来说需要很大的毅力和时间,高中生学习任务本来就很繁重,无形的压力往往使学生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3.学习词汇的方法不恰当,习惯性用中文思维学习单词

受母语汉语习惯的影响,很多学生把英文的单词音和形分开来记,没有把读音和拼写联系起来。有些学生还在单词旁边写上中文谐音。如Janpan,脚盆;vase,袜子;boff ,暴富等等。有位语言学家说过,用什么样的形式储存,最终就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输出。学生用汉语的习惯记单词,必然运用汉语思维把词汇用于句子中。等到听力的时候,学生必然听不懂纯正的英文。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3.1 英文词汇教学时间不合理

由于高中课程比较紧张,教师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单词,语法,句型的教学。整个过程都是教师在上面领读单词,一讲到底。讲单词的词义,用法,学生只能听讲和做笔记。课后布置学生大量抄单词,机械地记忆。 让学生觉得英语就是要死记硬背。往往造就了"哑巴英语"现象。

3.2 孤立地进行单词教学

高中很多教师只重视语法的教学,对于单词,没有联系到上下文。虽然有些学生记住了单词的意思,但是一旦放到其它句子就不知所以然了。这就是教师忽略了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学生无法理解英语单词的意思,就会产生消极情绪。

3.3 没有进行分层教学

高中生词汇掌握的数量差异很大,有些教师师就认为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

一味地照着自己的教学计划不断灌输,认为记单词只能靠学生课后自己多抄多练。殊不知,这种办法严重限制了很多学生的发展。

直观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尝试及经验,目前词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单词再现,灵活多样的复习方式。同时,还要有效利用自己所选的材料。对于新课改下具体的英语词汇教学,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我觉得有以下方法可以值得借鉴:

3.3.1 领会新课标的理念并且积极践行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词汇教学时要从运用的角度出发,不是从定义的角度入手。知识与技能要结合,绝对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高中的词汇教学更加注重词汇深层意思的理解,更加注重表达的灵活性。高中词汇教学重视语篇的支持以及重视文化的影响。《新课标》词汇教学理念还渗透有其它许多内容,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领会并加以运用。

3.3.2 要重视音标的教学

很多学生在初中的时候由于音标掌握不好,所以单词也不会读,不会读就很难记单词。所以教师在教单词的时候,要同时指导学生音标的读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规则。还要纠正学生中错误的发音 ,学生边学连练,学与练结合,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自己能拼读出一个新的单词时,就会增加其学习英语的信心 ,提高了词汇学习的效果。教师的词汇教学之路也会愈来愈顺畅。

3.3.3 不能进行孤立教学,运用语境教学法

20世纪50年代,这种办法充分汲收了直接法及听说法的优点,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录像、电影等视听教具,将看到的情景和听到的声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通过看、听、说的结合方式,身临其境地学习外语。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要采用多种方法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脱离语境的词汇记忆是无效的。当我们谈到词汇的语境教学时,就要求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只有将词汇真正融合在句子和语篇中,才能在真实的语境中实现词汇交际功能的教学。在课堂中,教师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及兴趣有关的话题,通过不断地创设情境让目标词汇反复再现。

语篇综合,在语境中深化词汇教学应创设运用所学语言的语境,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熟悉词义,掌握其用法,深化对词汇的理解。

3.4 要注意将音形结合起来

英语既是一种拼音文字,又是一种有声的语言。高中阶段进行词汇教学时,读音教学依然很重要,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利用读音规则拼读单词,根据读音记住单词。在词汇的教学中,要注意将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让学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对应的形练习起来,经过反复的练习,在大脑高级神级活动系统中建立起牢固的条件联系。如在教"成功地"一词时,可采用这样的扩展形式:success- success(n)- -successful(adj)--successfully(adv),这样的分析无疑方便了学生记忆。

3.5 要充分利用构词法

大部分学生认为记忆单词很有难度。英语词汇量虽然庞大无比,但它本身却有其内在规律可寻,需要掌握基本的构词方法,才很容易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词根、前缀、后缀是构成单词的三个元素,他们是扩大词汇量的三把钥匙。很大一部分的单词,只要掌握了词根部分,记忆及运用将不再是难题。举例来说:imagine, imaginary, imaginative, imagination, imaginable 都与"想象"有关;用 -ness/ -tion/ -ism/ -ian/ -ist/ -ee/ -er 等构成名词;用-ful/ -ive/ -ial 等构成形容词;用-en/ en-/ -ize等构成动词;deskmate , schoolbag, basketball, swimming-suit, baseball等词的词义往往是在原词义基础上叠加而来等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我曾将两个班的学生分别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在重点班班推行传统的"讲抄背"模式记忆单词,而在成绩居中的另外一个班试行构词法教学,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构词法,用"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的方式寻找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在经过一个月的试验推进后,以一套相同词汇内容的考卷来考察两个班的学生,英语成绩居中的班级竟然与以英语成绩优秀著称的班级不相上下。由此可以看出,指导学生了解与识别常见的转化、派生、后缀等构词方法,这将会大大有助于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迅速扩大词汇量,在提高词汇学习效果的同时增加学生词汇学习积极性。

3.6 要注意词块教学

英语词块教学能加深学生的记忆。词块是指一个多词项(multi-word item),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这些单词在语意或语法上构成一个有意义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如on the way;on no account;by no means;give up等等。词块教学,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单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教师要突出重视词块的整体连贯性,强调词与词之间的关联,努力提高学生的词块意识。当学生记住了这些词块后,他们就可以适时恰当地运用。当学生遇到句子,段落的时候就可以更容易理解意思。

总之,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词汇能够影响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词汇的扩大却是一个艰难的历程。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标的理念,抛弃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掌握多种教学词汇的技巧。英国著名教育学家M.韦斯特曾经提出,"外语应该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词汇量不能通过学生每天翻开课本后面的单词表,一遍又一遍的抄单词。要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利用有效地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对英语产生积极的兴趣,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1] 刘骁明,余怀松.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基础英语与教育.2007(03):58-61.

[2] 喻小继,王芳.浅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报.2011(01):9

听说法教学案例范文5

6月2日上午,英国IPA公司(专门针对基础设施行业的知名经济咨询公司,业务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总部设在英国)亚洲董事总经理尼古拉斯・莫里斯应邀来访。这是澳籍华人张海花介绍的,因为张作为奈斯比特的中国代表,此前与我多有接触,我表达了希望张能够推荐一些像奈斯比特这样既了解中国又立场公正且有国际影响的作者,他们的作品容易被外国人接受。张推荐了莫里斯。

听海花说他是骑自行车来的,我笑了,连我们都很少骑自行车了,一是路远,家里到办公室有20多公里;二是年纪大了,眼睛不够用。看着他西服革履的,想象着在大马路上骑车,还是个外国人,真是挺滑稽。

莫里斯说因为他住处离新闻办近,骑车又环保,还锻炼身体,好处多多。

开宗明义,我介绍了基本想法,请外国人写中国,只是希望更符合外国人的思维阅读习惯,能够用外国人容易接受的方式,用外国人惯用的话语来讲中国和中国人的故事。

莫里斯说,他来中国已经五年,断断续续在中国居住,主要是做咨询工作,比如将外国的投资引入中国,告诉想来中国做生意的人要注意的事项,并且帮助中外双方谈判。这么多年的经历使其深感外国人对中国是极其的不了解。虽然知道中国在发展,想来中国投资,想与中国做生意,但是,不知深浅。与一个陌生的国家打交道,无异于在黑夜行走,不知方向的结果就是有莫名的恐惧。而莫里斯的公司就是暗夜中的一缕阳光,能够引领外国和外国人走出黑暗。

“在商业谈判中,你们通常会遇到什么样的困惑?”我希望莫里斯举出实例。我常常希望外国朋友能够把他们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困惑说得具体和感性,或许我们能够找到帮助他们理解中国人的方法,比如介绍一本相关的图书读读。莫里斯顿了一下说,比如,我们与中国商人第一次见面时,中方的承诺都很好,第二次就弱一些,如果还有第三次就更弱,甚至签了合同也可以不算,这让外国人很不解,一直对与中国人做生意丧失信心。这种事情经常发生,特别是在北京之外的地方。

“可能他们太想与你们做生意了吧。” 我试着为中国商人辩解。虽然我不是商人,也没与中国商人有过很深的交往,但我希望中国商人的形象不至于太不好。我当然知道,不仅是对外国人,就是在国人之间,这种不守信义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无论结果如何,先把这“窝”占上再考虑其他。殊不知,长此以往,你的信誉如何保证?没有信誉,又怎么能做得成生意。但有人告诉我,中国地大人多,东方不亮西方亮,张三不行还有李四,不愁谈不成事。那世界不是更大?这是什么逻辑,我不能认可。

我虽然心里嘀咕,还是希望莫里斯能够理解中国商人的做法,“中国人热情,希望成功,可能对困难估计不足,特别是在饭桌上,喝过酒之后,说话就会有些水分。希望大家多接触,多沟通,增进了解,这种误会就会少些。现在这种事是不是越来越少?”

莫里斯笑着,转了话题。他对写些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东西很有兴趣,这不仅是我们的需要,也是他以及他的公司乃至想到中国来、想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外国人的需要。这就像过河要架桥,演戏要搭台一样,莫里斯愿意做架桥搭台之人。

你希望写点什么?需要我们帮助什么?我愿意帮助搭台的人搭台,帮助架桥的人架桥。

莫里斯兴奋起来,中国可写的太多了,比如能让那么多的贫困人口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脱贫,农村教育的普及;再比如中国的开发区,总之,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事,外国人觉得很神奇,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是啊,往深里说,还有个发展模式的讨论。这个题目就大了,涉及层面太多,我们欢迎实事求是的讨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根据中国的国情而确认并被实践证明是适合中国的。

我为有莫里斯这个新朋友高兴,也为他能成为我的潜在作者高兴。我的同事问要给莫里斯准备什么礼物,我拿着一本刚刚出版的书目,说,这是最好的礼物。我请莫里斯从中挑选他喜欢的书,也想看看他对什么书有兴趣。

莫里斯很高兴地收下我的礼物,说回去再认真挑选。为了表示对第一位骑自行车造访新闻办的人的尊重,也为了看看他的自行车,我特别把他送出大门,见到了倚在一棵树下的自行车。

“是买的还是租的?”我好奇。

“买的。”我知道,莫里斯不仅买了自行车,还在北京有房子。我感觉,他喜欢中国,喜欢北京,也喜欢在北京骑自行车的感觉。我们也喜欢在北京骑自行车的老外。

圣智陈锦煌

忘了是在什么场合下认识的陈锦煌先生,因为汉语普通话说得好,所以经常会把他当作自己人请教,沟通无障碍。后来知道陈先生为新加坡圣智出版集团引进中国图书贡献很大,引进什么,不引进什么,全凭他慧眼识珠,一言九鼎。因此,“成也萧何败萧何”,有的书不仅有影响而且能赚钱,他迎来的是赞许的眼光,而那些许一时卖得慢或卖不动的书也不是没有,陈先生除了懊恼之外就是更加谨慎。

我虽然肩负推广中国图书的重任,也并不希望出版商只出书不赚钱,因为我坚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没有经济效益何来社会效益。你的书卖得出去才会有读者,读者多了,才会产生社会影响。因此,我为外国出版机构推荐图书时便格外小心和谨慎,特别要了解国外出版社的出版结构及出版方向,然后才推荐。比如,向剑桥大学出版社推荐《中华文明史》,向波兰马萨维克出版社推荐《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向贝塔斯曼推荐《江边对话》等等。因为推荐成功的说辞,被剑桥大学出版社的CEO潘仕勋叫做“金牌销售”。这当然是玩笑,但是对这种调侃我还是很受用。

新加坡圣智出版集团算是中国图书引进数量多的,并且已经自成系列,比如“中国企业家”,“中国经济学家”,“中国各地情况”,“汉语教学”等等。说到出版中国图书,陈先生很兴奋,有的书,可能销量不太大,经济效益不那么好,但影响很大。比如辛广伟的《中国出版业》,英文版出版后,圣智请他到美国书展演讲并签售,演讲的会场座无虚席,签售时读者排成长队,有的读者想问辛关于中国出版的问题又怕影响排在后面的读者,宁愿一遍遍地排队,问一个问题排三次队,真让人感动。说明有太多的人关心中国的出版业,关心中国的作者及出版社。此后,很多国家的出版商协会请辛广伟演讲,《中国出版业》也被翻译成不同文版,在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出版业方面功不可没。

再比如,中国企业家系列中,出版介绍了新东方英语学校的俞敏洪,“新东方”已经成为中国留学海外的必经之地,是名副其实的英语考试教育王国。俞敏洪创造了一个东方神话。

还有一本书是写香港利丰集团,这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中国有句俗语,富不过三代,讲的是家族企业不能持续辉煌,因为有太多的例证支撑这个说法,故而流传下来。而利丰是个例外。世界著名的《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最佳创意、最具有竞争力公司,整个亚洲只有15个,香港有两个,但不是和记黄埔、也不是新鸿基地产,而是很多人还不熟悉却是香港最大的贸易公司利丰集团和ESPRIT公司。其中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颇具研究价值。利丰有太多成功的经验,但其大公司规模和小公司运作的思路更堪称一绝:所有的部门就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他们可以自己像一个老板一样经营自己的事业,同时可以得到大公司的支持。这样始终保持公司的活力和员工吸引力。很多贸易公司的老板很头痛自己员工的高流失率(自己出去当老板并且将其客户带走),但是利丰公司不担心这些,因为该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就相当于一个个人老板但是可以获得大公司的品牌支持。他们没必要自己开公司。因为这些部门本身就是一个公司。对企业组织结构的管理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新,保持了大公司的品牌和议价能力,同时又有小公司的弹性。由于它体现了一系列最先进的战略逻辑:交集、系统化和能力要素优化,因此哈佛商学院也将此书作为教学案例。

我希望圣智能多出些关于中国的书,可以引进大陆的版权,也可以寻找作者自主出版,我们甚至可以帮助寻找中国作者。陈先生很以为然地告诉我:我们的目标是,要了解中国,请买圣智的书。在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这个理念也许会出现在圣智的展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