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几个要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设计的几个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设计的几个要素

课程设计的几个要素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课程 建设

创业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包括创业意愿、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多个层面。而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课程建设。

一、明确课程设计思想

1.注重课程基本设计的平衡性

课程有三种基本设计已被人们用来作为进行课程决策的选择基础。它们分别是注重知识因素的设计、注重社会因素的设计和注重学习者因素的设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既需要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艺等系统知识作支撑,又需要着眼于使大学生掌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创业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更需要强调大学生对创业的需求、兴趣和责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尽量把这些基本设计融合在一起,以保证创业教育课程的平衡性。

2.强调课程基本要素的一致性

课程设计主要关注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与安排。高职院校课程高度的一致性来源于对课程基本要素的审慎考虑。如果对创业教育课程的每一种基本设计及课程基本要素所作出的决策是慎重的、相互协调的,则课程就会有内在的一致性。例如,对创业教育课程而言,当注重于学习者因素的设计时,对各种课程要素的处理方式应为:一是学习目标要通过教师和大学生的创业学习计划合作来确定;二是学习内容要根据大学生的兴趣,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来选择和组织好;三是学习经验要由大学生计划和选择,或者由教师和他们协商;四是学习评价应成为教师和大学生的共同任务,要实施大学生自我评价。只有当创业教育课程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时,它才能更大地对大学生就业创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明确课程发展动力

探究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变化的支配力量或因素,从目前大部分研究文献来看,主要偏重于课程外部因素的研究,而对于课程内部因素的关心远远不够。因此,必须要着眼于创业教育课程自身,从其内部的深层原因之中去寻找其发展的动力。

1.内在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仅仅满足于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具体工作的能力,而且还要使他们获得应对职业岗位变动后的社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持续变革和调整课程。为此,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其课程也应运而生。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除了受上述的课程外部因素影响之外,还存在着课程自身的内部影响因素。譬如,创业教育课程究竟是应当使大学生获得创业的直接经验,还是应当给予大学生创业的间接经验?应当注重人文教育,还是注重科学教育?应当给大学生提供实用的创业知识,还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发展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应该根据大学生个体创业的需求和兴趣设计课程,还是根据社会的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考虑课程?应当构建成学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这些课程内部基本关系矛盾运动,是推动课程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基本关系,才能真正明确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才能明确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的真正动力。

2.明确课程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种正在兴起和发展的教学隐喻。它是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其中,这些支持性条件主要包括活动、情境、资源和工具等。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中必须创新学习环境,为支持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首先是要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实践教育。创业实践活动,既是大学生创业学习环境的一种重要的支持性条件,又是创业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类型。目前,创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科技园、孵化园、创业园、产学研基地、风险投资机构、学院创业组织、创业者俱乐部、创业校友联合会、校园主题商店等处进行。这些创业实践活动加强了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大学生与企业家的交流,为大学生搭建了丰富多样的创业平台。但是,这些创业实践活动也需要不断创新。创新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2.1明确真实的创业实践任务;

2.2密切联系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2.3积极利用各种创业学习资源;

2.4审视和建构创业学习情境;

2.5采用与企业实践专家结对的学习形式;

2.6通过协作对话完成创业实践任务;

2.7鼓励大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业学习过程;

2.8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创业经验与专家、同伴的进行比较;

2.9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创业竞赛;

2.10评价自己的创业学习过程及结果。

3.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创业实践经验,只有帮助大学生经历有效的真实的创业学习体验,方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创业积极性。

其次是要建构创业学习情境。情境,是任何学习环境设计的核心部分,包括一般的氛围、物理情境和当前的“背景”事件。创业学习情境,除了前述的科技园、创业园、产学研基地等物理情境之外,还包括创业项目、创业竞赛、创业论坛等“背景”事件。创业学习情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真实性,除了要注重其物理情境外,还要强调其氛围和当前的“背景”事件。具体讲,高职院校要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3.1创业学习情境应当最大限度地反映大学生创业所需知识和技能在创业实践中运用的方式;

3.2创业学习情境应当注意镶嵌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及学习策略,使大学生在解决创业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和能力一同得到发展;

3.3创业学习情境应当具有丰富性、多样性、整体性,以保持现实创业情境的复杂程度,并使学习结果具有跨情境的迁移力;

3.4创业学习情境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创业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迁移性,使大学生体验不同创业实践专家的思维方式,掌握创业知识在不同情况下的运用方法。与情境相关的概念,还有问题和任务。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真实性。

所以,在建构创业学习情境时,还要注重现实问题的呈现和真实任务的设计。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学习的最佳效果,就产生于现实的问题解决、真实的任务完成或经验的创业学习情境之中。

参考文献

[1]李青.浅谈高职院校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J].科教纵横,2011,(2).

课程设计的几个要素范文2

一、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1.教学内容《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开设于第6学期(即第三学年下学期),总课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24学时,实践课时8学时。在大气科学概论、程序设计基础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学内容分为:概述、气象信息、气象信息系统概述、气象资料编码、气象数据压缩和气象通信网络,共6章。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怎样利用已经学过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去处理气象数据。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南信大计软院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气象部门的需求,实施“专业+行业”复合模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手段,在传统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将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应用到气象信息处理中去,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行业归属感。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到第6学期为止,计算机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已经全部开设并学习完毕,因此在本课程中,主要是要求学生能把以前学习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气象处理上。为了能驱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设计环节在本课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向学生布置课程设计的任务,明确课程设计的要求以及课程考核的规定。以2009级软件工程专业《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课程设计为例。⑴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地面气候报文的译制”。⑵提供课程设计的概要设计:因为题目是在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给定的,鉴于学生对于地面报文格式和译制的流程还不熟悉,因此概要设计由教师提供给学生,方便学生能快速地进入课程设计阶段。下图(图一)为地面报文译码流程图。⑶明确课程设计要求:利用计算机高级语言对概要设计中的流程图进行实现(具体采用什么计算机高级语言不限),能够任意地译出地面报文中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次的某站点的各气象要素值。要求根据概要设计中的流程图给出译码的详细设计并画出相应的地面报文译码功能流程图以及关键代码。最后运行与测试,主要针对每旬的第一天进行旬报译码和每月的第一天进行月报译码,并显示结果。

3.考核体制综合考虑《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课程设计(论文)的形式。课程设计主要安排在实践学时内完成,如若完不成,可以由学生自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设计完成后需要书写课程论文,最后考核得分分为两个部分:系统演示和课程论文。以上一小节中的课程设计题目为例给出评分标准:查看源程序代码,根据要求应在课程设计论文中给出关键代码,以最为简单的C语言编程为例,源程序中应该要看到以下几个功能:地面报文文件名生成、判断是否是地面报文文件、读取报文中某一行、读取各气象要素⑤。若功能代码完整,并程序运行正确,最终成绩评定为“及格”档。代码示例如图二。系统运行并测试:给出至少3组不同的测试数据,用于测试系统的逻辑性是否正确。若测试大部分正确,最终成绩评定为“良好”档。查看课程设计论文,查阅“详细设计”和“运行与测试”部分,若基本阐述清楚,也有运行结果的截图(如图三所示),最终成绩评定为“优秀”档。

二、课程建设成效及改革

1.课程建设成效以南信大2009级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为例,已经有300多学生上过《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课程建设目前取得了以下两点成效:(1)通过学校丰富的气象行业活动。比如学校定期举办的气象日活动、参观气象台等,激发了学生对气象行业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加深了学生对气象业务相关运作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到气象行业中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对气象行业的归属感和服务意识。(2)通过课程设计(论文)环节。结合具体的实践实例,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做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气象业务处理的问题,实现了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程改革行业高校的教学模式应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普通化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出适合行业特色的人才,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应该进行调整,目前已经使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⑥,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既巩固了本身的专业知识,又实现了专业技能与气象学科的结合,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专业、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尝试“项目教学法”,南信大作为气象行业的突出代表,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可以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联系有关气象部门,将项目和课题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零距离地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课堂教学由片面的理论教学为重心转移到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实施中去。

课程设计的几个要素范文3

【关键词】课程设计;影视录音;广告大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57―05

一 引言

课程设计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相结合,实现课程目标的综合过程,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设计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及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把各方面的知识点加以整合,落实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巩固。

《影视录音》是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和教育技术等传媒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课程设计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声音类课程包括偏重录音艺术的《基本乐理》、《音乐概论》、《视听语言》和偏重录音技术的《录音设备与软件应用》、《影视录音》共五门课程,《影视录音》课程设计作为所有课程的最终集成,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传统的课程设计,往往是通过工科专业与工程结合最终制作一个大作业。作为比较偏文的专业,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确实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我们为适应学科发展和教学的需要,转变了传统的课程设计理念,搭建了一套基于这些专业特点的课程设计框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二 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

1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深化理论知识,扩展专业技能,提高语言表达、加强协作组织。《影视录音》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掌握丰富的录音理论知识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和艺术思维,以满足社会对传媒类应用型人才的全方位需求。

2 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是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的首要工作,一份好的课程设计任务书,会成为一次成功的课程设计的良好开端。任课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教学前,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课程设计的知识内容,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合理选择,编写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包括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题目,设计的步骤,课程设计成果的分析、制作体会及参考文献等几方面的内容。我们根据学校统一要求,制作出模版,既增强了规范性,也为毕业设计养成良好习惯。

3 精心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是让学生从课堂理论学习逐步走向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以往课程设计的选题一般都由任课教师指定,学生只能被动执行,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模式。题目较少,实用性不强。共用一个题目也容易造成学生相互抄袭模仿,使课程设计的作用大打折扣。

作为改革的重点,我们在课设计题目的设计上考虑到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行性。我们在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上,结合课程要求,首先初步拟定大题目,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形式灵活多样,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所要进行的设计逐渐熟悉,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计。

例如,2007年和2009年分别举行了第二、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我们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特意将2004、2006级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计题目分别定为广告艺术大赛宣传片和广告艺术大赛产品广告片,形式不限,既可以是电视宣传片,也可以是Flash作品,重点突出声音的制作。这样的选题既结合了社会实际,也结合了课程理论,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其中《左脑右脑》和《加加酱油》作品分获第二、三届全国优秀奖。再如,2009年1月哈尔滨举办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我们为200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设计的题目是《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电视宣传片》,既与实际结合,又突出了专业特点。2010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90周年,我们为2007级广告学专业学生设计的题目是《“我是校庆志愿者”电视公益广告》,很多同学都参与了校庆活动,还有几位同学本身就是校庆志愿者,校庆的氛围和亲身经历,非常有助于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三 课程设计的实施

为了使课程设计具有可操作性以及评分的更加明晰,我们将课程设计分成了三个阶段,即课程设计的准备阶段、展开阶段和验收阶段,在每个阶段中教师抓住关键环节组织教学,将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融会其中,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启发其创造性思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1 课程设计的准备阶段

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学生往往对要设计的内容、达到的目标等认识比较模糊,感到无从下手,有些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有些同学畏首畏尾、缺乏自信,没有钻研情神,甚至放弃自己的尝试,东拼西凑别人的成果。因此,在开始课程设计之前,非常有必要集中为学生安排一次课程设计指导课。在进行分析课程设计指导课上,我们为同学们解释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设计思路和考评指标,并找出前几届课程设计中同学的优秀作品,进行示范演示,使学生明确目标。

在学生明确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后,思想上会从被动完成到主动探索,从粘贴复制别人成果到认真思考个人设计内容。以往的课程设计以教授传统的经验型设计为目的,学生总习惯于照搬指导书,教师逐步讲解,学生机械模仿导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现在的设计环节中,教师只给学生以阶段性的必要提示,并列出参考书目,鼓励学生去查资料,培养他们对信息及数据的独立归纳和整理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制作过程和声音的蒙太奇设计是重点环节,也是学生感到困难、失误较多的阶段,由于在《影视录音》课上讲解的都是基础理论,很少涉及语言、音乐、音响设计搭配方面的具体实践知识,而这些元素的设计搭配在此阶段又十分必要,影响到设计作品的最终艺术效果,因此指导教师应悉心指导,多进行正确和错误结构的分析比较,另外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整体感的设计理念。

2 课程设计的展开阶段

课程设计的第二阶段,即展开阶段,教师主要鼓励学生为完成项目而开展自主性地学习,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再次加以辅导,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开展学习活动,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该阶段主要任务如下:

(1)难点讲解:对于课程设计中的一些技术和艺术的要求要集中给予讲解,要注意不要直接给出具体形式,而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资料搜集:利用多种方法,完成资料的筛选、加工、处理;正确锻炼学生学会围绕主题,通过使用互联网等途径,主动搜集素材的方法。

(3)作品制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前期录音录像及后期制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较为满意的设计作品。

(4)答疑:了解学生课程设计的进展程度,一般在课程设计周的中间进行,了解学生的设计思路,遇到哪些困难,提示解决问题的途径。

该阶段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即可,以启发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形式为主,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3 课程设计的验收阶段

验收阶段主要通过答辩这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课程设计作品,并阐述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体会及对课程设计的总结,教师对每个学生做出正确的评定。评定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1)结果性评定: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实现了应有的设计理念,是否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2)过程性评定:主要是考查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工作学习态度等。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对创作意图、创作过程及最终效果加以阐释。教师则依据工作态度、文件规范、业务能力、完成情况、艺术感觉、答辩表现等指标进行打分。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制定出比较科学、准确、细致的评分标准。由两至三名教师打分,取平均分,合理,不失之偏颇。为了使评定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我们最后将学生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等5个层次加以评定。

四 课程设计实例

2007年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宣传片也是其中一项,为使2004级广告学专业提高兴趣,我们将课程设计题目定为广告大赛的宣传片,下面以常润芳同学的作品为例,本片获全国优秀奖。

1 内容简介

本宣传片以动画的形式来表达“参加第二届大学生广告大赛,可以使头脑充满创意,平衡发展”的主题,作品表现了一个不注重学习方法的人,一味死记硬背,导致左右脑不协调发展,这种情况下他竟然想用锤子把自己的右脑砸成左脑一样大。我们以这种夸张、荒诞的手法,呼吁当代大学生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读书,要将头脑平衡发展作为最终的目标,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2 设计分析

(1)创意

精神学提出的马森•狄克逊线将我们的大脑分为两个区域――左半球和右半球,一般认为左半球控制的是数学、逻辑和记忆能力,更受规范和模式的限制;右半球控制着感知能力、理解水平和创新精神。目前竞争环境日益激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左右脑的平衡培养。因此我们选取动画的形式参加第二届大学生广告大赛,以体现“让头脑充满创意,平衡发展”的主题。作品展示了一个不善于学习的人,不注重读书的方法,一味地采用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最终导致左右脑的不协调发展。我们运用了动画这种比较轻松的形式,夸张地将这种不协调形象化,并通过他想用锤子解决问题的荒诞举动,进一步表现出他的机械式的思维。呼吁当代大学生,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读书,要将使头脑平衡发展,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作为最终的目标,才能在现代竞争社会占据有利位置。

(2)制作

画面1:介绍大脑的作用,运用了图片加注释的方法,将功能一个一个地展示出来。

画面2:主人公学习及用锤子砸脑袋的原因及过程, 运用了很多动画效果,包括人物的表情,环境的变化等。

画面3:点明主题的字幕,运用了从两侧滑出的效果,给人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

(3)声音的设计

a 语言:采用解说来使人更好的理解要表达的主题

b 音乐:采用无源音乐。通过网络搜到的适合画面气氛的两小段音乐素材

c 音响:采用了很多动画中常用的音响效果,如敲击声、眩晕声、字滑出声、魔术棒声等。

d 声音三要素的处理方式:将音乐作为背景,始终贯穿其中,并使用淡入淡出的方法将不同的音乐连接,在音乐的基础上适时地加上一些语言和音响声音,有时甚至三者重叠,总之,一切为了更好的表现主题服务。

e 运用表现性声音蒙太奇,针对“参加第二届大学生广告大赛,可以使头脑充满创意,平衡发展”的主题,有选择性的挑选一些声音素材。

(4)后期录音的效果分析

在录音棚,采用动圈话筒RE27,录制语言“大脑是人类接受知识的载体,精神学上的马森•狄克逊线将我们的大脑分为两个区域――左半球和右半球。”一共录制了4条,选取了1条,原因是其余几条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使结果不很满意,如第一条由于紧张,声音没有完全放开,显得很拘谨,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错别字;第二条的感觉仍不是很好;第三条虽然请同学帮忙录音,效果比起前两条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语气和语调还不是特别满意。综合考虑,选择了第四条。

(5)剪辑合成

利用Flash软件将画面制作完毕,然后将音乐素材和音响素材导入到Flash中,并使声画同步。然后将修改后的半成品导出Avi文件形式,并设置一些参数。然后将半成品导入到Vegas软件中,加入一些淡入淡出的效果,使画面看上去更加流畅,也使声音衔接得更加自然。然后将后期录制的语言声音导入,选择合适的位置,调整音量的大小,使其与其他声音素材完美结合。最后保存工程文件,并渲染为老师要求的格式。这样就完成了后期剪辑合成的工作。

3 分镜头脚本

4 制作效果分析

(1)作品形式

宣传片属于电视广告的一种类型,目前看到的大多数宣传片都属于影视广告类,即采用前期拍摄、后期合成的手段,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观众,更好地宣传所要表达的主题,采用了动画的形式,即以Flash的形式做了电视广告。

(2)画面效果

由于兼容性的问题,画面可能有一点不稳定,部分地方有跳动的现象,偶尔画面也会有些闪,但是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都很有限,所以用了全黑白的形式,同时也是考虑到这样可以使最后的字幕更有震撼力。

(3)声音效果

声音既有素材音乐,也有实验室录制的语言,还有真实的音响效果,总体感觉还算满意,但部分地方也存在处理得不够精细的问题。

(4)总体感觉

这是第一次采用这种新的形式来做宣传片,也是第一次独立完成一个集画面、声音等多种要素于一体的作品,水平很有限,但通过一周的努力,加之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最终的总体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近年来针对《影视录音》课程设计,通过从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设计题目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改革,将设计、课程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设计题目,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程设计的质量,同时还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录音艺术素养,增强录音技术实践应用能力,也促进了其他课程的学习,可以使教学质量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刘颖,侯建军,陈后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课程设计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4):75-79.

[2] 王新龙,宋晔.论课程设计环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137-141.

[3] 李旦,王娜君,陈明君.引导-激发-鼓励式课程设计指导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0,(2):65-69.

[4] 王廷山.关于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几个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2):76-80.

[5] 王琦.改革课程设计提高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10,(4):217-220.

[6] 姜燕.试论数字化浪潮下的影视录音教育[J].现代传播.2009,(2):110-112.

The Teaching Practice Explore of “Movies Recording” Course Design

LI Song-lin DONG Lu

(Department of New Media and Art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Movies recording cours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link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urse,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ovies recording "course design and enhance students aware of innovation, the article enumerates instances, put forward innovative ideas and measures on sides of the course design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progress, etc.

Keywords: course design; movies recording; advertising competition

课程设计的几个要素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07-02

一、模块化课程的特点

模块化课程是一种偏向能力本位的课程。近年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始关注欧洲应用型大学的模块化课程。其主要特点如下:

1.强化了职业能力培养

模块化课程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模式:一是模块式技能培训(简称“ME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另一种模式是能力本位(简称“CBE”),是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两者的区别是: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但两者也有共性,即都强调“能力”和“应用”。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正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征,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改革吸纳了模块化教学的核心要素,并结合本科教育的特点而开发出的课程模式。

2.优化了课程结构体系

长期以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现象。每门学科都为了追求各自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很多教学内容重复。实行模块化以后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观、设计概念十分必要,过去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开设四门课程:即专业导论、工艺美术史、工业设计史、设计概念等。各学科为了追求完整性、系统性,每门课程都要讲述设计史,重复交叉的内容很多,现在把它整合成一个模块――“设计理念及思维”,将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使学生在了解美的历程、造物的历史、工业设计历史的同时,形成了正确的设计观,建立起来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模块化教学强调智能一体、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实践、练习、研讨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强调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等环节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此外,模块化教学还可以将过去分散的、零散的实验综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

4.教学更有针对性

过去的公共基础课没有和专业结合,全校所有专业使用相同教材,教学内容相同,课时也相同,教学没有针对性,实施模块化课程以后可以将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分派到不同专业,与专业课教师一同研究教学内容,制订出符合专业特点的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服务于专业课程,效果较好。

5.有利于拓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在与某一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或岗位)进行能力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重新拟定,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进行模块选择,为强化和突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每个模块还可设计若干个子模块供学生选修。

6.教学安排更加灵活

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在其组合过程中以及组合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在改造或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模块,且各个模块均可以被其他模块所替换。多种多样的模块组成的模块化体系非常灵活,只要模块间的学分相当(或差别不大),对模块进行重新组合或再改造是很容易实行的,从而使得教学的安排更加灵活。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设计思路:一是学校是课程的生产者,学生是课程的消费者。学校应树立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断调整、创新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满意的课程内容。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更要通过课程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这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二是要牢固树立课程的中心地位。首先,课程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最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建设,学校只有始终围绕着学生需要的课程这个核心进行不断建设、高效管理,学校才能办好。其次,课程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从出口往回找”的具体体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首要工作就是能提供满足学生消费需要的各类课程,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尤其是切实解决招生与就业“两张皮”的问题,其根本出路就在于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课程创新与建设,最终化解“计划入口”与“市场出口”之间的矛盾,也是“从就业出口往回找”的具体体现。最后,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两个“符合度”是课程地位确立的基本依据。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必须要扬弃传统的精英模式定位,转而为“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大军”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突出“地方化”“应用性”“草根式”属性,为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人才”提供职业范畴的高等教育服务。因此,要高度重视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如何、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如何,这两个“符合度”应成为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学生毕业了到哪里就业,就业岗位需要什么知识能力,学校就应该设什么专业,教什么课程,即课程地位的确立依据就是以人才培养目标及对学生就业的贡献率为依据的。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设计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应当结合相关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审慎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合理安排课程结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注重文化熏陶,从而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技能。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主要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块化课程设置实现了专业培养计划的现代化。[1]借鉴德国的模式,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把课程框架体系设计为三大模块:宏观模块、中观模块和微观模块,每个“微观模块”都对应不同“能力要素”,将这些若干个“微观模块”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遵循“由浅入深、相对独立、相互支撑、环环相扣”的原则进行排列,组合成“中观、宏观模块”,最后形成整个专业的模块化课程框架方案。

1.宏观模块

宏观模块是专业模块的顶层设计,统领和指导整个专业的模块化设计。宏观模块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专业方向的教学重点,并围绕特定专业方向的要求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综合来看,可建立三大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个性拓展模块。基本素质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等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基础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行业或职业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它是整个模块的主体和基石。个性拓展模块是按照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设计了若干个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选修模块,以拓展自身的特长。

2.中观模块

此模块是整个模块化体系的核心,它既是宏观模块构建的基础,又是对各微观模块的统领。中观模块构建的依据是能力分析。中观模块制订时首先要进行调研,研究专业对应的岗位群有哪些,然后对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素质进行分析:某种能力需要具备哪些知识?需要强化哪些能力训练进行研究?然后按照适切的原则组建微观模块,若干个微观模块再构成一个中观模块。如工业设计的产品开发大致包含产品企划、产品工业设计、产品工程设计、产品营销推广等几个过程,相对应的岗位群大约有ID设计(概念创意设计)、CMF或CMG设计(产品色彩材质表面工艺设计)、UI设计(产品人机界面设计)、ID设计(外观造型设计)等七个岗位群。根据每个岗位群的特点,再分解出38个专业能力要素,根据这些专业能力要素再设计出38个微观模块,最后将这些微观模块按照系统性、关联性的要求,构建出8个中观模块(能力模块)。[2]

3.微观模块

微观模块是整个模块的基础,它划分的依据是专业所对应的能力要素,即一个能力要素对应一个微观模块,将这些不同的“能力要素”封装,就成为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模块”。如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包含设计理念和思维、设计表现基础、形态设计基础能力、设计工程技术能力、产品工业设计能力、职业素质修养能力等6个基本能力。这6个基本能力可以分解出设计理念思维、设计理念思维、设计表现基础、设计表现基础等25个能力要素,这些能力要素分别对应设计概论、设计史论、工业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基础等25个微观模块。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微观模块时,要尽可能地考虑模块的大小。模块过小,则会使综合性、跨能力培养变得困难;模块过大,又会使原本通过模块化所带来的灵活性及个性化、多样化程度降低,导致教学组织上的困难,甚至使学生的学业时间加长。在德国,模块大小一般是2―4―6周学时或是3―6―12学分,且尽量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任务。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模块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模块化课程是将传统的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转变为按专业能力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使教学更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为使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有充分了解,为就业做好准备,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为目标,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课程模块化教学与其定位相一致。首先,需要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如,在模块化课程体系里增设专业导论课程,每个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15~20学时的课程,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特点及所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初步认识,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最后,在实践教学课程里增加认知实行学期,在第二学期暑期增加8~12周的认知实习,让学生在与自己专业相近的岗位上亲身经历所学专业在实际应用及具体要求,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目的地选择课程模块,合理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第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开发适应模块化课程的校本教材,鼓励教师从教学改革课题开发入手,编写模块课程讲义、校本教材,在使用中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学校通过科研立项、评审、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特别注重开发“四新”含量高、综合技能强、教学效果好的校本讲义、教材。

第三,合理制订模块化课程考核标准。每一个学习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并培养学生一定能力的实体,一个模块结束后,要及时检验学习效果。譬如,可以采取实行“N+2”的过程考试,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中,“N”是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N≥3,可以是小测验,也可以是课程综述、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50%);“2”是期末考试和学习笔记,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10%,涉及实践目标的模块还可以采取实验考核的办法,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3]

第四,模块化课程的实施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指教师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还要有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有效的措施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一是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进修,向“双师型”“一体化”教师目标努力。二是聘请大企业中卓有成就的工程师、工艺师、技师来校担任客座教师,并特邀他们参与课题设计开发和教材的编写。三是精心选择本地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某些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学生也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另外,将现有教师队伍合理组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担任某一子模块或课题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法尔克・赫恩.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几个特点[A].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首届中德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2-307.

课程设计的几个要素范文5

首先,明确课程的职业定位。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每个专业的设置、每门课程的设置,其职业的指向性很明显。对于课程设计来说,明确该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就可以根据职业的工作过程来选择课程内容,为课程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其次,分析该职业的工作过程及学习领域。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过程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在职业教育中,学习领域是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是建立在课程论基础上由职业学校制定的学习行动领域,包括实现该专业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这里讲的学习领域,我们一般叫课程。描述该职业所必须掌握的学习领域即要指出胜任该职业所必须学习的课程。在我们现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一个专业往往可以胜任多个职业,每个职业往往对应多个学习领域,是一种一对多的关系。分析该职业的工作过程及学习领域这个环节相当于我们现行的课程体系的规划,经过这个过程,课程的授课者可以清晰地知道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知道本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最后,设计该课程的学习情境及学习任务。这个环节就是具体到每门课程的设计———根据这一职业的工作过程进行设计学习情境,同时根据工作要求细化每一个学习情境中的学习任务。每门课程(学习领域)往往由多个学习情境(学科化课程中的章节)组成,每个学习情境又可以根据工作要求设计若干个学习任务。这个过程好比学科化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章节的划分。但是,“如果说,学科知识系统化是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参照系的话,那么工作过程系统化则是以过程性知识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参照系。”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模式的主要优点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所有的教学要素围绕教师展开,教学内容主要根据学科体系决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教学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在职业教育中更是如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模式,秉承学以致用的理念,能使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对课程内容更感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二)有利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专业核心能力是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学习者希望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能无缝对接职业岗位,实现就业目标。因此,依据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可使各级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职业的工作过程,掌握各项职业技能,实现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目标,有利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不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和岗位,也并非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而是对劳动者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设计的职业教育课程,除了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外,还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关注,强调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的职业态度、合作精神;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三、以《Flas设计》为例的课程设计

笔者以《Flas设计》课程的设计为例,通过介绍该课程的职业定位、分析其对应职业的工作过程及学习领域、设计课程的学习情境及学习任务,阐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的具体课程设计模式。

(一)课程的职业定位

《Flas设计》是我院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多媒体方向)一门重要的课程。该专业在迎接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专家检查的自评报告中指出:基于学院22年的办学经验,融合学院外语、艺术之优势,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多媒体方向),招收应届高考毕业生,实行全日制三年大专教育,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以技术制作为主,艺术设计为辅进行专业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多媒体专业基础理论又精通艺术,面向企事业单位及相关市场亟需的多媒体领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Flas设计》的内容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已经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Flas设计》这门课程对应的是高级多媒体制作员这一职业。当然,成为高级多媒体制作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绝不仅仅是《Flas设计》。

(二)高级多媒体制作员的工作过程及学习领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布的“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国家职业标准”中指出,多媒体作品制作员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事多媒体作品制作的人员。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和多媒体作品制作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四、小结

课程设计的几个要素范文6

论文关键词: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突出能力本位,开发设计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笔者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四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是“三段式”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内本专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模式并进行压缩复制,此时虽然已经明确了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理念,但仍沿用学科本位的形式。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立的“二元”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在完善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以廓清技能体系为特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尤其是集中实训环节,但课程体系的变革仍停留在简单的课程组合,没有实现能力本位的深层重构,学科本位痕迹依然很重。三是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方案,即在课程设计方法上,从以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转换为以职业为起点的课程。这次课改可以说真正显示了高职课程从学科本位课程突围的姿态,但由于没能形成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与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流于形式,在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上,一些专业课程甚至出现“两张皮”现象。四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为特征,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课程的能力本位,目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由于急于摆脱知识本位的束缚,对“能力”这一泊来概念的理解不免矫枉过正,很多情况下将“能力”单纯地理解为“岗位能力”,即满足学生当下就业需要的能力,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唯一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通过系统化、整体性思维观照,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对高职课程能力本位的独特理解。

对知识的重新审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高职课程反对复制知识,但不等于消灭知识、不要知识,而是重构知识。“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对“学科知识系统化”进行“有距离观察”,以解放与扩展传统的知识序列课程的视野,寻求知识关联与分离的路线,确立新的课程内容定位与支点。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知识解构与重构,高度融合知识与技能,从知识与技能如何互动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技术的理性认识不可否认,正是技术的独立性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独特品格和形态。但当把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推向极致时,就可能走向“技术主义”,变成“物的技术”,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和职业的“工具”。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借助“人的技术”将“物的技术”转换为对社会财富过程的系统把握,以强调技术与技能的不可分性,寻求工作中“物的技术”与“人的技术”的关联。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过程性技术,即以个体自身经验和策略等形式存在的技术——技能或所谓“人的技术”。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关注技术存在向技术价值的转换,从技术与技能如何转换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职业发展的人性关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反对复制技能,反对单纯技能训练,强调综合,强调思维训练,以避免单纯通过拷贝工作步骤进行课程设计的弊病,寻求职业工作的变动与应对的策略。一是通过对现实具体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具体职业特征的工作过程六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进而掌握指导完成工作过程的思维过程的六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训练,也就是从具体的个性去获取普适的共性。二是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同一范畴载体的设计,在“重复”中掌握“同”的工作程序,在“类比”中习得“异”的工作特质,从行动与思维如何跃迁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开辟了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新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继承和创新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职业行动”这一复杂活动进行系统化分析,克服了职业能力系统化分析抽象、虚化的弊端,开辟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新途径:一是通过对知识与技能、技术与技能、行动与思维等高职课程重要概念的厘清与界定,实现了高职课程知识观、能力观、教学观、质量观等课程观在高职课程理论上的内在统一,并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与程序,具化为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现高职课程理论与高职课程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二是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确立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模式,在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职业学习领域,再进行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设计,实现课程体系与具体课程的内在统一。三是通过系统化的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情境等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四是通过仿真或真实工作情境的整体化、体验式设计,解决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评价多元化问题。可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一)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高职课程设计总的思路与方法,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主要应考虑三方面的层次与逻辑:一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课程模式,如学习情境课程、项目化课程、任务型课程、案例课程等;二是根据课程内容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并行式、包容式、递进式等;三是根据技能与知识的有效整合方式组织和序化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内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印刷技术专业可设计多种多样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下面以印刷技术专业部分主干课程为例,探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模式选择与内容设计。

以任务为载体的印刷工艺类课程印前工艺、平版印刷工艺、包装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等印刷工艺类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该类课程可根据印刷工艺的明确印刷任务、印刷准备、实施印刷、印刷质量检验等实际工作来选择和编排课程内容。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平版印刷工艺》,以“精装书印刷” 单个典型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递进方式,并结合国家平版印刷工职业资格标准,将知识解构与重构,实现了技能与知识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

以项目为载体的印刷综合实训类课程如印前综合实训、印刷机操作综合等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可以选择印刷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按照项目类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经过具体项目的反复学习训练,即可较全面地掌握图像制作与处理、菲林输出、印版制作、印刷品印刷、印刷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模块组合为主的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课程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这门课,可以说既是印刷工艺等综合类课程的基础课,其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该课程可以印刷机的典型构造为基础,按照印刷机结构组成序列、难易程度、操作顺序等综合考虑,系统提取学习模块,使学生在学完各模块后整体把握印刷机结构,并能结合印刷工艺等课程的学习,掌握印刷机调节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以问题为中心的印刷故障排除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印刷质量故障和印刷设备故障两个类别。如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可根据故障性质、类别,以一个或几个故障问题为主线设置学习情境,将课程实施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务操作过程。每个学习情境以解决、处理一个或一类故障为目标,学生完成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训练后,获得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的系统化能力。

以案例为载体的印刷业务与管理类课程如印刷成本核算、印刷企业管理等课程。该类课程在开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工作类别、工作环节等设置教学单元,以典型案例贯穿单元内容,并且在每个教学单元后安排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供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课程实施建议进行小组或团队教学,将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培养相结合。

(二)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注意“系统化适度”系统化是一个组织构造范畴的概念,本身含有科学化、合理化、优质化、高效化等价值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目的并不是要想方设法减少专业课程数量,而是在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原则下进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化。如果不考虑课程之间的有机关系、技能与知识间的结合方式,把理论和实践的概念过于通俗化,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包容一切基础理论,如将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印刷色彩等全部整合进印刷工艺,就将导致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系统化泛化”,这样的课程设计实际上也是无法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