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市场营销调查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市场营销调查方案范文1
关键词:工作任务导向;市场营销;课程
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各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快速推进,医疗卫生行业得到大力发展,高职学院主动对接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增加,普遍加大了针对医药类岗位群的专业建设力度,因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得以兴起,并迅速成为了相关专业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立在市场营销基础之上,专门以医药类生产、流通和销售企业的营销活动与规律为研究对象,同时是建立在医药学、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和行为学基础上的综合应用科学,是医药管理、医药营销、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和医学类专业的选修课。经对湖南省内6所高职学院相关专业开设的本课程教学调研,以及16家医药制造企业、医药批发企业、医药零售企业岗位需求调研,认为深化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有着非常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与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普遍理论繁杂而实践又欠缺真实性。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总体起步较晚,且基本借用市场营销课程建设成果,采取压缩调整、补充添加的方式确定教学内容,尚未在充分调研和广泛收集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重新解构和重构,造成市场营销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占据大量条目和篇幅,而富有针对性的与医药营销密切的实践内容明显偏少。其突出表现为,课程内容理论知识逻辑体系完整庞杂,实践体系则一定程度上存在分散、分割,且融合不足,明显缺乏来源于企业、市场的真实事例。大多是以理论体系中某个单一知识点来联系案例的方式呈现,而不是系统地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以系列化的实践项目或活动进行串联,造成实践教学内容必然缺乏真实体验和现场感受,导致学生实践训练脱离实际。由于课程内容与医药市场营销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大部分参加顶岗实习的在校学生和离校上岗的毕业生,均无法适应纷繁复杂的真实市场,普遍反映学校所学知识用不上、用不了,而所需的技能又寻不着、急需用。
(2)教学模式普遍过于传统而新理念难以落实。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普遍是采取理论教授加上少量案例分析的传统方式进行,过多强化教师主导,而学生主体地位尚未显现。同时,由于医药市场营销是偏向文科性质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校均未认识到基于情境设计的实践教学场所建设的重要性,导致教学设施条件明显不足。大多是仅仅依赖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籍来组织教学,不具备相应的教学辅助条件。由此课程教学中不能做到以项目为载体,以案例为依托,以企业为背景,用活动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此外,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简单,仍然主要是采取笔试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理论测试,兼顾平时考核,以此总体评价学生的课业成绩。
(3)教学方法普遍较为单一而多法并举不够。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市场营销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从事医药营销的“实战”技能,主体教学任务应该是组织学生进行真实、典型案例“真枪实弹”的教学。但目前学校仍主要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大量的课时安排在封闭的课堂,以教师照本宣科陈述知识为主,不能按照课程性质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不能结合课程任务的要求进行内容开发,不能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要选择教学方式,造成诸多早已成熟、又确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被束之高阁,无法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效果。
2.基于“工作任务导向”优化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
医药行业的重要性、特殊性和敏感性,决定了医药市场完全有别于其他商品市场,它有自身的独特活动规律和行业规范。因此,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首先不宜完全照搬市场营销学的相关成果,而应合理进行扬弃。其次要科学分析医药市场的主要特点和本质要求,独辟新径构建内容体系,再者要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思想,是当前职业教育界广为接受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更加重视工作任务与职业情境和教学内容的融合,以达成课程教学与岗位知识能力的对接。因此,基于“工作任务导向”来优化本课程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科学确立课程开发设计理念。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开发,要立足于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服务产业的实效性和校企互动的广泛性,推动课程内容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以切实提高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因此,本课程内容设计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养成教育为着重点,以强化实际应用为目标,充分体现理实一体的职业教育理念。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以典型任务和工作活动为学习情境,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场所与工作岗位的融通、学生身份与员工角色的互换、教学环境与职业情境的融合,使工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同时,通过项目化课程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素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2)合理确立课程教学目标。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要严格落实“素质本位,能力核心”的基本要求,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和沟通交流表达能力,较熟练地从事医药营销的技术技能,以及一定的继续学习、自我发展和创业的基础,为学生从事相关职业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服务。具体目标应该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就知识目标而言,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医药市场调查和分析方法,以及医药市场营销策略和医药企业产品整体营销技术。二是从技能目标来说,要训练学生有效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和购买者行为,使之具有实施医药市场营销活动计划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医药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三是从素质目标来讲,重在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和营销服务意识,以及开拓进取和创新创业能力。
(3)有效确立课程教学内容。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内容,要根据医药营销岗位需求调研和医药营销人员知识能力结构分析结果,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课程目标为基本依据,按照课程设计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解构和重构,打破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体系,采取“项目”加“典型任务”的形式,整体规划设计。在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本课程内容构建了11个项目载体,具体包括认识医药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调查、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医药市场消费者探析、医药目标市场攻略以及“撰写医药市场调研报告”等39个典型任务,各典型任务均以一个综合性活动来具体呈现教学内容,立体构成课程教学体系。同时,考虑到专业课程的前后衔接和教学内容的相互呼应,其教学重点应为医药市场调查、营销环境分析和营销策略制定等;其教学难点应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习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综合运用营销技能技巧的能力等。
3.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高职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策略
(1)教学情境设计要真实化。课程教学要以医药市场营销实践过程为依据,以完成产品营销策划方案为主线组织授课,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做到“理论教学项目化,实践技能职业化,教学做一体化”,更好地培养学生营销综合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建设的理实一体教室、模拟药房和校外实习基地,有序开展理论教学、情境模拟、实战操作,实行工学结合培养。
(2)教学方法手段选择要多样化。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特点,以及高职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本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主要是基于工作情境理念,立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为此,本课程将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综合选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教师讲授法以及学生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实训作业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网络空间和师生教学空间的作用,系统建设以典型真实案例、实训项目、经典营销事例等为主的教学资源,并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案例教学法,国家医药政策的变化对医药市场营销有着巨大的影响,加上医药本身的特殊性,想让学生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及时更新、不断丰富教学案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对于情节性较强的案例,可通过教师的组织,以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方式,演绎案例故事情节,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市场环境的理解。
(3)实践技能训练要模块化。课程要结合医药市场营销核心岗位能力要求,以及高职医药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将课程涉及到的所有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进行模块化设置,即按技能内容先组建成系列化的由单项到综合的技能项目,再进行归类设置,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这不仅是学生适应岗位的需要,也是关注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技能项目模块化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等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的训练模块,通过课堂教学、实训演习、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途径实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素养及综合能力。
(4)考核评价要实现多元组合。本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要更多关注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以鼓励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进行,实现知识与技能考核评价、过程与结果考核评价的统一。学生课程成绩构成为形成性评价占30%、总结性评价占70%。其中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的方式来评定成绩;总结性评价以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及营销策略制定等为主要内容,采取笔试和口试的方式来评定成绩。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医药商品购销员、医疗器械购销员职业资格考试,发挥社会考试的评价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泉利.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策略探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背景[J].职教论坛,2014(26).
医药市场营销调查方案范文2
关键词:中医药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19-02
医药产业在按照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公认的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1],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医药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近些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很快,但存在企业规模小、利润低、原创药物少、营销与研发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而作为我国医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突破国际制药企业新药研发技术壁垒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对中药现代化工作的指导,加快中药产业发展,2000年,国务院由国家科技部等八部委起草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性。制药企业在中医药领域的竞争已经展开,其中包括在国际医药市场上的众多知名制药企业,如强生、辉瑞、阿斯利康等等。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市场营销人员或营销人员素质不高,该企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2]。因此,无论是本土制药企业还是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在抢滩中医药市场的同时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目前,中医药营销应用型人才比较缺乏,然而由于我国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设立时间不长,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很多不足,所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无论“质”还是“量”都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以下仅从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全国11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各学校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基本核心内容是:“培养适应我国中医药行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中医药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营销和管理方面问题的实践能力,能在医药企业、管理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策划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表面看来面面俱到,却没有充分考虑目前人才市场的实际情况。由于目前国内市场医药产品的同质化,导致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而是营销能力的竞争。而市场营销最注重的是实践能力,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重点录取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入职后能尽快投入实际营销工作。所以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一定要把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着力点[3]。
二、改革课程体系
目前,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如何建设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营销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的活动,因此营销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应以“有效应用”作为评价标准,学校培养的人才也应该突出“应用型”,以适应市场对中医药营销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1.课程设置。为了培养该专业学生适应市场的相应能力,应采用模块式教学、强调特色,突出素质,模块内所设课程“有机组合、合理配合、适度整合”。设置通识教育模块,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思想道德、政治素质、外语及计算机能力等基本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与思想道德”、“外语”、“计算机”等课程,这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质。设置中医药基础教育模块,加强学生对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中医药学基础”、“本草概论”、“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等,使学生对中医药领域具有宏观的认识;设置营销基础教育模块,加强对学生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社交礼仪学”、“演讲与口才”、“商贸谈判学”、“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使学生在人际沟通、市场分析、营销活动、贸易行为规则能有较好的掌握;设置专业课程教学模块,加强学生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培养,包括“消费者行为心理学”、“国际医药贸易”、“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培养学生营销专业知识、技能与能力;设置特色教育模块,加强学生中医药特色的营销与中医药专业知识,包括“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医药营销策划”、“中医药产品物流管理概论”、“中医药营销渠道管理”、“中成药学”、“药事管理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培养学生在中医药营销领域应具备的特色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区别于一般营销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紧密适应中医药市场营销领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课程内容改革。根据中医药营销的特点,教学内容应该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改变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学科系统性的取向,使教学内容与形式更加贴合中医药营销实际与学生职业选择,从而更具有针对性。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及特色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各内容之间互相渗透,形成有机整体。删除与培养目标不适应或可有可无的部分通识教育课程或教学内容,加大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通过不断改革与实践将中医药内容与营销类课程有机融合使之形成“个性鲜明”的特色课程,如“商品学”改革为“中药商品学”、“国际贸易”改革为“国际医药贸易”、“营销策划”改革为“中医药营销策划”等,通过这一举措,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使学生中医药知识与营销知识都能得到加强。
三、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保障,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高级营销人才的必由之路[4]。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教学、第二课堂等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中医药营销人才必须改革并强化以上各个实践教学环节。
1.改革实验教学。目前,全国的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验环节都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应设置而未设置、学时不足、实验条件”等方面。很多课程应当设置实验课程而未设置,比如“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调研”、“社交礼仪”等,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对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首先需要深刻理解实验教学对深化课程理论、提高理论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将实验课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提高实验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课程还要适当增加学时,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实际上相比于其他自然科学类实验室,市场营销类实验室的投入还是比较小的,之所以投入不足,还是对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山东中医药大学将以上课程在内的15门课程全部设置实验课,并设置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并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加大主干实验课程的课时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2.改革见习与实习教学。见习与实习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营销活动,是实践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见习的主要形式是理论课程结束后,学生到营销企业或企业的营销部门对相关营销活动设计课程教学的部分进行观摩、了解,往往是走马观花很难取得较好效果,山东中医药大学近些年来对见习教学进行改革,将几门紧密联系课程的见习课程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营销环节,这样一方面通过一次见习就可以将几门课程的任务完成,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往返成本,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对见习内容的融会贯通。
实习教学作为学生参加工作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有效深化过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所需要的各种综合能力与素质。但是随着各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多,实习教学管理难度非常大,很多学校市场营销实习教学流于形式,成了“放羊式”实习。针对这种情况,山东中医药大学通过认真调研并仔细研究,对实习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是实行“双导师制”,即实习单位和学校各出一名导师,实习单位实习教师对学生从事中医药营销活动进行引导,学校导师根据学生实习内容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二是制定实习单位目录,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审核实习单位资质,符合的进入实习单位目录,所有实习单位都与中医药营销相关,学生必须从实习单位目录中进行选择,保证了实习的效果。
四、结语
中医药市场要求市场营销人员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中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要在围绕中医药特色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各方面的配合,强化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中医药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司建平.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4):98-101.
[2]朱民田,肖晗.中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261-262.
医药市场营销调查方案范文3
1.当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困难。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有7000多家,药品经营企业有14万多家,医药市场营销的意义举足轻重。企业和社会青睐具有一定的医药专业知识,又有市场营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关于人才培养模式,以我校为例。市场营销专业目前总开设课程55门,然而与医药知识相关联的仅有7门(约占总课程13%),不能够将医药与市场营销并重,也未将这两方面知识衔接,学生不能系统地掌握医药市场营销知识。大部分专业课教材都是使用临床、基础医学、卫生管理、经济类材,能够体现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医药市场营销类教材较少。
2.培养过程中教学实践体系的缺陷。
调查显示,实践能力对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很大。根据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应着重培养锻炼学生市场营销实践技能。由于学校对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具备的实践能力与企事业单位的要求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忽视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就实习而言,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实习主要是自联,主要去向是医药企业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之真正接触职场;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心仪的企业,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且有更多的机会可以留在企业发展。即便如此,实习生工作地点也比较分散,管理难度大,实习过程无法有效监控,实习的内容及质量无法保证,实习教学流于形式。目前我院适合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习基地共有两个,而每年应届生近两百人,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比较薄弱,存在类型单一、数量不足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搭建基地。
3.对国家政策解读不透彻,执行力不够。
为了帮助解决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难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如果对这些政策缺乏足够的了解,就容易导致就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高等学校毕业一定要仔细学习、领会这些信息的精华,为择业提供政策依据。从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近三年应届生就业创业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十分淡薄。毕业生对于就业政策解读不清晰、不透彻,不善于利用国家相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甚至连最基本的报道流程都不太清楚,更别提有关创业等相关优惠政策,从而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利用信息资源,就业渠道单一等问题。
4.自身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缺陷。
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素质不容忽视,它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心理素质、交际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在实际的招聘中,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毕业生的素质指标往往是:专业知识与技能、沟通协调及解决问题能力等。这既反映了用人单位对专业化技能的需求,也说明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良好的沟通协调及解决问题能力也正是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所欠缺的。此外,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习惯学校平时生活的自由、放任,而对就业单位的各项严格工作管理制度(如考勤制度、加班制度及日常工作要求等)极大不适应,难以承受,而不愿意精心工作,即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此外,在单位上岗时的不积极表现,抱怨工作任务太重、压力太大等等,还有跳槽频繁等现象,这都表明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职业精神的欠缺,与单位用人的职业需求差距甚远。
二、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通过以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理论研究,以及师生联合、网络平台等实践途径多渠道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具体研究内容涉及的层面有从学校层面、校企层面以及大学生自身层面即剖析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自身职业规划及就业能力的提升等等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1.完善培养方案。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具有非线性、多主体性及其耦合、自组织与自适应特征。学校应以“高素质、创新性”为基点打造市场营销人才竞争优势。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采取“一条主线,多条辅线”课程设置,将课程搬至户外实践,分主次有规划进行培养。一条主线,为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理论,即帮助学生打造基本理论框架和市场营销核心知识。多条辅线则体现在专业选修课上,侧重不同的学习方向,改变以往单一的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在我校,尤其应多注重医药知识与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的融合,与就业指导课程相融合。再者,优化教育模式,采用“2/8”,“3/7”,“4/6”设计思路。结合目前我校营销专业课程与占总课程的比例,三个学年度依次约为:20%、30%、40%。此外,实行校外校内双导师制,采取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聘请不同企业市场营销经理担任实践指导老师,由学校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牵头,成立见习、实习指导考核小组。校内导师主要传授理论知识,专业发展前沿介绍等,以实际案例作为切入点讲解相关知识,提前让学生接触,逐步学会将理论转变实践。校外导师主要在学生课外实践中给予教学与指导,在实际业务中运用理论知识,得到锻炼,提高创新性,积极思考,开拓思维。学校可以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建立制度,鼓励学生创业实践。
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养专业兴趣,学生分析所学专业从事该行业的优势与劣势,以及自己从事该行业匹配程度,发展机会与挑战等。落实市场营销教学中的“2/8”,“3/7”,“4/6”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就业创业基地等实践平台,强化专业实践技能,鼓励创业项目的设计开展。通过求职就业意向的摸底,了解毕业班级学生的就业意向。同时邀请企业进行宣讲招聘及参与大型供需见面会,建立学生—学院—企业的双向沟通机制,实现信息传导的流畅性,便于及时将各种前沿信息反馈给毕业生,把握及调整个人职业方向。
3.搭建实践平台。
医药市场营销调查方案范文4
关键词:课程 课堂教学 拓展
“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是医药类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步骤,其前期课程是市场营销学和统计学。同时它也是一门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内容上是多学科的综合体,即在市场调研中涉及心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学科的知识。
一、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考虑到本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善于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应用知识正确地、创造性地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型管理人才的要求,传统的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有以下不足之处。[1]
第一,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满堂灌讲授方法为手段,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第二,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讲授的群体,忽视了学生是能动的学习主体,具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单向的、纯粹的信息输出过程,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沟通,排斥了互动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听、记、背、考的忙于应付的层面上,使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
第四,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法,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在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采取了消极抵触行为,造成在大学课堂里教师一边教学,还要一边管理课堂纪律,使教学过程变成了学习主体缺位的纯粹的教师行为。
二、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内涵和外延拓展的对策
针对以上传统的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的不足与局限性,结合本人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感悟,我认为可从如下四个方面来拓展此课程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一)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以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进行的最佳组合为教学方法
只有以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进行的最佳组合为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等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其在道德、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上获得全面提高。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每次课前进行“五分钟演讲”,即每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演讲,演讲内容涉及广泛,演讲形式有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由学生自己采集、整理资料,这引起了学生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兴趣。
2.有效地创设学习情景,提高教学效率
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和合理使用,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网络资源。提高课时利用率,把只提供黑板和讲台的课堂,拓展为利于师生直接交流和集体交流的场所。
3.结合多媒体,进行综合体验式课堂教学
编制多媒体课件,把本课程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操作步骤、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以简约清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对课程有“立体感”的认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效果。另外,如果再配合教师的身体语言适当地表达,课堂的气氛和效果会更加良好。
(二)从案例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进行填鸭式讲授,而不管学生如何能成功地去组织和进行市场调研。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老一套显然已经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
1.合理设置案例,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
教师要善于从国内外的书籍杂志、报纸、内部资料和光盘、网络上搜集资料并归类整理,运用这些近似于实际情况的材料训练学生,让他们不离开课堂就能接触到大量各式各样的实际问题,并综合运用市场调查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
2.寓培养学生能力于传授知识之中
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出发,这门课程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并重的思想,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中发展能力,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以知识传授代替学生能力培养的缺陷。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预测软件介绍给学生,如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数据处理软件(Excel)和其它有关预测软件等,并通过安排相应的案例指导他们练习和实践。这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有关公式和方法,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电子计算机应用能力。[3]
3.教学内容安排上,适当弱化理论内容,强化应用内容
根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比如如对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概括介绍以及对市场调查方法的应用技巧、问卷设计技术、资料处理方法等应用部分多花学时设置恰当的案例进行详细介绍。
(三)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能力
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是实践性更强,是更加强调理论的实际运用的课程。因此要通过模拟实训和现场实践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技能。
在模拟实训中,学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疑问,就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通过教师的启发与诱导,学生会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完成课堂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和学校到企业单位的空间转换。在这种转换中学生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合项目实训,提高综合素质
如果按部就班地安排教学顺序,学生虽然可以得到各个调研环节相关理论的系统知识,但实践能力锻炼显得不足。因此我引入了课堂项目法,即用一个大型作业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整合教学内容和实训,融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为一体,进而成功构建双主体教学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以下几个好处。也因此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1.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做毕业论文设计的能力
一般地,这门课要在学习了市场营销学和统计学两门课程之后才安排学生学习,因此,一般在他们大三时学习,此时,他们面临实习和毕业两件大事,因此市场调查和预测的教学可以为他们提供实训的平台,以利于他们更好地实习和毕业就业。
比如,在学生确定了研究项目时,我要求他们首先要做二手资料的收集,收集之后还要做综述。这样就培养了他们查阅文献和写文献综述的能力。从而为他们做毕业论文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有些优秀课堂项目还可以继续完善成毕业论文。
2.有利于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设置之初,要求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进行分组(每组8到10人),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实践的题目较大,学生个人分散进行很难完成,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二是通过分组形成几个小的组织,内部有分工有合作,各组之间开展竞赛,这样会更大地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培养协作意思和团队精神,对同学们的管理能力提高会有很大帮助。在课堂项目中,学生是学生的主体,但不能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需要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比如在对课题名称和课题计划的审查中,教师必须留意个小组组长人选的选择,在调查内容、调查对象的选择上特别注意方案的可行性,在调研计划草案中把握其实践经费的控制。[4]
3.利于培养、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以及其他能力和素质
在这个课堂项目课题确立时一是根据学生自身感兴趣或是关心的项目进行调研;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去与企业直接联系,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企业实际所需信息的调研。这样他们就必须学会与人交流和沟通,做访谈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诸如沉着、大胆、交往等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洪燕云.《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统计教育,2006(5):26~28
[2]曹扬.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4(4):66~68
医药市场营销调查方案范文5
1目前《药品营销策划》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及不足
1.1《药品营销策划》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目前,全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类课程都很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并逐渐的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特别是医药院校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类课程,更充分地结合了医药市场营销本专业的特点,针对药品这一特殊的商品,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本校为例,目前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1.1案例教学《药品营销策划》课程实践教学
中案例教学应用率极高。它可以通过对于已经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充实和巩固理论知识。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除了在讲授中列举大量的医药营销策划实例以外,各章节甚至各知识点的案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特定内容及知识点的分析能力。
1.1.2指定课题的模拟实践营销策划活动在学习
完主要知识点后,为了了解学生对于综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并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挥和创造能力。教师一般会提供某一药品的营销上市背景资料,由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对指定课题进行模拟实践营销策划活动,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营销策划书,最后以PPT形式进行汇报,教师点评,按百分制进行记分,期末再按学校规定的比例计入课程学期总评成绩中去。
1.1.3用角色扮演进行模拟游戏所谓角色扮演法
就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将部分教学时间用于学生独立的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扮演”特定组织中的有关“角色”,诸如医院院长、药剂科主任、经理、客户、医药代表等,进行模拟营销游戏。模拟游戏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使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尤其是自己所扮演角色在组织中的优势与难处,让学生在模拟游戏中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决策力、应变能力、抗风险能力、语言表达、逻辑分析等综合能力。
1.1.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参观学习采取走
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学生参观药厂、医药公司、医院、零售药店等,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提前有一个感性认识。另外,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医药单位的厂长、总经理甚至是普通的工作人员给学生们作报告,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谈。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缩短了学生们与现实工作的距离,加强了同学们探索未知的兴趣;同时在接触中,使大家深深感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激发内心不断求知的欲望。
1.2《药品营销策划》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目前在《药品营销策划》实践教学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被广泛应用。但是,中间仍然存在这许多的问题。比如在实践教学中,有些学校实践教学中敷衍了事、投入不够,保证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有些学校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协调性、系统性不够,存在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呆板,教学过程控制不力,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不科学等问题。相关人员正继续努力在寻找一种更贴近学生、更能激发学生深层创新潜能的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更能注重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对策性研究。
2《药品营销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新形式的探索
近几年,经过笔者多次的对于该课程实践教学新形式的探索,总结经验,认为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出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将大学生创业项目策划融入到《药品营销策划》实践教学中不但丰富了课程的实践教学,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为今后的就业拓宽了新的渠道。
2.1将大学生创业项目策划融入到《药品营销策划》
实践教学的意义实践教学的关键是找到好的实践项目。以往主要是通过到企业寻找模拟策划项目进行实践教学,但是,在医药这个局限性窄的领域,想找到一个合适的模拟策划项目并不容易,即使找到合适的模拟策划项目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受到种种限制。因此,将实践教学从企业模拟项目转向大学生创业项目策划,要求学生通过对市场的了解,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创业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设计营销方案,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营销策划书。这样不但可以解决该学科实践模拟策划项目来源稀缺的问题;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主动性,锻炼他们的能力。通过创业项目策划,学生得到许多实践经验,不仅加深理解营销策划能够解决什么,而且经历创业策划过程,体验到了团队精神,提前走进了市场,通过点评和评选,优秀的还可以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2.2将大学生创业项目策划融入到《药品营销策划》实践教学的方法
医药市场营销调查方案范文6
【关键词】医药产业 药品经营与管理 课程体系 改革
到目前为止我国药品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新的医疗改革方案已经颁布,医药市场对药物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劳动力需求量在不断地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开设时间过短,所以,在这一专业的教学上,普遍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使得从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在专业素质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教学体系形成有效的教学结构对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进行调研
1、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人才和专业岗位需求情况调研
为了能够培养出与医药行业市场的需求相符合的人才,学校在构建教学体系与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应该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岗位需求展开实际调查。为此,笔者对相关行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就行业内各个企业具体可以提供哪些相关岗位,可以提供多少;对这一专业学生的技能要求,知识储备有什么样的要求;对学生应该获得的证书,通过的考试有哪些要求;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出了本专业以外的知识与技能有什么样的特殊要求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得到的信息是:医药行业不仅仅需要哪些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它们更需要哪些有过培训经验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执行能力等与过硬的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样重要。很多企业与部门表示,现在的学生共同有的一个缺点就是虽然知识面宽广但是研究不深,比较肤浅,综合素质不高。对这一实际情形的地调查了解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
2、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岗位群分布情况的调研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就业的主要去向是医药公司、连锁零售药店、药厂等; 其主要岗位群分布为药品零售服务( 营业员、店长等) 、药品市场开发( 业务员) 、药品仓储及物流管理,少部分从事药品质量管药品生产等工作。
二、构建课程体系应该遵循的原则
1、以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
为了能够让毕业生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适当地多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内容。增加实验、实习环节,利用“2+1”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前两年在课堂学习,剩下的1年去各个单位参加实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学校课堂教学与单位实地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提高实战能力。
2、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符合当地医药行业发展的形势, 实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学分制课程管理模式, 体现以人为本, 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
1、树立全新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育理念
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接受的是学科模式的培育,他们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属于新手群体,缺乏足够的职业教育思想与技能。因此,想要确立一种全新的人才教育形式,作为教育者的老师们首先必须从他们所受的教育模式中将自己解放出来。注重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力度,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战演练与理论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教、学、做结合起来,以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科学的教学形式。
2、优化知识结构教育板块
知识结构板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药学专业课程、营销与管理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四大类课程涵盖公共基础、法律法规基础、化学基础、财务基础知识及药学、营销学、管理学的专业知识。根据医药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重视与加强药学基础知识, 合理调整课程内容, 开设人际沟通、会计学基础、医药市场营销实务、药店营销管理等专业课程。
3、完善职业技能教育板块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包括药学专业技术能力、药品销售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可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及社会实践等环节来实现。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导向、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是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总结:
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众多拥有扎实医药知识,具备过硬的医药技术的专业工作人员,尤其是沟通药品生产与流通两大领域的药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因此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与分析,逐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构建了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任彦荣,陈绍成. 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范式研究与实践[J]. 重庆医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