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范文1

关键词:法律;全球化;法制化建设;法制观念;高中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并不仅仅是要向高中生传达政治知识,更是一门强调法律意识培养的课程,承担了公民培养的教育任务。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在目前我国高中课程体系中尚未开设专门的教育课程,因而法律意识的培育一般通过思想政治课来完成。无论是从国家管理还是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提高公民法律素质都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的最有效方法。高中生正处于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时期,因而增加对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进行有序的法制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结合我国目前高中课程体系设置,思想政治课程成为法律意识教育的最主要手段,高中生应当利用思想政治课程,丰富学生法律支持,提高法律素养,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一、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制化的发展,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建设法制社会永远是我们的追求。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公民应当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并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在法律的规范下,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前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高中政治课程中已经融入了很多有关于法律政策的内容,尤其是《政治生活》中,有不少内容设计我国法律政策,对于培育当代高中生法律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除了要注重考试成绩外,也更应当关注对高中生政治权利意识、爱国主义情感等的引导,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人才。

(二)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式。高中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未来力量,代表着祖国的前途,因而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势在必行。根据我国现有教育体系,高中没有开设专门的法律课程,一般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来进行渗透式教学。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需要知法、守法,进行法律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更多的也是保护自己。为了适应法制社会的发展,高中生也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也从源头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做出贡献。

二、法律意识培养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关系

(一)法律意识培养与思想政治课程结构息息相关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的课程,也是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来源。虽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就要死记硬背,但深究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发现其实有很多值得学习探究的内容。例如在《政治生活》教材中,《政治生活》是高中政治课程的必修教材之一,从其设置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目标来看,与培育高中生法律意识是相统一的。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政治生活》的结构框架也与对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相得益彰,教材中用通俗而详实的语言向高中生介绍了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在对《政治生活》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教材有意识的让学生理解树立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法律观,提高学生法律运用能力,为学生成为真正的中国公民奠定基础。教材在很多单元都涉及法律知识,例如第一单元涉及的是《宪法》对国家性质的相关规定;第二单元则反映了《中华人民行政法》的相关内容;第四单元反映了有关于《国际法》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单元都有涉及法律知识。相对于专业的法律课程来说,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法律知识是有意识的渗透教育,把复杂的法律知识通过通俗的语言体现出来。

(二)政治课程有助于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除去应试作用外,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更多的是一种德育教育,也是培养高中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高中生也应当明确法律学习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法律认知意识。新课改以来,相较于过去的思想政治学习内容已经有了更大的开放性。但是高中生应当始终明确理论学习的重要性,铭记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只有学习好了理论知识,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多的规范,也让自己的行为可以更加适应社会发展。思想政治课程对于高中生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法律知识也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获取,更应当珍惜学习时光,从中汲取养料。

三、当前高中生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中,高中生的知识储备相较于过去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除了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外,高中生还可以从网络搜索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信息。但是碎片化的信息并不能真正提高高中生对知识的理解,以法律知识为例。大部分高中生对于法律只处于表面认知阶段,对于法律并没有深入了解,法律维权意识也比较差。面对越来越多的侵害学生事件的出现,对我们也是一个警醒,提醒高中生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法律知识学习。国家普法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生的法律意识。但是这种认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才能真正转化成知识力量。当前高中生法律意识普遍不够高,未成年犯罪逐年增长,犯罪低龄化严重,作案手段更加复杂,社会影响越发恶劣。在未成年犯罪中,高中生占了很大部分,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都说明高中生法律意识存在很大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来自于高中生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外,同样与社会、家庭、学校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从高中生自身来看,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思维能力仍旧受到很多限制,缺乏社会经验。在学习政治课程的过程中,往往知识单一的学习理论,缺乏实践机会。仅仅凭借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简单了解以及从课外获取的信息,难以真正理解。同时在丰富的网络环境中,高中生更多的被娱乐、游戏等信息吸引,忽视了对法律知识的存在。除此之外,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引导。法律素养的提高是需要后天引导的,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性的重要时期。在应试教育影响下,高中教学本身就缺乏法律相关内容的专门课程,思想政治课程中虽然有涉及法律知识的内容,但学校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理论灌输以及考试答题技巧方面,缺乏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引导,使得学生也没有重视法律意识的培养。高中生法律意识淡薄还来源于家庭教育的缺乏。高中生除了在校学习时间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家庭环境对于高中生性格、成长、心理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本身就缺乏法律意识,难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如何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识

(一)明确丰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提高法律意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来说,提高法律意识就是要明确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契约意识、诉讼意识。我国法律规定,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意味着社会全体成员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没有人享有特权。高中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平等观,消除特权思想,才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生活在社会中,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同样,我国法律也规定,公民都享有一定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可以违法剥夺或者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高中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明确权利意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学会尊重别人的利益,不侵犯他人利益。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可以让整个社会更加有序的发展。契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也是维持国家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有了契约才能让一切交换活动更加有序的进行,高中生学习契约意识就是要培养自身遵守法律的精神,契约不可以随便破坏,订立契约的过程又是构建平等公平的过程,高中生就要学会用平等的契约精神来与人交往,同样也要用这种精神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讼意识对于不少高中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高速发展的社会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生存环境,但同时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复杂。当代的高中生除了要面对繁忙的学业外,更要面对来自于社会中的各种诱惑,除了要时刻警惕来自社会中的各种侵害,也需要做好提前预防,应当了解当今害发生后如何合法的解决难题,而不是意气用事,通过暴力解决问题。随着社会法治化程度的提高,广大高中生应当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当遇到问题时,要习惯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学校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生活体验教学

学校是培养高中生法律意识的主要载体,应当保护法律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联合起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发展特点,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法律情境。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当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到真实的体验过程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时,教师应当根据情境播放相应的专题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如何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便于学生如果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知道自己应当如何来保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结语

当代中学生是不断学习的群体,也是最具有学习劲头的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我国高中政治课程从其设置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目标来看,与培育高中生法律意识是相统一的。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课本的结构框架也与高中生学习法律知识相得益彰。高中生应当明确现代公民的基本内涵,明确公民应当是具有独立意识的自然人,有责任有担当,依法享有权力、自觉履行义务。在繁忙的学习过程中,高中生不仅仅要学习种类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学习政治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相关内容,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用法律保护他人,让我们的国家更加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珠子.浅议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6,(03).

[2]陈娅.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以政治常识教学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6,(12).

[3]陆红云.浅谈高中政治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

[4]温彦辉.高中政治课要借助时事热点做文章[J].学周刊,2017,(08).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范文2

1.个体公民是法治建设的内驱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仅仅依靠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全民的自觉参与。从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来看,法律社会化程度普遍很低,法律难以从功利层面向更深层次的心理和信仰层面推进,从而造成了中国人法律生活的缺乏,使得法律不被社会的核心即社会大众所认同、接受和发自内心的服从,这便让法律很难为民所用,中国社会也难以真正实现法治。因此,法治难以真正实现主要原因便在于我国缺乏推动法治建设最根本的社会力量即个体公民自觉推动法治建设的力量,即使有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推动,也终究是乏力的。

2.个体公民的法治思想推动法治建设持续发展个体公民的公民意识、法治心理和法治态度以及他们的法律信仰共同构成公民的法治思想,而这种法治思想是推动法治建设的根本驱力所在。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评估古希腊政治变迁时所指出的:即使是完善的法制,而且为全体公民所赞同,要是公民们的情操尚未经习俗和教化而符合整体的基本精神,这终究是不行的。公民法治思想的提高和增强,才能确保法的永恒,才能树立起法在国家和社会中的至上权威,才能促进法治的深层文化根基的形成,社会主义法治也才能成为社会现实。

二、个体公民的微法治环境建构

微法治环境是相对于宏观法治环境而言的一种法治环境,它与个体公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法治环境中直接影响个体公民的主要因素,主要由公民社会的法律文化和法治思想构成。由于,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公民文化的形成都不能靠强制的方法,主要得靠人们自身在社会实践中去提高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转变法律观念和形成法治思想和公民文化,而只有建立和完善公民的微法治环境才能有效地引导公民积极的参与法治建设,形成公民社会的法律文化和法治思想,有力的推动法治建设向前发展。

因此,个体公民微法治环境的建构,意义重大。从前面分析的我国法治现状和个体公民的法治心理和素质的现状来看,对于个体公民微法治环境的建构,建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首先要健全民主机制在法治建设中,一方面应建立民众参与立法的有效机制,让民众真正身体力行的参与进来。人们往往对自己创造的东西感到骄傲,而对别人强加来的东西会产生反感,只有人们对法律产生一种主人的意识,才会真正信服法律。另外,按照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理论,通过“民主的立法程序”产生的法被称作“程序主义法范式”,只有这样的法律,每个人既是立法者,同时又是守法者,才具有实质合法性。法律本身是合法的,才能让人们愿意服从。另一方面,应加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在任何国家,政府在司法过程中都发挥着一种表率作用。如果负责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政府部门本身的行为都不合法,让公民如何信任和遵守法律,同时,政府行为一般是以公正的民主立法程序为前提,这意味着政府的其他权力也应受到人民的有效约束,而这两方面的实现都有赖于民主机制的健全。

2.注重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公民意识,增强公民文化公民意识是从法律规范走向现实法治秩序的重要桥梁。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得到尊重,才能使公民意识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为了提高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增强公民意识,我们须重视公民教育,为公民意识的形成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并将公民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之中。在公民教育和公民文化的建设之中注重强化社会成员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评判能力和认同感,从而极大地调动全体社会成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立理性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并增强公民对民主法治社会的治理能力,这是加强公民教育、培育公民文化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范文3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者基本一致的认为主要包括权利与责任意识教育、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公平与公正意识教育、自由与法治意识教育、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等内容。大学生是公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鉴于大学生的特殊公民身份及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突显差异性并突出针对性。经过调研掌握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后,我认为当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四个方面。

(一)强化道德形象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

一般来说,公德意识是公民对公共道德的认识、理解与态度。道德品质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道德品质的最低层次要求是公德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只有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利益、才能有自己的利益。”②公民的公德意识状况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更体现了公民对他人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是民主法制社会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公民中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是社会的精英,大学生的公德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公民公德意识的提升,大学生良好的公德意识能促进其他公民公德意识的提高。大学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通过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形象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公德意识。通过强化道德形象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逐步引导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的良好公德意识。

(二)强化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

诚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大学生能否拥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和诚信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诚信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科学信念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必须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是公民对他人、社会集体和国家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公民对自身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即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必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实现和中敢于担当、敢于献身。因此,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必须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四)强化民主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始终贯穿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之中。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树立法律的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使大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

教育的路径当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体系尚未建立,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等。但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迫切需要大学生具备公民意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主要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承担,其别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综合运用政治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本规律,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科学教学活动来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主要有三条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作为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之前设定的预期成果,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受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取向的影响,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目标定为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很少有教师意识或者关注到该课程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国家现代化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公民意识淡薄也制约着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基本都成长在传统环境中,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授课教师公民意识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民意识教育的自觉性。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授课教师除要不断提升自身公民意识外,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应该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作为其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将公民意识

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2006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统编教材虽然多次改版,但基本内容变化不大,主要包括四大模块教学内容,分别是入学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在这个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在不过度打乱教材章节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达到重点穿插和突出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在入学教育模块中,必须强调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增强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思想教育模块中,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强调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立志;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中华民族的“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辱”优良爱国传统为引导,以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骨肉同胞和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强化大学生振兴中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人生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为中心内容,强调责任意识。在道德教育模块中,将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作为主要内容,重点培育大学生公德意识。在法律教育模块,通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权力和义务观念教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平等意识等。在课程结束时,适当安排一定时间总结这门课程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系统地向大学生强调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范文4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公务员 人格塑造

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和民主公开的方式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适应现代要求的新型政府模式,带来了全新的行政理念,要求政府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

一、行政人格的基本内涵

行政人格是党政机关和国家公务人员等公共行政主体与其他部门、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公共行政主体的尊严、品格、品质及其理解与实现的行政价值的总和,是公共行政主体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公共行政领域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行政人格的实现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改变。同时,行政人格对公务员的具体公共行政活动有巨大的影响,指导具体行为的展开。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人格角色化和行政人员角色人格化的结果。公务员的角色意识影响行政人格的形成,我国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如何引导形成成熟的行政人格至关重要。

二、构建服务型政府对我国公务员行政人格塑造提出挑战

1.服务型政府是以公共责任为绳,要求政府在执行公共职能的过程对公众负责。公共责任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要求政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作为政府的代言人,公务员就是行使政府权力的主体而我国相对比较缺乏这方面的责任机制,公务员在工作中往往没有受到必要的约束,易导致政府无法以应有的方式发挥服务职能来更好地回应公众的需要。

2.服务型政府要求公务员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民本位的理念指导具体行政活动。新时代的政府必须坚持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需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并且,增强自身的行政能力与服务能力,以提高服务输出的质量。

3.服务型政府是以现代法治为基,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过程中,更要强调依法行政的概念。如果公务员不能建立起对法律的足够重视,便会阻碍法制建设以及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导致行政侵权、非法行政等现象的出现,造成严重的后果。

4.服务型政府以公共服务为目标,将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作为服务者角色的政府,需要更多地关注自身所能提供的服务,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对公务员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一些公务员却往往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缺乏服务者意识,这种错误的角色定位容易造成政府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等现象,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5.服务型政府需要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健全行政监督机制。服务型政府作为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需要优化行政组织结构,建立高效精简的政府部门,同时,需要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对于政府行政活动加以督促。而公务员是建设政府组织的主体,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去建设高效的组织,都是对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挑战。没有成熟的行政人格,公务员将很难适应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

三、服务型政府视野下塑造公务员行政人格的基本路径

1.政府加强教育,在公务员中培养服务型政府基本精神

(1)落实政府责任,树立公务员责任意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务员必须树立起自身的责任意识,对公民的利益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地承担起道德、行政、法律等责任。政府所要做的就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公务员责任意识的培养,将公务员的责任机制落实,加强约束力度,促进其行政人格的塑造。

(2)坚持“以人为本”,扩大人民参与范围,保护人民民利在行政的世界中,民主理想的实现取决于利益代表是否被包括在决策者的互动过程中。要真正地实现人民民主,就必须让人民参与到决策的制定中来,要让人民拥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对于民众的意见,需要认真地聆听,而不是说过了事,要实在地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政策的实施。同时,加大政府办公的透明度,让民众更了解政府工作。

(3)正确认识公务员的角色定位,做好服务者的角色。公务员作为人民的公仆,要考虑的是如何实现人民的利益。在我国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运作的冲击,政府有责任引导公务员正确认识其服务者的定位,纠正错误的定位,实现角色的转变。同时,更要保证公务员队伍的廉洁性,增强行政服务的质量,真正地做好服务者。

2.加快法制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公务员行政人格趋向成熟

(1)逐步健全法制,培养法律意识。健全的法制将帮助公务员完善行政人格,因此,我们首先要因地制宜,查漏补缺。而在完善法律大环境的同时,也注意加强公务员本身的法律建设。公务员双重身份要求其既要坚持公民的基本规范,也要遵守公务员的相关法律,依法行政。同时,对先进的要作出表彰,以达到榜样的作用;而对那些违法者要严惩,坚决打击的行为,实现教育与惩罚的统一。

(2)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服务型政府需要一支优秀的公务员队伍,要在具体管理中培养成熟的行政人格。建立科学的公务员考试制度进行筛选是必要的,而公务员绩效评估体制也应适时改革,以提升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及完善规范其日常行政管理行为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根本法则,而当前的公务员出口机制相对比较不完善,往往进入公务员队伍就象有了“铁饭碗”阻碍了公务员队伍的新陈代谢与素质建设。可见,公务员队伍有必要严格淘汰机制,健全出口。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范文5

一、提升公民教育的效果

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很好地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并实现学校一家庭一社会在公民教育问题上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总人口的28%,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行而有效的公民教育,促成其权利意识、民主平等意识、法制纪律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公民所应具备的意识的形成,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一)校内公民教育应发挥主渠道作用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根据该国宪法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但真正成为合格公民并非易事,公民意识的形成需要教育、政治技能训练和环境熏陶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显而易见,学校是开展公民意识培育的最好阵地之一。然而,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现状与实际效果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要发挥学校公民教育的效果,就需要扬长避短,开展切实可行、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是,重视公民教育的质量与实效,跳出传统少应试教育”只重视分数的怪圈。二是,开设独立的或综合性的公民教育课程,建立和完善公民意识培养体系,推进公民意识培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理清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改变将公民意识培养与公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简单等同的认识和做法。四是,在公民教育的方式上,给学生以实践机会,贴近实际生活、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五是,营造适应开展公民教育所需要的校内人文环境。

(二)家庭教育应把握“先机”优势

家庭对个体的社会化影响很大,具有先人为主,润物无声的优势。故而,我国家庭在公民教育中应抢占先机,发挥自身优势。首先,家长应做到“言传”与“身教”并重。言行一致才更具有说服力,家长的率先垂范显然是家庭公民教育中的最好形式。其次,家庭教育理念应从传统家教理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传统的家教理念,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在帮助家长们树立权威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们的独立人格,也极易造成孩子们的性格奴化。其次,排除家庭教育职能异化消极影响。家长应重视孩子的人格教育与培养,不应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子女的学业上,使孩子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最后,不具备公民意识或公民意识薄弱的家长应主动“补课”。

(三)社会教育不可缺位

本文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组织、团体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的意在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活动。当前,社会教育存在着角色缺位问题。这对公民意识的培育有弊无利。进行公民意识培育,体现出社会教育这个途径的作用,当务之急是正确面对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传播媒体在营造基本语言环境上应有所建树。新闻报刊、影视剧、网络应从大谈“百姓”而逐渐转向倡导“公民”。其次,大多数文艺作品表达的思想意识应与公民意识的培养合拍,避免“官本位”思想在现时代的继续传播。最后,应设立专门的公民教育研究和推广机构,并建立起系统的公民教育制度,切实为公民教育提供制度性保障,使公民教育走出在低水平、低效率状态上徘徊的窘境。

二、发展经济,改善个体经济状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9.2亿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离小康的标准,差距仍然较大,且有2000多万的农村居民仍然在温饱线附近徘徊。城镇也有一些居民的生活状态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可见,普通劳动者的绝大部分时间仍用在谋生的劳动上,他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何改善生活质量。当然没有过多的精力主动从事政治生活,或用于政治技能的提高,至于公民意识的确立则更是遥远的事情。另外,个体经济状况的不景气,直接制约其受教育的程度,而受教育的程度对公民意识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文化程度不高,无疑会制约人的现代化。由此可见,发展经济,改善个体经济状况对公民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三、加强法制建设,为公民意识培育提供有力保障

公民意识不是公民生而具有的,这既需要公民教育对公民的政治社会化的本领进行先期培训,使政治参与的技能和知识得到有效灌输,更需要公民在政治生活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积累。加强法制建设的目的也不单纯在于法律体系的发达和法律救济的完善,更在于形成一个贯彻法律至上、以法制权、依法办事为原则的法制环境,为培养公民意识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加强法制建设,有利于形成公民意识养成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公民教育中,实现了使公民成为公民的启蒙,公民已初具公民素质和公民意识,但缺少实践,更缺少适宜其实践的外部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就是要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办事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进公民意识养成,切实使其学以致用。公民意识的确立,不仅需要公民对理论的勇于实践,更在于有着相适宜的外部环境,也即是内因与外因的同时具备。否则,公民教育所取得的成果极易付之东流。

加强法制建设,有利于形成适应公民社会发展的政治文化,削弱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的影响。在我国,儒家文化是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不仅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而且对我国的近现代政治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政治文化具有明显的泛道德性,在传统的国家社会结构模式中,用伦理道德准则处理一切关系,以伦理道德标准衡量一切价值,使之具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和全面的社会影响。在儒家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社会是“人治”的社会,人们在“德”与“得”正相关思想的鼓舞下,内修道德,以期“内圣外王”。至于治理国家那是道德高尚者的事,形成了牢固的“官本位”思想。政治意识消融于道德意识中,普遍缺乏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儒家政治文化主张“德主刑辅”,强调以德来感化民众,将他律变为自律,致使中国传统法律让位于伦理道德,成为伦理道德的附庸,更使“共立约共守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的原则荡然无存,以致人们的法律意识淡泊到自身权益受侵害时很少从法的角度去考虑维权,而是从“人情”、“关系网”中寻求庇护,抑或期待“清官”为民做主。

如何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范文6

摘 要: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合格公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其题中之义与核心价值。政治教师应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课程开发、学科课堂教学、学科教学评价角度,探索加强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公民意识教育 有效路径

张洁华,女,浙江省奉化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

培养合格公民是教育的基本职责,也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书育人的直接同一。政治教师如果重教书轻育人,甚至只教书不育人,就会严重偏离政治课教学的方向与本质。因此,只有把育人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才能在教学的出发点和各个环节上都以育人为目标,始终做到为育人而教。

一、基于学科课程的公民意识教学内容开发

浙江省新一轮深化普通高中新课改的最大亮点,是“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把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鼓励各学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开发选修课程。以此为契机,我市高中思想政治课确立了“挖掘加拓展”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开发。

充分挖掘必修教材中的公民意识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阵地,但公民意识的具体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些章节相对集中,而有些章节相对偏少。因此,有必要对有利于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相对集中的内容,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有效利用。为此,全市教师通过集体研讨,分工合作,对必修教材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集中教学点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利用校本研修、市级教研活动等平台,对各个公民意识集中教育点进行了实践展示与深入研讨,精心设计编制了每册必修教材中典型的公民意识教育经典案例集。

积极开发以公民意识培养为目标的学科类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补充与延伸。适应浙江省深化课改新形势,抓住省教育厅大力推进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契机,本市教师合作开发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选修课程,以弥补必修教材中公民意识教育内容零散不系统的缺陷。在此对选修课程做简要介绍:

(1)课程性质: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课程的补充与延伸。通过对高中生关于生命意识、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国家意识和世界眼光等知识的相对集中教学,提高当代高中生的权利与责任意识,明确主人翁地位,以合格公民的姿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课程内容:分两册共十二章编制。具体内容:第一册:前两章为公民意识概论和主要发达国家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概况;第三章开始到第十二章分别为当代高中生所缺失而又必须具备的公民意识内容,分别为以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为核心的生命意识、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国家意识和世界眼光。上下两册各18课时。

(3)课程实施:高一年级,一学年,每周一课时,共36课时,2个学分。

(4)课程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学生,灵活运用小论文、演讲、案例分析、笔试等多种评价方式。

二、基于课堂效率的公民意识教学策略探索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一切设计的出发点和一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只有目标定位准确,才能真正有的放矢。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各个层级的目标中始终贯穿了对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

首先,课程总目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学习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其次,在分类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明确要求“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再次,在每个必修模块目标中又作了具体要求。如在《经济生活》模块目标中指出:“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最后,在每一课时教学的内容目标中又以“讨论”、“举例”、“模仿”等教学建议对各个内容中应落实的公民意识内容作了具体的要求。

因此,梳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目标体系,学科的最终价值追求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都聚焦于育人,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合格公民。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走出“把抓分数、提成绩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的误区,立足学生成长需要,真正把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作为第一目标。

教学模式的主动求变。知识只有被内化才能真正被理解与运用,教育只有被内化,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为此,我们应转变原来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探索通过创设“外部事件”激发学生“内部学习热情”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悟公民意识。

当然,要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外部事件”,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愿意参与,能够参与,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如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教学中,有位教师引用新闻媒体上、网络上和学生身边频繁出现的“暴力抗拆”实例:政府用地拆迁、转移安置群众时,人民群众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是正当的利益诉求,应该受到政府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但是,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被拆迁的当事人不通过诉讼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而是拒不搬迁,制造“钉子户”,导致拆迁工程一再拖延,难以完工,也侵犯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有些被拆迁户甚至以暴力方式抗拒拆迁转移,殴打政府工作人员,不但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是触犯了刑律,要依法严惩。

选用活生生的事件作为教学情境,学生如身临其境,通过对事件的了解、讨论以及与教师的互动,深刻体会到民主意识的提升应该和法制意识的提升齐头并进,行使政治权利要以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前提,政治参与的方式要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则和程序,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既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也要同时兼顾国家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这才是公民意识的完整体现。

教学方法的灵动多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政治课教学中常用方法与手段,“情”是心灵的交融,教学中唯有以情动人,才能做到与学生共鸣;而“理”是学生自愿接受和自愿转化的根本所在,只有以理服人,才有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并付诸行动。但如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正是当前政治课普遍的困惑与症结。现实情况往往是:情动了,动的只是教师的情;理晓了,也只是教师的自圆其说,真正的师生互动共振的局面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没有真正切入学生的内在需求,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促动学生内在动机的公民意识培养必须创新培养方式。当某一理论观点学生难以认同的时候,教师不能进行强制灌输,而要循着学生的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采取迂回战术来达成教学目标。

如在“正确对待金钱观”的教学中,为了破解金钱万能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们可采取课堂辩论的形式:金钱究竟是不是万能的。要求学生结合“郭美美炫富事件”,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去阐述。通过正反两方唇枪舌剑的交锋,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中感悟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要尽可能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活处处有政治,学生时时是公民。针对无处不在、极其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关键是要基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用心采撷与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资源,细心观察与调用学生自身的成长轨迹,有心留意与袒露教师自己的人生阅历,都可成为公民意识教育最鲜活、最直观、最有效的资源。

如在执教《政治生活》“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时,有位老师向学生呈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个场景:

场景一:1990年,大学毕业,在宁波汽车南站的广场中间,一个衣冠不整年近四十的乞丐,手中举着个铅碗,慢慢地走向站在广场中间的两位“老外”,看着他一步步走进并向“老外”伸手要钱。

场景二:去年暑假的一个晚上,我和女儿在江边喝冷饮,邻桌坐着一位“老外”和一个年龄二十左右的女孩。忽然从路的对面走来一位年近六十、驼着背、拄着拐杖的乞丐,径直地走向老外。在他快走近时,女孩吆喝起来,叫他不要过去,但他还是想走过去。此时,老板娘过来连骂带拖,把乞丐赶走了。

在我叙述这两个场景时,学生已有了如临其境的反应。当我实事求是地谈了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并声情并茂地描述了自己的表现:在乞丐慢慢地走向“老外”时,我的心理在呼喊:求求你!“木要过去,不要过去,向我来要吧!我给你!”在冷饮摊,我终于忍不住大声对老乞丐说:来这儿,我给你钱!老乞丐很快就走过来拿了我给的一元钱走了。

他是走了,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对此,你们有何感想?请各位谈谈你的看法。(可以相互讨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分析出人意料的深邃。有指出乞丐素质不高,有伤人格国格,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指出女孩崇洋媚外、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强的;有指出我国国情薄弱、贫富差距大,所以要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全面小康的;更有指出国家机构不作为的,在这场合不应该出现乞丐,应整顿社会秩序,强化政府职能。学生高昂的爱国热情、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溢于言表,国家意识油然而生。

二、基于学生发展的公民意识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的内在多元。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是内容的充实、手段的丰富,还是课堂气氛的热烈?显然不能一概而论。政治课本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教学评价不能只停留在显性层面,更要关注其隐性功能。因此,基于学生发展的政治课公民意识教学评价更应关注学生在以下三个维度的提升与发展。

(1)认知领域的落实与提升。认知领域包括对各类一般知识的“记忆——理解一——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一节出彩的高效好课,认知目标的达成,主要不在于前三个维度,而在于后三个维度的落实,即在对教材知识理解明了基础上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新知创造。

(2)情感领域的内化。情感领域又依次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化(形成价值体系)——个性化。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化为个性的一部分,这是真正到位的教育,也是德育的最高境界。一节课解决不了这一点,就不能算得上是好课。

(3)动作技能的自觉外显。动作技能领域又依次分为:知觉——局部动作——动作联系——熟练——行为自动化或创新,即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外化为行为习惯。

可见,对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正确评价应看:一是能否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二是能否引起学生的进一步关注,使之主动地去学习探究;三是能否在心理上真正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四是能否把习得的认知水平转化为个性的一部分,形成良好的处世态度和行为习惯。政治课的最高境界在于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内在感受与正确的行为导向,这也是公民教育的必由之路。

评价方式的灵活多样。公民意识培养属于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这一目标的达成与否很难用量化方式加以检测。基于新课程教学应采取促进学生成长的评价理念,公民意识培养的评价必须多元灵活。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种都是较为适切的评价方式。

(1)问卷测试。即通过设计高中生公民意识具体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笔试作答。这是最常规、最简便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对所涉问题的回答,能够大致反映其在某一方面的认识与行为取向。课题组分工对高中生公民意识的主要方面都编制了测试问卷。

(2)现场情境模拟。通过设计公民意识中某一方面问题有关的情境材料,选择合适的场所,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分组模拟,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学生的内在公民素养。有点类似大学面试中的“无领导小组合作”选拔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更直观、更全面,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探究性,是较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方式。本课题组在检测学生的法律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的时候,都使用现场情境模拟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