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班教育案例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班教育案例分析范文1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对策
自20世80年代初期开始,很多发达国家逐渐重视对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幼儿园设置的阅读课程占到总课程的80%以上。我国自古以来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对幼儿阅读教育的不利因素逐渐增多,导致我国幼儿自主阅读能力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大班幼儿适合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原因
幼儿园时期是培养幼儿形成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大班阶段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是为进入小学接受教育的准备,教师帮助答辩幼儿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是非常有利于幼儿能够提前适应小学教育。大班幼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将生活中所见所闻用语言进行表述和描绘,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感情对某项事物进行想象和创新。尤其是大班幼儿能够根据阅读材料中的图片主动联想,将图片内容中蕴含的思想表述出来。在学习汉字方面大班幼儿表现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通过对阅读材料长时间的认读,不但能够增强记忆汉字的能力,还能够逐渐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因此,根据上述大班幼儿的个体特征,非常适合对其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目标
对大班幼儿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希望能够提高大班幼儿阅读的兴趣,掌握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存在的异同,积极主动地识别汉字;能够通过仔细观察图片口头表达图片中的故事内容;能够对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主动进行思考,并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能够根据阅读材料中描绘的角色和内容进行想象和推理;能够根据阅读的内容创作出另一个故事,或者对原始故事进行改编等。
三、培养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实践探索
1. 通过选举图书管理员,提高幼儿主动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应该提高大班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使得大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阅读。
案例分析:
沈阳市皇姑区蓝天幼儿园的图书馆能够为全体教师和幼儿提供免费阅读图书的服务,教师将图书卡发给幼儿之后,幼儿可以凭借自己专属的图书卡到幼儿园图书馆或者班级内自行设置的阅读区域借阅图书,而班级图书管理员则负责对其他幼儿借阅图书的名称、时间等信息进行登记。每周教师根据班级内幼儿阅读图书的数量进行屏蔽,选出一名阅读图书数量最多的幼儿作为本周的班级图书管理员,其职责是对班级阅读区的图书进行整理和摆放,并且负责班级内其他幼儿借书的书名、借阅时间、归还时间的登记工作,同时负责管理全班幼儿的图书卡等工作。
幼儿园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竞争意识,通过组织开展该项阅读活动,幼儿之间会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每名幼儿都会争当班级图书管理员,该项活动不仅充分调动了大班幼儿主动阅读的兴趣,而且使大班幼儿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同时养成了爱护图书、保护图书的良好习惯。
2.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主动阅读的意识
新时期社会中,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不仅要突出幼儿的个体地位,还应该加强对其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对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视,才能够积极主动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逐渐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案例分析:
上海市静安区欧华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教师将班级室内进行了精美的装饰,班级室内悬挂着很多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卡面,每个卡片上都是百家姓中的姓氏和简单的解释。大班幼儿观察到老师创造的精美装饰之后产生了积极的兴趣,很多大班幼儿开始在众多卡片中寻找自己的姓氏,找到之后开心地与其他幼儿交流分享,幼儿教师在幼儿对百家姓卡片主动阅读的同时,又给大班幼儿讲述了很多关于姓氏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激发了学生对了解百姓的热情,促使幼儿主动到班级设置的阅读区域寻找关于百家姓的图书进行阅读,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提高了大班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四、培养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
1. 培养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应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在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应该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教学改革内容要求幼儿教师培养大班幼儿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过程中,更要注重大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房展,幼儿教师应该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开展特色活动等来调动大班幼儿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而且要使得全班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阅读氛围,由此也锻炼了大班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应具有游戏性
游戏不但符合幼儿心理特性,而且也是学龄前儿童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在很多幼儿园教学中,游戏已经被纳入到幼儿教育的活动和计划中,由于幼儿特有的好奇心和好动型,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充满趣味性和游戏性。幼儿教师在培养大班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适合的游戏活动,不断激发大班幼儿阅读的兴趣,从而锻炼了大班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
教育研究,2005(11).
[2]张明红.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J].幼儿教育.2007(18).
[3]高晓妹,周兢.游戏阅读教育的观念与模式[J].幼儿教育(教
大班教育案例分析范文2
一、精心解读,选择适宜的绘本
经过实践运用,我们感觉运用于幼儿园美术创造活动的绘本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1 能吸引与打动人的绘本。如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连衣裙”所用的绘本图案简单,文字不多,简洁明了,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快乐的情绪。正如作者西卷茅子自己说的那样:这是一本真正画给幼儿们看的图画书。作者先画完,然后再填上文字,她认为:图画书的画要足以带给孩子快乐,只要孩子觉得画好玩就行。绘本要能打动孩子、打动老师,运用在教学中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 富于想象的绘本。运用在美术活动中的绘本应该是富于想象的。又如大班绘本美术活动“小脚丫”,绘本简单的画面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描绘的故事新鲜有趣,平和亲切,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视角。以一双小朋友的小脚丫为原型变成了拱形桥、树林、房子……绘本图画中出色的创意和联想让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绘画出一幅幅有趣的作品。
3 能挖掘出美术元素的绘本。从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角度考虑,绘本要具有美术教育价值。绘本中多元的美术信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利用,但也要注意取舍。“我的连衣裙”中兔子的形象简单可爱,线条明快,更像是一个不断变幻图案的万花筒,情节在不断变化,变化中有重复,孩子们喜欢这种重复,也很期盼这样的重复。这本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如在中班,教学活动重点就锁定在其中的一个美术元素“重复”上:小兔子走进花园,连衣裙就变成了花朵的不断重复;走进雨里,连衣裙就变成了雨滴和线条的不断重复等等,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欣赏氛围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绘画的方式为小兔子设计有一种或几种重复图案的花布。
二、巧妙选择绘本中有价值的资源,为美术教学活动增色添彩
在教学中我们尝试运用这样的模式:根据绘本所隐含的美术元素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注意取舍(完整运用绘本,还是根据需要节选)——幼儿阅读,理解绘本(初步了解绘本内容)师幼共同分析绘本中精彩的艺术表现形式(绘本中所蕴含的美术元素)提升理解(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幼儿对绘本中的美术表现形式进一步理解与感知)创造与表现(以美术特有的表现形式表达与创造)。以下通过三个案例来具体介绍开展绘本美术活动的方法与策略:
视觉要素的重复——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连衣裙”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或超过两次,它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的相同,还有色彩、大小、方向、肌理等方面的相同。我们巧妙地运用《我的连衣裙》这一绘本,让孩子们迁移经验,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想象与创作具有重复图案的连衣裙。
案例分析:绘本中的图画本身就是很好的范例,花裙子、雨裙子、草籽裙、小鸟裙等等,就是一些图案的重复。
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了解重复,又选择一些简洁的、具有卡通图案的花布让幼儿欣赏,花色与绘本的情节也能够协调起来,如胡萝卜、雪花、昆虫图案等,以此来拓展幼儿的经验。
活动过程中重点分析小兔子的连衣裙:小鸟花样的连衣裙是图案向一个方向一排排的重复,小雨花样的裙子是雨滴和线条按一个方向的重复,星星和云朵的裙子是散点状的重复,草籽裙是一排排的重复。让孩子们了解了重复可以是大小、方向、色彩等的重复。随后,孩子们自己想象:小兔还会到什么地方?裙子上又会有什么图案的重复?在孩子们操作过程中,老师再给予孩子一些帮助与提升,孩子的创造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其中,作品也是千变万化。豌豆射手、鱼儿、月亮和星星、花儿与蝴蝶……在裙子上快乐地重复着。
作品表现形式:用小兔子的模板套在自己设计的花布上,这也是一种好玩的方式,孩子们会乐此不彼地设计不同的花布为小兔子试穿。
借形想象的升华——大班美术活动“小脚丫”
“借形想象”注重将模仿思维习惯逐渐变成创造思维习惯,引导幼儿从新的角度去突破、去思考。其核心就是通过愉悦的艺术游戏挖掘孩子的艺术天分,通过严密的思维引领激发孩子创造想象。《小脚丫》这一绘本正是为孩子们借形想象拓展了思路,留下了极大的创作空间。
案例分析:找准定位,把握绘本美术教学的切入点非常重要。我们将核心目标定位在:以整齐排列的十个脚趾头为原形大胆想象十只小脚丫的变化,体验想象绘画的乐趣。
先以绘本的封面引出活动,让孩子们想象小脚丫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很有趣:栅栏、小树、小山、房子……他们的一些想法竟然与绘本中的内容不谋而合。接着完整欣赏绘本,了解故事中小脚丫的不断变化,从中发现此次借形想象要遵循的规律:事物从小到大,从矮到高,再从高到矮,从大到小的排列。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小脚丫在变化时周围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让孩子了解环境随着脚丫的变化而变。最后再让幼儿进行借“小脚丫”这样的形想象绘画,小脚丫还会变成什么?
作品表现形式:以最简单的线描画的方式进行想象绘画,孩子们在考虑好自己所画的内容后选择相应颜色的纸进行创作。
面部彩绘演绎不一样的精彩——大班美术活动“变色龙”
面部彩绘是人体彩绘的一种,是运用色彩在人的身体、四肢上绘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幼儿园一般很少尝试,绘本《变色龙》的出现启发了我们开展这样的彩绘活动,孩子们被绘本中那些彩绘过的动物而吸引,并在自己的装扮彩绘中体验快乐。
大班教育案例分析范文3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是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参与法制宣传提高法律意识。因此,为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法制观念,构建和谐,文明,法治的校园环境,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常规活动,12月6日,在第五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期间,我院在全体师生的精心准备下,开展了一次以“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话剧公演。此次“12.4”法制宣传日话剧公演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得到了广大同学的好评。 活动紧扣本年度“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开展活动,突出了重点,明确了主题。在主题的宣传上首先12月5日晚我们以最直接的方式动用全院的力量将今年法制宣传日主题写在各教学楼黑板上。其次是在学校大门口的大道上挂上横幅。这两者相结合即节省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又达到了主题深入人心的良好效应。此外,全院同学积极参与,通力合作,在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的精神
12月6日晚在秋实楼六楼舞台我院首次举行了以公演剧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共有6个话剧节目,让同学们作为小侦探,进行案例分析,题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尽力达到突出今年法制宣传日主题,宣传宪法,将所学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目的。此次案例分析活动形式新颖,易于被同学接受,通过大家参与活动,进一步加大对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维护法的自觉性。案例分析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将相对枯燥的法律知识容入到话剧中去我们将及时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发扬我院精神,在以后的法制宣传日活动中能更好做好法律知识的宣传工作,发扬学院精神。
互动活动中主要是一有奖竟答的形式,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参与性,让同学们在参与中自觉学习法律。互动活动中的公益宣传标语设计比赛使同学们用精练的语言亮出响亮务实的口号,让口号回荡耳际,深入人心,明信片封面设计比赛利用了具有较强视觉吸引力的图片让人对法制宣传印象深刻,过目难忘,而互动活动中的“谁是凶手”——侦探你我他则通过有奖竟答的形式,把整个节目推进了一个,大家的参与热情高涨。大家在分析过程,猜测结果,促使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高度结合。
12月6日晚的话剧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一场话剧一个警钟,特别的06级四大班的《肖申克的救赎》无论是剧情还是从道具来看,他们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这场话剧描述了一位银行家的狱中生活,引来了观众门阵阵掌声,在掌声的同时从侧面引导大学生关注法律,话剧在同学们之中产生了极大反响.本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让同学们在开心之余学习到更为扎实的法律知识。
大班教育案例分析范文4
美术教育 教学效果 审美情趣
近年来,我国的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广大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美育在幼儿园教学中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仍然是整个幼儿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农村的经济物质条件落后,软硬件配备都难以达到理想的程度,这成为阻碍农村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经济上的贫困并不意味着美术资源的贫乏。在农村地区。例如山东淄博,就有陶瓷、琉璃、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如果我们将这些民间美术形式运用到儿童美术课堂上,就能够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并能够通过民间艺术等形式陶冶幼儿情操、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笔者在《民间美术在农村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实施》课题研究中,选择了淄博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和小学为试点,进行了将民间美术带入儿童美术课堂的实验。下面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对我们的探索做一个整理。
案例一:(施教对象:幼儿园大班)
一、活动目标
通过泥塑欣赏教育,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对民间艺术活动产生兴趣。让幼儿感受泥塑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概念。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儿童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的到美的享受。
二、活动准备
民间泥塑作品;面塑作品。
三、活动过程
1.通过一首民谣的学习进行导入:宝宝哭,找妈妈,妈妈捏个泥娃娃,逗得宝宝乐哈哈。
2.老师拿出准备好的多个少数民族泥塑娃娃,摆放在桌上,展示给儿童看并讲解。
师:这些个漂亮的泥娃娃,都穿着不同民族的漂亮服饰,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呢?……(结合泥塑娃娃,讲解不同的民族,激发幼儿对国家的热爱及自豪感。)
3.组织一个玩偶剧。
师:这些漂亮的娃娃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都是中国娃娃,他们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呢,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爱好。
幼儿兴致盎然的观看老师表演玩偶剧,并积极的为自己喜欢的玩偶设置角色和剧情。
4.老师讲述泥塑娃娃的起源,给幼儿讲泥人张的故事。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些泥娃娃的来历吗?(通过泥人张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
5.老师继续拿出更多的泥塑、面塑作品分发给幼儿,让幼儿更近距离的观察艺术品并进行讨论。
6.请个别幼儿到讲台上分析自己喜欢的泥塑(面塑)作品,说出它的颜色、形状和特别惹人喜爱的地方。
案例分析: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体验。在学唱民谣、玩偶剧和幼儿自主讨论发言的环节里,幼儿表现出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教师给予了充分的时间,并一直以接纳、赞许、鼓励的态度评价幼儿自主表现,使幼儿始终处在欣喜、放松的心理氛围中,从而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所见事物的认识,并以此使幼儿对我国的民间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出幼儿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并在此过程中达成得到审美体验这一最终目的。
其次,在欣赏艺术品和听故事两个环节中,幼儿所体现出的专注和好奇,证明了民间艺术欣赏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适合的,生动的形象和鲜艳的色彩,对幼儿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仍然重视幼儿自身感受的表达,采用与幼儿问答、讨论等互动形式,始终以平等的身份引导幼儿,使幼儿在全身心参与到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更加深入的艺术体验。
案例二:(施教对象:幼儿园大班)
一、活动目标
用漂亮的软陶泥代替雕塑泥,让幼儿在玩软陶的过程中体会到美术活动的乐趣并体验民间美术的魅力。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使幼儿体验到相互合作和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彩色软陶土多块;各种工具
三、活动过程
1.设置问题,引发儿童的好奇,从而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软软的、绵绵的、五颜六色的,我们呀,可以用它做出很多可爱的小玩意,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幼儿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发言)
教师拿出几块彩色软陶泥,展示给幼儿看,立刻又引起了一阵讨论。有的幼儿说:“这是什么呀?”有的幼儿说:“这是大块的橡皮泥!”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这叫软陶泥!(进行简单的介绍)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昨天的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泥娃娃呀?今天,我们就用老师带给大家的软陶泥,试着做一个自己喜欢的陶泥娃娃,好不好?
2.教师简单的示范如何搓泥后,把各色陶泥分发给每个幼儿。
3.幼儿进行泥塑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4.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老师评价幼儿的作品。
师:你刚才做出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5.再组织一次玩偶剧,幼儿主动报名,拿着自己制作的陶泥娃娃到台前来表演。
案例分析:在这一次的美术活动中,幼儿锻炼了动手能力,对我国的民间艺术又有了更深的喜爱。为了方便开展,笔者选择了易操作、易购买、色彩漂亮的软陶泥为媒介,对于幼儿来说,较之普通雕塑泥更加有吸引力,且更加卫生。但是价格较雕塑泥略高,对于更加贫困的农村和地区来说,长期开展仍有难度。可以兴趣班或选修课、短期课等形式,让幼儿有所接触和了解。面塑、草编、剪纸等美术活动,也可以在适龄的儿童中开展。活动结束后,教师开设了展览角,展示幼儿亲手制作出的民间美术作品,同时也起到了美化装饰教室的作用,增加了幼儿教室的艺术氛围。
通过以上案例,发现在农村幼儿园美术课堂中引入民间美术能够进一步充实本不丰富的课堂资源,利用民间美术来改善农村的幼儿美术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民间美术种类多,在农村环境中收集方便,操作性强,可塑性大,便于幼儿操作。如草编,可进行平面粘贴,拼接图案,又可进行日常用品的编织和立体工艺品的制作。由于民间美术在农村幼儿美术中的可操作性,我们可以利用其来增强幼儿的各方面的能力。
民间美术贴近农村幼儿的生活,具有其他美术形式所不具备的有亲切感,很容易被农村幼儿接受。且材料种类繁多,可塑性大,操作性强,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美术课程的开展,开发和利用这些民间美术资源,可降低学校的费用开支,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在农村幼儿园开设,对基础美术教学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幼儿在自己所熟悉的民间美术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学校也达到了美育的目的,并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衡莎.对农村美术教学的探究[J].双语学习,2007,(8M).
大班教育案例分析范文5
一、对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冲突分析
案例1:手工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能够跟着自己来剪出美丽的窗花,蔡敏瑜没有看老师,只是自己低着头用心地折着。这时老师发现蔡敏瑜没有跟着自己来剪,就说:“蔡敏瑜,你这样剪是不对的,应该是这样剪。”老师边说边手把手的教蔡敏瑜应该怎样正确剪窗花,蔡敏瑜没有说话,老师走了之后,她还是把纸展开,按照自己的方式继续剪。
案例分析:幼儿年龄比较小,出现“失范”行为是难以避免的。在幼儿园实践的观察中发现,以上类似的例子每天都有可能发生。教师和幼儿作为异质性的,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两极,不仅存在着一致、和谐与配合的一面,也存在着分歧、冲突与对抗的一面。幼儿从入园到离园有一整天的时间和教师在一起,这为面对面直接冲突提供条件。
解决策略:由于幼儿认知、情感和生理上的原因,时常会发生失范行为。教师不应该下意识地把责任归于幼儿,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训斥。老师应该首先理解孩子,幼儿的“失范”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幼儿的真实需要,教师应该在不违反规范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幼儿的需要。而对于教师而言,每次冲突产生都是对教师个人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技能的考验和锻炼。因此对于师幼间的冲突,教师要做的不是如何去避免,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失范”行为。
二、对幼师互动中幼儿主体地位的分析
案例2:体育活动的时间,老师说:“今天,我们要玩的游戏是《小猴子斗鳄鱼》。”教师交代了游戏规则之后就说:“现在请小猴子们轻轻地站在自己的大树边上,老师来当鳄鱼,现在我要开始抓猴子啦,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全班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当念到“鳄鱼来啦”的时候,老师边说着边靠近一个幼儿抓住她。
案例分析:案例中,幼儿的主体地位被替代,幼儿只是“站在自己的大树旁边”,唯一的动作是“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被动地等待着教师来“抓”,没有真正体验到游戏活动中带来的乐趣,变成了一个非常呆板无趣的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但由于教师许多不适当的指导、不适时的介入,造成了教师与幼儿互动上的障碍。
解决策略: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只有当幼儿在游戏中成为主人,拥有主体地位时,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快乐。若是剥夺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按照教师设计的游戏思路进行,幼儿就只能变成一个模仿者,无法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因此,幼儿应该成为游戏的主体,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挥,而是在活动中有着选择权和决定权,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可以让身心处在积极的状态中。
三、对师幼互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分析
案例3:在大班美术活动《正在落叶的树》中,老师提问幼儿:“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红色的”……教师说:“秋天的树叶是黄色的,所以我们应该给树叶涂上黄色的,你们给树叶涂色应该用什么颜色呢?”幼儿机械地回答“黄色的。”
案例分析:“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幼儿的回答各种各样,但是教师给的答案就只有黄的。案例中教师忽视幼儿的回答,使得幼儿的想象力完全终止。很明显,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幼儿想象力的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师幼互动行为的质量和效果。
解决策略:幼儿的想象力在活动中及持续发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主动自愿地表达活动的兴趣,结合实际发挥想象力更是难得可贵,教育者一定要给予满足,加以保护。在各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们教师必须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幼儿互动。教师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尊重幼儿想象力的充分发挥,才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
四、对师幼互动中教师介入的分析
案例4:美术活动《妈妈的头发》中,教师示范画后,让幼儿自由操作。教师课间巡视发现:有些幼儿乱涂乱画,缺乏兴趣;有的对绘画缺乏信心,说“我画不来”。教师随即出示了一张图片,让幼儿“依葫芦画瓢”。
案例分析:在进行集体活动中,很多幼儿会因为不同原因而无法进行活动或者不参与活动。本案例中,幼儿受经验、交往、协调等各能力的限制而无法完成绘画,而教师过度的放手,反而导致幼儿失去了体验一次活动的快乐和继续创造的机会。
大班教育案例分析范文6
1.1定向控制原理的应用
1.1.1备学生:熟悉学生学习基础和心理,通过引导教育,转变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通过调查,熟悉学生的基础课程的掌握情况,并不断灌输案例教学理念,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在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学合作者的身份,能在案例教学中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并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主动寻求交流,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备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1.1.2教师角色转换与双师素质锻炼: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教师充当着知识传输机的角色,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案例策划者、引导者和教育者的多种角色的融合。充分认识上述3种角色,才能保证案例教学有效开展。此外,职业教育中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专业课教师自身应该既是优秀教学工作者又是企业的技术标兵,或者教师直接就是行企业专家,才能在案例教学中游刃有余,营造更为浓郁的案例教学职场氛围。
1.1.3教学大纲制定与教学内容调整: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培养药品类专门人才,因此最终落实到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各种疾病的治疗药物应该以国家基本药物为主,结合药士/师、执业药师职格考试的需要适当调整,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药物化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各个药物的知识点多,加上还没有接触药品质量检测、药物制剂等课程,没有办法将“凌乱”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对该课存在抵触情绪,教学效果差。在此笔者以为,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大致归为4类:药品质量检测、药物制剂、药品贮存与保管和临床合理用药,并进行教材编写,教学要求也变成了掌握药物的这四类相关知识点,然后辅以药品质量检测、药物制剂、药品贮存与保管和临床合理用药的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自发地将所学知识点应用到相关领域。从这个角度来说,案例在药物化学课程中有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故应该在大纲中对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良好行为表现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应该能对上述四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做出符合职业一般规律的、详细的、经得起推敲的行为计划和分析。真正为药物制剂技术、药品检测技术、药理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1.4学习任务的案例呈现:案例是决定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围绕教学大纲中所列的药物进行案例的收集与选择,才能使得所选案例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以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案例的呈现工作:
①案例选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所选案例应该主要集中在:药品质量检测、药物制剂、药品贮存与保管和临床合理用药。
②案例收集与编写:依托校企合作的药物化学教学团队对案例进行收集与编写,推出案例编写奖励办法,合力开发案例教学资源库,这样才能保证案例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在编写过程中,注意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做好示范工作,引导性设置问题,弱化难度。保证案例的确实来源和质量,推进案例库(书籍)建设。
③案例呈现形式:经典的案例经常是以文字、图形的纸质版的形式呈现,但是富有时效性的案例往往还可以引入报道视频、音频等多媒体,随着软件技术的推广,案例教学虚拟软件的开发也成为了可能。
1.2操作控制原理的应用操作控制指动作形成过程中,教师、学生本人或其他学习者对动作的形成进行监督和调控。因此,案例教学的操作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2.1学生预习案例的监督:高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普遍薄弱,如果不建立预习监督机制,学生预习效果将不能保证,从而加大案例教学的开展难度,不利于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因此,成立案例讨论小组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大班课。教师布置案例分析任务给全班,自由组成小组(人数为4~5人,必要时由老师担任其中一组组长进行示范),由组长组织任务分工,各个分任务由组长和教师协商,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任务完成路线,定期组织谈论确定任务完成情况,最终将各个分任务的完成情况汇总以书面的报告形式提交(必要时进行幻灯片制作),作为评分指标之一。
1.2.2案例讨论过程的引导与监督:药物化学的案例答案往往是多个方面的共同结果,但多个方面整合的原因具有唯一性。所以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从化学结构出发的多个方面引导,让化学结构(包括立体结构)决定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观念植根于学生的认知活动方式中,进而能够熟练甚或创造性地应用于新的职场情景中。案例讨论中,可以建立发言记录与评分制度,鼓励学生发言。此外,通过偶然控制,适时纠正一些错误的言行,保持良好的讨论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1.2.3案例教学的形式:案例教学可以是遵循传统模式,将案例作为补充内容,供学生课外阅读讨论;也可以通过案例设置职场情景,在理论课基础上组织班级大讨论等。但对于大班来说,应注意案例讨论后的反思。所以有时针对一些新近的热点案例,建立班级网络讨论群,进行交流也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终端进行在线发言,各个发言的记录可以随时调看,给予大家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形式新颖,富有时效性,可能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点。当然也可以将一些案例分析习题集纸质化或网络化,巩固案例教学成果。
1.3结果控制原理的应用
结果控制即对学习者动作完成的最后结果进行评价,并对随后的教学进行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的好坏都需要经过学生的验证,并不断完善。学生以化学结构为基础,将药物化学知识自发应用于药品质量检测、药物制剂、药品贮存与保管和临床合理用药四个领域的认识活动方式的模型化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但认识活动方式的模型化是一个渐进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需要建立动态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即时、中期、终期的评价,及时优化案例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短信、课后集体对话、个别谈话、案例讨论后的组长评价等进行即时评价;通过问卷调查、闭卷考试(增加案例分析内容)等进行中期评价;通过用人单位评价(问卷调查、访谈等)进行终期评价。区别于以往以中期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我们以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最终评价目标,并且增加即时评价的环节,为及时调整案例教学方案提供依据,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药物化学教学体系改革
案例教学是在掌握药物化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是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辅助案例教学体系的建立,系统引入丰富、有针对性、贴近时代和生活的药物案例,作为一种联系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桥梁,进而建立案例辅助教学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借鉴王华的“五位一体”课程教学体系,将《药物化学》课程体系设置为:知识、亚实践(案例教学体系)、实践、综合实训、评价。在理论讲解中,引入案例分析,相当于实践预演,而在实践过程中,引入案例相当于理论指导,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一定程度上贯彻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为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将案例教学的多个环节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如,学生摸底与交流制度化、校企合作案例教学制度化、案例编写与案例质量评价规范化、案例收集奖励机制制度化、案例教学形式规范化、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制度化,等等,构成案例教学控制体系,并覆盖到整个课程教学中。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