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案例教学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案例教学要求

案例教学要求范文1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具有以下必要性:

1“.技术经济学”课程自身的需要

如前所述,“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操作练习相当紧密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习技术经济学相关知识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和牢记一些基本的概念、操作流程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通过技术经济学的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如何确定目标、收集资料、分析环境、分配资源、设计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项目后评估、知识的反馈与积累等。这些方面的能力无法仅仅通过课堂听讲、记笔记、做习题获得,更重要的是动手实践,从实际项目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以及提升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资料收集与甄选、小组讨论、全班答辩等环节中来,通过实践、协作、对话和反思等过程,全面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案例教学的特点与“技术经济学”课程的要求相协调,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是“技术经济学”课程自身的需要。

2.学生学以致用的需要

目前我国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广受社会各界的批评,有人认为本科生动手能力不及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分析、研究能力不及硕士生,知识层面与专科生没有显著的区别,在劳动力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更有人认为,学校传授的内容脱离实际,在未来工作中缺乏实用性,因此往往消极学习,采取平时不学,考前突击的方式混文凭,考试过后对所学知识全无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当中,有许多课程正是偏重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技术经济学”就是其中之一。学生学习“技术经济学”,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仅可用于未来工作当中,也能够利用其指导自己和家人做出选择和制订家庭投资决策。因此,在“技术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其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掌握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方法,就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案例学习中等到锻炼。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目前,相当一部分本科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被动消极的一面,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及格,所谓“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是常见开小差、打瞌睡和不认真听讲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这种参与度的不平衡使本科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教师讲得激情澎湃,学生却完全不认真听,更有甚者还迟到早退或者干脆缺课,几个回合下来,教师也丧失了激情。于是课程越往后,课堂内人越少,教师讲得越死气沉沉。这种恶心循环最终使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均受到损害,而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是社交性,身边其他人的关注能够给人带来满足感。在案例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小组讨论、制订方案,还要制作PPT,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进行方案的答辩。整个过程中,学生以案例为基础,极大地增强了其与同学和老师的联系,使学生获得了身边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满足了学生的社交需求,进而刺激了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问题

为了更好地在“技术经济学”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有必要关注以下关键问题:

1.精选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载体,案例的恰当性和教师对案例把握的准确性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败。不适合的案例和教师对案例不准确理解都会使学生无法通过案例学习获得预期的能力,进而影响整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能力,对案例进行精心选择与编制。在精选案例的过程中,要求注意案例具有以下特点: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例如,反映某一教师与某一学生围绕一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教育背景。

2.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关系

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后学习的基础上,保证大量的课堂讨论、分析与教师指导时间,因此一个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往往需要耗用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由于课堂时间以及教师、学生的精力均有限,在短短半学期到一学期的时间内,要想完全依赖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整本“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不能从头到尾全部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而影响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关系,将两者结合使用。具体而言,在课程前半部分,教师应当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将本课程的逻辑体系、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而在课程后半部分,教师应当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将之前学到的本课程逻辑体系、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当中。传统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既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又能够有效节约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保障“技术经济学”课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跟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紧密相关。与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被动接受者不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因此,为了保障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言语鼓励、提高对参与案例的学生的关注度、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参与案例教学的学生进行表扬等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考虑到学生评奖学金和按期毕业的需要,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应当根据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所做案例的质量和效果等,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

三、结论

案例教学要求范文2

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方法会被人们所熟知。在法律教学当中也是一样的,法律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采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学习。那么,案例教学法到底有哪些优势,能够让人们广泛采用呢?

1.增强法律教学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法律教学当中,教师的授课内容常常会被法律的概念、内容、性质、意义等一系列枯燥乏味的内容所束缚。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会利用典型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油然而生。

2.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真正的主角――学生,却沦落为课堂的配角。所以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会改变这样一种现象,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融入课堂,主导课堂,最终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3.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法律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罗列一堆概念、意义、性质,这些枯燥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案例教学的引进,会让学生通过案例来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消化知识。

二、法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要求

法律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法的要求,通常会分为对教师的要求和对案例的要求两大类。

1.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正确认识案例教学法。我们要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法,就必须促使教师正确认识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清楚认识到法律是一门实践的科目,不能靠大量概念灌输法去教学。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方法的关系。

(2)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会对教师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具备更高的水平,要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因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源于生活的教学方法,所以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素质。

(3)完善教学手段。在案例教学法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但是受到不同教师、不同学生等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案例也会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来完善案例教学的手段,采取一种更加适合自己,更加适合学生的手段来进行案例教学法。

2.对案例选择的要求

案例教学要求范文3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经济法 应用

在经济法的教学中发现,许多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都十分抽象,加上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历和实践,教师在讲授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普遍觉得经济法这门课枯燥、空洞、乏味,要教得透,学得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何将抽象的经济法律知识讲授的生动、具体、透彻,使学生学得好、学得活、学得有兴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经济法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一、 案例教学法作用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中的互动关系。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比拟的。

二、 经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经济法的课程特点要求应用案例教学法。

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得比较紧密的课程,它对教学要求比较严格,离开具体实践,理论会显得抽象、空洞、枯燥,无法将理论阐述的透彻、准确到位。但是,经常性的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一所普通的学历学校,要进行这种经常性的相关实践活动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在教学中能够较好地引用案例正好可以弥补实践活动的缺乏而引起的教学上的不足。

(二)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用案例教学法。

中专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让他们学习单纯的理论知识和一些法律条文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深入浅出,将理论知识通过生动具体的事实或案例来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如何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

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必须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即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不处理好这两个关系,案例教学法就难以开展,难以发挥作用。

一是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要具体分析案例,必须首先具有一定的法律基本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重要的概念、原理必须从理论上阐述透彻。同时,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又要有机结合,并在学生认识的第一阶段中使案例为理论服务,在第二阶段中使理论为案例服务,既先以理论为中心,后以案例为中心。因为再典型的案例也具有局限性,它只能代表其一方面的法律理论,或某一理论的一个方面,基本原理则适用范围广泛,所以在认识的第一阶段,必须重“一般”,“个别”为“一般”服务,教师应把法理、立法法意等的讲述放在首位。但这不是目的,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概念、原理之后,应把中心转到分析、解决案例上。

二是教与学的关系。案例教学法能够克服填鸭式教学的缺陷,但同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有学生的积极思维相配合。教学实践中,常遇到一些学生不注意思考,满足于“是什么”不求“为什么”,这无法开展案例教学。案例分析要比一般原理、法条的简单记忆难得多,所以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愿意思考、敢于思考、进而善于思考。

在处理上述两个关系的基础上, 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第一,选择典型而恰当的案例。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首要条件和关键所在,因为案例教学法就是运用具体案例进行教学。但案例众多,不是任何一个案例都适合于教学。因此,如何选择案例,选择什么案例,对案例教学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中专这样比较低层次的经济法教学,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案例必须来源于真实的事件,源于实践。教学案例必须源于现实的社会实践,在编写和选择案例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使教学案例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最终,使学生能够把在案例教学中所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

其次,案例必须能体现所要讲授的内容。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只是教学的一个载体,将教学内容寓于案例之中,是希望通过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所以,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必须体现或包含所要阐述的经济法理论或法律条文精神的基本要素、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科学规律等。如果缺乏这些基本的内容,那么,它就失去了案例作为教学载体所具有的作用了,就不能成为教学案例。

再次,案例必须与学生的实际基础和实际水平相符合。案例用于课堂教学,它必须着眼于教学对象——学生。所选择的案例应与学生的基本经验和已经达到的经济法律水平相一致,学生从案例中所获取的东西能够足以促使其智力的发展,这样的案例才能真正起到教学的作用。若案例所涉及的内容低于或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那它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甚至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经济法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在确定了教学使用的案例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实际上就是教学生以分析方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要求任课教师转变传统的“三中心”的教学观念,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只需介绍案例的背景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材料,必要时协同学生进行小结。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真正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独立地思考分析,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以充分体现案例教学的优势。与此同时,要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要求学生必须作好课前预习。这样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对所要学的知识有个大概的、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案例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锻炼和提高能力;而且能使教师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和理论修养,拓展知识面。它一方面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调动和发挥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优势,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使学生都有自己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学生在分析讨论中,他们的思维是多元的、发散型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分析角度和思维方法,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可能出现,往往涉及的知识面广、跨度大,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授课程所涉及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熟悉、了解,对一些主要内容教师还要有一定的造诣。否则,无法达到较好的案例教学的效果。

第三,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案例教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其具体形式主要有:(1)在课堂讲授中,从大量相关案例中抽象一般法律原理,即归纳法;或运用特定法律原理解释具体案例,即演绎法;也可二者先后进行,这符合人们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规律;(2)组织学生对特定案例进行讨论或辩论。辩论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思想表达能力的有效形式,它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观察思考能力和准确表达法律思想能力的提高;(3)课外辅导采取苏格拉底教学法,即确立特定的案例,教师从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或者相反,由学生从中提出问题,教师作答;(4)布置适当的案例分析作业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5)根据条件与可能,组织模拟法庭。模拟法庭不仅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良好的审判庭环境,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直观性教学方式。当然,模拟法庭只能在较高层次的法学教育中进行,对较低层次的,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法庭上旁听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

总之,在经济法教学中较好地应用案例教学,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就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满足经济法这门课程对教学的严格要求。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通过分析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严格地编选案例,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密切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把握时代的脉搏,加深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更新,促进教师把课教活、教好、教透。显然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经济法教学中的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它在教学学派林立,异军突起的教学改革大潮中,无疑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当然,案例教学法只是诸多种法学教学法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它应当也必须与其他教学法相配合,否则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要求范文4

关键词: 心理学 案例教学 活动对策

心理学案例教学活动指高师公共心理学案例教学活动。相比于商业、医学和法律等领域的案例教学实践,心理学案例教学实践明显落后。本研究立足于岗位实践,尝试探索心理学案例教学规律。采用的主要教学操作,一是将案例作为例题或习题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理论知识的实践形态,应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解决案例故事情境中的疑难问题。二是抓住时机呈现不同类型的案例。小型案例有简单的故事情境和比较明确的问题,通常要求较少的讨论,适合于缺少感性基础的学习。大型案例有复杂的情境和困难的问题,通常要求较多的讨论,适合于阶段性复习。三是呈现的案例选编于已经出版的案例书籍、教师资格统考复习资料中的案例分析题、网络视频等。四是为了便于课上讨论,开课之初,就请学生自愿结成学习小组,并要求在后面的心理学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表现,结课时,每个学生都会有小组活动分数,这个小组活动分数会加权进入个人心理学总评分数。

为了解心理学案例教学活动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改进心理学案例教学活动,本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针对上课的150名学生(从所教的两个平行教学班的192名学生中随机选出),在期末即将结课时,利用某一次课的课前和课间时间,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去除6份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4份。问卷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在心理学案例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挑战。现将相关现状表述如下。

一、心理学案例教学活动的现状

(一)学习动机现状。

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可表现为愿望或希望,根据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可分为长远动机和暂时动机。在心理学案例教学活动中,希望上课时使用案例是暂时动机,准备参加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是长远动机,为了便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既是暂时动机又是长远动机。

相关调查结果是,93.7%的学生希望上心理学课时使用案例,其中36.8%的学生非常希望使用案例;74.3%的学生准备参加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88.2%的学生认为除了考试,心理学知识有生活和学习价值,其中,13.9%的学生认为心理学知识在生活和学习中非常有价值。开展心理学案例教学活动时,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少数学生在上心理学案例教学课时学习动机缺失,甚至起阻碍作用,表现为自主性不强,无法专心于大学学习,忽视专业学习等。

(二)学习行为现状。

学习行为指在心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曾经有过的真实行为表现,是学生接受教师要求,投入时间和精力完成任务,实现发展的过程。学习行为主要有课堂(上)行为与课外(下)行为。

首先,课堂行为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呈现案例故事,要求同学当堂用所学的心理学原理对故事中的问题情节进行点评,60.4%的学生认真思考,尝试写出详细点评,13.9%的学生认为点评要求太简单,想出答案后做其他无关的事情,16.7%的学生认为点评要求太难,一直想不出具体的答案,8.3%的学生心不在焉,做与案例点评要求无关的事情。

其次,课外行为方面。一是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下对给出的案例进行思考,并准备在下一次课上回答相关问题,25%的学生花费超过20分钟的时间进行准备,29.1%的学生花费超过10分钟的时间进行准备,18.1%的学生花费超过5分钟的时间进行准备,13.9%的学生花费不足5分钟的时间进行准备,13.9的学生根本没准备。二是学生课外自觉应用心理学知识。调查显示,在课下没有作业时,74.3%的学生偶尔有意结合实践应用心理学原理,7.6%的学生经常有意应用,18.1%的学生从未有意应用。78.5%的学生课下偶尔(10次以下)与学生谈论过包括案例在内的心理学知识,4.2%的学生课下经常(10次以上)谈论,17.4%的学生从未(0次)谈论。

出现上述整体不均衡的学习行为,一方面是学生的原因,如学生由于习惯或传言,认为学习心理学这样的文科课程,不用写作业,考前背一下就可以过关;由于缺少社团组织,难以了解和接触家教服务活动、支教志愿活动和支教实习活动等应用心理学知识的活动等。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原因,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求不具体、不明确;引导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不合理等。

(三)学习挑战现状。

学习挑战是在心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活动要求与学生现有心理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学生发展的可能空间,是学生学习的目标要求。学习挑战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传统授课教学带来的习惯障碍。学生习惯于上课听教师讲,不习惯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习惯障碍表现在调查中,46.6%的学生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或提出问题,5.6%的学生非常愿意当众回答或提问。59.1%的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解决案例故事中的问题时,愿意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4.2%的学生非常愿意在组内当众主动发表观点。

二是缺乏做答材料分析类型题的经验。材料分析题是教师资格全国统考试题中的一种基本题型,一道材料分析题通常就是一个案例。在本学期的案例教学实践中,曾经多次使用材料分析题案例。调查显示,在上心理学课前,18.8%的学生熟悉材料分析题型,0.7%的学生非常熟悉材料分析题型。

三是对案例教学课堂环境感到陌生。在课堂环境方面,案例教学与传统授课教学有较大的差别。传统授课教学组织结构通常为单层,即教师直接面对每个学生。案例教学组织结构通常为双层,即教师直接面对每个小组长,小组长直接面对每个学生。在案例教学环境中,学生更自由,更容易明确责任。调查显示,上心理学课之前,27.1%的学生上过案例教学课,0.7%的学生上过并且很熟悉案例教学课。

四是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能力水平偏低。课上用心理学原理对案例故事进行点评时,54.2%的学生的最大挑战是难以建立心理学原理与案例矛盾情节的联系,24.3%的学生的最大挑战是理解不透心理学原理,11.8%的学生的最大挑战是找不出案例故事的矛盾情节。

二、心理学案例教学活动的对策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逐步形成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和规章制度等,集中体现在班级竞赛、社团活动、学风和校风上,会潜移默化地熏染学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宣传突出榜样示范作用,将学校里的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报道出来,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在当前网络日渐发达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校园网平台进行宣传非常重要。有些学校已经在校园网上视频报道自己的学生,有的视频来自校外权威媒体报道,有的视频则是学校自采自编的,这是很好的做法。优秀学生成长的案例故事,有力地说明在本校校园内学生是可以成材的,没有必要再重新高考,并选择其他学校;也会向学生展示校园成功主要取决于学生自主,要求学生自己决策、计划,直至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创新,利用好教师和学校这样的重要条件或资源;同时,会告诉学生专业学习是立身之本,其他活动起辅助或延伸作用,做出的成就都应该直接或间接地与自己专业相关联,是恰当切入专业学习的结果。

以上述方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一方面要注意持续视频报道,定期更新,另一方面要注意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报道,便于不同水平和不同兴趣的学生有选择地模仿。

(二)规范课程作业要求,控制学习行为。

课程作业是为完成既定的课程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活动,是学生的功课。课程作业的形式多样,包括写课程论文、画知识结构图、做实验并提供相应的报告、解答课程习题、生产出产品等。解答案例题是心理学案例教学中的一种典型课程作业。

规范课程作业要求主要指在布置作业、检查作业和讲评作业等各环节上,教师要做到位,提出详细具体的要求,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给出适合的支持,使学生坚持自主并成功地完成作业。在上心理学案例教学课时,要注意从三个层面规范解答案例题的要求。

首先,布置作业时,教师一要并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向学生解释案例题的答案形式、作答时间、解答技巧、知识范围等;二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理解作业要求,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允许学生讨论案例题;三要引入反馈机制,要求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几名同学,向全体同学口头表述教师提出的作业要求;四要提醒每一位同学通过仔细阅读与深入思考求得案例题答案,对于全班同学讨论案例都至关重要,都是在为班集体做贡献。

其次,检查作业时,教师要突破时间限制,在较短的时间内弄清楚全体同学解答案例题的情况,并向全班做出告知。一要在普遍检查全班同学课上表情及行为的基础上,重点检查准备发言的学生的详细点评,并给出反馈建议。二要在直接抽查少数学生详细点评的基础上,通过小组长收集和整理每位学生的详细点评观点,间接检查其余多数学生。三要科学利用网络工具,通过QQ群、电子信箱等准时接收课外作业的答案等。

最后,讲评作业时,教师一要在各组同学充分交流讨论后,总结归纳出更加全面且合理的观点,领导全体同学共同建构出案例题答案;二要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建设性的观点,而不对与答案无关的观点做消极评价,确保课上气氛活跃,课后继续探索;三要表扬课上踊跃发言的人和小组,并做好课堂记录,将其公布于全班面前,为成绩评定提供事实依据;四要发挥组织的作用,要求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落座,让小组学生坐在负责的小组长周围。

(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迎接学习挑战。

课程指一门学科,一门课。课程教学是一门学科的教与学,即在一门课上的师生合作活动。每个专业有独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含特定数量的课程,学生从一个专业毕业,要参加所有的课程教学活动。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针对某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从整体上尝试和完善新的课程教学管理规范,引导全面深入地开展案例教学,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要在心理学课程案例教学试点改革的基础上,推动开展专业课程体系中其他课程案例教学。推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四点:第一,专业带头人和相关领导协商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中适合于案例教学的课程。第二,考虑课程特点,安排课程案例教学。通常情况下,在商业、管理、法律、经济等学科领域开展案例教学的经验比较丰富。培养方案中,这样领域里的课程应优先得到案例教学安排。第三,根据教师素质,安排课程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求教师熟练驾驭课堂,有深厚的功底。由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的课程才能得到案例教学安排。第四,尽量多安排课程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要配合授课教学,二者在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因学生而异。“对本科生,特别是低年级的本科生还是应以‘授课为主,辅以案例’的原则进行教学为好,对本科生采用案例教学的课时应保持在10%至15%,最多不超过20%”[1]。同一段时间内,开展案例教学的课程越多,越容易使学生接触到案例教学环境,有利于养成发表观点的行为习惯。

二要在当前大班上课条件下,用好小组学习形式,以促进开展心理学案例教学。在实践中要注意下面几点:第一,要明确小组学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小组学习要求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组内合作促使个人明确责任,恪尽职守,得到锻炼;通过汇集智慧,大大提高小组成功的概率,使小组在全班面前出彩,增强个人成就感。组间竞争则可能带来小组失败,使小组成员承受压力,甚至是痛苦(当然,小组失败造成的间接打击,远远弱于个人失败带来的直接打击。)。第二,要科学建立学习小组。一方面,在班级人数确定的条件下,平衡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要求,设置全班的组织结构,即小组划分。比如,对于一个六十人的教学班级,管理层次是二,管理幅度可以定为七八,即教师面对八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长面对七八个学生(管理幅度越小,管理效率通常越高)。另一方面,如果小组表现连续多次欠佳,则应该重新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调整小组划分,以保证小组有较大的成功概率。

三要衔接案例教学与实习教学,开设心理学课程实习,提高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心理学课程实习要按如下几步要求学生:第一,在熟悉案例教学活动形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近期的亲身经历,写出曾经引发焦虑、恐惧、抑郁、强迫、痛苦、快乐等情绪的案例故事,并明确提出案例问题。第二,进行交流讨论,将自己的案例呈现给小组其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全组学生的案例整编成一个案例。第三,根据案例故事写出心理情景剧剧本,在教师检查指导后,改进和完善剧本。第四,坚持排练剧本,能在全班学生面前演出,通过小组学生的合作,将学习、健康、发展和管理等方面的实践问题及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上述实践问题的过程展现出来。

案例教学要求范文5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R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0155-02

案例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CBL) 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所倡导,是一种以典型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以老师讲解为主,偏重知识的灌输,教学形式较僵化,往往导致学生欠缺积极性,实习效果差强人意 [1]。应用案例教学法学习,学生在带教老师的合理引导下理解并解决临床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案例教学将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2]。把学生从接收者转变为参与者,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相对于PBL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在教学资源及教学质量的监控上,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医学学科的教学特点[3-4]。

1 皮肤性病学案例教学的基本结构

笔者所在医院本学期皮肤性病学总学时40课时,其中理论课16课时,见习课24课时,课堂和见习学时授课比例为2∶3。结合理论课和见习课的授课特点,笔者主要在实践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见习课每次上课约12~15人,笔者将之分为3个讨论小组。在授课前一周,将下次课内容的典型案例及相关问题通过见分发给各个讨论小组进行问题准备。当次课时,首先进行门诊或者病房见习2个课时,门诊老师在带教老师的协调下,对涉及本次课疾病的患者,进行较详细的问诊和分析,使同学们得到直观感性认识。完成门诊初步见习后,3个小组回到教研室,进行病例的分组讨论和回答,带教老师负责引导和总结。

2 案例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原则

2.1 互动性原则

积极展开互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有效开展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在态度和认识上理解互动的重要性,还需要教师积极认真地在相关问题、背景知识等方面下硬功夫。充分开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教学,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相互讨论中使学生获得主动解决问题的素质和方法[5]。

2.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内涵。以临床病例为基础,将典型临床表现联系课本知识,结合病例综合思考,从而得到更感性直观的认识,并由单个案例向一般推广,实现理论到实际,再由实际回到理论的思维过程[6]。

2.3 启发教学原则

在互动的基础上,教师要转变定位,由一个灌输者向指路者改变。在开始学习皮肤性病学时,学生临床经验不足有很多疑问,教师应提出问题而不急于回答,让学生自己查阅书本及文献,激发自主性,更加透彻地理解一个疾病[7]。

3 皮肤性病学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3.1 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在教学上的用处,即它能够明确体现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2)引发冲突,争议性是开展讨论的基础,它引起学生思考并辩论;(3)强制性的决定,这是引发争议的原因;(4)案例的综合性,能涵盖普遍性的问题;(5)教学案例要简洁,课堂讨论必须有一定的综合和抽象的高度,所以教学案例一定要简洁。选择案例要求带教老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牢固的基础知识。结合临床学习与他院经验,笔者所在医院皮肤性病学教学案例包括典型案例和非典型案例[7]。典型案例具备该疾病的典型特点,比如典型发病的年龄及季节、典型皮损、典型实验室检查等。典型案例可以强化对疾病内涵的理解和掌握。非典型案例中的症状和体征不够明显,实验室等辅助检查也不能提供十分明确的证据。非典型病例能够极大地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增强对疾病的辨识和思辨能力。

3.2 学生

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案例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给出案例后,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媒介学习相关知识,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讨论。学生准备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接受程度。在门诊和病房见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直接面对患者提取、分析病例特点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案例教学法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决策能力[8]。

3.3 教学团队

案例教学对带教老师有着较高的要求。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注入式教学的照本宣科,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需要带教老师具备牢固渊博的基础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极强的临床思维,分析和归纳的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带教老师要掌握并引导讨论的方向,案例分析应紧密围绕案例展开,讨论主题要集中,不宜旁征博引,问题设计要环环相扣,不宜过于分散,且案例教学的参与者态度要客观严谨,充分发挥科学思维能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沉闷气氛, 否则就有可能流于形式[9]。基于此,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教研室对带教老师进行了严格的筛选,选出优秀老师进行带教保证教学质量。

4 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

4.1 案例的选择

如前所述,典型案例的选择和准备是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要求。病例的选择应以临床常见病中的典型病例为宜,例如过敏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等,内容包括主诉、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病程记录、病历摘要等, 结合视频、数码照片等多媒体形式将皮肤病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皮损特点、鉴别诊断、防治措施有机融合在一起,并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去寻找答案[10]。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疏理以往的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常见病的诊疗, 增强临床带教的实用性。也可以和学生的生活相关,让学生处于较现实的环境下学习可激发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掌握概念、原理和策略[11]。

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笔者进行了三步走案例筛选模式。即第一步实习及进修医生依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相关案例的筛选,范围宜广,注意特别典型的案例及不典型的疑难案例;第二步,选出的有经验的带教老师对案例进行第二次筛选,选出合适的示教案例,并进行相关的分析,问题的设置,相关教案的设计;第三步,将完成的案例教案设计送交老教授审阅,提出相关点评和指导建议。通过三步,力求案例满足教学的要求。

4.2 分组发放案例,谈论前准备

见习小组以12~15人为主,分为三组。争取各组水平均衡,如有留学生,将留学生分开。因为皮肤性病学的见习课保持在一周一节的频率,所以在本周课时,分发下周的案例,供同学们分析准备材料。学生应事先对案例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复习,做到有备而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遵循自愿的原则邀请该病历真实患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增加临床带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12]。并且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在下周见习前进行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对提问进行回答,总结出各讨论小组的结论。

4.3 讨论前见习

当次见习课前,带教老师会就本次教学的内容和中心与门诊教授老师进行沟通。在门诊见习,门诊老师主要针对本次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对于就诊的多发病、常见病进行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案例教学,多次加深同学对疾病的直观感性认识。因为笔者所在医院门诊量较大,基本可以保证提供每日相关内容相应数量的患者。

4.4 分组讨论与回答

门诊见习后,各小组返回示教室进行上次分发病例的讨论。每小组每次由一名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发言,对本案例的问题进行回答;其他小组根据病例进行自主提问,并由病例负责小组进行释疑,鼓励大家积极深入讨论,探讨各种可能性而不限制于固定的答案。随后三个小组进行角色轮转。带教老师鼓励大家的发言的同时,要注意负责引导谈论的方向,对于没有涉及的内容要求进行提问,不留知识死角。

4.5 总结讨论

在谈论结束后,带教老师负责回顾各小组的发言,鼓励并指出他们的亮点。对病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开放性问题要做出思维的指导和发散,做到举一反三,从这个病例引申到类似的病例,对本节的教学要求进行明确。

5 皮肤性病学案例教学质量的评测与学生反馈

在案例教学中,笔者积极邀请相关各专业专家进行督导评测,并召集学生召开教学反馈座谈会。在相关的专家的指导下和同学反馈中,笔者看到案例教学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同学们的欢迎。同学们表示,在案例教学模式下,大家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问题的分析能力得到增强。然而整体上也反映出我们工作中一些问题:大工作量的案例筛选工作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处理,个别时候讨论缺乏有效的组织等。但综合来看,案例教学法在笔者所在医院皮肤性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绩,在今后也还有一些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根据临床医学的特点,在临床理论教学中采用以典型案例为引导,以有目标的提问为主线的情景式、启发式教育,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启发临床思维,提高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案例情景式教学过程中难以突出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可利用教学模式作为案例式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来解决,教师通过有目的提问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点使案例式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赖亚曼,蒋学武.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24-425.

[2]简道林,闵秀全,雷小敏,等.认真研究病案讨论教学法,提高临床课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4):316-317.

[3]刘晓燕.中医案例教学实现若干关键环节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6,12(1):26-28.

[4]朱玲,罗颂平.中医妇科学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703-1705.

[5]赵丽平,翟辛.病案教学法在中医皮肤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1,7(4):31-32.

[6]赵秀萍.皮肤病学临床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决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0(13):165.

[7]李久霞.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146-147.

[8]杜跃军,谭万龙,郑少斌,等.案例中心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0(6):94-96.

[9]邓云洲.案例教学在教学基本要素上与传统教学的区别[J].教育发展研究,2001,20(12):12-13.

[10]李勇,查旭山,李东海.案例教学法在皮肤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生,2010,12(36):248-249.

[11]金英姬.PBL教学法在皮肤性病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医药世界,2009,9(3):48-50.

案例教学要求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教学法;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何谓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1908年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从最初到现在的一百年里,案例教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也证明,案例教学在教学中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式,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习者引人教育实践的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挖掘其教育机智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总和。”[1]教师教育领域中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2]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视野,掌握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势必要求老师和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都要有所准备。因此,案例教学能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结果来看,无论对老师、学生及新课程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详细论述如下。

首先,案例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权威的姿态呈现信息,学生则是机械地记忆、理解并存储信息,这一教学过程是一种单向性的流动方式,老师在自我陶醉的同时,往往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和互动,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习意愿也经常与授课内容不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发现学生有厌学的情绪,这种厌学情绪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也许学生不会直接冲撞老师,但他们会出现一些冷对抗,如上课看课外书、打瞌睡、说话、逃课等种种行为,有的甚至出现弃学的现象。毫无疑问,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案例教学法则是将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给学生一个自由讨论、思考的学习空间。在一个有鲜活的案例情景中去教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因此,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案例,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这样学生必须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再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因此,无形中就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综合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观点,最后,进行辩论,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再有,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的结果也不是在找标准答案,而是在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案例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案例教学法对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不仅对学生的知识面有要求,老师更是应该具有更加广博的知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只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生活知识。另外,在平时的工作中还要勤于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编选出适合自己教学的案例。此外,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细节的捕捉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概括、归纳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再有,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学设计应生动一些,因为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感性大于理性,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件的制作,在课件中插入动画片或一些图片,这样教学过程就显得更加的立体,易于学生理解。总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仅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而且不断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促使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这一意义上说,案例教学可以做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之呢?

第四,案例教学法对促进新课程改革有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新课改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其中,转变方式即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通俗来讲就是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和完善课程内容;改进和完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以及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3]从平时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几乎可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对于创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说,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新课改要求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结语

一直以来,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案例教学法是对这一话题最有力的回应。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是一种创新,更是对个体发展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李杰: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