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1

经济法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之一,但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师生缺乏互动、学生学习参与度低等问题,在经济法教学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型的混合式教学,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打造随时随地的线上教学、灵活设计翻转课堂增加参与互动、在实践中引入模拟法庭等,即改变单一的固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实体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等多重课堂来组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经济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互动参与

在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课程中,经济法几乎都被设置为专业必修课,但是目前在许多高校的教学实践中,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理想,普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学习参与性低等问题,课程“鸡肋”性质凸显。随着教育技术信息化和互联网工具的普及,大学生是率先接受并积极应用的群体,针对于他们的教学活动更是亟待改变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传统的授课模式,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多元互动、自主学习、依托技术成为当前高教中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热点,其中“混合式教学”便代表了目前教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混合式教学的理念

混合式教学最早于2002年由美国学者斯密斯•J和艾勒特•马西埃提出,将E-Learning的纯技术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理念相结合,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给出了更通俗的定义:即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既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形式、互动讨论形式,也有学生课前课后的网络自主学习和集体实践环节等,既有教材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有网络资源的搜集,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最终能让学生达到深层次的泛在学习状态,即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普适学习[2]。混合式教学强调在教学设计中要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为“以学生学为中心”,既体现教师的教学主导性,不忽视传统教学的功能,又要构建新的课堂平台,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二、混合式教学应用在经济法课程中的优越性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面向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经济法课程在教学侧重点和培养目标上都不同于法学专业,但至今普遍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师“灌输说课”,虽然加入多媒体、案例教学等,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仍然欠缺,经济法课程性质与授课对象等决定了混合式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有良好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一)有助于解决教学中学时紧张的普遍问题

在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中,经济法是唯一的法律课程,因此被赋予了过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的法律教育都被寄托于此课程,经济法内容本就繁杂,涉及多个领域的部门法,而为了向这些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目前几乎所有面向经管专业的经济法教材都又加入本不属于经济法范畴的内容,诸如合同法、诉讼仲裁法、甚至民法总论的内容,教学章节“臃肿不堪”,教学时间却只有50左右课时甚至更少,面对完全没有法律基础的经管专业学生来说,学完所有章节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引入混合式教学,则可以把一部分教学内容转移到“线上”进行,或者让学生提前预习,节省课堂讲授时间,或者直接让学生课下自学,只需在线提交接受教师的网络评价检测,这种多重课堂的同时学习,可以缓解捉襟见肘的教学时量,同样学时下可以达到更多的教学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效率。

(二)有助于解决教学中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

法律课程尤其是经济法都会面对制度更新的问题,我国目前快速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决定了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法的相关制度内容(比如公司、证券、社会保障等方面)会更新较快,而教材往往有一定滞后性,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某些章节不能依赖教材、内容需要修正的现象,而开放在线学习则无须顾虑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从网络中获得最新的法条、资讯,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的及时更新为教学所用,能有效减少教材内容的滞后单一,海量的网络资源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信息量和最新的知识视野,对学生来说时效性与生动性兼具。

(三)有助于解决法律课堂中案例教学事倍功半的问题

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法律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案例的选择、问题的提出、环节的设计、时间的把控等都是需要教师考虑的因素。传统教学中,案例及问题一般选自教材或参考书籍,课堂上对于案例的陈述和熟悉就要花去一定时间,且案例往往老旧。而加入互联网工具,则教师可以事先从经济法的案例数据库或直接网络搜索最新的热点案例,按章节师生共享,上课时教师甚至无需事先准备,随机调取,或者要求学生课前了解数据库中某案例,课堂时间直接开展讨论,完成问题。教师可以及时更新补充案例数据,可以将社会热点、最新典型案件纳入其中,改变传统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耗时耗力事倍功半的局面。

三、构建经济法教学中的新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是目前高教研究中的热点,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其适用仍应因课而异、因人而异。经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更强调的是应用性和启发性,避免过多抽象的法律原理的研究,针对目前经济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教学欠缺、课程内容设置不当等问题,引入新型的混合式教学,即改变单一的固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实体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等多重课堂来组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既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和监控作用,又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热情,增加教与学各种形式的互动。

1.利用网络工具,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并重。

混合式教学的亮点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教师在实施课堂传统授课的同时可以开拓另一阵地,利用手机APP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随时学习。如今已有不少高校购买网络平台产品供教师登陆使用,教师把经济法中的热点案例、重要原理、可以由学生自学的内容,用文字或微课的形式放在平台上,或者把教学内容分章节和知识点录制成微课程,要求学生课下点击学习,教师布置作业和任务,学生要及时完成作业并提交到平台上,教师应对学生上传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与反馈,通过监控学生登陆时长、点击次数、提交作业等进行评测和排名,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个人微信公众号或APP应用的方式,打造互动平台,把所需讲授的知识点或者是与经济法有关的案例视频、法律动态、学术研究做成专题,推送到手机客户端,学生只要关注该公众号,即可随时随地学习查询,并且可以和老师实时语音或文字沟通,便于提问和答疑,师生互动相较于传统更为便利和频繁,对于教与学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增加学生平时的碎片化学习,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更深层次的作用,可以模糊传统课堂界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桎梏,构建课上课下随时随地学习———即泛在学习理念。

2.实施翻转课堂,增加互动参与。

翻转课堂的理念最早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教师提出:即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师生解答疑惑、汇报讨论的过程,即形成了一种“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结构[3],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典型体现。经济法课程自学性较强,又可以进行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因此比较适合尝试翻转课堂。首先,教师把本次授课的知识点讲解通过各种形式制作,或者让学生自行搜索下载相关资料,让学生提前在线学习,这些学习资料可以是教师自己的课件、录制的微课,也可以是网络开放搜索的教学资源、案例视频,对于抽象枯燥的法律原理通过各种形式更加生动、通俗的传达,保证学生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进入到课堂教学阶段,教师不必再重复理论,提出本课要解决的任务即实践案例,可以让学生对照理论尝试适用法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难度层次,案例先易后难,学生可以分组也可以单独陈述自己的判断和理由,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扮演旁听者和节奏的掌控者,必要时给予启发或者发起辩论,在知识的反复陈述和观点的反复碰撞中,尽量由学生自行得出接近正确的结论,最终教师回答疑问,强调教学的重点并布置下次翻转课堂的资料。当然这样的翻转课堂效果如何,关键还是教师应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对于课堂讨论中题目的设计、讨论模式的选择都应事先考虑,并预想整个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问题。

3.在实践课堂中引入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作为法律实践教学的常见模式,在许多法学专业里普遍设置,但在非法学专业中应用较少,在此加入模拟法庭的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都是很好的途径,也能够间接督促学生掌握相应实体与程序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生动方式。在经管类专业学生中开设模拟法庭需要注意面对几个问题: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法律实务经验和法律原理知识,从模拟审判的案例选择、诉讼流程、法律适用、分组讨论、评析总结,都需要教师事先作出周密安排和精心设计,教师是模拟法庭活动背后的主导,把控好节奏和时间,在庭审中如果学生出现错误、卡壳等问题时,可就地分析纠正。其次,给学生充分的庭前准备。因为是非法学专业,学生应提前熟悉诉讼流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法庭旁听或者播放庭审视频,也可以布置学生事先从网络平台自行查找学习,在案例选择上可以选择经管类学生较为熟悉的公司企业、合同类的典型案例,若有教师本人经历或者的案件则更合适,对于案例涉及到的理论和法条,学生应理解熟悉。第三,角色分配的问题。鉴于模拟法庭参与人员毕竟有限,在角色分配上尽量做到全员参与,避免一部分学生只能旁听的局面,可以设置调解程序、一审、二审程序,每段程序换不同的同学[4],增加第三人、证人、鉴定机构、律师助理等出庭人次。最后,教师应注意庭审结束后的总结评价环节。从程序操作、司法文书、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点评和纠错,并给学生打分评级,作为课程考核评价依据之一。

四、结语即反思

总之,在经济法教学中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兴趣,教与学和谐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其具体的教学方法还可继续探索尝试,但是显然不管如何这种教学活动的成功,都需要教师精心的课前准备和设计,也需要依靠互联网软件技术,这对于教师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教师不光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与时俱进的学习教育技术,更新教学理念,实际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另外值得思考的是,针对于经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其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混合”应该并不仅仅是线上和线下两种学习形式的结合,即便线下,实践中也可以拓展不同类型的课堂和手段;而对于互联网,不管何时网络资源和各种平台之于教学只是工具之一,依赖或是拒绝都不是明智之举。当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备受推崇告诉我们,教学者应该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在教学环节、培养目标、实践应用等各方面,打破过去孤立、固化、单向的形态,构建更加开放、更加注重学生个性、更加有利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

作者:王一帆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其亮,汪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30.

〔2〕孙刚成,王莹,杨眉.泛在学习视域下的个性化学习取向[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7):132-134.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2

关键词: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法;纳税筹划课程;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纳税筹划的相关课程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开始逐渐显露,这就要求进行纳税筹划课程教学的教师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发展,通过对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的合理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纳税筹划水平。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的特点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是通过对众多教学方法进行混合,达到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进行纳税筹划课程的学习,这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是非常有利的。

二、在纳税筹划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的意义

纳税筹划课程属于会计学专业的必学课程,具有极强的严谨性和专业性,所以在对纳税筹划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高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就显得极为重要。但是大部分会计学专业的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在进行教学时仍旧采取传统教学法,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不利的。而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则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主体作用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通过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应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枯燥感,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主动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探索,达到巩固教学的目的[1]。所以,在纳税筹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应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在纳税筹划课程中的应用

(一)课前准备

在进行纳税筹划课程的教学前,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结合教学的内容和进度明确教学的目标,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需要讲解的与纳税筹划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和案例,并且进行条理清楚地罗列,制作相关的教学视频,上传到学生可以进行下载的特定网站上,在学生视频下载完毕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他们要学习的内容提出建议,或是让学生以自己的学习能力为标准,自行的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2]。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可以将其进行记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提问,通过教师的讲解或是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解答自己的疑惑。由此可以看出,课前准备的阶段是应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的基础,只有教师和学生都认真进行课前准备,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该教学法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课上教学

在学生通过课下观看教学视频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初步的了解之后,下一步就是进行课上教学。由于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已经对学习的内容有了相对来说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所以教师在课上担任的作用就是进行引导以及解答疑惑。进行课上教学时,首先学生提出自己在观看视频后所产生的疑问,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学生进行交流后,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如果在学生讨论后仍旧存在疑惑,那么教师就应当利用专业的知识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会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在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络节目,例如《税收天地》,使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观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不能让教学方法变得过于僵化,例如,纳税筹划课程中关于小税种会计处理的章节,包含的知识点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因此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会浪费制作视频以及观看视频的时间,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不利的[3]。

(三)课后讨论

在课上教学告一段落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在课下关于所学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并且使学生通过进行自我评价以及互相评价的方式,对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清晰的认识,以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同时对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逐渐取代应试教育地位的当今社会,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所有教师共同面对的难题,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正是依托于此背景而产生。合理的运用该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薛铃琦.“翻转课堂”在“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6.

[2]欧阳斌.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会计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8:124-126.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3

关键词: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教学;混合式

“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也可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授课,打造线上线下混和模式教学,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深度融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完成,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教学并不是教学活动的辅助,而是必备活动,线下教学已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而是基于线上学习的基础,实施的更深入、更贴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有难以理解的问题,可立即反馈给教师,教师综合学生的问题在线下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完成重点知识的教学,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景观设计课程作为高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从理论及实践方面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这门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方式进行,以场地调研、资料搜集及分析,制订一些课题要求等。然而,景观设计专业具有综合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传统的线下教学过程中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1景观设计专业开设的现状

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是高校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各大高校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教育,降低对传统教学的依赖,缩减各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教学学时。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对景观设计专业课程的学时有大幅度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学时都有所减少,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新课题,在缩减学时的情况下,课程教学中出现教师侧重点不均衡的现象,有的教师重视理论、有的则重视实践,这样会剥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或影响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景观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加,高校相继开设景观设计专业,国内开设的景观设计专业的院校也有不少,有交通类院校、建筑类及艺术学院等,也有不少的生物、地理等院校也有开设景观设计类专业。景观设计类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景观设计理念、设计创造能力与设计表现技术。根据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开设的学科也就不同,有的院校景观设计专业以设计为主,将景观设计作为艺术设计或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的一个方向。有的院校景观设计专业都是以园林景观设计、植物栽培为主要科目。还有些高校是由景观设计专业分化而来,景观设计专业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建立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培养高素质的景观设计人才是必经之路。

1.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思想与理念也随之更新,“互联网+”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者基本技能、信息素养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绝大优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大优点就是学习时间灵活,可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主导的学习将更具针对性,真实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将知识碎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授课方面将授课视频化增加趣味内容,形象生动,容易理解,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实现授课内容的趣味化、教学网络化,网络教学覆盖面广,教学对象多元化,对本校学生及社会人员的管理定量化,将视频、作业、笔记及讨论融入教学中;另外,授课教师也很好地组织教学素材,其材料框架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师的授课意图,甚至可开发作业、笔记讨论等交互式环节。线上课程的出现大大缩短教师的授课时间,弥补线下课程授课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有很多时间在课上和学生互动、交流。比如教师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扬长避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优秀师资队伍的暂时短缺也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互联网+”教学环境下,高校根据自己的需求选配名师课程,快速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节约院校资源,共享其它院校优秀教师建设的精品课程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将名师的授课内容、专业知识、教材教辅等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不仅方便传播、使用,同时也实现长久保存,成为院校的战略资产。

1.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趋势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线上主要的课程是理论基础知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采用互联网模式,通过学生、多媒体与教师间的互动关系,在互联网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传授共享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后疫情时代,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授课,发现线上授课的优势。首先,线上教学打破传统授课教学的局限性,学生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不同的通信设备,随时都能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其次,线上教学资源广泛,不仅局限于书本及教材,学生可更好地运用网络资源,自己选择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最后,线上教学的学习评价更加的透明、公正及多样化,学生能更直观看到学生与学生间的差距,进而更好地促使努力学习,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但线上教学也有不足之处,教师与学生面对线上教学都有个适应度,就目前疫情期间情况看,线上教学的开展状况并不是很乐观。线上教学在技术上需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需更客观的硬件设施,但因地区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线上教学的开展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家里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很难进行线上学习。

1.3传统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区别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都是根据课程大纲制订教学内容,课堂上采取多媒体播放与材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内容的讲解,并对学生都是随机提问方式。根据学生接受的知识程度及课后作业效果看,这种教学方式已然达不到最优教学效果,要想课程上真正实现最优的效果,就需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景观设计课程进行改革,以此检验在教学上能否得到更好的效果。

2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

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缺点,采用“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复习的混和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制订,设计教学资源,学生的自主学习,课上展示学习成果,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加深知识的探索,以达到内化知识的结果,课后学以致用,完成在线作业,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1教学理念设计

教学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和基础与拓展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部分采用分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可充分参与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运用任务驱动法和小组讨论、案例等教学法,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及思维性。教学设计理念包括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提升三方面内容,课前通过在学习平台线上的自学任务,学生在课前查看学习任务并很好地完成自学,教师通过学生自学情况及时作出教学调整;课中主要通过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并结合课程特点进行课程思政、基础要拓展进行教学,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对生活中案例的引导开展对其重点知识讲解,对难点知识,通过实验内容的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等,总结及分享难点知识的理解,课堂上注重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引发学生思考;课后通过在学习平台线上自学情况及思考题,在讨论区域可进行线上讨论,便于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

2.2混合式教学组织情况

2.2.1课前知识授课教师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做好课程规划,阅读目标导学,明确学生学习的要点,提炼教学重点,录制微课程视频,梳理好章节内容,编写微课程字幕与课件美化;将所有准备好的课程上传到微课的平台上,在线解答学生的疑惑和追踪学生学习的进度,同时通过进行在线测评总结学生的疑点,明确课堂教学方向。学生将要完成目标导学,明确学习要点,通过自学教材、微课助学、合作互学掌握学习内容;完成以上在线测评,并发现不懂之处加以巩固学习。参见图1。2.2.2课中知识内化课中内化知识,针对课前的预习中学生可能遇到难点设置一些挑战性和创新性问题,层层把关追问,引发学生思考、探索。对一些重点需解答的问题组织分组进行讨论及汇报,评价颠簸,结合景观园林设计案例,将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最后在开展随课堂测评实验和课堂小结;学生参与小组的讨论案例,互动交流,完成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2.2.3课后的提升知识教师在关于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下,及时批改作业,运用引导式解答,鼓励学生线上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知识提升。开展出景观设计作品进行持续改进。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并完成线上测评与作业,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巩固。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景观设计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充分利用线上资源

在景观设计这门课程中,内容繁多、涉及范围也较广,由于线上线下教学学时有限,如何利用线上资源补充知识是目前需解决的问题。该课程根据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需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将内容梳理成32个知识点,再将每个知识点分为8-15分钟的微课视频,每个知识点下的设置课件和附件将供学生自学,测评和作业包括客观和主观进行练习内容,目前此方法是检测学生微课视频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方法。在线讨论话题是微课视频和课堂活动的延展和深化,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课后的深度拓展学习,巩固学生的理论方面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3.2将案例分析及翻转课堂引入教学模式

在讨论中认识真知、分析中联实际将翻转课堂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河流生态污染教学中,设置四个挑战性问题及创新性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要掌握三个阶段性的特点。课堂教学中重点是从关注教师是否完成知识点的传授转移到学生是否完全掌握了知识点并将其准确运用。课堂展示的任务由易到难,此时的课堂不再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互动方式,这样才会实现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教师也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辅导学生完成成果展示,并且给予客观的评价及指导;同时,还可对成功的“生态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4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授课与网络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丰富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氛围,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对课程中难以理解的原理、抽象的概念更易掌握。景观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仍有某些不足之处,后续建设需及时更新和互补课程教学内容,要将慕课堂、雨课堂等辅助工具引入教学实践中,编写与混合教学课程相适应的新型教材,打造持续改进在线课程与本院校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混合式“金课”。景观设计实践课程具有政策及实践性强、专业化程度高、涉及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多且领域广等特点。教学内容构成需全面且自成体系,更要强化应用及实用性。通过环评全过程的梳理,形成以导则为纲,指南与规范为翼,考试真题强化理解为辅的教学体系。并通过环保经理人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关注力,提升学生对景观设计专业的认知力及内涵延伸,不断提高对景观设计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边青.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22,45(04):29-31.

[2]张佩佩.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1):71-73.

[3]唐晓亚.园林景观设计与公共建筑规划的融合分析[J].居舍,2022,(01):111-113.

[4]韩丽莹.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的思考———以景观设计课程为例[J].艺术教育,2021,(12):276-279.

[5]侯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中探索与实践[J].现代园艺,2021,44(19):172-173+177.

[6]张伟宁,温立国.园林景观设计与原生态环境保护———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9):2808.

[7]张玮缨.基于智慧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4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 大学英语 视听课程

一、混合式学习对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教学的影响及其必要性

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教学,曾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模式,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其特点,但其共同的特点是需要迫切创设和模拟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而事实上,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室要面对数量庞大的学生,仅仅靠教师来创设语言环境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在以教师主导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混合式教学,就成为了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教学的重要突破口。

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能满足学生的自学要求,又能满足教室课堂教学,他的教学设计具备学习内容支持(课件、视频等)、学习互动支持、交互支持、导航支持、评价反馈支持等方面。在多媒体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已经使大学英语视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视听课程从根本上改善了因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班级人数的不断增加、英语师资力量的不足所带来的课堂教学效率下降,视听课程教师一人忙、学生主体地位不足、学生语言交际活动几乎为零等问题。大学英语视听课程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十分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综合效率,而且全方位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真正实现信息资源丰富、真实情景再现、语言教学互动、处理手段便捷等优势下的课堂环境,改变了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真正实现英语教学过程所推崇的情景式英语教学。

二、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混合式学习”教学实施过程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方式以课堂面授和网络自主学习为主。教学方法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采用交际法、情景教学法和语法翻译,其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混合学习其实质上首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的哲学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多种教学媒体、方法、模式甚至教学理念都可以根据需要综合应用。在当前的实际操作中,在教学模式层面上的混合则主要表现为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结合,教学方法上主要是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究的结合,以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教学理念上的结合等。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一)前期分析

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教学有很大的相似性,我们就以其中的知识点为例,进行内容分析。比如单词与语法的要求识记和应用,文章阅读理解和写作要求的理解和应用,听说对话能力则需要熟练应用;对于单词与语法的要求识记和应用可以通过网络自学来变成,对于文章的理解和作文则要面对面地教学来完成,听说对话能力需要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用。

(二)教学计划的设计

设计教学计划是上好课的基础,在开始第一次课之前一定要做到对学习对象、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心中有数。通过开学的摸底练习了解学生的听说基础,充分考虑学校已有的教学条件(信息化环境、教学媒体、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进度,并针对教学内容和进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单元设计不同活动,采用混合学习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对课程进行设计。主要从宏观教学模式和微观教学模式两个层面进行混合,采用网络和传统课程相混合,以构成一个混合性学习环境。

(三)混合式教学策略的设计

设计策略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常见的混合式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基于专题的混合式学习、基于问题的混合式学习、基于任务的混合式学习、基于案例的混合式学习、基于研究的混合式学习五种。根据教学的实际,大学英语视听课程主要采用基于专题和问题的教学模式,每一个教学单元大多涉及一个主题,在网络自学中,学生可采用基于专题的混合式学习策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面授中教师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就会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速度和质量。

(四)修改计划

初步的教学计划和设计维度形成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建议,实时调整了课堂面授、在线学习和课下辅导的比例。

(五)教学计划实施

教学计划实施是英语视听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根据已制定的教学计划指导学生掌握有关的听说技巧,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以达到对句法、发音的融会贯通。

主要的学习活动包括:(1)进行面对面的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存在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突破。(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专题进行Idea share环节的学习;(3)利用网络平台提出问题,可以通过同步或异步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疑释惑,如QQ、BBS、博客等方式;(4)完成自测题目,对自己的学习项目、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诊断。

(六)教学效果检验

在实施完混合式教学后,要有一个总结及效果检验的步骤。这是一个产出和收获提高的阶段,教师可以有一个简明的总结,学生则根据一阶段的学习将自身感受反馈给教师。

参考文献: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5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在线学习的方式在教育领域日益受到重视。虽然在线学习具有学生可应用的丰富的网络资源,享受便捷的互动交流等优势,但也要肯定,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明显、人格魅力影响突出、学习方法渗透显著等优势。近年来,如何把传统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有效混合,实现优势互补,是中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混合式教学就是要将课堂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融合为一体,既突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领、启发、指导的作用,同时又发挥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角色。[1]

目前混合式教学在中学物理学科的应用实践中,大部分践行者只是停留在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络教学资源库使用形式上的结合,却忽略了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本质。在教学设计中,到底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有效混合,如何充分利用两种学习方式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等,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中学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基于网络资源的中学物理混合式教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1 混合式教学过程

混合式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在线教学、教学评价等主要环节构成(如图1所示)。[2]

2 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原则

混合式教学设计中应遵循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等。结合混合式教学自身的特点,混合式教学设计还应强调以下三条原则。

2.1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获得者,教学设计的执行者。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是否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物理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认知、技能水平等特征,给出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活动空间更广,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在教师必要的引导和督促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中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2.2 主导性原则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都要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向学生直接传授知?R,施行言传身教。教师要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负责,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发挥也要依靠教师来引导。教师受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了解教学的目的、内容,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教师的主导地位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同时,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教师的参与度不够,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也要求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够指明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向。

2.3 评价性原则

教学评价是指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给以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中,要坚持在评价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好具体的评价策略,利用科学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整合在一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到逐一进行评价;要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调节作用。

3 混合式教学设计探讨

3.1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设计

混合式教学在教学关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存在许多不同。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所特有的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开放性,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目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3]

课堂讲授法:通过教师系统的讲解,使学生获得大量知识的教学方式。它偏重于教师的活动,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其优点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在混合式教学中,课堂讲授法仍是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经过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协作交流,最后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相互学习、合作交流、集思广益;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

课堂演示法:教师把课前收集的视频,制作的微课、课件、动画等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把握,并从中获得启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成果展示法:学生通过对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收集的材料,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如学生制作的网页、微视频,电子相册、小论文、小课件、小实验、小制作等;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以上各种教法中,教学目标都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问题设置来完成,可以说问题的设计是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是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固有的学习基础,能够形成逐步深入的认知阶梯;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等。

3.2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环境的设计

在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整合过程中,应该说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虚拟环境确实给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但应该明确,无论是传统课堂学习环境还是虚拟网络学习环境,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技能和学科素养方面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提出创设虚实融合的混合式学习环境的设计,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在两种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虚实环境的共存互补的有机融合。传统课堂学习环境在面对面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真实情感的互动与交流,让知识的建构更加人性化。网络化学习环境主要包括课件、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等知识吸收平台,邮箱、微博、博客、QQ、飞信和微信等交流互动平台。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学习,实现个性化定制,学生沉浸在虚拟的物理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最终实现有效学习的目的。

3.3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学资源是指为了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从网络上获取的各种有关资源。教学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生学习主题所需的信息资源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应从何处获取、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4]。网络教育资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但很多教学资源的建设都是盲目追求数量,在设计中缺乏对师生需求的分析,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重视教材及其配套练习等文本材料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收集各种形式的网络媒体素材,对素材进行整理,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3.4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媒体的设计

媒体是承载信息、传播信息的手段;教学媒体指教学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和工具。传统的教学媒体主要包括课本、挂图、录音、录像带、黑板、实物等;现代教学媒体还应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等综合操作媒体。在教学设计中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考虑选择使用哪些教学媒体,这些媒体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媒体能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要求相符合,教师自身能否熟练驾驭这些媒体等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求现代课堂教学必须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等优势,以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师通过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的态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3.5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重、难点突破的设计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具有统摄性、概括性,能举一反三、广泛迁移的知识;教学难点指的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的突破,是保证学生快速掌握课程知识结构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课堂上使用预先设计好的教学媒体资源,从各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c的目的。物理史实的回顾、经典实验的展示、物理规律的探究、物理公式的推导、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等,特别是一些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微观粒子模型等,都可以通过视频、Flash动画等动态地展现出来。

3.6 混合式教学中课外在线学习的设计

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班级规模进行设计的,教师的课堂讲授只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一般学习需求,对于那些课堂教学无法解决或没有时间解决的问题,只有靠课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进行研究解决。网络互动交流有良好的异步交互的优良特性,通过邮箱、微博、博客、QQ、飞信、微信等网络互动方式,可以有效地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弥补课堂讨论由于时间、空间限制而造成的不足。

3.7 混合式教学中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中学物理混合式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可分为课堂评价、网络评价两大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听课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讨论交流情况、实验参与表现情况、课堂测验考试情况等,教师进行逐项评定,这有助于教师有效把握各阶段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效,了解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而在线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学任务,对学生网上作业、学习成果展示、网上测试等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督促和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总之,中学物理混合式教学评价必须遵循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实行阶段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教学策略的随时改进、实施个别化教学提供了依据,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教学目标。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6

关键词:网络课件 混合式学习模式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88-01

1 混合式学习模式概述

1.1 概念界定

关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概念界定,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但很多学者从自身研究的领域出发给出了一些界定参考。例如,最早提出混合式学习概念的美国学者Purnima Valiathan指出:采用不同学习形式,如知识管理、网络学习等,构建的一种综合性学习体系。我国教育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克东教授则认为:新形势下的混合式学习,既是将网络学习和面对面授课进行有机整合,创设的一种学习形式。而本文所探究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主要偏向于后者。

1.2 学习流程

以网络课件为基础构建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其学习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1)课前情境引导。选择网络课件平台资源为情境创设的基础,构建一个视听一体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课件平台中的多元资源,引导学生慢慢进入学习的状态。(2)课中混合教学。以网络课件平台资源和线下课件资源为教学媒介,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学习形式混合起来,构建一种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学形态。(3)课后分享评价。采用“线下+线上”混合分享评价模式,线下注重当堂考核,线上注重分享反馈。

2 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与混合式教学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2.1 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

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是一款集成了丰富课件资源库的在线教学库,由南宁市平方软件公司研发,是国家“863计划”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平台具有交互向导、化学资源模板、化学公式编辑、化学素材课件、在线课件等多种功能。在利用该平台进行化学课程教学时,教师可直接导入库中的化学素材课件,亦可自己制作课件至平台,组织线上或线下的教学。而具体的调用、编辑和课件操作十分便捷,只需对教师进行简单的培训,便能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

2.2 教学结合可行性分析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达的今天,如何创设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很多教育界专家思考的问题。其中,应用比较多的微课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都需要教师自己制作教学课件或视频等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再与学生进行教学探究,整个过程费时费力且十分繁琐。而基于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则不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教学素材制作上,只需要直接调用平台上的课件资源,或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简单编辑,即可直接用于教学,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准备时间缩短,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上,效率大大提升。

3 《氨气》教学案例

3.1 前期情境导入

《氨气》是化学课程中重要的知识内容,在利用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平台上丰富的课件素材为学生创设视听一体的导入情境。首先课程开始时,教师直接导入平台上一则视频课件,内容为“2015年6月,浙江省某地区一化工企业发生了严重的氨气泄露事故,周边居民有睁不开眼睛,鼻子发酸等感受......”其次,教师以课件视频资源为基础,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引导他们围绕视频探究对氨气化学性质的初步认识,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教师进行妥善引导,最后,教师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收集起来,作为后期教学素材。

3.2 中期混合学习

有了前期的情境激发,接下来的教学则顺理成章。笔者为各小组分派了具体的学习任务,例如,小组1的任务为“探究氨气的物理性质”,小组2的任务为“实践氨气的喷泉实验”,小组3的任务为“实践氨气与盐酸的反应实验”……为使各小组的探究能够有的放矢,笔者从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上下载了相对应的演示课件,例如,“氨气与盐酸反应实验”中,演示课件以动态仿真图的形式,从试剂准备、过程操作、数据记录、注意事项等方面,演示了一个完完整整的实验过程,小组3的同学完全可以根据课件提示,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整个实验操作。当各小组的任务基本完成后,笔者则重新利用课件平台下载了相对应的练习,并到各小组的学生机上,各小组根据所学进行实时作答,并将结果反馈至课件平台上。

3.3 后期评价分享

当基本的教学流程完成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各小组上传至课件平台上的练习答案,进行课堂答疑分析。通过由课件平台创设的教学情境,各小组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化学实践技能,还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课堂练习的答案,教与学,学与评之间实现了无缝化。在课后环节中,教则要求各小组根据《氨气》教学的课堂学习过程,将实践动手和理论练习的学习心得整理成学习报告,上传至课件平台上,通过课件平台,学生可以围绕课堂学习的内容撰写心得,亦或是与教师展开在线的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而教师则根据学生上传的报告以及交流的结论,给予每一名学生课后学习成果评价,如此一来实现了“线上+线下”双向评价。

4 结语

利用网络课件平台设计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网络课件作为媒介,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课内教学、课外评价等为一体的多元式学习形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亦能够诠释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新形态。本文以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详细阐述了一种基于海百合网络课件平台的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化学教学工作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王元彬.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