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的工作职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事管理的工作职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事管理的工作职责

人事管理的工作职责范文1

区委组织部:

贵部执行《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有关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收悉,坚持边学习边自查,深入查摆存在问题,查清工作短板,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继续加强对《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的专题学习

通过党委(党组)会议、个人学习等形式,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深刻领会文件的实质,全面把握《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的内容和要求,切实做到“三学习三提高”。

二、对照自查,落实整改措施

对照执行《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有关问题清单,按照要求将《守则》以张贴的方式置于部讨论研究干部任免事项的会议室。

人事管理的工作职责范文2

关键词:JCI标准 公立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JCI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简称JCAHO)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认证模式。JCI 标准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为员工的资格与教育(SQE),并有具体要求与管理方式。目前,我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还比较滞后,用JCI标准指导,将会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一、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滞后。虽然我国的事业单位在不断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在用人制度已出现一些重大的转变,但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事管理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实现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真正转变,人员聘用还停留在形式上,竞争上岗、择优聘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2.内设机构职能较差。由于体制关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分别由医务、科教、人事、护理、经管等多部门进行。相应的管理部门——“人事部门”仅仅是一个行政服务部门,只负责人员的“进”与“出”,人员的管理也就是负责考勤、例行的工资增长审批、职称的申报等常规性工作,员工的在职培训、绩效考核都有相应的职能部门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滞后。如员工知识、技能的评价标准不统一,缺乏规范的程序;医院人才评价体系主要用高、中、初级职称来评价;工作职责针对性不强,没有建立员工资质的评价制度,履职情况的考核与评价缺乏数据化,管理不够细化等等。

4.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医院人员配置标准还是1978卫生部颁布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各类人员的配置要求已远远不能满足医院临床、教育、科研的要求,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的现象在大型公立医院普遍存在。

二、引入JCI标准寻求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对策,与国际医院管理接轨

1.进一步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减少人员计划、编制等方面的束缚。适当而充足的人员配备不但对病人治疗至关重要,而且对教学和科研工作也非常重要。医院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人员配备计划,不应受到上级部门规定的编制计划的限制。

2.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针对目前多部门管理的现状,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详细的操作流程,使各部门能用统一而规范的制度与流程开展工作尤为重要。同时,要建立协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使人力资源管理得到有效的整合。

3.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应服务人员的数量配备标准要进一步提高。根据JCI的标准,医院人员配置数量需大幅提高,如JCI标准要求接触每一位病人都要进行手消毒,对门急诊病人要做疼痛、营养评估,这会让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如果员工配置不足,超负荷工作,要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是非常困难的。

4.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以保障人力成本。JCI主要关注的是不断改进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患的安全。改善医院陈旧的基础设施、设备,购置控制院内感染的物资等等都需要经费的投入,如果政府不加大投入,医院的经济压力增大,人力资源成本将得不到保障。

人事管理的工作职责范文3

但是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历来都带有“长官意志”,带有形式化与僵化倾向,缺乏自觉开发人力资源和使用优秀人才并在竞争中不断涌现的机制。虽然近年来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对于改革的要求而言,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1、人事的重大决策权集中在政府行政部门,在机构设置、干部任免、职工进出、工资标准等方面自不够。

2、传统的人事管理基本上是一种业务管理。它仅在企业“需要”时发挥作用,如人手不够时招聘员工,平时发放工资和管理劳保福利等。

3、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着眼于当前,如补充人员,培训职工掌握操作技术,解决当前劳资纠纷等等。因此,人事管理部门是一个“纯消费”的部门,人事支出属于尽可能减少的成本费用。

为此,人事部根据国家的两个转变,制订了《人事工作1996-2000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在本世纪最后的5年当中,人事工作要实现两个调整,即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的人才(力)资源开发上来。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广泛的术语,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有以下特点:

1、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它是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经营战略的实质就是在特定环境下为实现组织预期目标而运用资源的策略。人力资源是国际竞争、企业竞争的最主要的资源。人力投资是谋求企业发展的最有前途的投资。这样人力资源管理一跃成为企业管理方面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也就上升为战略部门。在当代美国公司,人事副总裁已成为决策班子中举足轻重的成员。

2、人力资源管理更着眼于未来。人力资源管理,它更多地考虑如何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它更多地以投资的目光看待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及激励士气方面的投入。因此,在预算方面不以“最省”为主要目标,而是谋求在可以预见的计划期内投入产出的最佳值及最佳方式。

3、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系统性。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将企业现有的全部人员,甚至包括有可能利用的企业外的人力资源作为统一的系统加以规划,制订恰当的选拔、培养、任用、调配、激励等政策,以达到尽可能利用人的创造力增加企业及社会财富的目的。

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走出传统的人事管理行为,又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一、从宏观上,主要采取以下步骤:

1、对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现状。

2、调查,确定全国或全球的人力资源发展的主要。

3、确定人力资源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4、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包括专业结构、层次结构、数量结构、年龄结构等。

5、加大培养力度,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

6、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制度的建设。

7、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配套改革,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就业、户籍制度、身份界限等的配套改革。

8、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完善市场体系,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才中介机构,实施对人力资源的培训、评价、流动、就业指导、人才交流、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的管理。

二、从微观上,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在组织机构上大胆改革,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与作用。成立人力资源部,使它有更大的职能,把人力作为一个可以开发的资源进行全方位开发;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缺乏独立性的附庸地位,取得直属主管(如第一副手)的领导,参与组织的总战略的制定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发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作用。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注意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充实完善成员结构,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也是各级管理人员的事,形成群体开发人力资源的优势。

3、组织设计。没有组织就没有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企业的经营问题和组织问题,所以要选择恰当的经营体制、领导体制及业务管理体制,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

4、制订人力资源计划及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根据企业目标、任务及组织设计,确定企业对各类人员的需求及人员来源,制订开发人力资源的各项政策、制度,如劳动用工制度、干部政策、分配政策等。

5、人员补充或更新,包括招聘、、选拔新职工,安排年老或不适合组织任务需要的员工离退休及辞职辞退等。

6、员工的、培训、发展,包括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职前业务培训、在职发展培训等。

7、薪资、奖惩管理。确定每一职位的工资标准,并根据制定的政策及员工的表现确定分配额,给予奖励或处分,以达到激励的目的。

8、工作与生活质量管理,包括劳动保护、卫生、员工关系、集体福利等。

9、员工的考核评价,包括对各类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及思想觉悟等方面的考核和评价。

根据十四届五中全会,从现在起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化建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所以,人事工作也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经济建设,从而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成为未来人事管理的趋势。

现行人事部门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人事工作正处于一个重大变革时期,不少情况需要去探索,不少经验教训也需要去。但是,现行的很多人事部门还缺乏全面地系统地管理内容,整天的工作陷于具体的重复的程序性事务堆中,还没有对人事工作形成详细周全的规范性制度,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环节没能有效地管理,人事工作者的素质也面临着进一步的提高等。这就需要,我们人事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摸索,找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新路子和新。

一、管理内容结构化、系统化

管理结构化、系统化是将管理内容按照人事工作的性质、特点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划分成独立的条块进行全面系统管理的管理方法。

一个人事部门的管理,从时间上来看,其工作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相关内容,即:人员的进、人员的中间环节、人员的出;从工作内容上来看,有人员调入、培训、聘任、上岗、职务晋级晋升、离退或辞退等;从工作性质上来看,可根据人员的技术工种、岗位、年龄、身份、不同的用人办法等进行分类分层管理。

从以上可以看出,上述管理分类明显地具有结构特点,可以将工作独立成为一个工作单位,所以可以将人事工作结构化;同时,有的工作可能又有交叉,形成结构,即系统结构,所以又可以将其系统化。这样以便于工作职责明晰,权责明确,更有利于人事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好地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二、管理制度化

尽管一短时期以来,已经提出管理要制度化,但是,传统的封建的管理思想、手段依然存在,集中地表现在“一人说了算”上,按惯例来工作,工作政策依据不足,制度不健全等方面。人事管理的制度化,这是走群众路线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呼唤。

1、建立健全人事制度。有的人认为,制度是国家来定的,单位只是照章执行而已。其实不然,制度不仅仅是指国家制定的法规,而且还包括本单位在不违反国家制度的前提下,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办法和制度细则等。可以根据管理结构化的思想,分块、系统地制定人事工作各方面的办法。形成有章可循,按章办事的工作作风。避免或尽量减少工作主观随意性,以及由此而给工作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2、增强人事工作的民主性。

用民主促进制度,用制度保障民主。民主与制度是一个的两个方面,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没有民主,就不会有制度,没有制度,也不会有民主,所以一定要建立健全人事工作的民主性。通过制度化的办法,通过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测评、人事部门考察和党委集体讨论来决定人员的选拔任用;通过公开竞争、公平测评来评定岗位与工作成绩,用以确定工资与奖惩。

三、权责相当化

权责相当是指一定的权力与一定的职责相适应,或一定的职责与一定的权力相适应。

在现阶段,人事部门出现了权责不相当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承包制、厂长负责制的实行,制度的建立,对人事部门的权限有所,这是合乎的。但是,事实上,很多人事部门的工作职责只限于办理用人关系等方面的日常具体事务了。

应该说,人事部门作为一个组织的有机构成部分,它除了负有一定的事务性职责外,还应拥有与职责相应的权力或更大的职责,去进行组织的管理、协调与优化资源配置工作,而管理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职责以及与其相应的权力。

在美国,直到近年,“人事部”才被普遍地认为是企业的一个职能单位或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政策、规划及公司的招聘、雇佣、培训、评价、奖励、审议、惩戒等工作。过去,这些传统的人事职能被看成是程序性或事务性的工作,公司在这方面的花费也仅仅被看作是一种支出。但是,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事部门的职能正在日益被看作是企业管理或行业管理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它逐渐被视为一种资产和投资,而不仅仅是一种支出。

通过以上,人事部门的权责问题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

1、领导放权。

2、理顺人事部门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关系。

3、开拓思路,寻求新的管理内容和管理等。

四、机构设立化、灵活化

在我国,现行的人事部门大多设立劳资与人事两块机构或人劳部门一个机构,主要是根据本单位的情况灵活设定的。但是,随着的发展,其中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一个人事部门,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它除要管理干部劳资工作以外,同时,可能还要承担向各级各部门上报各类统计报表,管理各种保险、住房基金、职工培训等大量的工作。象这类工作没有专职的人员从事,每个人都是一身多职,使得有很多工作是管也管不好。

根据市场的发展,改革的需要,人事部门机构需要科学地灵活设立。

1、大中型组织中,加大改革力度,实事求是,根据工作量及内容繁复程度,可以将人事部门工作细化,分为行政干部管理、技术干部管理、工人管理、劳动定额管理、劳动保护管理、各类保险管理等股或组。

2、小型组织、个体私营,甚至中型规模单位将人事部门工作内容设在综合部门,设立虚体人事部门,如国外一些公司,它没有专门的人事部门,人事部门的职能由经理部的人员兼任,或者主要的工作由下面一线中选拔出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工作人员兼任。这样既减少了冗员,又加强了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人员专业化

目前,人事部门的人员大多数是技术人员或单纯的行政人员,这些人员有其工作的优点:他们懂生产实践知识,便于生产一线人员的配置;善于做职工思想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人员、部门的关系等。但总得来说,他们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知识,他们的管理仍然只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之中,缺乏现代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已经有一些部门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他们的主要策略是:

1、吸收、接纳纳受过专门的专业性人才。

2、对人事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

人事管理的工作职责范文4

现如今,我国改革开放进程逐渐加快,国有企业只有健康向上的发展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要想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科学发展,那么转变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战略十分必要。目前,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不注重人事管理的发展,所以在人事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发展与创新,只有转变人事管理的战略,才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进步,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国有企业;人事管理;战略转变

一、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尽管当前我国有很多企业设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却没有完全发挥它的功用,企业经营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重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含义了解的不透彻。企业经营者认为资金才是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使企业发展起来的基础就是资金的注入,虽然资金对于企业来说也很重要,但是其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重要的竞争武器就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国有企业中如果缺乏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对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不完善的人事管理机制。目前国有企业中人事管理机制不完善,一方面表现为选择人才的机制缺乏合理性,许多人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进入到企业中,就使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落选,我国国有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是真正有有能力的人,其应该选择满足公司要求以及符合公司发展的有相关知识技能的优秀人才,然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常常在选人方面出现不公平的情况,会受到许多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或出现对于企业员工的评价不公平的情况。此外,我国国有企业还特别重视学历。可能本科的文化程度就能完全胜任这份工作,但却要招聘研究生甚至更高学历的人来完成这份工作,造成了社会中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这样会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另一方面体现为培训机制不健全,现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事业也在逐渐进步。这就使企业员工提升了文化素养,而且企业员工想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意识也愈加强烈,入职培训在企业工作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企业如果培训机制十分健全,企业员工的发挥成长空间也就越大,而且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然而,就目前国有企业的培训状况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的培训只是一个形式,培训的质量达不到标准。很多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的培训没有达到培训目的,企业也不注重企业员工的培训效果。

二、转变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战略

1.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应提高人事管理意识。人才资源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只有拥有能力的优质精英团队,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才会有所提高,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也能拥有一席之地,因此,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竞争的人事管理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有企业管理中完善人事管理时,应为大局考虑,树立全局观去解决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中的问题,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以及解决问题。

2.国有企业应建立科学健全的人才竞争机制。国有企业招聘人才要有完善的招聘计划,主考官要高标准、严格以及负责任的为企业选出有能力并且与企业的要求相符合的人才。应聘者要通过竞争的方式来争取在企业工作的机会,这样不仅能看出他们的真实能力水准,也会让他们产生压力,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动力,使其珍惜工作机会,推动企业健康科学的发展。在建立健全人才机制的时候,国有企业要明确工作职责以及工作内容,根据企业内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员工进行奖惩,使人才得以合理调动。

3.完善薪酬制度以及鼓励机制。由于国有企业的自身情况都不相同,国有企业要通过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及完善薪酬制度和鼓励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以及鼓励机制,才能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才会让企业员工充满动力,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来。为了避免不公正不公平的员工晋升情况的出现,在员工晋升考核的时候,周全考虑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工作能力的情况、员工工作态度的情况以及员工的工作业绩的情况等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公正考核,确保考核工作公平顺利的进行,注重维护员工的利益,才能让员工重视工作,从而提升业绩。

三、结语

国有企业管理中,企业的人事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在我国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中有一定的问题存在。但是,只要我们根据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不停的创新、完善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使管理更具有人性化,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改革人事管理,使人才资源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能够让国有企业长久的发展。

作者:江南 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军亮.现代国有企业人资管理方式的改革[J].企业发展与规划,2012(11).

人事管理的工作职责范文5

一、当前国内国企人事管理的现实状况

国内各个大规模的国企、国有控股单位和央企或者地方直属国企,把控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构成内容,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许多的国企在前进过程中已逐步认识到了人事管理的必要性,可是在较长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机制束缚下的人事管理已经无法顺应国企的现代化发展,尤其是政府已决定全面推行国企改革的大环境下,国企的人事管理方式向现代化国企的人事资源管理形式改变的冲突分外显著,在此种状况下,一些国企已实施了变革,且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依旧未曾实现预计目标,当前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形式仍然是在旧经济机制下的管理形式,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的工作职责仍然是薪金配给管理和员工岗位调换。目前的新经济机制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必定是不科学的,运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一方面缺乏有关的激励举措来激发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另外也缺少健全的培训机制,如此便大幅减弱了国企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二、国企人事管理的必要性剖析

(一)有助于建设国企人才团队在中国全面实行“人才强国”战略的全新阶段,人才愈来愈变成国企的关键资源,当代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增强国企人事管理工作,可以让人才招聘、培养、运用、激励体系更为健全,从而让国企成为人才聚集地,调动国企各方面人才的能力,让国企享有无数的人才资源,打造人才团队构建的良性循环格局。让想做出成绩的、能做出成绩的有平台,取得成绩的有相应回报,从本质上构建卓越人才全面发挥潜能的运行体系。(二)有助于增快国企科学发展进程在中国全面实施市场变革的大背景下,国企变革除了深入健全产权机制之外,更应增强人才建设,让所有权和运营权分离,全面发挥运营者的职能。在此种状况下,一定要增强国企人才尤其是部门主管人才的建设,而增强国企人事管理可以为国企运营者发挥自身职能奠定制度基础,让其更有效的发挥自我能力,促进国企平稳发展、快速发展、合理发展。(三)有助于促进国企改革创新新一轮国企变革,从本质层面而言是利益的重新配给,所以全会牵涉国企各方的利益,假如处置不妥当,较易引发冲突。要想更有效的促进国企新一轮变革,就一定要增强人力资源管理,准确处置好国企利益和员工利益、员工间利益的关联,构成更为高效的人事管理机制,全面调动国企所有员工支持国企变革、保护国企利益、推动国企成长的要素。立足于此角度而言,增强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更有效的促进国企变革。(四)全面优化职工绩效考核体系职工的绩效考评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绩效的设立应该遵照平等、公正的准则,结合职工在企业的各方面的表现确定考评标准,而且把此标准视为衡量同岗位人员绩效的指标。当然,绩效标准的设立并不是永远不变的,而应当依据企业中职工的目标达成状况进行改变。在对职工绩效的个人考评中,还应该构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评定体系,探究出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运用正负强化的激励方法把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全面激发出来,进而着实实现工作质效的提高。

三、国企人事管理中存有的不足

(一)管理理念淡薄许多的国企中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缺少应有的关注,尽管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可是并未科学全面的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在领导者的思想中,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就是计算薪资、员工岗位调配,未曾认识到人才对于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唯有具备高素养的裁人才可以提升国企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实力,对于人才团队的培育仅停止在形式方面,未曾构成健全的人才管理机制。(二)体制不完善很多国企均存有这方面的不足,缺少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另外还存在“关系户”的现象,导致此种问题产生的要素众多,以致在国企选拔人才、任用人才、职工考评等工作中存在不平等的状况。另外,国企中过于注重职工的文化水平和出身,而很多职位的工作内容无需较高的文化水平亦或出身名牌大学,过分强调文化水平必定会导致人力资源方面的无谓浪费。许多的国企的培训机制还没有构建亦或待于健全,当前伴随社会人文素质的持续提升,国有企业职工的自我提高理念也在逐步加强,因此构建与健全培新机制变得特别关键。可是,当前而言,即使有一些国企意识到了这个内容,组织培训,也仅停留在表层,还没有从根本上立足于企业成长与人才储备的角度构建多层次、复合性的动态培训机制。

四、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措施

(一)深化国企领导者的人事管理理念当代组织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具有了高素养的人才团队,才可以形成企业本身的关键竞争优势,才可以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国企的领导应当全面且准确的意识到人事管理的必要性,深化对人事管理的认知,在企业中全面落实人力资源管理,站在整体的层面看待问题,用全面的、科学的眼光对待企业员工的管理问题,而且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变化的思想看待问题,经过企业领导班子的指引,在企业构建文化过程中,提升企业经营成绩,实施企业的发展计划。(二)构建且完善科学的人才竞争体系国企对外招录均编制人才聘用规划,另外实施制定严格的准入要求,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才的招录。采用竞争上岗的招录方法,选择出与企业成长需求相一致的人才,如此不仅能够全面发挥人才的潜能,另外还能够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国企编制人才竞争体系的时候,一定要明晰岗位责任、工作内容,且结合岗位状况编制相应的奖惩机制,力争科学调配人才。另外,采用竞争上岗的方法,调动职工的工作主动性,深化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风险竞争理念,推动企业成长。(三)健全奖励体系和薪金机制国企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依据本身的现实状况,构建高效地绩效考评和薪金机制,唯有构建健全的绩效薪金机制才可以对职工发挥良性作用,让职工更高效的开展工作,把自我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融合起来,另外在职工的晋升加以考评时,也应注重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整体素养,防止产生不平等的选拔现象。另外,在构建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时,从职工的工作状态、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3个方面加以整体衡量,尽量科学、全面的进行考评工作。唯有整体考虑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才可以更高效的推动企业成长。(四)人员潜能的发掘和培养国企在提高人力资源竞争实力的过程中,最高效同时最简便的方法便是对职工进行综合性培训,包含任职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在职工任职以前用实施全面的认知前培训,确保职工以最佳状态走上工作岗位,另外在职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还应组织一些技能性培训,此外还应重视给职工组织一些长期类的培训,重点是提升职工的总体素养。在组织职工培训过程中,把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融合,保证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持续的健全自身知识架构与提高技术能力,协助职工成长。唯有采用科学的人员潜能发掘方法,才可以确保有效的提升职工工作业绩和整体素养,最后实现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目标。

五、结语

人事管理的工作职责范文6

论文摘要: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过渡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名称和形式上的改变,更是管理思想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的变革,从职务终身制到聘任制管理方式的变革,从被动的职能操作到主动参与战略规划管理的变革和从生硬化到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的变革等.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和人才的价值对组织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说过:“国家的兴衰在于人,国家的灭亡也在于人,古圣先贤,早有明训;回顾历史,可谓丝毫不爽.经营事业的成败,不容讳言,与治国同一道理,在于人事安排是否合宜.”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已日趋成为现代组织管理的核心问题.前几年还不为人所知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名词也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相继成立人力资源开发部门,许多大学也设置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但是,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层次看,这一变化,远非名称和形式上的简单变化,更重要的是一种管理思想的变革.我国传统人事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在计划经济下,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对财和物的管理,即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两者的管理思想有着根本区别.

1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的变革

    在工业经济时代,管理者要求劳动者按标准定额完成工作任务,其最关心的是劳动者生产率的高低,而不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因而管理者把人作为一种成本看待,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物质资源而非劳动力资源,这就决定了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对财和物的管理,即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在这种管理体制下,职工是被动的,一切行动听从单位领导的指挥,就像是一个物品,由其随意搬动,毫无主观能动性可言.近年来,以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为本质特征的知识经济大潮,对现代组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吸引、留住和用好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一个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长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逐渐取代了旧的人事管理思想.与传统的管理思想相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就是指管理者在组织的决策、计划、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视人、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人被视为最有价值的资源,通过长期的投资和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其创新能力,同时也使组织获得更多的回报.观察近年来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如海尔、春兰等的成功经验,他们无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对人才的吸引、维持、激励及持续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建立起人才优势,进而在竞争中取胜.高校的发展也是如此,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推出的人事政策,如高额的安家费、科研启动基金以及定期培训计划等等,无不体现了重视人才、以人才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21世纪,谁能够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不断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的同时,留住和用好现有的人才,谁就能够在新的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反之,如果还坚持以“物”为中心的思想,就势必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2从职务终身制到聘任制管理方式的变革

由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其管理模式难免受到“计划”的影响.一个职工从上学、毕业分配到招工录用、晋升调动等都基本上由组织统一按计划进行,个人无法直接参与或改变自己的工作身份.这种局面造成职工职务能上不能下、工资能高不能低,同时也很难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强调转变用人机制和操作方法,推行聘用合同制,是打破传统的职工身份终身制的一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人事管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人事管理法制化的必然趋势.在新的管理体制中,用人组织可根据需要采取“公开招聘”与“竞争上岗”的方式,既可以高职低聘,也可以低职高聘.如当前的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淡化对身份的管理而侧重于对现有岗位的管理,即使拥有教授的身份,如果不能充分履行对应的职责,也可以聘任低级职务.同时对一部分处级、科级岗位进行公开招聘,为职工创造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畅通渠道,既使组织得到与岗位相匹配的人才,同时又一改传统的“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把选择职业、职位的权利交还给个人,使个人能充分选择有利于发挥自己潜能的岗位,从而在提高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

3从被动的职能操作到主动参与战略规划管理的变革

在传统人事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在档案管理、职称、培训、工资福利、人事关系调动等事务性工作上,不参与组织的战略规划.人事管理部门被视为单纯的职能部门,只是被动地反映和执行领导命令及例行办理常规事务,忽视管理的主动性,是典型的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模式进行操作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组织的核心资源,其管理人员不仅要完成传统的人事管理事务,更重要的是要参与组织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方面通过对外部人力资源环境及自身人力资源优劣的分析,为决策者选择近期和远期目标,制定战略、政策和工作计划,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性依据;另一方面,根据组织发展的规划、分析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与现状的差距,制定人力资源短期及中长期计划,并根据职工现状与组织的要求采取措施弥补差距.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工作内容也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

4从生硬化到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的变革

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从其内容来看,大都是在职工考核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工资分配、工作职责等方面对职工加以限制,将职工仅仅看成是一种管理对象,偏重于对职工的监督控制,存在着官僚式的架势,缺乏人性化的鼓励.同时条条框框也压抑了职工的创造性,降低了职工对组织的认同感.管理人员不能与职工进行平等沟通,使组织无法了解职工的真正需要,从而很难对职工进行管理,更加无法采取有效的激励方法留住他们.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考虑的是人的才能的发展,以人力资源开发,即对职工的培养为前提,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同时重视职工的生涯设计,帮助和指导职工设计自已的生涯发展规划,并允许职工在其岗位选择中不断“试错”和“调整”.职工在组织中除了能充分感受到人性的关怀外,对自己的事业发展目标和状况也充满信心,提高了对组织的认同感,激发了团队精神,从而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