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牙龈出血的医疗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牙龈出血的医疗方法范文1
【摘要】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软膏辅助牙周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我院口腔科所收治的58例牙周炎患者按是否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分组,对米诺环素软膏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8例患者140颗牙均顺利完成治疗,实验结果显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牙周治疗能有效的降低牙周袋探诊的深度( PD)、减小菌斑指数( PLI) 和减小探诊出血量( BOP),总有效率高达100%。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周炎治疗有非常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治疗;疗效分析;
牙周炎是侵犯牙周和牙龈组织的一种破坏性疾病,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一般都是由感染引起[1]。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根面平整术和刮治术去除附着在牙根面的牙石及龈下菌斑,但单纯基础治疗无法彻底的消除附着在牙周组织上的致病微生物。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具有非常强的抗菌效果,笔者选择我院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58例患牙140颗,将其分成两组,对实验组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牙周治疗,现将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自我院牙科自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58例,其中患牙140颗,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31~64岁,根据是否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29例共74颗患牙,对照组是治疗后未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29例66颗患牙。所有患者无全身系统性疾病;无四环素过敏史;半年内都未接受过牙周治疗;一个月内都未曾使用过抗炎药及抗生素且都不在妊娠或哺乳期内。
1.2 治疗方法:所有的患者在确诊为牙周炎后,由同一医师进行口腔龈上洁治术,根面平整术及龈下刮治。实验组在治疗后用0.9%NaCl溶液或3%H2O2溶液反复冲洗牙周袋,并对患者的牙周袋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直到注满牙周袋为止,每周换药一次,共四次。对照组在治疗后同样也用0.9%NaCl溶液或3%H2O2溶液反复冲洗牙周袋,但不注入任何药物。
1.3 观察指标:牙周袋探诊深度( PD,以毫米计算袋底到牙龈缘的距离) 、菌斑指数( PLI) 、探诊出血( BOP,用牙周探针探到牙龈沟底或袋底,取出观察15 秒,有出血者阳性)。在治疗4周后观察上述指标并记录,且都由同1名医师完成。
1.4 疗效判定[2]: 显效:牙龈疼痛、肿胀、出血等症状消失,脓肿或红肿消退,牙周袋深度有明显的改善;有效:牙龈疼痛、肿胀、出血等症状有明显的减轻,脓肿或红肿缩小,牙周袋深度无明显的改善;无效:牙龈疼痛、肿胀、出血、脓肿和红肿等症状都无明显改善。总有效为显效加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检验,P < 0. 05具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多种因素混合感染导致牙齿的炎症性疾病,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口臭、牙龈出血、牙齿松动、溢脓及持续性钝痛[3]。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根面平整术和刮治术去除附着在牙根面的牙石及龈下菌斑,从而达到治疗牙周炎的目的。但这些方法无法控制细菌的感染,而有效控制口腔感染是治疗牙周炎的关键。
盐酸米诺环素其主要的成分为二甲胺,对牙周炎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是四环素族中抗菌谱较广、抗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盐酸米诺环素的抗革兰阳性菌活性比四环素要强出2~4倍,且具有高度的亲脂性、局部药效强、持续时间长、较强的组织穿透能力、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还能促进牙周膜细胞增生,合成更多的胶原和总蛋白,从而使得新附着的可能性增大;同时促进根面组织与纤维结合蛋白结合,抑制上皮细胞沿着根面向根尖的方向爬行。研究表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龈卟啉菌为主的一系列牙周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牙周炎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牙周治疗具有以下三个优点;第一、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螺旋体、厌氧菌和放线菌均具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第二、米诺环素为一螯合剂,可与锌、钙等离子螯合,从而抑制致病菌和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胶原酶的活性,保护牙周组织,阻止炎症反应发生,避免破坏到牙周组织,促进牙周功能和组织恢复;第三、因本品采用的是软膏剂型,能局部给药,使得局部药物能维持较高浓度,而血药浓度却很低,这样能避免全身给药发生不良反应,同时局部给药起效速度快、药物作用时间长[4]。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牙周治疗能有效的降低牙周袋探诊的深度( PD)、减小菌斑指数( PLI) 和减小探诊出血量( BOP),在笔者所选实验组中的总有效率高达100%。
综上所述,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牙周炎治疗,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且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延广,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11年18期;
[2] 陈伟士,庄春燕,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海峡药学,2011年第09期;
牙龈出血的医疗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康复新液;口腔正畸;慢性龈炎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2.059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by Kangfuxin liquid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ingivitis in orthodontics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98 orthodontics children who received chronic gingivitis treatment were divided by treatment order into Kangfuxin liquid group and periodontal scaling group,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Kangfuxin liquid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Kangfuxin liquid to supragingival scaling for treatment, and the periodontal scaling group received supragingival scaling. Comparison was made on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receiving different treatment measures. Results The Kangfuxin liquid group had gingival index (GI) as (2.19±0.61) poi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0.78±0.52) point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periodontal scaling group had GI before treatment as (2.21±0.34) points and GI after treatment as (1.06±0.45) poin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I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Both groups had reduced GI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Kangfuxin liquid group had lower index than the periodontal scaling group.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reduced PLI, and the Kangfuxin liquid group had lower index than the periodontal scaling group.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Kangfuxin liquid; Orthodontics; Chronic gingivitis
目前错颌畸形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接受正畸治疗的患儿也越来越多[1-4]。在正畸治疗中各种矫治器的安放使得牙菌斑易于堆积。菌斑及其代谢产物是慢性龈炎发生的始动因子, 致病菌通过毒性产物对牙龈不断造成损害, 甚至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牙周病[5-8]。故正畸过程中牙周健康的维护特别是牙龈炎症的控制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口腔卫生宣教、定期洁治、各种漱口液来控制正畸患儿牙龈炎[9, 10]。患儿在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是牙龈红肿、出血等。因此, 本院为更好的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提高治疗的效果, 特选取9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分析康复新液对口腔正畸患儿慢性龈炎的治疗效果, 整理材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98例接受慢性龈炎治疗的口腔正畸患儿, 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康复新液组和牙周洁治组, 每组49例。康复新液组中男27例, 女22例, 年龄10~13岁, 平均年龄(11.8±0.4)岁, 病程2~6个月, 平均病程(3.5±1.2)个月;牙周洁治组中男26例, 女23例, 年龄10~14岁, 平均年龄(12.1±0.6)岁, 病程2~5个月, 平均病程(3.3±0.9)个月。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牙龈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表现(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等);无牙周病史;无可能引起牙周组织的系统性疾病;不存在治疗禁忌和药物过敏史。
1. 2 治疗方法
1. 2. 1 牙周洁治组 牙周洁治组患儿采用龈上洁治术治疗, 方法如下:使用龈上洁治器将患儿的龈上牙石和菌斑清除;并将牙齿抛光, 防止菌斑和牙石的共聚和生成;在治疗过程中, 不使用任何的药物;1个月后回院复查。
1. 2. 2 康复新液组 康复新液组患儿在龈上洁治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新液治疗慢性龈炎, 治疗方法如下:对患儿进行龈上洁治后, 使用注射器收取5 ml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Z51021834, 执行标准:WS3-B-3674-2000(Z), 规格:100 ml], 喷注在患儿牙龈周围;叮嘱患儿在口腔内含服3 min后吞咽;2次/d, 治疗1周;1个月后回院复查。
1. 3 评定标准[11-13] 98例正畸患儿均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牙周指标检查。具体如下:GI:根据牙龈病变程度分为4级(0~3分):牙龈正常为0分;牙龈轻度颜色改变, 轻度水肿, 探诊不出血为1分;牙龈中度炎Y, 颜色发红、水肿, 探诊出血为2分;牙龈重度炎症, 明显出血红肿或有溃疡为3分。PLI:根据菌斑多少分为4级(0~3分):无菌斑为0分;刮出薄层菌斑为1分;中等沉积量的软垢为2分;有大量软垢为3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康复新液组治疗前GI(2.19±0.61)分, 治疗后GI(0.78±0.52)分;牙周洁治组治疗前GI(2.21±0.34)分, 治疗后GI(1.06±0.45)分;两组患儿治疗前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GI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康复新液组低于牙周洁治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PLI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康复新液组低于牙周洁治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总结口腔正畸患儿患慢性龈炎较多的原因:①牙齿上安放的带环、托槽、弓丝等妨碍了牙面清洁, 易导致菌斑积聚[1]。②正畸患儿年龄较小, 而正畸疗程较长, 患儿难以持之以恒的做好口腔维护。③青少年处于青春期, 某些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如性激素)可使牙龈组织对局部刺激产生明显炎症反应, 如牙龈炎。牙龈炎如果不及时治疗, 则会发展为牙周炎, 对口腔及全身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甚至造成正畸失败。因此, 口腔医生需重视正畸患儿牙龈炎的防治[2]。
康复新液是以美洲大蠊的干燥虫体中的提取物作为原料, 经过提取的一种天然溶液, 该药的主要作用为抗炎、消肿、抗感染和促进坏死细胞的脱落以及加速创面的愈合和恢复, 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积极的作用[3, 14-17]。本次治疗的过程中, 叮嘱患儿在口腔内含服3 min的治病原理是让药物和患儿牙龈的肿胀位置有接触的过程, 有助于药物吞咽后, 在患儿的体内再次发生药物的效应, 可以更较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康复新液组治疗前GI(2.19±0.61)分, 治疗后GI(0.78±0.52)分;牙周洁治组治疗前GI(2.21±0.34)分, 治疗后GI(1.06±0.45)分;两组患儿治疗前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GI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康复新液组低于牙周洁治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PLI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康复新液组低于牙周洁治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康复新液是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龈炎的首选药物之一, 该药治疗的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魏洁, 朱荷英. 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 口腔医学, 2011, 31(3):191-192.
[2] 姚本栈, 黄慧. 丁硼乳膏与氯已定漱口液维护固定矫治病人牙周健康的临床观察. 口腔医学, 2009, 29(9):500-501.
[3] 李秀清. 康复新糊剂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疗前沿, 2012, 22(17):56.
[4] 邓倩.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分析.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4):51.
[5] 李宗鳌.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当代医学, 2012(33):7-8.
[6] 胥瑛, 陈金林, 廖珊珊, 等.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15):1647-1648.
[7] 李丽.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研究. 当代医学, 2015(15):129-130.
[8] 赵亮.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者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中外医疗, 2013, 32(16):119.
[9] 玉英.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16):3772-3773.
[10] 石慧.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22):110-111.
[11] 李曙. 康复新液在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中的的临床疗效. 医学美学美容, 2014(4):66.
[12] 那日苏.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18):133-134.
[13] 买买提吐地. 分析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医学信息, 2015, 28(4):101.
[14] 张小花, 曾晓川.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海峡药学, 2016, 28(5):176-177.
[15] 卫英利.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吉林医学, 2016, 37(9):2249-2250.
[16] 石晓文.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14):44-45.
牙龈出血的医疗方法范文3
[关键词]西帕依固龈液;金栀洁龈含漱液;慢性牙龈炎
[中图分类号] R78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b)-0110-03
慢性牙龈炎是临床的常见病,患病率达90%以上,牙菌斑是导致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故目前对慢性牙龈炎的治疗多以清除牙菌斑、牙石及消除局部刺激牙龈和菌斑滞留的因素为主[1-2]。近年来,含漱剂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慢性牙龈炎患者的治疗中[3]。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慢性牙龈炎患者采取西帕依固龈液联合金栀洁龈含漱液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牙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2~73岁,平均(46.58±10.87)岁;病程3个月~1年,平均(5.67±1.25)个月。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0~72岁,平均(46.12±10.25)岁;病程4个月~1年,平均(5.82±1.18)个月。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以下情况:牙龈组织水肿、充血明显,且牙龈边缘有不同程度的变厚,龈圆钝肥大,龈沟液量明显增多,龈沟深度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行超声波洁治术以清洁牙齿。对照组同时采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漱口,每日含漱4次,30 min/次,15 ml/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帕依固龈液(新疆奇康哈博维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5Z22 00610)联合金栀洁龈含漱液(四川恩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0020B9201)进行治疗,每日含漱2次,30 min/次,每次各取15 ml。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10 d。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和肿胀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I)、龈沟出血指数(SBI)、口腔卫生指数(OHI-S)。①治疗效果参照文献[4-5]拟定,具体如下。显效:经治疗后牙龈颜色恢复为粉红色,形状接近正常,牙周袋深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勺槌溲和肿胀消失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充血和肿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GI、PI、SBI、OHI-S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GI、PI、SBI、OH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I、PI、SBI、OHI-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牙龈炎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牙龈疾病,患病涉及人群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在近年来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8]。目前认为,导致牙龈炎形成的原因多与牙菌斑、牙石及长期食物的嵌塞有关[9]。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慢性牙龈炎患者CRP水平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10]。作为牙周病的前期病变,若未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慢性牙龈炎病情进展至牙周炎时,就会给患者的口腔和全身状况带来较大影响。
超声波洁治术是口腔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地使粗糙的牙面变光滑,从而防止牙石和菌斑的沉积,促进牙龈上皮的附着[11],但该治疗方式对牙龈炎并不具备明显的治疗作用,故对牙龈炎的治疗多以外用药物为主[12]。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西帕依固龈液联合金栀洁龈含漱液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充血和水肿消失时间更短,且治疗后GI、PI、SBI、OHI-S得分更低。西帕依固龈液为维吾尔医学名方,主要成分为中药没食子,具有固气、涩精、敛肺、止血等作用[13],对各种创伤出血及疮疡久不收口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没食子含有大量的没食子酸等成分,该成分可与多种金属形成不溶性化合物,进而达到解毒作用,且其对蛋白质具有沉淀作用,沉淀神经末梢蛋白质后可形成微弱的麻醉现象,从而减轻疼痛,同时其还具有抗病毒和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奈瑟球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用于治疗慢性牙龈炎能有效抑制患者口腔内的细菌,起到消炎止痛、消肿杀菌的作用[14]。金栀洁龈含漱液由金银花、栀子、薄荷、黄芩、苦参、黄柏、茵陈、地肤子、石菖蒲、蛇床子、艾叶、独活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15]。现代药理研究资料显示,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解热效果较好[16];黄芩中的黄芩苷具有抑制变态反应和清除超氧化自由基的作用,有助于CRP水平的降低,且其还对口腔中常见的卟啉菌、伴放线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独活、栀子、黄柏、石菖蒲等均具有较好的抗菌和抑制病毒的作用,用于治疗慢性牙龈炎,可有效改善肿痛症状和杀灭细菌。将西帕依固龈液与金栀洁龈含漱液联合应用到慢性牙龈炎的治疗中,可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从而增强对细菌的杀灭作用,并促进患者口腔内卫生状况的改善,不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使充血、肿胀等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消失。
综上所述,西帕依固龈液联合金栀洁龈含漱液是治疗慢性牙龈炎的理想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颖,丁一,王萌,等.西帕依固龈液的抑菌作用和防治牙龈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36(4):394-397.
[2]刘世军,吕靖.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5,36(7):968-971.
[3]杨秀杰.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32例[J].中国药业,2013,22(21):81-82.
[4]赵亮.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者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3,32(16):119-121.
[5]徐波,冉红兵,程进强.抗病毒颗粒治疗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66.
[6]简晓岚,史剑杰,王瑾.西帕依固龈含漱液治疗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30(2):91-92.
[7]彭春.中药漱口液治疗固定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疗效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8):80-82.
[8]Nanaiah KP,Nagarathna DV,Manjunath N.Prevalence of periodontitis among the adolescents aged 15-18 years in Mangalore City:an epidemiolog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study[J].Indian Soc Periodontal,2013,17(6):784-789.
[9]张思佳.浓替硝唑含漱液治疗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应用价值评估及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2):103-104.
[10]Patil VA,Desai MH.Effect of periodontal therapy on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gingivitis and chronic periodontitis:a clinicobiochemical study[J].Contemp Dent Pract,2013,14(2):233-237.
[11]林洋洋,于学刚,孙璋,等.超声波洁治术配合丁硼乳膏治疗慢性牙龈炎的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 35(3):85-86.
[12]Khairnar MS,Pawar B,Marawar PP,et al.Evaluation of Calendula officinalis as an anti-plaque and anti-gingivitis agent[J].Indian Soc Periodontol,2013,17(6):741-747.
[13]卢敏.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24例的疗效评价[J].中国药业,2013,22(10):42-43.
[14]孟敏,李俊斌,杨棕嘉.维吾尔医西帕依固龈含漱液治疗妊娠期牙龈炎5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 33(4):31-32.
[15]刘凯.3种含漱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5,24(9):74-75.
牙龈出血的医疗方法范文4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 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1)04_0307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4.2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CA)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以急性 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 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由于对ACS的病理基础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 ,进而导致了治疗策略的巨大变化,经循证医学证实的有效治疗措施便成了目前的ACS临床 治疗指南[1,2],以期规范提高ACS的诊治水平。但这些指南与临床实践一直存在 较大的差距,尤其在基层医院。为提高我社区对ACS的救治水平,缩小临床实践与指南的差 距,我院在全体内科医生中开展了ACS指南的规范化治疗培训,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 果,现将几年来的临床实践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住院确诊的ACS患者42例为规范化治疗培训前组 (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9~75(54.01±11.23)岁。以2006年3月至20 07年8月住院确诊的ACS患者51例为规范化治疗培训后组(治疗组),其中男29例,女22例, 年龄38~77(55.24±13.14)岁。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和严重胃肠 疾病、家族性高脂血症、甲状腺疾病、结缔组织疾病。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危险因素分布上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依据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3]对 我院非心脏 内科医师每三个月进行规范化治疗培训,并设计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流程专门表格规范 其诊疗过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确诊为ACS后直至出院时的临床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出 血、肌酶升高、转氨酶升高)及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内的主要心脏事件(新发心肌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管病因猝死)。 进行如下效果评定:①比较规范化培训前后ACS临床药物治疗方面的差异,包括:低分子肝 素注射液(LMWH)、β _受体阻滞剂(β_B)、他汀类、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②比较6个月内两组心 血管事件发生率;③比较两组6个月内副作用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 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用药比较:对照组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他汀类、LMWH的应用率 分别为50.00%、66.67%、33.33%、35.71%,治疗组上述药物的临床应用率分别为74.51 %、100%、74.51%、74.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6例和2例患者因不稳定 性心绞痛再次入院,两组患者观察期内均无死亡及心肌梗死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鼻衄1例,牙龈轻度出血1例;对照组发生牙龈轻度出血1例,经 对症处理均迅速缓解,未影响原治疗方案,均无严重出血事件、肌溶解和肝功能异常发生,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CA)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及其继发的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引起冠脉 血流完全中断或血流速度降低,并最终导致心肌氧供需失衡是ACS的病理生理基础,基于对A CS这一发病机制的认识和近年来循证医学的飞速发展,抗血小板聚集剂、β受体阻滞剂、抗 凝剂和他汀类在ACS临床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巩固,并体现在ACS的临床诊疗指南中[1,2 ]。但 是,由于在我国广大的基层医疗单位医疗分工不细,众多的ACS患者是由非心脏内科医师管 理的,由于基层临床医师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加之临床工作繁忙,使其在知识更新的能力、 渠道方面受限。尽管ACS的临床诊疗指南数年并不断更新,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却 非常不容乐观。本文发现对照组患者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及他汀类、LMWH的应用率显 著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患者氯吡格雷的临床应用比率虽然 只有21.57%,但和对照组零利用率比较已有很大的进步,虽然和指南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 大 的差距,但和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中国多省市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 者治疗现状的调查结果[4]比较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相似(100% vs 100 %、74.51% vs 74.5%),他汀类和LMWH应用率偏低(81% vs 74.51%,85% vs 74.51%) 。本文结果表明在基层医院通过对临床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临床指南的 执行力度,改善临床后果。今后在培训期间应不断强化督促,以提高医师们对指南执行的水 平,这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Cortes D, O'Rourk RA. Current approachs to patients with acute cor onary syndromes [J]. Curr Probl Cardiol,2002,27(4):145-184.
[2]Smith SC, Allen J, Blair SN, et al. AHA/ACC Guidelines for Secondary Preve 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nd Other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2006Update[J]. JACC,2006,47(10):2130-2139.
牙龈出血的医疗方法范文5
[关键词] 牙龈瘤;手术;牙周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9.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3-012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epulis treated with periodontal therapy and surgical 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36 cases of epulis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06 to August 2010 in our hospital dentistry treatmen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had 12 cases, they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surgical therap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24 cases, they were treated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periodontal treatment, while preserved the suffering teeth, we compared general information, the cure and treatment of total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2 years of follow-up observation of periodic review, the cur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95.8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75.00%), overall treatment satisfaction (95.8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66.67%),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P
[Key words] Epulis;Surgical;Periodontal treatment
牙龈瘤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发生于牙龈部位的炎性增生物[1],牙龈瘤好发于前牙及前磨牙的唇颊侧牙龈部位,以前磨牙最为常见,牙龈瘤来源于牙周膜和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其发病原因与局部刺激和慢性炎症有关,菌斑、不良修复体、结石、食物嵌塞是牙龈瘤的主要病因,龈下菌斑和牙石是常见的发病原因[2]。牙龈瘤在结构特点上不属于真性肿瘤,但同时具有肿瘤的生物特性,如切除后易复发、生长无自限等。牙龈瘤的分型:肉芽肿型、纤维型、血管型。我院自2006年2月~2010年8月采用的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同时保留患牙的新治疗方法,与常规手术疗法相比较,结果显示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治疗牙龈瘤,其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疗法,疗效确定,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2月~2010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牙龈瘤患者36例,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18~45岁,平均(32.1±5.8)岁。发病部位:唇颊侧19例,舌侧11例,腭侧6例;前牙12例,前磨牙21例,磨牙3例;类型:纤维型18例,血管型5例,肉芽肿型13例。肿瘤波及1~2个牙,大小2~25 mm不等。发病5~24个月。36例患者病因不明。因妊娠期牙龈瘤有其特有的特点未统计在内。将36例牙龈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实验组24例,对照组12例。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疗法,实验组采用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①常规手术疗法: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麻下距牙龈瘤2 mm处切除牙龈瘤,拔除波及的患牙,用刮匙彻底刮除病变组织,用咬骨钳去除病变周围的牙槽骨,牙槽窝内填塞明胶海绵,缝合,纱布卷咬合,压迫止血。②实验组治疗方法:术前常规检查,排除心脏病、高血压、高血糖及妇女月经期等手术禁忌证,术前与患者家属谈话,将手术事宜作详细说明,取得理解同意,签订手术协议书。手术区常规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调整咬合、去除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刺激。局部上药,同时给予全身用药。患者仰卧位,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瘤体周围追加麻药,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肿块基底周围0.20~0.25 cm的正常牙龈组织上作切口,直达骨面,随时止血,以保持术野清晰,在牙槽骨面上将瘤体组织完全切除干净,保留患牙,通过内斜切口切除部分游离龈,充分暴露患牙根面及牙槽骨,用刮治器彻底刮除根面上的牙石、感染的牙骨质以及牙周膜纤维,将牙周膜完整翻瓣,并用刮匙或骨钳彻底刮除病变波及的牙周膜骨膜及临近的骨组织。去净瓣膜内的炎性肉芽组织,NS冲洗,压迫复位止血,清洁创面,缝合创口。如瘤体过大,切除瘤体后牙槽骨暴露过多,采用邻近的牙龈侧向转位瓣覆盖暴露的骨面。如创面较大不能缝合时,可用碘仿纱条覆盖或在创面上用牙周塞治剂。瘤体常规送病理。术后保持口腔卫生,含漱剂漱口1周,口服抗生素。1周肉芽组织停止生长,伤口自愈,拆线,去除牙周塞治剂。
1.3疗效判断标准
①治愈:牙龈瘤切除后随访2年无复发;复发:牙龈瘤切除2年内复发[3]。②治疗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如下问题:对手术效果是否感到满意,术后是否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否愿意向亲友推荐该种治疗方法,答案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4]。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讨论
牙龈瘤的复发性是困扰口腔科医生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临床大夫做了很多努力。牙龈瘤并不是一种真性肿瘤,而是生长于牙龈部位的慢性炎性反应性增生物,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5],牙龈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中青年,特别是青年女性[6],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牙龈瘤在临床更为常见,妊娠结束后会有好转,所以本研究未作统计。好发部位是前牙和前磨牙的唇颊侧的牙龈,前磨牙区发病率最高。牙龈瘤呈圆形或卵圆形,有时呈分叶状,大小不一,肿块较局限,触之易出血。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的堆积在牙面的牙石、牙垢以及不良修复体的长期局部刺激与牙龈瘤的发病关系密切,牙菌斑生物膜内的细菌及其释放的代谢产物是破坏牙周组织、引起炎症的始动力[7]。另外牙齿解剖形态上的缺陷,如前磨牙根面的凹陷也是滞留菌斑、形成结石、产生刺激的主要原因。牙石、牙垢、不良修复体的局部刺激使牙龈附着丧失[8],当牙周膜缺陷时会形成局部的骨性结合,进一步导致牙齿功能的丧失及牙根吸收。因此彻底去除菌斑、牙石及不良修复体等不良刺激因素,去除感染的病灶组织是防止牙龈瘤复发的必要手段,是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治疗牙龈瘤的重点。术前进行完善的牙周治疗基础疗法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去除不良修复体等不良刺激。
牙龈瘤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局部刺激去除不彻底;二是手术过程中治疗不彻底[9]。牙龈瘤治愈的关键是彻底清除牙龈的局部刺激和感染的病变组织[10]。常规的手术治疗牙龈瘤的方法:为防止牙龈瘤的复发,在切除牙龈瘤的同时拔除病变波及的牙齿,虽然有时也能防止牙龈瘤复发,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较大的创伤和牙列缺损经常造成患者咬关系错乱、咀嚼功能下降、面部形态改变、义齿修复等诸多问题,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造成心理创伤等[11]。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激光、冷冻等治疗方法应用于牙龈瘤,效果仍不理想[12]。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治疗牙龈瘤,术前进行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彻底清除牙龈瘤发生的始动因素,在手术过程中彻底去除牙周袋内壁上皮、牙周膜和牙龈结缔组织及根面上的牙骨质,彻底去除牙龈瘤发生的组织来源,也能有效防止牙龈瘤的复发[13],切除瘤体后行牙周膜翻瓣术,可在直视的状态下彻底刮除龈下牙石,进行根面平整,使部分嵌入牙骨质的牙石也能彻底清除,避免了毒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刺激,为术区创造良好的愈合环境,防止牙龈瘤的复发。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在保全患牙方面与常规手术疗法存在显著差异,其临床意义在于术后患者保全了患牙,有良好的外观和功能[14],保全了自信,是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的可取之处。
本研究观察显示,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疗法组,所有治愈患者牙龈色泽正常,牙龈形态良好,无牙周袋形成,牙齿无松动,牙髓活力无改变,手术成功,并且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只要彻底清除局部刺激,彻底去除病变组织就能达到治愈牙龈瘤的目的,所以牙周治疗联合手术疗法治疗牙龈瘤,疗效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
[2] 张德清,魏婷婷. 牙龈瘤的治疗方法[J]. 华夏医学,2012, 3(24):393-394.
[3] 朱海华. 手术切除联合药物治疗60例牙龈瘤的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2,25(9):227-228.
[4] 钱达军,颜柯娜. 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临床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2013,20(24):42-43.
[5] 徐宝军. 手术切除联合冷冻治疗大型牙龈瘤28例[J]. 菏泽医学专科学报,2010,1(22):30-31.
[6] 赵威,古亚兰,何芸. 手术切除加局部灼烧治疗牙龈瘤36例报告[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2,35(2):209-210.
[7] 邱于芝. 手术治疗牙龈瘤临床病例报告[D]. 浙江大学,2011.
[8] 王乾锋. 牙龈退缩的病因和治疗进展[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2,3(26):200-204.
[9] 于世风. 口腔组织病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4-345.
[10] 徐雪. 手术治疗牙龈瘤30例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11(6):104-105.
[11] 黄文青,杨健.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1例[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4):450-451.
[12] 牙祖科. 牙周手术治疗牙龈瘤28例的疗效分析[J]. 广西医学,2009,31(2):237-238.
[13] 夏继凤. 手术治疗牙龈瘤48例疗效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 34(13):84-85.
牙龈出血的医疗方法范文6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出血;婴儿
[Abstract] Objecti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phylaxis of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Methods:26 cases with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these infants were 22.5 d and among them, 20 cases were breast feeding. The bleeding parts include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tracalvarium, subcutaneous tissue and injection site. Conclusions: The infants fed by breast are more prone to suffer from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s the main type and often with unfavourable prognosis. The survivals usually are followed by lingering effects. So we should take mor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Key words]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Hemorrhage; Infants
1999年英、德、加、荷四国儿科代表国际出血与血栓协会附属儿科委员会对与维生素K有关的新生儿出血症进行了正式命名,建议用术语“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取代以往的“新生儿出血症”[1]。并定义了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概念,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1]。分为早发型、经典型、晚发型。晚发型引起的颅内出血是造成婴儿伤残的原因之一。现对2002年2月~200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26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最小10 h,最大56 d,平均日龄25.5 d;足月儿20例,早产儿6例;母乳喂养20例,混合喂养3例,牛乳喂养3例;早发型2例(消化道出血1例、脐残端出血1例),经典型8例(消化道出血5例,合并皮肤淤癍2例;针刺“马牙”致牙龈出血1例,注射部位出血2例),晚发型16例(消化道出血5例、脑室内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外耳道及鼻腔出血1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儿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出血(呕血、便血)16例,脐出血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室内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2例,合并皮肤淤斑2例,注射部位出血2例,针刺“马牙”致牙龈出血不止1例,外耳道及鼻腔出血1例,脑疝1例。本组试管法凝血时间15~30 min;血红蛋白50~125 g/L 12例,红细胞计数(1.8~5.0)×109/L 12例。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入院时即给予维生素K1 5 mg、酚磺乙胺0.25 g静脉注射,1次/d,连用3~5 d;新鲜冰冻血浆25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3 d。出血严重时可给予立止血,合并贫血者输新鲜血10~20 mL/kg。胃肠道出血者暂禁食,静脉营养。根据伴随症状对症给予吸氧、止惊、降颅压等治疗,同时保证热量的供应。
2 结果
26例患儿治愈18例,其中早发型2例及经典型8例均治愈;晚发型治愈8例,好转4例(住院2~3 d后病情好转自动出院),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脑疝形成导致呼吸衰竭死亡1例,脑室内出血出现频繁抽搐窒息死亡1例)。
3 讨论
个人认为,新生儿出血症概念不准确,因为新生儿出血症晚发型有部分病例在新生儿期后出现(28 d以后,本组病例有10例在新生儿期后出现),和儿科学对新生儿分期的定义相抵触,故概念称为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更为准确。本病的特征为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力低下而导致的自限性疾病,根据发病年龄段不同分为早发型、经典型、晚发型。早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指发生于生后24 h以内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指新生儿出生1~7 d内发生的出血,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指出生后8 d,即超过了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年龄段(1~7 d)发生的出血[1]。本组26例患儿即以此分类。早发型多见于生后24 h内发病,常见于孕母使用影响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可表现为头颅血肿、颅内、胸腔、腹腔内出血,但本组早发型2例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及脐残端出血。经典型多于生后2~3 d发病,常见的出血部位为脐残端、胃肠道(呕血或便血)、皮肤受压及穿刺处,一般为少量及中等量出血,多为自限性,1周后出血者极少。晚发型多见于1月后发病,与某些因素如长期腹泻和长期使用抗生素、肝胆疾患和母乳喂养等有关,颅内出血多见,做头颅CT及头颅超声检查可以明确颅内出血的部位、程度,预后不良,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本组26例中发病年龄都在3个月内。实验室检查多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正常,也可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新生儿血中凝血酶原前体蛋白[2],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是诊断的金指标,即使补充维生素K数日,PT正常后,仍可检测到凝血酶原前体蛋白[1]。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 维生素K经过胎盘的通透性差,胎儿的维生素K要靠自身合成。由于胎儿肝功能不成熟,出生时肝内维生素K贮存量亦低,早产儿尤甚。(2) 人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远低于牛奶中的含量。母乳喂养者,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机会是牛奶喂养者的15~20 倍。(3) 维生素K可由肠道细菌合成,其吸收需依赖胆汁的存在。新生儿初生时肠道无菌,奶量不足,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新生儿的胆汁中胆酸含量低(尤其是早产儿) ,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4) 其它继发因素如:母体产前使用过抗凝剂、抗癫痫药、抗结核药等,可发生与维生素K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要避免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发生,就要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寻找致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以去除病因。在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及早发现颅内出血,积极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降低死亡率。
从本组26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分析,纯母乳喂养16例,占80%,而且大部分患儿来自农村等医疗条件较差的欠发达地区,有些患儿出生时未肌注维生素K1。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有15 μg/dL,为牛乳的25%。母乳喂养儿肠道内主要为乳酸杆菌,合成维生素K少,致内源性维生素K产生不足[3],如合并有感染及使用抗生素后,则加速了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2例牛乳喂养儿有口服抗生素病史,抑制肠道细菌维生素K合成。其余2例病因不明。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大部分患儿遗留有后遗症。因此,预防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对于减少婴儿伤残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建议在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 1 mg。但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曾认为肌注维生素K1可能增加白血病和癌症的几率,主张口服维生素K1 1~2 mg,后经多年对照观察证实,维生素K1无论肌注或口服均未增加癌症发病率,而口服维生素K1却有引起晚发型维生素K出血者,因此,仍主张以肌肉注射为妥[4]。另外可以通过母亲口服维生素K以提高乳汁维生素K水平,而达到预防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目的。预防方法是:新生儿出生时口服维生素K1 1mg,之后每周1 mg,共12次[1]。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出院前或满月时再肌注1次维生素K1,以减少晚发型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会丰, 王卫平. 认识和警觉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J]. 中华儿科杂志, 2003, 41(1): 56.
[2] 乔惠民, 傅惠敏.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临床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1, 20(2):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