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1
多年来,妇女对剖腹产这种生育方式却日益呈现依赖的趋势,剖腹产率逐年上升。原因大都归咎于人为因素导致手术率上升。一般都认为,产妇在临产时拥有积极的心理是很重要的。如能在产时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指导,可以降低剖腹产率[1],缩短产程,从而使产妇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地顺利分娩。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的理解已不仅仅限于生理方面,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产妇进入医院,虽然“非病”,但心理等因素对其同样有很大影响。与之相应,自护理工作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后,心理护理作为一个重要护理课题已广泛地开展应用。本文探讨应该如何采取护理疏导措施来缓解产妇在整个产程中的心理压力。
1 第一产程内的产妇心理护理疏导
第一产程时间较长,产妇心理最复杂,且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这一阶段心理护理尤其重要。这一阶段的分娩心理护理[2],首先是要对临产产妇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和体力上的支持,使产妇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精力充沛,以降低剖腹产率,减少产科干预率,大大提高顺产率。孕妇进入临产状态时,助产士应该尽可能陪在她的身边,神情端庄大方,态度和蔼可亲,了解她的心理顾虑,满足心理需要,耐心地讲解分娩过程中的一些经过,告诉她分娩阵痛是一种正常的过程。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她的恐惧心理,如果助产人员生过孩子,不妨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产妇;也可以让生过孩子的产妇亲属把自己的经历说给产妇听,规劝产妇,让她积极配合。对分娩的了解很容易让产妇产生安全感,主动与工作人员配合,很好地利用宫缩间歇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其次,如果条件充分,医院可以建立家庭病房产房。孕妇入院后,家人陪同进入家庭病室。在家庭病室内,产妇不仅感到舒适、安静,且有丈夫或亲人陪伴、关怀,家庭病房产房可以提供炊具供烹调产妇想用的可口美味,病房电视同时开播分娩宣传节目,令孕妇心情舒畅,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再次,医院可以在服务所有产妇的宗旨下,对医疗环境作进一步的改善。例如张贴母婴同室宣传画报,开放分娩电视,让产妇听音乐、新闻广播、宣传优生优育、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知识;组织产妇观看录像,直接了解分娩过程,以增加信心,消除心理障碍。
2 第二产程内产妇心理护理疏导
第二产程期间,助产士应给予精神上的安慰鼓励,通过与其交谈,尽量转移注意力,使其放松精神,稳定情绪,以保证分娩顺利进行。助产人员应嘱咐产妇摆好,正确应用腹压。在一定情况下还要告诉产妇,努力平产可少受点儿罪,对孩子也好。当宫缩不断加剧,胎膜破裂,羊水流出时,产妇精神高度紧张、恐惧,不堪忍受宫缩的疼痛,甚至要求作剖腹产术以尽快结束分娩。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实施心理护理,安抚产妇,比如:轻轻为其擦汗,使其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在进行检查时,注意动作要轻柔,防止更多的疼痛刺激;合理安排接产的各项工作,做到忙而不乱,让产妇感到安静、舒适,从而增强信心,主动配合,保证分娩顺利进行。此时助产人员还应该关照产妇的饮食,鼓励进食高热量的食物及补充水分。
作为辅助手段,医院可以引入丈夫陪伴分娩方式。产妇进入待产室就由丈夫陪伴。产妇的丈夫在产床旁边随时安慰妻子,可以大大减轻产妇的焦虑及恐惧。分娩时丈夫无微不至地关怀产妇,与医护人员合作喂水喂饭,帮助妻子树立信心,将对产妇生产造成积极影响。陪伴的丈夫安抚产妇,为其擦汗、喂水喂饭,使产妇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接受良性刺激,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减少焦虑、恐惧心理。此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产妇对分娩的焦虑、恐惧心理,缩短产程,降低会阴侧切率、胎头吸引率、产钳率,子宫复旧好,阴道流血少,泌乳时间提前。
3 第三产程内的产妇心理护理疏导
在此阶段护理人员应做的护理干预是:胎儿娩出后立即告知产妇婴儿已安全降生,并用赞美和夸奖的语言详细描述婴儿的头发、皮肤、身长和相貌等情况,充分调动起产妇的自豪与满足感。此刻,产妇迫切想与自己的宝宝见面,医护人员应再次安抚劝告产妇耐心等待片刻;等到胎盘娩出,子宫收缩良好时再行告知胎儿的性别,避免产妇情绪波动而出现产后大出血。如若遇到新生儿窒息,需要抢救时,应及时给产妇做好解释工作,减少其焦虑。护理人员还应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共同帮助产妇消除顾虑,安心休养。最后,让婴儿与母亲皮肤接触,吸吮双侧,告诉产妇喂奶方法和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让产妇了解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多给她们鼓励与支持,并尽早地向乳母讲解早期母乳喂养的一些常见问题,消除她们的紧张心理,力求母乳喂养取得成功有一良好的开端。然后送产妇回病房。
4 结论
分娩是妇女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事件,分娩使孕产妇经历了一次非常强烈的躯体和情感体验,是一次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过程[3]。 但由于分娩过程中存在许多不测和不适,特别是宫缩时剧烈的疼痛使产妇的应激反应加剧,表现为紧张和恐惧变强,对分娩产生焦虑和抑郁。而分娩期不良的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与宫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等密切相关。因此,分娩过程中正确的心理护理及技术指导是保证产妇顺利分娩的关键。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加强产时的心理护理,可降低孕产妇的心理应激程度,维持分娩过程中生理指标的稳定,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减轻孕产妇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和难产的发生。利于顺利分娩和产后恢复,提高围生期保健的质量。在护理管理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心理护理知识、心理品质和经验,在整个妊娠期,尤其是分娩期对孕产妇进行适时、适当的心理护理,开展家庭式产房,全程陪伴孕产妇,有利于增强孕产妇对顺利分娩的信心,使她们顺利度过分娩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唐淑英.激励心理护理促进自然分娩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7,1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2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心理护理;儿童;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74-01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科共收治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14岁,平均7.5岁,住院天数5~20天,平均10天。通过总结分析患儿的心理特征,并给予针对性的系统的心理护理,使患儿及家属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且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现报告如下。
1患儿的心理特征
1.1一般心理反应由于患儿入院后来到陌生的环境,看到身着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必然产生一种恐惧不安的心理,且住院时间较长,较大患儿既担心疾病的治疗效果,又替家人担心经济费用,表现为沉默寡言、食欲欠佳、不苟言笑等。另外,患儿生病时父母恐惧不安的情绪,也会加重患儿的心理负担。
1.2急性疼痛引起的心理应激急性胰腺炎常表现为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由于突发性的疼痛来势凶险,一般药物治疗方法尚难很快显效,因此患者常出现一定程度的情绪波动,甚至抵触治疗,且惧怕病情发展会有生命危险而产生恐惧心理。
1.3特殊治疗引起的心理应激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炎症[1]。禁食、禁饮、持续胃肠减压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必要措施之一,因此而引发的患儿饥饿、干渴、不适及胃肠减压器的放置而引起的恐惧常使患儿极度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一般疾病护理
2.1 禁食水和胃肠减压 患者入院后均行持续胃肠减压,密切观察引出液的性状、颜色及量并准确记录。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巡视,要妥善固定胃管,避免扭曲、脱出,经常检查负压器有无漏气,胃内容物有无堵塞减压管,定时用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及时倾倒负压器吸出液,每日更换负压器1次,每周更换胃管1次。急性胰腺炎病人禁食时间长,要及时有效地改善全身微循环补充足够的热量及合理的营养供给,防止胰腺炎重型化,并尽早给予营养支持疗法[2]。
2.2 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及呕吐状况 动态了解有无腹肌紧张、压痛程度、部位及范围、持续的时间和性质。如腹痛进行性加重,高热,有反跳痛阳性,黄疸加重、持续性呕吐和明显腹胀,均提示病情恶化,应立即报告医生。
2.3 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的变化 病情较重患者宜住入监护室,使用心电监护仪定时监测血压、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病情进展,如出现皮肤湿冷、血压偏低,精神萎靡不振,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抢救。在抢救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补充热量,使患者转危为安,注意观察尿量与尿比重,鉴别肾功能及时发现肾衰。休克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致死原因,往往也是突发性的。在输液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注意心肺肾功能,每次输液完毕后给患者热敷,以防血管硬化和脉管炎,确保各项治疗及时有效。
2.4 绝对卧床休息 急性胰腺炎病人在禁食期间,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免疫力低下,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协助床上大小便和家属配合帮病人每2 h翻身1次,按摩骨突部,大小便后用清水清洁皮肤,保持床单的整洁,动作轻巧,以防褥疮发生。
2.5 观察资料变化 白细胞计数、血尿淀粉酶、电解质,超声检查及血气变化,特别注意CT检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以及邻近器官是否累及,可提供详细资料。(1)注意观察有无手足抽搐,定时测定血钙。(2)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现象,监测凝血功能的改变。(3)生化值得监测,包括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肝功能。(4)密切观察呼吸,多次进行血气分析,及早发现呼吸衰竭。[3]
3对患儿的心理护理
3.1一般心理护理首先我们要主动接近、接触患儿,用温柔可亲的言行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和生疏感,增加亲近感。通过认真深入地观察来获得病人的心理资料。主要包括病人表情姿态、神态,听病人的言语及口头陈述,调查访问病人既往史,同病人交谈,了解亲友的探视情况,发现并挖掘病人身上的长处和性格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正确引导和安慰病人,以解除其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针对不同问题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另外,我们在每项操作前均告知患儿治疗目的及如何配合,并使其表达接受治疗后的感受,因此患儿乐于接受和配合治疗。
3.2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制酸、抗胰酶药物。诊断明确者,发病早期可对症给予镇静药物如水合氯醛灌肠,同时应给予解痉药如山莨菪碱静脉滴注[4]。另外与家长配合,如常给他讲故事、陪他听音乐、根据其爱好与他逗乐,使其心情愉快,有利于减轻病痛。对已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年长患儿,我们采取的措施为告知患儿一些胰腺炎的相关知识,如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使其了解到只要其配合正规治疗和护理,可更快地康复,以此来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4对家属的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远离家庭来到陌生的病房,常哭闹不安,不配合治疗。而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常常是一家六口人陪着,家长对孩子疼爱的程度是不可言喻的,对孩子患病的焦虑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眼看孩子忍受疼痛、饥饿的煎熬,家长常常不忍心、不理解且不能配合治疗,并与孩子一起流泪,这样更加重了患儿恐惧不安的心理。针对这些情况,首先我们应向家长全面介绍患儿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及相同病情好转的例子,采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使家属减轻疑虑,增强其治疗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其次,我们与患儿父母交谈,告知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流露焦虑、难过的表情及谈论病情,以免影响小儿的情绪,加重患儿恐惧不安的心理,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对家长在治疗、护理上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释,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以达到尽快稳定情绪、减轻其焦虑不安的心情,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的重要性、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莫文梅;;重症急性胰腺炎48例内科综合治疗经验[J];临床医学;2006年03期
[2]陈宏;贾建国;李非;朱斌;杨磊;杨鹏;孙家邦;;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6年01期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3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教师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要学会疏导,帮助学生认错。学生对错误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其改正错误的效果,所以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显得尤为重要。不管教师还是家长对犯了错误的学生都应先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犯错情境下想一想:“孩子为什么犯错误?”“如果换成我又会怎样?”等等问题,然后针对学生的当时情绪、认知结构和心理接受程度,耐心地、平等地、多种方式地帮学生分析原因、反思过程、破解问题。让学生从犯错误的紧张心态中走出,丢下包袱来反思自己。认识错误,从而真心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为改正错误或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健康的、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要“对症下药”。指导学生纠错。既然学生犯错误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让学生主动认识错误是促进学生改正错误的必要过程,那么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则是教师施教的必须结果。作为孩子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就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正确把握学生所犯错误的类型。学生在求知和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条件下和面对不同的人和事会犯不同类型的错误。若学生犯的是知识性错误,则从知识铺垫或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手:若学生犯的是学习或生活习惯不好造成的错误,则从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人手;若学生犯的是被动性犯错,则从分析学生当时的参与动机人手;若是学生反复犯的错误,则要从学生思想认识上强化指导。
其次要争取让学生主动纠错,避免被动纠错。如果学生经过教师有深度的前期疏导工作,应该是顺理成章地主动认识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但如果学生认识不到位。教师强行让学生纠错,往往教育结果适得其反:如果学生改正错误、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不具备,教师则应为学生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和心理上的准备,帮助学生纠错。所以从本源上说,学生改正错误的时机和条件都应该是教师创造的,而真正使学生主动纠错。则是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育艺术的直接体现。
第三要把握好让学生改正错误的最佳时机。有的教师一看到孩子出错了,便一下子火冒三丈,责问、训斥、甚至打骂雨点般地泼向学生,如此这般,要想让学生主动认识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变得很难,因此教师对犯错误的孩子都应该注意教育态度,讲究教育方法,杜绝急躁、尖刻、打击等容易伤害学生自尊的行为,以防丧失最佳的教育机会。另外,为了把握好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试着艺术地让问题捂一捂,让学生想一想,让同学帮一帮,让矛盾的另一方避一避,处理结果最好让犯错误的孩子自己说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4
关键词:心理疏导;衔接;习惯养成
根据陶先生的教育主张,笔者认为需要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并形成一个教育的共同体,就能够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衔接期。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心理疏导是衔接成功的前提
首先要增强小学生的自豪感。为了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幼儿园可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幼儿对即将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不够,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直观、形象、新异的教具、教学方式等更能引起其注意。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可通过游戏、情景模拟等手段,让学生扮演小学生,在角色中体验,并获得自豪感。幼儿情绪不够稳定,自我控制力也较弱,容易因为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不适应而产生情绪上的问题。教师可以摸摸他们的小脑袋,让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还要多跟幼儿交谈,谈谈他们上学后的生活,让他们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其次,要消除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恐惧感。幼儿园大班第二学期,幼儿园应安排幼儿参观小学校园,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帮助幼儿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参观时,除了参观如厕所、食堂、操场等场所,还要介绍小学的学习与生活,观摩他们的课堂等等。在观摩时,可以请小学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小学的学习要求。如,上课、作业以及课间的常规要求,还有课前准备、收拾书包等要求。回到幼儿园,幼儿老师可以模拟小学生的要求,手把手地教会幼儿。
二、习惯养成是衔接成功的保障
刚入学的孩子对小学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比如,课前准备,孩子们根本就不认识书本,怎么做课前准备呢?因此,新书发下来后,老师首先带领孩子们认识书本。告诉他们哪本是语文书,哪本是数学书。接着,再带领孩子们认识课程表,教师会把课程表上的汉字变成拼音,因为孩子们不认识字。刚开始有的孩子不认识拼音,就每一节课前告诉他们。然后,老师要求孩子们把文具盒放在课桌前方,把课本放在课桌两边。(左边的放在左上角,右边的放在右上角)
跟幼儿园相比,小学的学习科目增多了,整理书包比幼儿园复杂了。开学后,老师们通常会教给孩子们整理书包的方法:(1)按大小放。大点的书放在下面,小点的书放在上面。(2)按类别放。语文方面的书放在一起,数学方面的书放在一起。有的老师还告诉孩子们一个小窍门,那就是天天用的书放上面,拿起来方便。
孩子们对学校场所不熟悉,加上小学跟幼儿园相比面积大多了,在他们内心会产生不安的感觉。因此,报到的第一天,老师通常会带领孩子们熟悉校园。带着他们认识厕所,弄清教室在几楼,怎么走就可以到达厕所等等,还会带他们到各个功能教室、操场、食堂等地方走一走。别小看这走一走,不仅让孩子们心里的那份不安消失,还会帮助孩子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家的感觉。
三、老师关爱是衔接成功的关键
进入小学后,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老师的爱显得尤为重要。当孩子胆怯时,老师的爱就像妈妈的微笑能解开他们的心结;当孩子顽劣时,老师的爱就像爸爸的眼神能震撼他们的心灵;当孩子失败时,老师的爱就像温柔的春风能抚平他们的创伤;当孩子骄傲时,老师的爱就像凉爽的秋风能吹醒他们的大脑。因此,对一年级的孩子,老师的爱是喜欢,是平等,是等待。
首先是喜欢。小学在挑选一年级的老师尤其是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时,学校应安排有爱心、责任心、能力强的老师担任。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最在意老师是不是喜欢他,今天你表扬了他,他会激动得又唱又跳,到处宣扬他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今天你请他回答问题,他会一天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今天你对他微笑了,他会激动得小脸涨得通红。尤其是那些略显胆小的孩子,你的微笑,你的鼓励,你的抚摸,那就是最令他们高兴的事儿。表达对孩子们的喜欢方式较多,比如抚摸,当孩子们在认真写字时,为了不打扰他们,老师们轻轻抚摸一下他们的小脑袋,会让他们写得更认真。比如微笑,当早晨孩子们进校时,老师送给他们一个微笑能让他们快乐一天。
其次是平等。别看一年级的孩子是些小不点,可他们的内心非常渴望与他人平等。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非常重视孩子管理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充分发挥小助手功能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约束力。我们在与家长聊天中,发现许多孩子都有在家模仿老师的行为,因为在他们心里,老师非常了不起,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的话就等于圣旨。所以,在开学初,我们会很快安排值日生(全班同学轮流当),并且对他们进行值日辅导。
再次是等待。针对一年级的孩子,等待是爱的最好方式。小孩子忘事的现象非常普遍。当你指出他的缺点或者不足时,他会立即承认,并表明马上就改。但过一会儿,说不定他还会重复自己的缺点,这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有关,他们的自控力很差,注意的形式以无意注意为主。对于孩子们的这种现象,等待是最好的爱。
四、家庭配合是衔接成功的后盾
研究表明,一般6岁入学的孩子,大约需要两三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才能顺利完成“幼小过渡”。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第一学期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帮助子女顺利通过“幼小过渡”。
家长要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学习环境。
良好的家庭气氛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在宽松、和睦、幸福、互助、互爱的家庭中,孩子能自然的感受到温暖、快乐、会有安全感,他们的情绪开朗、性格活泼,能热情关心他人,尊敬父母和孝顺长辈。相反,如果家庭关系冷漠、紧张,家庭成员之间争吵不断、纠纷常起,孩子就会焦虑、恐惧、抑郁、寡欢,缺乏安全感、自信心,性格往往会变得暴躁、敌对、孤僻、胆小,对人冷漠,阻碍了身心的正常发展。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5
1.1婴儿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婴儿出生后就具备了多种感觉,以感觉作为心理现象的最低指标。婴儿的情绪状态主要取决于需要满足的程度和健康状况。一般在吃饱、睡足、舒适的情况下就有愉快、肯定的情绪;反之,当饥饿、磕睡和身体不适时就哭闹,受到突然的刺激则产生惊吓等否定的情绪。在这个时期,母亲对婴儿逐步了解,以满足其需要,而婴儿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被母亲了解,使自己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生病住院的婴儿最大的问题就是婴儿和母亲正在开始建立信任感的过程被中断,同时使感觉、知觉、动作、情绪、注意力和记忆等神经、心理发育也受到一定影响。护理此期的患儿应实施母婴同室,使婴儿和母亲正在建立信任感的过程不被中断。护士注意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要,密切观察婴儿的饮食、大小便及衣着冷暖,经常拥抱、触摸患儿,建立与患儿之间的亲密感,从而让婴儿获得安全、舒适感。对半岁以上的婴儿注意做好母爱替代工作,象母亲一样关心体贴患儿,做到态度和蔼,表情亲切,耐心细致。用适当的环境刺激婴儿,墙壁上挂上色彩鲜艳的儿童生活照片,卡通画面,建立家庭式的病房。向父母了解婴儿在家时的习惯,尽量满足婴儿的需要,如把喜爱的玩具用物带到医院,以减轻其焦虑感和陌生感。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在观察病情变化的同时,还要观察患儿的表情、姿态、动作及情绪等方面的变化。
1.2幼儿(1一3)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这个时期的小儿开始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情感体验,如和亲近的人交往时产生愉快,看到别人痛苦时表现出同情,受到大人鼓励、称赞时出现满足,以及受到刺激、责骂时所产生的烦恼、惧怕等。同时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初步学会了最简单的自我评价,如“乖”“听话”等。2岁时还可表现出明显的违拗性,开始要求改变那种完全依赖别人的状态,转向自我意义趋向,如不听从别人的吩咐而闹“独立”,爱说“我要一。患儿对住院、吃药打针产生畏惧心理,害怕分离,感到约束,从而表现出羞怯、疑虑,产生反抗情绪,甚至出现神经、心理发育的退步现象。幼儿期的患儿已能用语言同护理人员和小朋友交流,但其语言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很多护理人员听不懂的话语,常常因为被误解而感到苦恼。护理人员应担负起护士、幼儿员阿姨及母亲的三重角色。向家长了解患儿在家中的生活习惯,满足患儿的需求。多用非语言方式与幼儿沟通,如通过亲切的表情、和蔼的态度、温柔的,给患儿以安慰,缓解因疾病、环境变化等因素引起的紧张和恐俱心理,调动其积极情绪。耐心解答患儿提出的这样那样的问题,组织他们学习、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鼓励赞美他们,使患儿产生一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选择适当机会让患儿表现其自主性:如鼓励其自己吃饭。真心的体贴爱护他们,消除患儿抵触心理,排除心理障碍,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尽早恢复健康。
1.3学龄前期(3一6、7)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此期患儿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进一步完善,患病期间比平时更加任性和依赖父母。有的患儿还会形成“病获益”心理,平时得不到的食物和玩具在生病期间可以得到,所以认为生病是好事,从而夸大身体不适。护理人员应关心和爱护患儿,与患儿交谈时要有同情心,恰如其分地使用语言进行心理护理是此期的重要环节。因为诸多心理过程,如感知觉、情感、意识行为等,多以人的思维、语言为基础,故护士应像母亲一样和蔼可亲;用词形象有趣,多用短语,避免抽象地讲道理;内容上合乎儿童的心理要求,可结合病情进行安慰、疏导。学龄前患儿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及对预后的判断,这虽然可以避免精神负担和恐惧心理,但患儿往往不合作,甚至影响必要的休息。对此护理人员应因势利导予以约束,利用讲故事、教儿歌等形式,改变其注意力。要维护患儿的自尊心,不能稍有不对就批评指责,应对患儿多鼓励和表扬。
1.4学龄期(6、7一13、14)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这时期孩子大脑趋于成熟、表现好奇、羞涩、有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强。对一般事物已有独立的、比较正确的认识,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心理变化复杂。由于性意识的发展,患儿还会出现害羞心理。有些患儿怕预后会傻或残疾,会出现抑郁和逆反心理。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护理时,就不应该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患儿,而应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采取尊重、信任、循循善诱的方法,在不违反保护性医疗原则的基础上,可向患儿讲清病情,操作和治疗时讲清简单步骤,药物的作用,以消除患儿的好奇、恐惧心理,取得患儿的信任配合,鼓励患儿鼓起勇气战胜疾病。允许同伴好友来院探望、帮助补习功课,充分为患儿创造一个就医的人文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
2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如何疏导孩子恐惧心理范文6
良好的就医环境对患者的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儿童身体状况及心理发育与成人有着极大的不同。文章分析了儿童就医环境现状、儿童就医心理和大众心理以及儿童就医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利用就医环境来影响儿童心理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儿童医院 就医环境 现状分析 儿童心理
一、儿童就医环境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1940年中国第一家儿童医院即上海儿童医院的建立,到今天全国几十家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建立,儿童就医状况逐步得到了改善。从最初的小儿科室的确定到如今发展完善的儿童医学事业,伴随他们成长的载体——医疗建筑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最初的儿童就医环境大多为一个简陋的空间,走廊狭窄且灯光灰暗,挂号、候诊、候药、收费等空间在建造之初不甚完备。受经济条件、科技状况所限,就医空间的设计作用仅仅为了满足最基本的人流疏导和就诊的功能,无暇顾及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于色彩、灯光还是家具陈设等人们都有了更高的需求,然而儿童身体状况及心理发育与成人有着极大的不同,怎样从儿童心理出发?儿童就医时的心理状态如何?就医环境对儿童心理影响有多大?各种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儿童就医心理及大众心理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成人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孩子生病更是让他们焦头烂额,孩子就医就变成了一项任务,家长和医生只想顺利完成,而忽略了儿童的感受。圣经中的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现象的原因:我做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成人,就把孩子的事丢了。觉得年幼的人是一块蜡和一团泥,可以用来任意拿捏——把儿童的心理完全嵌入成人预想的模式当中。把儿童当作缩小的成人,猜测儿童的需要,并不能真正关怀到他们。如在设计中,模糊就医和游戏的界限,在医院设立儿童乐园,而儿童对新环境的关注不如成人,他们从游戏中所得到的愉快会迁移到医院本身,在心理学术语中,这种迁移叫做“泛化”,最终会误导孩子认为医院是一个“理想的”、“安全的”场所,而忽略它是一个治疗场所。
中国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但有时候在“爱幼”上发挥得过了头,于是就有了这么多的“小皇帝”、“小公主”。当孩子生病了,这种情况在医院里得到了放大,孩子生病之后就有了特权。不需否认,对于生病的孩子的需要应该给予满足,毕竟他们本身是柔弱的,所以起初他们想依赖别人,获得帮助,随后才想到用生病来驾驭和使役别人,为自己没有道理的欲望提出要求。
当然这种想法的出现,其原因并不是由于他们的需要,而是由于成人对诊病的态度。成人在儿童刚开始生病时候若不加区分,采取一味满足的妥协态度,这样就使他知道可以通过生病来要挟成人,以后这样的欲望还会无限地发展下去。
所以,对成人来说应仔细观察儿童、深入了解儿童,认识到对生病儿童心理的疏导有时比提供物质更有益于儿童健康。
三、把握儿童就医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及重要性
儿童的成长都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存在不受环境和相关因素影响的绝对独立与封闭的个体。因此要探讨儿童就医环境,一定要研究、分析环境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儿童处于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把握医院环境及相关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是个体发展的其他阶段所不能比拟的。
儿童就医时的心理状态分两种:
一是恐慌不安心理。人类对未知的事物除了具有好奇的心理外,最多的还是一种恐慌,正如原始人类对未知现象的敬畏最终形成了我们的雏形。儿童也一样,由于自身对事物的认知有限,平时没有疾病和住院的概念。一旦被送入医院,面临陌生环境,对他们来说到处都是可怕的“器具”,这里的一切与家里是那么不同,没有自己平时喜爱的玩具,也没有幼儿园里的小伙伴,更没有家里熟悉的摆设。尤其是需要住院治疗的儿童,离开父母,会感到十分不安,初入院会出现退化现象,如尿床、哭闹、拒食等,他们会认为自己被父母抛弃或惩罚。这些小患者最常见的反应就是:一见到白衣、白墙、白口罩就会联想到注射的疼痛、药片的苦和抽血的恐惧,从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再加上陌生的环境和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会产生惶惑不安和恐惧心理,有的患儿甚至不说话,采取消极不合作的态度,有的则是哭闹不停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恐慌。
二是反抗心理。人类天生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如果认为自己要受到危害,会毫不犹豫地反击。由于陌生的环境以及身体上的不适,有的儿童会出现由恐慌心理导致的一种反抗心理,这种心理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攻击。有的儿童大哭大闹,吵着要回家,更严重者对医务人员进行攻击,有的趁工作人员不备而逃跑,抗拒住院治疗,有的对父母强迫住院治疗十分怨恨,父母来探视时也面无表情,用一种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表示抗议。这种情绪往往是令医生和家长最为头疼,也严重阻碍了就医过程的顺利进行。
这两种心理状态的反应是相互影响的,只是因每个个体的性格、年龄及性别的差异,表现方式不尽相同。然而,这两种心理状态却始终伴随着儿童的整个就医过程,这最终是来源于对疾病、对未知的一种不安以及对就医环境的恐惧。
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不仅有利于缓解儿童的就医压力,同时能不断地完善儿童的健康人格,面对困境不是一味的躲避与恐惧,而是勇敢地接受。这就要在设计上加大“趣味性”设计,让医院不再只是冰冷“器具”的堆砌,从细节入手,让其到处充满新奇与趣味,这样能从很大程度上缓解儿童的心理恐惧。
四、如何塑造儿童就医环境
环境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儿童带着本身所具有的求知欲来到医院中,从环境中获得信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应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医院设计者应当根据教育目的和儿童心理需要精心设计医院环境。
(一)创设的环境要做到美化、安全化、适宜化
儿童的记忆以直观形象记忆为主,语词的逻辑识记能力等非形象记忆能力还很差。要让儿童对医院有初步概念,取得与环境的平衡,就必须采取与环境刺激相应的反应方式,儿童借此实现对新环境刺激的同化与顺应。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医院环境都是有利于成人的,但是对儿童来说并不合适。如果儿童就医环境不以儿童为主体,儿童只能被动地吸收外界信息或做纯粹的模仿,儿童与医院环境得不到交互,当然也不会了解医院的用途。
儿童走进医院,就会力图在医院中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当这种展现遭遇阻碍或顺畅时,便有了他们对医院的喜怒哀乐。不仅如此,医院环境也会必然地影响着他们当下的生存状态,这种影响或是积极地充盈于他们当下的生存状态,或是消极地强迫或控制从而受到他们当下生存状态的排斥。
儿童年龄越小,健康行为养成过程中的可塑性越大。有准备的环境虽然是成人为儿童创设的,但这种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成长需要。
由于儿童年纪较小,他们对自己所患疾病的了解较浅,在感兴趣的环境中,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要做到这一点,可从室内的色彩、材质、小品3方面入手——
1.室内色彩
心理、生理化学效应是视觉对色彩的冲击,景观设计是产生视觉冲击的第一反应药剂。不同色系可以带来不同的生理反应。例如儿童病房的主色调宜选择淡雅的颜色,也可以用灰色的家具、装饰物等,还可以点缀一些绿色景观,这样可以避免视觉单调,产生乏味感。在候诊大厅和门诊大厅宜使用高明度低纯度的调和色,在人流量大、嘈杂的地方营造平和、温馨的氛围,也可以运用灯光装饰,制造出一些趣味性因素,例如逐光的游戏等,以此缓解儿童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2.室内材质
触觉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儿童活动的公共区域中,活动设施、家具的材料使用上尽量采用植物皮革等软饰材料。设施的设计应避免锐角的出现,地板的材料可采用地胶、木地板的材料,既有利于儿童安全,又满足视觉上的美观。
3.小品
艺术品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大多数医院都是跟据成人的喜好来设置。儿童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空间,这里的艺术品要适合医院的特性和患儿的审美取向。
公共座椅是环境中一个重要元素。目前,普遍存在座椅不够、磨损度高、安放的位置不合理等问题。从人体工程学来说,座椅只有达到了人体舒适度的比例才能有效提高椅子的使用效率,才能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消除心理压力。而儿童医院的椅子则更为特殊,它需要适用于多种人群,更重要的是要方便成人看护。
(二)就医环境应儿童化和直观化
儿童有一个重要特点——想象力丰富且随意性较强。儿童在平时活动当中常常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弥补现实条件的不足。儿童的感情和情绪存在善变的特点。在儿童的一些活动中,他们会因为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感受随时改变自己的想法。
但是,儿童随着年龄的不同对同一游戏的持续时间也不同,年纪越小的孩子对同一游戏可持续的注意力也越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同一游戏的可持续注意力也在延长,甚至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做同一种游戏。这也就说明年龄越小的孩子更喜欢自己玩。在医院的设计中可考虑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分区安排。
实验表明,当场景是儿童熟悉的,或者是比较生活化、直观的,更容易让儿童理解。这就需要在设计医院环境时充分考虑到儿童“自我中心”的认知特点,尽量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采用儿童所熟悉的元素,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共鸣,这样才能促进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束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教育之母夏洛克·梅森说过:“儿童是一个具备所有发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儿童的天性是爱动的,也是渴望思考的,成人不应该禁止儿童触摸物体,要尽量鼓励儿童多问“为什么”,还要对儿童进行引导。这不仅能促进其空间知觉能力,还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必需的经验,有利于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这也符合医院仁心仁术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