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生课外阅读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生课外阅读笔记范文1
文献标识码:B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纲领,小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语文课外阅读来实现。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的成长特点,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文教学当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形式。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开展阅读活动。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自身对阅读的热爱传达给学生,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动。学生在作文中所使用的优美词句,教师应进行积极表扬。通过表扬树立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及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注重榜样力量在课外阅读当中的作用。教师选取班级中积极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向学生进行介绍,也可让这些学生向同学们分享自身的课外阅读感受。通过榜样带动其他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进而培养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小学作用写作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小学作文写作能力
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籍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从优秀的课外阅读作品当中,学生可以汲取丰富的养分,丰富自身的思想情感。除与教学有密切关系的语文阅读材料之外,学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的词汇、语言等会得到丰富。学生可以对课外阅读中优秀的语言词汇、句式等进行学习,大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其小学作文的写作能力。另外,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遣词造句能力得到增强,进而学生进行写作语言的组织运用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3.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学生自身具有的生活经历很少,课外阅读便成为学生获得语言材料与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学生可以在午休时间阅读当日报纸,并认真做阅读笔记,对阅读当中获得的知识、存在的疑问进行记录。同时,鼓励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课外阅读中帮助学生收获知识,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但学生记读书笔记不应过度注重阅读的数量,而应尽量提高课外阅读以及读书笔记的质量。同时,教师将读书笔记作为对学生进行期末评定的一项内容,进一步调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在读书笔记当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后,可以选择其中较为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等进行摘录。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会更深,学生的知识面会更丰富,阅读能力也会随之得到较大的提升。
4.提高写作的思想性
学生课外阅读笔记范文2
关键词:语文阅读 课内外结合 实施方法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尤其注重的是阅读教学中的课内阅读。因为它是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主要是靠课内阅读来培养。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课外阅读就是补充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容易忽视,虽然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提倡和鼓励学生去阅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尤以文学作品为甚,可是在学生课内作业负担过重还难以在短时期得到根本扭转的今天,也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
课外阅读的重要,还在于它是课内阅读的强有力配合。不管课内阅读的效率有多高,如果没有课外阅读的配合,就不可能获得十足的成效。试想,中外古今的哪一位名家不是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而有为的?韩寒的成功就是明证。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课外阅读组织引导得好的,语文教学效率就高,成果就大。从学生个人的语文学习实践中也可证明,凡是课外书读得多的,语文能力提高就快,学习效果就好。因此,可以这样说,只注意课内,而忽略课外,只能是事倍功半,如果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积极地推进课外阅读,给课内阅读以应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怎样进行课外阅读?显而易见,课外阅读不能像课内阅读那样严格要求,切近教学计划,但它也是教学活动,必须依一定的步骤进行。
一是教师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课外读物,推荐课外读物要考虑到这几点:1、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学生上进,语言文字规范,能为学生提供榜样作用的。其间,还须顾及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个人的经济能力。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地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系,使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互促进。这里还有必要单独提出的是,课外阅读的内容应包括报刊,以至于校刊,或许它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阅读报刊很重要。因为报刊形同百科全书,各种知识几乎无所不包,学生从报刊上得到的知识,可能比在书本里得到的要多得多,而且报刊主要反映的是当前的信息,使学生了解到时代最新的社会动态,所以,阅读报刊就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项内容。2、有针对性指导阅读,可采取这样的方式:设课外阅读指导课,进行专题指导。指导的内容包括:简介课外读物,阐明阅读目的,指点阅读方法,提出阅读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和学生交流,了解阅读的进展情况,交换阅读的看法,解答学生的阅读问题。指导记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摘抄词句或要点,编写阅读提纲,制作阅读表格,写读后感或点评美词佳句。如果是要作好内容全面的读书笔记,还应记入书名,作者出版单位,读书时间,内容提要,要点摘录和简单的认识,感想等。3、要及时地了解和研究课外阅读情况。了解的方式可以是:编制课外阅读登记表,对每个学生的阅读书刊名称、阅读数量、阅读速度和阅读方式(精读、细读、概要读记笔记等)进行统计。抽阅或展览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记。举行课外阅读展览会,交流心得体会,介绍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口头的或书面的调查。
学生课外阅读笔记范文3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训练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课外书的准备必不可少。因此,首要的条件是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我们学校设立了一个大型的图书馆,我经常以班级的名义帮学生借他们想看的书,另借一些与课本相关的书籍,达到资源的充分共享。班级书架就像一个中转站,方便每个学生的借阅,而家庭书架则是学校课外阅读的重要延伸,学生在家的时间最多,也是阅读的重要场所。
因此,要开展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家长的全力支持尤为重要。我争取到家长的全力配合,应允多给孩子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阅读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的有些内容是从名著名篇中选出来的。如《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在教这篇课文时,我向学生介绍了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历史,还介绍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特别点到诸葛亮三气周瑜,诸葛亮如何逃离东吴,却又点到为止,吊学生胃口,激起了学生阅读的欲望,课后不少学生争看《三国演义》。由于有了“课本”这个引子,很容易诱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某篇文章,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有关书籍,也可以达到加深认识和诱导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如教学的《》后,让学生去读他写的《咏梅》等。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我大胆引导学生拓宽学习和阅读的范围。这样学生才能受益无穷,趣味无穷。
还有我教会学生筛选读物,适时选取一些合乎学生心理特点,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课外读物或文章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有亲近感。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把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向同学介绍,读给大家听,让大家自己去读。
我所采用的激发兴趣的方式也有很多,例如给学生先讲故事,再让学生复述;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组织各种读书比赛、作文比赛和讲故事比赛等;提供优秀书目、内容后让学生介绍读物梗概;经常鼓励爱读书、善读书、会读书的学生并让他们谈体会等。这样做不仅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还起到了促进大家多读书、争相读好书的作用,使学生阅读的内容与自己所学相结合,把课内所学之法运用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把方法转化为能力,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增长知识、见闻,从而形成了一个阅读之网。
三、 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如果学生仅仅有了阅读的兴趣,不懂得如何去读,如何学会技巧,学以致用,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种,即略读和精读。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段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内容,则要采用精读的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写体会、编手册等方法促进对精读内容的理解、积累乃至运用。精读和略读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精读往往建立在略读的基础之上。如一本书值不值得一读,常常是先浏览一番,通过逐步了解、感知才会发现其中是否有值得精读的内容。比如当读到某段话对自己人生有很大启迪时,就可以细细品读,深入感悟;如果读到十分优美的语句,对自己习作有帮助,不妨把它摘录下来,背一背。这样,略读和精读有机结合,既能保证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确保阅读的效果。
四、巩固课外阅读的成果
“做笔记能使人知识精确。”为了便于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参考,我鼓励每位学生都准备专门的笔记本作课外读书笔记。笔记可采用摘抄、列提纲、写体会、制卡片、剪辑等方法。内容上可是多方面的,包括在略读时精选的词句及精读时需烂熟于胸的原文或片段都可以。为便于检索,我引导学生在做笔记时分门别类。可按词、句、段、文分,也可按材料类型的不同分成各个栏目,譬如课堂内外、诗词天地、习作精萃、我的感想等。总之,对所作笔记进行归类,有利于学生随时运用课外阅读的成果,使之成为独具自我特色的“工具书”。
学生课外阅读笔记范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42-01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完善人格。当前,学生由于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不太重视课外阅读,对课外阅读渐渐失去了兴趣,而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造成学生课外阅读量偏少,课外阅读质量不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引导对策。
一、把握课堂时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不只是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需要重点把握课堂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为主,避免照本宣科,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将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课外读物。
例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笔者准备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时运用情境重现、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带动学生融入课堂,感受故事的情节。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笔者抛出了问题:“吴用等人得到生辰纲后被官府抓住了吗?被判刑了吗?”学生纷纷猜测、讨论吴用的结局。笔者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阅读,在下一堂课开始前以讲故事、提问等方式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好地把握了课堂的时间,把课文讲活了,而且留下了悬念,引起了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二、精选优秀书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初中生课业繁重,课外阅读时间、精力有限,在阅读书目的选择方面,也欠缺鉴别能力,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书目,让学生阅读有益的书籍。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挑选与课文有关、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作品,并在课堂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对作品进行引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自主阅读、查阅工具书、合作交流等方式,对作品进行初步阅读,在下一次授课时,教师再对作品进行详细解说,激发学生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阅读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出师表》(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师:同学们能想得起关于诸葛亮的哪几个故事呢?
生A:草船借箭。
生B:还有三顾茅庐。
师:不错,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那么同学们对于诸葛亮有多少了解呢?
生C:我还记得一句话是“既生瑜,何生亮”,是说周瑜跟诸葛亮的。
师:这是《三国演义》里周瑜说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为什么世上已有了他,老天还要生出一个诸葛亮呢,表明了他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在课后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来了解。
通过以上方式,笔者将我国优秀文学作品引入课堂,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三、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
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会事倍功半。阅读方法有泛读、速读、精读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选择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课内阅读的方式,进行反复的精读;对于学生易于理解的读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泛读。在学生阅读完作品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与心得,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笔记的形式记下来。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前,笔者先给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对那些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帮助理解,对于阅读过程中觉得特别欣赏的部分,可以抄在笔记中。同时,笔者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注重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目的,并注重融会贯通,将在课外阅读中收获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笔者还注意监督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和心得,以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只有具备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自主阅读,并且在阅读中真正地有所收益。
学生课外阅读笔记范文5
读书是进步的阶梯,很多名人贤士都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理解、鉴赏文学知识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要选好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
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径,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籍不如不读。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在有益书籍中汲取营养。首先,书籍要具有鲜明的主题,而且思想要健康。高中学生思维还没有完全成熟,判断事物的标准还不是很明确,具有鲜明主题的书籍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生活、感知世界的能力,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性格,避免不良读物对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其次,课外书籍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由于受到年龄、阅历以及知识水平的影响,一些过于晦涩和深奥的书籍不适合学生阅读,那样的读物不仅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学生读不懂,自然收效甚微。第三,阅读内容要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个性也是千差万别,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关注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四,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学生在阅读时不应只看文学类或是名人著作,因为这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死胡同,广泛涉猎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兴趣阅读是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前提,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持续动力。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主动参与到课外阅读,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才能促使学生把“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教师可以用一些优秀报刊作为指导学生阅读的切入点,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这些报刊内容丰富,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里面的文章也多是写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学生在阅读这些报刊杂志时,会感到心情愉悦、收获连连,长此以往,这些杂志便会成为学生调节心情、扩充知识的必需品,学生的阅读习惯也会由此养成,这为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奠定基础。
三、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很多高中生课外阅读时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很多书籍在阅读过后就被学生抛诸脑后,没有消化和掌握。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边读边记,提高阅读的实际效果。读书笔记不只是把文章中的名言警句、优美佳句摘录下来,最好是能够熟读这些词句,存到自己的大脑“语库”中去,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教师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让读书笔记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以座右铭的形式写在一张卡片上,并把卡片贴在自己的课桌上,时刻激励自己认真学习;或者让学生把看到的优美佳句抄录在书签上,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促使学生快速掌握这些知识;还可以举办读书笔记比赛,评选“十佳读者”等方式来激励学生的阅读热情。读书笔记的形式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采用最合适的方式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四、要注重开展读后交流活动
学生在阅读之后的相互交流,对于发散学生思维、提高思辨能力、深化阅读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读后交流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课后聊天、课堂讨论,或者是专题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倾诉的欲望,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阅读完《城南旧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讨论交流会,让同学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妞儿、秀贞等人物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针对“你认为秀贞是疯子吗?”这个话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秀贞是疯子,因为她疯疯癫癫的,所有的人都不愿意搭理她”,而有的学生则不这么认为:“秀贞只是思女心切才会这样,我从她的身上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母爱。”等等,这些都说明学生有着细致的阅读、积极的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课外阅读笔记范文6
【关键词】视野 全面素质 笔记
以前我们农村语文教师抱怨,学生没有书读。的确,前些年农村中小学的图书室条件太差,书没有多少,想开展课外阅读都不可能。这几年国家加大投入,使农村中小学的图书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那么现在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如何呢?
语文教师也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教师之所以不去搞课外阅读教学,致使大部分学校的课外阅读处于失控无序状态,笔者认为原因不外乎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因为教师不能认清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的关系,怕搞课外阅读会影响中考高考。再有,不少教师没有读过多少书,又不愿读书。有的教师甚至四大名著都没读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指导学生呢?他们对课外阅读没有把握,主要是缺方法,不知道如何去进行。而且观念与实践没有跟上。课文仅是一个例子,让学生愉快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才是我们的目标。
一 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课内阅读教学仅是演练指导,让学生掌握方法,课外阅读才是实战,是学生运用课堂阅读所学的阶段。说白了,教材就是专家给语文教师精心挑选的便于教学的例子,目的是通过这些例子的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借鉴写作。叶圣陶曾说:“阅读课外读物实际上有双重的效果,除了得到各种新的收获外,还可以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又说“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可很多语文教师把教材当成语文教学的全部,实在是可悲。有的语文教师主观上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客观上仍然跳不出教材的圈子,不愿改革创新,最后通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学生的成绩是提上去了,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又真正提高多少呢?就更不要说创新了!
二 课外阅读会不会影响语文成绩
这是语文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能否开展课外阅读的关键性问题。实际上,只要看看魏书生、赵谦祥、吴泓、黄玉峰等优秀老师的教学,这种顾虑大可不必,因为这些教师都大搞课外阅读教学,他们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常常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而学生所具有的思想深度、人文素养、语文能力又绝非其他学生所能比。
三 培养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
1.教师方面
第一,教师必须充分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地去实施。
第二,教师必须有大量丰富的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更有效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学生方面
课外阅读,并不是让学生自己阅读就行了。在教学时,尤其是教学之初,教师必须给学生必要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兴趣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
第一,要养成精心选择的习惯。朱光潜先生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可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
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用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多读一本没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事件和精力,所以必须慎加选择。
第二,要养成制定阅读计划的习惯。选好书目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把全书估计一下,预定分若干日看完,而且果真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当然在校期间,一般教师会制定统一的阅读计划,以便于检查和指导。实际上,主要是指导学生寒暑假的课外阅读计划。假期是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时期。制定阅读计划能保证阅读的效率。
第三,养成按序阅读的习惯。序言和目录相当于一部书的导游图,你不看导游图,就直接去旅游。只能是瞎转,效率是不会高的。因为序言一般会告诉读者成书经历、写书目的、基本内容等,这对读者快速理解、掌握书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是有极大帮助的;而阅读目录,并记住目录,也会帮读者理清全书框架、理解全书、快速记住内容,作用很大。曾有研究证明,看书前看目录和不看目录相比,在记住著作内容方面,前者比后者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叶圣陶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学生读课外书要注意养成好习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梗概,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