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案例教学法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案例教学法特点

案例教学法特点范文1

一、高中生在知觉和观察事物时比以前更全面、更深刻

他们能发现事物的一些主要细节和本质方面,其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概括性都比初中有很大提高,研究表明,高一学生视听觉的感受性已达到成人水平,有的甚至超过成人。

在教学中,需要做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在实验设计时,要做到实验目的性强、操控尽可能精确、效果明显、趣味性强;实验过程中,应明确实验目的是什么、观察什么现象;做完实验后还要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何改进实验。

二、高中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他们能够按照一定的学习目的支配记忆活动,乐意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来识记材料。尽管如此,无意识记仍是不可缺少的。随着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发展,学习内容的加深,学生要掌握大量科学概念,抽象记忆也随之发展起来。

高中物理知识多而繁杂,前后知识点联系紧密,逻辑性强。绝大部分内容是有实际意义的,所以高中物理知识的积累更多地采用意义识记。在学生进行新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如何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归纳和分类。让学生通过回忆,理解知识点之间的横、纵向联系。学会根据具体实例通过抽象形成理论知识,并用实践检验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适当组织和指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复习是增强记忆的有效方法。复习方式多样化,分量要适当,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过度学习”,经验证明过度学习50%效果最佳。

三、高中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有了很好的发展

有意注意已占主要地位,能够有意地调控自己的注意,使之指向和集中于需要学习的事物中。注意的稳定性增长速度逐渐缓慢,并趋于成熟。广度已达到成人的水平了,能看到4~6个客体。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和任务,能较好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任务型教学或问题型教学来安排教学内容。在不同任务或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即使没有这种关系,我们也要采用适当的内容穿插在两个任务或问题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的学习后,注意力会有所下降,在此期间教师可用较风趣的语言或故事让学生轻松片刻,调整紧张的学习心态,让学生有适当的时间回味已经解决的任务或问题,同时为下一个任务或问题作铺垫。不同学习任务之间的逻辑性联系可以让学生在处理任务的同时复习上一任务。根据本人的经验,一节课中安排三至四个学习任务或问题比较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量。每个任务用时8~10分钟,既考虑到学生的休息和注意转移时间,又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中有35分钟左右的时间能高强度集中注意力。

四、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很高的抽象概括性、反省性和监控性

他们一般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能够用理论作指导分析综合各种材料,不断加深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抽象逻辑思维趋向理论型。思维的完整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比较迅速,趋于优势地位。他们一般不盲从,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怀疑、争论,有时会有好走极端,产生片面性、主观性,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倾向。

物理问题来源于生活,对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何简化成物理模型,如何找出所遵循的规律等等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巨大障碍。在解决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科学地忽略运动的次要性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简化运动过程,根据分析物体运动的一般性思路思考得出运动规律。让学生大胆猜测、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断质疑教师和同学的结论,在挫折和成功的不断交错之中进行反思,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强化,以达到熟能生巧、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评价教学效果时,要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教学―活动―评价相统一的表现性评价机制,采取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过程评价。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对小组集体的评价。评价以激励为主,以多种形式,在多种合作氛围和学习情下进行多元的、多角度的评价,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孝华;引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J]. 天津教育 2004年Z1期

案例教学法特点范文2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工程招投标课程 应用特点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62

Abstract The project bidding course is a introduction for the bidding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It combines with the actual strong. Case Method is a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It discusses the project bid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case teaching method to implement the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project bidding in the processing of teaching. The case study is used in this paper then. So case method application is helpful for teaching content, and improve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skills. It also optimiz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case method; bidding course;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method of implementation

1 工程招投标课程的基本内容

工程招投标课程以合同法律知识为基础,以我国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为重点,全面介绍了公路工程施工设计招投标工作内容。通过对工程招投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合同法律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掌握《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基本内容,了解公路工程招投标程序和方法,了解合同法律知识基础,熟悉各种公路工程承包工程招投标问题,掌握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条款的基本内容,并全面了解工程变更、分包、延期、索赔及违约的处理原则和方法等内容,掌握FIDIC合同条款,了解FIDIC合同条款与国内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条款的区别。它是法学、经济学理论、土木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在组织实施合同中的具体运用,其知识点较为枯燥与繁琐。所以有必要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使枯燥的知识与实际结合。

2 工程招投标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

案例教学法指采用实际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并结合结合教学主题,透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①

依照工程招投标课程重点及讲解要求,所谓工程招投标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围绕工程招投标课程的相关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先理解课程相关理论,通过实际教学案例,结合课前预习与课堂讨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使教学过程形成多向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工程招投标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实际上也是一个本地化应用的过程。如果脱离了工程招投标课程特点,而照搬理论,就会难以有效实施。所以需要掌握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课程中的特点。②

2.1 实践性

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中具有较强实践性。在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选取来自于工程事件,学生可以基于工程时间体会和理解工程招投标的重难点知识点。学生在能在课堂中接触到实际工程,并且运用前期所掌握的知识展开讨论与总结,找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措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使学生更易理解枯燥的工程招投标知识,符合课程改革要求。

2.2 启发性

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中具有启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选取的案例既有实际情况的描述,又包含着工程纠纷问题。案例教学法先是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中隐藏的背景和存在的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得到具有自身特色的解决方案。

2.3 针对性

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中具有较强针对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训练对结论的探究过程,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现阶段新教改中教学目标实现的手段之一,不断改善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的方法之一。

2.4 互动性

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中具有互动性。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工程招投标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教师不能像以往课堂中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只充当课堂教学的辅助者。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学生进入独立的分析归纳状态。真正做到由教师的教授知识转化为学生与教师课堂上进行生动讨论的互动教学方法。

3 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教学环节中的实施方法

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老师须全面把握教学环节,最好能选择目前工程招投标工作与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晒选,需在大量搜集实际案例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各个案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且课堂教学时间较短,学生需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充分了解与掌握案例的具体情况,并掌握案例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结合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与讨论。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提前将案例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深度的消化吸收,也就是进行案例预习,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一个案例往往不能反应全面的课程内容,若仅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实施环节中,应结合案例不断改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单元,先阐述知识重难点,再把招投标课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提供分阶段案例。可把一个情景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里设立小案例,小知识点更为明确,且改善了一般案例教学法中缺乏概括化知识和理论分析能力培养的局限。

事实证明小案例的教学效果良好。但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与老师不断的思考与创造,这种方法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程变得生动,通过学生发言,锻炼学生的辩论能力和思维能力,改变原有的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不再被动,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吸收知识,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者,这种学习方式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与讨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考核大部分的考试以题型包括填空、选择、简答、论述等题型,着重考查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知识点和原理。但是实施案例教学法后,应将考查的重点集中在考核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析,锻炼期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的考核不应仅仅基于期末的考核,在进行每一次案例分析后,做好反馈设计,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独立思考和总结,可通过书面上交作业,对学生工作打分,考查学生对案例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可占学生总成绩的大部分。期末考核可以实际案例为主的考核方式,题目可结合招标注册工程师的考试的历年真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未来成功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4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4.1 案例背景与分析

首先在课程中简要介绍招投标工作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原则。然后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基本情况:某重点工程项目预计于2015年11月28日开工,但由于工程较为复杂,业主经相关主管单位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业主于2015年8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甲、乙、丙、丁、戊五家施工单位发出了投标邀请书。这五家企业均接受了邀请。招标文件规定,投标截止时间是9月18日下午4点,业主将于10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甲、乙、丙、丁四家企业均提交了投标文件。10月21日下午由招标人开展了公开开标工作。评标委员会于9月28日提出了评标报告。乙、甲企业分别为第1、第2名。但企业乙投标报价高于甲,因此业主在10月10日向甲企业发放了中标通知书,并在11月12日签订了中标书面合同。

教师应在上课以前先给学生案例,并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该招投标过程存在什么不合理性?请说明理由。

4.2 案例实践

上课的时候,将学生分组进行深度的讨论,然后要求小组进行代表发言,阐明各小组对案例中涉及问题的看法,提出各小组讨论后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开标应该在投标文件上指明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中公开进行,本案例中指出9月18日下午4时是文件中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但业主单位到9月21日下午才开标,这与相关规定并不相符合。(2)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天内,应按与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但在本案例中招标单位于11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到11月12日才签订书面合同,时间间隔已超过1个月,这与《招标投标法》中对中标通知书发放的相关规定也不相符。

5 总结与评价

本文通过阐述工程招投标中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介绍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教学环节中的实施方法,简述了案例教学法在工程招投标课程中的应用。该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优势:帮助老师凝练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施案例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大幅提高。除此之外,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掌握新知识以及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案例教学法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对学员课前预习内容与深度的要求较高,预习案例会占用学生较多时间。其次,在案例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师难以有效把握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和课堂气氛的掌控能力。而就考核和评价的方式而言,紧扣案例教学的基本特点,如何进一步优选案例,凝练教学内容,使案例与知识点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公司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优化,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考虑与解决的问题。

注释

案例教学法特点范文3

基于创业培训本身的特点,目前许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其中案例教学法被大家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源于1917年的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逐步被其它大学所效仿,案例教学因为强调教学中的互动,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取得了重要位置。案例教学法是运用典型案例,模仿现生活中的创业情境,帮助学习者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思考和决策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培养学习者沟通理论与实践,能够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式很好地融合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强调情景的真实性。案例教学法是对现实中创业者面临的具体情景所进行的诊断性分析。这种分析多以创业故事进行讲述,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故事提供特定情景相关的情节、数据,以此来设计行动方案,从而实现了解现实事件复杂性及如何科学决策的目的。通过案例将现实问题导入教学学习过程中。在教学实践中多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第二,学习的自主性。在案例教学中,以学员为中心,教师扮演“导演”角色。教师比学生知道得多,但教师的知识并不是权威性的,学生可发表不同意见与观点。知识点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并在学生中互相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求知欲望越来越强烈。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在讨论时表现出自主,自信的另一面。第三,明析的目标性。案例教学法总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理理解和应用,提高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判能力以及理财能力。同时构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框架。

二、案例教学在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绝很多教师也在不同程度地运用,但在具体运用中存在以下问题:①侧重知识点案例,只能起到强化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很难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方面建议大家参考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出版的《创办你的企业》一书,该书中将创业过程通过夫妻创业故事贯穿创业的每一步。②忽视定量分析。案例只注重定性研究,不注重定量分析,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在理财能力提高环节,必须进行定量分析,用数字说话。需要学生不论什么专业背景,要能够进行未来一年的销售预测,能制定销售成本计划及现金流量计划。③案例教材缺乏系统性及引导性,学生面对案例往往感找不到切入点。④缺乏创业知识的系统讲解。创业教育知识点很多,由于学生专业不同,应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有重点的进行补充。

三、创业教育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取与设计

创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判断和分析能力;通过对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弥补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对学生在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的。针对创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创业教学的特点作如下探讨:1.案例的选取与设计要做到有对象性。对象性,即教学对象及案例教学设计的选择性。案例的选取与设计一定要考虑学员的专业特点。管理专业学生要多设计些财会方面的案例,计算机专业学生多设计营销类案例,对学生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完善。2.案例的选取与设计的典型性。案例应选取当地现实的案例以引起学生的共鸣。3.案例的选取与设计的针对性。案例选取应与每个知识点相衔接。如在预测启动资金时,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准确核算出具体数字,4.案例注重知识的拓展。如企业促销方法,要在案例中设计出广告,人员促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几种手段的综合运用;swot分析法要讲清楚SWOT分析的四个象限。最后在教师指导下,每位学员要独立完成创业计划书。

案例教学法特点范文4

关键词: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信息系统开发;计算机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3.053

0 引言

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通过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更要使学生能够结合实例掌握具体的开发技能。由于信息系统开发涉及到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等诸多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基本不具备社会实践经验,对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了解甚少,对管理策略的具体应用缺乏实际体验。因此,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的教学难度很大,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较高。采用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法很难让学生对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部流程、要点有直观感受。案例教学法具有生动、贴近实际、参与性强的特点,通过在信息系统开发课程中引入案例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结合企业实际来分析、设计和实施信息系统。

1 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的教学特点

1.1 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的教学难点

由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其教学难点主要有:第一是理论和方法容易理解却难掌握;第二是相关知识点太多但体系性不强;第三是实践性强但学生知识面不够、实践经验太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学生听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将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1.2 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师素质要求

从课程特点来看,从事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的老师应该是既懂管理知识,最好有从事企业管理的经历;又懂计算机技术,尤其要熟悉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和数据库技术;还最好是有开发信息系统项目的实际经验。然而,要全部满足这些要求,无疑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1.3 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的实际教学上,很多教师或偏重于对开发方法、开发原则、流程等的课堂讲述,或偏重于数据库技术的实验操作,或强调软件编程的介绍。学生学了后,对信息系统开发认识非常模糊,理论无法联系实际,缺乏直观感受。

2 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或者通过对一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启发学生思索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也叫实例,是对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或者是一个现实发生的典型事例。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方式是问答式或讨论式,有别于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方法,其目标就是训练学生的职业技巧和技能,其优点是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个人钻研、独立思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缩短学校与实际应用环境的差距,使学生以后能更容易适应自己的工作角色案例教学法在很多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法律课程教学、商务课程教学等。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主要区别有:

(1)传统教学法内容主要依据固定模式的教科书;案例教学法使用的是实际案例,即对特定情景和实际企业应用的描述。

(2)传统教学法的组织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或演示等形式传授知识;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问题进行的讨论和分析,师生不分主辅,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传统教学法中教师主要任务是熟悉教材、实验;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扮演多种角色,而且要求知识面广,视角新。

(4)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气氛一般要求严肃、安静;案例教学中气氛要求活跃,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充满交流与讨论,学生要扮演相应的角色。

(5)传统教学法的教学场所主要是课堂或实验室,案例教学的教学场所可以多样化,可以是课堂、实验室,也可以是机房、模拟的环境等。

3 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的案例选择

从各种公开文献来看,案例法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如网站建设、图形图像处理、电子商务等。但是案例法在信息系统开发课程中的应用还较少。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的选择。在信息系统开发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关键是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能力,来进行案例的选择和准备。

由于信息系统开发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案例资源特别多,种类也非常丰富。其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按照涉及的学科内容分:管理学案例、数据库案例和编程案例。

(2)按照信息系统开发阶段分:系统分析案例、系统设计案例、系统集成案例、系统测试案例等。

(3)按照来源分:企业案例、教程案例、网络案例、报刊杂志案例的和自制案例等。

(4)按照形式分:操作型案例、知识型案例、讨论型案例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案例,但是必须紧扣教学目的进行合理取舍案例,避免把案例变成故事。尤其要注意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多选择讨论型案例、操作型案例,并最好选择企业实际开发的信息系统案例进行教学。另外,由于信息技术更新很快,因此更要重视信息系统案例时间的新颖性,避免把错误信息和落后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高职教育重在技能的教育,因此学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广度较低。所以,在案例的选择时还要注意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选用案例要得当,应选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案例,尽量选用开发规模比较小的信息系统项目作为案例,选择中小企业作为开发背景的案例。比如选择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超市收银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等作为教学案例就是比较合适的。

4 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案例教学法在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探索。如何根据案例教学法的特点,结合教师、学生和课程的特点,达到教学效果,关键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4.1 课前要高度重视案例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两个方面。教师准备,选择恰当的案例、弄清楚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关键。学生准备,主要是根据教师的提前布置,作好收集相关背景资料、技术知识等。比如讲述ERP相关章节时,老师可以先列出将要介绍的ERP案例,然后让学生提前收集此案例公司的相关背景资料、ERP发展情况等,再进行课堂讨论。

另外,教师还要重视日常的案例资料收集。通过案例整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这是提高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教学质量的基础工作。做好案例的分类编写、修正更新,可以使案例更加系统化和案例反映学科实际状况和最新进展,保持课程活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4.2 课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案例教学环境

课堂效果如何,是衡量案例教学法在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中能否发挥作用的标准。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案例法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用举例来对学科的内容进行说明。在信息系统开发的教学中,需要尽可能提供逼真的模拟环境,以体验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步骤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情形。在给定的环境中发生的事件的结果如何,通常要由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做出判断和设想。通过一个用案例法教授的课程,学生应该体验到有过实际解决问题的经历,懂得遇到开发过程中的困难和变化时如何合理处理。

在教学中,可以模拟一个具体的开发案例,比如选取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组,让学生分别充当系统开发方(某软件公司)、系统需求方(某中学),然后在两个虚拟的组织(开发方、需求方)里又分别进行角色的细分,并根据教学的进程,让学生对每个开发阶段需要做的工作结合案例完成任务。这样,学生获得的系统开发知识将更为直观,也更能提高其实际能力。

4.3 注意把握案例教学的主要流程

案例教学的流程一般是:案例,提出要求,学生思考,引导发言,相互交流,教师总结。合理把握这些环节,可以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系统开发课程还有大量的实践操作环节,比如系统实施阶段的数据库设计、程序编写等,这些内容的教学时应该在计算机房进行案例模拟教学,以分组配合完成案例任务教学,此时不宜采用讨论模式的案例教学。

4.4 课后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

教师课后要认真进行教学效果检查和评价,一般可以通过让学生书写方案设计书或报告、案例分析书面作业等来进行,也可以找学生访谈、交流心得体会的方式来评价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应用案例法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从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的重点应该是注重实际应用的教学,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案例教学让学生从一个个实例中来逐步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阶段和步骤,培养学生模仿实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工作做好素质能力的准备。案例教学法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中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较高。因为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出来的能说明问题的案例为核心,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过多依赖案例教学容易造成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总体掌握,可能使学生形成一些片面的认知,容易根据个别典型案例所展现出来的信息出现以偏概全的认识。因此,在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法还应该配合常规的课堂讲述、多媒体展示、实验实训等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邓三鸿,许鑫,王吴等,案例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实践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2(9):120-121

[2]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7

[3]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80-483

案例教学法特点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工商管理;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作者简介:仝冰(1982—),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教师,硕士

一、案例教学方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所选择的案例是由教师根据所授内容进行筛选而得到的,是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授内容而安排的。让学生在特定的、典型性的环境中进行角色体验,从而提升自己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思维方式。案例教学法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个开放性指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参与进去,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全员参与。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与经典案例处理方式的不同,从而发现自己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不足,并及时作出改正,逐步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拓展思维广度,也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师生互动性。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的讲解员,而是成为案例中的主持人和旁白,学生也从一个单纯的学习者成为案例中的角色。这样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经典案例进行再现和讨论,从而提升知识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为教师减轻了教学压力。

二、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会为了向学生传达经典案例而过分重视理论分析,而忽视实践操作和对细节处理的把握。教师对案例的理论进行大量分析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印象,但也使案例教学法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案例教学法中所选择的案例大部分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相符。由于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应用的时间较短,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多在报刊中进行选择,选择范围较窄,这样就造成了相关案例与现代中国实际情况脱轨的局面。这样的案例选择,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处理实际工商管理问题的办法。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不够熟练,认识不够全面,往往会造成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处理不当。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过分依赖传统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仅仅作为一种举例方式出现在课堂,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得不到体现。这样就使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无法相互配合,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起不到相关的作用。

三、案例教学的合理应用

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课堂上的合理运用需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案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接触到一系列案例之后学会自主进行思考,从而学会将工商管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学习相关工商管理知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并将各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每节课所授内容不同以及参与的学生不同、学生的水平不同等特点,安排不同的案例以及对案例分析的不同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工商管理相关案例的选择,多选择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与时代接轨的案例。在案例教学初期可以选择一些相对经典案例,让学生对这一教学方法有整体上的理解,并逐步适应这种教学方法。之后引入与时展密切联系的案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引入本地区的案例,让学生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教师应针对现代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教学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并将各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不断完善工商管理相关案例的选择,从而使案例教学法逐步完善,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富生,邹国良,汪小平.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28(2):41-44.

案例教学法特点范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亚案例教学 本土化移植

【项目基金】本文为烟台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法学教学方法改革——以法律思维与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视角》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5-03

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教育为法律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为实现其法律教育目标,英美法系国家掀起了法学教育方法改革的热潮,相继产生了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其中,案例教学法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获取法律知识能力[1]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在我国,法学教育虽没有明示为法律职业教育,但在学生掌握一定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获取法律知识的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法学教育的应有之意。但传统讲授式的法学教育方法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引进是我国法学教育方法改革的重大举措。但若无视案例教学法的生存环境与本土环境的差异,必将产生“橘生南国为橘,生北国则为枳”的现象。所以,案例教学法的引进应充分考量本土环境,舍弃“貌似神离”的移植,追求“貌似(不似)但神合”的引入。

一、案例教学法透析

案例教学以美国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判例教学,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C.C.Langdell)创造。案例教学事实上是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有关案例,通过阅读案例寻找规律,并进而探求法官居中判决时的原则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又有互相辩论,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对于法学的理解并使其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的获取能力与实践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讨论,而是对学习法律的一种整体方法的命名。作为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1.课前充分的准备。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教学法的最大差异不在于课堂,而在于课前环节。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判例,作为教学资料发给学生。这些选编出来的案例通常都是曾经确立或者影响过某一重要法律理论与原则的代表性判例。由于每个法官都要在判决书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判决寻求理论根据,故英美法系的判决书长于理论与推理分析,这决定了判决书普遍较长。这些推理性强、文字精炼的判例一般都要学生事前详细阅读,认真分析并做出合理判断。另外,老师还会鼓励学生搜集并阅读一些与之相关的其他案例,尽可能的比较案例间的异同,从而准确领会该判例所确定的法律精神或者原则。所以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课前阅读量非常大,但大量的阅读和充分的准备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课堂苏格拉底式的问答。在案例法课堂上,教师对已布置阅读的案例进行提问,这可以了解学生对相关判例是否阅读,对判例中的争议点是否明晰,对判例所反映的法律原则或者规则的变迁是否清晰。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提问、反问、追问,迫使学生发挥其积极主动性进行思考、归纳与总结,然后课堂进入到讨论辩论阶段,在讨论与辩论中逐渐理清法律原则或规则的内容及精神意蕴。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扮演的是“引导者”而非“讲授者”的角色。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去感受获得这些法律知识的过程,去体验法律职业的思维模式与方法,锻炼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能力与运用法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一场典型的美国法律课堂是有关案例含义的对话,而不是教师的直接讲演。[2]

(二)案例教学法的存在基础

1.判例法制度与案例教法学法具有内在契合性

案例教学法在英美法系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取得成功,是和这些国家所采用的判例法制度分不开的。判例法是在现实中出现相关案例后,由审理案件的法官在判决书中将判决理由予以阐释,从而确立了为后来案件所遵循的法律原则或规则。在判例法国家,法律的产生有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同样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法律知识的获得是由学生自己查阅判例并分析比较,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追问、反问与讨论,逐步的分析辨别、积极思考总结出来的,其同样经历了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知识获得的路径与法律产生的过程何其相似!正如哈佛大学梅因教授所讲:“以其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案例教学法比讲授法更接近普通法的天性。”[3]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案例教学法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方法,而是判例法制度在法律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二者具有内在的契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