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字理 教学 案例 原则

字理教学不仅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还需要有一定的原则。本文就小学课文《昆虫世界》做为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字理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字理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这么多昆虫,还学习了这么多生字,一起读一读。

生:蚕、萤、蜜、蜂、蜻、蝇、蚜、蛾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大部分是虫字家族的字。

师:我们看,这就是虫字的字理演变。(“虫”字的字理动画。)

师:带有虫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系?

生:昆虫。

师:再看老师板书的这六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虫字旁有的在左,有的在下。

师: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虫字旁在左,写得瘦一些;虫字旁在下,写得扁一些。”

生: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有些字声旁字音和字音相同,有些字声旁字音和字音相似,还有一些形声字在长期的演变中发生了变化。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记住了生字,还掌握了识字的好办法,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二)案例解读

低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而低年级语文教学却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因此在进行“川”字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出示小河流水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感受“川”的字理演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并牢记生字的字形,了解生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在教学《昆虫世界》时,通过创设的昆虫世界情境,学习“蚜、蛾、蜂、蜻、蝇、蚕、萤、蜜”这八个字,最后学生通过观察板书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声旁字音和字音相同,声旁字音和字音相似和一些形声字在长期的演变中发生了变化。”学生不仅认识了字,还掌握了形声字识字的方法,不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字,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规律,识字的方法,学得轻松愉快,就会慢慢地喜欢上了汉字。孩子们在识记汉字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从小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为今后更好的运用它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字理教学应遵循原则

老师在运用字理教学的时候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

(一)实用性原则

我们进行字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字理教学不仅要教授文字学知识,还需要注重其实用性。

从实际出发,我们分析字理时要尽量避免繁琐的字源理据考证。我们如果拿来就用,生搬硬套,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所以,如果通过解析字源理据来教学,那么教师就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对字源理据加以选择、加工,争取用最生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就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乐于接受,能够接受。

(二)科学性原则

运用字理教学的总原则就是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分析字理时要遵循汉字的构形规律。字理的解析不是天马行空任意联想来,而约定俗成和符合事理逻辑的范围。

汉字是古人根据生活、生产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是用具有形音义的符号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真实记录,是先民认识社会和自身生活的真实记录。因此,每一个汉字的构形都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其主要表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假借、转注等造字方法。我们的字理分析要建立在规定性的基础之上,因为汉字造字的本义是定性的。

(三)生动性原则

在进行字理分析教学时候,我们要尽可能采用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方法。首先,我们要把汉字构形理据本身蕴含的趣味和智慧因素充分地挖掘出来。汉字的创制本身就是古人伟大的发明,汉字记录的是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显示的是我们先民的生活图景,其中部件、笔画的完美组合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就像活化石一样让人着迷。此外,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百科全书,它体现了中国的宗教、历史、习俗、哲学、思维、伦理等古代社会文化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让学生觉得汉字表意很形象,教师可以在分析字理时通过生动的语言就能把其中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

三、结束语

实际上,汉字本身并不难识难记,只是人们没有找到汉字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没有应用规律教给学生方法指导学生识字。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理据和组成规律,运用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把学生从繁重的机械抄写、识记中解放出来,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识字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静峰.论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特点及其在识字教学领域当中的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0).

[2]吕菲菲.识字教学初探[J]考试(教研版),2008,(8).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2

1、动口朗读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解决音义,读通。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我们教师呈现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对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

认真仔细,读准。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再算一算。对于这个题目,有的同学只是粗略看一遍就开始做,结果是只完成了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而把第2个任务“算一算”忘记了。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看题目要求,只是按照习惯,把题目当成普通的计算题来做,而把估计这一任务忘记了。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差错,就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读题习惯。

2、动眼观察

观察要有针对性。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认识乘法”一课中,一位教师出示了书上的主题图,问学生: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蓝蓝的天、洁白的云、青青的草地、弯弯的小溪……但都回答得不着边际,教师急了: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情境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因此,教师在学生读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避免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无关的信息上。

观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中许多数量关系都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问题,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以后,教师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图意。

3、动手操作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低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折折剪剪。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3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画画点点。在低年级,有许多实际问题的信息需要到情境图中数一数得到。正确数数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如果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往往会出现数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解题错误。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留下痕迹数数”,即有顺序地数,边数边作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3

一、 动口朗读。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如何可以大声朗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是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解决音义,读通。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少,认识生字是读懂题的基础。当我们教师呈现出有文字的题目时,必须把学生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带领学生认读,对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适当进行解释。

认真仔细,读准。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应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例如有这样子一道题: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再算一算。对于这个题目,有的同学只是粗略的看一遍就看是做,结果是只完成了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而把第二个任务“算一算”给忘了。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看题目要求,只是按照习惯,把题目当成普通的计算题来做,而把估计这一任务忘记了。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差错,就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读题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学生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在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二、 动眼观察。

对题目意思能力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观察。心理学认为,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低年级题目大多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观察要有针对性。有这样的一个教学案例,在“认识乘法”一课中,一位教师出示了书上的主题图,问学生: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蓝蓝的天、洁白的云、青青的草地、弯弯的小溪……但都回答的不着边际,教师急了:你们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情景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因此,教师在学生读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避免是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无关的信息上。教师在学生观察主体图时可以这样子导入:小朋友,这幅画美吗?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有哪些小动物呢?这就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主要的信息,以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数量间的特点和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要简练明确,在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要指向清晰,尽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价值的信息中去。慢慢地,学生就能学会从教学的角度来观察画面,寻找有用的教学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观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中许多的数量关系都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问题,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以后,教师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图意。比如,在“认识人民币”的单元里,有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场景图呈现各种信息,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买卖物品的生活经验来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三、 动手操作。

审题是一个对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数学语言的精炼、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低年级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学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折折剪剪。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画画点点。在低年级,有许多实际问题的信息需要到情境图中数一数得到。正确数数是低年级学生必须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如果学生数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往往会出现数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解题错误。解决这样子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留下痕迹数数”,即有顺序地数,边数边做记号,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合作学习;语文识字;课堂教学

自新课改以来,教师针对“识字教学”和“合作学习”的研究不胜枚举,很多教师已经形成一定的教学研究经验。然而,只有少数老师有意开展基于“合作学习”的识字教学探究,多数老师对低龄学生合作完成识字任务这件事持怀疑态度,他们不敢将识字任务完全交给低龄学生进行合作探究。[1]针对语文识字课堂中存在的合作学习问题,提出适切的优化策略,是教师进一步挖掘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优化语文识字课堂的有效方法。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如何以更科学的方式,构建基于合作学习的语文识字课堂进行分点论述。

一、明确目的,精确定位

明确合作学习在语文识字课堂上开展的目的与定位,能够让教师在组织设计识字课上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接受科学的理论和方向指引,进而保持合作学习活动方向准确性。[2]这是教师有效构建识字课上合作学习活动的先决性工作。要让每个老师都能在语文识字活动设计过程中准确定位合作学习,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增加理论研学与培训强度,组织教师对合作学习在语文识字活动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比如,学校可组织老师搜集大量关于以合作学习形式推进的语文识字课堂教学案例,并以此为基础专题教研活动,让教师在案例中找方法、在案例中明不足,在对案例的剖析中明确合作学习开展的目的,深度挖掘识字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活动的多重育人价值,深化教师对识字教学目的的认知。第二,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共同讨论语文识字课上的合作学习目标,建设语文教学共同体。识字课上的合作学习目的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确定的,在教学不同的识字内容、不同的识字主体时,教师确定的合作学习目标是不同的。语文识字课上的合作学习目标有其复杂性。比如,在面对教材要求的会读字和会写字时,教师设计的识字目标是不同的;在面对刚接触合作学习、刚学识字的一年级学生和已经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合作基础的二年级学生时,教师确定的合作学习目标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设定合作学习目标时,教师需看到目标确立的复杂性,以集体讨论、多人教研的方式确定识字学习目标,集思广益,规避错误,进而达到精准定位,并以精准而简洁的语言描述识字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目标。

二、依托任务,合理分工

合作分工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识字课堂上合作学习推进的流畅性。在探索更优的、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构建方法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分工引导,以具体任务为依托,科学设定小组岗位,确保“人尽其用”,尽可能规避小组合作中部分学生被孤立、被边缘化的问题。比如,《天地人》是小学生入学第一课,在教材中编者仅展示了6个基础汉字“天、地、人、你、我、他”。在教学时,学生多沉浸于进入新学校的喜悦,希望给新老师、新同学留下好的印象,但因为他们尚未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在思维、知识与能力上都较为欠缺。根据这一现实情况,教师需用尽量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合作识字任务,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完成合作分工任务。为规避这一难题,教师先发放电子问卷,并让家长辅助学生填写,根据问卷回收获得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认识“天地人”三个字,并解读其内在含义,发现其内在联系时,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如下合作学习任务细则:任务1:组织监督本组成员完成识字讨论。任务2:记录并汇总小组成员的发言情况。任务3:维持小组纪律,化解成员间的矛盾。任务4:给小组成员“挑刺”,指出小组成员在观点上的不足。并规定,在以合作的方式探究“天地人”三字的含义及联系时,各小组成员可从四个任务中各领其一,各司其职,共同感受合作氛围。

三、趣化任务,吸引兴趣

识字课堂中的合作任务要够“有趣”。只有当合作任务足够有趣时,学生才愿意自觉加入到对合作任务的探索完成中。在基于合作学习的语文识字课堂构建中,教师可采取如下方法来趣化合作引导。

(一)设计游戏化的合作任务

在《大小多少》识字课堂设计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了“相反对对碰”游戏任务。游戏规则为:教师给定起始,小组任选成员给出与这个词词义相反的词,并抛出新词,接着小组成员以逆时针为序,依次说出上一个未结对的字的相反词。如,教师给定起始字“大”,学生1接“小”并抛出新词“多”,由学生2接“少”并抛出新词“天”,学生3接“地”抛出新词“左”……依次类推,直到每个学生都答一遍后,再由首位作答的学生开始下一轮游戏。对低龄孩子来说,游戏最能走进心灵,当合作任务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时,学生参与合作的热情一定会得到有效调动。

(二)设计情境化的合作任务

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以“识字加油站”部分为学习重点的语文合作识字任务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包含夏日生活场景的视频,将冰棍、西瓜等“识字加油站”出现的词语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到情境中的物件,并思考这些物件该如何以汉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多维的、真实的生活化识字情境的支持下,学生更主动地将“汉字加油站”中的文字与实物一一对应,并在合作情境的影响下,产生掌握这些汉语名词的心理需求,在“你争我抢”的合作探究状态下,完成对与夏天相关的字词的识记任务。无论是设计游戏化的合作识字任务,还是设计情境化的合作识字任务,其最终目的都是关照学生识字时的内在心理需求,提升合作识字任务与学生心理认知状态之间的切合度。

四、巧用评价,强化体验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切实影响到学生的认知状态和认知体验。[3]教师在构建合作探究式语文识字课堂时,重视合作评价设计,能够对学生的课堂合作识字行为进行适切的评价,是唤醒学生识字潜能、支持学生更好地完成汉字学习和深度研究的有效方法。比如,在语文合作识字评价引导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个人教态和个人评价用语的管理。在对话学生、评价其在合作识字任务完成中的表现时,教师应尽量平视学生,面对面认真倾听,以此来向学生传递尊重、亲切之意。同时,在用语上教师也要注意语言的风趣性和活泼性,如,评价某同学在合作听写环节结构处理不当的“山”时,我半开玩笑地说道:“山可不能这么胖,这么胖,又这么平的山就成小土坡了。”活泼的评价话语惹得学生不由发笑,而在这一“笑”间,学生对教师所指出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更优质的识字探究体验,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克服自身不足,深化自身对汉字文化的了解。

五、合理延伸,持续合作

在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的当下,教师在设计合作识字任务时,需积极优化课堂线下合作识字引导,也需积极开发线上合作识字空间,通过对学生的合作识字空间进行合理的延伸,提升合作识字的持续性,进而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意识与能力。比如,在语文识字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软件中布置识字作业,并鼓励学生利用“微信小组互助群”等进行互动交流,将合作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以更具现代感的合作识字模式,丰富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内涵,助力学生语文基本素养与能力的持续提升。总之,构建基于合作学习的语文识字课,是教师将识字课还给学生,改善识字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在今后的合作学习任务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内在需求为依据,精确合作定位、细化合作分工、趣化合作任务、优化合作评价、延伸合作空间,从多角度入手,改变合作识字现状,获得更优的合作识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莉.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探讨[J].教育观察,2020,9(31):95-97.

[2]马娟.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层层落实识字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0(19):90.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5

一、有效的识字写字

教学场景之一:刚上课,教师就让学生拿出听写本,根据大屏幕出现的拼音写词语:名誉、山崖、玉屏楼、宾客、屹立、卧室、情有独钟、饱经风霜。然后,自己对照语文书进行批改。在此基础上,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有错误的地方,最后全班进行听写情况统计。

思考:很多的教师可能以为,学生进入了高年级,有关于词语认识与掌握这样的学习任务,完全可以前置到阅读教学之前,或者放在整篇课文学完了以后进行。其实,笔者认为,教者如此的设计正是教学有效性的高度体现。对于识字写字这样的任务,《课程标准》提示我们:在第一、第二、第三学段,教师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拿出10分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对于《课程标准》的建议,中低年级的教师做得很好。而到了高年级,很多教师可能想尽快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对话文本,担心听写会花去很多时间。因此,将这一教学任务挤出了阅读课堂。

其实,这样的设计,不光可以检查学生对于生字新词的音、形、意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容易认错与写错的字,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生字新词。同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写字质量与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无缝纠正提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有效的文本背诵

教学场景之二: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课文第二小节的背诵任务。采用联想法指导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先写了“最好的观松处在哪里,接着写迎客松的姿态,然后写陪客松的姿态,最后写送客松的姿态。学生背诵比较轻松……

思考:纵观我们的阅读教学,很多的时候,教师愿意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品字悟情”上,花在“朗读文字”上,而将背书的工作留在课后,被当成课后作业或者家庭作业布置学生完成。然而,当我们检查学生背书情况的时候就会发现:有的学生背书很熟,有的学生结结巴巴,有的学生基本不会背诵。笔者以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这跟教师缺乏背书指导有关。

在阅读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当下,将背书这一学习任务放在课堂上进行,这是必须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因为阅读教学全部结束以后,学生缺失了当时的背书氛围,缺失了对所背文字的情感,背诵起来其难度自然会加大不少。这样一来,就人为设置了背书的障碍。尤其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背诵结结巴巴,甚至始终背不熟,就在所难免了。在这一教学场景中,教师不光让学生在课内完成背书任务,而且对学生进行了背书方法的指导,虽然只是简单的“联想法”,但给了学生一个背书的技巧,有效提高了背书的效率。

三、有效的读写结合

教学场景之三: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小节的时候,在指导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并且选择其中的几种松树展开充分的想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当一回小导游,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松树,用一小段话写下来,最好模仿第二小节,尽量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待学生完成后,在全班进行黄山奇松的导游讲解……

思考: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编者已经将以前的“作文”改为“习作”。这是在提醒我们,作文教学要有效降低其难度。但是,在如何降低难度的做法上,很多的教师并没去做更多的工作。所以,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有的文章非常精彩,但是有的文章却成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有的学生作文甚至是在“无病”……

其实,在阅读教学中,当我们引导学生对话文本、对话作者、对话文本主人公的时候,应该将“练笔”的元素渗透进去。这是因为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可能会对文本篇幅进行一定的限制,并对文本结构进行特意的设置,而编者也会根据教材体系的编排等原因对文本进行适当的修改,这样一来,在客观上就会让文本出现一些“空白”,而这些空白恰好成了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整合的教学资源。教师依次来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达成文本的知识目标,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好地生长。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选择其中一株松树写导游词,培养了学生的习作兴趣,降低了练笔难度。同时,将阅读与习作有效进行融合,也使得习作兴趣的培养、习作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落实。

低年级识字教学案例范文6

一、认真学习教育哲学及语文课程标准,强化教师的研究和反思意识。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随着语文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实践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师们开始觉得仅在操作层面打转还不解渴、不透彻、不深刻,他们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探寻。这种深层探索的主要工具或者说手段就是教育哲学。基于“跳出语文看语文”的眼界,我们呼吁,教育哲学应当成为语文教师成长和实施语文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精神资源。这里向各校特别推荐的教育哲学及有关教育的专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著)、《中庸》(中国最早的教育哲学作品)、《教育哲学导论》、《有效教学方法》。

本学期仍要继续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将课标理论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的一言一行中。

1、各校要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大背景,加强学校语文教研组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定期组织小型多样的研讨活动,交流信息,激活思想,探讨实施课程标准以及教学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联系教学实践寻求解决方法,深入推进“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的研究。

2、引导鼓励教师不断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剖析教学中的得失,及时总结,积极撰写“优秀教学案例”、“案例评析”、“课改故事”等,使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反思的实践者”。我们将组织一批选题新、教学实践性强、质量高的文章,参加市小语会、青语会论文评选,力争获得好成绩。

二、以实施课程标准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学常规也要以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抓。要把识字和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要求作为常规切实抓好,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学期教研室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深化备课和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要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者,必须从上“好课”开始。本学期要进一步深化备课改革,真正提高备课的效益和质量。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堂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不断提升的主阵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自主识字、阅读,自我体验和感悟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构建一个恰当的平台。本学期我们将配合区文教局认真组织好“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让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一步与华师大课程专家作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通过专题研讨、课例评析等形式,宣传课程改革理念,着力进行备课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2、重视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重心是评价语文教师“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而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方式、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最强有力的要素,是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如何与时俱进地制定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价标准,已成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本学期,教研室将召开“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专题研讨会”,促使各校切实转变评价观念。语文学科将召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联系实际教学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价改革方案,逐步实施,不断调整,不断完善。

3、继续抓好写字教学。端端正正写好字是小学生必备的技能,这需要每个语文老师真正重视并为之不懈努力。我们不仅要重视低年级,还要重视中、高年级的写字教学,切切实实让钟楼每一个孩子都写一手好字,使写字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4、进一步重视朗读教学,加强朗读教学的研究。

不仅是中年级,要加强对各个年级朗读教学的研究。要在重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的朗读水平,同时要加强背诵、加强积累。本学期区教研室将继续对各学校进行朗读情况抽测。

5、加强作文教学的改革和研究,体现“讲平凡、求真实、重积累”的原则。重视《新文笔》的投稿工作,鼓励学校办校刊、班报等,把这些作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举措。准确把握各年段的习作要求,不随意拔高要求,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感悟力的培养,加大学生的语言积累,努力让作文教学化难为易,化苦为乐。

三、以各项活动为契机,促进教师素质在多元动态发展中提高。

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要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教研室将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实践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为他们脱颖而出搭建舞台。

1、认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以此为契机,青年教师要加强对课标的研读、苦练语文教学内功、全面提升语言文字基本素质。

2、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常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各校要借此机会,加强研究,物色人选,力争赛出好成绩,推动全区阅读教学改革。

3、十一月参加钟楼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

4、十一月区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专题研讨会。

5、积极参加省小语会举行的全省语文教学观摩活动。

6、继续做好小语会工作,组织会员认真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参加十二月举行的市青语会、小语会的学术研讨活动。

四、主要工作安排:

八月份

全区各年级教材分析

九月份

1.征集《新文笔》稿件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3.语文协进组活动

十月份

1.“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

2.2004年小语会参评论文区内预选

3.语文协进组活动

十一月份

1.参加全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2.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专题研讨会

3.语文协进组活动

十二月份

1、朗读情况抽测

2、参加2004年小语会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