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案例与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案例与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案例与反思

小学教育案例与反思范文1

一、“认识小数”教学案例简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看一看。

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环境中了解超市中的一些数据,如价格、数量、付款金额等。

2.分一分。

观察完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分类。学生把观察到的数据分成两类,一类是已学过的整数,另一类是还未学过的小数。

3.认一认。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认识小数,并知道如2.0等同类型的数也是小数。

4.说一说。

教师板书“像3.50、0.2、0.5这样的数就叫小数”,由此引入小数。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小数的组成。

师:我们刚才说小数与整数的最大区别在于这个小点,在我们数学上怎么称呼它呢?同学们猜一猜。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中间的小点叫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小数部分。

2.试读小数,适当指导。

教师示范引导,对学生进行多重训练。

3.理解用“元”做单位的小数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结合多媒体功能,让学生知道当用小数表示多少元时,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上的数字表示几角,小数点后面第二位上的数字表示几分。

4.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教师以“我是小数吗”为主题,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见过的小数,并进行自由畅谈。

5.利用线段图,理解用“米”作单位的小数含义。

教师通过提出承上启下的问题,即“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小数呢!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自己的身高呢?老师的身高是1.71m,同学们知道这表示多少吗”,并结合分数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米”与小数的关系。

(三)重在“收口”,总结新知

师:因为小数简便,所以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认识了小数,它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多观察生活,把学习和我们的生活相结合。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布置作业,使学生巩固关于小数的认识。

二、教学反思

从整体性来讲,这堂课的教学比较成功。

(一)创设生活情境到位

调查表明: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学习数学具有较强的自我封闭性,这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马克思曾指出:“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因此,课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超市环境作为切入点,自然引出小数的形象化概念,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让学生自主探索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上述教学,导入环节、关于“元”这个单位的认识等环节,都能让学生在探索中自主学习,在探索中求发展,在探索中创新。

(三)数学与学生生活联系到位

教师以“我是小数吗”为主题,让学生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可以看出,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没有把学生当作容器,没有把学生对于小数的已有认识当作学习新知的障碍,而是把这种累积的经验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正如奥苏伯尔所言:“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

(四)教师驾驭课堂到位

写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本节课,教师不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思考和探讨,而且能够成功地掌控课堂,不因为学生交流而导致课堂秩序紊乱。

(五)整堂课的组织教学到位

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恰当地借用分数和各种生活事例安排教学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小数。其中,通过“元”和“米”两个日常生活概念的解析,让学生对小数有更清晰的认识。

小学教育案例与反思范文2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 课程教学 “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教学法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09-02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中职校旅游类专业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理论基础必修课。由于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对于理论课程学习兴趣不浓厚,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大力推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中笔者试以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第九章《东北旅游区》为教学内容,以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13级旅游班的学生为教学对象,在课堂中运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将东北旅游区三省12个旅游城市33个重要旅游景点的知识点简单化,方便学生进行归纳和记忆,并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下面对课堂中的部分重要环节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课前准备

全班学生分为7个学习小组,在体现小组间大体均衡的前提下,让7名成绩较优秀的同学作为小组的“leader”,由小组长组队,每个小组5-6人,分工明确(资料收集者、课件制作者、记录员、导游员(成果展示者)。按照课前准备教学任务书(见表1)中的内容要求完成任务。

二、课堂活动(片断)

……

师:展示由各小组提供的一组东北旅游资源的图片,请同学们将图片和东北旅游区的7个旅游资源特征进行连线。

其一,气候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图片:中国雪乡漠河。

其二,火山熔岩地貌奇特。

图片:五大连池火山。

其三,生态旅游地域广阔。

图片: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群。

其四,温带海滨风光。

图片:大连老虎滩。

其五,名胜古迹以清代遗存居多。

图片:沈阳故宫。

其六,复合型的民族风情。

图片:朝鲜族、赫哲族。

其七,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建筑艺术。

图片:圣索菲亚大教堂。

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连线,了解东北旅游区的7个旅游资源特征。

师:现在假设我们7个小组就是7家旅行社,7个旅行社将要推出7个东北特色主题旅游线路,请各旅游社抽签决定“主题”。

生:派一名代表抽签,确定“主题”。

师:请各小组根据你们抽到的“主题”选择与主题相对应的代表旅游景点或资源(卡片),并将相关主题整理成旅游线路。

生:小组讨论后找出相应主题的旅游景点或资源(卡片),并设计旅游线路,安排相应的旅游活动,选出小组“导游员”。

师:请各个旅游团开始我们的“东北主题旅游”,请小组的“导游员”上台带领我们体验“冰雪之旅”“火山之旅”“生态之旅”“温带海滨之旅”“历史之旅”“东北民族风情之旅”“建筑艺术之旅”。

生1:各位游客,欢迎到吉林松花江欣赏美丽的雾凇,雾凇是潮湿的水雾直接凝华为霜晶体,附着在堤岸边的树木上形成的雪柳现象。你看“白发三千丈”的雪柳,“玉菊怒放”的雪松”,是不是很美呢?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和长江三峡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每年1月份吉林都会举办“吉林雾凇冰雪节”,有冰灯、彩灯游园会,可以放河灯、放焰火,观看彩船大游行、东北大秧歌等活动。

欣赏了美丽的吉林雾凇冰雪节,我们去哈尔滨参加另外一个节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每年1月5日开始,持续一个月左右,这里有冰球赛、冰雪节诗会、冰雪摄影展、冰雪电影艺术节、冰上婚礼活动,还可以游览冰雪迪斯尼乐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和太阳岛上的雪雕游园会。

接下来我们到亚布力国际滑雪场去滑雪,亚布力滑雪场是国内最大的滑雪场,我们可以为游客提供高山滑雪、雪地摩托、狗拉雪橇、湖上滑冰、堆雪人、雪地烟花篝火晚会等游艺项目。或者你也可以去吉林的北大壶滑雪场,北大壶滑雪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山坡平缓,少陡崖峭壁,积雪日达160天左右,三面环山,冬季风小,气候较适宜,北大壶滑雪场可以满足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自由滑雪、雪车、雪撬等雪上项目场地要求,达到国际雪上竞赛场地的水平。

你还可以到黑龙江牡丹江的“中国雪乡”,观赏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体会林海雪原、千里冰封、奇松树挂的北国冬季之美。

如果你到“中国的寒极”――漠河,那里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北部,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冬季最低气温曾达-52.3度。漠河北极村是中国境内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现象的地方。

生2:……

(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介绍各自的“东北主题之旅”)

师:同学们都很棒,在短短的时间掌握了东北旅游区的资源特征和主要旅游景点。

三、学习评价

对小组合作、任务驱动学习进行评价,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评价由小组之间、小组内部、教师三方进行(见表2)。

四、案例反思

本课是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旅游区”其中的一章,内容多,时间紧,如何将枯燥、死板的各大旅游区的旅游景点或资源内容让学生主动了解识记,使课堂变得有活力、有体验、有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是专业理论课教师面临的难题。本课例的尝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专业理论课题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一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课堂上的更多时间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导性;二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习,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形成,让学生在探索中得到提升。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配合相得益彰,而且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沟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培养协作能力打好基础。小组当中分工明确,人人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第三,本次课中教师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体现了活用教材的能力。本课内容是理论知识点,内容多且杂,对学生的识记能力是很大的挑战。按照传统的讲授课“读文字+看图片/视频”的方式,单纯的知识点罗列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不利于学生识记。教师将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景点按照“冰雪之旅”“火山之旅”“生态之旅”“温带海滨之旅”“历史之旅”“东北民族风情之旅”“建筑艺术之旅”7个主题进行分类,将三省的旅游景点打乱重新组合,让学生进行主题旅游设计,变枯燥为生动,由繁化简,便于学生学习记忆。

第四,在实施“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几点:一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对任务目标非常明确,要提前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好任务书,任务书设计要合理;二是在实施过程中注意课堂教学进度的把握;三是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课堂管理。

【参考文献】

[1]朱永杰,冯建成.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0(24)

小学教育案例与反思范文3

(一)研究对象

选取平顶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11级和2012级4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436份,问卷有效率为99.09%。选取平顶山学院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26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校内指导教师79人,校外指导教师175人,得到有效问卷254份,问卷有效率为97.69%。

(二)研究工具

采用的问卷为《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状况调查表》,该问卷为自编问卷,分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维度:教育理论知识指导作用的认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教育实践反思、教育课程开设的合理性。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具体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理性现状分析

(一)教育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认识情况

14%的学生认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很大,46.2%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和无用。说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关于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作用的认识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与大部分学生缺乏职业信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访谈中发现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不足20%,将近60%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甚了解,也不喜欢教师职业。指导教师中55.1%的人认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很大,认为作用不大的仅占2.4%,卡方检验发现高校指导教师和小学指导教师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高校教师的认识程度低于小学教师。说明大多数指导教师能充分认识教育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但高校教师的认识不足。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大多是学校中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教育理论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指导。当前小学经常开展教学比赛、说课比赛,优质课大赛等活动,赛后还要介绍自己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因此,对教育理论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感受更加深刻。

(二)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

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丰富将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但调查发现经常阅读教育理论书籍的学生仅占8.6%,指导教师占37.0%。说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指导教师好于学生。目前地方高校由于良好学风的缺乏,学生自身专业意识不强,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严重脱离小学教育实际而变得抽象空洞、枯燥乏味,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与指导教师访谈中,大多数教师普遍认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等一系列要求的出台,现代小学生心理的复杂化,都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理念,才能胜任教学工作。

(三)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理性指导情况

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理性指导有利于提高教育实践的有效性,但调查发现经常想到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设计的学生占26.6%,在实践教学中遇到问题查找教育理论书籍解决的占27.8%,有52.5%的学生不太清楚和不清楚如何利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说明大多数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实践理性意识淡漠,能力不足。原因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具体教育教学情境脱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讲授太多对学生利用教育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其二,老师对教学行为的指导更多的是经验性的,很少涉及这些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所蕴含的教育理论及其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而恰恰是教育教学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最重要的。对指导教师的调查发现经常想到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工作的占52.8%,但在实践教学中遇到问题查找教育理论书籍解决的仅占24.4%,这说明仍有大部分指导教师对利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强。由于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普遍较大,指导费又偏低,学校对指导教师指导效果的好坏没有任何评价和考核,这些都非常容易导致指导教师不愿在指导实习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大多凭经验进行指导。

(四)实践教学反思情况

实践反思是教师实践理性形成的关键,但调查发现实践教学活动中经常反思的学生占33.5%,指导教师占83.9%;有69.8%的学生认为自己利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能力欠缺,有52.4%的教师认为自己此方面的能力一般。说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普遍具有教学反思行为,自觉反思意识较差,反思水平较低且缺乏目的性,这与王东明等(20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反思意识较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由于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思并没提出要求,就形成了上课听、下课忘、考试拼命背,没有养成对学习行为的反思习惯,反思能力自然也差。其次,学生对教学反思的概念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误认为他们撰写实结和评课记录的行为就是教学反思。对指导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是促进其提高教学成效和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学校对此问题十分重视,不断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反思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因此,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和能力较强,并普遍认识到自身利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

(五)教育理论课程开设的合理性情况

教育理论课程开设的合理性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不太合理的学生占30.3%,指导教师占50.2%。说明小学教育理论课程的开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理论课程所占比例偏大,且课程教学与具体教育教学情境脱离,再加上课内外实践教学严重不足,落实不到位,就容易造成为确保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削弱教育实践活动,严重制约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理性的形成和提高。

三、对策

(一)加强学生职业信念教育,促进其正确理解教师职业及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崇高的职业信念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充分认识到教育职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才能激发出自身专业化学习的动力,从而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并主动在实践教学中培养自己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成长打下基础。因此,首先应对新生做好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专业认同感;其次可在学生群体中通过开展专家讲座、优秀教师做报告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职业认同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始终,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促进其正确理解教师职业及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二)促进教育实践体验与理论学习内容的有机融合

教育理论和实践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教师忽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无法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工作,其教育行为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相反,脱离了教学实践,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就会导致知行不协调,降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学生实习的一个关键任务是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在此过程中建构和丰富实践性知识。第一,要打破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相互脱离的培养模式,以嵌入式的方式开设理论课程,将理论学习融入到教育实践过程中。第二,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真实性,学生利用教育理论解读案例的过程,有利于促使其对教育具体问题的思考,并转化为内在认识,使学生在先行后知,知而再行地不断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第三,将实践反思任务纳入到课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要结合教育理论的讲授内容,自由结合每周到小学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批判性探究、沟通及反思能力。

(三)做好教育实践活动反思工作,增强实践反思意识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模式,充分说明了实践活动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因此,实习生和指导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撰写教学实践活动日志,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实习生和指导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帮助他们检视自己的教育经历,理清思路、调整心态,而且有助于增强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为专业的教育思考做好准备。其次,积极开展听、说和评课活动,为其提供反思实践的机会,在活动中指导教师同时给予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点评,将有助于师生共同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能力,增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四)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及素养

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需要精心的指导和良好的示范,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及素养尤为重要。首先,制定指导教师标准,做好指导教师的选拔工作,构建高校和小学资深教师协同培养的实践教学指导团队。其次,更新实践教学观念,确立指导教师的主体地位。教育实践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活动,而是职前教师专业化的实践基础,指导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反思自身的从教经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关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现,才能促进自我专业素养的提高。再次,对指导教师进行教育实习指导的专项培训,加强高校与实践基地学校的联系,采取顶岗置换的方法,使高校指导教师深入小学了解小学教育实际,小学教师到高校接受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念的学习,进一步做到“地与空”的衔接和融合,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五)加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升课程的实践价值

小学教育案例与反思范文4

摘 要: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要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建立课程结构,在人才培养中要重视教育实践课程,使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在教育实践中理解教育、研究教育、逐步形成教育能力和专业情意。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育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师范院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教学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为了主动适应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来确立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结构和实践环节等,切实保证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培养思路

我校是从2002年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根据当前本地区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实际需要,确立培养目标是: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竞争能力的研究型小学师资、教学研究人员及管理工作者。采用“2+2”的形式,“综合+特长”课程培养模式。前两年设置专业基础必修课,注重改革传统教育类课程,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与教学观、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课堂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理念与方法、教师角色的定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性学习等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前两年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体现涵盖小学教学各学科的综合性教育,同时注重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以适应“以综合课程为主”的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课程改革需要。后两年进行“特长”培养,开设专业方向选修课,即在综合学习各学科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同时侧重语文、数学、英语三个主干学科(课程模块)学习,并再此基础上选择一门学科(语文、数学或英语)作为主攻方向,选修人文社会类或自然科学类课程,提升专业发展基础,成为该学科的研究型小学教师。

二、整合课程体系

按照教育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人才培养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以及北华大学的办学定位,2005年重新修订了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将课程体系设计成四个模块: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专业特长选修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具有厚实的大学文化底蕴,为将来的长远发展奠定文化基础,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和学科教学理论,注重体现综合性教育,同时注重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以适应“以综合课程为主”的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专业方向选修课是在学生学习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选择一门学科(语文、英语或数学)作为主攻方向,夯实专业发展基础,为将来成为该学科的研究型小学教师,逐步发展为专家型教师奠定基础;专业特长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和爱好,选修一些课程,在某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或比较熟练的技能,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某个方面的工作能力;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践为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真实环境,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在教育实践中理解教育、研究教育、逐步形成教育能力和专业情意。

三、注重在实践环节中培养人才

(一)提升教育实践的地位

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教育实践环节,重新认识和审视教育实践环节,我们对教育实践环节的认识是:发挥教育实践的作用、拓展教育实践的内涵、发挥合作校在教育实践中的支撑作用。

1.教育实践的作用

教育实践是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研究项目,也是本专业学生获得个体直接经验的源泉,教育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广阔的体验世界,学生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中,将已有理论知识得到理解、升华,自觉转化为行为,真正成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研究型小学教师。

2.教育实践的内涵

教育实践的内涵包括: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究。

3.实验学校的作用

教育实践课程离不开小学和相关教育机构的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是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前提。为此,北华大学与吉林市教育局签订了共建协议,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明确了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学校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签订的协议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几所市、区实验小学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合作学校,共同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协作研究”,具体内容是:

第一,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帮助教师和师范生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供师德素养,发展对学生的爱心和专业献身精神,以树立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使命感。

第二,突出教育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共同承担课题研究;二是教育科学学院教师、四年级大学生与实验学校共同组成若干中心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行动研究能力,使教师和大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三是教育科学院为实验学校提供理论指导(听课、讲座、课程标准、教材辅导等),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充分发挥专业理论引领作用;四是实验学校分期到教育科学院进行短期培训,全天候开放课程;五是实验学校为大学生见习、实习提供良好的教育现场;为大学生见习、实习选派优秀指导教师;参与大学生教育见习、实习方案的制定;六是教育科学学院开办“小学名师讲坛”,为优秀小学教师、校长提供大学学术交流空间;就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听取小学的意见与建议,以使培养方案贴近小学教育发展实际、贴近小学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实践贯穿整个学程

把终结性实习转变为过程性实践,使教育实践贯穿整个学程。学生入学后,将学生分到实验学校对口班级。一部分学生分到小学低中年级,另一部分分到高年级,一年后进行交换。主要任务是见习课堂教学、班队工作,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表现,了解和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实施情况,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了解和分析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与实际的差距,培养专业情意。三年级初步实践课堂教学和班队工作,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初步研究教育现象,开展“行动研究”,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并搜集材料,提升专业情意。四年级进行课题研究,并在课题研究中完成毕业论文,升华专业情意。

(三)开展练“三功”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教学基本功,经过调研我们确立了教学基本功是:“课堂教学”功、“行动研究”功、“教育科研”功。

1.“课堂教学”功

第一,教育理念。树立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注重全面发展,承认个体差异的教学过程观;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教学质量观。

第二,目标制定。初步能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为不同教学内容制定具体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

第三,教学设计。初步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和方法,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

第四,教材使用。初步具有课程意识,根据小学语文、数学课程标准研究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教材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并初步能结合师生交往中生成的课程资源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第五,课堂调控。能初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合理调控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第六,信息技术。初步能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并能制作课件。

第七,学生评价。初步树立现代课程理念学生评价观,具备一定的评价策略和方法。

第八,作业设计。初步能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课内外作业,尤其是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开发。

第九,语言表达。口语表达清晰、准确、生动、形象,善于和小学生交流沟通;书面语言有条理、有章法、有思想,善于积累和提升经验。

2.“行动研究”功

第一,了解行动研究的特点及与实验研究的差别;初步掌握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运用范围、不同类型及表述方法。

第二,搜集几种不同类型的“行动研究”典型案例(公开发表的)。

第三,结合学习和实践,发现并找出一些要解决的问题,并从中选定问题,模仿“典型案例”开展“行动研究”,要求过程资料详实。

3.“教育科研”功

第一,树立研究意识,培养实践──反思的科研精神。

第二,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如:如何选题、如何收集信息和资料,如何设计研究方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展开研究活动,如何展示和运用研究成果等。

几年来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尤其是实践课程改革确实给学生、给教师、给合作学校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变化是有形的,但也是无形的。说它有形,首先表现在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届实习生)在2005年教师教育类毕业实习讲课大奖赛中,文科组和理科组均获第一名,同时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得到了全校师生和实习单位的赞誉,2002级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5.3%,全系学生形成了专业情意;其次重塑了高校教师群体,他们走进了小学校、走进了小学课堂,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将基础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充实到教育教学中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再次重塑了合作学校的教师群体,他们走进了大学课堂,提升了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他们和大学教师、大学生共同走进新课程,逐步成为反思、实践、研究型教师。说它无形,是因为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更新了教师教育理念,正是这种理念,将有利于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案例与反思范文5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校本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10-0028-03

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伴随中小学教师走过了十余年的试验历程。同时,伴随中小学教师经历这一历程的,还有三个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关键词:校本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对这一改革历程的概括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贯穿着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集中地体系了这个逻辑。”[1]钟教授虽然没有提“校本研究”一词,但是他所提及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从课改的实情和实效看,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一直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担负着“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研究重任,也就是说,“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非“校本研究”不能真正完成。

中小学教育科研,经过课程教学改革的洗礼,能否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首要的问题必须思考其在研究目的、研究功能、研究方法、成果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特殊性,明确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合理定位。“校本研究”从“教师即研究者”思潮诞生,逐步演化,进化而成一种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历经半个世纪后,被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到空前的高度。行政层面有“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种种规定而自上而下地加以贯彻,基层学校展开了大量的具体实践。这种现实的存在,很自然地引发人们思考:中小学教育科研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研究范式,采取什么样的研究形式和方法,也即中小学教育科研该如何定位,如何使我们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成为“有质量的教育科研,是求真务实、对教育改革发展有用的科研,是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和实践研究协调发展的科研,是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相结合的科研,是产生创新成果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科研”。对此,我们反复思考,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应以校本研究为基本定位,其主要缘由分述如下:

一、校本研究具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性教育实践活动特性

校本研究的积极倡导者斯腾豪斯曾强调指出:“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研究的传统。”我国在课程改革试验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的校本研究概念,虽然研究对象扩大,但其基本内涵一致,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为研究的专业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实际状况改变的研究活动”[2]。这既表达了我国课改对校本研究内涵的继承与发展,更表明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要义,诸如“研究程序”的提出。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能否做出这样的思辨: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发展的校本研究,是指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学校教育教学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是对中小学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换句话来说,校本研究就是建立科学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血肉联系的一系列试验行动。

教育科学理论揭示的是教育现象的一般本质和规律,因而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但是,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一个中间环节,即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的环节,这一环节也是一个研究的环节,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过程,解决如何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具体的教育情境的问题。面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所依据的东西,进行考察和反思,以求使科学的教育逐渐内化为自身素质渗透到教学常态中,改变那些“非理性”、“无意识”的教学常态,使自己的教育行为由自发走向自觉。可见,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实质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最大的目的和功效应当是把科学理论引入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进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3]14。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特性,说明中小学教育科研应以校本研究为基本的范式和方式。

再考察作为中小学教育科研主体的各学科教师工作实景,以及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此,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育科研活动,既没必要也鲜有可能探索具有普遍共性的未知领域,提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规律,在宏观上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中小学教育科研侧重于教育经验的概括、提炼和升华。目前,许多有志之士已经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科研型教师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学校声誉,形成名校、名师、名校长、使学校具有生命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3]14。这种基础教育生态的客观规定性,也明确昭示,只有校本研究,方可承载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研功效。

二、校本研究具有创生科研型中小学孵化器的作用

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是: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这三个要素三位一体,构成校本研究的三种基本力量和行为方式。这三种基本力量沿着这三种行为方式不断前行,不断地发展,催生了众多研究型教师群体构成的科研型学校。崇州市蜀南小学自2003年进入新课程改革试验以来,持之以恒地抓住和实施校本研究。第一步把研究对象直指课堂,创生并形成“五环节”校本研究模式:“案例学课——自主备课——互动说课——抽签上课——案例评课”,并将其作为构建校本学习研究体系的载体,为校本研究的实践提供了操作平台,支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他们试验得出的五条结论是:促进了教师理论学习的实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识的形成,创生教师的思想;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活方式的改变,成就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教师由“经验状态”进入到日常“反思状态”,形成了开放的心态;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在此研究实践的基础上,蜀南小学将原来针对课堂的研究“五环节”,演进为“学、培、做、研、评”为一体的“五环节”校本研究,论证形成了“‘五环’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并被立项为2011年成都市教育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目前该课题的研究正在深入实施之中。蜀南小学经过校本研究实践,由一所合并而来的城郊小学,逐步成长为崇州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四川省、成都市校本研究基地学校。学校现已发展为有近3000名师生的崇州市一流小学,教育质量在崇州市小学中名列前茅。

一些较为薄弱的学校,究其原因是校本研究的薄弱。首先,巨大的外在压力成为教师投身校本教研的阻力。一方面,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和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指标,过于强调学生和班级教学成绩,分数仍然是教学成果的主要参照物,这使得教师不得不围绕此指标而奔波。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很重,据调查,有一些学校的教师工作量达到每周20课时以上,有的还兼任班主任工作,教师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备课和研讨。在诸多压力下生存的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兴趣、热情与精力参与到校本研究中去,致使教师参加校本研究的内驱力不足。其次,教师缺乏进行研究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中,教师只是知识的接收者和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教育者关注的是如何让教师成为好的“教书匠”,而缺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许多教师即便有参加校本研究的意愿,有专业发展的需求,也不清楚如何去做。

类似的问题在部分学校都存在,解决该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就研究工作而言,如果我们的学校都能够充分认识校本研究的意义,把握其要点,把日常的教研活动向着校本研究的要求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便会走出困境,取得成效。

三、校本研究具有适合中小学教师团队与个体进行科研的程序和方法

目前,很多参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师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研究教育问题,在教育科研方法上极力“专业化”,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统计和分析,然后归纳抽象出一般性的原理和技术;试图发展并推广所获得的实证性的教育教学知识,把自己感受性的东西(实践和经验)不科学地升华为某种方法理论,并一厢情愿地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研究成果。但更多时候,这些方法或“理论”属于经验的范畴,还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作为一种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校本研究,或者称作“做中学”式的研究。教师将自己作为“研究者”,在工作中研究,达到研究好工作的目的。校本研究具有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运用的特点。

首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遵循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经过探索与实践,可以总结提炼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研究程序框架。归纳起来,校本研究程序比较典型的是:学习理解实践反思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试验探索考察过程、结果再反思[4]。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体,扎实走完每一道程序,既经历了研究,也完成了某个特定问题研究过程,获得了解决某个问题的结论或结果,为该问题研究的深化或相关问题的研究打下基础。由此,校本研究使教师日常工作、改革、科研同步动作,能够将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次,按照校本研究的基本程序进行研究,启发教师寻求与使用适合的研究方法,使之不断积累“点”的成果。随着校本研究程序的循环往复演进,点的成果连成线,推引教师向着自己理想的教育教学迈进。校本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循环演进,其实质就是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体反省的行动或行动的反省。

再次,校本研究实施过程中,教师团队或教师个体反省的行动,或者说行动的反省,类似大家熟知的行动研究。校本研究方法就是“学—做—研”合一的方法。这种研究既具有合理的研究行动逻辑,又具有教育教学规律的创生逻辑。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试验主义”的研究主张一样,“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我们常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应有研究的意识,这种意识具体是什么?我们很难道明。其实陶行知先生的“六生”说,就是研究意识的生命和具体表现形态。这也是我们的老师能够做,而且完全做得到的事情。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校本研究定位,有利于唤醒教师的研究行动,也有利于改变目前研究成果出现的“复制+粘贴”现象,以及课题研究重立项,轻过程,书面材料在成果鉴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

[2]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

[3]窦才,王贺兰.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合理定位[J].河北教育,2004,(Z1).

小学教育案例与反思范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师培训;能力结构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最早被运用于医学界和法学界,20世纪20年代美国师范教育引入案例教学,目前案例教学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我国引入案例教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知识增长方式认识的改变,案例教学也逐步引起教师教育领域的关注,目前正处于研究与应用的过程之中。我国教师培训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案例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它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教学能力的发展”,它不是将教育理论以抽象的、枯燥乏味的教条形式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而是“把一些真实的典型教学事件或问题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像一个成熟的、老练的教师那样去做出反应,从而也就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在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教学实际问题的机会……”中小学教师在这样的实践中,不仅可以形成新的理论视野,增长案例分析的技能技巧,还能在探索中思考理论如何运用于教学实践,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效整合,改善中小学教师的能力结构。

一、案例教学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也是教师培训的关键所在。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既有赖于亲历亲为的教学实践,更与他们的阅历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教师培训中采用案例教学就是以案例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的特点之一便是可以丰富学员头脑中的案例知识,它既能为学员提供各类优秀的教学设计,也能为学员提供反映目前中小课堂教学中典型问题的设计环节。案例教学中案例教师选用的案例一般都具有时代性,其中展示的矛盾或问题是当下人们所普遍关注的,也是其他教师可能遇到的。如目前所关注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如何做到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如何坚持发展性评价”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读和分析,学员能了解新课改关注的主要问题,当他们自己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或实践时,案例情境会在头脑中不断再现。这些案例情境能使他们对科学的、艺术的课堂教学的理解更形象、更具体。可见,案例教学是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案例教学能提高中小学教师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小学各科教学都有适合本学科的一些教学原则和方法,但具体的课堂教学永远都是不确定的。虽然教师的教学设计可能会存在一定问题,但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学会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决策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师培训中学员通过阅读案例不仅可以在观摩中了解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而且他们可以通过分析案例在交流中学习,在讨论中增长智慧,提高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者实施案例教学的直接目的也不是为了讲清楚某一教学原理的基本观点,而是要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多角度的解剖,引导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围绕案例展开充分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或重新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或途径。学员在这一过程中学到的不再是本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案例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中小学教师学习如何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

三、案例教学能够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

目前,普遍认为教师不应再是教书匠,而应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一定的研究能力是中小学教师必备的素质。案例教学的过程是学员就一定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好的案例一般都具有典型性,有利于中小学教师围绕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如发展性评价专题、自主学习专题、合作学习专题、研究性学习专题等等。案例越典型,揭示的规律就越深刻,蕴涵的道理就越有回味,也就越具有研究价值。但无论多么典型的案例都要蕴涵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之中,学员必须认真感受这一情境,经过自主研究、小组讨论研究和全班交流等环节,多角度地考察案例中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创造性地找出隐藏在表面情形后的更深层的教育教学问题。培训者引导学员分析案例的目的不在于得出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或最佳答案,而在于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因此,郑金洲指出:案例教学“把教学转变成了一种特殊的研究活动。”

四、案例教学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随着人们对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日益深化,培养反思型教师逐步成为教师培训界的一种共识。教师不应是以往的那种教书匠,而应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或智慧型的教师,教师要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隐藏在这种实践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行深思,并在此基础上改进自己的教学。这其中的关键是教师要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有学者指出,案例讨论之所以适于促进学员的批判性反思是因为它包含有对话。案例教学是在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过程中展开的,通过对复杂的教学情境的分析、阐释、倾听和质疑,中小学教师不仅可以对案例内容进行反思,而且也可以对自己的分析、决策进行反思。“无论是在职教师,还是未来的教师,通过讨论案例当中涉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遇到类似的情境或问题该如何对待,从哪些方面着手,同时也掌握了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案例中常设有一个或多个问题情境,或者是引人入胜的,或者是发人深省的,有时还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体现矛盾解决过程的曲折性,也可能有作者的理性思考和反思。但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或解决方法一般都具有“两难”性,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落花生》一文,教师一般都会问学生“喜欢做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喜欢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对于这一问题学生的独特体验往往与文本的价值取向不一致,而《课标》指出既要注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中常常会为此陷入两难境地。案例教学能把这种“两难”状况真实地反映出来,学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不仅会结合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反思执教者的教学行为,还会不自觉地反思教学实践本身,反思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反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教师如何引导才能使教学走出“两难”境地等。因此,中小学教师培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学过程,形成经常对自己的缄默性教育知识进行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反思意识的培养和反思能力的提高。

五、案例教学能够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当今社会合作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我们不会合作,更重的是我们缺少合作的意识,而案例教学的过程正是培训者和学员通过合作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过程。从案例教学实施的步骤来看,一般包括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课堂实施阶段是案例教学的主体。一般包括呈现案例、个人阅读案例、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和总结评价五个环节。小组讨论是小组成员合作的过程,全班讨论是全班学员合作的过程,一般将这两个环节合称为案例讨论阶段,主要包括讨论疑难问题、提供备择方案和讨论如何实施三个环节,此阶段是课堂实施的主要阶段,也是培训者和学员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阶段。可见,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过程主要以合作的形式为主,学员分析案例的过程也是他们增强合作意识,掌握合作技能、技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