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的心理辅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儿的心理辅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儿的心理辅导

少儿的心理辅导范文1

作者:张丽平 单位:毕节市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活动类型分析

技能竞赛活动为了提高少儿读者的实践技能,从小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意识,公共图书馆可组织让小读者参与的实践技能竞赛活动。贵州省图书馆与其他机构联合组织开展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010爱心奉献公益戏剧、小品展演”活动、“首届社区儿童图书音乐节”、“颂歌献给党———亲子家庭诗歌赛”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举办的“百科知识抢答”、“英语沙龙”、“绘画天地”、“脑筋急转弯”以及上海普陀区少儿图书馆举办的“母亲河之梦诗歌朗诵比赛”、“彩泥塑奥运泥塑创作比赛”、“苏州河风貌摄影比赛”等少儿艺术比赛活动,使有不同兴趣爱好和不同专长的小朋友都能找到表演的空间。这些活动的开展启迪了少儿读者的智慧,锻炼了少儿读者的动手能力,展现了少儿读者良好的精神风貌。资源利用培训活动少儿读者因阅历浅,对图书馆的认识不足,不知道如何从图书馆查找图书、获取知识。培养少儿读者图书馆意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是公共图书馆面临的一大任务。目前,不少图书馆已经意识到培养少儿读者利用图书资源的重要性,面向少儿读者开展了资源利用培训活动。江西省图书馆开展的“一日图书馆管理员”培训活动,面向热衷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中小学生志愿者(10岁以上)及家长,培训内容涉及图书馆基础知识、日常读者服务工作和协助开展少儿读者活动等,深受小朋友和家长的青睐。又如南京图书馆为增强少儿读者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提高少儿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举办的“我是南图小管理员”体验活动和“绿色上网,健康成长”少儿网络知识培训活动,使小读者们对图书馆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图书馆图书分类排架方面的基本知识。资源利用培训活动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少儿读者的信息获取能力。

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读者活动的多维思考

建立读者活动的长效机制浓郁读书氛围的营造,读者利用图书馆意识的形成,仅靠一两次读者活动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做好传统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将少儿读者活动纳入常规性工作中,把它作为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长效机制,创建读者活动品牌,需要图书馆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应建立相应工作机构,配备组织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馆员担当少儿读者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执行者,制定读者活动开展方案,调查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少儿读者活动,使少儿读者活动既能激发少儿读者的参与,又能促使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创新读者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图书馆开展的读者活动能不能吸引众多读者的目光,在于内容和形式是否不断创新。这就要求图书馆要以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形式,举办少儿读者活动,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读者活动的主题要切合少儿读者的需求,相同的活动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开展,相同的活动形式,可以用不同的内容来填充。2011年4月23日,杭州市西湖区图书馆推出的“人文大讲堂———我和音乐有个约会”系列讲座,在第一期“漫谈葫芦丝”讲座中就穿插了讲座老师的精彩演奏,使读者除了可聆听讲座老师精彩的演讲,还可以欣赏葫芦丝发出的美妙声音。该馆组织的“外教与您亲密接触”活动,由外教带着小读者学习相关英语知识,用游戏、互动交流、比赛等方式,极好地调动了小读者学习英语的兴趣。公共图书馆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策划、组织网上各类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科技活动,提高少年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意识。上海市闵行区图书馆开展的网上知识竞赛、“家庭网页”制作赛、“电子贺卡”比赛等活动,参与面广,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贴近生活,得到少儿读者和家长的热情参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合作举办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公共图书馆应跳出在馆内举办少儿读者活动的藩篱,与各类少儿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少儿读者活动。图书馆具有优雅的读书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与其他机构合作,可拓宽少年儿童的知识视野,培养少儿读者的阅读兴趣。一是与中小学合作开展读书活动。安徽省宁国市图书馆与西津小学联合开展的“2012年世界读书日及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通过馆员介绍读书的好处及如何办理借书证、借阅图书和同学们参加“走进书香乐园”主题演讲、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等活动,小读者们受益匪浅。二是与心理协会合作,邀请心理专家举办少儿心理辅导讲座。针对少儿读者存在的心理障碍,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可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不良心理。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了“把恐惧化为你的囊中之物———少儿心理辅导讲座”,主讲人向青少年讲述了青春期常见的性格、心理、生理方面的现象和问题,并结合大量事例,详细地介绍了解决的方法和措施。通过现场互动,小朋友们受到很大的鼓舞,纷纷表示将以更加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注重读者活动宣传和实效评估读者活动宣传是图书馆读者活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前期宣传可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到活动中,而且可以提升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同时,每次活动结束后,图书馆应该对活动效果进行实效评估,分析活动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不断完善。

少儿的心理辅导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创新 青少年 心理援助

[分类号]G252

1 引 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社会心理也日益复杂、多样和失衡。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不稳定阶段,思想尚未成熟,社会、学校及家庭处处显现的竞争、压力和负面影响,很容易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给其带来种种困惑和障碍。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所做的课题研究发现,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未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提高,而是随着负面社会问题的增多而明显下滑。其中,部分消极的心理特征如焦虑、敌对、抑郁等逐渐增多,部分积极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却在逐渐下降。因此,全社会同心协力关注和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试图从分析图书馆的社会责任、行业优势出发,以业内部分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特色服务的实践以及无锡市图书馆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为例,探索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供同行借鉴与商榷。

2 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的社会责任与行业优势

2.1 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往往理解为是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通常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当代中国正处于特殊的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和结构的巨大变革,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社会矛盾也日益显化。针对这一现实,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构想,旨在重塑社会秩序。而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也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有着其他事业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而有义务和使命关注和拯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2 图书馆的行业优势

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功能优势。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通过提供自身特有的资源和环境而成为人们从儿童期到成人期成功转变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能引导青少年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在寓教于乐中帮助其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进而实现自我认知与自我完善,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根也读过:读书能陶冶个性。不仅如此,读书还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集散地,其丰富、系统的专业收藏是青少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宝贵资源。图书馆还常年开展各类富有特色的读书活动,也有助于青少年尽早养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人格。同时,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无条件向社会开放,其完备的设施,舒适的环境和书香气息融合成一种特有的人文氛围,本身就具有教化作用,青少年身处其中不由自主地受到文化洗礼和熏陶,能让心灵得以放松和慰籍。此外,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活动中心,其拥有的丰富的社会合作资源也是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强有力的支撑。

3 图书馆界的服务实践

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历来是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工作重点。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深入人心,图书馆界在服务内涵的拓展、服务功能的延伸等方面,创新层出不穷。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有不少图书馆已在尝试开展心理援助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3.1 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或服务点

荆州市图书馆与该市社会心理学会联合成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每周六、日开展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成立心理咨询点,对有心理困扰的孩子进行指导、劝解和帮助。此外,厦门市少儿图书馆、深圳少儿图书馆,连云港市少儿图书馆、南山图书馆、吴江市图书馆等也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

3.2 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活动

成都图书馆每周日下午都举办免费的“阳光读友会”心理咨询沙龙活动,由一群热心公益盼专家、学者、心理咨询义工组成员为家长孩子免费提供心理咨询。上海杨浦区少儿图书馆的“心语空间”以及广东东莞图书馆。万江图书馆的“亲子心理沙龙”,为孩子及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此外,广州,宁波等市网书馆也先后开展过大型、系列的青少年心理咨询现场活动。

3.3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近年来,随着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不断拓展。公益讲座逐渐成为各地的服务品牌。不少图书馆都举办过心理健康类专题讲座,普及大众心理健康知识,如温州图书馆的“高考成功心理学”,武汉图书馆的“青少年的心理与成长”,深圳、重庆、大连、辽阳等市图书馆也都举办过类似的讲座活动。

虽然上述图书馆已在探索和实践心理援助服务,但总体来说;图书馆界开展此类服务还不普遍,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大都还仅局限于讲座,展览等宣传活动,真正开展心理咨询和其他实质性援助服务的还不多,且活动的特色与品牌意识尚不明显,服务水平与社会效果还有待提高。

4 无锡市图书馆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的实践

4.1 背景与目的

无锡市图书馆(以下简称锡图)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和良好的传承使之成为长三角地区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图书馆。2004年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锡图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行业优势及社会责任,抓住契机,创意成立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以期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活动载体,有效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增强未成年人认识自我、调控自我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

4.2初步尝试

构建网上服务平台。锡图在完善创意后,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文字方案,在上报主管部门争取支持的同时,先期开始尝试,于2004年10月创立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平台(次年10月改为“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网”,网址:省略)为,业内首家专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心理咨询网站。该网站由“成长心曲”、“家校园地”、“专家咨询”等栏目组成,聘请了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十多位专家,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信息导航及心理咨询服务。网站访问量至今已达88万余人次,文章阅读量逾240万人次。其中“专家咨询”专栏更是受到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喜爱,求助对象除无锡外,已远涉内蒙、河北、浙江、广东、四川、上海、北京等地。2005年中央文明委领导来视察时充

分肯定了该馆的这一创举。

4.3 政府助力开展各种活动

成立未成年人心里健康活动中心。在网上咨询平台成功运作一年的基础上,锡图又通过多途径呼吁,引起市委市府高度重视,于次年10月在锡图隆重举行了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以下简称活动中心)揭牌仪式,标志着由政府主办、图书馆承办、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搭建的公益性未成年人心理援助服务平台正式成立。锡图高度重视,倾注大量精力,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服务内涵,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开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沙龙。每月一次的活动都有一个主题,主题提前预告,如“明明白白孩子心”、“青少年阅读习惯培养”等,邀请1―2名专家主持。因规模小、针对性强,又能与专家交流互动,深受家长和未成年人的喜爱。

・举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题报告、讲座。先后邀请了李子勋、许金声、徐光兴、卢家楣等业内著名专家举办“如何处理亲子关系”、“成长心事,快乐沟通”等心理辅导专场,邀请台湾著名专家林昆辉作“如何培养快乐儿童”主题报告,由本地专家轮流主持专题讲座,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有效提高了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

・开展大型现场咨询活动。每年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以及节庆假日开展大型现场咨询活动,地点选在图书馆或市民广场或社区或学校,每次都能吸引众多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参与,社会效果明显。

・组织寒暑期系列活动。结合学生寒暑假期长、在图书馆活动时间长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精心设计“走进你的心灵,关注你的成长”、“同享知识,共建和谐”等大型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特色沙龙、主题展览、专题讲座、模拟法庭、亲子活动、体验夏(冬)令营等形式,丰富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增强其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综合能力。

・开展社会调查,编制心理健康宣传手册。2006年在对该市部分中小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无锡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报告》,为近几年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2007年编制了《无锡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向无锡市中小学生免费发放。2010年又在着手开展专题性的社会调查,为下阶段工作重心调整提供参考。

4.4 延伸服务

主动把关爱送到最需要的人群和场所。从2005年始,锡图先后启动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系列活动,在未成年人相对集中的学校、社区及特殊机构先后设立了13家心理辅导站,将心理咨询、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主动送到未成年人身边。其中,在蠡湖中学(工读学校)、聋哑学校、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等辅导站,更是针对弱势孩子的特殊心理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服务。只要对方需要,活动中心随时安排专家、志愿者前往为学生、流浪孩童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治,定期跟踪和反馈。2008年活动中心-又启动了0-6岁婴幼儿心理保健计划,与全市幼儿园及部分早教机构合作,开展婴幼儿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保健意识培养,从而实现了该市各年龄段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全覆盖。

4.5 夯实基础

精心打造服务品牌。活动中心的良性运作与创新,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07、2010两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连续两次被评为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大品牌,2008年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2009年初,政府加大投入,在图书馆内辟出200平米空间,根据未成年人特点和需求设立了图书角、多功能团体活动室、个案咨询室、沙盘室以及音乐放松室。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基地构建完成。活动中心的实体化建设为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奠定了基础。基地启用后,开通96111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热线,为公众免费提供咨询和预约服务。增设周末“公益咨询日”活动,为预约家庭安排一对一心理咨询。今年5月,在首届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月期间,“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品牌正式启用。

活动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开展各类活动250余场次,受众达3.5万人次,成为无锡地区一大文化服务品牌,在加强和改进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开放、专业、公益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活动基地;二是帮助未成年人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排除成长烦恼;三是引导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和谐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市相关部门配合下,一个以活动中心为中枢,学校、社区、特殊机构为节点的心理援助网络正在逐渐形成。

5 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的若干建议

5.1 以地区需求、馆藏资源及社会资源调研为前提

图书馆开展心理援助服务,首先应了解本地区或本馆服务医域内的读者需求。锡图在2001年就已尝试开展少儿心理咨询服务,在了解读者需求同时也积累了经验。2004年项目启动之初又对全市未成年人心理状况进行了调研,掌握一手资料以了解潜在的社会需求,同时对本馆馆藏及活动资源进行盘点。由于有单独建制的少儿图书馆与锡图在同一建筑里,因而有少儿借阅室、活动室、电子阅览室以及多功能室,有丰富的藏书以及开展各类少儿活动的经验。此外,还对该市精神卫生领域的专业队伍以及教育、司法、新闻等领域众多社会资源进行调研、摸底,以确保有充足的社会资源可调用来一起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5.2 高点定位,争取政府支持

青少年心理问题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普遍重视。有条件开展心理援助服务的图书馆,应尽可能成立专门服务机构,若能冠以全市性的名称则更好。图书馆可单独也可联合其他专业机构共同主办或承办。锡图于2004年上报项目方案,在成功运作网上平台基础上,又通过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多途径呼吁,引起市委领导高度重视,于2005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高点定位的好处是容易争取到政府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活动中心的硬件建设、队伍建设、运行维护和活动组织都有了保证,而且有政府机构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活动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参与度与关注度以及社会影响力都会有明显的提升。

5.3 整合社会力量,组织服务团队

前文已分析过图书馆开展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具有功能、环境和资源等多方面优势,但也有明显的劣势,那就是缺少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专业人才。因此,除了加强自身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外,还应整合社会力量,吸纳有爱心、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志愿服务团队,是图书馆开展公益心理援助服务的人才保障。锡图自2004年网上平台建赢时就聘请了10多位专家作为特约咨询员,以后又陆续招募、吸纳了大量有爱心、有热情的专业志愿者,至今已近70余人,另有10个以心理咨询所为主的志愿团队。同时,锡图也非常重视团队建设,经常举办学习沙龙,邀请业内著名专家米锡

上专业督导课,为团队成员提供交流及成长平台,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和队员归属感。除此之外,锡图还加强与市精神卫生中心、学校、法院等机构的联合,在活动的设计和进行中尽可能寻求合作,以追求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5.4 主动向学校、社区及弱势群体延伸服务

图书馆是青少年除学校外的第二课堂,但由于青少年最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还是在学校与家庭,因此,图书馆除了利用周末、节假日在阵地上开展各类活动外,平时还应主动把活动送进学校、社区,送剑有需要的青少年人群集聚地。锡图除了在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校、社区、机构建立心理辅导站外,还与教育局联合共同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让全市所有的中小学、幼儿园都纳入到活动中心的服务范围内。寒暑假前,及时到社区了解其辖区内青少年假期社会活动的计划与发排,主动配合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或团体活动,以丰富少年在家门口的假期生活。除未成年人外,图书馆还可以向更多的社会弱势人群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充分体现图书馆对弱势人群的人文关怀和心灵呵护。

5.5 与图书馆活动紧密结合,富有图书馆特色

图书馆毕竟不同于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咨询所,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应充分考虑自身的行业优势和本馆特色,尽可能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如组织心理健康、心理调节类专题书目推荐、专架陈列或专门阅览区,组织专题读书沙龙、读书活动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开办主题夏令营,开设团体辅导课或专题讲座等,是大部分图书馆都可开展的活动。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色好几一些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的心理援助特色服务,如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以满足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深层要求。条件较弱的图上馆,也可通过橱窗宣传和专题馆藏的有序组织,来建立适合青少年朋友的心理自助辅导模式,倡导阅读疗法。

5.6 注重服务效果,树立品牌意识

图书馆开展心理援助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特殊活动,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策划和认真组织实施。活动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败和项目的可持续性。因而在心理援助服务的全过程应随时做好各类档案的登记与积累,认真做好每次活动、每个案例的跟踪与反馈,及时了解和掌握活动效果,修正服务目标与进度。同时,还应树立服务的品牌意识,把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服务作为一项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大事要事来抓,作为一项图书馆为民办的新事实事来做,在取得服务效果的前提下,加大社会宣传,扩大社会影响,逐渐把它打造成在地域内或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少儿的心理辅导范文3

一、德育建构幸福生活

德育对幸福生活的建构,主要有以下角度:

(一)构建幸福生活是德育之目标。

教育的目标,包括德育的目标,不能只为了发展人而发展人。一个人要拥有幸福的人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涵养品德才更有人生意义。所以,幸福应当成为教育的目的,而好的教育能增进个人与公共幸福。

(二)让德育本身充满幸福。

德育要引导人构建幸福的生活,其条件就是使德育过程本身充满幸福,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在德育过程中真切感受幸福、体验幸福。

1. 让德育凸显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光辉。

幸福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诗意存在,幸福状态是人性的一种完满状态。幸福德育以关注人的幸福作为德育活动的切入点,首先要还原人在德育活动中的幸福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人性的一种完满,一种敞亮和自在。

2. 让德育过程体现自由、平等、民主、快乐的元素。

使人幸福的德育,必须把人作为主体,使德育过程体现自由、平等、民主、快乐的元素。自由、民主、平等虽不是幸福,但却是幸福的必要条件。没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人就失去了资格与尊严,成为他人控制的工具。人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反映自己的意志和愿望,自然谈不上幸福。幸福展现的是一种人性的完满,只有在自由、民主、平等之中,才能体现人性的尊严、人的价值。

二、如何构建幸福德育

(一)幸福――从良好的养成教育中获得。

少儿、少年阶段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期,也是关键期。强化养成教育,从小教会学生做人,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成就学生一生的幸福。

(二)幸福――从课堂教学中获得。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我们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生活呢?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幸福课堂呢?我认为我们的幸福课堂应该从两个角度呈现:

1. 幸福课堂要体现学生的幸福。幸福需要人设置,需要人呵护。特别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难处时,老师给予提示、提醒。课堂上,教师是楼梯边扶手,岩崖边攀藤。教师也应是学生课堂幸福的提供者,是学生永远的依赖,是安全的港湾。教师是可敬的引导者,可信的大朋友。课堂作为生活的一个缩影,让每个学生都有幸福的感觉,这是对理想课堂的追求,也是新课改所表述的低线。

2. 形成“欣赏式”的“美妙课堂”。学生需要呵护和尊重,潜质需要教师的开发。教师多鼓励、多表扬、多欣赏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树立信心,让学生爱上课堂;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能力;让学生潜能尽显,做到人尽其才。

(三)幸福――从健康心理教育中获得。

要将幸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随时接受师生关于心理问题的咨询和帮助;组建心理健康社团,运用同伴互助心理辅导模式,开展心理游戏、心理测试等活动;每个班都推选出心理委员,通过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班级。

少儿的心理辅导范文4

各级领导对义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和给予大力支持,把社会有爱心的各阶层人士组织行动起来,使有需要的社群得到帮助,充分发挥了义工队伍能为社区提供无偿服务的社会资源力量,这支队伍为社区服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深受社区群众欢迎。目前,义工中心已接受来自社会各阶层爱心人士报名登记达1188人,义工队伍经历二年的锻炼在不断成长壮大。义工无私奉献精神已得到了日报、晚报和电视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并荣获市“雷锋号”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二、探索发展,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义工队伍建设。随着义工队伍的成长和实践的需要。如何提高义工助人技巧,我们一方面继续加强对义工的培训,着重对义工的心理沟通技能、活动策划、口才训练等的知识掌握的辅导,全年举办了5次讲座、辅导学习班,参加学习的义工共263人。特别是负责个案的义工,邀请了著名的工作室的总经理来主讲;心理辅导和沟通技巧。通过学习有的放矢地训练义工如何开展个案工作。另一方面实现义工自我成长过程,通过义工参与策划活动,或担任活动核心领导、小组长等,锻炼组织才干,发挥口才等实现助人自助,提高升华。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

去年年内,我们以“情牵”为主题开展了慈善系列活动,首先,对辖内124户特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进行了上门了解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并根据孤老和特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制定了活动计划,为了帮助他们缓解所面对的困难,义工决心以中心成立周年之日开始为期一年内,发动了慈善募捐助困义卖活动。义工们积极参与,积极出谋划策,出钱出力,资助扶贫,通过义卖和努力,筹集到善款12000多元,鸿运扇八把、学习笔记簿一批、云香楼月饼45盒,物资一批,以及共组成了30个关爱孤寡老人和辅导特困学生的爱心小组,使需要帮助的人士得到了一定的帮助和关心,义工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向社会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

1、关爱孤寡长者。我们开展了有“长者、义工迎新联欢会”“鹤首童颜”“地区公益活动”“地区月圆人寿迎中秋”和各关爱小组等敬老系列活动,通过组织敬老系列活动,使义工利用节假日或娱乐聚会,上门或到敬老院等方式去关心孤寡长者,为孤寡长者送去温暖和欢乐,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慰问和来自社会的关心和关怀。义工不但经常上门探望老人,有一些学生义工还用自己平时不舍得用的利是钱或零花钱为老人买食品礼物,有一些义工而且出钱带老人上医院看病照顾,不少老人被义工的关心所深深感动。

2、关心辅导青少年,我们开展了有“沟通从我做起”“友谊万岁”“开开心心同乐日”“团队精神”“暑期兴趣班”“育苗爱心”“缤纷夏日的系列的:少儿手工大比拼、ShouSha.La.La”和帮助特困学生的辅导小组活动等等。同时,在“育苗爱心”活动中我们对33户特困家庭每户发放了150元的助学金,鼓励特困学生努力学习。我们特别注重结合青少年的特点,从心理辅导入手,以娱乐及交朋友的形式开展沟通,达到了不少青少年与义工结为朋友。在此过程,义工还很关心特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习或爱好特长的,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而且还有所倾重地鼓励他们,随着义工的付出、帮助,不少特困学生进步很快。例如:单亲家庭的同学,已辍学在家一年多了,期间经常与社会上的青年混在一起至深夜归家,他妈妈非常担心和无奈,求助义工中心,我们义工与他交朋友,使他对自己的所为很后悔说:以前都没有人这样对他,表示一定要重返学校,现在,他就读一汽交通技校,并很认真学习,他妈妈看到他的改变,表示非常感谢义工。还有在36中初一(三)班的同学,今年在班内学习成绩很优秀。另外,小学的同学,虽然很调皮但很爱画画,父亲年纪很大了,根本无法辅导他学习,义工就经常带他去美术馆参观学习,现在他一见到义工都亲切地叫:哥哥、姐姐。

少儿的心理辅导范文5

【摘要】:本文针对对少儿哮喘发病率的持续上升趋势和儿童哮喘教育管理的缺陷,提出如何正确的进行少儿哮喘的管理和教育,以及正确的教育和管理在儿童哮喘疾病防治和预后中的极大作用。

【关键词】:哮喘,教育,管理,防治

哮喘是儿科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约有1.6亿患者,各国患者发病率在1%~13%不等,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2000年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显示70%~80%的儿童哮喘发病于5岁前,约20%的患者有家族史,特应质或过敏性体质对本病的影响很大。由于哮喘的反复发作,很难根治,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健康,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且儿童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因此,早期防治至关重要,对于儿童哮喘的综合护理、治疗和家长教育是哮喘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1儿童教育管理的内容

1.1医院初步诊断

对于已患有哮喘的儿童建立档案,为患儿提供正确诊断和现有的治疗类型、进行特殊治疗干预的理由。定期对患儿的家属进行教育,避免接触哮喘症状的触发因素的方法、演示吸入装置的正确用法,确定个体治疗方案。

1.2家长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单单依靠医院难以有效的控制病情,任何一种治疗措施都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很多家长仅在症状发作时才想起治疗,而在平时缓解期不用任何的药物。这样会导致病情的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累及其他脏器,有的甚至死亡。因此应向患儿或家属阐明缓解期治疗的重要性,还要让其掌握用药技术、时间、频率等问题。还要让患儿的家属知道儿童哮喘发作的先兆、基本临床知识、自我评价病情、何时求医。这样就会避免有病临时抱佛脚达不到最好的治疗时机的状况的发生。

1.3掌握哮喘预防和临床知识

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患者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多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许多治疗表明,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因此有哮喘病史的家庭要更加注意儿童的哮喘发病。哮喘易在秋冬季发病,易引发哮喘的危险因素有吸入性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呼吸道过敏原、呼吸道感染、强烈的情绪变化、运动和过度通气、冷空气和药物等等,这一列都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掌握哮喘的临床症状能让家长在少儿发病的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以至于能及时的就诊。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吸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④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1.4哮喘的预防复发和病后护理

治疗哮喘药物的储备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对于哮喘的急性发作,缓解药物能快速缓解支气管收缩及其他伴随的急性症状,包括: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和抗胆碱能药物等。控制药物是抑制气道炎症需长期使用的药物,用于哮喘慢性持续期,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等。峰流速仪极其记录表也是儿童哮喘的必备物品。

环境要求少儿哮喘具有起到高反应性的特征,因此房间内的环境和室外所接触的环境都要格外的注意。房间内要尽量保持空气清新,多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不要使空气太过潮湿,起到降低房间空气中霉菌孢子的数量和抑制室内尘螨的孳生的作用。不要使用不洁的枕头和被褥等卧具,羊绒、羽绒、丝质品等都不宜使用。打扫和整理室内卫生时应采用湿式扫除,可以使用吸尘器。房间内不可喷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使用消毒液时应该尽量避开患儿。进行室外活动时,也应远离植物较多的地带,佩戴口罩等物品。

饮食的护理接近半数的哮喘患儿因食用过敏性食物或者刺激性食物这些不适当的饮食而诱发或者复发哮喘。过敏类食物以蛋类、奶类、海产品和豆类等为常见,但是此类食物的品种过多,过敏反应也是因人而异。患儿不应过分的强调“忌口”,过分的忌口会导致营养不良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患儿应经特异性皮试或特异性IgE检测来证实对那种食物过敏,则应该严格控制此种食物的食用。患儿的饮食要清淡不适宜食用辣椒、葱和蒜这类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要饮用刺激性的饮料,家长不正确的控制患儿的饮食是哮喘复发的一个常见因素。哮喘患儿应食用易于消化、清淡的食物。

1.5哮喘患儿的心理治疗

Ceer(1978)提出,哮喘病人在人格上表现为过度依赖、敏感和过于被动。此后的研究表明,内向型性格、缺乏表达力、期待被他人接纳、社会交往少、不合群、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易发生情绪冲突、自我中心、强迫倾向、易受暗示等个性特征有意义。有调查发现,哮喘患儿母亲因为担心孩子发病,而对孩子采取过分溺爱、迁就等态度,会导致孩子出现人性、胆怯、依赖、易激惹等性格。

2如今采用的哮喘管理模式

2.1以学校为基础的哮喘监督管理模式

哮喘发病具有季节性,大多数的发病都是在校期间。因此学校作为哮喘的监督管理站是再好不过的,学校的哮喘管理模式内容包括:①掌握哮喘少儿的基本病情,对他们的在校用药治疗进行教育;②指导少儿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进行心理辅导;③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因素,记录发病情况。此外Gerald等表明,学校是促进哮喘患儿提高依从性的一个适合的场所。能使患儿建立起良好的健康习惯,对于哮喘这种慢性疾病的长期用药治疗更为有效。

2.2社区管理模式

目前认为,哮喘的治疗应该按照正规的阶梯式的治疗方案来规范治疗和管理。通过在社区内对患儿的检查登记、定期出诊、回访等,针对不同的患儿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预防方法和康复的治疗的相应指导。

3少儿哮喘的教育和管理在防治中的作用

近年在英国和威尔士的一项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死亡原因调查证实,在每年死于哮喘的1000多人中,有一部分是可以避免的,原因如下:①医生对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中和正发作的严重性估计错误或者缺乏认识;②患儿或家长对自己病情认识不足导致治疗失败;③家长滥用药物;④患者家属掌握用药技术不正确;这几项因素中后三项是可以通过哮喘的教育和管理而解决的,因此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明华教授主编《哮喘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版.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6-272.

少儿的心理辅导范文6

一、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健全人格

1.学校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青少年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丰富而新奇的网络资源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是必然的。但是产生网瘾,迷恋网络而不能自拔,则往往是学习压力较大,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而造成的。他们往往对网瘾的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只因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成功感,所以才去网络游戏里寻找成功的喜悦。因此,学校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2.学校应给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学校应该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多一些与他人交往和交流情感的机会。例如,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成立“少年消防团”“少年交警队”“学生科普协会”、腰鼓队、竖笛队、洋鼓洋号队,培养“爱心小天使”“小记者”、播音员,竞聘“校长助理”、卫生监督员,建立“少儿国文博学馆”、图书室、“科技、自然、人文知识乐园”,举办气象知识讲座、普法知识讲座、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科技创新比赛、航模比赛、学校运动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实学生生活,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和快乐的机会。

3.学校应善于“放大”学生的快乐

学校在开展各种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在学校简报、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和广播站等进行报道,“放大”学生的快乐。这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学习和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学生也往往不易网络成瘾――因为在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已有许多的乐趣!

二、强化监督引导,体验学习乐趣

1.学校必须强化监督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监控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的好坏取决使用它的人。对于求知上进的人,网络是学习的利器,为你发掘无尽的知识宝藏;对于消极堕落的人,它是诱使人沉湎其中的“精神鸦片”。因此,学校必须强化监督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监控,从源头上杜绝有害资源的传播。例如,我们可以在学校每个计算机房的电脑中安装3721上网助手等软件,过滤掉许多不良网站;同时,安装冰点还原精灵等软件,每次开机自动还原到初次安装系统时的状态,尽量给学生提供绿色清洁的上网环境。此外,利用班会课、信息技术课等课堂主阵地加强对青少年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美丑和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还有,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思想道德专题网等绿色网站的资源辅助学习,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袭,杜绝不文明的网上行为。

2.教师在教学中应大胆设置研究性问题,激发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大胆设置研究性问题,激发学生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在网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选好主题后,素材怎么搜集、取舍?教师只教会学生怎样使用搜索工具,然后让学生自由搜索,自己作出判断和选择。这样,真正实现教学的个性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的能力。待学生作文写好后,教师利用网络共享平台,让学生互相阅读、修改习作。教师还可以选取典型习作,引导学生分析成功的原因、失败的教训。这种利用网络面对面、形式多样的点评、修改,既生动、形象和高效,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把学生的作品都到有关网站上,学生们能够通过网络浏览自己的作品,往往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学生就多了一份学习的积极性,少了一份对网络游戏的迷恋。

三、建好校园网站,提供绿色平台

1.学校应创建并完善校园网和各种专题网站

网络时代,各个学校都应创建并完善校园网和各种专题网站,让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及时上网,树立典型,通过正面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都及时在学校各网站上,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养成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好品质。学校还可以重大节日或重要事件等为契机,及时开展网上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例如,结合世界气象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119消防日和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在网上相关背景资料、图片和视频剪辑等,加强网上的德育宣传攻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又如,利用网络开展网络作文竞赛、电脑绘画比赛和网页制作大赛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的能力。

2.学校可以利用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

利用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还具有传统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校园网络聊天室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就一些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例如“生日应该怎么过”“如何消除考试焦虑”和“产生厌学情绪怎么办”等,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讨论,增进相互之间的思想交流,并及时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辨明真伪、区分善恶,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另外,还可以开辟教育论坛,吸引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健康的校园网站,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四、创建博客、QQ群,增强班级合力

1.充分利用博客,增强班级凝聚力

博客具有简单易用、管理方便的特点,已经成为最为普及的网络应用模式。班主任可以创建班级博客,将班级管理放到网上,发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人人都是博客主人,都可以文章,极大地方便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让大家能及时而详细地了解班级发生的事情。大家可以在博客上召开主题班会,讨论班风建设、班规制定等。班主任可以设立班级博客管理员,每天及时更新和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及学校的各种通知,增进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此外,在博客上为每个学生设置成长记录档案,激励学生积极上进。还有,将学生在课内课外的风采展示在博客上,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就感、快乐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2.通过QQ群,有效解决各种德育问题

如今,绝大多数学生都拥有自己的QQ,多数学生家长也经常使用QQ。班主任可以创建班级QQ群。在QQ群里,沟通完全出于自主的选择,没有任何强制,创设了一种民主融洽的交往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渗透各种道德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而且,在QQ群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加入到正在进行的任何一个话题中,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多种交流形式,真正实现平等自主的交流。只要教师、家长等及时给予正确引导,许多德育问题往往在不知不觉的聊天与讨论中得以顺利解决。

五、关注学生心理,提供有效辅导

1.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有效的心理辅导

许多学生逃避现实、沉迷网络,都是因为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有的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有的是因为交往知识贫乏,不懂交往技巧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产生交际障碍;有的是因为遭受挫折和失败,缺乏勇气和信心……这些学生如果没有被老师、同学发现,不能得到及时的开导,极易走进网络世界寻找寄托。因此,学校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心理辅导。同时,教师应加强学习,及时更新教育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辅导能力。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创建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对每一个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并建立相应档案,跟踪治疗,直至心理疙瘩的完全解开。这样防患于未然,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就会小得多。

2.教师的心理辅导应针对不同学生,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另外,教师对那些已经上网成瘾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对其家长或监护人也要进行开导。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交往困难、内心敏感,容易受挫的学生,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室可以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揭示网络成瘾的危害,提高学生的认识,增强免疫力。对于问题学生,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可以帮助其确立奋斗目标、规划学习时间和掌握压力管理等,使他们不过度上网,预防网络成瘾的产生。

六、重视电脑培训,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1.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培训

网络时代,我们没法阻止学生接触网络,但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可是,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缺乏足够的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无法正确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沟通,甚至把它当成十恶不赦的坏东西,这是极其不利的。现代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从网络中发现更多积极的因素,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自己学习。培养和锻造一批既精通基本德育理论、思想素质过硬,又具有良好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对教师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培训,教师也应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相关学习培训中去,努力提高网络的德育教育功能。

2.学校应提升教师对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学习,学校一方面要给教师提供在校内外参加相关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学校计算机及网络设施的经费投入,让教师既有地方学习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又能学以致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另外,为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举行教师信息技术比赛,例如,电脑打字、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电脑绘画和动漫制作等竞赛。每次比赛结束,学校都进行表彰,甚至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利用学校的网站、电视台、广播站和宣传栏等媒体对比赛进行宣传报道。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师生活,提高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更可以促进教师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