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茶艺的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茶艺的基本知识范文1
茶艺馆不是开门就赚钱
从表面上看,茶艺馆当然应该赚钱,因为现在出去喝茶的消费经常比吃一顿饭还贵,而茶艺馆的成本好像很低,既不用高薪聘请大厨,又不用采买诸多的原材料,说白了好像只需要十几个茶叶筒,几十套茶具,十几个懂茶艺的服务员,再讲究一点的用些净水设备就OK了。据了解,去茶艺馆的人均消费都在50元以上,有的在100元左右。表面看来简直是暴利。但不可否认,茶艺馆对位置、装修等硬件的要求要高一些,喝茶的人毕竟也不像吃饭的人那样多。那么是不是开个茶艺馆就赚钱呢?据京城很有知名度的五福茶艺馆负责人说,他们有七、八家连锁店,由于各店的经营策略不同,消费群体不同,不是开个茶艺馆就能赚钱。
瞄准商务客人
要想赚钱,茶艺馆的定位非常关键。那都是什么人会来茶艺馆消费呢?客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朋友偶遇聊天,一种是娱乐休闲,还有一种是非正式的商务交流。做哪些人的生意呢?当然是非正式的商务交流,这样的消费群消费能力强,利润也高,而且还会持续消费,成为稳定的客户群。
个性经营招徕客人
要想留住客人,茶艺馆的个性化经营显得至关重要。“五福茶艺”有别于传统茶馆,也不同于日本茶道,公司总经理谭波引进了南方功夫茶,创出了“北京茶艺”。在1994年她开办了第一家茶艺馆,投入了近60万元,组织了第一支茶艺表演队,开办了第一个茶艺培训班,成立了第一家茶具、茶叶综合专卖店,建立了第一家茶艺馆宣传网站,开了第一家分店,第一个现场制作紫砂壶,第一家帮别人开茶艺馆,第一家为下岗工人免费培训,第一家拥有加盟店,第一家组织茶文化主题旅游。以茶水为主要经营项目,各地精品茶具为辅,同时不断开展与茶相关的边缘项目,与爱好茶的客人互动。如自1996年开办的茶艺讲座,已举办79期,3000余爱茶人参与了学习,认识了茶叶,了解中国茶艺、茶道及如何冲泡一杯好茶等知识,同时也为五福培养了一批最稳固的消费群体,因为五福教会了他们如何鉴别和欣赏一杯好茶。
想办法留住客人
确定了茶艺馆的主攻方向,经营手段也要跟上。也就是说,留住客人,让客人在店里延长停留时间是赢利的关键。例如给客人提供什么茶,是红茶、绿茶还是根据季节提供适时茶,都要根据茶艺馆消费人群的品味确定。茶艺馆规模可大可小,但一定要在氛围上下工夫,营造舒适、惬意的休闲气氛。此外,还应增加茶艺馆的文化味。可以设立茶道表演并请专人向顾客讲授茶艺和茶叶的基本知识以此培养消费群体,带动消费。设立书架摆上关于茶、茶具、茶艺、茶文化等相关的书籍,订阅一些都市类报刊供客人阅读。另外在馆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客人提供一些必要的小食品,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用餐点儿给客人提供一些自制的快餐。但要注意,餐可以简单但要精致。如果您的茶艺馆设计得带有京味,那茶点就可以以京味小食品为主。
开店清单
1.店面选址、考察、评估。
2.店面设计、装修、家具选择。
3.到工商局注册办理营业执照。
4.到卫生防疫站检测。
5.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
6.人员培训。
7.购买设备、产品的选择。
茶馆预算
关于茶艺的基本知识范文2
茶学专业:淡淡青茗,悠悠我心 楼碧冰
很小的时候,小到上街时母亲还牵着我的手。那个晚上,我听见父亲对母亲说,今天节日,有一件礼物送你。我悄悄地看去,是一听茶叶。我不关心那茶叶,却急切地盼着那茶快快被母亲喝完,好将那漂亮的茶盒送我。可等我长大到了早已不稀罕那盒子的年龄,空了的茶盒却依旧藏在母亲身边,伴她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我感慨千万,一直想找个机缘真正品那茶的味道。
高考结束后填志愿时,我填报了云南农业大学的茶学专业。填完志愿回到家里,我没有许多同学那种等待中的焦虑和不安。我的心情有种莫名的温馨和恬淡。我的家在江南,四边茶树成林,朦胧的雾霭和微燃的朝霞中,那些新鲜的叶片被大颗大颗的露珠冲洗一新,你能想象那种景色有多美!
九月,我走进了位于昆明市黑龙潭的云南农业大学,开始了我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品茶”时光。茶学作为农学类专业的一个小分支,好像没什么学问。但是随着对茶学的逐步了解,我才发现很多知识都需要我去学习和探索。
一般高校开设与茶有关的专业主要是茶学和茶艺学两个,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在种一个在品:前者培养的是“种茶小伙”和“采茶姑娘”,授予的大多是农学学士学位:后者培养的是能传播中国茶文化的茶艺师,授予的是文学学士学位,而我的茶学专业则是农学学位专业。
我们的课程几乎涵益了茶叶从种植到销售的所有环节。比如茶叶的育种、栽培、加工评审、营销与管理,还有茶艺,茶文化等。在学习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的同时,我主要学习茶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茶树栽培育种和茶叶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我每天的时光欢乐而充实。
有一次,我随几位老师和同学去湖北黄石采风,和他们去了一次西塞山。一位博学的老师站在江边徐徐吟唱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意兴阑珊的他告诉我们,公元722年,大书法家颜真卿任湖洲刺史时,常邀陆羽、张志和等友人品茗吟诗。这首诗据说就是在他们品茗吟诗的时候写的。多么和平美丽的景象,仿佛弥散着清茶温润的水气和令人心醉的友情。
穷困潦倒的杜甫在乡间草堂“检书烧烛短,煎茗引杯长”,表达的是生活本来之乐:苏轼的“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人夜瓶”,写于流放海南,远离中原之时,却豪气不减。这都是心智何等健全之人!他们爱茶煎茶饮茶,不过是借茶明心净性,滋润精神。我常常想:我们之所以还能在茶的淡淡清香中感动不已,是因为它连接着土地的血脉,代表着清白高尚的生存状态,彰显着高贵无言的大地意愿,而我如此钟情茶文艺学,如诗歌、楹联、茶歌舞、茶迷、绘画、甚至塑像剪纸,大约也是这个原因罢。
院校推荐
茶学作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多在产茶大省,其茶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怡人。目前开设茶学专业的本科高校有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
不同高校的茶学学科设置不同。在浙江大学,茶学属于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它是全国高等院校茶学学科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在西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属食品系;在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茶学专业作为园林类专业的一个方向划分出来;在安徽农业大学,它是茶与食品科学学院下设的专业,含茶学和机械制茶两个方向:华南农业大学的茶叶专业,属农学系。
烟草学:吸烟有害,烟草无价 朱丹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吸烟是亿万烟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国家和地方财税的重要经济来源。根据2012年的数据,烟草行业是为国家实现税收最多的行业之一,因此,“烟草”因为成熟的颜色和它巨大的经济价值被人们称为“金色”产业。
尽管每个人都知道烟草行业,但却未必了解“烟草专业”。我高中时代的同学一听到我就读“烟草专业”就大惑不解,问我烟草专业是学来干什么呢?还有人甚至问我“你们学吸烟么”“你们天天都在吸烟么”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烟草学专业的学生每天都在学习和“烟草”有关的知识,但不一定会吸烟,相反的,我们的同学和老师和吸烟比例比普通人低。
既然烟草危害大,那为什么不完全废止烟草呢?其实不是那么简单。我们烟草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降低烟草的危害,在人类社会还不能完全消除吸烟习惯的情况下,用科技来降低烟草的坏处,是很有意义的。
在学习中我知道,烟草不仅仅有害,作用也非常广大。烟叶富含蛋白质,烟叶提取的蛋白可制作多种食品,有广泛用途,烟叶残余物仍可用作卷烟的原料。从烟叶中提取的烟碱制成医药可防治人们的病患。瑞典科学家将人体基因注入烟草植株,从收获的烟叶中提出血液蛋白质活化剂,可医治心脏病等。由此看出,烟草有益于健康的潜在作用也十分出色。此外,烟草还可制成农药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特别的,从烟叶中还能提取香精油,用作食品香料,其前景同样可观。
作为一所农业大学里的专业学科,烟草学的老师们除了要求我们掌握基础的农业生物科学知识之外,还要讲授烟草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对农业生产科学和工业生产科学的影响。老师们都是烟草行业的专家,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们从来不会照本宣科,从来不机械照搬理论。我总是能听到他们将那些复杂高深的理论同形象可感的教学实例联系起来,用自己妙趣横生的语言将那些高深的理论阐释得通晓易懂,让我们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烟草种植作为一门生产应用型学科,除了课堂中的学习,我们还要参加多次田间实习。老师会为我们选好课题,我们带着课题到达农村的烟草站,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我们参观烟叶合作社、烤房、烟水烟路的建设现场,了解烟草怎么耕地、播种、田间管理、何时收获等等。我们的实习期很长,通常都是好几个月,在几个月的实习中,我们要完成烟叶田间生长发育过程的观察与管理,从而对烟叶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烟叶的采收与烘烤工艺与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巩固了所学的书本理论知识。
我们烟草学专业的学子的就业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大学四年仅针对于烟草这一作物进行研究,学习范围窄,相应的就业领域也偏窄。除各省、市、县的烟草商业系统和烟草工业系统录用烟草学专业的人才外,其他就业领域要求的专业能挂上钩的,只有农学专业。从我这届的毕业生来看,差不多40%应聘在烟草系统内,剩下40%攻读研究生:烟草学研究生的就业去向比较一致,基本上都可以进入烟草系统。
院校推荐
烟草学专业是农学专业的一类,农学专业分类庞杂,但是研究某特定作物的农学专业,除了茶学专业,就是烟草学专业了。在我国,具有烟草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屈指可数,其中,培养本科和硕士生的院校,按照创立专业的时间顺序,分别为河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只培养硕士生的科研机构为郑州烟草研究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这5所院校,每年培养的烟草本科生仅300-400人,培养的研究生不足200人。烟草学属于农学的分支之一,不像农学的其他专业研究的作物种类多,涉及的领域范围大,而是仅针对烟草这一种作物进行相关研究,相比之下专一性强。
草学专业:小草大事业 赵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是人人都会背的诗句。但草学专业本身作为一门科学起步比较晚,真正第一本关于草的比较完整的著作发表在上世纪20到30年代: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以立草为业”,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草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全国陆陆续续也有30余所大学开设了草学相关专业。
草学属于大农学中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在教育部本科生教育体系中属于一级学科。这门学科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开设这门学科较早的大学是农业、林业、畜牧类的大学,还有综合类大学的植物、动物等相关学科也接触草业的知识。
随着科技进步与生存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人们开始注重绿地建设和环境保护,因而草业知识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泛。以草业为核心的产业也远远不是畜牧和饲料了,于是,这门大农学中的应用性学科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地细化派生出新的专业。例如:草坪与花卉学、草地生态与环境学、草地资源与保护学、草产品加工学、草业经营与管理学等。目前,草业经济结构已形成三元化格局,草地畜牧、环境保护、草坪绿化。总之,草业学科的发展和应用非常快的。
草业科学的本科生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专业课也必不可少。除了植物学的基本课程,草地管理学、牧草栽培学、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牧草与草坪草种子学等学科也需广泛涉猎。当然,草学专业和其他任何农业专业一样,野外实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草和其他作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具有双重功能。草一方面可以作为家畜的粗饲料,同时它还具有生态作用。草的功能,比如城市的园林绿化、草坪建设,我们的生态屏障的建设,现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也主要是以牧草覆盖地面。减少沙尘为主,当然它更主要的功能是作为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这就是“小草大事业”。
草学专业大有可为。中国草资源丰富,但问题也多,超采过牧,非法开垦等等,我们国家90%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盐渍化,自然灾害日益增多,北方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基本上每年都会来捣乱一次的沙尘暴。沙尘暴的沙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地面上没有覆盖植被。而草和树的区别是,草的覆盖是完全而不留空隙的,草的根系密集地分布在草原的浅表层,所以它能够巩固住沙子,不让它变成沙尘扬到空中。当草地植被覆盖到30%以上的时候。一定意义上沙尘就不有了,到60%基本上就不起扬尘了。
草业科学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本学科的本科毕业生,有一部分读研、读博继续深造:有一部进入科研单位从事研究工作:有一部分被一些外资公司、草业集团、农产品企业、高薪聘请:许多毕业生到草原站、牧场、草业与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从事草地与牧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也有很大一部分到城市城建部门、园林部门及草坪公司从事草坪绿地的规划、建植、养护等工作。从整体上看,草业科学人才就业情况非常良好。
关于茶艺的基本知识范文3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思想道德;文化氛围;师资力量
1传统茶文化对高校思想道德教学的促进性意义分析
1.1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传统茶文化包孕着丰富的人生哲学,其在千年的历史演绎中,汲取了儒家、佛家以及道家的思想精髓,其所提倡的“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之道,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具有鲜明的促进作用。物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结构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的价值观也受到了冲击,道德底线被不断拉低。甚至连唯一的净土———高校也都变得虚华浮躁,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愈发淡薄,社会责任感也越来越低,整个校园的学风是江河日下,令人堪忧。然而,传统茶文化被引入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意味着传统主流价值观的回归,其将能从思想上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问题,重新塑造其世界观,促进优秀人格的形成。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于润物无声中净化人的心灵,提升思想道德品质。
1.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近年来,高校不断地涌现出学术作假、考试作弊、道德低下等社会乱象。曾几何时,人人艳羡的大学生活已然变得如此浮华了;曾几何时,学术氛围浓厚的高校环境也日渐淡薄了。高校作为最后的净土,也正在一点一点被吞噬。而一旦茶文化被吸入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其“廉、美、和、敬”的茶文化内核将能从一定程度上抚平大学生的急躁心理,涤荡其心灵深处的尘埃,清扫高校中的浮躁之气。大学生在浸润了茶文化的清雅和善之质后,会被其所感染陶醉,然后于无意识中潜心研习,并以此作为为人处世之准则,而高校的学风也会因此而有所改善。另外,传统茶文化走入高校校园,其自然朴实之气也会在整个高校弥漫散开,氤氲出一股浓浓的茶文化氛围,而大学生的真善美品性也会被进一步激发出来,从而促进高校良好校园文化的营造。
1.3促进传统茶文化的弘扬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优秀文化的积淀,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意义。然而,历经千年而未衰竭的茶文化,却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备受冷遇,甚至出现了断层危机,有可能出现后继无人的尴尬状态。而茶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相融合则意味着茶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被注入到高校课堂中,那么其文化内涵、艺术气息以及美学元素都会随之为学生所熟知;茶艺茶道茶诗歌,茶学茶戏茶故事也会为人所知晓。同时,茶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思想文化被渗入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其被以一种艺术的方式融入学生的血液中,使其潜移默化中习得了传统茶文化知识的精粹,明确了茶文化内容的基本要义,从对于茶文化的无知浅薄状态中走出来,并在茶文化思想的引导下构建自己的世界观,最终也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学应用中的问题阐述
2.1传统茶文化的意蕴剖析不足
传统茶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被引入到高校教育中,其起步较晚发展历史较短,尚有不足之处。而且我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知识框架体系异常复杂,高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难以容纳所有的茶文化精华,因而也导致了其对于茶文化意蕴的阐述过于浅显。一方面,高校教师对于茶文化内涵缺乏深入研究,其在应用茶文化进行思想道德课程的讲授时,知识简单地将茶文化基本知识僵硬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茶文化意蕴明显不足,其精神实质也被掩埋。另一方面,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的茶文化课程设置也不合理,课本教材对于茶文化内容的体现较少,其在整个考核评价中所占的比例较低。总之,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不如人意,虽然以一张新面孔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其真正的德育价值却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2.2大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认知较浅显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文化意识也随之涌入,崇洋的心理也肆意滋生,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极为推崇外国文化节日。究其原因,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其对我国优秀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与归属感。大部分学生对于茶文化持一种淡漠的态度,其不会理睬茶文化的具体内涵,也无心关注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更不愿参与到茶文化的传承中。所以,隽永含蓄的茶文化也只能停留在昔日的辉煌中。再者,由于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不健全,也使得大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认知较为粗鄙。十几年的学习生活都没有触及过茶文化知识内容,这一大段茶文化知识的缺席,影响了其在大学的茶文化学习进度。而后,很多大学生都抱着实用的心理,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以提高自身的就业优势,而茶文化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也就此被忽视。
2.3师资力量薄弱校园茶文化氛围不浓
“名师出高徒”,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承担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不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更是被赋予了“育人”之责。然而,据调查,大部分承担茶文化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其自身的茶文化知识极为匮乏,其也并不是科班出身,无论是文化修养内涵还是茶文化底蕴都是比较贫乏的,其对于传统茶文化缺乏系统而全面的学习,难以将广博的茶文化知识嵌入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骨髓深处,终究也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于茶文化知识的热爱之情。茶文化作为一股清泉被引入到高校,其并没有完全洗涤掉沾染在大学生心头的浮躁,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净化作用,“重工轻文”教学理念的阴影下,茶文化知识难以透彻地与思想道德融为一体,也导致了整个校园内部的茶文化“氧气”愈发稀薄.
3解决传统茶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学应用问题的措施
3.1加强茶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
茶文化是在肥沃的传统文化土壤上生发出来的,其是滋养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支撑,为我们灿烂中华文明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将茶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实质是以传统优秀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渐染熏陶,以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茶道精神重塑其人生观,能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保持一颗赤诚之心。因此,茶文化在被融入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时,教师应该以茶文化为切入点,深入探讨隐藏于其后的文化内涵,将深厚的茶文化历史,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其在浩瀚的茶文化知识海洋里自由翱翔的同时,也能促进其思想境界的提高。此外,高校也应该根据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安排茶文化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地逐步增加茶文化内容在整个思想道德教材中的比重,最终使茶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相得益彰的融合。
3.2完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高校在以茶文化构建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体系时,并没有从思想教育的终极目标出发,而只是为了教化学生而设置,最终效果也只是收效甚微。单调的教学方法不合理的课程体系,也消耗掉了学生对于茶文化思想教育课程的所有兴趣。所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在引入茶文化元素时,应该从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上对其进行全面革新。教学方法上,高校可以建立新的教学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并不断创新茶文化思想道德教学方法,组织教师间的教学方法探讨活动,从而促进茶文化思想道德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学体系上,高校应该立足于当前的现实状况,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茶文化知识的认知程度,对茶文化思想道德课程进行分层设计。同时,建立茶文化思想道德教育双轨制课程体系,使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行,从而初步构建茶文化思想道德教学体系。
3.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打造专业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茶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其必须通过专业而系统的学习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链,否则只能永远在茶文化知识的皮毛里翻滚。因而,高校应该引入专业的茶文化教师对茶文化思想教育课程进行高水准授课,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优化茶文化思政教师队伍。首先,以高薪聘请茶文化专家定时到思想教育课堂进行巡回式授课,使大学生在大师精彩的讲解中领略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后,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教师也可以进行茶文化知识培训,以提高其对于茶文化的认知水平,从而为其茶文化课程的讲授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避免出现被学生发难的窘境。同时,高校应该坚决摈弃传统的“重工轻文”教学观,全面树立“工文并重”的观点,将素质教育践行到底,掀起一股茶文化思想教育的传播热潮。
参考文献
[1]李妍,吴晓东.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00-101.
[2]魏斌.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重塑[J].新西部(理论版).2014(5):124-125.
[3]庄华峰,蔡小冬.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与对策探究———基于安徽省W市S大学的调查[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5):16-18.
[4]张美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2):52-53.
关于茶艺的基本知识范文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舟山市渔农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渔农民继续教育对于促进渔农业转型升级、新渔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发展渔农民继续教育,主要是要构建合理的政策体系,完善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运用好信息化的手段,加强宣传,形成合力。
关键词:
渔农民;继续教育;途径
舟山市渔农民在全市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渔农民继续教育是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渔农民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对推进“美丽海岛”建设和舟山市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舟山市渔农民素质现状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舟山市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第五次普查的3306人上升为10282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12206人上升为1235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32719人上升为35514人,全市人口素质有了较大提升,但从相关部门2015年做的农村实用人才统计数据来看,全市渔农民总体素质仍然不高。
1.1学历层次偏低
2015年,舟山市农村人口59.5万,其中农村劳动力41.8万,共有农村实用人才19787人,约占全市农村人口的3.33%,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4.73%。农村实用人才中初中以下的共有4332人,约占总数的21.9%;初中及以上的共有15455人,约占总数的78.1%;其中大专及以上562人,仅占2.8%。人才年龄趋于老化,新生力量补充不足。45岁以上的农村实用人才共有8179人,约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41.3%,渔农村“空心化”现象加剧,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的基本上是妇女及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
1.2技能结构不合理
农村实用人才以生产型人才为主,占31.2%,其次是技能带动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经营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营销、产品的后续加工、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高层次人才极为匮乏,与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人才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1.3职称水平总体偏弱
从农村实用人才的职称来看,全市共有农民高级技师29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0.15%;农民技师1397人,占7.1%;农民助理技师737人,占3.7%;农民技术员2501人,占12.6%。没有职称的人员15123人,占76.4%。农村实用人才,是指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在农村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并得到群众认可的专业型劳动者。其它未列入实用人才统计的渔农民,其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水平则可能更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数据说明当前新渔农村建设人才队伍极为短缺,也折射出渔农民总体素质还比较低下,渔农民素质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
2渔农民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继续教育通常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从广义上来说,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渔农民继续教育在舟山市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发挥。
2.1渔农民继续教育的意识和动力不足
受年龄、文化水平影响,除了有明确就业和技能导向的培训以外,渔农民自觉参加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的意愿比较低,一些政府补贴的免费培训项目,报名者也了了无几,有些渔农民宁可把时间花在牌桌,也不愿参加素质提升活动。继续教育的需求,主要还是来自各级政府部门。
2.2渔农民继续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渔农民继续教育主要是以各类培训和学历教育两部分组成。其中学历教育以个体需求为主,覆盖面较广的主要是短期培训。由于农村布点分散,加上渔农民生产劳作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渔农民继续教育在形式上与生产生活结合度不高,各种培训内容以作物载种、渔农家乐经营等培训为常见,政策宣贯、信息技术、文化讲座等培训则比较少。且由于渔农民自身素质所限,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自主学习形式也较难施展。
2.3渔农民继续教育的合力没有形成
由于政府资金投入有限,各级基层财政相对困难,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组织培训不够重视,再加上渔农民继续教育一般见效慢,与其它教育形式相比,教育效果可能还不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得更加直接。渔农民继续教育市场没有形成,培训力量比较分散。舟山市教育培训机构各自为政,对渔农民教育的内容、形式不太专注,缺少拿得出的继续教育品牌。
3舟山市渔农民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
3.1建立政策引导和扶持体系,重点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渔农民素质的继续教育应该分层实施,重点是做好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教育,农村实用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支持。近年来,省政府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对相关县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补助,各级农业、林业、渔业等有关部门优先安排相关现代农业扶持项目,并在农业继续教育、农业科技项目立项、农业成果审定等方面,享受我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员同等待遇。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缓减农村实用人才不足的矛盾。除了引进毕业生,最主要还是要针对渔农民生产主力,开发一些生产技术、技能的培训课程,培养一支种植能手、养殖能手、经营能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对生产典型进行扶持,成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室,在渔农村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从政策层面,需要进一步明确舟山市渔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扶持办法、激励机制等,构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管理等体系,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稳步有序开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3.2开展各类渔农民培训,提高渔农民整体素质
根据我市农业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实际和渔农民培训需求,大力整合各方面培训和教育资源,分级分类开展渔农民继续教育,不定期举办市、县两级农技培训班,有计划地组织渔农民生产者到先进的农业示范区、合作社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和技术。在培训实施过程中,注重抓好三方面。一是培育渔农民继续教育市场,采用“政府买单、多方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寻求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加大培训投入和绩效考核,鼓励培训机构积极开展渔农民培训项目,为渔农民素质提升、生产技能推广等方面提供丰富的继续教育产品。二是积极构建培训网络,利用乡镇、渔农村工作系统和高校、远程教育等继续教育资源,形成分级分类的渔农民培训网络,梳理培训需求,优化培训项目。劳动人事部门设立面向渔农民的技术技能鉴定,逐步形成符合舟山海岛渔农村实际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培育一些深受群众喜爱的普及性培训项目。三是做好重点时段的渔农民培训。农闲和伏休是开展渔农民继续教育的大好时机,各级部门和培训机构应有计划地开发一些短小精悍的培训项目,比如伏休期间组织渔民进行海上安全基本知识培训等,考虑到渔农民的接受程度,时间不宜太长,关键是把知识讲透,让渔农民理解接受,即使每年只开展一次,几年下来,这种生产间隙参加培训学习的习惯就会慢慢形成。
3.3利用示范点效应,开展多样化的渔农民技术技能培训
针对不同社区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形态,为当地培养现代渔农民。广泛开展“走出去,引进来”,鼓励渔农民加入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到现代渔农业比较发达的外地城市参观学习,引进优质品种,拓展生产销售渠道,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内部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及时反馈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给各级部门和培训机构,形成需求导向的良性机制。加强与省内外农业院校、渔农业培训机构联系,邀请专家教授、渔农村科技指导员到现场授课,在生产地头和作业现场解决渔农民面临的难题和困惑,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技能指导。全市县区乡镇要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示范性的生产基地,同步建设培训实践基地,开展科技示范、岗位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交流指导。在乡镇社区建设渔农民继续教育学校,开辟专门的场地供渔农民学习,在学历层次低、年轻人口多的社区开设文化夜校、知识技能扫盲班等各种继续教育形式,使渔农民在实践中锻炼成才,在学习中提高素质,从普通生产者成长为有一定水平的实用人才。
3.4运用信息化技术,建设继续教育网络平台
随着电视、手机、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当前渔农村手机普及率大大增加,许多渔农民已经学会利用智能手机上网获取知识和资讯,手机已成为继有线电视以后,渔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一是利用电视机的普及程度,采用音像教材加专家指导示范模式,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音像,送到社区或者在乡镇渔农民继续教育学校,供渔农民自主选择观看学习,优点是学习知识权威科学,指导性强,传播性高。二是建设渔农业网站加实用人才示范模式。建设渔农村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第一手的政策和市场信息,把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过程拍摄上传,形成实时互动的信息沟通平台,这样由少数带动多数来逐渐提高渔农民的信息素养,从而从整体上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进程。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架设在微信上,以公众号的形式,吸引渔农民关注,逐步丰富课程、培训、信息服务等内容。三是利用现有高校成人教育资源,建设适合渔农民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平台,针对渔农民中有学历提升需求的人群,提供规范的学历教育辅导和课程服务。
3.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对参加继续教育渔农民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在电视台开设的“渔农天地”等栏目,宣传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技术,邀请专家学者解疑释难,指导生产。将渔农村文化活动资源纳入到继续教育体系中来,送戏下乡、送教下乡可以相互融合,让渔农民在观赏文艺演出的同时,提升文化素质修养。渔农部门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实用人才技能大比武、渔农民欢乐行等活动,组织茶艺、果苗嫁接、农机修理、渔农家乐等技艺比试,通过展技能、秀风采进一步提升渔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继续教育机构要坚持“送教下岛,送教上船,送教进社”,关注渔农民这个继续教育的群体,逐步挖掘拓展市场,在渔农民中形成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作者:章靖 单位: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琴琴,邵云.运用信息技术培育职业农民[J].农民科技培训,2014(0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