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康复护理指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人康复护理指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人康复护理指导

老年人康复护理指导范文1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康复指导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a)-0138-02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老年患者(主要是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成为解除髋关节疾患患者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在对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同时注重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训练指导,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于2000年1月~2011年11月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96例,其中,男68例,女28例,年龄为65~78岁。文化程度:大专5例,中学55例,小学30例,文盲6例。

1.2 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1.2.1 术前护理及康复指导

1.2.1.1 术前心理护理 护士准确地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针对老年患者思想复杂、行为固执等特点,了解患者个体的心理状态,让老年人感到温暖、被尊重,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细致讲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有关知识,此手术既解除疼痛又能恢复患肢的功能,有效地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儿女的压力。同时介绍关节假体的组成及材料,以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通过介绍,患者增加了对手术的了解,增强手术治疗的信心,也能配合手术。

1.2.1.2 术前准备 讲明术前常规检查,戒烟忌酒的必要性,术前1 d备皮的意义,手术时要用全麻,术晨禁饮食,讲解禁饮食的意义,手术时要留置尿管。术前注意避免受凉感冒。随着患者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关知识的了解,手术前的紧张焦虑情绪有所减轻。

1.2.1.3 介绍术后的治疗措施 如必要时要穿丁字鞋固定,术后置切口引流管,一般带管2~3 d。大约1周逐渐离床下地,教会患者掌握深呼吸的方法及床上大小便的方法。使用便盆时臀部抬起足够的高度以保证稳妥,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旋动作,女患者排尿时使用特制的女式便器以避免过多抬动臀部[2]。责任护士亲自给患者示范股四头肌收缩的锻炼方法,如何绷紧大腿,并推动髌骨检查效果。

1.2.2 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1.2.2.1 术后 术后引起关节脱位的原因有患者长期卧床导致髋关节不能维持正常的张力、手术假体安放不当、术后搬运不当等[3]。术后为了防止关节脱位,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屈髋,内收内旋位,如必要时可穿丁字鞋固定。一般情况平卧,禁止患侧侧卧,如必要侧卧,翻身时托起患者臀部和膝部,使患者的身体同时翻向健侧,保持患者髋、膝关节与身体在同一轴线上翻身,避免髋关节屈曲45°~60°,两腿不能交叉,两腿之间垫一软枕。

1.2.2.2 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切口置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和扭曲。注意观察记录切口引流液的性质及量。2 d后即可拔除。

1.2.2.3 预防感染 术后感染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灾难性”的并发症,往往造成手术彻底失败[4]。据文献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5%,甚至达10%[5]。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差,术后预防感染尤其重要,注意保持切口敷料包扎整齐,干燥清洁。注意观察切口局部有无感染迹象。术前消毒病房,预防切口感染。监测体温变化,如术后2 d体温不超过38℃考虑为假体反应所致的一过性发热,1 d后体温恢复正常,无需特殊处理[6]。鼓励患者多饮水以预防泌尿系感染。

1.2.2.4 疼痛管理 麻醉清醒后患者开始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告之患者疼痛是手术创伤所致,术后2~3 d逐渐减轻,听听舒缓的音乐,活动一下健肢都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使用止痛剂。临床上有的患者术前股骨头无菌坏死,饱受疼痛的折磨,反而术后疼痛减轻,这种患者术后心情愉悦,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因势利导加强健康指导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1.2.2.5 饮食管理 指导患者术后饮食,护士针对老年患者制定健康平衡膳食,加强高钙低脂易吸收的饮食如牛奶、鸡蛋、鱼类等优质蛋白质和各种自制的果蔬汁(针对牙齿不好的老年患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促进切口愈合。

1.2.2.6 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老年人,血液黏滞度高,再加上术后卧床制动,易形成血栓。密切观察患肢疼痛及肿胀情况,术后应用抗凝药和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都能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麻醉清醒后即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伸屈活动,使小腿肌群及股四头肌有节奏的等长收缩运动,促使静脉回流,2 h做10~20次。不配合或偏瘫者可进行被动按摩,也可以使用下肢静脉泵,将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7]。

1.2.2.7 预防便秘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麻醉等原因极易发生术后便秘。鼓励患者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卧床期间不要喝含糖饮料,防止肠胀气。可以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

1.3 康复锻炼指导

1.3.1 康复锻炼的目的

老年患者因怕疼或担心关节脱位,不敢活动患肢。先让患者了解术后锻炼的目的是保持关节稳定和肌肉的张力,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运动量。告诉患者只有患者康复训练积极配合,才能获得手术真正的成功。

1.3.2 康复锻炼的内容

术后前2 d进行踝关节的活动,股四头肌和臀肌的收缩。术后第3天可指导患者坐起,坐位时髋关节屈曲小于90°。如是骨水泥固定,术后7 d可下地站立。先在床上坐起,如无头昏,可坐在床边适应,屈髋小于90°,下床时,双手可扶助行器。使患肢负重为体重的30%,站立5~10 min离床时协助患者把臀部移至健侧床边,需双手托住患肢,健肢先着地,患肢再着地。上床时,指导患者先向患侧转身,协助患者抬患肢至床上,再抬健肢[8]。正确指导患者步行训练和用拐,患肢不负重移动,先迈健侧腿,患肢跟上,拐杖跟上。患者刚开始下地行走应使用双拐或助行器,必须有人看护,防止患者摔倒。

1.3.3 康复锻炼的原则

临床上经常遇到有的患者手术后过于急于求成,运动量过大,还有的患者小心谨慎不敢进行功能锻炼,害怕患肢关节脱位。事实上这两种情况都是错误的。对于急于求成者指导其掌握合适的锻炼方法,量力而行;对于过于谨慎者则设法消除其顾虑,鼓励并帮助其进行锻炼[9]。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患者患肢不出现疼痛为宜。如果某次锻炼后患肢出现酸痛、僵硬,休息1~2 h后不能缓解,说明该次运动量大,应找到1个适宜的运动量,以后活动量可以逐渐增加,每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

1.4 出院指导

出院时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出院后有关知识以预防并发症和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将出院指导的内容制成小册子,便于患者随时翻阅,同时重要内容反复口头讲解便于患者理解,特别是年龄大并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讲解时注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会患者所有的康复技巧、方法。强化患者自我保健能力。

1.4.1 出院指导内容

出院后患者必须使用拐杖,健侧手拿拐杖,至没有疼痛及跛行时逐渐弃拐,以减少患侧的负重。指导患者正确上下楼的方法,上楼时健侧先上,下楼时患侧先下。术后6周禁止下蹲拾物、坐矮凳、盘腿、翘二郎腿、坐沙发。座便时要用高的座便器。穿裤子时先穿患侧再穿健侧。穿鞋时不能过度屈曲髋关节。术后较适宜散步,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防止关节脱位。出现异常及时就诊。出院后注意预防感染,对扁桃体炎、疖肿要及时治疗以免引起感染。

1.4.2 随访

通过电话及短信等多种形式进行随访,督促康复指导落实的情况。

2 结果

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6例患者经过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指导,肢体功能恢复,顺利出院,并进行随访,均达到患肢功能恢复,疼痛消失,生活自理。

3 讨论

目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日臻完善,手术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手术者的技术水平,科学规范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同样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应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积极引导患者进行适时、适量的康复功能锻炼,使其日常生活行为趋于健康,有效降低术后关节脱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手术目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邱兴贵,戴戎. 骨科手术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58(12):2583-2584.

[2] 葛智纯,王慧玲. 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0,15 (7):513-514.

[3] 叶春萍.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 全科护理,2009,1 (7):127-128.

[4] 韩枫. 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2(17):13-14.

[5] 晋少汀. 外科学实用骨科学[M]. 3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965-1966

[6] 刘琼芳. 健康教育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3(12):114-116.

[7] 张,赵中海. 病人教育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为状况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0,15(4):195-198

[8] 曲春华. 健康教育在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09,7(4):233-235.

老年人康复护理指导范文2

【关键词】 老年患者;康复;护理

老化是有机体不可避免的自然变化,人的老化始于胎儿期,而后持续直至死亡。老化的速度在成年时进展得较快,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但其老化程度各有不同,且根据个体的功能差异而有所区别。老年人如果能重视对身体健康的管理,并给予身体应有的呵护,使身体对老化所造成的机能、心理、社会发展等的影响具备最佳的适应状态,就能够健康、愉快地度过晚年。笔者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0余年,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1 老年人康复护理的意义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人的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对中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应当考虑到他们自身的特点。

1.1 了解和掌握老年人伴随年龄增长所带来的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1.2 深知老年性疾病具有病程较长、并发症多、恢复慢的特点。

1.3 生理上的老化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和改变:他们会因身体功能的低下,导致其他各个方面能力的低下,如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生活能力以及应对各种刺激的承受能力。

1.4 无论是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健康维护、心理支持,还是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获得等,都离不开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而老年人和儿童一样,比成年人更需要呵护。所以,康复护理在老年人的康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老年人康复护理目标

2.1 注重健康的维护,预防疾病和意外伤残的发生。

2.2 给予心理支持,减少或避免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

2.3 配合治疗实施护理措施,促进疾病的痊愈。

2.4 预防并发症,缩短病程,减少痛苦。

2.5 提高ADL的自理能力。

2.6 给予健康管理指导,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转贴于

3 老年人身心变化及其康复护理要点

3.1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需保持营养及水与电解质的平衡。足够的营养摄取,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预防疾病和残障的能力。

3.2 老年人耐力不足,应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而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是使人体体能得到恢复的重要措施之一,对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

3.3 适度的活动与运动有助于保持老年人的个人体态,维护和促进健康。否则,不仅机体各部位功能变差,而且还容易造成肌肉萎缩。运动的目的在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呼吸功能、维持肌肉紧张度,此外,适度适量的运动还能增加老年人的活力和自我信赖程度。不过,老年人的运动一定要适度,要根据个人体力来选择适当的项目、次数和运动量,否则便适得其反。如果因年迈体衰不能参加运动,则应当力求增加老年人的活动性(活动性指个人在其所处的环境内能移动的能力),避免过多的依赖性,尽量使老年人在提高活动能力的同时,增进自尊和独立性,激发其参与各项活动的兴趣,这都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4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降低使得他们知觉的感受能力变慢,表现为反应迟钝,自觉症状不明显。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病情,以保障治疗的及时到位。

3.5 老年人机体的反应能力差,需要有安全维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这使得他们对刺激源的接受、传达及反应能力越来越差,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痛觉、知觉、温度觉等各种感觉能力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及时必要的安全维护。

3.6 并发症是严重影响疾病痊愈和健康恢复的障碍之一,也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全面康复。因此,预防并发症是老年人康复护理的重中之重。具体而言,老年人的呼吸速率降低,咳嗽能力变差,易于发生呼吸系感染等肺部并发症;泌尿系感染、骨与关节的挛缩、骨质疏松或骨折、褥疮、便秘等并发症,以及坠床、跌伤、走失等意外,这都是老年人极其容易发生的问题。因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当鼓励老年人进行早期的离床活动,采取动静结合的休养方式,促进其血液循环,并提高其机体的抗病能力,这些都是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的积极措施。在平时,护理人员还应注意做到老年人良肢位的保持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这是预防骨与关节挛缩的重要护理措施。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注意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导尿管的管理等,这些是预防老年人出现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的关键。

老年人康复护理指导范文3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b)-069-0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不仅能解除关节疼痛,而且能明显改善关节的活动能力。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有其特殊性,所以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实施身心整体康复护理,对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预防并发症,改善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意义。2002年9月~2005年6月,我科共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28例,现将康复护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2年9月~2005年6月我科共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28例,男18例,女10例,60~69岁16例,70~79岁9例,80~89岁高龄3例,平均年龄69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头坏死7例,骨性关节炎2例,关节成形手术失败1例。伴有高血压6例,伴有糖尿病5例,有高血压及糖尿病2例。手术采用髋后外侧切口。手术固定方式为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固定。所有患者术后均及时行康复功能训练及护理。

1.2 康复护理

1.2.1 心理康复护理心理康复决定肢体功能的康复,只有患者战胜自我,放下思想包袱,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①护士在同患者进行交流时要言语亲切、称呼恰当、态度和蔼,说话速度要放慢、必要时重复两遍;②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及以往相同手术的成功病例,与家属一起给予鼓励和支持,以消除老年人对陌生环境、对疾病的恐惧、紧张心理,使其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③教育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认识到早治疗、早手术的重要性,提供与病区内同类型患者交流的机会,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1.2.2 术前康复护理术前康复指导是术后康复锻炼的基础,其目的是使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并明确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2.2.1 训练床上正确使用便盆、大小便:以防止术后因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引起尿潴留和便秘,指导正确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

1.2.2.2 饮食指导,以加强营养支持:因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减退,易引起低蛋白血症、贫血,造成术后组织修复能力低下,致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因此,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是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应适当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尿路感染。对纳差、进食少的患者,采用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来改善全身状况,对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者,术前给予纠正,针对各种并存病做好有效的控制预防措施。

1.2.2.3 肢体及关节功能锻炼指导:由于这类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为预防并发症,入院时就要教会患者各种锻炼方法。如用“秋千”拉手指,臀静止进行肌肉收缩,包括股四头肌、小腿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及踝关节伸屈、直腿抬高训练等。

1.2.3 术后康复护理[1,2]

1.2.3.1 观察病情变化: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术程长,易引起并发症,所以术后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观察肢体肿胀程度、皮肤温度及静脉回流状况,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的变化。观察并评估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差,我们要及时采用药物止痛措施,防止引起并存病的加重,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胸闷、气促等,注意药量不可过大。

1.2.3.2 保证正确的:术后患肢用软枕略抬高,保持外展30°中立位,用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固定。两下肢间放一软枕或全髋海绵,翻身时要保持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

1.2.3.3 功能锻炼:有规律地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度、髋关节的力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对老年高危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向患者反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只有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手术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争取到患者的积极配合。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行患肢远端功能锻炼及双上肢活动。定时按摩下肢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2天即可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①屈伸踝关节:慢慢地将脚向上勾起然后下蹬,每隔5~10 min就可以练习数次;②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 s后放松,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直到感觉大腿肌肉有点疲劳为止;③协助患者双手抓住固定的环形拉手,健肢蹬床,用力把臀部抬起,这样可以防止臀部皮肤因长期受压形成褥疮。术后第3天开始用CPM机行动能锻炼,一般每天训练2~3次。术后1周可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伸直膝关节、背屈踝关节,足跟离床20 cm,空中停顿5~10 s后,放松,如此循环。鼓励患者扶拐行走,先用双拐,再用单拐,使用单拐时要握在健侧手中。上楼时先用健肢,下楼时先用患肢,要避免屈髋大于90°。3个月后弃拐自由行走。每次运动前后要测血压、脉搏、呼吸,如有异常应终止运动或减轻运动量。基础护理贯穿于康复护理的全过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2.4 出院健康宣教①指导患者坚持按出院前训练方法在床上或站立时进行,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及强度,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②术后3~6周可逐渐恢复大多数的轻微日常活动,避免干重活及剧烈的体育运动。术后6周内注意做到“六不要”,即不要双叉;不要患侧卧位,侧卧时两腿间放一软枕;不要坐软沙发或矮凳子;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不要使用蹲厕。注意安全,防止摔倒。③复诊时间为术后1.5~2个月,但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

2 结果

本组28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伤口感染、关节脱位、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术后2~6个月复查,均解除了关节疼痛,不同程度地恢复了关节功能,患者生存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3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解除髋关节疾病患者的病痛,纠正畸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是能否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关键。护理人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患者、不同时期做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和指导,并加强与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才能保证全髋关节置换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朱红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及护理84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6-17.

老年人康复护理指导范文4

关键词:老年人;动脉硬化;精神障碍;康复护理

脑动脉硬化是老年人当中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多利‘多样,涉及情感、思维、记忆、人格等各个方f}l}当老年人发生症状性精神障碍时,只要给于适当及时的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完全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使病人得到康氮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在门诊和家庭中治疗即可,存在较重精神障碍的病人经过住院治疗和临床护理,出院时仍存在许多健康问题,如头痛、失眠、意识混浊、情绪不稳等,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所以,对他们施行家庭康复护理是非常必要的。而现代护理的发展,也使护士的工作场所从医院扩展的社区、家底本院自2008年1月一2009年1月组成自愿家庭康复护理小组,利用休息时间,对64例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4例病人均经头颅MRI确诊,男41例,女23例,年龄61岁一92岁,平均71.5岁;伴呼吸和循环系统疾患的39例,肝、‘肾功能不全及内分泌疾患的28例,严重贫血11例,电解质平衡障碍17例。经本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的29例,35例门诊治痣64例患者均住在本市区范围内。

 

2 管理方式

 

自愿家庭康复护理小组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家访,开始每周2次,以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家属对康复护理的掌握程度,逐渐改为2周1次或一个月1次,并结合电话指铁对家庭康复护理患者建立家庭康复简要病历及精神康复训练档充。

 

3 康复护理

 

3.1 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良好的家庭气氛对患者的康复是有益的,更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和精神愉}h}}脑动脉硬化病人要避免情绪紧张和情绪波动,因为过分的激动、暴怒或悲哀都会造成脑血管痉孪,加重脑动脉硬化程度和降低脑血流鼠。

 

3.2 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老年人应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状况,既不能不服老,像年轻人那样生活,不注重自己的身体,又不能过分地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敏感、担L}o对疾病抱“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积极治疗,乐观生活,对老年人来说是十分重要吮。

 

3.3 康复知识的宣教

 

护理的独特职能就是帮助患者在体力、精神等方而得到恢复,维持和促进健康,而护理工作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促使这一独特职能得到发挥的有效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医院内,更包括院前、院后直至患者完全康复的整个过程的健康教育指导’:在护理期间,我们应针对教育内容的特点和教育对象的反应,适当变化教态、教学媒体、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相勺_作用的形式,以保持教育对象的注意力和学习动机并通过讲解、演示、看碟片、阅读有关资料,使病人及家属掌握相关的康复知识,确信康复训练的效果及必要。

 

3.4 心理护理

 

3.4.1 家属的心理准备家庭康复训练、护理人都需要家属来完成或协助,因此护士必须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康复护理中的重要性,并尽快掌握必要的护理技能,利用家庭对老年人提供生活必需和护理的社会功能。

 

3.4.2 患者的心理疏导老年人是社会中一组脆弱人群,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护士应全而了解病人的身心状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运用沟通技巧,取得病人的信任,使他们感受到被关注的温暖,充分调动其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要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常见的心理表现有焦虑、怀疑、悲伤、消极、绝望、恐惧等,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文献报道,给患者及家庭照顾者提供优质信息,对于减轻焦虑、知情参与决策、提供控制能力和依从感、增加治疗满意度有重要作用。

 

3.5 合理饮食

 

3.5.1 选择性饮食首先,要指导患者生活规律化按时起居、进食及服药,对调整人体内脏功能非常有益因为有条理的生活,可在体内建立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如进食很有规律的人,一到进食的时间,胃肠道及各消化腺就会自动分泌出一系列的酶,为食物的摄入和消化吸收做好了充分准拣人家知道,动脉硬化和胆固醇关系密切,动物的肝、脑、卵黄等含量最多,肥肉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都很高,而且脂肪可促进胆汁分泌,从而增加外源性胆固醇吸收另外,也要控制糖和盐分的摄入,因为糖和盐都能提高血脂浓度,加重动脉硬化反之,植物性食物非但不含胆固醇,还可抑制其吸收,因此要多吃植物油类及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不仅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还能保持人便通。

 

3.5.2 戒除不良嗜好有许多患者爱好抽烟、喝酒,酒中的酒精和香烟中的尼占丁,可刺激血管收缩、痉孪,加重动脉硬化,诱发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从而影响精神状态在每年的死亡总人数中,十分之一的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因此必须帮助有烟酒嗜好的患者改掉这一坏习。

 

3.6 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脑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也有许多预防方法,而体育运动是最卞要的预防措施,因为运动能促使脂肪代谢和其他物质代谢正常化,降低血脂,防比胆固醇在动脉壁积在首先,应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日和制定适宜的运动量,密切注意运动时的身体反应其次,须循序渐进,开始时锻炼量要小,适应后逐渐增加。有一定生活能力的老年人,当表现依赖性很强时,如不会自己吃饭、穿衣等,护理人员及家属常会予以照顾,这就强化了他们的依赖性行为。此时,我们应给患者以启发,在他们吃饭、做个人卫生、穿衣、上厕所等方而,尽量独立地行动,并对这种独立行动予以鼓励,使患者减少依赖行为。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既增强体质,又增加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要做到生命不息,活动不IF,有利于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康复效果。

 

3.7 语言康复训练

 

由于脑动脉的硬化,使脑组织血供受影响,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卞要表现为记忆障碍,思维判断能力受损害,对原有的认识也模糊不清,甚至出现失语、失认、失用。所以,应根据患者病情予以相应的指导,再按病人的日常语言需求决定语言教学内容,经常与病人交谈,增加其应答能力。

 

4 效果评估

 

64例患者经护理小组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失语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见表1体现了家庭康复护理的显著效果。

 

5 小结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老年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康复护理更是临床护理的延续,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医疗支出,N约医疗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64例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深切感受到社会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家庭康复护理不仅促进患者健康,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同时要求随访护士必须提高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多方而知识,了解不同层次、不同文化背景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及生活习惯,巧妙运用沟通技巧,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体现了护士的价值,有利于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俘红梅,王全义,杨黑女,等.护士与癌症患者对手术前健康教育知识需求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73

[2] 陈淑琴,王颖,张海生.手外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健康教育对策[J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05

[3] K rui jver IP,Kerkstra A,Francke AL Evaluation of canmunication traaiaigai nursaig car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J PatientEducCoun 2000 39(1):129-145

[4]Naum anen TP. F amish occupational heaith nurse work andexpertise the Client perspective [J]JAdvNur 2007,34(4):538-544

[5]Morris SM,T han as GT he need to know:fonnal carers and aifonnation Eur [J]J Cancel 2002 11(3):183-187.

[6]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人学中国协和医科人学联合出版社,1998

[7]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3

老年人康复护理指导范文5

    1、应用的可行性

    首先,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社区护理的健康观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个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要的整体,强调家庭、社会以及心理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这与中医护理的“天人合一”和“形神合一”的生命整体观一脉相承。中医护理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将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人体心身的和谐视为健康的基本标准,并贯穿于疾病防治和抗衰老理论与实践之中。社区护理的主要内涵是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护理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治未病”的预防观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中医护理来源于民间,其特有的饮食文化、养生保健及简、便、易、廉的护理技术更容易为广大社区居民所接受。社区人群对中医护理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中医护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最后,国际社区护理蓬勃发展的背景以及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为中医护理快速进入社区护理提供了可能。

    2、应用现状

    1)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居家护理将成为适应大众需求的一种主要的社区护理工作方法。居家护理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社区护士直接到病人家中,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中有疾病的个人即出院后的病人或长期家庭疗养性的慢性病病人、残障人、精神障碍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社区护士将成为居家护理的主力军。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

    ①在居家护理评估中的应用中医护理评估与社区居家病人评估的主要内容相似,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体检及治疗情况等。中医护理评估技术是在整体观和辨证观的指导下,在现病史、个人生活史、家庭环境评估、症状与体征评估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医护理评估内容的引入加强了居家护理评估的深度与广度。目前,进行居家病人护理需要评价时,常用居家病人护理需要评估量表。为了充分利用中医护理的优势,可以对此量表进行修订,增加中医护理评估内容。

    ②在慢性病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社区的慢性病人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先天性畸形、慢性肾功能衰竭、骨和关节病变需要牵引和卧床者等。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在社区慢性病人居家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大部分护士能够使用中医养生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辨证下的中医护理干预。干预项目的应用率依次为:用药指导、生活起居调养、情志调护、健康膳食、康复指导,而用药指导、生活起居调养和情志调护的中医护理干预,在家庭病床列前三项。可见,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尤其是情志护理、药膳护理更贴近生活,因其护理方法简便易学、直观安全、效果显着,更适合在社区普及推广。中医护理技术如针灸、拔罐、按摩、刮痧、中药贴敷、中药熏洗、中药静脉注射和穴位注射、耳穴埋籽、脐疗、中药离子透入等在社区慢病居家护理中应用广泛,尤其是按摩法,因其简便易行,备受社区居民的喜爱。但在实际工作中,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等技术主要由中医医生操作,中医护士很少应用。中药贴敷、中药熏洗、中药静脉注射和穴位注射等由护士按照医嘱实施。中医养生方法及护理技术因其低廉性,对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率,有利于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力度,尽快缩小城乡差距。

    ③在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在社区,需要康复护理的病人包括出院后病情已稳定但需继续治疗或康复的病人、医学|教育网搜集残疾人等。常见的有术后病人、脑血管意外病人、高位截瘫病人、先天畸形或后天伤病造成的功能障碍、残疾者。中医药膳护理、情志护理以及针灸、按摩等护理技术在防止压疮、增进病人的心理健康、促进病人的营养、畸形和残障病人的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家庭环境适应性改变的指导等方面应用广泛,使向病人提供优质的康复护理成为了可能。

    ④在老年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决定了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养老服务的主体。同时,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分居养老将成为今后家庭养老的主要方式。虽然,在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中,为老年人,尤其是为分居养老的老年人提供饮食养生、起居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药膳养生等方面的知识指导以及传授灸法、按摩、中药敷贴、中药熏洗等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技术对于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完善,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中医护理在老年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较少。

    2)中医护理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在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中医护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正在逐渐完美融合。

老年人康复护理指导范文6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康复训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348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髋部骨折已成为临床常见病。老年人骨质疏松脆弱,反应及应急能力差,行走时易摔倒,轻微外伤即可致髋骨骨折。目前,手术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其他疾病,机体脏器功能低下,手术的危险性高,术后并发症多。2005年4月~2010年4月对56例髋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地康复训练,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6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62~88岁,平均73岁。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伴有冠心病13例,高血压17例,糖尿病10例,同时有2种疾病12例。

围手术期康复训练

⑴术前护理:①老年人病后对新环境感到陌生,甚至因自己的生活习惯受干扰而感到烦躁不安,对功能锻炼的意义认识不足,不配合治疗。护士应对患者热情周到,使之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环境并耐心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打消思想顾虑,使之能够克服困难主动进行锻炼。②术前需要行皮牵引,牵引时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注意观察牵引的方向、大小、牵引绳有无受压,牵引绳是否过长,牵引锤是否触地等。在保持有效牵引的同时,全身除禁止活动的部位外都应不断活动,如扩胸运动、深呼吸、抬高躯干、健康肢体关节运动等,以改善肺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保持肌肉、关节活力,防止发生肺部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对合并心率失常、高血压者训练前监测生命体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每次运动后再监测生命体征。对感觉反应比较迟钝者,护士要热情耐心、态度和蔼,多示范、多协助、多指导、多重复、多纠正,监督其完成每项运动。

⑵术后护理:①术后第1天实施康复训练计划。术后搬动患者时要小心托起臀部,嘱患者取平卧位注意合适,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避免外旋,患肢穿丁字鞋,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行患肢足趾伸屈、踝关节背伸、跖屈和旋转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导家属给患者做下肢肌肉的按摩,每天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②术后第2天,病情稳定,可抬高床头,鼓励并协助患者逐步增加卧位的高度,延长卧位的时间;从疼痛感觉最小的股四头肌开始锻炼,做等长收缩,窝处放一软枕,伸展下肢,绷紧皮肤,先做健侧,再做患侧。③术后第3天,鼓励患者行患肢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抬高臀部运动,直腿抬高和扩胸运动,运动量从术前量开始逐渐每3天增加1次,每次增加5~10回为宜。④何时负重及负重进度是髋部骨折患者康复期面临的问题:术后应继续卧床3个月左右,复查X线视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负重锻炼。骨折未愈合时严禁负重,过早负重会影响骨折愈合,甚至造成股骨头坏死。需扶拐,应教会患者如何使用拐杖并给予保护,以防跌倒,待适应下地行走后再逐渐负重。

结 果

本组患者56例,经皮肤牵引及实施髋部骨折手术治疗后,经过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恢复良好,无发生伤口感染和髋关节畸形等并发症,5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讨 论

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尽早、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是骨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护理训练安全有效、科学合理,康复训练开始的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预后也就越好。患者只要具备生命体征平稳,无特殊不适应就可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训练。

参考文献

1 崔玉森,周书元,王学敏.高龄肺癌围手术期呼吸指导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