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诊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康复护理诊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康复护理诊断

康复护理诊断范文1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 康复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6年9月~2007年7月选择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入院诊断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均经颅脑CT、MRI确诊。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49~72岁;其中出血性脑卒中12例,梗死性脑卒中48例。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50~71岁;其中出血性脑卒中13例,梗死性脑卒中47例。

护理方法: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控和并发症预防。研究组除进行常规护理,还接受早期康复护理,一般脑梗死入院后1~3天、脑出血4~14天[2]开始配合以下康复护理。①预防关节挛缩变形及肌肉萎缩:康复运动操,主要以活动肩关节、膝、肘、腕、指关节肌肉,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指关节和肌肉运动为主。②上肢训练:训练用患手做日常动作,可用捏皮球的方法来训练手指的功能,每项做10次,每天2次,动作要缓慢、用力均匀。③下肢运动训练:练习翻身及向上下、左右移动身体。翻身或移动身体时用健侧抓住床边或床栏杆,或在他人协助下练习起坐。练习腰背肌、腹肌。让病人下肢自由伸屈、立膝、扭动骨盆,“搭桥样”动作,下肢抬起离开床面,由开始坚持数秒钟到增加时间再缩短卧位时间。训练下肢的屈伸,每项做 10次,但也要因人而异,每天2次。④坐床训练:可由护理人员辅助坐起,一般使用活动靠背床进行训练。⑤语言训练:利用接触病人的一切机会进行语言训练,强化语言能力。

疗效评定:入院时和入院第30天分别进行相应评定,ADL的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定[3],肢体运动功能采取Fe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入院及出院时由专人对两组进行定期、单盲评定。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资料正态分布进行t检验。

结 果

治疗前两组两项指标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FMA、BI两项指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讨 论

FMI是应用最广泛的脑卒中病人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方法之一,能较准确反映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是常用的残疾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评测工具,是临床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一种ADL评估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评估病人治疗前后的功能状态,也可以预测治疗效果,体现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身体能力。ADL与肢体功能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且康复护理介入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研究组经早期康复护理30天后,BI、FMI与ADL能力的恢复程度和临床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运动康复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早期康复能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康复护理应尽早介入。

参考文献

1 王喜全.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护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1):27.

康复护理诊断范文2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延期康复护理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和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组和延期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康复护理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对3组患者进行评分[1],然后进行比较。

结果:根据康复干预后CRRCAE的各项评分,在听理解、复述、阅读等方面,早期康复护理组与延期康复护理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结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效果更佳。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失语症患者 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38-02

脑卒中患者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日益增多。失语症的比例在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占高达20%~30%。不同程度的听力和理解障碍、阅读能力下降等是失语症患者主要的表现,不利于患者和他人的正常交流,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不利于患者和家人的正常生活,同时加重患者和家人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整体康复计划就很难实施,从而加重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本文只要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康复科、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全部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符合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根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诊断,同时结合临床综合诊断,判断为失语症。排除重度痴呆、急性期重度昏迷、认知障碍、精神异常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延期康复护理组、对照组各20例。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病变性质方面比较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2.1 一般护理。失语症患者虽然无法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但是可以根据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方面中获取对方的信息。所以,护士在日常护理中要保持微笑和热情,给患者可信、可亲的印象,消除患者的紧张和孤单的心理[2]。另一方面,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指导患者运用摇铃铛、手势等非语言形式和周围人沟通,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及时得到帮助。

2.2 语言康复训练。

2.2.1 运动性失语训练。主要采用包括发音训练、阅读训练等构音表达和文字阅读训练的方式。对于轻度患者,可以让他们反复训练日常生活话语的交谈,对长篇文章进行阅读并提问他们相关的问题;对于中度患者,可以让他们训练说简单的句子,对短文进行阅读并提问他们相关的问题;对于重度患者,可以让他们训练单字和词组的发音。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主要以口语训练为主。

2.2.2 感觉性失语训练。主要采用听理解力训练的方法,训练时可以采用视觉逻辑法和手势法。视觉逻辑法是结合语言和视觉,比如,在对患者解释“刷牙”这个动作时,可以拿上牙刷、挤上牙膏。手势法是结合手势和语言,比如,在对患者解释“梳子”这个名词时,可以用手势做梳头发状。

2.2.3 完全性失语训练。完全性失语患者几乎完全丧失了语言功能,严重影响了交流。采用听、理解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的训练方法。此类患者对眼神、表情、手势等非语言交流比较敏感,比如,在想喝水、吃饭等时张开嘴[3]。

2.2.4 不完全性失语训练。不完全性失语患者常在讲话时语速缓慢、出现停顿或重复结尾词等。护士要很耐心地训练这类病人,让其反复叙述,增强其语言的灵活性,同时,使用相应的技巧进行语言训练。

2.2.5 语言障碍治疗仪的使用。语言障碍治疗仪操作简单、针对性强,在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是充分运用图片、声音、文字、动画等。除此之外,语言障碍治疗仪还具有反馈设置,能及时纠正患者在语言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错误[4]。

2.2.6 言语训练的强度。患者本人和家人协助训练的时间应不少于一周,而且保证每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一次。

2.3 心理护理。多数脑卒中患者在睡眠、安静休息时发病,家人在过后或次晨发现其一侧肢体偏瘫或不能说话等,患者从而出现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当病人感到有压力时,交感神经常会兴奋,促使机体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主动介绍自己、主管医生、同室病友等相关人员和病房环境等客观条件,同时对患者的表情和周围环境尽享密切的观察,从而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使自身心里负担得到有效减轻;当患者理解困难时,护理人员要允许患者停顿和思考,同时用表情和动作支持对方,从而消除病房内外紧张生疏的气氛,增强自身的感染力;积极鼓励患者乐观面对现实,保持情绪稳定,树立定会康复的决心和信心。

3 小结

早期康复护理使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得到正规及时的康复护理,有利于卒中失语症患者在出院后在家里继续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恢复自身的语言功能,减少和改善言语缺失,从而促使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恢复。因此,患者一旦确诊为失语,应及时进行语言训练[5]。相关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失语的类型和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估,然后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充分将患者语言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进行语言训练,从而使患者的自信心得到切实增强,以最佳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秦娟,郭秀君.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24-426

[2] 庞思思,陈喜志,罗华,等.早期康复教育介入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546-547

[3] 张通.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331.

康复护理诊断范文3

【关键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生活质量; 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27-02

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起病急,恢复慢,且呈现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特征[1].偏瘫是其最常见的残疾,据统计高达60%~80[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护理病人负担,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全社会的责任,为此我们对脑卒中偏瘫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3],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男40例,女4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7岁;其中脑出血39例,脑梗死47例;右侧偏瘫42例,左侧偏瘫44例,所有患者均无意识障碍,表示愿意接受此项护理活动。

1.2 分组: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组,对照组46例中,男2l例,女25例,年龄47~69岁。康复护理组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50一70岁。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疾病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增加康复护理内容,在人院后立即接受康复护理,由责任护士认真评估后和医师共同商量制订康复护理计划,护士按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3.1 心理干预 首先要认真详细收集患者病史资料,耐心倾听患者和家属的诉说,交谈要态度和蔼,有亲和力,避免简单生硬的语言。脑卒中偏瘫患者往往产生抑郁、悲观、失望等情感障碍,要准确真实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1.3.2 认知干预 通过沟通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感到有依靠感,乐于与医生护士说知心话,此时护士要正确的引导患者,帮助患者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能够给自己定好位,对治疗和生活有信心。要多患者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正确的认识疾病的恢复过程,避免期望值过高或过低。

1.3.3 自尊干预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由于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帮助,社交也发生困难,尤其是女性患者不能化妆做美容等,面对亲朋好友时常感到不好意思,没有面子,因此要加强患者自尊的培养,使患者能正确认识到疾病的暂时性,积极配合治疗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1.3.4 幸福感的培养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积极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家属和亲友的关爱,每一次探视,每一句问候都是家人的爱护,虽然在住院但是要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另外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医疗条件感到幸福,优于以前太多;对医生护士的亲切照顾感到幸福,疾病治疗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要感到满足和幸福,这样非常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1.3.5 肢体功能锻炼包括床上翻身、变换、坐位的训练以及站立训练等。入院后早期和非稳定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要注意瘫痪肢体的正确摆放,保持患肢功能位,护理人员指导病人进行被动的或主动的全方位肢体功能运动,防止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等,减少和减轻异常行走模式,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协助患者活动过程中护士要注意操作要点及运动幅度和运动量,要教会家属如何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方法,让家属积极协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要适当让患者自己动手,鼓励患者学会忽略症状,带症状生活、训练和学习,重视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指导,使患者逐渐的适应疾病恢复的慢性过程。

1.3.6 提高依从性教育加强病人的遵医行为,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接受医生护士的生活方式指导,合理饮食,限制盐的摄入等。在病人住院后,由护士对病人进行第1次干预,发给病人《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护理指导手册》,并对手册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直至病人和家属理解为此。手册内容包括: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康复训练内容、饮食、用药等,以后随时进行指导。

对于出院的患者,要建立随访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家庭住址和通讯联络方法,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修改护理干预措施,及时与患者沟通联系,做好随访工作。

2 效果评价方法

2.1 知识掌握评价:分别在入院时与康复护理干预1周后由专职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了解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问卷包括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康复训练内容、饮食、用药等,设有20个问题,每题5分,满分为100分,分数大于60为基本掌握。正式应用前选取10个病人进行预实验,测定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4,并请5位护理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估,认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同时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注意询问和观察病人的行为改善情况,以评价效果。将得分情况录入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分析用X2检验。

2.2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QOL量表评定[4]。评定包括5个方面:工作及经济状况、家务、家庭关系、户外及休闲活动、心理状态,共计25项,每项1―6分,总分为150分,分数越高,说明QOL越高。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l和2个月进行QOL测定。QOL测定采用会谈式问卷调查,就表中每个项目按6级水平进行评分,最差者记1分,最优者记6分。将得分情况录入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分析用t检验。

3 结果

3.1 2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入院时及康复护理后1周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2.2 2 组患者QOL改善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2组患者QOL值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

2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得到很大提高,QOL值与对照组比较提高的更快、更显著。说明康复护理能使患者熟悉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得到提高,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

4 讨论

4.1 康复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依从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恢复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要注重对病人知识的培养和康复训练指导,指导患者加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要遵守康复锻炼计划,不要自己想当然的去创造计划,要尊重科学,改变不正确的想法和理念,并落实在实际训练中。使其能够理解和明白如何去面对疾病,怎样服药,怎样锻炼等,从而提高病人对医嘱和护嘱的依从性,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4.2 康复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存质量: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不能面对疾病造成的不便,加上心理、精神和经济等方面的严重负担,引起QOL的下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从患者的心理干预入手,培养患者的自尊和幸福感,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进行运动功能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的QOL。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的康复护理组患者在提高QOL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QOL。

参考文献

[1] 赵利芬,李付云.影响脑卒中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5):1084

[2] 司惠芳,郑建琴,吴海燕.实施康复“三阶段训练法”预防脑卒中后“二次损伤”[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12―13

康复护理诊断范文4

【关键词】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

我院200801~200812收治的42例脑卒中患者,通过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2例,根据随机数表分为训练组21例,对照组21例;训练组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62岁;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岁。在一般资料和疾病资料方面包括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脑卒中类型、病变部位、并发症,训练组和对照组均衡可比(P>0.05)。诊断参照文献[1]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1.2 方法 脑卒中发生后应以临床抢救为主,康复护理措施的早期介入应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只要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48h就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训练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积极给予康复训练,包括患肢运动康复护理、语言康复护理、心理护理。观察2组疗效。

1.3 评定标准 以平均住院天数、患肢肌力恢复情况、失语恢复情况、心理状态恢复情况为主要指标进行比较。

2 结果

2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略)

注:P

3 康复训练

3.1 训练指导 脑卒中患者应及早进行功能锻炼,这是因为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能力上存在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2]。急性脑卒中的病人大多意识障碍瘫痪在床,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应重视肢体的功能康复,保持良好的功能位。早期功能锻炼最重要,越早越好,对脑出血、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就越好[3]。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无进行性脑卒中发生,除了注意肢体的摆放,无论神志清楚还是昏迷病人,都应早期进行被动运动。当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训练,如双手交叉上举训练、翻身训练、下肢桥式训练等,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和软弱肌群。根据病情做床下训练指导,病人不能直接由床上卧位到床下站位,而应由一个从床上平卧到半坐位坐位双腿放床边坐位站立的过程。

3.2 语言训练 教给病人噘嘴、鼓眼、龇牙、弹舌等,每个动作做5~10次,教病人学习发声,先单个音节重复,当病人能准确发音后,再多个音节连在一起重复发音,每日重复训练次数,直到训练好为止。语言训练是个复杂的过程,需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循序渐进,由音到词,由词到句[4]。

3.3 心理护理 卒中病人因发病迅速,病程长,致残率高,引起病人忧郁、紧张、焦虑、烦躁,甚至轻生,这些不良的情绪刺激不但使病人在思想上产生消极对抗,使卒中病人失去锻炼的信心。此时,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引导患者尽快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配合治疗。首先应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最大限度地弥补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生活的动机,并尽量有充沛的精力面对疾病[5],并给予病人心理疏导,安慰病人,消除不良情绪刺激。同时让家属多关心患者,从情感上给其更多的支持。实践证明,处于兴奋状态和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这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4 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肢体肌力恢复、患者的情绪、语言交流、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手功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脑卒中后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也有着深远影响,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早期康复护理,需要时间、耐力和爱心,更需要护士有心理学知识、护理学知识和康复医学知识,来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康复护理组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过程中无一例病情加重或死亡,表明早期实行康复护理是安全的。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促进患者生理障碍的康复使这类患者最快、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达到残而不废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 各类血管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79380.

[2] 胡永善,朱玉莲,杨培君,等.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2,17(3):145.

[3] 李秀芬.120例脑出血患者的预防与护理[J]. 华夏医学, 2007,20(5):956957.

[4] 庞晓阳.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144145.

康复护理诊断范文5

摘 要: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卒中伴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结果: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较高。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

2007年6月~2008年12月对收治的56例脑卒中伴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12例脑卒中患者,男82例,女30例;年龄48~80岁,平均67.5岁;缺血性脑卒中90例,出血性脑卒中22例。所有患者均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常州实用医学,2009,25(5):345.

康复护理诊断范文6

关键词: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农村

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 死亡约150 万人,现幸存卒中患者有700万,其中450万患者为残疾人[1]。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脑卒中患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长期住院进行系统、正规的康复,功能恢复不理想[2]。因此,笔者以社区为中心,对所辖农村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农村区域,住院治疗2w后回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或脑出血,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或成人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生命体征稳定,自愿接受社区康复护理指导[3,4]。共入选118例。其中男70例,女48例。年龄48.5~84.2岁,平均年龄(63.5±11.5)岁。

1.2分组 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康复组,59例(男34例,女25例);B组为对照组59例(男36例,女2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功能残疾程度各项统计指标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3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照出院医嘱服药。

1.3.1对照组 服药和家庭自我康复,部分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和按摩。

1.3.2康复组 在对照组家庭康复的基础上参加社区康复:①康复教育:讲解脑卒中的病因、预防,遵医嘱服药及早期康复的重要性,褥疮预防和护理,肩关节的护理,如何穿脱衣服及日常生活能力指导;②运动疗法:包括双手上举、翻身、下肢桥式运动等,同时鼓励患者利用健肢帮助患肢被动训练。2 次/w;③心理护理:通过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消极因素,防治卒中后抑郁,增加其社会融入度;④言语功能障碍的康复、摄食和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等;⑤并发症的康复和护理:呼吸道感染、压疮及泌尿系感染的防治和护理,偏瘫后“失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的防治和护理。

1.4评价方法 在入组时和干预6个月后进行评价。评价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运动平衡功能评定。

1.4.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 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BMI)”[5]进行评定,分进食、洗澡、修饰(洗脸、梳头、刷牙、刮脸)、穿衣、床椅转移、控制大便、控制小便、上厕所、行走、上下楼梯10 个评定项目,共100 分。60 分以上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 分为中度残疾,有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20 分为重度残疾,生活依赖明显;20 分以下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1.4.2运动平衡功能评定 利用Fugl-Meyer 的方法[6]评定康复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该方法总分100 分,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康复护理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情况 A组和B组治疗前评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均增高,与半年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康复护理干预前后运动平衡功能情况(Fugl-Meyer 评分) A组和B组治疗前评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运动平衡功能评定得分增高情况与入组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康复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康复护理相关知识知晓率在A组(康复组)由29.5%增加至100%,而对照组由29.6%升高到67.1%。康复组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褥疮、肩手综合征、下肢静脉栓塞和再发脑卒中3 例(发生率5.1%),对照组有9例(发生率

1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资料显示,通过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相比对照组,康复护理干预组改善更加明显(P

参考文献:

[1]吴兆苏.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

[2]张瑞红.社区干预对农村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12C):3107-3108.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全科医学,2011,35:4013-40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成人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Ws320-2010)[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