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保健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茶叶的保健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茶叶的保健价值

茶叶的保健价值范文1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存在最为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具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均有50万左右的发病例,约23.3万女性死于该种疾病中。尽早发现早期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情况是有效控制和预防宫颈癌的重要环节,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病死率[1]。本次研究采用TCT方法对宫颈癌进行筛查,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2538例接受TCT检查的妇女。年龄22~67岁,平均(52.1±18.5)岁。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入院前为接受过TCT、HPV、阴道镜等检查,同时所有患者均是非妊娠及月经期。

1.2方法

1.2.1筛检设备 本次研究所用设备分别为:宁波美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美合资)生产的自动细胞制片机、Leica DM1000生物显微镜。所用试剂及耗材,购自宁波美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美合资)。

1.2.2标本采集 通过使用专业的宫颈管毛刷工具,在患者宫颈管和宫颈外口位置做顺时针旋转毛刷操作,将表层的脱落细胞进行收集。收集操作完毕后,将所使用的宫颈管毛刷放置到细胞保存液中,然后使用宁波美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美合资)生产的自动细胞制片机制作薄层涂片,用巴氏染液染色。

1.2.3细胞学诊断 对入选女性行TCT检查,患者诊断结果采用TBS系统进行细胞学诊断及分级判定。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采用的试剂及设备均购置宁波美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美合资)。宫颈病变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肿瘤(NILM)、宫颈上皮细胞异常两部分。其中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分为以下多种不同程度的细胞病变:①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②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LSIL又包含有HPV感染的细胞变化、轻度异型增生、CINⅠ3种;③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HSIL又包含CINⅡ、CINⅢ及原位癌3种;④鳞状上皮细胞癌(SCC);⑤腺癌;⑥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

1.2.4病理学检查 接受上述检查方式进行筛查后,检查结果呈阳性显示者,需再接受阴道镜下病理学检查,同时需将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得出的结果与上述2种筛查方法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对比二者间的结果。把上述TCT检查结果与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样本均采用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TCT检查结果为:ASC-US450例,ASC-H43例,LSIL38例,HSIL3例,SCC 1例,NILM 2003例。TCT结果与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二者间的符合率平均为85.40%,见表1。

3 讨论

宫颈疾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于对宫颈病情及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宫颈癌早期接受积极治疗完全可以治愈[2]。由此可见,宫颈癌的筛查对该病症的预防和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筛查技术为传统巴氏涂片筛查技术,该技术在临床宫颈癌的筛查上取得阶段性的成绩。但是这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受取材器特点、涂片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假阴性率的发生率较高,约为15%~40%。而应用TCT检查则对涂片的操作方法进行可改进和完善。标本收集后被放置于细胞保存液中,取器上标本的保存更加完整,并且可有效防止了筛查过程中的出现过度干燥现象,进而促进标本细胞的有效分离,最大限度地使具有诊断价值的细胞得以均匀的粘附于薄片上,大大增强了涂片的清晰度,提高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用TCT技术对2538例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TCT结果显示:2538例检查对象中,ASC-US为450例,与病理活检诊断对比符合率为86.44%;ASC-H为43例,与病理活检诊断对比符合率为65.12%;LSIL为38例,与病理活检诊断对比符合率为86.84%;HSIL为3例,与病理活检诊断对比符合率为100%;SCC为1例,与病理活检诊断对比符合率为100%。TCT与病理活检结果平均符合率为85.40%。2003例未见NILM。这个研究结果表明,TCT检查结果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综上所述,应用TCT技术对宫颈癌进行筛查,准确性较高,是目前国内外较为理想的筛查手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茶叶的保健价值范文2

【关键词】 脑脊液EMA;CEA免疫细胞;脑膜癌病;诊断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70-01

脑膜癌病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中罕见的一种类型,又叫做癌性脑膜炎。以前都是基于脑脊液检查将MC的进行诊断,然而在进行检查MC早期时,运用常规细胞学检查,往往在细胞性质鉴定上不容易,易有误诊出现[1]。据报道,进行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查能够将MC的早期诊断率提高。本文就是采用上皮膜抗原与癌胚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的策略,把MC患者13例进行检测,目的是探索该策略在MC中具体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MC的患者13例,7例男、6例女,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为53.3±2.7岁,共20份检查脑脊液标本。在同期内选择知情同意非MC患者5例,共脑脊液标本7份作对比。

1.2 方法 应用常规脑髓液进行检查,首先取出两组患者1.5ml的脑脊液,并采用侯氏自然沉淀仪进行收集,待玻璃片自然变干以后,提供2min的吉姆萨染色,再添加4-5滴的蒸馏水并进行稀释,经过4min时间之后,花费10-20s的时间利用自来水给予冲洗。在玻片进行晾干后,并镜检。脑脊液中的肿瘤细胞有增大细胞体积及核质比例、核异形、多核、核深染的表现,核仁偶尔明显,肿瘤细胞大部分都是以多数个或成团的形式出现。应用抗CEA、EMA免疫细胞进行化学检查,在各患者脑脊液标本中进行再次取1.5ml,利用6min的时间,利用离心速度为1000r/min进行共离心,清液除掉,残渣涂片,待晾干后,采用甲醛酒将其固定,经过30min后,运用磷酸盐缓冲液将其进行冲洗,然后分别将含有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CEA、EMA单克隆抗体进行染色,时间为30min,最后把没有结合的抗体利用磷酸盐缓冲液清冲洗干净[2]。再把现配制萘酚AS-TR磷酸钠缓冲液和坚固红TR给予添加。

1.3 统计学分析 将运用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措施与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的措施中的阳性率进行计算,共有第一次脑脊液阳性率与总阳性率,分别对比这两种措施的阳性率,得出的结果利用配对校正V2进行检验。

2 结 果

MC4例第一次腰穿的脑脊液标本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阳性者约有30.77%,10例抗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阳性者约有76.92%,通过配对校正V2检验,得出V2=4.17,P01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2.186%(9/21)为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总阳性率,80.95%(17/21)为抗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的总阳性率,经过配对校正V2检验,V2=4.9,P

3 讨 论

MC早期,脑脊液中有少量的肿瘤细胞,或者异型性小的肿瘤细胞和有影响的一些反应性间皮细,运用常规脑脊液细胞学进行检查,有出现阳性率相对低的肿瘤细胞。据报道,MC患者首次腰穿,发现阳性率仅45%的肿瘤细胞。本组MC患者13例,其阳性率仅30.77%是首次腰穿脑脊液常规细胞学检查而得,发现早期有较低的确诊率。据有国外相关文献报道,有显著提高MC的早期的诊断率的办法是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查,但是在我国报道却很少[3]。本研究就选取了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的办法,将MC患者13例的脑脊液标本21份利用抗EMA单克隆抗体与抗CEA进行检查,其中,76.92%是首次脑脊液的阳性率,相比于常规脑脊液细胞学的阳性率较高,但是经过统计学进行检验,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与抗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之间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与抗EM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这是比例数较少原因;80.95%和85.71%分别是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的总阳性率,对比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总阳性率相对较高,说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的办法能够有效提高MC的诊断敏感性。此外,我们将非MC患者5例的脑脊液标本同时进行了检查,结果没有发现假阳性者,说明采用此办法特异性相对比较高。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的阳性率的高低,可能与肿瘤的来源相关;乳腺、肺等腺癌是MC通常的转移源,此类肿瘤细胞经常表达EMA和CEA,然后引发MC患者,所以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查的阳性率就相对较高。还可能与选择单克隆抗体相关,这些肿瘤细胞表达的因素不同,一些表达是CEA,一些表达是EMA,虽然都是肺癌,但是有不同的组织类型,同时有不同的表达抗原。

总而言之,采用EMA和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能够有效提高MC的诊断率,并给予原发病灶提供了坚硬有力的证实。临床上,碰到一些原因不明的定性困难的脑膜病变,在采用常规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方法等进行诊断,其结果诊断不明确时,应该及时采用EMA和CEA免疫细胞学检查的办法,可有效提高MC早期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 刘志辉,张东林,王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脑膜癌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0,5(02):23-30.

茶叶的保健价值范文3

关注一:无论新茶陈茶,都具有多种有益成分

茶叶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目前已分离鉴定的就超过500种。无论春季上市的新茶还是以往的陈茶,对健康有益的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1.茶多酚是茶叶中含量最多的可溶性成分,也是发挥保健功效最主要的物质。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杀菌抗病毒、保护及修复DNA等作用。

2.茶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β-胡萝卜素等。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以及美容等功效。

3.茶多糖是一类成分复杂的混合物,能抗辐射、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免疫力,还能降血糖。民间泡饮粗老茶治糖尿病的实践,主要就是发挥了茶多糖的作用。

4.茶氨酸能提高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对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都有预防作用。

5.γ-氨基丁酸在茶叶中的天然含量较少,加工后可使含量大幅提高。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故可辅助治疗高血压。还能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代谢能力,有助于脑卒中(中风)、脑动脉硬化后遗症等康复治疗。

6.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利尿等作用。还能消除疲劳,抵抗酒精和尼古丁毒害,减轻支气管和胆管痉挛,调节体温,兴奋呼吸中枢等。

关注二:用于养生保健,多数新茶优于陈茶

“茶要喝新,酒要喝陈”,这句广为流传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与陈茶相比,多数新茶在感观品质和营养价值上都有特点。

感官品质方面,新茶外观鲜明、香气清新、汤色澄亮、滋味鲜爽。营养价值方面,许多种类的新茶比陈茶具有更强的保健功效。随着时间推移,茶叶发生“陈化”,也就是说,新茶中的一些挥发性成分逐渐减少或被氧化,游离氨基酸、糖类等物质的有效性降低,营养价值也打了折扣。

以绿茶为例,它的保健功效主要在于抗生物氧化性能,由于新绿茶中含较多的多酚类物质,所以抗氧化能力较强。随着茶叶陈化,多酚类物质逐渐转化为茶黄素、茶红素等,抗氧化能力也相应减弱。

当然,也有一些陈茶的品质和功效与新茶相比毫不逊色,甚至还优于新茶。如普洱茶,就需要较长时间保存,才能产生良好的色、香、味等品质。普洱茶的减肥降脂等保健作用,也与长期陈化所产生的一些特殊成分有关。

此外,从中医角度看,新茶药性相对偏热,刺激性较强。茶叶陈化后,药性也稍微偏凉。

关注三:保持新茶品质,要学会正确的贮存方法

新茶受潮湿、高温、氧化、异味等因素影响,某些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导致茶叶品质下降。主要表现在含水量增加,香气变差,茶叶及茶汤色泽变红变暗等。

所以,针对春季新茶,应当采取低温、干燥、去氧、避光的措施贮存。下面介绍两种简易方法:

茶叶的保健价值范文4

关键词:茶食品;概念;必要性;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习俗发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茶叶具有保健功能已经广为人知。但是由于嗜好不同,有的人不喜欢饮茶,却又期望能够利用茶叶的保健功能,因此茶食品应运而生。

1茶食品的概念

茶食品如果理解为含茶食品,则自元代以来我国就已有了含茶的食品。元代有一种“玉蘑茶”,用紫笋茶和炒米混合后磨成粉,调拌食用;还有“枸杞茶”,用枸杞和雀舌茶碾成细末后,拌以酥油,用温酒调食。紫笋茶和雀舌茶都是我国古代名优茶,元代人将其加工成含茶的食品。如果理解为茶叶食品,则非常宽泛。自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以来,茶叶就一直供作药用、食用、饮用。掺茶作食物作饮料是茶食品,用于佐茶的一切供馔食品是茶食品,不用于佐茶而用茶制作的其他糕点和糖果类也是茶食品。与其如此宽泛,不如把茶食品专指将固态茶叶进行深加工处理、掺以其他原料、烹制而成的含茶食品,如茶菜、茶主食、茶零食、含茶饮料等。

茶菜是将茶叶作为主料或辅料烹调制成。茶菜中茶的味道与菜的本味相辅相成,色泽鲜艳能增进食欲,还可降火、利尿、提神、去腻,具有增加营养、促进消化、防治疾病等功效。我国台湾省有清新可口的茶元宝、色鲜味美的祁门红茶鸡丁、别具风味的东方美人茶酒、茶香四溢的碧螺春茶比萨、清新美观的香茶沙拉、营养爽口的冻顶乌龙茶豆腐。我国江浙地区采用西湖龙井茶制成“西湖龙井虾仁”,用碧螺春茶制成的“碧螺春虾仁”等,都别具一番风味。

茶主食是在原有主食的基础上加入茶的成分再加工而成。主要有茶饭、茶粥、茶面条、茶面包、茶饺子等。茶饭、茶粥的做法是用水冲泡茶叶得到茶汤,再用茶汤来煮饭、煮粥。茶面包是取茶叶泡成的浓茶水和面,发酵制成面包。茶饺子是在肉馅内掺入乌龙茶包制而成。这些茶主食清香爽口,倍受欢迎。

茶零食是把茶与其他食材融合在一起,制成茶瓜子、茶糖果、茶果冻、茶冰淇淋、茶果脯、茶巧克力等。零食向来深受欢迎,尤其是女孩子,但是有些人担心吃零食有引发糖尿病、肥胖、龋齿的潜在危险,因此希望有一种健康的零食。茶零食恰恰或多或少满足了这样的心理需求,既能满足享受,又不损害健康。

含茶饮料是指用水浸泡茶叶,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剂制成的饮料。包括茶可乐、茶汽水、果茶、浓缩茶汁等。

2发展茶食品的必要性

发展茶食品是必要的,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二是人们养生保健的需要。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是世界茶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尽管中国茶叶出口在不断扩大,目前仍位于肯尼亚、斯里兰卡之后,排在第3位。谋求茶叶的未来发展,加强茶叶深加工是必然趋势。茶食品就是茶叶深加工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我国有些茶区生产的中低档茶,由于内含物比例欠佳,香气、口感不尽人意,往往没有很好的销路。但是中低档茶叶的食用价值仍然存在,因此用其为原料提取茶叶有效成分,作为辅料添加到食品中,或者将其磨成粉末,或者提取浓缩液,直接添加到食品中去,制成营养丰富、茶香可口、品种繁多、风味独特的茶食品,不仅有益于健康,还可丰富市场,更解决了中低档茶叶的出路问题。

茶叶之所以受到人们青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茶叶具有保健功能。食用茶食品就是“吃茶”,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吃茶”优于“喝茶”。传统的泡饮方式,人们只能摄取到茶叶中的水溶成分,而茶叶中还有许多水不溶性或水难溶性的营养保健成分。如脂溶性维生素难溶于水,茶叶用沸水冲泡也难以被吸收利用。茶叶中能通过饮茶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约为2%,大部分蛋白质为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茶渣内。因此,这些物质仅靠喝茶无法有效利用,而吃茶可以充分利用茶叶中的营养成分,更好地发挥茶叶的营养价值。

3茶食品的发展现状

“吃茶”的饮食时尚已经渐渐盛行起来,在我国山西、广东、福建、四川等地茶食品十分畅销。茶饮料如康师傅绿茶、康师傅红茶、统一冰红茶,都已经成为消费者喜爱的知名品牌。在国外,茶食品更是大行其道,如茶末巧克力、绿茶口香糖、茶末豆腐、绿茶冰淇淋等都是市场上的畅销货。茶汽水等产品在欧美国家近年来销售一直呈增长趋势[1]。HTtP//:

福建天福茶食品是我国茶食品的佼佼者。其为天福集团旗下天仁食品厂自产自制的卫生、天然、健康的绿色茶食品,选料上乘、加工工艺先进、质量控制严格,具有低糖、低脂、低热量的特点,且荣获ISO9001、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现有六大类50余种,包括糖果类、糕点类、茶果类、蜜饯类、炒货类、冲泡类。曾2次被指定为亚太经合会(APEC)高峰会议大会用品及礼品,代表中国茶食品走上了国际舞台。

湖北竹溪县工业园区的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与福建沁园春茶叶公司合资开发有机茶食品,总投资2200万元,建成全省首家茶食品科研楼和有机绿茶食品生产线。竹溪日产绿茶月饼可达500kg,批量上市。绿茶月饼色泽金黄、酥松可口,散发出绿茶清香,别有风味,成为消费者喜爱的点心。竹溪有机茶超微粉生产线、有机茶月饼、麻饼生产线和有机茶糖果生产线,年可生产有机茶食品800t,创产值5000万元以上,带动5万茶农增收。

安徽天方茶业公司开发出富硒有机抹茶食品系列,天方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天方茶食品有抹茶香酥豆、绿茶泡米酥、红茶酥、抹茶花生、绿茶白芝麻酥、绿茶花生酥、绿茶瓜子、绿茶饼干、绿茶夹心糖、红茶夹心糖、茶香梅、茶香榄、茶香应子等,种类丰富,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其他许多省份茶食品亦有生产。据统计,在2003~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注册168个茶保健食品,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但是仅占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总数的4.4%,而且地域发展不平衡。注册产品数量最多的地区依次为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等发达省市,这4个省市的产品数量总和约占全国批准产品总量的62%,其中仅北京地区的产品数量就占到全国同期批准注册产品总量的20.8%,而新疆、、青海等地的注册产品数量较少,所占比例不足10%,与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形成鲜明对比。茶食品地域发展不平衡原因诸多,有些地区自身不产茶,但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地区经济水平差异[2]。

目前,中国茶叶深加工技术和装备落后于发达国家,低级加工多,高档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虽然我国近年茶食品企业在增加、种类在增多,但这些茶食品多数情况下只能在一些特殊场合,如部分茶馆、茶庄才能买到,并没有普遍进入一般超市。而且茶食品企业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消费者还不充分了解茶食品。

4茶食品的发展趋势

为了把握人们对茶食品的具体了解程度,笔者进行了市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0%的人没有听过茶食品这个概念。虽然大部分人知道有茶食品,但是也仅仅了解茶味瓜子、茶味糕点等常见茶食品。并有60%的人表示,没有打算主动去购买茶食品。可见茶食品作为新兴产品,还未真正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是,有专家估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茶叶消费将会以年均2%左右的速度递增,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世纪。同时,茶业的发展会从单纯茶叶向多元化发展。目前茶叶深加工产品已占国际贸易近半数,“吃茶”势头强劲。

由于发展茶食品不仅充分利用了茶叶资源,还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美味的食品,顺应了人们对低热量、高营养、保健化、便捷化、多元化的饮食要求,因此发展前景看好。比如,茶饼干、茶面包、茶叶面、香茶饼等自然清香、老少皆宜。红茶奶糖、绿茶奶糖、茶糕糖等茶糖果色泽悦目、甜而不黏、油而不腻、清香鲜醇。茶果冻带有淡淡茶香、可口、提神开胃[3-5]。茶瓜子不仅口感好,也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养生意识的增强,茶食品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宣传引导,具有健康、便捷等特点的茶食品将会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之中。由于充分利用茶叶所具备的“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三消”(消炎、消毒、消臭)、“三抗”(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能,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将不断提高。

5参考文献

[1]于丽萍.茶叶保健食品的开发[J].蚕桑茶叶通讯,2009(2):39.

[2]李靓,林智,吕海鹏,等.2003~2007年注册茶保健食品的情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835-4837.

[3]董青华.中国茶食及其搭配艺术[J].中国茶叶,2009(2):39-41.

茶叶的保健价值范文5

    关键词:茶叶;有机茶;茶多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

    茶叶是一种具有资源优势、文化底蕴的特色农产品,也是传统的天然健康饮品。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的作用,是茶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已被列为食品添加剂。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其含量及氧化产物对茶叶的色泽、滋味等品质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氨基酸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种类及比例是评价其营养价值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茶叶中铅、砷、镉、铬等重金属元素则对人体有害。因此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氨基酸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多少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依据。有机茶是指在无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方法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和储藏过程中不受化学品的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作为真正意义上纯天然、无污染的保健饮品,有机茶的出现不仅适应了当今人们日益增强的保健意识,而且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作为我国第一个颁证出口的有机农产品,有机茶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较好的口碑。然而,在国内市场由于消费者对有机茶的认知度不够,以及对现行的有机认证持怀疑态度,有机茶在国内茶叶消费市场中所占比重还非常小(低于我国茶叶总产量的2%),销售与消费情况不容乐观。国内目前关于有机茶品质评价的报道很少,且局限于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而有关有机茶中茶多酚、儿茶素等指标的评价不多。本研究对江苏1种有机绿茶和其他3种绿茶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与比较,旨在为科学评价有机茶的品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原料:有机绿茶(采自江苏句容),普通绿茶1(采自江苏句容)、普通绿茶2(采自南京高淳)、普通绿茶3(采自江苏宜兴),样品由南京白龙农业有机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1.1.2 试剂:茶多酚纯品(纯度为98%),七水合硫酸亚铁(AR),酒石酸钾钠(AR),磷酸二氢钾(AR),磷酸氢二钠(AR),无水乙醇(AR),盐酸(AR)。

    1.2 仪器与设备:UV-2100型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JJ100型电子天平(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HH-2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仪器有限公司);Prodigy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美国黎曼公司);HPLC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1.3 方法

    1.3.1 茶多酚总含量测定:茶多酚总含量测定参见酒石酸铁比色法。

    1)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茶多酚纯品0.25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250mL,混匀,即为每毫升含1mg茶多酚的标准溶液。

    2)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吸取标准溶液0.0、0.5、1.0、1.5、2.0mL于25mL棕色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mL纯水,5mL酒石酸铁溶液,最后以缓冲液定容至刻度,混匀后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按分光光度法于540nm处测定吸光值,绘制标准曲线。

    3)茶汤制备。准确称取磨碎试样3g,加入450mL沸水,在沸水浴中浸提(煎煮法)45min,每隔10min摇瓶1次,过滤。洗涤残渣,滤液合并于5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4)测定。准确吸取茶汤1.0mL,注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4mL纯水,5mL酒石酸铁溶液,用缓冲液定容至刻度,混匀。用10m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按分光光度法于540nm处测吸光值,依照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茶多酚的含量。

    5)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茶多酚总含量:茶多酚=Cm×L2L1×1000×100%式中,C为从标准曲线查得测试液中茶多酚的量,mg;m为试样量,g;L1为总试液体积,mL;L2为所取试液体积,mL。

    1.3.2 儿茶素总量测定:儿茶素总量测定参见香荚兰素比色法。

    1)供试液制备。称取1.00g磨碎茶样,加入20mL95%乙醇,在水浴中提取30min,提取过程中要保持微沸,提取完毕后过滤,滤液冷却后加入95%乙醇定容至25mL。

    2)比色。吸取供试液20μL,加入内盛1mL95%乙醇的刻度试管中,摇匀,再加入5mL1%香荚兰素盐酸溶液,加塞后摇匀;显出红色,放置40min后,按分光光度法于500nm处测吸光值,另以1mL95%乙醇加入5mL1%香荚兰素盐酸溶液作为空白对照。

    3)结果计算。当测定的吸光度值等于1.00时,被测样液的儿茶素含量为145.68μg。因此测得的吸光度乘以145.68,就可得出被测液中儿茶素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儿茶素总含量:儿茶素含量=E×145.68×V总V吸×m×1000000×100%式中:V总为样品总溶液的体积,mL;V吸为吸取的样液体积,mL;m为样品重量,g;E为吸光度值。

    1.3.3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称取2.5g茶叶,加入80mL沸水,在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隔10min摇动1次,过滤,冷却定容至100mL,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

    1.3.4 重金属含量测定:重金属含量的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参照JY/T015-1996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方法通则[15]实施。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多酚与儿茶素总量

    2.1.1 茶多酚标准曲线:茶多酚标准曲线,经计算得茶多酚标准曲线为y=9.5800x+0.0032(R2=0.9999)。

    2.1.2 茶多酚与儿茶素总量:4种茶叶中茶多酚总量与儿茶素总量,普通绿茶3中茶多酚总量与儿茶素总量均最高,分别为18.45%和17.54%;有机绿茶分别为17.55%和12.90%,略低于普通绿茶3,但高于普通绿茶2(16.14%和10.91%)。儿茶素总量占茶多酚总量的比例达73.50%。

    2.2 游离氨基酸含量:4种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见表2,茶叶中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并且不同品种茶叶中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总量差异都较大。普通绿茶1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最多,为19.28mg/g,其余依次为有机绿茶(17.55mg/g)、普通绿茶2(13.83mg/g)和普通绿茶3(11.38mg/g);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别不大(1.10~1.61mg/g)。有机绿茶中Ser、His、Gly、Thr、Arg含量相对高于其他3种茶叶,Asp、Glu、The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也较高,总体上品质较好。

    2.3 重金属含量:4种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其中铅含量均未超出国家标准(≤5μg/g)和行业标准(≤2μg/g);普通绿茶1中砷含量超出了国家标准(≤0.5μg/g),其他3种均未超出;镉含量未作规定。有机绿茶中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种茶叶,在食品安全性和污染防护方面更胜一筹。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绿茶中茶多酚、儿茶素以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略低于普通绿茶3,但明显高于普通绿茶1和普通绿茶2。因此,该种有机绿茶与其他3种茶叶具有几乎同等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从重金属分析结果来看,重金属含量中未检出砷和镉,铅含量均低于普通绿茶2和普通绿茶3,说明该种有机绿茶在食品安全性和污染防护方面具有更好的品质。常规茶叶产品的质量审定通常是对产品的审定来实现的,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生产加工过程,而有机产品的质量审定不仅要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测,更重要的是审定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是否可能受到各种污染。本研究对茶多酚和儿茶素的检测采用了快速测定方法,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验证,以便为有机茶品质评价提供科学数据。

    参考文献:

    [1] 焦蓓蓓.茶多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31-133.

    [2] 钟珍.影响中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J].医学文选,2006,25(4):736-738.

    [3] 赵先明.茶叶儿茶素总量的硫酸-香荚兰素检测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766-9770.

    [4] 郑小江,向东山,翟琨,等.不同采收时期藤茶氨基酸含量与组成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09(2):246-247.

    [5] 高舸,陶锐.茶叶中有害元素As、Ba、Cd、Pb的卫生学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1,13(1):12-14.

    [6] 郑彦.有机茶开发潜力巨大[J].茶世界,2006(8):23.

    [7] 姜爱芹,余琼蕾,金建忠,等.中国有机茶发展现状和国内市场开发策略[J].中国茶业,2009(12):22-24.

    [8] 王广仪.天方富硒有机茶的微量元素和生化成分评价[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0,17(10):69-70.

茶叶的保健价值范文6

“七万家中国茶厂敌不过一家英国立顿”的媒体报道给萎靡不振的中国茶业当头一棒,品牌缺失成为中国茶业的心腹之患,争创“响当当”茶叶品牌成了众多中国茶企的首要追求。于是乎,对农耕文化进行再次包装的传统茶文化成了茶叶品牌的“皇帝新装”,茶企拼命鼓吹茶品牌建设就是茶文化宣传,茶品牌建设就是茶文化炒作。

殊不知,这种极端的炒作不仅仅不利于茶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更是有害的。中国作为世界茶叶大国,令人沮丧的现实是:沉重的传统茶文化枷锁导致“80后”近70%不喜欢喝茶,“90后”不爱喝茶者更是高达95%;一零后及至五十年后呢,中国的茶叶将成为供人研究的活化石……以传统茶文化为品牌之魂的中国茶企到了经营模式版本升级的时代,原来的那套方式不好用了,不是企业家们不够努力,也不是他们不够聪明,是环境变了,只不过这种变化是缓慢进行的,甚至是不易觉察的。

市场环境变了,七万家茶企在苦苦思索中国茶叶品牌如何传承历史,继往开来,从“边缘”走向“主流”而一筹莫展。而笔者认为,七万家中国茶企分阶段实现突围的路可以分两步走:第一阶段,在中国传统茶文化里保留闪光的内容,在茶叶中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贴合现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实现 “优质优价”, 把茶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成为新时代人们引以为豪的消费品。第二阶段,在中国的经济水平再更上一层楼之后,以一种强势手段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文化先行,商业紧随其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了,中国茶文化就能输出价值观了,能让世界认同我们的行为方式时,中国茶叶品牌自然就会走向世界,征服世界。

中国茶企、中国茶叶品牌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就必须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输出价值观,仅靠输出物美价廉的茶叶是无法征服世界的。所以我们必须花时间去研究我们可以输出的价值观是什么,这就要回到“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能否赋予茶文化价值观一些可以操作、可以衡量的标准”上来。而价值观的背后就是一种信念与坚持。我们能否输出价值观,让世界认同我们的茶文化,这是中国茶企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尽管这几年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起,但是这种繁荣是靠补贴形成的,而我们的补贴能持续多久?另外,孔子学院对中国的经济,对中国的企业能起到什么作用?是推广汉语,还是弘扬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如何接轨?孔子学院兴旺了,我们的生意是否也跟着兴旺了?如何把文化与商业结合起来?就像韩国的影视剧一样,文化先行,商业殿后,先卖思想,再卖产品。他们的影视剧不是孤立的艺术刨作,而是与商业和经济融为一体。

中国茶业的雄起,至少从目前看,还不是完全向传统茶文化要答案的时候!

中国茶叶营销的变革方向

全球最大茶叶品牌立顿红茶的年销售额约为30亿美元,总结立顿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有一个好的品牌;有一个稳定的质量;有一个高素质的研发队伍;有一个讲信誉的营销网络;有一批稳定的消费者。立顿红茶的稳定质量是如何形成的呢?一是靠摸清大众消费的质量需求;二是靠品质设计;三是靠拼配技术;四是靠科学实用的包装。立顿在营销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从“产地品牌”到“产品品牌”

在中国悠久的茶发展史中,只有产地品牌,而没有产品品牌。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等都是名茶品种,但不是茶品牌,而且每个品种都是以产地为茶品质的衡量标准。其结果就是,任何企业都可以把产品冠上龙井、铁观音等,造成市场上充斥着品质各异、价格各异的茶品,结果是消费者雾里看花,市场缺乏信任度。试问:目前,哪个产品品牌能让消费者脱口而出?这是典型的有种类、无名牌的“有名无姓”市场特征。因此,这个行业迫切需要突破和改变。

从“价格导向”到“价值导向”

很多茶叶企希望自己的产品是“物美价廉”的,其实这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这要看你给茶叶品牌的定位在哪里?如果定位为一个供消费者解渴的饮品原料,那么你的茶叶品牌可以走规模经济效益路线,低成本运营的模式,满足低端消费人群需求。大规模种植,在生产成本最便宜的地方批量加工生产;走特定路线,不去强调茶叶的生长环境,精湛工艺;减少服务内容,如在低价格超市销售,这些超市服务人员极少,消费者要自己找产品,自己取产品等等。

但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愿意选择价格低的产品,特别是在中产阶层主导消费的今天,当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时,他们还是愿意付出较高的代价满足自己的需求。当前中国市场上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每斤售价上万元的“贵族品牌”,它们的的销售规模并不大,以小众化的姿态而不以规模著称,尽管规模有限,但是利润较高,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如果走高端路线我们在经营思想上要做调整,不再追求销量,更多的是追求利润,而要想换取利润就得深入理解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给他创造独特的价值,这样的企业才会赚钱。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就是要从价格导向到价值导向。

从“传统茶文化”到“时尚茶文化”

很多茶叶品牌都在诉求传统茶文化,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诡异的概念,到底什么是传统茶文化,并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也没有明确的定义。文化只是茶叶经营的一个支撑点,不是全部,并非茶叶加上文化,就能形成大规模的销售业绩和利润。以传统茶文化为诉求的中国茶叶要满足消费者什么需求呢?是宣扬老祖宗的理念?还是营造品茗的心境?还是倡导养生之道?茶文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是否给茶叶品牌带来附加值?是否赋予了品牌更高的溢价能力?是否能够让消费者以消费茶文化为荣?可以说中国茶企无一知晓,大家都陶醉在虚无缥缈的茶文化之中人云亦云做营销,而无人去探寻文化营销的本质。

中国市场已经不再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的市场,在这个阶段由于市场不透明,消费者相对比较愚昧,会盲目跟风,变成集体无意识。现在的主流消费群体是以80后意见为主导的中产阶层,这个群体的消费特点是独立思考,理性消费,他们在消费茶叶时,关注的是茶品的时尚口感,实实在在的保健养生功效,是否方便饮用,以及代表他们群体特征的时尚个性,可见茶文化的古典意境不再是主流消费群体的向往,所以,大家一定要实现这种转变。

从“慢消品”到“快消品”

但正当我们忙着卖文化的时候,国外的快销茶跑到自家门前来了,一下子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按照当下流行的“传统茶文化”营销理念,立顿毫无“文化”可言,但偏偏其巨大的销售额却让所有中国茶企羡慕不已,偏偏没有哪个本土品牌能取代立顿的地位。等我们回过神来时,也就开始郁闷了。

立顿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立顿改变了很多中国人的饮茶方式,将传统变为时尚,这无疑是一种质的变化。当中国茶企还在耕耘自己门前一亩三分地的时候,立顿早已开始琢磨如何让中国人能接受的一种标准口味;当别的茶企正在乐此不彼的包装文化、弘扬传统时,立顿在想怎么让消费者更快速、便捷、卫生的饮茶;当别的茶企还在享受“慢销”的乐趣时,立顿在想如何利用快销渠道大量铺货;当别的茶企较尽脑汁想打造一种茶品时,立顿已经开发出多种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出来。

中国的茶叶不好吗?好!中国的生活节奏慢吗?不慢!中国的茶文化深吗?深!中国喝茶的人多吗?不多!人家调饮,我们清饮,是现实;中国茶的“慢”与立顿茶的“快”也是现实。的确,在“快”的消费理念和文化驱使下,诞生了立顿;在“慢”的文化哲学下产生了中国茶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茶饮方式。没有优劣,没有对错,但有危机。我们并不“崇洋媚外”,中国茶立足中国市场,但不等于不能放眼世界。越是传统的,越是国粹;越是文化的,越是没有国界。文化不能成为一种负担,不能成为塑造品牌的障碍。

构建茶叶体验营销策略的六个纬度

随着制茶技术的进步、茶叶品质标准化的加速推进,茶叶的有形产品部分正在走向无差异时代;而茶叶又是比较复杂的商品,服务“弹性”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茶叶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到另外一个地方,并深入研究、实施体验营销策略,这个趋势终将成为未来几年茶叶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不同的茶品所具有的不同定位,决定了差异性传播在茶产品宣传中的重要地位。今天社会的营销模式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单向传播,因此,今天的茶叶营销更加注重针对消费者愉悦体验营销模式的构建。笔者认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验营销策略至少需要中国茶企从新奇感、安全感、识别感、交互感、舒适感和成就感这六个纬度上努力。

新奇感——要以创新的品牌名称或产品形态激发消费者的尝试欲望。对于食品,中国人历来喜欢尝鲜,不断追求味蕾的满足。在有种类、无名牌的“有名无姓”茶叶市场上,消费者对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茶、君山银针、祁门红茶等历史名茶再熟悉不过。如果市场上能出现一种品牌名称与传统茶叶完全不同的产品,让消费者一听到这个茶叶品牌名称就能产生正面联想,把该品牌归属到新产品的行列,而且该茶叶产品的包装和产品形态都有别于传统茶,那么这个品牌的茶叶自然有消费者愿意尝试。

安全感——食品安全有保障的产品能够快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茶叶作为一种食品,食用安全有保障是前提。立顿产品的成功传播可谓这方面的范例。其实,立顿无非是全世界标准化口味配方加上现代化生产设施生产出来的卫生、便利产品。但正是这种严格标准化的生产,让消费者有了安全感,也奠定了其生存发展的基础。

识别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迅速俘获消费者的心智。有了新品类特征的产品名称和独特技术,以及与众不同的产品形态,随之要做的是创新产品包装和品牌包装,形成完整的差异化硬件体系。无论是产品包装,还是品牌元素的应用,都应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前提来创意设计,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你的产品脱颖而出,一枝独秀。

交互感——以顾问式沟通风格引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茶叶具有多重属性特征,可以是解渴的饮料原料,也可以是保健养生的茶品。这就要求茶叶客服人员必须有行业背景、产品知识和用户知识,能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向客户提供建议,成为消费者信赖的朋友。同时,要使消费者通过消费过程学到东西,知道今后该如何选择茶叶和服务,并且在必要时帮助他人进行选择。

舒适感——以贴切的现场服务轻松化解消费者的抗拒心理。据茶叶销售终端数据反馈,95%以上的茶叶消费者是先尝后买:新茶客对一种茶叶的品饮次数在3次以上、老茶客则至少要品饮6次以上才能决定是否接受新茶品的口感。针对这种情况,茶叶终端销售人员一定要慢慢引导消费者,强调口感之外的产品利益,比如养生功效,以此来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因为口感是一个难以衡量的指标,最好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当消费者要离开店铺时,还可以适当赠送消费者一些尝试装茶叶,让消费者在家品尝,也许他在家多喝几次就能接受新茶叶的口感,下次就会主动前来购买茶叶。

成就感——以显著的标签效应强化消费者的群体属性。近两年,中国茶叶界诞生了一批“贵族”,出现了每0.5公斤售价万元以上的茶叶品牌。一种茶叶要想卖出好价钱,一定要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只有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价值高的产品才能卖出好价钱,这是再简单不过的硬道理。从成功的茶叶品牌传播看,这些茶叶已经不是产品本身品质高,而是具备了标签效应,是消费者身份、地位、品位、爱好和个性的象征。消费者一旦接受了标签概念,也就接受了与此概念相吻合的产品、服务或品牌,自然乐于为这个认同而付出较高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