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茶艺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茶艺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质量体系 评审准则 运行检查 期间核查
1、前言
在测量设备相邻两次校准或检定期间,采用可信的方法对其使用功能及测量性能进行的一种核查叫做仪器的期间核查。其目的主要是验证仪器是否得到有效维持,利用一种程序化的规定来确认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程度。有的实验室平时也会通过仪器间的比对试验来验证设备校准状态,不经意间在做仪器期间核查的工作;有的实验室会利用缩短校准周期来替代仪器的期间核查,等等,总之对期间核查的概念认识不全面。笔者根据多年的资质认定管理工作实践谈谈对仪器期间核审的理解。
2、仪器期间核查的目的和意义
有计划地开展仪器期间核查工作,一方面是满足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家认证订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认实函[2006]141号通知)第5.4.8条规定: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第5.5.6条规定:实验室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对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相同的规定也出现在《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试行)》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可见,“期间核查”是评审准则中针对在用仪器设备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实验室仪器设备受自身特性、操作方法、使用频率以及工作环境等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设备在校准周期内出现性能的变化,如果等到设备进行周期检定,校准时,才发现设备出现置信度问题,则无法判断整个周期内发生变化的时间,无法保证使用该设备所提供数据的可靠性,而实行期间核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准周期内设备的计量性能进行监控,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很明显,期间核查不是一般的功能检查,更不是缩短检定校准周期。其目的是在两次正式检定/校准的间隔期间防止使用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设备。当然,如果一次必须的期间核查费用超过委托外单位检定或校准的费用,也可以委托外单位检定或校准。
3、期间核查的重点
期间核查的对象主要是仪器设备的性能不够稳定、漂移率大的、使用非常频繁的和经常携带运输到现场检测以及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仪器设备。不是所有的仪器设备都需要进行期间核查,对无法寻找核查标准(物质)的(破坏性试验)也无法进行期间核查。
4、期间核查的方法
开展实验室设备或计量标准的期间核查方法是多样的,基本上以等精度核查的方式进行。常用的有几种方式:
(1)仪器间的比对 用核查设备测试1件样品,然后用选定本实验的同精度同类仪器或者其他实验室的同类设备测试同1件样品,并进行分析比对。假定:被验证的设备的测量结果为y1;多台设备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y2;设备对核查标准测试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选择比对的设备台数为n;则:当成立,说明被核查的设备的状态有效。当确定被核查设备所在实验室为比对的主导实验室时,判别原则按两台套备比对法;当没有确定主导实验室时,判别原则按多台套设备比对法。
(2)标准物质验证 标准物质包括标准样品、标准仪器,用标准物质应注意所用标准物的质量值能够溯源,此外一些器还自带了标准设备,如电子天平的标准工作砝码。在被核查计量标准器经检定合格初期,用其对核查样品进行第一次检测,保存原始记录(含主要技术参数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U),在期间核查时,再次用其对核查样品进行第二次测量,将这两次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判定被核查计量标准器是否发生异常。判定方法:设第一次检测的结果为y0,第二次检测的结果为Y,他们的扩展不确定度均为U(k=2),(因为两次测量条件基本相同,所以认为两次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相同),由于两次检测结果是由同一套装置提供的,因此应扣除由系统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扣除该分量后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k=2),则应满足:U,若此式成立,则说明被核查计量标准器技术状态正常。
(3)利用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的方法。应在2次测量传递标准的间隔时间里,按计划对核查标准进行周期的反复的测量,以估计测量过程的随机误差,通过数理统计的理论来检验测试结果,确保从上次对传递标准的测量以来,整个测量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之中。
对茶艺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函数对应关系;概念;偏差;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05-02
我国数学教学历来重视基础的学习,函数对应关系作为中学最重要也最复杂的概念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经常出现表述模糊或理解偏差的难点之一,为何学生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经常出现失误,是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反思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学中需要予以积极引导和解决的难点。下面我们结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对函数对应关系理解偏差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加以分析探究。
一、 高一学生函数对应关系理解偏差的原因
函数对应关系定义:函数的核心是对应关系.在函数符号y=f(x)中,f是表示函数的对应关系,等式y=f(x)表明,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x,在对应关系f的作用下,可得到y,因此,f是使“对应”得以实现的方法和途径。高一学生函数概念的理解水平低,出现偏差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主要与三个原因有关。
1、学习态度
学生高一学习函数对应关系是在高一上学期开始,此时学生们正结束初中生活,心态极度放松,中学学习过的一次、二次和反比例函数知识已然变淡,在高一开始学习时多数不会做过多详细的复习,对于突然间开始学习函数对应关系的学生而言在认识上有一定阻碍与排斥。
2、函数概念的抽象性
函数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发展性,作为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函数对应关系形式丰富多彩,形成函数关系的两个集合元素可以是任意的,对于学生而言,深入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不易从多样的表征形式中抽象出函数共同的本质的对应关系,无法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去正确识别表征类型[1]。从初中简单的x变量与y变量的对应关系到高中变量与集合的对应关系,函数概念变得更加复杂多元化,使得学生头脑中存在着多种函数表象,无法抽象统一,造成理解混乱。
3、初中函数概念的负迁移
函数对应关系本身概念抽象且内涵丰富,学生在初接触时如果未及时理清其内涵与外延之间关系,得出简明扼要的理解,就会为之后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再现埋下隐患,但是如果过度解读概念,也会使得学生觉得难度加大,不知所云。
二、高一学生函数对应关系理解偏差的类型及解决对策
对于学生在函数对应关系理解偏差这个问题,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注重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方法的进步,从表征形式的识别和转换角度引导学生区分本质和非本质因素,从而让学生掌握函数对应关系的本质,结合自身理解与认识扭转偏差。具体到教学中,可以从余下方面做出改变:
1、早期注重概念的渗透
早期要注重函数概念的渗透。高一函数教学中,学生受中学函数思想影响,在初期学习时并未意识到函数的对应关系,只是根据头脑中熟悉的几种函数模型来识别函数,或是认为函数是含有字母的等式、变量的关系式,从而出现认知偏差。基于此,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函数对应关系思想,正确与初中所学知识相区分,了解到量与量之间的依存性,在通过数的概念的发展,让学生明确几何的概念、思想和意义,并批核坐标与数轴等教学,逐步渗透并确立对应关系的思想,在此铺垫基础上,学生日后在接触概念时才可能尽少的出现偏差。对于刚升上高一的学生,学习函数时必须对一次、二次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图像及图像上变量的关系做详细复习,以便让抽象的函数概念可以以具体的函数为依托,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完成难易过渡,防止偏差与混淆。
2、中期着眼于微观
学生在初步学习后,对函数对应关系已有所认识,但是只局限于了解函数表对应关系,不了解函数对应的内涵,认知上较为宽泛,不细致、不深入,是一种全局式的泛泛了解。对于高一新生而言,初中函数的学习着眼于全局,重点考察宏观数量之间的彼此依存关系,关注总体发展趋势,高中函数则着眼于微观,关注静态发展,尤其是两个数集之间对应关系的描述,这种宏观与微观上的差异也是造成学生落差过大,学习与理解难度增大的原因之一,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比如在讲述集合时,让学生夯实基础,借助veen图和圆与圆加箭头的树图让学生反复理解A、B两个集合关系,及其和初中所学x、y两变量的关系,让学生形象理解集合的对应。对y=f(x)中的对应法则“f”的理解可进行以下形象的比喻:“( )”就像一个加工厂,“x”就像进入了加工厂的原材料,则“f”就是加工程序。只有满足了规格即定义域的产品才能进入工厂,而进入到工厂的原材料即x就必须按照加工程序f进行加工。如函数 中,只要是非负数就按照加程序“开平方根”进行加工,故有 , 。
3、后期注重知识建构
当学生对函数对应关系的认识已经逐步深入之后,在整体把握上多数会出现偏差,虽然可以理解“单值对应”关系,但在对变化了的、不熟悉的函数表征形式则常常难以区分自变量和函数值。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函数概念的掌握过程的体验,及时修正错误概念。通过揭示学生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其加强理解,构筑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从实际问题引入,完成知识建构。对于教学中发现的学生认识错误,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鼓励学生明晰正确概念与错误概念之间的差异,从而针对性的加以修正[2]。教师要简明扼要的将函数概念的实质、灵魂抽取出来,将之变成学生口头能说、脑子易记、今后能够慢慢理解的东西,比如可以将函数的概念简述为――任意、唯一四字,以此为主干,让学生自己不断充实丰满。或者将函数对应关系分为清晰的层次加以描述,比如任取的一个x必对应唯一的y,即一对一,如y=x;任取的y不一定对应唯一的x,即一对多,如y=x2;任意一个x不可对应多个y,即不可一对多,如y2=x不是函数。这种层次描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纠正偏差。
函数对应关系认知偏差作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典型问题,造成学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多种,只有在深入认识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针对性对策予以解决,才能够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中的这个大难点,更好的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对茶艺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 血液标本; 不同处理方法; 生化检查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0-004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iochemical results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 on blood samples.Method: 90 cases of hospital blood tes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1 group,2 group,3 group and A group,B group,C group,select the body of the indicators were healthy volunteers as the reference group,different treatments after 1 group,2 group,3 group of biochemical results with the reference value of the difference,1 group of 4 ℃ 24 h after centrifugation,two groups of sampling for 20 minutes and centrifuged,4 ℃,3 group within 20 min to separate serum detection.The A group as control group the static 20 min after separation of serum were detected,the reference group of normal blood samples and detection of B group and C group of whole blood and serum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two groups of results.Result:The 3 group had no effect on the test results(P>0.05),1 group and 2 group had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P
【Key words】 Blood specimens;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Biochemical tests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nan People’s Hospital,Guangnan 6633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30.023
临床生化检验是指应用化学或生物方法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检测,以得到患者身体健康情况[1]。在帮助医生对相应患者做出准确地诊断方面有着可不忽略的意义和地位[2]。在医生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或治疗之前,血液标本质量的稳定和优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通常在检测人员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和保存过程中,会有诸多不易被人察觉的因素影响血液标本的质量,生化检测的结果也会常常因对样本不同的处理方式而发生改变,所以本文以不同处理方案对生化结果的影响为目的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的90例血液检测患者,分为1、2、3和A、B、C组,每人取6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另选30名身体各项指标均健康的志愿者为参考组。血样液样本抽取患者空腹时的静脉血进行检测。
1.2 检测方法
参考组进行正常的血液标本处理并检测,1组采取取样后置于4 ℃保存,24 h后进行离心,后进行生化检测;2组取样后20 min内离心,置于4 ℃下保存,24 h后进行检测;3组将取样的标本20 min内离心分离血清,后检测。A组根据操作规范,静置20 min,离心分离血清进行检测;B组全血4 ℃保存24 h后进行离心检测;C组仅将分离得到的血清进行4 ℃保存,24 h后进行离心检测。
1.3 检测标准
生化检测主要对以下指标进行,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血糖(GLU)、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锌(Zn)、碱性磷酸酶(ALP)。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及保存方式对结果的影响[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使用SPSS 15.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比较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采取不同处理方式的检测结果对比
1组、2组与参考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标本不同保存方式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B组的GLU检测结果为(3.28±0.79)mmol/L明显的小于A组数值,且LDH的结果为(217.38±28.3)U/L显著大于A组,所以全血保存对GLU及LDH指标有明显影响(P
3 讨论
临床生化检测对医生做出准确地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影响生化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检测结果出现极大的误差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4]。所以,保证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在确保患者生命健康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地位。
影响生化检测结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血液在不同时间段的某些生化指标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血糖在进食前后有明显的差别,进食后血液中血糖浓度会明显的增高。所以在采集血液标本时,通常选择空腹时期进行采集,这样保证了血液样本中生化指标的准确性。(2)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标本存放时间过长会引起血液中某些成分发生变化或分解,例如二氧化碳的扩散或血液pH值发生变化等现象,由于存放时间这种可人为控制的条件往往被人们忽略,所以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对不同检测指标或不同样本选择相应的存放时间和存放条件,保证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5-6]。(3)溶血标本的采集:患者在采集血液过程中会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溶解后原本细胞中成分占比相对较低的某些成分则会因此出现指标升高的现象,对生化指标的准确性造成干扰,也是导致检测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7-9]。(4)采集患者血液的部位选择:对于正在接受静脉滴注的患者,检验人员在采集血液样本时应该从对侧肢体的血液中进行采集工作,从而避免同侧采集时因静脉滴注药物的原因导致血液成分遭到药液的稀释,而改变了血液的浓度,以达到减少不必要的检测误差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性的目的。除此之外,对血液样本的储存条件也有要求,为了避免高温和微生物对样本造成不必要的污染,所以通常将标本放置于4 ℃进行储藏,并且采集血液的时间应在15 min之内完成,从而确保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5)采集管的选择:不同的样品管会对血液中成分产生影响,真空分离胶采血管是一种理想的采集管,能够达到在15 min之内快速凝固血液的目的,对标本血液进行离心后会呈现出血清-分离胶-血细胞三层的状态,将血清和血细胞有效的隔离开来,因此它可以有效的保护血液中的葡萄糖以及关键的酶。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血样单一真空采集的优点,能够减少采血人员的不便,而且对大部分的生化检测结果无影响,保证血液成分的稳定,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减少以上因素对血液标本的质量影响,可以采取或注意以下方面:(1)在采集血液标本时,采集人员应告知患者呈卧位采集,对于血管暴露明显的患者,采集人员可以不使用止血带,在采集过程中要叮嘱患者不要反复的对不明显的血管进行击打或出现重复握拳的动作。(2)在处置采集后的标本保存和运送工作上,按照检测原则应当对采集得到的血液标本立即进行检测,如果出现不能及时送检的情况,检测人员应当做到将标本及时地放入冰箱进行保存,保证血液的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3)检测过程中,试剂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检测人员来说,试剂应当选择能够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试剂盒,特别注意试剂的有效期、对应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等。(4)对进行检测的仪器设备,负责相应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校准和保养,保证检测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无误。(5)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关系到前方工作圆满完成后最终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室内控制和室间控制,检测人员必须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已达到减少检测误差,保证检测结果和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本次试验应用不同的标本处理方法和保存方式进行探究,在1组、2组、3组的对比中可以发现1组和2组的检测结果影响最为明显。放置时间和离心顺序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对未能及时处理的标本,应做到及时冷冻和离心,减少检测误差。对于全血保存和血清分离保存对检测结果影响,全血保存会对GLU和LDH产生影响,这可能与采取全血保存时,血液细胞会出现水分的扩散现象。两种保存方式均对ALT无影响,血清分离保存对三项指标均无影响(表2)。所以在对LDH和GLU两项指标检测时,若不能及时地完成检测,应当选择血清分离方法进行保存,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0-11]。
综上所述,不同的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出现误差的情况有可能发生在检测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检测人员应注意影响结果的因素,并且积极地对影响检测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控制,减少检测的误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田玫玲,卢庆乐.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6):823-824.
[2]谢宁芳.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结果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8):97.
[3]魏少京.不同因素对生化结果的影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4(2):188.
[4]杨静,余少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海南医学,2013,24(12):1845-1846.
[5]娄咏崴.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求医问药,2012,10(11):112-113.
[6]陈杰翔,李利.乙醇对实验大鼠精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5):16-18.
[7]贾茗茗.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3):3252-3253.
[8]李峥嵘,唐继海,朱林涛,等.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7):2126-2127.
[9]张明瑛,康旭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生化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4):1-2.
[10]胡鹤娟,徐银根,徐喜林,等.标本不同处理因素对部分生化项目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9.
对茶艺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帕罗西汀;抑郁症;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前B型钠尿肽;心室射血分数
中图分类号:R541.6;R9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6_0494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6.17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因有明显的低心输出量和低氧血症,使脑组织供血和供氧减少,从而导致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经常会出现疲劳、呼吸困难、失眠、精神错乱等症状,常导致患者死亡,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1]。且需反复住院,身体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常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与躯体症状相互作用,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2]。本研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状患者在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老年科收治经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65例。所有患者具有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Ⅱ~Ⅲ级不等),所纳入患者均有心情压抑、情绪低落、焦虑、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情绪障碍的表现。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_24)[3]评分≥20分,且≤35分(轻中度抑郁),确定有抑郁障碍。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69~93岁,平均(78.81±11.26)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72~93岁,平均(79.64±12.24)岁。B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69~91岁,平均(78.12±11.2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抑郁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入选前未用过抗抑郁药物。A组入院后给予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ACEI及β_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抗心力衰竭治疗,同时服用帕罗西汀片20mg/d;B组入院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及治疗4周后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3mL,置入无抗凝剂真空采血管中立即送检,同时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Roche公司的Elecsys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和相应配套试剂盒,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清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_proBNP)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3讨论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每年增加,由于体能及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导致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低落;病程长,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紧张状态。洋地黄类、β_受体阻滞剂等抗心力衰竭药物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反复发作及较高的再入院率,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麻烦和负担,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反应,因此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具有的抑郁情绪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故而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较大。长期焦虑、抑郁可加重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平衡的破坏,加重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引起左室收缩功能变化[4]。此外,抑郁情绪使人意志消沉,生理功能下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常出现厌食、焦虑、恐惧,睡眠障碍,易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低蛋白血症、心动过速,而加重血液动力学异常,使患者易患心律失常和猝死。在抑郁状态下,患者自行活动减少,卧床机会增多,较易出现各种感染;治疗的依从性差,使必要的心血管药物治疗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长期抑郁使心率变异性下降,心脏压力反射调节能力受损[5],慢性心力衰竭伴有抑郁症的患者,由于抑郁的症状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有重叠,抑郁往往隐匿而被忽视。由于这些患者缺乏抑郁焦虑症状的主观陈述,使抑郁症状隐匿于慢性心力衰竭之中,得不到抗抑郁方面的治疗,反过来抑郁又可通过其伴随的生物学特性如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释放过多或迷走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促使心肌进一步缺血,使心力衰竭的病情加重。抑郁症可加重躯体疾病的发展,延缓躯体疾患的康复,而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又可以导致或加重抑郁,两者的相互影响不利于老年慢性心衰的治疗。因此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具有的抑郁情绪进行及早识别并给予有效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阻断抑郁和心力衰竭相互影响和加重的恶性循环,减少患者不良事件,提高其生活质量,进而改善治疗效果。在单纯抗心力衰竭药物积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同时,给予帕罗西汀等抗抑郁治疗,该药是强力、高选择性的5_羟色胺(5_HT)再摄取抑制剂,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对5_HT的再摄取,增高突触间隙5_HT浓度,兴奋所有5_HT受体亚型,发挥抗抑郁作用。能改善抑郁及其植物神经症状[6],可用于各种抑郁障碍的预防和治疗,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安全有效,与多种心力衰竭合并用药没有相互影响[7],也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NT_proBNP、LVEF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B组,笔者认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给予帕罗西汀等药物抗抑郁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通过抗抑郁治疗改善患者的心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异常,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猝死的发生率[8]。本文结果显示:A组NT_proBNP、LVEF明显比B组好转,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给予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有抑郁症状时,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可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
参考文献
[1]刘艳.认知行为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负性自我概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4):14-16.
[2]Alosco M, Spitznagel M, Raz N, et al.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erebral perfusion and depression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older adults with heart failure[J]. Psychosom Med,2013,75(7):632-639.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180-182.
[4]Chapa D, Akintade B, Son H, et al. Pathophysiolog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heart failure and depression and anxiety[J]. Crit Care Nurse,2014,34(2):14-24,25.
[5]陈秀琴.抗抑郁治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1,4(3A):57-58.
[6]喻东山.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1.
[7]陈坚.加用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的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6):437-438.
对茶艺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中医骨正筋柔理论; 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051-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29
膝关节骨关节炎也可称为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会对关节软骨造成的损害较大[1]。近几年,伴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该疾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生率较高,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利于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对远期预后的改善有促进作用[2-3]。本文主要分析中医骨正筋柔理论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在2011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0~79岁,平均(61.13±9.63)岁,病程1~34个月,平均(20.18±5.42)个月。观察组根据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40~78岁,平均(61.73±9.65)岁,病程1~34个月,平均(20.36±5.58)个月。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依据进行诊断,患者属筋脉淤滞、肝肾不足证,主症表现为胫软膝酸、关节疼痛,次症包括动作牵强、活动不利,或者伴有舌质淡、失眠、耳聋、耳鸣等。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在治疗前30 d内,未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将患有严重肝肾疾病、哺乳期女性、活动性溃疡等患者排除,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告知患者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发放教育手册,对其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叮嘱患者参与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同时还可控制体重,给予常规抗感染止痛治疗。
观察组:根据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利用中医骨正筋柔理论对治疗进行指导,包括调整关节手法、理筋手法等内容,将膝盖弯曲,利用拿捏法、滚法对股四头肌给予推拿,便于疏通气血,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按犊鼻、足三里、承筋、委中等穴位,达到活血通经、梳理筋骨的目的。与此同时,患者还需接受关节功能锻炼,例如锻炼膝关节活动度、锻炼下肢肌力等。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并进行比较。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治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证候积分降低超过95%;显效:采取治疗措施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证候积分降低超过70%;有效: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证候积分下降超过30%;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4]。总有效=自愈+显效+有效。疼痛评估采用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症状进行评估,无痛:0分;轻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研究得知,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
通过研究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情况比较
通过研究得知,观察组的活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角色、精神健康、总健康评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也可称为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而且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针对这一现状,探寻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消除患者炎症组织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祖国医学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现从中医角度基于骨正筋柔理论切入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炎症恢复的临床疗效。
关节软骨退化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临床特征,可导致关节生物力学性能产生变化,影响膝关节负荷分配。膝关节骨若出现排列不齐的情况,便会导致患者运动能力下降,无法提升膝关节运动的稳定性,导致关节松动。一旦关节松动,胫骨相对股骨位置便会发生偏离,或者出现旋转现象。在关节加大活动量的过程中,关节面会有较为严重的磨损,从而降低吻合程度,导致生物力学性能降低。
膝关节性骨关节炎在中医上属于膝痛、骨痹的范畴,该疾病的产生与筋骨衰退、筋骨损伤存在较大关联,由于筋骨断裂、拘急等影响因素,致使关节部位发生错位,从而导致软骨磨损,加大了错位部分的间隙。以往主要给予传统西药治疗,仅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消炎止痛,难以彻底缓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例如肝肾损伤、胃肠道反应等[6-7]。若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则可采用手术治疗。
中医骨正筋柔理论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该理论作为指导,可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将错位筋骨纠正,改善患者气血不通的情况。中医骨正筋柔理论的实施可达到活络筋骨、疏通气血的目的,有利于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促进膝关节活动的尽早恢复[8]。
经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中医骨正筋柔理论为指导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7.67%,且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该理论在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粟才,许能新.基于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3-34.
[2]逯自强,孙河龙,李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1,26(11):1379-1381.
[3]陈扬声.基于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3):65-66.
[4]高锋,乔巨峰,苏训同,等.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的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9):122-123.
[5]滕蔚然,金立伦,王乐杨,等.基于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7):1081-1083.
[6]陈志权,郑林.中医骨正筋柔理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2):83-84.
[7]蔡振宇.跟骨骨折植骨+内固定治疗的选择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5-16.
对茶艺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工程计算 CFX
1 概述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平衡和宏观运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流体平衡的条件及压强分布,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流体绕流某物体或流过某通道时的速度分布、压强分布、能量损失,以及流体与固体间的相互作用等。
CFD是计算技术与数值计算技术的结合体,是将流体试验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的过程。其在最近20年中得到飞速的发展,除了计算机的发展给它提供坚实的基础外,主要因为无论分析方法还是试验方法都有较大限制,而CFD方法具有成本低和能模拟较复杂的过程等优点。本文通过应用CFD软件―CFX对规范中的公式进行对比试验,从而展示CFD计算在工程应用领域的优势。
2 CFX中的k-湍流模型
由于文中算例的风速较大,故采用湍流模型作为流体计算模型。双方程模型是将速度与长度分开求解的传输模型,其典型模型为和模型。双方程模型是模拟计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湍流模型,其在数学方程和求解精度之间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平衡点。
模型中,为湍动能,定义为速度波动的变化量,单位为m2/s2。为湍动能耗散,指速度波动耗散的速率,单位是单位时间的湍动能,即m2/s3。模型是在系统方程里引入两个新变量。
湍动能方程为:
3 API规范中关于风压的计算
在海洋工程设计规范《API RP 2A-WSD》中第2.3.2.C节中有关于风载荷的明确定义:式中为风压,为体形系数,为空气密度,为风速。
本文中体形系数取1.5,风速取60.2m/s,空气密度取1.225kg/m3,所得空气压载约为3330Pa。
4 算例对比
选取某一工程项目中的瓦楞板围壁(尺寸和三维示意如图1、2所示),在其周围建立8.8m×8m×5m的空气域。应用ANSYS/ICEM为其划分网格(网格质量如图3所示)后导入CFX进行计算。
从图4、图5中的速度矢量分布可以看出风吹过围壁后在背面形成漩涡,如需要进一步的模拟围壁对空气流动的影响需要加大空气域模型的尺度,文中算例着重考虑围壁所受风压,出于计算资源的考虑不再进一步细算。
从图6中可以看到在围壁的边缘的压强几乎没有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有所增长,而在围壁中央受力区的风压载荷(约4100Pa)要比规范中所得数值大一些。虽然整体围壁的受力和按规范中的公式计算所得结果在数值上相差较小,但围壁的受力情况与传统规范中的均载尚有一定差距。
5 结语
计算机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很大幅度改变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流体力学的发展也因此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在大力推广CAD技术的今天,所有的设计制造均在安全和成本中寻求平衡。而CFD计算在海洋工程的设计中还没有得到应用,几乎所有该领域的设计工作者依旧以规范为唯一的设计依据。随着数值方法的飞速发展,随着人们逐渐进入到互联网时代,随着市场中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更加准确的结果会有它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API RP 2A-WSD[M].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