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风险和财务风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税务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税务风险和财务风险

税务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1

规范业务招待费用的财务核算以降低税务风险

刘大明  

(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1122)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业务招待费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受到限制,与其他一些允许据实扣除的费用明显不同,而现实中这些费用与业务招待费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本文拟就业务招待费与其他容易混淆的相关费用做一些研究,以帮助企业规范业务招待费的会计核算,降低税务风险,拓展节税空间。

1、  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

新企业所得税法并没有对会议费做出专门的规定,只是在已经失效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提到“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会议费证明材料应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按照一般的理解和目前的实践,符合条件的会议费一般都可以全额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发生的会议费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内部各种会议,如总经理办公会、各部门的例会以及各种日常的会议,这些会大多在企业内部开,费用也不大,但也有例外,如股东会、董事会、年度总结表彰会等等,往往在外面开,在一些业绩比较好的公司,在年会的时候甚至于还会请一些演出团体、明星助兴,这些在外部开的会议费用金额较大。另一类的会议费主要是针对外部的,有很多种:(1)汽车企业、医药企业都会定期举办一些针对商/分销商或者医院、医生的会议,如研讨会、年会等等,这些会议主旨是为了巩固和开拓销售渠道,其本质与业务招待费并无两样;(2)企业参加各种专业的展销会,如汽车企业参加的汽车展销会,一般企业可能参加的政府或专业会展机构举办的经贸会议,如广交会、金秋恳谈会等等。(3)与人力资源培训有关各种会议,如业务人员参加的专业技能培训会议、财务人员参加的税务研讨会等等(此类会议费用一般在职工培训费中列支,这里不做讨论)。(4)公司高管与战略客户就重大合同在酒店或宾馆举行长时间的磋商或洽谈所产生的会议费用。

很多酒店、宾馆在提供一般的餐饮、娱乐服务的同时,都可以提供会议接待服务并开具会议费发票,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区分会议费与业务招待费用难度。

以上种种,虽都可以称为会议费,但实际上性质不同。1、内部各种会议,无论是否在公司外面开,应该归集于因办公产生的会议费或者职工福利费,与业务招待费区别明显。2、外部会议费,除应记入培训费的外,其他几种,除形式不太一样外,与一般的业务招待费都很难区分,尤其是情况(4)其实就是业务招待费,只不过取得会议费发票而已。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企业,如医药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将这种“年会”记入业务招待费在实践中可能很难被接受。

鉴于税法并没有对会议费做出准确定义,涉及外部会议费时,企业应加强核算,对会议的目的、费用标准等应能解释合理,支持充分,尤其是需要清楚说明这些费用与公司一般业务招待费在核算上的不同之处。

2、业务招待费与业务宣传费:

业务宣传费是指企业开展业务宣传活动所支付的费用,主要是指未通过媒体传播的广告性支出,包括企业发放的印有企业标志的礼品、纪念品等。

业务招待费与业务宣传费有可能产生争议的地方在于礼品支出。有人认为企业对外赠送只要印有企业标志的礼品、纪念品,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对企业形象的宣传,则应记入业务宣传费,不应记入业务招待费。因为业务宣传费受到的限制比业务招待费少,企业会有将礼品记入业务宣传费的趋势,这种观点在实践中会很难操作,因为企业标志不仅可以印在礼品上,也可以印在礼品盒、包装物上,甚至于可以印一些企业标志贴签,用的时候贴在礼品上就可以了。所以,印有企业标志作为区分礼品是属于业务招待费还是业务宣传费显然不太合适。

参考财税[2011]50号的规定,如果将业务宣传费中的礼品支出确定为“企业在业务宣传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或者企业赠送礼品”,而将向特定的业务单位或人员赠送礼品纳入业务招待费范围显然更加合理。

3、业务招待费与佣金。

业务招待费与佣金相对比较容易区别。根据财税〔2009〕29号,“企业应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企业或个人签订代办协议或合同,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手续费及佣金。除委托个人外,企业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佣金税前扣除是有严格要求的,除了要有合同等外,在支付方式和所取得的入账凭证方面也有要求。但在实践中,有些佣金的支付不一定能够符合上述条件,只能从对方取得各种餐饮、娱乐发票等,对于这些不符合条件的佣金,企业往往直接将其列入业务招待费,按照业务招待费的税务规定进行调整。鉴于这些佣金与业务招待费用的确很难区分,建议企业加强文档的管理以支持业务招待费的报销处理。

4、业务招待费与职工差旅费:

业务招待费中与职工差旅费有可能产生混淆的地方在于企业因业务招待产生的差旅费用与企业职工自身的差旅费用有时很难厘清。(1)为客户报销旅游费用属于一种常见的业务招待方式,但这部分费用有时会以交通、住宿、餐饮费用形式出现,而不仅仅是旅游发票,此时如何区分业务招待费与职工差旅费就显得很重要。(2)以工业企业为例,有时因为各种原因如客户要来本企业进行资质考察、供应商来本企业进行操作指导、公司聘请的律师、会计师需去外地取证等等产生一些合理的交通、住宿、餐饮费用,企业往往需要承担这部分费用,这些费用是否属于业务招待费范围本身有可能存在一些争议。(3)正常的职工差旅费用也可能会因为所附凭据问题产生歧义,如公司高管去国外进行商务考察、商务谈判或签订商业合同,有时出于成本考虑会请国内旅行社安排整个行程,此时所取得的旅行社发票就很有可能会被税务机关认为是业务招待费。

理论上,职工差旅费用必须是本企业的员工因公出差,而且还要符合本单位的差旅费报销的规定,而业务招待费发生则主要应为非本单位员工,很容易区分,但在实践中因为支持资料的不完整导致争议的情况时有发生。可见,在区分业务招待费用和职工差旅费时,文档的支持非常重要,公司应能够提供足够支持的资料来证明自身账务处理的合理性。

区分这两种费用的主要依据是报销对象是属于公司内部还是外部客户,以及公司的制度、事后的文档支持。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经营中很常见的费用,涉及客户、企业以及个人的利益,同时也是税务机关关注的重点之一。深刻理解相关财务及税务法规的规定,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招待费的支持凭据,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税务风险,而且可以将一些本不属于业务招待费的费用剔除出来,降低税收负担,拓展节税空间。

 

税务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2

关键词:企业财务 集中核算模式 税务风险 应对措施

企业经营运行中采取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可采取有效的集约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基础管理水平,增强财务核算运作效率。目前,我国企业在采取财务集中核算模式时,未有效控制和管理税务风险。为了减少企业财务集中核算中税务风险,需全面分析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下税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模式的税务风险

1.1、现代企业涉税业务的范围逐渐扩大,增加了税务风险的复杂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型企业涉及市场各个方面,而税务部门在对企业税务进行检查时,需要对企业年度涉税业务进行全面专项性检查,在出现问题时需贯彻企业税务各个方面,并不断向问题前后延伸检查。企业在实施财务集中核算时,就存在了税务风险,并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合并以及抵消。同时也扩大了涉税业务范围,增加了涉税业务类型。因此,也增多了企业税务风险点,提高了税务风险的复杂化。

1.2、企业实施集中核算模式后,办税人员得到精简,税务管理逐渐向粗放化方向发展。通常在实施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后,大多数企业只有一个财务核算主体。比如我国地级市供电局通常只有一个财务核算主体,而税务管理人员需要面对多个纳税主体。另外,一些地区只有一个税务管理岗,通常会限制岗位人数,减少一部分税务人员。随着企业不断扩大的核算范围和业务范围,使税务人员每天需要进行众多的核算工作,偏重于核算工作,而税务检查、审计及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精细化处理。

1.3、部分工作人员需身兼多职,降低了税务管理效果。企业实施集中核算模式后,部分工作人员需要身兼多职,如出纳、预算、财务管理等,这些都会对税务管理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一些工作人员并没有接触专业培训,并不可以专业性的处理税务工作,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税务工作,降低了税务管理效果。

1.4、缺乏税务风险意识,未有效控制税务风险过程。部分企业认为在实施财务集中核算后,缺少财务部和财务人员无需对税务进行严格管理,逐渐放松了税务管理。并且认为税务工作在出现问题后只是财务部的事情,是税务人员的责任。另外,部分企业没有重视税务风险控制过程,当发生问题后才重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5、缩小了纳税筹划范围。企业在实施财务集中控制后,大都是由领导层下达战略决策,而下级单位被动执行。比如企业领导层统一决定个人所得税、年金、商业保险等项目,并且员工工资总额也是企业统一控制,并根据预算情况分月分发。此时财务税务管理人员无法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合理筹划工作项目,只有发放员工薪酬时,才合理安排工作项目,以此缩小了企业纳税筹划范围。

1.6、复杂的纳税环境,带给税务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税务政策无法满足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企业开展新业务后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比如我国电力企业,由于税务政策不透明导致存在偷税、漏税及税务稽查补缴的现象。企业在执行新业务时,并没有明确税法是否存在合理性,造成企业存在不可忽视的税务隐患,而财务集中核算会扩大风险范围。其次企业需面临着多样化的税务执法环境。企业在实施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后,各个子公司都会在财务集中核算的范围中,出现一个会计核算主体,多个纳税主体。不完善的税法使税务管理机关会随意运用权力,使各个部门面临同一税务问题时,有不同的税务处理观点,提高了税务管理的风险性。

2、企业财务集中核算模式下税务风险预防措施

2.1、强税风险管控能力

企业在实施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后,可以根据国家制定的税务风险管理指引,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企业组织结构较为复杂时,可以建设相应的税务管理部门。建设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有效防范税务风险,并可以为企业节约税务增加利润。同时要配备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对税务过程进行控制,控制过程中可能潜在的风险,获取经济利益。

2.2、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随着现代企业快速发展,当代企业的发展是靠人才竞争,要想使自身处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加大人才核心竞争力。税务管理人员在可以准确计算税额的同时,也能够熟知企业发展特性,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如会计、财务、工程、审计及法律等管理工作,可熟练运用各项计算方式;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大税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2.3、实施监控税务风险

企业可以根据国家制定的税务法律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监测系统,合理应用纳税评估方法,积极开展自我风险监控,并对各风险项目进行有效分析。比如分析各项目税负率、税负变动率、成本变动率、固定资产变动率等。企业根据各项指标,建立科学有效的税务风险指标分析库,并定期进行评估,对异常指标进行关注,及时反馈风险信息。

2.4、税务管理人员可以参与决策,开展税务筹划工作

在开展税务筹划工作时,在不触碰法律法规前提下可以灵活运用各种税收政策,科学有效的安排经济业务,从而降低纳税成本,提高税收利益。因此,各企业需要让纳税管理人员可更多的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具有一定决策权力,同时也加强与各部门交流沟通,实现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

3、总结

企业在实施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后,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国有企业,需要主动承担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积极纳税。在面对着税务风险时,可积极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并加强预防管理,促进企业健康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税务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3

关键词:防范;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Abstract: The financial risk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s unavoidable. On the one hand it brings loss to the enterprise, a threa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even survival,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market vary from minute to minute of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o create the space, brings the opportunity, this is the result of market competition, is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laws of nature in the economic field. The author how to guard against the financial risk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Key words: preventi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的财务效果,从而产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收益性和损失性、激励性。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要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独特性,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带来较多,尤其表现在工程项目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上,这些风险带来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财务危机,进而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如下:

(一)投资风险

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以及投标的激烈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中标,往往把标价越压越低。承接到合同价较低的项目,管理稍一放松则可能发生亏损,甚至出现项目承接到手就意味着要发生亏损,企业处在做不是、不做也不是的两难境地。一旦决策有误或既定条件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形成投资风险。

(二)资金风险

1、融资风险

对于大型施工企业来讲,资金融资主要反映在内外两个方面。对外是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对内是企业内部之间的借款。向金融机构大额借款,一旦资金周转不过来将面临巨大压力,很可能导致续贷或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企业借款将面临不能如期收回的融资风险。

2、垫资风险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通常面临承接工程要垫资,不承接工程就没活干的两难局面。但承接垫资工程,可能遇到工程完工却无法收回垫付资金的风险。

3、应收账款的风险

业主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拖欠大额工程款,往往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特别是施工项目竣工后,如不能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即可能造成项目财务结算滞后,不能及时收回工程结算尾款,增加项目的资金负担。同时,延长了工程保修时间,增加了工程保修费用,从而使项目成本增大。

4、成本控制风险

因为建设工程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所以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很难。如果不能全面控制成本,造成工程直接费加大,可能造成施工工期延长、所需机具增加、施工质量下降,投入的成本费用相应增大,使整个项目成本超出预算,项目工程亏损。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针对上述财务风险的原因,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采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控制计划,降低风险。

(一)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税务管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其税务管理工作进一步程序化、系统化和制度化,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未完全遵循税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到的税务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日常税务管理工作中加强税务风险意识和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其中,税务风险指公司涉税业务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律法规而导致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表现为公司多交或少交税款从而给公司的效益和声誉造成影响;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是指税务管理人员应参与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的税务风险控制与识别,实施企业日常税务风险监测、识别、评估,及时提出应对策略。

建筑施工企业应制定并达到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税务规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税务登记、账薄凭证管理、税务档案管理以及税务资料的准备和报备等涉税事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二)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度,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按照科学性、合法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全方位开展内部控制,要从财务人员管理、财务印章管理、资金管理、经济合同签约管理、税费管理、财务票据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债权债务管理、会计档案管理、检查、监督和控制管入手全面渗透内部控制理念,防范财务风险。

(三)充分了解建筑市场,做好工程投标工作

施工企业在项目投标时,要慎重甄别工程,做到:业主资金不到位的工程不接、低于企业成本的工程不接、需大量垫付资金的工程不接、业主信誉差的工程不接。施工企业拿到招标文件后要组织相关部门对招标文件中有关投标报价、结算方式等条款仔细研究,充分预计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情况和本单位对工程成本的驾驭能力,最终确定合理的投标标价。施工企业只有充分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才能从源头把握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从而降低风险。

(四)强化和完善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流动的“血液”,资金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和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为了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合理有效的筹集和使用资金,企业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施工企业应依法吸收、管理并运用资金。并有相关部门审查与监督,规范施工企业资金管理行为。

(五)加强分公司、项目成本控制

成本风险是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财务风险。若想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公司要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模式。严格按照公司是利润中心,分公司、项目部是成本中心的体系去管理和控制。分公司所有工程项目应实行项目成本管理,进行项目成本核算,项目经理为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六)防范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是合同中的不确定因素。为了规避合同风险,施工企业应建立合同评审制度,为企业合同把关。当签订合同后,施工企业的各相关部门应对业主资信加强考察,并明确落实项目的资金来源情况,以便合理承接工程、规避财务风险。关注项目签证、变更、索赔问题,以此增加施工企业合同收入。目前越来越多的清单计价工程其清单外项目的组价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仔细研究、测算,争取以合情合法的保证条款,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降低不确定的风险。

(七)做好工程竣工决算工作

建设工程的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对其所承包工程,根据施工合同规定及施工内容全部交付使用后,与业主办理工程款结算的过程。在工程后期,由于很多建设项目的资金紧张,如果不能及时完成结算工作,业主可能不再拨付工程款,其拖欠款项的时间越长,形成外欠款风险可能性越高。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编制竣工结算,并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决算送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防范。只有充分分析和了解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掌握财务风险的特征,才能针对性地化解和防范。从而确保施工企业向着合理、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税务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4

关健词:房地产企业 财务风险 管理对策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房地产企业受经营产品特殊性的影响,其投资大、资金运作周期长,一旦发生资金断裂或短缺等问题,将会带给房地产企业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房地产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是非常必要的。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类型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房地产企业从事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受企业内外部环境或各类无法预测的因素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其实际财务结果与预期财务结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离,导致企业经济出现了损失的风险。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特点来看,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以下几种类型:

(一)无法按期偿还债务的风险

由于房地产企业开发周期长、投资的数额也较大,但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较少,大多数资金需要通过筹集,比如进行银行贷款。一旦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或开发成本突增,就会对房地产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出现债务到期却无法偿还的风险,甚至会影响到后续开发的资金链。另外,一些房地产企业为了追求高收益,不顾财务风险,进行过度的融资借款。这也无形中提高了房地产企业无法近期偿还债务的风险。

(二)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房地产企业要实现项目经营目标,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就必须保证有庞大的后续资金投入。而且房地产企业已经存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贷款的问题,容易降低对债权人的偿债保证,这就很容易影响到房地产企业从其他渠道进行融资。如果银行的信贷政策发生变化,比如对资本市场融资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难度就会不断加大,对房地产企业的顺利融资会产生严重影响,将直接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三)税务风险

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税收种类较多,所占开发成本比重较高。如果税收政策发生变化,会对投资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国有房地产企业面临税务风险更大,其中包括营业税、所得税以及土地增值税等。一些合作项目的合作方式、合作条款也容易导致营业税及土地增值税估计不足,最终造成纳税风险,进而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一定的压力。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更新观念、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房地产企业应该认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也应该是房地产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需要全体员工积极的配合与参与。可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各部门及全员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下打下良好的财务管理基础,避免由于工作失误而产生风险隐患,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融资渠道多元化

房地产企业应该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对留存资金进行科学利用,尽量拓宽融资渠道,不能仅仅依赖银行贷款,应采用多元化融资策略。比如可以进行信托计划融资、产业基金融资、房地产抵押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等融资方式。通过各种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以及对资产权益比率进行合理调整,不仅可以有效发挥财务管理的调整作用,也可以改善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减轻筹资压力,从而降低财务的风险。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并不是突然形成和出现的,而是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建立起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从各个环节对企业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房地产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市场情况、金融环境等因素,结合各类财务报表,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对风险隐患较大的业务进行重点的监控,一旦出现风险征兆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尽量控制与防范财务风险的出现。

(四)控制好投资风险

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金额非常大,且项目周期长,其投资收益又很低容易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成倍增长。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强对投资的风险管理。在房地产企业选择项目进行投资之前,应该进行周全的市场调查,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及分析,同时还应该科学预测投资效益,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讨。另外,房地产企业也可采用分散投资、组合投资、以及风险回避等方法来控制和防范各类投资风险。

(五)加强税务风险管理

税务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管理过程,涉及到房地产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积极参与其中,对税务风险进行严格的动态管理。房地产企业应该对相关的税收政策及信息进行收集,对市场形势进行认真分析,同时对融资环境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从而为各业务环节可能出现的税收风险提供防范依据。

三、 结束语

由于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高风险行业,企业要想在发展进程中,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密切关注。同时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将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进而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耿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财经论坛,2010

税务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5

(一)更新观念、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房地产企业应该认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也应该是房地产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需要全体员工积极的配合与参与。可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各部门及全员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下打下良好的财务管理基础,避免由于工作失误而产生风险隐患,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融资渠道多元化

房地产企业应该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对留存资金进行科学利用,尽量拓宽融资渠道,不能仅仅依赖银行贷款,应采用多元化融资策略。比如可以进行信托计划融资、产业基金融资、房地产抵押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等融资方式。通过各种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以及对资产权益比率进行合理调整,不仅可以有效发挥财务管理的调整作用,也可以改善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减轻筹资压力,从而降低财务的风险。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并不是突然形成和出现的,而是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建立起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从各个环节对企业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房地产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市场情况、金融环境等因素,结合各类财务报表,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对风险隐患较大的业务进行重点的监控,一旦出现风险征兆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尽量控制与防范财务风险的出现。

(四)控制好投资风险

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金额非常大,且项目周期长,其投资收益又很低容易受到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成倍增长。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强对投资的风险管理。在房地产企业选择项目进行投资之前,应该进行周全的市场调查,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及分析,同时还应该科学预测投资效益,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讨。另外,房地产企业也可采用分散投资、组合投资、以及风险回避等方法来控制和防范各类投资风险。

(五)加强税务风险管理

税务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管理过程,涉及到房地产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积极参与其中,对税务风险进行严格的动态管理。房地产企业应该对相关的税收政策及信息进行收集,对市场形势进行认真分析,同时对融资环境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从而为各业务环节可能出现的税收风险提供防范依据。

二、结束语

税务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6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管理;控制体系

1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1.1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投资方面产生的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在某一业务领域内花费一定的资金后,后期市场可能由于情况的不稳定,而导致最终的收益产出方面和预期的产出有所偏离,继而产生风险。通过投资而得到的投资和收益比例小于预期的投资产出比例,则该项业务的投资风险小;相反风险较大。投资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去掉多重业务投资的那一部分风险之后所剩的风险,是企业多样化投资不能分离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则是指企业多重业务投资所分散的那部分风险。通常情况下,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呈正相关变动,投资所产生的风险越大,收益率越高,产生的风险越小,收益率就越低。涉及投资,财务风险首推资金的管理和利用风险.投资就是企业用自己的资金投入到一个新的领域或者业务中,以期望新业务可以带来大于企业投入资金的利润,这就可能会直接产生资金利用方面的风险,一旦投资误判或者出现其他不可控的不利因素,会给财务现金的使用产生极大风险。投资方面的财务风险,还包括预算管理和执行的风险,预算是关乎企业年度内各项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当然也包括企业投资情况的落实,一旦预算计划内的投资活动无法顺利完成,会进一步影响企业接下来的发展。

1.2筹资方面

受市场提供资金数量和宏观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筹集活动会给整体的财务状况带来强烈的不确定性,这种强烈的不确定性被称作筹资风险。企业的筹资风险不仅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还受微观因素的影响,同时,风险的因素还是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作用的结果。从宏观角度来看,政府的银行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筹资活动的开展,对企业行为产生综合的作用。比如说政府制定和实施的财政政策不同,不同行业、各个领域的企业受到的税收等因素的影响就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企业筹资活动所需要的成本不同,筹资风险也会存在各自的差异。从微观角度讲,企业的筹资活动会带来负债,筹资的结构会直接决定负债规模,在整个筹资数量中,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所占总负债的比例会直接影响到不同阶段筹资风险的大小。就筹资方面而言,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负债规模、利息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企业开展自身的筹资活动,借入短期和长期的负债金额,在负债管理方面就存在风险。企业可能在事前不对自身的负债能力做整体的评估,盲目借入不同类型、不同机构的资金,对于长短期负债不做认真区分,可能存在负债规模过大,企业财务需要背负巨大风险;同时,由于长期负债的利息率较高,如果不限制长期负债的规模,企业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支付利息。企业在长短期负债发面管理不当,一旦出现无法按期支付被借款单位利息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程度,对企业下次筹资活动的正常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1.3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经营风险,主要是因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和治理人员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决策不当或者决策失误,致使公司的收益情况与往期差别较大,或出现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低于投资者预期的收益下降而产生大的风险。风险贯穿着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每个步骤,每个企业不论大小,都是在风险中经营的。经营风险按照形成的原因来划分,可以被划分为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由于风险所产生的结果不同,所以风险称谓也不同。纯粹风险产生的结果有两种,分别是对企业产生损失和没有损失。如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运输风险。投机风险所产生的影响有盈利、平衡或者亏损三种。如营销风险。按照风险形成的原因来划分,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静态风险是自然力量或人类特有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风险,如突发的空袭事件。动态风险则是由于经济变动或者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而引起。如水资源使用危机等。就经营方面而言,财务风险主要有税务管理风险、成本管理风险和收入利润的管理风险。一般情况下,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总是要向税务部门缴纳大大小小的税款,但是随着税务系统高度自动化的发展,再加上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税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够的风险,可能致使企业在正常的税款缴纳活动中,产生税款延期缴纳等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活动,使企业正常的财务活动产生风险。成本管理风险,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可能出现一味追求较低的成本,而直接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或者产品的生产结构不合理,给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带来很大风险。收入利润管理风险,在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中,收入的确认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可能会直接损害到企业利润的确认,给企业造成较大风险。

2完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对策

2.1投资方面的对策

企业在对自身的资金进行管理和使用时,必须提前对企业的资金现状做出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根据相关的研究情况来对资金的流向做出充分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在准备把资金投入到新的、风险较大的领域时,更要尽可能的对将要进入的行业做出分析判断,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情况做出估计,评判企业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最终决定自身的投资行为。对于预算方面产生的风险,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预算管理系统,根据企业原有的财务处理系统购买新的或者改善原有的预算管理软件。然后加快相关人员的培训进程,对预算管理软件进行全面的升级。企业要把预算的各个步骤包括预算制定、预算执行纳入到相关的系统中去,确保预算的每个步骤都能够有效而且顺利的实施,确保预算计划顺利的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

2.2筹资方面的对策

企业要保证合理的负债规模和负债利息,在准备从别的机构借入大笔资金时,务必要先对企业现有的负债情况做出有效、科学的分析和评估,继而根据现有的企业负债情况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对即将借入的资金数量做出有效的评判。尤其是在长短期负债的比例规划方面,由于长期负债的利率高,负债成本较高,企业一定要严格控制长期负债在整体负债中的比例,确保企业在归还借款利息的同时,资金的正常使用不受其影响。企业要建立对固有负债和新增负债的实时监控制度,对于新增的和原本的负债进行严格区分,制定自己的负债金额和负债利率的区分表格。对于每笔借款的还款时间、借款单位的具体要求、还款利率等信息做出详尽归纳。在财务人员富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把不同的负债分配给所有的财务人员,每人负责追踪具体的负债项目,确保企业每笔负债能够顺利还款,保持自身较好的信誉度,为企业以后的市场行为做出良好的基础和铺垫。在企业开展正常的内部财务分析时,可以聘请外部专业的会计或者财务管理人员,结合单位内部专业能力较强的相关职工共同开展财务分析的工作,确保财务分析得到的结论翔实可靠,为筹资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2.3经营方面的对策

企业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尽量多的聘请专业的、具有会计职称认证的财务人员来为企业服务,派遣专门的税务专员负责企业税务的各种事宜,尤其是税务的申报和上交业务,必须交由税务专员专门管理,保证税务工作及时有效的处理,降低企业税务处理时的风险,保证企业活动合法的开展。企业要制定严密的产品成本数据库,在原材料的购买、厂房的建设、职工工资等方面实时的采集和整理数据,尽量多的收集相关数据并保证其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利用,为产品成本的分析计算提供依据。在追求低成本的产品生产时,也要保证产品成本的合理性,保证产品质量,也是企业保证其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在企业正常的经营期限内,经营期结束时,企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确认期限内的收入,给企业利润的计算提供合理正常的数据,保证企业得到的利润总额符合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荆哲.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