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1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福建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区域产业以不同方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产业升级不仅受到国内经济条件的制约,也受到国际分工格局的制约。

一、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升级的含义

全球价值链,是为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连接产品生产、销售与回收整个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包括其中活动的组织及价值分配。

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包括四种模式:工艺流程升级是通过整合生产系统或改进加工工艺, 提高产出效率,从而保持和强化竞争优势;产品升级是通过提升引进新产品或改进已有产品,从低附加值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功能升级是通过价值链重组获取竞争优势, 从低附加值环节转向高附加值环节;链条升级是产业链的转换,企业利用已有竞争优势嵌入更加有利可图的全球价值链中。

二、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研究

1.发展现状。纺织服装业是福建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行业结构体系较完整。截至2010年底,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55亿元,5年间增长149.53%,年均递增20%。

行业发展的新格局:一是一批以市、县、镇区域经济为特色,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快速形成;二是技术设备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产品档次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三是产业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为主转向内涵提升为主,更重视品牌发展;四是闽台纺织产业交流合作活跃,不断推动两岸深度对接。

2.面临的挑战。(1)出口增长减缓。纺织服装产品是福建省重要的出口产品,2010年出货值529亿元,比2005年增长68%;年出口总额115.42亿美元,同比增长22%,相反产品单价却不增反降。目前整个产业处于低附加值环节,进入壁垒低导致进入过度,无法摆脱“悲惨增长”困境。(2)面临国际产业转移风险。劳动力成本上升、地价提高、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摩擦都对产品出口构成了不小的压力,比较优势逐步弱化,部分跨国企业已经将低附加值环节转移至其他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越南等。(3)小规模企业创新与融资能力不足。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但缺乏大型企业,无法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国内价值链,导致企业难以切入到GVC的高附加值环节。同时中小企业因为处于价值链低端而利润微薄,企业资本无法支撑长期的创新。(4)品牌意识淡薄,缺乏企业家精神。福建服装出口长期以量取胜,中低档服装占主体。企业往往不注重长期利益,缺乏品牌战略观念,不愿意承担品牌建设失败的风险,仅满足于通过OEM 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三、福建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

1.工艺流程升级。对于资金与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主要选择工业流程升级:一是通过协议组成生产联盟,共同出资引进生产设备或成立研发单位;二是政府建立产业园区,提供配套设施和服务。

2.产品升级。已经具备一定生产技术条件的企业可以进行产品升级,但是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首先做好产品的目标和功能地位,然后掌握目标客户群体的真实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研发和改进。

3.功能升级。功能升级适合具备一定实力和品牌的中大型企,主要有以下三条路径。

(1)从OEM转向ODM。这条升级路径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规模经济并注重时效性,利用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的信息以及知识溢与动态学习效应,迅速提高企业技术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实现产业升级。

(2)从OEM转向OBM。这条路径适合于具有一定市场扩张能力的自有品牌企业,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开始经营自有品牌,将制造生产转移或外包,把业务核心放在高附加值环节,如品牌建设与扩张、营销渠道建设以及售后服务等。

(3)从OEM、ODM向OBM的跳跃式升级。这种跳跃式升级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独立承担产品创新和品牌经营,主要特点:一是原代工企业转变为发包商,二是企业经营重点从扩大生产规模转向市场与品牌经营;三是竞争重点是与原有跨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进行较量。

四、政策建议

福建省纺织服装业要突破低端锁定,实现产业升级,政府需要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1.完善金融市场环境。企业成长需要各种形式的金融支持,完善的金融市场可以为企业获得各种资源与能力提供机会。对于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来说,作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较大,金融市场需要为其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尽量降低其融资成本。

2.保护和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最根本的驱动力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离不开合理的激励机制,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使企业可以通过专利权获得垄断利润。福建省需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法律法规建设,保护和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3.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会对市场需求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收入分配不平等已对显著抑制了我国各种产品与服务的消费需求。因此,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者在分配中获得的份额,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并强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友金,喻春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升级与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科学决策,2009(1)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2

赵君丽(1975-),女。河南商丘人。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东华大学纺织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管理学院教师(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人选),研究方向为纺织服装产业,产业组织。摘要:文章分析了美国纺织服装产业在遇到成本上升和本币升值时采取的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措施。整体上,从中小企业、劳动队伍缩减、进口增加以及不断寻求政府保护这样一些现象看,美国纺织服装产业衰落了,但是从美国纺织服装业跨国公司的崛起、产业链的全球布局、产品的升级和盈利能力的空前提高等现象看,美国纺织服装业当前已经成为以跨国公司为龙头的、在全球具有相当竞争力的行业。文章进一步通过SWOT分析对中美纺织服装产业进行了比较,借鉴美国的经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创新和培育“主导企业寡头型”的市场结构。

关键词:美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1-0043-05 收稿日期:2009-07-23

一、美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概况

美国纺织服装产业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位于美国东南部和大西洋中部地区。直到目前美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工人人数仍是制造业中最多的,大约占工业劳动力总人数的10%。美国是世界上纺织服装最大的进口商,比欧盟高50%,比日本高300%(OECD,2004)。美国纺织服装产业从19世纪中期开始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发生了第二工业革命――电气革命,对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1900年美国棉花消费量和生丝消费量均超过英国,1913年在世界棉纺织总产量中,美国占了27.5%,英国只占18.5%。美国具有棉花资源优势,并首次开始对化纤生产工业化,以棉织物与化纤织物为主,取代英国成为当时唯一的世界纺织制造中心。

但是二战以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产出和就业开始下降,纺织服装企业从北部和大西洋中部向南部和西部转移。从总量上看,直到90年代,美国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出总体上是下降的,就业人数一直在下降(见表1)。与此同时,本国劳动成本的上升、出现了具有与供应商强大讨价还价能力的大的零售集团。1995到2002年间美元价值(对美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如加拿大、中国、印度等)的强烈波动,这些使行业发展压力增大,刺激了美国纺织服装产业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和产业重构。

二、美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调整战略与绩效

(一)调整战略

1,产业转移。在1950-1972年,美国纺织服装业就业人数下降,企业数量减少,纺织服装企业首先从北部和大西洋中部向南部和西部转移。东部地区就业人数下降20%,东南部和其他地区增加15%。与此同时,服装8大企业的净销售额百分比从1967年的13.4%上升到1976年的15.4%,市场的集中度提高,而且服装行业内每一个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均提高(Belag seyoum,2007)。同期,60年代美国实行鼓励海外组装加工政策,受到这类政策支持,美国企业把纺织服装等行业最终加工或组装环节向国外转移。有些纺织公司改产服装,在海外建立缝纫、精纺、编织厂。以降低成本,加强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2,兼并收购。美国纺织服装业很分散,1967年仅服装业就有26393家,通过兼并收购现已淘汰了10000多家中小企业,市场集中度提高。在此过程中,有良好绩效的公司日趋壮大,产生了许多大的多样化的纺织集团(如Burlington Industries,JP Stevens,West Point Pepperell,Springs

Industries, Guilford MiXls)和名牌服装企业(Levi Strauss,Wrangler,Polo Ralph Lauren,Nike,Liz Clmbome,Fruitofthe Loom,Jockey)。许多纺织服装企业也用许可协议来提高市场份额,拓展他们品牌组合。消除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者。

3,专业化。面对激烈的竞争,美国纺织服装公司的反应是从传统的商品和大众市场(基础纺织品如:编织和针织品)中退出,有管理的从高质量纤维中退出,集中于更专业化的细分市场,把重点放在多样化和灵活性上,进入居家纺织品和技术纺织品。并把高科技纺织品用在生产服装上,在技术、系统和人力资源上进行升级。

例如,Burlington公司目前开发了纳米技术的纤维,这种纤维能够被用来随意地穿着。TommyBahama通过集中于高雅品牌及在专卖店中销售热带风格的服装进行专业化。Sara Lee抛弃了制造业务,集中于设计、供应链管理和营销等企业的核心能力。Courtaulds注重核心部分的竞争力,如设计和营销。Liz Clmbome关注对特殊消费者需求的服务和市场的部分。创造了细分市场的制造商在市场中竞争中有更好的地位,他们的产品也会获得更高的利润。某些情况下,垂直一体化之所以在纺织服装制造中仍保存,是因为需求的稳定和相对同质性(Kilduff,P,2005)。

4,技术创新。在美国纺织服装产业中,创新在提高营运效率、完善计划和供应链一体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产品创新一直很活跃,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大量投资及新纤维和新技术浪潮的发展(Kilduff,P,2005)。Collins,Aikn-lan of Tory和Michigan公司目前引进了一个环境友好的地毯回收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完全回收和循环使用。另外一家美国纺织服装公司Polartec,生产了一种新的可以满足保暖要求的纤维。美国是最大的非织物(卫生餐纸、止血棉球、隔热物和防护遮盖物)生产商,它在十几年中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顺差。它在这个领域的统治地位主要归功于它在创新上的高资本投入。一系列智能的纺织品正在被开发,这些纺织品可以用在信息的获得和传输、医疗保健和能量储存上。

5,大规模定制(柔性专精)。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指用信息技术和灵活的管理结构来满足特殊客户群体的需要。对于生产和零售商来说,大规模定制降了低存货和配送费。最近关于大规模定制在纺织服装行业的研究表明,和其它服务相比,客户更喜欢大规模客户定制的产品(如牛仔衣,泳衣)。许多美国纺织服装企业应用大规模定制来提供更多的差异性产品。它随着电子的发展应用到量体、样品制作、裁剪和生产技术上。

在美国服装工业中,大规模定制设计包括使用用3D扫描和设计公司定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生产技术。如Levis strauss公司在尺寸、样式、构造、做工和颜色提供牛仔衣的客户定制,Target公司也为客户提供类似的服务,生产和运送通常要花3~4周。

6,外包与合作供应链网络。虽然一些美国制造商在也保留了一些设备来生产一些在短期内需要周

转的商品。但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美国制造商把他们生产设备大量转移到国外的低成本的地区,利用不同国家要素成本的差异,把价值链活动定位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美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全球外包战略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美国纺织企业在墨西哥建立制造厂。服装企业也开始离岸转移,收缩制造环节,集中于产品开发、营销和分销环节。随着美国和其它国家(中美、非洲&中东和亚洲)签订贸易协定,它的制造工厂已经变成地域性和全球性生产网络的一部分,包括在不同国家的转包安排(Gereffi,G,1999)。

合作供应链网络包括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中通过上下游联系提高生产组织的灵活性。这种方法使美国的纺织服装企业与供应商共担风险,选择拥有最好的产品线和服务的外国公司。全球外包和合作供应链网络已极大的改进了制造商对客户需要的反应。大量的美国纺织服装企业已经建立了复杂的外包和市场营销网络。改善了信息获取和分享机制,通过减少不同供应商结点之间的信息传输的时滞降低了不确定性,例如:在汽车的织物供应链中,不同供应商之间高效的信息流动,被认为是突破组织壁垒、减少决策周期和减少新进入者的威胁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调整绩效

1,服装业。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措施,服装制造商已从服装加工转移出来,转向产品开发、营销、物流管理和分销环节。在20世纪60年代,服装企业生产很少种类的商品,提供给批发和零售客户。今天,这些领先的服装企业自己生产很少,协调大量的合同供应商网络,向一两个关键的零售商提供完整的服装种类。许多大的服装集团已建立了大量的零售品种,继续通过目录和网络扩大直销市场。服装产业的绩效提高,拥有一批世界名牌,有良好绩效的企业更大力进行国际外包,但也有大量的小企业倒闭。

2,纺织业。同种转变也发生在纺织产业,六七十年代多样化的集团已被更集中运营所取代。一些向垂直非一体化变化,也有一些后向发展到纤维生产,而一些前向一体化到服装制造。调整后的纺织产业中家居装饰,地毯和技术纺织品待业运行良好。但纺织企业过于注重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对于产业创新和生产的灵活性不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纺织产业与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竞争者相比不理想。同时美国的零售商成了服装产业的雇主,控制造设计和生产。零售商、纺织企业、服装企业把彼此看成为商业增长的障碍,而不是联盟(Peter Kilduff,2005)。

3,纺织服装跨国公司。从美国纺织服装跨国公司所取得的绩效来看,调整后的收益是惊人的。据美国《财富》杂志的信息,2005年,《财富》1000强中的12家服装集团营业收入合计达到481.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7%,超过了当年500强营业收入的平均增长率(10.2%);其中,占12家巨头收入总额1/4强的耐克公司实现收入137.4亿美元,增长12%。增长最快的是水银公司,增幅达到41%;与营业收入相比,这些公司利润的增长更加显著,2005年12家公司利润合计30.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6.8%,超过了当年全美所有公司税前利润总和的增长率(16.4%)。最惊人的是利外斯特劳斯公司,它在中国开了十几家工厂,利润猛增了413%,为历史上罕见(陈宝森,2006)。《财富》杂志确认这是“多少年以来最好的年景”。

整体上,从中小企业、劳动队伍缩减、进口增加以及不断寻求政府保护这样一些现象看,美国纺织服装产业衰落了。但是,从美国纺织服装业跨国公司的崛起、产业链的全球布局、产品的升级和盈利能力的空前提高等现象看,美国纺织服装业当前已经成为以跨国公司为龙头的、在全球具有相当竞争力的行业。

三、中美纺织服装产业的比较

从服装产业上看中国服装产业与美国相比(见表2),在劳动力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在设计、营销与分销上处于劣势。面对共同的机会是全球化,美国服装产业倾向于通过制造环节的外包,加强与其它公司联盟来巩固资产,提高市场份额:而中国处于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加工制造的服装加工中心的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上与美国企业更多是互补关系,但是,向设计、自主品牌营销升级就会与美国企业形成竞争关系,威胁其领导地位,遭遇抵制。中国国内服装标准与国际标准严惩不对接。国际标准是重基础标准轻产品标准,具体质量要求往往由企业、买家自行掌握;国外先进纺织品服装标准用途制定,考核项目更接近实际。而中国现行服装标准尚未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传统的检测手段多依据国家标准执行,注重的是国内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美国纺织产业的发展更趋向专业化市场,在纺织品上,着重发展地毯、无纺布和有科技含量的纺织品。其优势是规模大,生产率高,设计和技术能力强,而这些正是中国纺织企业的劣势(见表3)。中国纺织产业长期以来以设备更新、扩充产能作为提升竞争力的主要策略,少有致力技术研发者,中国中下游业者常苦于欠缺新纤维来源,导致需以进口新纤维进行纺纱、织布。若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以美元计价的上游产业化纤原料进口有正面效应,但对下游服装加工贸易则面临较大的压力。

居于中国纺织产业关键地位的染整业,面对政府环保排放标准的严格要求,大多染整业者都无法取得合适环保技术以符合排放标准,而且投入的环保资金极为宠大,所增加的成本又无法回收,面临生存问题。加之国内缺乏完整且具有经济效益的环保技术来源,此一问题不解决,我国整体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如同海市蜃楼,因此,在印染、后整理及纤维等发展上,迫切需要政府加速落实相关政策的拟订、立法、与辅导产业技术开发。

四、美国的产业调整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启示

在信息技术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推动下,美国纺织服装企业弱化非核心价值链,掌控设计、研发和品牌创新等核心环节,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纺织服装产业已变成少数几个大企业主导的主导企业寡头型市场结构,美国把发展的中心放的租金更高的缺乏弹性的高附加值环节上,完成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改造,纺织服装产业不仅没有衰退,反而对全球网络的控制力更强,对市场反应更灵活,适应能力更强,竞争力提高。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是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和出口导向战略,从东部沿海地区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模式开始的。当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贸易摩擦增加,众多小企业开始倒闭的内外交困环境,需要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美国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措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基于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升级

从中美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比较看,中美纺织服装产业互补性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依然在于劳动力性价比很高。现实的发展要求中国不能放弃生产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阶段工序的生

产,基于低端价值链的战略定位虽然实现的总体利润和生产的效益较低,但这是由中国现实国情决定的,这将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基础。但应当认识到,“低端嵌入”的战略是力量相对薄弱的企业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权宜之计,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后应通过“代工中学”,“干中学”逐步积蓄力量寻求发展。把价值链转变为学习链,再把学习链转化为创新链,使本土产业的自身的动态竞争能力得到提升,不断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二)加强上游的技术创新

美国纺织产业一直很注重产品创新,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大量投资及新纤维和新技术的开发。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除在设备更新和引进、消化吸收方面要增加投入外,更要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不仅要提高时装设计档次,还要向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织物生产环节延伸,加强环保技术的开发,强化新纤维、新材料的研发以减少对纺织原料的进口依赖、在高档面料的设计和加工技术方面有所作为,提高自身的设计、开发能力和产品档次,向中高端市场渗透,以获得更多的租金。

(三)培育“主导企业寡头型”产业链分工体系

与美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主导企业寡头型市场结构相比,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创新人才缺乏,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分工体系多表现为“小企业群生型”形态,即以横向分工(同质产品+专业市场)与简单生产链纵向分工为主要形式,无法积累足够“熊彼特式”创新垄断利润进行产品设计、技术更新和品牌建设,最终形成企业创新动力学的“集体行动逻辑”陷阱。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3

一、中印纺织服装贸易的基本概况

1.中印纺织服装贸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从产业发展周期来看,中国纺织服装业已实现了规模化建设,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而印度的纺织服装产业则正处于规模发展的初期,虽具有劳动力廉价、原料多样化和庞大的国内市场等优势,但其投资不足而且分散,原料加工成本较高,企业设备陈旧且规模偏小,所以印度纺织服装产业当前正着力于规模化经营和产业集聚。

2.中印纺织服装贸易实施不同发展战略。中印两国政府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对产业未来发展也都进行扶持和规划,但两国在产业发展战略上存在差异:我国纺织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在于加快技术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和纺织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结构优化和自主品牌建设,发展的战略重点是“调整以优化结构”。而印度政府对纺织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在“扶持以促进其发展”。

3.中印纺织服装产业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优势。中国在纺织原料上比印度具有优势。例如,中国在棉花、化纤、蚕丝、苎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其中化纤、蚕丝、苎麻产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半数以上,亚麻产量居世界第二,也明显优于印度。但是印度黄麻和天然蚕丝产量居世界第一,优于中国。此外,中国在纺织机械上领先于印度,而印度的纺纱生产成本则远低于中国。

二、中印纺织服装贸易发展特点及趋势比较

1.中印纺织服装贸易规模比较。本文以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总额衡量贸易规模。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的纺织服装贸易规模远大于印度。印度2009年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1.29亿美元,而中国早在1996年纺织服装贸易规模就达到了516.49亿美元。可见,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早已完成了规模化经营,而印度纺织服装产业正逐步积聚并形成规模优势。

2.中印纺织服装贸易增长速度比较。中印纺织服装贸易增长速度均较快,且受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影响很大,其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尤其显著。中国最高增幅为2006年的24.91%,印度最高增幅为2005年的21.48%。近年来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都远大于印度,具体表现为1998年中国纺织服装贸易额负增长9.22%,而印度只有负3.51%,2009年中国纺织服装贸易降幅达到10.56%,印度则仅下降了4.01%。可见,中国纺织服装贸易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低于印度。

3.中印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比较。中印两国在纺织服装贸易上均为顺差国。印度从2007年开始贸易顺差规模与中国1996年的贸易顺差规模相当,达到180亿美元左右。2009年中国纺织服装贸易顺差规模是印度的7.46倍(详见表2)。虽然中印两国在世界纺织服装贸易市场上具有很强竞争优势,但是两国的贸易竞争力却呈现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印度的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贸易竞争力指数从1996年的0.84下降到2009年的0.74,而中国的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指数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其中1996年仅为0.35,而2009年上升到0.76,超过同期印度的竞争力水平(详见表3)。

4.中印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结构比较。中印两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结构具有很大的趋同性。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份额以61类、62类和63类商品为主,印度纺织服装出口以62类、61类和52类为主。数据统计显示,61类产品在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的份额逐步加大,从1996年的21.81%扩大到2009年的33.33%;63类商品在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中的比重逐步提升;而62类商品的在纺织服装贸易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从1996年占比为41.67%,到2009年降低为28.96%。在印度纺织服装贸易中,61类商品的比重逐步加大;52类商品在纺织服装贸易出口中的占比大幅度下降;62类商品多年来持续维持较高的比重,该商品对印度纺织服装贸易的贡献度最大。

5.中印纺织服装贸易在本国贸易中的地位比较。中印两国对纺织服装贸易的依赖程度近年来都大幅度下降,但是中国对纺织服装贸易的依赖程度大于印度。中国在1996年纺织服装进出口额占全国总进出口额的比重为17.82%,到2009年逐步下降为8.3%。印度1996年纺织服装进出口额占全国总进出口额的比重为13.7%,到2009年降低到5.67%。总体来看,中国对纺织服装贸易的依赖程度高于印度。

三、中印纺织服装贸易比较研究的基本结论

1.印度纺织服装贸易规模和增长速度均低于中国。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印度与中国的纺织服装贸易规模存在很大的差距。1996年中国纺织服装贸易规模是印度的5.2倍,2009年扩大为7.3倍。中印纺织服装贸易规模的差距在逐步加大。在1997年至2009年的13年间,中国的纺织服装贸易平均增长速度是10.87 %,印度的平均增长速度是7.64%。中印两国在纺织服装贸易的增长上表现出共同的波动态势,大部分年份中国与印度的增长趋势保持一致。

2.印度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与中国相反趋于下降。1996年以来,虽然中印两国在纺织服装贸易上都保持顺差国地位,且贸易顺差都在逐步增加,但两国在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上存在较大差异。印度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1996年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84,2009年下降为0.74,波幅平稳。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1996年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指数仅为0.35,2009年该指数快速攀升至0.76,波幅较大,增长速度较快。

3.印度纺织服装贸易结构与中国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从纺织服装出口贸易构成来看,中国占比最大的依次是61类、62类和63类,三类产品约占纺织服装总出口额的70%左右;印度占比最大的依次是62类、61类和52类,三类产品占纺织服装总出口额的65%左右。从纺织服装进口贸易来看,中国占比最大的依次是52类、54类和55类,三类产品占纺织服装总进口额的60%左右;印度占比最大的依次是52类、54类和59类,三类产品占纺织服装总进口额的40%左右。

4.印度对纺织服装贸易的依赖程度略低于中国。1996年以来,中印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对纺织服装贸易的依赖程度都大幅度下降。1996年中国纺织服装贸易占总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为17.82%,印度同期为13.7%;2009年中国纺织服装贸易占总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为8.30%,印度同期为5.67%。

5.中印两国对纺织原料的争夺主要集中在52类和54类商品。从中印纺织服装的进口商品构成来看,两国对52类和54类商品的进口依赖程度都较大,快速增长的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将加剧中国和印度在国际纺织服装原料市场的竞争。较大的供需缺口及较小的进口需求弹性将推动纺织服装原料价格的上升。

四、新形势下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的竞争策略

1.实施基于价格歧视的全球市场渗透战略以降低对传统出口市场的依赖程度。要针对对我国反倾销频繁的国家、对我国贸易设限较多的国家以及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国家,在纺织品出口时适当抬高价格,以高价格、高质量、高端品牌介入,以价格上的增加弥补数量限制或减少而导致的贸易损失,从而维持较高市场销售额。例如,我国纺织服装贸易过度集中于美国和欧盟地区,对这些国家应该适当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以品牌和质量赢得市场。针对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不多或者从未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未对我国纺织服装设置限制和壁垒的国家、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国家则宜在不违背国际价格准则的基础上,利用纺织品无配额时代的良好国际经济环境,主要以较低价格和中低端品牌进行逐步渗透,争取抢先竞争对手并占领足量的市场份额。

2.发展错位竞争以分散纺织服装贸易风险。中印两国不仅在纺织服装贸易的产品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在贸易的区位结构上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不仅在出口产品上面临激烈的竞争,还在进口原料(例如,棉花和人造丝线)市场上存在激烈的争夺。在出口产品上,中国应该适当加大63类商品的比重,在进口产品方面应该降低对52和54类商品的依赖程度,在出口方面降低对61和62类商品的依赖程度,以避开饱和市场中的恶性竞争。此外,中国纺织服装贸易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于印度。所以,我国在与印度竞争时,实施错位竞争战略可以有效地分散贸易风险,避免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4

[关键词]纺织服装;转型升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4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50-03

高职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高职教育应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上围绕地方经济需求展开。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传统支柱行业和民生行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纺织服装生产是常州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常州市大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主动出击、科学规划及前瞻布局,重新思考人才培养工作,全力为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和社会服务。

1 常州纺织服装产业概况

常州纺织服装业一直是常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2010年常州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有1000 余家,工业总产值 6673 亿元,销售收入 658 亿元,实现利税总额 43.5 亿元,利润总额达 2564 亿元,对常州市的经济贡献率达 14% 左右。纺织服装产品中,常州的牛仔布产量约占全国的 20%; 灯芯绒产量约占全国的 28%; 呢绒产量约占全国 5%; 服装年产量2.5 亿件,其中 80% 出口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业形成了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如黑牡丹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牛仔布生产与出口企业; 晨风集团成为国内最大的真丝服装出口生产基地,年出口额居江苏省自营出口生产企业首位。2008―2010 年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 500 强中,常州市共有 10 家企业榜上有名。2008 年,湖塘纺织、金坛服装分别作为江苏省重点产业集群之一,集群内企业数量分别达到482个和794 个,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74.30 亿元和1160亿元,分别排名常州市重点产业集群第五、第六名。

2 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制约因素与人才需求结构分析

一般来说,企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来理解。转型,就是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即企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 前者表现为转行,后者表现为转轨。升级,就是企业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即企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位置的提升,一般通过创新和整合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就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经济角色转移过程(Poon,2004)。 但无论从哪个层面看,企业转型升级都包括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为了解常州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现状,我们对辖内100户纺织服装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样本企业中,31.4%为中型企业,686%为小型企业。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企业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核心内容是常州纺织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与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查时既注重填写问卷取得的一些结构数据,又总结了现场访谈的主要内容,调研形成的主要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2.1 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制约因素分析

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在推进常州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如市场风险过大、融资能力不足、缺乏高端人才、没有掌握关键技术等。常州纺织服装业实现转型升级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表1所示:

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不佳或企业自身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不会选择转型升级。 在是否进行转型升级的考量中, 市场风险过大是企业考虑最多的因素(63.2%),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使多数企业采取观望态度,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欲望,对转型升级更为审慎。 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第二大因素是企业家精神缺乏(558%),其潜在的不确定性极大增加了企业风险, 使企业难以承受。第三大因素是缺乏高端人才(504%),尽管有些企业有较为强烈的转型升级愿望, 但高端人才的缺乏,使转型升级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支撑。 此外,企业也普遍认为缺乏进入新产业的资金 (46.7%)、没有掌握关键技术 (22.1%)、 企业员工素质偏低(206%)、 产业政策限制 (98%)、 技术门槛过高(90%)、市场准入限制 (72%)、绿色环保壁垒(5.3%),以及跨国公司在技术、资本、市场方面的垄断地位(57%)等都是制约其推动转型升级的制约性因素。

2.2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分析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势必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就业方向,带来对人才数量、梯次、规格和素质上的新要求,从而相应地改变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面临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产业及其产品结构升级的压力, 常州纺织服装企业越来越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储备和人力资本投资。以被调查的100 家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为例分析纺织服装行业专业人才需求结构及其特征(见图1)。另外,从被调查的100家(中、小型)企业专业人才的学历现状及需求结构(见表2),可以看出,在现有专业人才中,中等专业学历人员(中专 / 技校)比重较大,高学历人员比重较小,相比同类型需求人才比例,对高级人才的需求程度较大;多数纺织服装产业不属于高新技术行业(但是纺织行业技术含量要高于服装产业,甚至部分纺织行业已被列为高技术行业),企业对中等学历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最大,表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大,但对高级人才的需求程度却最大。同时,企业专业人才需求结构还与企业规模相关,大企业注重与企业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端人才培养与投资,规模偏小的企业较为需求一线生产与管理及开拓市场的专业人才。

从调研结果来看,常州纺织服装转型升级后的产业特征表现为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开始从“技能时代”向“高技能时代”转变,对初、中、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表现为金字塔形,需要大量能将知识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生产第一线,并能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从企业的角度看高职教育, 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而目前与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和要求相比,高职院校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

3.1 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产业升级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在当前经济与产业结构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中,显然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走向多元化。而在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把人才培养还定位在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背离了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对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时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对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方向不了解,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缺乏区域经济的导向性。

3.2 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背离

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往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期人才的实际需求分析不够,不能根据岗位的需求状况及走向与企业共同探讨来确定专业,专业结构存在着专业大类发展规模不平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基础产业类专业设置比例较低、专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等问题。尤其是对传统的专业布局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和方向做出及时的调整,专业设置趋同,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高职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致使产销不对口,有的专业毕业生出现过剩,而有的领域急需人才又缺乏相应的专业来培养,以致出现“用工荒”。

3.3 课程体系与教学设计缺乏升级换代

由于办学基础及历史原因,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按照传统的缺乏市场导向的课程体系,采用的是相对陈旧的固化教学模式。课程体系陈旧并缺乏弹性,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做出及时调整,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升级计划,缺乏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仍旧沿袭中职和技术学校的基本模式,或机械地仿效普通高校的教学体例,没有形成一套独特的同高新产业相结合的教学和实训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从客观上造成人才培养的随意性,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

4 基于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产业转型升级改变着劳动力的需求结构,而且也对劳动力的类型、规格和层次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应深入探讨怎样才能培养出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4.1 适应区域产业需求,培养目标上引领

高职院校应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注重与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者的素质结构要求发生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应定位好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层次。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规格呈现出以下特征:

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还需要具有较强的适应产业升级变化的现场服务与管理能力。面对常州纺织服装产业以地域、产业集群为特点,强调其专业和岗位的专业性,需要在目标定位上明确培养适应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技术不断提升的,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4.2 紧贴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是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需求情况来设置,而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必将使很多原有技术领域、职业、岗位消失了,许多新技术领域、新职业、新岗位涌现了,这就造成常州纺织服装企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作为向社会输送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院校的专业就必须适时进行相应调整。所培养人才的学科及专业所属要与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结构相吻合。要做好高职专业结构调整,首先必须熟悉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科学地预测人才需求情况。为此,高职院校要定期研究地方发展规划,尤其是产业集群规划,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去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调研发展趋势,加强与政府、人才市场、企业的联系,通过一定的机制及时、灵敏地觉察到人才市场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及时妥善地调整好高职专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上,必须坚持三新原则,即新产业、新领域、新技术,随着经济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为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行业、企业所需的技术型应用人才。

4.3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上引领

高职院校根据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形成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及教材创新上要发挥引领作用。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安排,要分析高技术岗位群和一般技术岗位群的不同要求,明确胜任这些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并对能力进行分解和重新整合,然后研究每一能力模块中应培养的职业技能和具有的知识结构。构建学习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在相关专业的课程开发中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着重加强与纺织服装产业链、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等相关行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使课程开发体现高新技术发展的主流。

44 营造多元化、高层次的发展空间

高职院校完善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制度,推广注册入学方式,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宽学生继续学习的渠道。完善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鼓励多元发展,明确办学定位,强化协调发展。推进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的衔接,做好培养目标、专业内涵、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不同职业对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特定要求,研究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修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拓宽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相关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对于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技能型人才,研究制定直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办法,做好招生工作的衔接。

45 与区域产业界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

高职院校应密切与区域产业界合作,积极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一方面,通过承担企业的科研和技术改造等横向项目,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还能将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第一手资料用于课堂教学,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能进一步增强“双师型”教师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可消化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在进行应用性技术开发和研究时,能随时整合自己的师资力量,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革新提供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游文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适应性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2) :41-45.

[2]付春生.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10(11):155.

[3]王振岩,张玉莲.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26-27.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5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纺织服装业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波特(1985)第一次提出价值链的概念,美国经济学家格里芬(1999)把价值链的概念应用于全球范围内企业的合作关系,提出了全球商品链(GCC)的概念,集中探讨了不同价值增值部分在全球商品链的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为了强调企业价值创造,格里芬(2005)等学者逐步建立起了全球价值链(GVC)概念及理论框架。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过程的全球性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最终消费和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升级是指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的企业借助价值链以获取技术进步和市场联系,提高自身竞争力,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的过程。如何实现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是很有必要研究的问题。

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

(1)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的纺织服装业陷入“悲惨增长”的境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纺织服装产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1994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202.32亿美元,2009年增加到1670.24亿美元,增加了约725.5%,但是其平均单价却是下降的趋势。由于低附加值环节的进入壁垒较低,往往导致过度进入,陷入“悲惨增长”的境地。(2)中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着国际产业转移的风险。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地价的提高,人民币的升值和贸易摩擦与配额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构成压力,使中国纺织服装业的比较优势弱化。一旦中国纺织服装业失去了生产制造成本优势,发达国家就会通过GVC将附加值低的环节转移到更具成本优势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印度、巴勒斯坦、越南等周边国家劳动力成本低于中国,另外,土地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这些不利因素使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着国际产业转移的风险。发达国家的主导企业很有可能将GVC中的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印度、巴勒斯坦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3)中国纺织服装业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和融资能力不足。内地纺织服装业存在企业数目众多,但缺乏能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大型企业。小而散的企业,意味着并没有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的本土企业价值链(NVC)。NVC的缺乏,使得企业难以切入GVC的高端环节(刘志彪,张杰,2007)。同时企业较小,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人力资本,其数量和质量都不足以支撑企业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因为中小纺织企业在价值链低端所处的微利状态下,他们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创新当中,付不起研发费或品牌建设费。(4)品牌意识淡薄,缺乏企业家精神。长期以来,我国服装出口是以量取胜,中低档服装占主体(常亚平,2005)。2007年我国50%的服装为来料加工,30%以上是来图来样加工,自主品牌只占10%左右。我国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过度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品牌观念和,不愿承担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风险,只通过OEM来赚取加工费。

三、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路径

(1)专注于国内市场的开拓与竞争,构建本土企业价值链(National Value Chain)。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国内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品牌和营销渠道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有能力的国内服装企业应该注重培育自身研发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努力取得国内服装市场,然后逐步进入周边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为主导的价值链。构建NVC的主要目的是在企业还不具备和国际企业争同等竞争能力的时候先苦练内功,等具备了条件再向全球GVC高端攀升,避免被俘获的命运,先建立起自己的品牌,然后再将品牌推向世界。如何构建一个成功的NVC,我们可以借鉴西班牙品牌“ZARA”模式。在ZARA,大量时装设计师一天就可以设计出样本送往工厂,从设计到完成生产只需十天。这种高效整合意义很大,衣服库存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这种产业链高效整合思维对我们本土服装企业构建NVC启发很大。(2)政府推动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整合,促进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对我国大部分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来讲,他们并不具备构建NVC的能力。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过度竞争更加摊薄了每个企业的利润。政府应该适当地引导形成中小企业联合体,并使其找到各自不同的定位,利用各自的优势生产差异产品,适当地向上游和下游环节延长价值链。整个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形成配套的网络生产体系,利用其规模效应和有效整合减少生产成本,同时可以提高我国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中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卢福财,波.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低端锁定的博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6

关键词:工商融合;织服装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改革;保障体系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ed Talents for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tegration”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degree of relevance and intensity between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chain is increasing steadily. As a result, the industry has increasing demand for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industry and commerce education background. Textile and garment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industry’s demand for talents, integrate textile and garment schools with business school, set target for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industry and commerce education background, set up relevant curricula system,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llege and ultimately construct an inter-disciplinary skilled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by building up strong faculty, setting up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sharing teaching resources, establis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etc.

Key words: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tegration;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skilled talents; reform on cultivation system; security system

随着科技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纺织服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正朝着多元化、复合化方向发展,现代纺织服装企业急需“能工会商”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及行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培养“工商融合”型技能人才,是纺织服装类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同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

一、“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介绍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将工科类专业与商科类专业相互交叉融合,形成具有多元化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工科类专业而言,拓展学习营销、管理、财务、经贸等商科知识;对商贸类专业而言,拓展学习特定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服务技术等工科知识,就业时能够适应经营管理类岗位。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路径。通过培养毕业生在复杂就业环境和岗位迁移发展环境下的“能工会商”的复合本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岗位复合化、多元化和层次化发展趋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贯通,打破传统工科与商科专业独立培养的藩篱,能够提升毕业生可持续就业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

二、纺织服装产业“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 顺应地区纺织行业发展的需要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纺织产业一直是这一地区的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据江苏人才网的调查数据分析,未来3 年纺织服装行业最为紧缺的人才依次为:纺织技术开发员、纺织品电商员、纺织品检验人员、纺织品设计员、纺织品跟单员、纺织品营销员、纺织品贸易专员、纺织企业管理人员、纺织品采购员。目前特别缺少的是具备纺织服装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营销贸易人员、电子商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因此,培养“能工会商”复合型技能人才是支撑纺织服装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推动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

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成为新趋势。如果具备了“一专多能”、“能工会商”的复合技能与素质,高职毕业生不仅能在激烈的招聘竞争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增加就业的广度、提升就业率,而且有利于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例如,在“互联网+”背景下,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该岗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电子商务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更要求学生具备纺织服装产品的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纺织服装方向)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将更有优势。

3. 促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需要

探索并实践 “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纺织服装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通过复合型专业设置,有利于实现工科与商科专业的相互合作,资源共享,体现出纺织服装专业的办学特色;其次,通过制订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推动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专业技能优化拓展;第三,通过制订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探索课程改革新模式,顺应产业的发展要求;第四,通过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实现生产、业务、经营、管理领域的全方位合作;第五,通过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通过专业建设的辐射作用带动纺织服装类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工商融合”角下纺织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1. 专业设置与优化

首先,通过对区域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纺织服装企业的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区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分析纺织服装企业对生产、技术、商贸、管理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以此为依据设置一批具有“工商融合”特色的复合型专业。

其次,对现有的纺织、服装、商贸类专业进行整合,开设相应的专业方向,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复合化。将传统的纺织服装专业与商贸管理类专业相融合,形成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服装工艺与贸易、服装营销与管理、纺织品设计与营销、纺织电子商务等新专业或专业方向。

再次,与纺织服装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支持行业、学校、企业合作建设“工商融合”专业,针对纺织服装产业商贸业务的新趋势开设短期的纺织商贸专业培训班、课程研究班、技能提升班,满足产业对“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短期需求。

2. 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纺织服装类“工商融合”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以培养面向纺织服装生产与流通领域,具有相关生产、设计、质量检验等专门知识与技能,兼具营销、管理、贸易、商务等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

(1)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分析

表 1 列出了典型的纺织服装企业“工商融合”型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目标应以此为依据进行设置。

(2)就业面向

表 2 列举了典型的“工商融合”型纺织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岗位任务与能力要求,确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与职业发展规划。

3.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院校应在纺织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的生产过程、产品设计与开发、运营管理、市场开发、客户服务与管理等业务流程的实际需求,将工科与商科课程体系交叉融合,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复合型课程体系。例如,“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通过设置以“纺织品检验”、“纺织品贸易及跟单”、“纺织品电商”三大模块为课程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表 3),培养学生的纺织品检测技能、纺织品贸易业务技能及纺织品电商平台运用技能。

又如,“时装商务”专业,设置以“服装工艺与设计基础”、“服装门店销售与服务”、“服装网店策划与运营”、“服装企业运营管理”四大模块为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表 4),培养学生的品牌服装零售、门店设计与运营管理、品牌服装招商、电子商务运营等技能。

4. 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1)以课程项目化改造为抓手,创新教学内容

在开展工商融合型课程教学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工、商类课程的特点,以任务为引领,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通过“工商融合”型课程项目的设计,展开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例如,《纺织品营销与贸易》课程以纺织贸易公司真实的项目任务为主线,依托贸易平台,安排了“市场调查、贸易跟单、合同签订与履行、客户服务、市场拓展”等环节,要求学生在纺织生产与工艺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产品进行市场开发,完成接单到跟单的全业务流程,学生的贸易素养可得到极大提升。

(2)以综合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创新教学方法

“工商融合”复合型课程实施要依托综合性实训基地,如服装专业的“前店后厂”模式、纺织专业的“贸易公司”模式,将工科和商科课程教学相互融合。例如,《服装电子商务》课程依托电子商务实训中心,以服装企业真实的项目任务为引领,通过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学生组建项目小组,完成服装电商项目总体策划与运作,体现了“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纺织服装产业“工商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1.“工商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

“工商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行纺织服装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保障。高职院校应打破纺织服装专业院系与商贸专业院系的界限,整合双方资源,组建纺织(服装)商贸专业教研室,通过师资配备、师资培训、师资引进等措施为“工商融合”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学校层面应制订相关方案与措施,鼓励教师跨专业学习深造并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鼓励商贸类专业教师深入生产与管理一线学习行业知识。通过从企业引进或特聘一批在生产管理、营销、贸易及电子商务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专家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为“工商融合”项目教学、专业实践提供师资保障。

2.“工商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纺织服装类“工商融合”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做到“两个整合”,即将生产型实训基地与商贸类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将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整合。(1)整合工科与商科优质实训资源,如利用商贸专业实训室开展“纺织品贸易跟单实训”、“服装电子商务实训”、“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实训(ERP)”、“纺织品营销实训”项目;(2)引进纺织服装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贸易于一体的综合企业,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开展实训教学;(3)开发兼具生产与商贸实训功能的纺织服装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也可以由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纺织服装综合实训基地,实现“生产、培训、教学、科研、科技创新、创业孵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

3.“工商融合”型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工商融合”型专业涉及工科与商科的跨界融合,需要团队组织编写具有纺织服装专业特色的商贸与管理教材并形成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工商融合”型教材不是纺织服装专业与商贸专业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生产设计与贸易管理技术的相互交融。教材内容应取材于纺织服装企业的真实产品或业务流程,教材的编写者理应具备丰富的纺织商贸岗位实践经验。例如,《纺织品营销与贸易》课程项目化教材将教学内容分为 4个情境 ―― 纺织品业务跟单、纺织品客户开发与维护、纺织品贸易合同签订与履行以及纺织品市场拓展。课程配套的网络学习平台涵盖了丰富的拓展学习资源,是纺织服装类专业的学生拓展学习贸易业务知识的重要渠道。

4.“工商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