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土地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农村建设土地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农村建设土地政策

新农村建设土地政策范文1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问题;难点;对策和建议

新农村规划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要实现既定目标,就必须发动多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科学的规划,整体的协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

1 目前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1 缺乏规划指导

农民受传统意识影响加之镇村规划积极性不高,造成农户实际建房与规划脱节,多轮新农村规划不能得到有效实施,“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十分突出。

1.2 住房形式单一

功能落后,浪费严重。由于缺乏设计指导和合理的规划引导,农民建房还沿用落后、传统的方式,形式单一,功能不配套,结果是拆了建、建了拆,造成严重的浪费。

1.3 规划执行难

许多村庄虽然编制了总体规划,但建设不按规划进行,使其没有延续性。

1.4 环境差,设施不完善

村庄道路、供电、供水、绿化、电视广播等基础设施缺乏稳定的投入渠道,基础设施不配套,共享性差。村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和示范引导,建筑面积越建越大,房屋外形仿效攀比,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资源浪费惊人。影响了生产的投入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还有路面不硬、四旁不绿、路灯不亮等问题普遍存在,杂物柴草乱堆、污水横流、垃圾随意倾倒、水电线路乱拉等随处可见。时尚的小洋楼、大瓦房与“外光内糠”的“空心村”形成鲜明对比,“新房子、大院子、破村子、旧样子”,环境脏乱差。

2 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难点

2.1 规划的不科学性

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较广,不仅涉及到建设、交通、土地等方面,而且还必须确定村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对体系及各项建设进行总体布局,编制各项专业规划。但在新农村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虽然编制人员从技术角度精心设计,但由于对各方面知识了解的局限,影响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2.2 管理的随意性

由于种种原因,在发展经济的压力影响下,当地政府往往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新农村的规划,放松了对新农村规划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因而新农村规划建设比较随意。在新农村规划的实施中,选址不当、不依法审批的情形时有发生,有的不尊重规划的科学性,只追求短期内能面貌一新。

2.3 执法的复杂性

违法建设是村庄顽症之一,查处难度大,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干扰:权力的干扰,村干部、村“大款”为追求自身利益,违反规划要求,随意占用公共空间;人际关系的干扰,使执法工作进退两难;个别村干部以发展经济或支持重点项目为理由,随意变更规划。

2.4 配套措施不完善

受土地政策的影响,许多比较合理的规划难以实施。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我国的新农村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是两个部门独立编制的,彼此缺乏相互沟通与协调,往往会出现分歧甚至冲突。此外,新农村规划实施中,虽然也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意见和措施,但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和监督机制,规划在实施中随意变动,村庄面貌改善情况小尽人恿。

3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1 高起点、高标准,搞好新农村规划

一是深入调研,在群众参与及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做好规划。我国农村幅员辽阔,规划建设不能“一刀切”,须征求民意,克服关门搞规划的现象。应从农村地域出发,根据产业搞规划,与本地经济发展相呼应,既要实用,又要充分体现和展示新时期的农村风貌。规划中要综合当地人口、交通、经济结构、自然条件等因素,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同时,结合农村历史、现状、未来,既顺应时展趋势,又充分尊重历史现状,弘扬传统文化,规划先行,保持历史文化脉络。二是依据“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编制新农村中心村规划,使村民建房进入按规划实施、审批有序规范阶段。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道路及排水等因素,依据“方便生产、改善环境、节约用地”的要求,编制新农村规划。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在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讲求实效,量力而行,分步实施,要结合各村的不同情况,逐步拓展、延伸,构建新农村发展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四是不断提高规划质量。要把国家的政策导向、新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尽可能体现在新农村规划中,县级建设规划部门要搞好新农村规划编制的监管,严把规划审批关,确保规划内容全、深度够、指导性和适应性强。

3.2 多元投资,搞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按要求配套起来,做到水通、路通、电通,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让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肋”,而制约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瓶颈”是资金短缺。这就要求加大投资融资渠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真正使农民“生活更优美、交通更便捷、居住更舒适、生活更方便。”一是通过多举措、多方位、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办法,政府还要建立激励机制,放开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市场,利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等,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二是新农村农民建房要量力而行,试点先行。建设新农村不能看作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应出台配套政策,资金上支持一点、农民自筹一点。典型引路,以试点加引导,让农民看到新农村美好图景,自觉自愿地参与。

3.3 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

土地乃是生存之本,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我国人多地少,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把节约集约土地放在首位,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机制,并提高土地利用率;在节约土地的同时,要立足本地实际,尊重民意,依据“建设中心村、控制小村、整理空心村”思路,对零散布局的小村庄进行控制。

新农村建设土地政策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5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庄行政机构的建设完善必不可少。政府不能越位、缺位和错位,要树立服务意识,避免过分干预;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分步实施。政府的认同以及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调整、充实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解决有人管事、有人干事的问题;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全面推行公示制度,让群众了解规划内容,自觉执行规划、监督规划实施;严格执行“一书两证”,确保规划实施;采取专业合作社、公司加协会加农户、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经济、民营农业庄园、经纪人等多种合作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整合社会资源,搞好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

由于农村规划意识的淡薄和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以及农村建设管理偏松,随意性较大,大部分村庄的建设还是零乱无序的;供水、道路、绿化、环境卫生等各种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无法完整配套,人居环境恶劣。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了,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要求改善生活居住条件,急于建新房。因此,一些地形平整、交通便利、易于施工、无需协调置换的自家承包耕地往往成为农民宅基地的首选;不经过科学的规划就随意选址,乱盖乱建,存在严重挤占可持续生产的土地资源的现象。

1 当前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1 缺乏规划指导。村庄布局分散、凌乱,建设无序。有的农民弃旧建新,到公路边承包地里突击建房,不办理任何手续,浪费土地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受传统意识影响加之镇村规划积极性不高,造成农户实际建房与规划脱节,多轮新农村规划不能得到有效实施,“有新房无新村”的现象十分突出。

1.2 住房形式单一。功能落后,浪费严重。由于缺乏设计指导和合理的规划引导,农民建房还沿用落后、传统的方式,形式单一,功能不配套,结果是拆了建、建了拆,造成严重的浪费。

1.3 规划执行难。许多村庄虽然编制了总体规划,但建设不按规划进行,使其没有延续性。

1.4 环境差,设施不完善。村庄道路、供电、供水、绿化、电视广播等基础设施缺乏稳定的投入渠道,基础设施不配套,共享性差。村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和示范引导,建筑面积越建越大,房屋外形仿效攀比,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资源浪费惊人。影响了生产的投入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还有路面不硬、四旁不绿、路灯不亮等问题普遍存在,杂物柴草乱堆、污水横流、垃圾随意倾倒、水电线路乱拉等随处可见。时尚的小洋楼、大瓦房与“外光内糠”的“空心村”形成鲜明对比“,新房子、大院子、破村子、旧样子”,环境脏乱差。

2 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难点

2.1 规划的不科学性

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较广,不仅涉及到建设、交通、土地等方面,而且还必须确定村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对体系及各项建设进行总体布局,编制各项专业规划。但在新农村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虽然编制人员从技术角度精心设计,但由于对各方面知识了解的局限,影响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2.2 管理的随意性

由于种种原因,在发展经济的压力影响下,当地政府往往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新农村的规划,放松了对新农村规划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因而新农村规划建设比较随意。在新农村规划的实施中,选址不当、不依法审批的情形时有发生,有的不尊重规划的科学性,只追求短期内能面貌一新。

2.3 执法的复杂性

违法建设是村庄顽症之一,查处难度大,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干扰:权力的干扰,村干部、村“大款”为追求自身利益,违反规划要求,随意占用公共空间;人际关系的干扰,使执法工作进退两难;个别村干部以发展经济或支持重点项目为理由,随意变更规划。

2.4 配套措施不完善

受土地政策的影响,许多比较合理的规划难以实施。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我国的新农村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是两个部门独立编制的,彼此缺乏相互沟通与协调,往往会出现分歧甚至冲突。此外,新农村规划实施中,虽然也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意见和措施,但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和监督机制,规划在实施中随意变动,村庄面貌改善情况不尽人意。

3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3.1 高起点、高标准,搞好新农村规划

一是深入调研,在群众参与及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做好规划。我国农村幅员辽阔,规划建设不能“一刀切”,须征求民意,克服关门搞规划的现象。应从农村地域出发,根据产业搞规划,与本地经济发展相呼应,既要实用,又要充分体现和展示新时期的农村风貌。规划中要综合当地人口、交通、经济结构、自然条件等因素,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同时,结合农村历史、现状、未来,既顺应时展趋势,又充分尊重历史现状,弘扬传统文化,规划先行,保持历史文化脉络。二是依据“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编制新农村中心村规划,使村民建房进入按规划实施、审批有序规范阶段。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道路及排水等因素,依据“方便生产、改善环境、节约用地”的要求,编制新农村规划。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在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讲求实效,量力而行,分步实施,要结合各村的不同情况,逐步拓展、延伸,构建新农村发展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四是不断提高规划质量。要把国家的政策导向、新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尽可能体现在新农村规划中,县级建设规划部门要搞好新农村规划编制的监管,严把规划审批关,确保规划内容全、深度够、指导性和适应性强。

3.2 多元投资,搞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按要求配套起来,做到水通、路通、电通,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让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肋”,而制约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瓶颈”是资金短缺。这就要求加大投资融资渠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真正使农民“生活更优美、交通更便捷、居住更舒适、生活更方便。”一是通过多举措、多方位、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办法,政府还要建立激励机制,放开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市场,利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等,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二是新农村农民建房要量力而行,试点先行。建设新农村不能看作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应出台配套政策,资金上支持一点、农民自筹一点。典型引路,以试点加引导,让农民看到新农村美好图景,自觉自愿地参与。

3.3 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

土地乃是生存之本,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我国人多地少,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土地利用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把节约集约土地放在首位,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机制,并提高土地利用率;在节约土地的同时,要立足本地实际,尊重民意,依据“建设中心村、控制小村、整理空心村”思路,对零散布局的小村庄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陈锡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求是,2010(21).

新农村建设土地政策范文3

农民或转换身份后的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新农村建设才“神”“形”兼备

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实现从传统的小农到新农民的转变。另一方面,将农民升级为农民工不是最终的目的,需要为农民工进一步升级为新市民或新居民打开一个通道,这就是城市化。实现从农民工到为新市民的身份转换,可以直接提高农民工的福利。身份转换以后的农民工至少在两个方面可以获益:一是可以享受当地政府为本地居民提供的社会保障;二是可以分享当地居民的公共资源,如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等。

衡量新农村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是农民或转换身份后的农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神”。工业化和城市化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发展阶段,只有当大量减少农民,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才有可能实现。当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之后,剩下的农民的土地规模将会扩大,有规模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将会逐渐发展起来,他们的收入也将随之提高,这些农民将从传统的小农脱胎为新式农民,新农村建设的“形”才可能完全建立。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工业反哺农业的开始,然而,工业反哺农业的目的不是狭隘地将农民重新固定在土地上,依靠有限的财政补贴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工业反哺农业应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农民有机会成为农民工。也就是说,工业反哺农业有两种可能的形式:一是将资金从工业向农业转移;二是农民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前一种方式是授农民予鱼,后一种方式则是授农民予渔。

当然,这并不是说,农村地区不需要更多的投资,但投资的方向应该有所侧重:无论是财政转移支付还是新增投资都应该较多地集中于公共品的提供,如基础教育的改进、技能培训、最低社会保障以及特殊困难户的民政救助等。

新农村建设的因地制宜战略

以中国之大,经济发展差别之悬殊,新农村建设将会在有条件的地区首先开展。我们一般习惯于用“三农”来概括中国农村,但高度的概括也可能模糊了政策的焦点。按照粗略地分类,“三农”问题事实上代表了中国三类不同的地区,需要针对这些地区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新农村战略。

在大多数沿海地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问题。这些地区大多数经历了农村工业化阶段,非农劳动力的比重高,小城镇非常发达。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城市化,在适当的土地流转机制下,鼓励农民自愿放弃土地而将身份转变为新市民。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如在一定比例的农民离土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将进入最后一个阶段。

新农村建设土地政策范文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涉及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等五个方面,五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统一体。这五者都与土地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土地与农民、农村的联系,进一步分析土地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关于土地的主要政策与法规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农用地要转为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的农民会全部或部分地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建设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妥善解决好这部分农民的生计和社会保障问题,在政策和法规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严格保护耕地政策。主要表现在所有农村耕地转为城市工业建设用地的过程中,只有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才有权力,而且基本农田必须由中央政府来审批。

(二)土地承包经营制不动摇,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基础。

(三)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改革征地制度,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农地转用制度和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公正补偿机制。

(五)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建立以城带乡的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

(六)调整土地收益的取得、分配和使用格局,建立和完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

(七)开展农用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八)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因地制宜地推进村庄治理。

(九)强化对城乡土地用途的统一管制,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

(十)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有序转移就业的社会安全保障机制。

二、土地对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影响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劳动对象和经营基础,在农业中,土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农业生产首先要表现为一种土地规模,即在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地空间上进行。其次,土地规模是其他生产要素规模的基础,即只有在一定的土地规模上,才能决定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规模,其规模的大小最终取决于土地规模的受容力。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土地对农民的影响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合理利用土地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安排农村劳动就业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粮食安全、支持城镇化的必要条件。我国人多地少,需要养活的人口数量大,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人口数量还会继续缓慢增长,而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是建立在土地基础之上的。只有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效益,才能为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土地及土地制度对新农村建设的间接影响

(一)土地征用制度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集体用地被征用为国家建设用地,但由于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基本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其不适应性和滞后性日益彰显,在现实中表现出一系列制度绩效低下的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改革这种不合理的征地制度。当然,由于征地制度改革涉及耕地保护、城镇建设、工业发展、农民权益、政府利益等诸多方面,因此只能渐进推进。但是新农村建设中首先必须修改完善征地补偿的有关法律法规条款和征地补偿费的确定办法,切实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从中长期看,理顺农地转用中的经济关系,实现土地征收中的公正补偿,需要进一步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缩小征地范围,将土地征收严格限定在公共目的,并在发展农用地内部流转市场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同时,适度开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经营性农地转用市场,形成的土地市场价格体系为公共目的的土地征收补偿提供客观的市场参照,从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区分公共目的和私人目的、公益性用地和私人性用地的新型农地转用制度和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公正补偿机制。土地征用制度一直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土地所有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我国以国家和集体二元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与城乡企业、居民的身份相挂钩,依赖城乡分割管理的路径形成了城乡建设用地使用制度上的双轨制和城乡分割的建设用地市场,包括乡镇企业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等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化流转长期受到限制,直接阻滞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和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加快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开通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才能吸引城镇企业和居民投资农村、实现以城带乡式发展,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赋予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奠定了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基础;同时,我国农民家庭经营的承包地,是农民重要的基本生活保障来源,因此土地所有制、土地承包经营制也是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制度基础。因而要在完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培育、发展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市场的基础上,开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市场,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调整土地收益的取得、分配和使用格局,建立和完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之一。在我国现行土地价、税、费体系下,政府土地收益在农地转用和土地供应环节取得的多、在土地保有环节取得的少,以土地出让价款和费的形式取得的多、以税收形取得的少;在分配上,绝大部分土地收益集中在市、县级财政,中央、省和乡村两头得到的少;在使用上,投向城市地区的多、投向农村地区的少,投向经济建设的多、投向社会事业的少。这种格局加剧了城乡发展差距和征地引起的矛盾冲突,同时也驱使地方政府盲目扩张建设用地。

新农村建设,要对这种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提高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标准,加大力度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制定和完善全国性的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以及使用、转移和监督管理办法,保障对占用耕地的有效补偿;在明确界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细分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对于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在法律上可比照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创设集体出让土地使用权,并允许其与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具有同等效力地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对于农村公益性用地和农民无偿取得的宅基地,可比照国有划拨土地设立集体划拨土地使用权,在交易许可管制下对其进行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具体标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一)发展集约用地、规模用地,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建设新农村应当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目标,以提高土地效益为根本宗旨。将住宅分散、容积率低的住点,集中到一起,挖掘土地存量优势。变外延性扩张为内涵挖潜方式,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在经济比较发达和交通便捷的地方,进行科学的城镇规划,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聚。鼓励土地置换,对按规划向城镇迁建的农村居民点,做好退宅还耕。

(二)注重农用地整理

农用地整理是精细化、集约化、节约化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国土整治、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方式。通过规整农田灌溉渠系,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改良土壤,能够提高土、水、肥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平田整地、归并零散地块、修筑梯田,能够促进土地集中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创造条件;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条件;通过合理安排田、水、路、林、村,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农用地整理,无疑将是未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新农村建设土地政策范文5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存在互动作用的机理,二者需要协调推进。运用SWOT分析法对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地、全面地分析,认为独特区位、资源、政策优势有助于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从理论上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三方面的机制。结合廊坊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廊坊市的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一部分,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城镇化的发展能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新农村建设的向前推进必然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使部分农民向城市转移,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加快。针对廊坊各县(市)的区位优势开创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之路,对廊坊各县(市)加快实现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SWOT分析

1.1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优势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河北省省委、省政府把握河北区域发展的重大机遇,廊坊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精神,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廊坊。廊坊占据全省环首都13个县中的近半数,正处在北京最佳拓展方向,尽享省内优惠政策和北京外溢资源[1]。廊沧、密涿、京台等高速与廊坊市域内密集发达的公路共同构建全市域的交通网络。廊涿干渠全面试水,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发展制约。这些天时地利的好时机为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动提供了现实基础。廊坊市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在城镇化建设方面,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呈现出从传统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镇型社会转变的趋势。“三区合一”推进城乡互动、产城融合,形成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打造环京津特色示范小城镇[2]。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如三河市展现城郊型农村改造,借势新机场建设,突出打造韩村镇示范片区;南三县结合廊南森林湿地开发,建设生态田园美丽乡村示范带等[3],实现城乡互动、产业互动。

1.2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劣势廊坊市城镇化发展迅速但区域发展不均衡。2014年廊坊市城镇化率约为53%,三河市城镇化率为54.5%,高于全市城镇化水平,而永清县城镇化率为38%,明显低于全市水平。廊坊市域内呈现城镇经济功能低端化、经济结构同质化的特征,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的质量偏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通不顺畅。资金易出难进、土地流转不畅、信息不能有效传播等。这些瓶颈因素都不利于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不利于城乡统筹。

1.3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机遇近几年,从中央到省再到市都不断提出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廊坊市充分发挥地处京津之间的区位优势,把推进高品位、生态园林式的具有廊坊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作为重要支柱力量支撑廊坊市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生态园林、集约高效的农村新型城镇发展框架。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遇加速构建环京津最具特色的生态田园美丽村镇。

1.4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挑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市相当一部分村没有大型的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化生产设施,部分村与村之间的路网不发达,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经营。产业经济集聚效应较弱,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如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方面等方面城乡差距较大。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

2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机制实现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目的是以城乡居民共享基本公共权益的平等化和文明幸福生活,在此基础上使城乡要素顺畅流通,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1建立新型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机制由于城镇化是产业集聚和人口聚集的结果,所以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为支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辐射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带动机制。通过新型城镇化的市场辐射、工业辐射、科技辐射、文化辐射,带动农业生产、科技、经营的现代化,将城市居民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向农村居民渗透,整体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

2.2全面创新与全民创业的驱动机制推进全面创新,把创新战略全面贯穿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不断激发体制机制的新优势,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同时把中心镇作为农民创业的载体,以创业促进就业,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提供强大的推动力[4]。

2.3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配置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和城镇在公共服务中的以城带乡的中心作用。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保障方面形成城乡一体化的配置机制[5]。

3廊坊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路径与对策

3.1合理规划,构建新型城乡空间格局立足廊坊市的区域特点、经济水平和城乡发展现状,做好城乡统筹,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使城市的一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延伸到农村,带动农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调整《廊坊城乡统筹规划》等部分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2以产业聚集为支撑,加快产城融合依托廊坊独特的“双环”区位优势,按照“高端发展,绿色崛起,奋力打造河北环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的战略方向,做大做强以“新型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为代表的园区经济,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会展旅游、休闲观光等高吸附力、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立镇,做大做强支柱,提升产业集聚区形态、功能和特色,实施城、镇、村融合和产城融合,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提供平台。

3.3做大做强中心镇,构造城乡互促互进的载体将中心镇培育成现代小城市的重大创新战略,通过把一批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强、人口承载潜力大的中心镇培育成现代小城市,走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的道路。如建设环北京、环天津两大城镇带,选择部分重点中心镇,出台政策,放权发展,特别是燕郊、胜芳等中心镇,将其建设成为高标准的现代化小城市。

3.4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让生产要素顺畅流动政府可通过调控土地、资金、人力、信息等要素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一是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好宅基地确权发证,实现土地可流转、可置换、可抵押。致力于建立以专业化、规模化的家庭经营为基础,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将科技成果推广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形成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6]。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政策。鼓励国有银行放宽对城镇企业、个人作坊等的借贷金融政策。加快建设民间投融资实体,鼓励筹建农业保险公司,通过开展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提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大户籍社保政策。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居住证制度。有关部门开展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增强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在城镇居住、务工、入学、教育、医保、养老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大力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四是建立城乡信息流动的平台。通过建立城乡互动的信息网络,加强城乡之间人才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制定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信息化建设的优惠政策,通过会展、电子商务等方式向广大城镇和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廊坊的9.26农交会、广交会等是一个很好的零距离信息交流的平台,建立廊坊市城乡信息公共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等,最大程度上促进城乡信息的及时、准确地顺畅流动。

3.5治理和保护环境,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一方面,保护城镇自然保护区、大气及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另一方面,要治理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立“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廊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2-1-4)[2015-1-10].

[2]马江水,王龙江.关于推进廊坊特色城镇化的对策研究[N].廊坊日报,2013-12-19.

[3]尚超.廊坊市加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片区花开新景.网易[EB/OL].(2015-4-19)[2015-6-20].

[4]顾益康.加快中心镇向小城市的大碟变[N].浙江日报,2010-10-18(7).

[5]袁海平,顾益康.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J].浙江经济,2010,(22):25-27.

新农村建设土地政策范文6

关键词:城镇化;山东省;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36-2

从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部署,清晰地表明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体系间的逻辑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总体战略思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战略取向,而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则是战略的具体化[1]。

1 山东省农村的现状

城镇化是农村和城镇的互动过程,不仅是人口的互动,也是土地等要素的互动过程。新农村建设过程伴随着城镇化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共同构成全国性城乡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密切相连的同一过程[1]。最近几年的一些反面事件警示各地政府,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作好区域农村聚落发展规划。山东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分类实施村庄的类型,将村庄分为六种类型:

1.1 撤村建居型

主要为城中村和城边村,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整体拆迁整合改造变村庄为城市社区。

1.2 小城镇集聚型

主要是乡镇驻地村庄逐步集中建设改造成为城镇社区,吸纳周边村庄有条件的农户入住。

1.3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型

主要是中心村、经济强村和大企业驻地及周边村庄,通过宅基地置换方式吸引拟撤并村庄的农户进来。

1.4 村庄整治改造型

对规划确定保留的村庄,结合村庄整治开展农房建设,空心村实施旧村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闲置土地。

1.5 逐步撤并型

对规划确定要搬迁合并的弱小村、偏远村,通过提供优惠条件引导农户到小城镇、中心村购房、建房;或按规划整村搬迁原村址复垦。

1.6 整村迁建型

对不宜居住的村庄实施整村搬迁,鼓励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

通过以上分类和具体实施,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根据省建设厅和省统计局联合的《2007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报告》显示,2007年全省城镇人口为4379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46.75%,提高0.65个百分点。2005-2007年,我省人口城镇化率同比分别提高1.5、1.1和0.65个百分点,增速持续趋缓。同时,根据2007年城镇化监测结果,全省城镇化质量指数达到58.34%,比2006年统计监测值提高4.10个百分点,增幅较大。而2008年山东省城镇化率达到47.6%,高于2000年9.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4480万人、7170km2,分别比2000年增长30.5%、71.2%。按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城镇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山东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时期[2]。城镇化率由起步发展阶段之初的6.6%,达到2008年的47.6%。

2 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山东省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在获得资源环境巨大支撑和保障的同时,对资源环境本身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积极方面主要体现在城镇化可以集约化利用土地、水力等各种资源,降低环境管理成本。而消极影响集中表现在,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环境的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造成资源短缺和利用效率低下,引起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2002年,我省城镇化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后发现,近几年来,我省的城镇化率与建成区的土地面积、全年用电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四个指标的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其中,最高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相关系数,为0.9975。而2008年,全省城镇污水仍有近一半未实现集中处理,城镇生活垃圾也有近一半未经过无害化处理,个别县污水处理厂和附属工程运转负荷率低,部分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低,已建成的部分污水处理厂设计标准落后。说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2.2 城镇化用地与保护耕地的矛盾

目前倡导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进行农村房屋建设规划,伴随着山东省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农村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城镇化必然伴随着农村土地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在山东很多地方农村的房屋建设规划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进行规划,再者,各地政府人员和村干部的不正之风借农村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之势而有所加重,钻法律的空子或者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占用和出卖耕地,从中收取利益,从而使土地的所卖之钱并没有完全落入村民手中,这就严重侵犯了农民的权益;同时,大量以往的宅基地废置却有在大量的农田上不断的高盖新屋,面积和规模也越来越大,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虽然国家对农院的最大面积是有限制的,但是政策并不能够严格的执行下去。

2.3 城镇化与人口之间的矛盾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人口数量众多,人口基数大是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特别是还有53%的农村人口,推动城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更何况山东省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人口素质不高,又进一步增加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困难。2007年山东省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25年,虽较往年有所增长,但仍仅相当于初中水平,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之后的就业机会大为减少,增加了在城市生活的难度。加之近几年来人口老龄化也日益明显,到2007年已达到13.60%,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老龄趋势还将继续加重,由此产生的人口红利逐步消退,老年人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问题都将给城镇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以2008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为基准,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将有近百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每年新增如此多的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承载能力来说,其负担是相当沉重的。而且人口基数大,如果增长速度过快,就会加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矛盾,阻碍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新农村建设的难度。

2.4 城乡发展不均衡与城镇化的矛盾

当前,城乡统筹发展正引起广泛重视,但长期形成并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仍产生着深刻的影响[3]。因此,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协调的矛盾尚未消除,农村发展仍滞后于城镇发展,城乡差距扩大。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山东省统计局最新调查统计,2008年山东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7:1,尽管与全国的3.31:1相比尚有距离,但收入差距仍属过大。如果把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城乡生活差距更是显而易见。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总体不高,进城后就业难的问题较为突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明显滞后,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一大障碍。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差距明显。全省85%以上的新增设施集中在县以上城市,全省小城镇1/4的道路还没有硬化,3/4的道路没有排水管道,近80%的小城镇没有污水处理设施,近80%的垃圾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除此之外,还存在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山东省城乡发展不协调,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功能不够完善,仍是城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这对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的内容提出了挑战。

参考文献

[1] 陈少牧,熊建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互动的对策研究[J].“三农”问题研究,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