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孕产妇的健康管理

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范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2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56-01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发生各种疾病的几率也在不断上升[1]。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高血压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正趋向年轻化[2]。预防治疗高血压及糖尿病十分关键和必要。经相关研究发现,进行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预防和避免发生糖尿病和高血压疾病。对孕妇来说在孕期进行必要的孕期保健显得十分必要,能够促进优生优育。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不仅仅是针对孕妇,还要针对家庭和孩子。我院对收治的孕妇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探讨和分析其在孕期妇女中的保健价值。现将有关情况做以下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的150例孕妇,都是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住院人群。年龄在19-42岁之间,平均为(35.0±2.0)岁;孕周在37-42周之间,平均为(39.0±1.0)周;排除孕妇为双胎或者多胎的情况以及IVF等;将这些孕妇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75例;比较和分析两组孕妇的年龄和孕周等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的孕期护理。

1.2.2试验组在对照组孕期保健的基础上,对孕妇的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的健康评估,及早地发现孕妇家庭所存在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法[3]。同时对孕妇和其家人进行必要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所有的人员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同时对存在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指导,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对孕妇在孕期间及早地进行健康管理,对孕妇进行高危妊娠因素的筛查,同时建立相关的健康档案,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指导孕妇及时进行诊治,并对其进行随访,将有关情况和结果以及评估进行登记。做到及早、及早、有效地控制引发孕妇发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根据患者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相关的防治知识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和指导,同时要认真地完成整个产前随访过程。要指导孕妇进行必要的产前检查和优生筛查,让孕妇及早地进行血压和尿糖等测试。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经过保健之后,试验组孕期妇女所发生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剖宫产几率分别为4.0%(3/75)、1.3%(1/75)、28.0%(21/75)、0.0%(0/75)明显低于对照组9.3%(7/75)、8.0%(6/75)、65.3%(49/75)、2.7%(2/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妊娠期,患者是发生糖尿病的高发阶段,然而妊娠期糖尿病是导致流产和死胎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等疾病发生的几率得到增加。对于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时,导致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率大大提高,然而一旦患者发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就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对母婴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范文2

1.1孕期系统管理孕12周前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对孕妇进行健康状况评估,随后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项目及频次进行常规检查,开展孕期饮食、心理和营养健康指导。对孕妇及家属讲解产前检查的好处,教会孕妇自我监护的方法,及对异常情况的判断,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等,注意孕期尤其是孕早期安全用药对降低母婴发病率和先天性致残率的意义[1]。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孕妇了解和接受保健管理,为母婴安康打下坚实的基础。1.2入院系统管理孕妇临产住院,我们在为孕产妇办理住院手续的同时,安排责任护士帮助其熟悉环境,介绍主管医师,并对其进行入院评估,了解孕期知识掌握程度和心理状态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同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让孕产妇阅读学习,使其了解和掌握住院期间注意事项、待产注意事项、母乳喂养成功秘诀等,掌握安全分娩、产后康复、科学育儿常识,使之尽快适应住院生活,以最佳的身心状况迎接分娩[2]。

2围生期系统管理

2.1产时系统管理对待产的孕产妇,不仅要向她们讲解与分娩相关的知识,了解何时进入正规宫缩,正常产程时间,缓解产痛的方法等;还应积极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提高其心理素质,并学会如何配合医护人员安全渡过分娩过程;对有妊娠合并症的孕产妇,要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减轻其焦虑、恐惧感。2.2分娩后系统管理产后帮助产妇进行早吸吮,讲解母婴同步休息与按需哺乳的关系,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哺姿势及含接姿势,挤奶的目的和方法,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督促产妇及时排尿,指导产妇会阴伤口的护理,从而培养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真正意义上满足产妇的需要。2.3产后28d内系统管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的信息后,应于3d~7d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并指导产后康复训练。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必要时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2.4产后42d系统管理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保健机构检查。对已康复者进行性保健、避孕、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等方面的指导。

3结果

3.1通过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了基层保健人员的求知意识,保健人员通过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以顺应保健工作的需求。各医疗保健机构和乡镇、社区服务中心的各项制度也得到了落实、完善和创新;乡镇、社区的服务条件得到了改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基层保健人员对高危妊娠急救处置的技术明显提高。3.2通过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增强了孕产妇自我保护意识,整个孕期保健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对保健工作的认识,做到了对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3.3通过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完善了围生保健各项工作,我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从2009年的48%提高到2013年的94%;通过开展孕产期的健康教育,孕产妇的保健知晓率从实施系统管理前的75.5%,提高到现在的95.8%。

4讨论

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范文3

【关键词】 孕产妇;健康教育;住院分娩

为了母婴的安全,磐石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孕期健康教育,使近几年孕产妇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呈下降趋势。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6年1~12月在本市妇幼保健院做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共267例作为受试对象。

1.2 方法

1.2.1 在妊娠12周内,为接受健康教育者建立孕期保健卡,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要求每个孕妇参加孕期培训学校,并由院内专职培训人员向孕妇开展孕期健康教育,解答孕妇提出的各种问题,听课后孕妇在登记册上签名。

1.2.2 孕期健康教育内容 孕期健康教育内容分早、中、晚期。孕早期讲授受孕前的准备工作及相应心理和生理的准备,以及影响因素、妊娠的生理、心理变化、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孕中期讲授妊娠注意事项和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的好处、保健及胎教知识。孕晚期讲授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分娩的前兆、产褥期复旧和产褥体操、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婴儿保健知识,并且开展“母婴安全”专项教育项目,大力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发生。

1.2.3 教育形式 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提高孕妇的参与兴趣,如在上课时,播放亲和有韵律的胎教音乐,利用电视、VCD播放孕期知识,组织孕妇讨论,遇到实际问题互相交流,解除孕产妇分娩时的恐惧感,广泛宣传孕期家庭自我保健、自数胎动,并开展医院、医生、家庭咨询,随时解答孕产妇问题。

1.2.4 加强孕妇保健系统管理 加强高危妊娠的筛查和监护,提高随访频率,建立专职医生负责制度,这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最主要手段,同时做好新法接生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使孕妇主动接受新法接生。

1.2.5 加强产后访视工作 产后访视是住院分娩的延续,既可以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又可以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特别是对原高危孕妇的产后恢复更能起到对原来干预措施是否有效的评价作用。

2 结果

2.1 孕期健康教育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120例孕妇,孕妇对孕期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有主动学习意愿,需求率达91%,对孕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明显,健康教育前后对比,由65%上升到98%。

2.2 各项保健指标比较 本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接产2203人,其中住院分娩人数为2140例,建卡人数为2140人,尤其是产前检查次数达8次以上的,人数逐年显著增加,由2005年的96.7%上升到99.3%,住院分娩率达到99.4%。2006年建卡率为98%,产前检查率为97%,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8%,高危妊娠管理率为100%,孕产妇死亡率为29/10万。

3 讨论

3.1 孕产妇还存在一定问题,农村妇女由于受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的影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卫生保健意识较差,缺乏孕期保健意识,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人群。对她们开展孕期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意识,主动做孕前检查是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3.2 在2006年开展了“母亲平安”工程,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广泛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增强了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因此2006年产前检查次数达8次以上者显著增加,由2005年的96.7%,上升到99.3%,提高了住院分娩率,为降低产妇死亡率打下坚实基础。

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范文4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原因 项目 分析 干预

孕产妇死亡率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卫生工作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引起全社会对孕产妇健康和安全的关注。2005年启动“降消”项目,“降低孕产妇死亡,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是卫生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和财政部共同实施的在我国贫困地区启动的一项关爱妇女和儿童健康的工程。“降消”项目旨在突破实现中国妇女儿童两个发展纲要的难点,逐步解决危害广大妇女和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

资料与方法

2006~2009年,依照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根据统一填写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和调查报告。

调查方法:由乡镇卫生院及县直医疗单位报告妇幼保健院后,由县妇幼保健院核实,调查后上报,上报时间均按国家网络直接统一要求。召开县级孕产妇死亡评审会对死因进行分析,并由我院汇总统计分析。

结 果

孕产妇死亡率:2006~2009年活产数17179例,死亡孕产妇5例,平均每年孕产妇死亡率29.11/10万,其中2006、2007、2008、2009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0、47.29/10万、23.15/10万、42.97/10万。

死亡孕产妇的一般情况:死亡孕产妇年龄20~36岁;文化程度:小学2例,初中3例;民族:均为壮族;职业分布均为农民,居住分布:4例为山区,1例为城镇;经济状况:均为低收入水平。

孕产期保健情况:孕期接受产前检查5次以上4例,1例异位妊娠未检查。

死亡原因及地点:5例孕产妇死亡中:羊水栓塞3例(60%),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1例(20%),异位妊娠死亡1例(20%),分娩地点:县级医院4例(80%),乡级卫生院1例(20%),直接产科原因3例(60%),间接产科原因2例(40%)。

评审结果:按照孕产妇死亡评审标准分析: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例(40%),不可避免死亡3例(60%)。

讨 论

本文资料显示,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与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分布、经济状况、医疗资源、产科技术力量、健康教育有直接关系。我县是边远山区、地理环境、自然条件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加上人们的文化素质低。尤其是农民,生活水平与经济收入偏低,个人与家庭成员保健意识低,家属不配合治疗,同时县乡级的医疗资源不足,产科人员的技术力量薄弱,健康教育不到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

继续加大妇幼卫生保健投入:由于孕产妇死亡是由医学与社会诸多因素相互交织与作用的结果,所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要在政府重视的前提下靠多方面的协同干预[1]。2005年降消项目在我县实施后得到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促使孕产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为了巩固“降消”成果,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妇幼卫生保健投入,改善农村地区妇女儿童保健条件,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利用服务的能力,才能促进民族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提高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产科服务能力: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乡村级医疗保健人员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筛查和识别高危孕产妇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和产科服务能力,县级产科急救中心由多学科专家组成,以随时完成各种急救任务,强化人员进修培训,请省级专家驻县蹲点,以提高技术水平。

完善管理制度,开展“绿色通道”认真抓好县乡两级妇产科建设评估开通24小时免费接送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保证孕产妇住院分娩和生命安全。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妇幼保健知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和通过印发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悬挂横额,制作固定宣传牌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宣传“降消”项目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和利用卫生服务的自觉性。

建立健全三级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网络:该项目的实施能够促进项目地区监测网络与妇幼队伍的建设,提高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主动性,出现了当地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2]。应充分发挥三级网络作用,充分利用妇幼卫生监测网搞好我县妇幼保健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分析,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妊娠管理水平,提高各级妇幼人员的急救应急能力,这是确保孕妇平安分娩,减少孕产妇死亡的技术保健。

重视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通过孕产妇死亡评审,可借助别人的经验教训来提高自己的规范意识,找出孕产期保健和产科处理上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将防治对策及改进意见等及时反馈,这对降低产妇死亡率起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范文5

[关键词] 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率;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 R714.4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060-02

产科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也是我县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安全。为加强对产科出血的防治,探索降低我县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本文就我县2000年1月1日~2007年9月31日因产科出血致68例孕产妇死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1月1日~2007年9月31日,全县28个乡镇卫生院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和我站补漏调查时查出的孕产妇死亡病例共97例,其中,产科出血死亡6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5岁,平均29.36岁。

1.2方法

通过对全县三级保健网收集的死亡监测报表与个案资料,对每个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调查核实,并组织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组对孕产妇死亡进行评审。

1.3统计范围

凡我县正式户口的已婚育龄妇女,自妊娠开始至产后42 d内死亡者,不包括意外死亡。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2000年1月1日~2007年9月31日,我县活产数75 746例,孕产妇死亡97例,孕产妇死亡率为128.05/10万,其中,产科出血68例,占死亡人数的70.10%,68例因产科出血死亡的孕产妇均为家庭经济贫困的山区农民。

2.2年龄及文化程度情况

68例产科出血死亡的孕产妇年龄最小16岁,最大45岁,平均29.36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7例,占25.0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51例,占75.00%。

2.3孕产次及产前检查情况

第1胎14例,占20.59%,第2胎16例,占23.53%,第3胎以上为38例,占55.88%,孕期未做产检的53例占77.94%,接受1~3次产检的15例,占20.06%。

2.4与计划生育的关系

计划内怀孕30例,占44.12%,计划外怀孕38例,占55.88%。

2.5分娩地点、死亡地点

见表1。

2.7死亡评审

可避免和创造条件可避免的死亡67例,占98.53%,1例为不可避免的死亡,占1.47%。

2.8孕产妇产科出血死亡的影响因素

68例产科出血死亡中因个人和家庭保健意识缺乏,家庭成员对病情严重性未引起重视,未寻求任何帮助亦未转诊者50例,占73.52%,因家庭经济困难未住院分娩的57例,占83.82%,寻求邻居帮助和村医救助者9例,占13.23%。由于乡镇产科人员及个体医产科知识缺乏、抢救技能差导致产妇死亡8人,占11.76%。

3 讨论

2000~2007年,我县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128.05/10万,高于全国水平[2]。产科出血死亡占孕产妇死亡人数的70.10%,产科出血仍是造成我县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科出血死亡的孕产妇中,多胎计划外怀孕、文化程度低、未接受孕产期保健管理和在家中分娩所占的比例大,分别占55.88%、75.00%、77.94%和83.82%。说明文化程度越低,接受保健服务意识越差,死亡率就越高[3],与本文结果相符合。由于贫困、生育观念落后和躲避计划生育部门等原因,这些孕妇孕期不到医院做产检,分娩期不住院分娩,使孕期与产时的危险因素得不到及时处理。因此,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减少产科出血的发生,提高产科出血的处理技能,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1切实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通过形式多样的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村民大会、宣传册、墙报、广播、电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目标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利用保健服务的能力,扩大她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转变他们落后的传统观念。使她们怀孕后能自觉地接受产前检查,临产住院分娩,通过供需双方的相互促进,使保健服务充分发挥其作用,实现孕产妇健康安全的妊娠和分娩。加强高危妊娠筛查和管理,提高筛查质量。县、乡、村各级妇幼保健员一定要认真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保证辖区内的孕产妇产前检查最少5次以上,产后访视3次以上,确保服务质量,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应进行全程跟踪,全方位服务,确保高危孕产妇孕期和安全分娩。

3.2强化母婴保健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坚决取缔农村不合格接生员,严禁家庭接生

本文68例因产科出血死亡的孕产妇中,有50例是在产妇家中由农村接生婆和产妇家人自行接生而死,占73.52%,她们不知道接生时要求做到的“四严”、“四消毒”、“五防”。遇到难产就采取粗暴行为,强拉、强压,遇到大出血便束手无策,也不懂科学接生,这是导致产后出血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强化母婴保健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县妇保站认真做好母婴保健服务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并配合县卫生执法监督所,对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机构和执业人员,依照《母婴保健法》严格监督管理,打击非法接生,严禁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及考核合格证的机构和人员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严禁家庭接生。对非法接生或违规接生造成母婴健康损害的单位和责任人要追求法律责任。

3.3认真组织实施好“降消”项目与合作医疗相结合,转变村级卫生保健人员职责,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常规的孕产期保健和住院分娩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让村级卫生保健员放下接生任务,去从事发现、动员孕产妇产前检查建卡,护送住院分娩,提后访视服务,开展一对一的宣教工作,加大孕产妇住院分娩,限价收费,贫困救助及合医补助的宣传,确保经济困难的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让那些远离医院的孕妇提前住院待产,提高住院分娩率,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4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

重点在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人员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通过在岗培训、进修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基层医疗保健人员熟练掌握如高危识别,产程观察,人工胎盘剥离术,子宫按摩以及正确使用催产素等适宜技术,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滞留、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宫颈撕伤、子宫破裂及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提高产科质量及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

3.5建立和完善危急孕产妇转诊运行机制,保证急救转诊“绿色通道”畅通

妇幼保健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各部门配合,各级领导的重视,从转诊规章制度的制定、转诊机制的建立、各级职责的明确、有效的监督保障措施等方面来加强转诊救治工作的落实,提高转诊急救能力,保证“绿色通道”完全畅通,从而降低在转诊环节中的孕产妇死亡。

[参考文献]

[1]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1):645-648.

[2]梁娟,李维敏,王艳萍,等.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5):258.

[3]汪意明,吴志新.236例死亡孕产妇文化程度与保健服务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580-1581.

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范文6

[关键词] 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新模式

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是以提升卫生保健质量为中心、以筛查高危产妇为重点,实行从区到镇到村的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分级管理,通过对孕产妇的资料建立起保健卡系统的操作来完成。所以,重视并实施好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不但可以提高全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同时还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增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 当前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不重视孕前保健工作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全世界婴儿出生缺陷率有提高的趋势,很多医务人员提出要加强孕前保健意识,让那些有害孕产妇健康的不良因素、潜在疾病、不利胎儿生长发育等得到控制或改善。随着人们态度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孕前保健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以目前我国的医学水平来看,孕前保健工作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外地孕妇到医疗机构进行孕前保健咨询的育龄夫妇越来越少,主要的原因有经济方面及流动性强等。

1.2基层产科门诊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之间的协调不完善

目前,到社区或乡镇卫生院的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人大多数是那些流动人口孕妇,她们流动性强,不能建立起保健系统。而拥有本市户籍的孕妇在基层产科进行检查的很少,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医保的限制,在基层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所产生的费用不能报销,而必须到指定的医院产科门诊才能使用医保。(2)高一级的医院对基层医院产科门诊的各种检查、化验报告不认可,不采用基层门诊所画的妊娠图,对就诊的孕产妇,要求重新之前的所有化验项目,重复、浪费、延时。(3)部分基层产科门诊的设备、技术落后、简陋,产妇有各种担忧。(4)孕妇在社区或乡镇医院建立了《围产保健档案》后,转入到综合医院进行产检,但是社区或乡镇医院中心没有对孕产妇进行过系统保健,对孕产妇潜在的高危因素不了解,不利于孕产妇的系统管理。

1.3与“以人为本”背道而驰

当前的孕产妇管理模式中,让孕产妇就医非常不便,与医疗机构所提倡的“以为人本”的宗旨背道而驰,总结下来,有以下三点原因所致:(1)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就诊量大,孕产妇就医时,候诊时间长;(2)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的医生少,但就诊人数多,这样使得孕产妇与医生之产的交流少,医生对孕产妇提出的问题解释不到位;(3)由于距离问题,一些孕产妇做一次检查,在路上就要花费掉大量的时间,会产生疲劳感,而与医生见面却只有几分钟,本末倒置。

1.4外地流动人口孕产妇的问题

特别是因为与计生工作矛盾的原因,很多流动人口都是无计划生育,她们到医院进行产检时,都怕被计生部门知道要进行处理。因此,目前孕产妇管理最主要的问题是流动人口的孕产妇管理,提倡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一样管理。

2 社区孕产妇保健新模式

首先,要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1)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落实政策措施,形成组织网络。外来孕产妇的保健管理是公共卫生管理的一部分,属于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要下拔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经费,并同时成立相关机构对外来人口进行管理,以促进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系统管理。(2)加强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开展各种活动,以增强流动人口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水平,充分调动街道、社区广大妇女干部和保健医生的作用,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开展咨询、教育等活动,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妇女的孕情,建立健康档案,动员、监督孕产妇孕期的保健,宣传分娩时一定要到医院。(3)建立最低生育医疗保障制度;(4)建立孕产妇保健管理系统,对流动孕产女的管理要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当中,并承担起区域内的流动贫困孕产妇的基本保健工作。

另外,还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创新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根据孕产妇的身体素质建立孕期保健管理方案;(2)沟通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3)制定相关政策,合理引导孕产妇分流,避免扎堆就医,并且要做好由社区乡镇医院转到综合医院就诊所必须的化验或辅助检查,医院妇产科要做好社区转来的高危孕产妇的检查和分娩工作;(4)定期进行培训;(5)宣传孕前保健工作,增强保健意识,为新婚夫妇提供婚前保健服务,并将信息与相关社区联络,展开跟踪服务;(6)合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7)开展孕产妇心理保健和营养制定门诊;(8)严厉打击非法接生,确保孕产妇及婴儿的人身安全;(9)做好产后保健服务管理工作。

3 小结

综上所述,新模式要以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把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妇产科为后盾,做好孕产妇保健工作,并将信息收集建立档案。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溶为一体,认可各医疗机构的化验结果,对从事孕产妇保健工作的机构和从业人员实行准入管理,加强监督,提高服务质量质,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赵新陵,李斌.充实和完善社区孕产妇保健服务体系的思考[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9):536.